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膊辉偃ス芰直Α⒑窈湍鞘孜赖南鲁 

    疾驰了有十余里路程,刚刚喘一口气,想慢下来,只听见在前方护驾的亲卫发出一声惊呼,三名亲卫的马在原地,而人却被甩到前方十余米的位置上,再也没有了生息。

    “绊马索!!!”朱彪瞳孔一阵紧缩,不由发出一声悲吼,崎岖的山路,两侧是茂密的树林,来不及反应,自己跃下马来,也不顾得上下尊卑,一把将朱棡拉了下来,几乎在同时,踏雪悲鸣着仰天长啸,然后被几只长两米左右、粗若儿臂的利箭钉在地上,不甘的望着朱棡,流下几滴泪水。

    “弩!!!”朱彪不相信似得望着踏雪,然后破空传来阵阵飞羽声,一片黑幕笼罩在他们上空。这次不用朱彪,朱棡也可以认出了,惊呼道:“箭阵!!!”

    这是骑兵冲锋前用于杀伤敌人的箭阵,朱棡的瞳孔也紧缩起来,透露着无尽的绝望。

    ======================朱棡的分界线==============================

    朱棡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头脑里散乱地如同飘着瘴雾,踉跄着的双足困陷在布满荆棘的泥沼中,几个面目狰狞的魔鬼同时伸出形同骷髅般的手紧紧地叉着他的脖子,像是父皇,像是四弟,又像是自己一直尊重而又妒忌的大哥……。

    这种绝望使朱棡窒息得透不过气来,身子渐渐没入腥臭的泥潭,他奋力挣扎,竭尽全力嘶叫着:

    “不!不!”

    “王爷,王爷!”朱彪声嘶力竭的在一侧呼喊着他,才使朱棡稍微有些意识。

    “啊!”乍一动,身上如同针扎般的的疼痛。

    一直守护着他的朱彪,听到王爷微弱的呻吟声,俯身在他的耳畔兴奋地喊道:“王爷,您好些吗?”

    朱棡听到自己亲卫队长的呼喊,似是从遥远的天际飘来的,想用力睁开双眼,但怎么也睁不开,只觉得浑身如针砭火炙般疼痛。

    “王爷!”

    “水……。”朱棡感到喉头生火,五内焦灼。

    朱彪赶忙从桌子上拎出青花瓷壶,倒了一碗凉开水,慢慢的送入朱棡口中。

    像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干枯的禾苗,觉得一阵沁心爽肺,眼睛慢慢地睁开了,轻声问道:“朱彪,这是在那里?”

    朱彪恭敬的站在床边。看到王爷醒来,憨厚的竟然似乎要哭出来,听到问话,连忙回道:“王爷,按照您的吩咐。我们现在中都,这是属下祖传的老屋。”

    “朱彪……。”朱棡说着,旧日的习惯使他想挥舞着双手,忽然一阵剧烈的震痛,抬起的手臂放了下去,轻声的呻吟了一下。继续问道:

    “没有惊动地方吧?以现在的情况,不管是谁,也不能相信……。”

    又是一阵钻心的剧痛,顿了一下,面额上沁出了汗珠,继续说道:“还有没有幸存之人?难道剩下的人都死了?”

    “王爷。你刚刚醒来,休息一下吧。”朱彪的脸上露出悲怆的神色,显然是不愿意提及这个话题,说:“等王爷伤好一点,属下再向王爷禀明情况。属下先去看看我娘把王爷的药煎好没有?”

    可能知道自己这个亲卫队长的心思,朱棡又闭上了眼睛,回想着也不知道是几天前的事情。

    当日。遭遇冲锋箭阵的袭击,朱棡自以为必死无疑,因为能把踏雪钉在地上的长弓,是大明制式的装备,据说是前宋遗留下制造工艺的改进版,不过更加轻便,易于携带。

    而冲锋箭阵,是骑兵在冲锋前尽量杀伤对阵之军的锐利战术,一切迹象表明,此次的袭击和像是正规军队所为。本来以为逃脱不了性命的朱棡,在弓箭即将落下的那一瞬间,被朱彪抱住,千钧一发之际滚入山崖,趁着夜色的降临。遁入山野之中,但毕竟慢了一步,朱棡和朱彪身上分别都被射中几箭,朱彪还好一些,朱棡却是被一箭贯胸,差点没有丢了性命。

    出于对政治的敏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朱棡在即将昏迷的那一瞬间,嘱咐朱彪要掩饰行藏,在他醒来之前,不准将他的形迹告知任何人,可先往中都报告噩耗,但只能说王爷失踪,而不要与任何人接触。

    朱棡真的有些害怕了,最令他感到害怕的,就是不知道是谁想杀他,所有知道他形迹的人都有可疑,在自己没有调查出来之前,可不想再迷茫中丢掉性命。

    两个时辰之后,朱棡醒来时就闻到一股药香味。睁开眼便想坐起,一个老妪将他按住,朱棡知道应该是朱彪的母亲,迫不及待地问道:“朱彪……胡兄弟呢?”

    “你说虎头啊,他去县里买补品了,说是你要静养,要补着点。”老妪摇摇头,替他掖好被子。并将药碗端了过来,道:“把药喝了吧,老身正想去热热呢?你就醒了,快喝吧,刚刚好。”

    “谢谢老人家!”朱棡接过药,显得十分满意,看来朱彪没有经过自己的允许,连自己的娘亲也没有告诉真相。

    “听邻村的周伯说,现在凤阳府乱着呢?人都不让随便进去出来,虎头也没有办法,只好坐船去怀远县买药,可能要到天黑才能回来,虎头前些年回来,不是说他当官了吗?怎么还怕凤阳府的那些官啊?”

    “咳咳……。”朱棡语塞,干脆用咳嗽来掩饰,支吾着说:“可能是朱兄弟和凤阳府的官不熟吧,不想去找人家办事。”

    “还都不是大明的官吗?”老妪突然之间神秘起来,悄悄的问道:“你是怎么认识虎头的啊?是不是虎头犯什么错,被罢官了……。”

    “啊?”朱棡惊讶的问道:“老人家,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虎头从小就是一个闯祸精,还从来不给老身说,趁着他不在,你说说吧,也省的我这个当娘的担心。说了,老身给你做好吃的。”

    “没有!真的没有。”朱棡心里想笑,但是牵动着肌肉,忍的很辛苦,他没有想到朱彪的母亲这么好玩,遂解释道:“老人家,我和朱兄弟这次出来是有要事,受到上官的吩咐,要守秘密的,您就放心吧!!”

    “不要喊我老人家了,喊我大娘,你这孩子,不说就算了,老身这去给你做点吃的。”

    “嗯。谢谢大娘。”朱棡巴不得自己清净一会,随后躺下来继续想着自己的心事。

    这次遇刺,到底会是谁做的呢?蒙古人,太子哥哥,甚至是父皇……。凡事都有可能。其他的兄弟或者势力呢?朱棡仔细的排查一遍,还是失望的摇摇头。

    天黑后,朱彪回来,只是随意的将手中的包裹递给母亲,就来到内屋中。把房门关上,脸色凝重。

    “王爷,得到消息,京师已经知道王爷的遭遇,皇上已经发了缉查诏书,现在大明上下。都正在找咱们呢。”

    “燕王到了京师了吗?”朱棡一点也不意外,反而问起了一些不相干的问题。

    “燕王走的水路,已经安然到达京师,还有就是属下在京师中的朋友传书过来,说是燕王如同王爷一般燕王世子已经代父返回北平,署理王府事宜。”

    “王爷。您看看咱们是不是回京师呢?”朱彪说完后,问朱棡道。

    “孤王不是不让你泄露形迹的吗?你怎么还向京师中征询消息?”

    “王爷,我没有泄露您的消息,而京师中的朋友更加不知道是我在询问,我是用别的身份来询问的,请王爷明鉴!”朱彪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唉!”叹了口气,“这事儿不那么简单。要是仅仅是遇刺,我们早就应该露面了,但是这次我们竟然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对了,上午我问你,还有人幸存吗?你还没有回答本王呢。”

    “属下和王爷跳崖之前。看了一眼,没有活着的了,而韩玉、林宝他们一行,属下也不知道,在王爷昏迷之时。属下曾经返回查勘,但是没有见到任何尸骨,对方应该是老手,做事很难找到痕迹!不过从一些驻扎习惯上看,属下怀疑是正规军出身!”

    “可是证据呢?有何证据证明!”

    “前天属下亲自查验;嵖岈山一带。丛林之中,有很多马粪,属下可以看出是军马!而且,属下还发现火铺。那是军人特有的扎营习惯,一般盗贼没有这种做法的。”

    摇摇头,说道:“咱们又没有亲眼看见,那些可能是敌人故意留下的线索,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我现在搞不明白的就是,父皇为什么要杀孤王呢?孤王又没有犯错,朱彪,你来帮孤王解释一下。”

    朱棡不动声色,好像很随意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却是十分注意朱彪的表情。

    “怎么可能是皇上……。”朱彪没有觉察到是朱棡在试探自己,自顾说下去,才说了几个字,就恍然醒悟,连忙后退几步,有些警觉的看着晋王。半晌,才涩然说道:

    “王爷,这些话,就不要给属下说了,属下真的担当不起啊。”

    “你说的也是……。”沉默的朱棡俯身说道:“孤王的亲卫统领朱彪的确担当不起,但是父皇的检校朱大人就能担当的起了。”

    “王爷……。”朱彪觉得嗓子发干,强笑道:“王爷要静养疗伤,属下出去看看晚饭是否做好。”

    “不急,孤王暂时还不饿!”朱棡看到朱彪的如此神情,苍白的脸上浮出笑容,对自己的这次试探十分满意。

    “那也没什么,自从你进王府那一天,孤王就知道了……。”朱棡淡淡的说道:“父皇什么都好,就是对我们不太放心,各个王府都有检校,孤王晋王府中除了你,还有谁呢?”

    “那王爷为什么不说?”看到朱棡说这么透,朱彪干脆来个默认,自持是皇上检校的身份,想来王爷也不会为难自己,于是反问道。

    朱棡笑了笑,并不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在他的心目中,朱彪是个忠心的人,无论是对谁,是自己还是父皇,都十分的忠心,不揭破的原因,那就是就算揭破了,父皇还会派遣其他人来晋王府,到时间反而难以控制,还不如将朱彪留在身边,至少,用于慢慢的感化,到今天为止,效果看上去还不错。

    “不是皇上,属下可以肯定,皇上不会做出对王爷不利的事情,而且,属下得知,皇上接到奏报时,十分震怒,也十分伤心,在皇后孝陵中独自呆了很久,要不是属下传消息回去,恐怕皇上已经伤心欲绝了。”

    好像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一点也不奇怪的样子,朱棡心想,父皇不会做出对儿子不利的消息,那么潭王朱梓又是怎么回事,看来朱彪的身份并不高,或许父皇对于每个检校都有消息控制。

    “京师中是怎么说的?”不谈关于身份这个尴尬的话题,直接问道。

    朱彪犹豫了一下,斟酌着言辞,慢慢的说道:“皇上的意思,王爷宜再休息一段时日,看看朝廷的局势再觉得如何处置……。”

    朱棡无言,十多天过去了,经郎中疗治和朱彪母亲的精心照护,朱棡的箭伤渐渐好了。这天早饭之后,终于可以走出朱彪那简陋的小屋。天气晴朗,阳光洒满庭院,他坐在花架下的石墩上,觉得前胸后背暖洋洋的,手心里沁出了热汗,浑身关节也轻松了许多。

    看着朱彪这祖传的老屋,竟然也是错落有致,听其说,他们家处在凤阳府靠近怀远的涂山附近,平日就没有人来居住,也正是因为晋王,朱彪去兄弟家将母亲接来照顾起居,其余的时间根本就没有人过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

363 京师的反应

    “王爷!”朱彪突然出现在身后,昨天他去凤阳府探听消息,今晨方回:“王爷的伤好了,天气不错,不如属下陪你到后山走走吧。”

    “也好,”朱棡有些兴奋地说:“有十多天没有出门,快把孤王憋坏了。”

    知道朱彪肯定有话要说,又不想自己母亲知道,于是欣然答应。

    两人离开庭院,缓缓来到涂山西麓的丛林边。山林叠翠,溪水欢腾,暖阳下显示出一片旺盛的生机。

    “有什么情况,是父皇召本王回京吗?”

    摇摇头,朱彪眼里有些迷茫,回道:“皇上没有说,但是却让王爷去开封,手谕估计明天就会由快骑传来。”

    “在开封,暂时以属下为主,宣周王进京欢度佳节,而王爷待到周王走后,可调用检校力量,和地方官府、卫所。彻查此次遇刺事件。”

    “周王?”朱棡沉吟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不由问道:“是皇上的旨意?还是太子的意思?”

    “属下只听从皇上和王爷您的差遣,据传回的消息,太孙殿下的线索也正好集中在开封府附近,所以皇上认为应该跟一下,再说,此事乃是王爷受惊,所以皇上就给王爷一个机会查清真相,以报此仇。”

    朱棡点了点头,望着开封府的方向,他实在是把握不住,父皇是真的怀疑五弟,还是有意在为削藩而清扫隐患呢?

    皇家的事情,是永远也不会有一个结果,当朱棡准备顺藤摸瓜,各种情况慢慢的收集上来时,朱元璋却是连夜召见。非要把周王朱橚也召入京师,使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收集上来的情报。

    河南境内,距离遂平最近的颍州卫、宣武卫、武平卫等诸位所辖卫所的兵卒没有调动过的迹象,而且驻扎重兵的平靖关、大胜关、松子关等沿线,通过锦衣卫的人了解到。也没有见过有大批人员通过的记录。

    为此,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老将冯胜,还专门去了一次遂平,观察战场痕迹,发现那种规模的袭击,晋王遇刺时。至少有三百以上的敌人。这么规模的人员流动,放在当时的大明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洪武年间的政策是严禁人员流动,除非是官面上的移民、施工等等之外,超过二十个人以上的人员结伴而行,都要受到沿路巡检司的盘查。

    中都的人发回消息。据称,当时报信的士卒进入凤阳府地界时,明显的有两个人,但是到了中都留守司之后,却变成了一个人,而且,中都留守司的人好像在刻意隐瞒这个报信人的身份和去向。似有隐情,正在调查当中。

    最可疑的还是高丽,每年春天来临之际,循例高丽必派遣使臣前来京师祝贺,谁知在路上蹒跚许久,原来都是在鸭绿江入境,然后有辽东都司遣人护送其前来京师,但是今年却是在十一月间,高丽计禀使河仑、撰表人郑擢,就像礼部发出咨询。声称想拜访龙兴之地凤阳府,礼部当时曾来请示朱元璋,皇帝想了一下,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允之。

    当时也没有多想。但是现在想起来,就有些蹊跷了,而使团在凤阳的时间,正好和晋王遇刺的时间重合,就这一点,蒋瓛提出了很大的疑问,才使朱元璋想起一直在大明京师南京为父亲正统的事情奔走的李芳果来。

    难道高丽王李成桂对于这个儿子竟然不闻不问?至今为止,已经近二十天过去了,高丽常驻京师的使臣柳珣等六人,竟然始终没有向礼部咨询,是李芳果不重要,还是使臣柳珣等人不知情,随着高丽拜贺礼团的离开凤阳府赶赴京师,朱元璋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起来。

    最近皇帝很忙,太子朱标要了三天的时间,但是朱元璋却是要加大东宫的权势,竟然开始改立詹事府了。洪武初年,朱元璋命置大本堂,充古今图书于其中,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东宫官属,自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外,则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皆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又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冼马、庶子及赞读等官。洪武十五年更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又各设大学士。

    不久,定司经局官,设冼马、校书、正字。洪武二十二年以官联无统,始置詹事院。洪武二十五年的这几天,改詹事院为詹事府。设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二人,正四品;府丞二人,正六品:主簿一人,从七品,录事二人,正九品。定春坊大学士正五品,司经局洗马从五品。虽各有印,而事总于詹事府。

    现在正在忙的不可开交,但是思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趁着这个机会,试探一下高丽那边的动静,李成桂一向恭顺,权知高丽国事也有好几年了,虽然没有实际称王,但是已经成了定局,还不如趁着这次蒋瓛了解,顺便收集一些信息,把这件事情了结了吧。

    让蒋瓛去四方驿去看一下李芳果的动向,蒋瓛马上就知道皇帝到底想要了解什么,于是自己准备仍旧在醉仙楼见见这个高丽王子,说不定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再则,对于高丽内部的事情,锦衣卫收集上来的情报还是知道的太少了。以他做检校多年的眼光,说不定可以综合一下,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李芳果并不知道蒋瓛的真正身份,莫名其妙的在蒋瓛等人礼貌陪同下,挤过摩肩接踵的三山街,顺着大功坊朝北,还是那么拥挤。水磨青砖大道被行人久踩久磨显得更其锃亮,街两旁朱楼画栋,层楼栉比。一个商肆连着一个商肆。

    李芳果看着那些商家们做出那各种样式的招牌,目不暇接,直看得眼花缭乱。此时京师中人口接近五十万。在高丽那是不可思议的,真是富甲天下啊。记得在洪武十八年春,曾随使节到南京长长见识。记得那年有一天晚上,看到秦淮河两岸灯火辉煌,一片笙歌,画舫穿梭,真的让他疑惑到了人间仙境。

    当蒋瓛有些轻蔑的看着他的一脸羡慕,遂对其说新建的春风十五楼。也就是现在的江东诸门之外的那十五座酒肆,竟然以为只是一座楼叫这个名字,以为一定是十分美丽好玩的去处,自然不知那十五楼的来历。

    当蒋瓛给他解释说,那年皇上下了圣旨,说是四海内太平。思欲与民偕乐。乃命工部作十楼于江东诸门之外,令民设肆其间,以接四方旅客。后又增作五楼号曰十五楼。每座酒楼皆六槛,高基重檐,栋宇宏敞……。

    然后在半个时辰内,为其指出刚刚路过的轻烟楼、澹粉楼、翠柳楼三处酒楼,果然画栋重檐。楼宇壮丽。

    就这样一脸的猪哥样,走进了最繁华的醉仙楼,看到呆若木鸡的李芳果,听到手下轻声给他汇报着原因之后,蒋瓛心里大为解气。终于看到了高丽和大明的差距,简直不是靠简简单单的一个距离可以说明白的。

    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蒋瓛知道高丽半岛那旮旯,大明根本就没有用眼睛正眼看过,就连皇帝下个圣旨,也和训孙子一样。不,还不如训孙子呢?蒋瓛知道,在朱元璋眼里,全部高丽半岛的人加一块,估计也不如自己一个手指头那么重要。

    就是那么轻视高丽。所以朱元璋只顾着筹谋着稳定自己的江山,李成桂才篡权成功,就那样,一直都不敢建立国号,一直以高丽称之,几次上表请封,老朱都不甩那一套,为了讨好大明,为马皇后全国举哀。停乐十三日。禁屠三日。停嫁娶一月。停大小祀十三日。然后再遣前密直使赵琳赴京进表,告知李成桂即位事宜,并奏:“臣素无才德,辞至再三,而迫于众情,未获逃避。惊惶战栗,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众志不可违,微臣之不获己,裁自圣心,以定民志。”

    大概意思就是我们是个小国家。恭愍王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子嗣,逆臣辛旽的儿子辛禑被权臣李仁任拥立为国王。结果辛禑昏聩残暴,屡杀无辜。甚至还决定兴兵攻打天朝。当时右军都统使李成桂认为不能侵犯天朝,所以把部队带回了国都。辛禑知道自己没有人帮助,便退位了,把王位给了王昌。当时大家又奉奉恭愍王妃安氏的命令,让定昌府院君王瑶权署高丽国事。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可是王瑶昏庸无比,不辨忠奸,大兴土木,老百姓受不了他的统治。他的臣子、大奸臣郑梦周出计策准备把勋臣李成桂、赵浚、郑道传、南誾等诛杀掉,后来老百姓对此感到愤怒,一起诛杀了郑梦周,王瑶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当时国内的宗亲当中没有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所以便推荐李成桂担任权知高丽国事。

    朱元璋最后实在是被烦的没有办法了,才下个圣旨,道:“我如今叫礼部舆文书去,你回备细与他说:在前汉、唐、宋时,差官到尔国守御。差去者爱酒恋色,以致害民。尔国人便行致害,何益于事!为是朕不叫人去。尔恭愍王死,称其有子,请立之。后来又说不是。又以王瑶为王孙正派,请立之,今又去了。再三差人来,大概要自做王。我不问,教他自做。自要抚绥百姓,相通来往。”

    语气是何等的不屑,想想庞煌所在的那个时空中那种自大的某国人怎么有脸说出来那种轻视中华人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现在的某国太憋屈了,后世不好意思提,只好拼命的掩饰了。

    打定主意,存心想损一下李芳果,蒋瓛没有理会其的拜见,只是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