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è的原理,说也说不清,反正按照既定的工序做就行了,有什么难度呢?

    看着庞煌的一脸茫然,宋妍儿继续道:“临安姐姐已经找了太子哥哥,太子哥哥又吩咐了官窑仿制,但是怎么也做不到你给我的那么好看,临安姐姐已经向太子哥哥央求,要你自己去烧呢?”

    “什么?”

    这点事竟然惊动了太子朱标,但是看着小姑娘一脸的得意,而宋慎等人的镇静,也知道宋妍儿说的不会是假话。

    “要不是过新年,估计太子哥哥早就召见你了,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宋妍儿虽然刁蛮,但毕竟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此时庞煌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一个狡狯的商人,正在不断的给自己增添着筹码。

    听她继续说道:“你的那个跳棋的确好玩,不但我和临安姐姐喜欢,就连魏国公徐家的姐妹,常姐姐、宁国他们都喜欢,都向我来要,我都说不给了,特别是宁国那小丫头,抓了就跑,我也没有办法。”

    “太子哥哥平时是最疼我了,听我说了之后,临安姐姐又去求他,于是准备召见你,让你去官窑专门给我们烧制这个跳棋玩。”

    “不过这样的话。。。。。。。。”宋妍儿咬着手指,拼命的做出一副为庞煌忧虑的模样,想了半天,才继续道:“不过这样的话,你的官恐怕都做不成了,要整天呆在官窑里,被那火烤着,很快就会变黑,变得很难看!”

    宋慎再也听不下去了,他也知道小姑姑这样,根本吓唬不住庞煌,而且太子也不可能胡闹到为了自己的小姑姑让朝廷命官去烧窑。于是上前一步,刚喊了一句:“小姑姑。。。。。。。。”

    谁知道宋妍儿根本不容他说完,柳眉一横,娇喝道:“姑姑什么姑姑,你是鸽子啊,大人在这说话,你一个小孩插什么嘴!”

    “噗嗤!”

    庞煌也忍的很辛苦,看着三十来岁的宋慎被宋妍儿如此说,偏偏宋家及其重视长幼尊卑,又不能真的翻脸,一时间脸变得和锅底一般。

    想笑,但是害怕宋慎脸上更不好看,不笑忍的却很辛苦,遂发出了一点声音,就马上整整脸上的笑意,变成一脸的苦意,道:“那可怎么办?”

    庞煌也是童心大起,回到大明之后,还真的没有和如此天真可爱的人逗乐过,他想看看宋妍儿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

    “本姑娘就吃点亏,帮你说说好话,只要你答应以后每个月给我送五套,。。。。。。不,十套跳棋,本小姐就勉为其难,向太子哥哥说说,让你继续做你的官!”

    “十套,那么多!!很难啊!”庞煌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故作沉思衡量状!

    而宋妍儿听到,以为真的很难,于是也在心里盘算着徐家姐姐两套、常姐姐一套、临安姐姐一台。。。。。。。。。

    算了半天,下了决心,伸出双手,犹豫了一下,曲下两根手指,说道:“八套,八套不能少了,少了就不够分了。”

    “咳咳。。。。。。小师妹,别胡闹了。”

    方孝孺站了出来,宋慎吃在辈分不高的亏上,他是宋濂的学生,喊宋妍儿一声小师妹,那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眼看自己的计划就要成功,宋妍儿哪里允许别人打扰,遂一瞪眼,向方孝孺说道:“什么小师妹,没大没小的,喊我小师妹,喊宋慎为宋兄,连自己的辈分都没有搞清楚,还过来说话,你知道羞不知道羞!!”

    方孝孺败退,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庞煌了。

    庞煌这才知道,所谓的刁蛮小姐,还是有一定刁蛮本钱的,这一手玩的漂亮,用辈分镇压宋慎,用没有办法分辈分,总是以礼为先的缘故,来镇压方孝孺。

    还让两个人都说不出什么,固然由于宠溺的缘故,但是宋妍儿的嘴还真的是很厉害。

    估计抡起胡搅蛮缠,自己也远远不是对手,遂也生退意,但是看了看旁边的宋慎和方孝孺、黄子澄,总觉得不甘心。

    这次自己来南京,除了公事之外,还是想找几个人才去北平帮自己的,在怀柔的根基虽然现在扎下了,但是论起来人才方面,除了工匠,庞煌手下也就一个柳若秋可堪一用,这样长久下去,对于自己的发展也不利。

    看着面前的三个人,都是人才啊!庞煌怎么也要试一试。

    于是咬着牙,装作很下决心的模样,并痛心疾首的说道:“那就八套,只有这个,别的可是不能算了。”

    宋妍儿果然聪明,从庞煌这句话里听出了其他含义,不由一呆,遂问道:“还有别的?”

    在庞煌手指无声的暗示下,苏德终于站了出来,跑到好像正在后悔自己说错话的庞煌身边,抓住庞煌的胳膊,说道:“先生,千万不能说,要是说了,那玻璃做的军旗、象棋、围棋和斗兽棋,还有玻璃小船,指南针咱们可都全没有了,你总要留一点让我们玩啊!”

    “什么?这么多好玩的?”宋妍儿一点淑女形象也没有,口水就要流出来的样子,惊讶的问道:“在那,快带我去看!”

    庞煌一脸得逞的悲痛,而宋慎、方孝孺和黄子澄三人明知道是庞煌在故意引诱,但是凭着这个小姑nǎinǎi的脾气,谁又能拦得住。

    只能叹气认命了。

    ====================================

    【求推荐、求收藏,大大们,害虫的书已经下了新书榜,随时也可能没有了推荐,现在看着也许还很方便,但是万一没有推荐,大家看很可能还要搜索,很麻烦的,那样也许会慢慢的忘记害虫的书,大家检查一下,没有收藏的,给收藏一下,为了以后看着方便,也为了支持害虫,麻烦各位收藏一下!!】
………………………………

066 回到老洲

    ()  成功的把宋妍儿一行四人拉往老洲自己暂时的住所,庞煌心里极为愉快。

    此时玄武湖水面风平浪静,天气又是极好,万顷碧波在丽ri下浮光耀金,老洲、樱洲等小岛如一颗颗苍螺浮卧水中,高耸的钟山竟然显出一丝丝的绿意,嵌在蔚蓝sè的天际。

    青山碧水,烟波浩淼,庞煌站在船头迎着略带腥湿的湖风,心里想着怎么能把这些人弄到北平呢?

    当然,宋妍儿不在庞煌的计划之内,他的目标正是宋慎、方孝孺和黄子澄。

    北平缺人,更缺的是人才,最缺的是属于自己的人才。

    群众路线自己走的还可以,可以说走的是亲民路线,组建三房六班,虽然不能有效的遏制大户吃小户,但是却是起了争论,让大家都不敢放心吃,因为你多吃一口,怀柔县就这么大,我就要少吃一口。

    有了相互提放和监督的心思,那么放在欺压百姓上的心思就会少一点,更何况三房六班两年一选,自己给了他们很大的话语权,尝到了甜头后,明年想要连任,那自己只要监督好选举和推选这一关,那些想要话语权的大户们自然会适当的善待治下的百姓。

    这样,只需要适应个几年,一旦形成习惯,自己再加改进,或许会容易的多。

    大刀阔斧的改革,庞煌暂时没有这个魄力,也没有这个胆子,谁知道哪件事会逆了龙鳞,惹了朱元璋的后果那是很严重的。

    但就算是小面积的改进,也需要一批支持自己的知识分子去cāo作,自己的清华义学虽然一直按照既定的模式教授学生,以后可能会成为自己的臂助,但绝不是三五年能够形成气候。

    人才还要在现实里面找啊,但是自己所熟知的人,不是已经被朱元璋整的服服帖帖,就是已经被朱元璋干掉,剩下几个有魄力,庞煌认为能够帮助自己改进的人,那还小呢?

    比如面前的这个方孝孺,今年满打满算才十七岁,学艺还没有学成呢,不过就算学成了,按照方孝孺那腐儒的xing格,也不会帮自己,除非现在能让他去清华义学尽心慢慢的洗脑。那样还有的救。

    那个黄子澄,二十出头,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现在培养还来得及,庞煌心里yy着,不过方孝孺和黄子澄两人,每当听到自己给宋妍儿讲一些稀奇古怪的玩具时,都露出稍稍的不耐之sè,好像很看不起这些奇技yin巧。

    可能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通病,还有讲到怀柔战斗、火器的威力时,他们都没有注意,也就偶尔透露出一点点三房六班的cāo作方法时,两个人的注意力才稍微集中一些,但是听到让商人也参与到其中,马上就有种鄙视的神态。

    让庞煌心里很不愉快,相对于方孝孺和黄子澄而言,宋慎就要好的多,可能是家学渊源,书香门第,秉承了宋濂的谦谦之风,无论什么都是宠辱不惊的模样,而且对于庞煌的话语都能仔细的去听,有时也会发问,也会帮庞煌解答一些问题,深的庞煌的好感。

    看了看宋妍儿,庞煌想着,如果能把宋慎争取过来倒是不错,首先是宋濂的长孙,注定了宋氏家族的继承人,有着宋濂的文名做基础,自身的修养和学问作为本钱,以后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庞煌对于宋慎的印象不错,而在场的三人之中,宋慎是最先遭到不幸的,因为胡惟庸案,牵连进去,不但自己身亡,而且还连累了宋濂被流放茂州,最终客死途中。

    虽然不排除是朱元璋故意找事,宋慎被牵涉其中就是朱元璋为了除掉宋濂,但是如果自己能把宋慎拉倒北平去,那么说不定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且眼前的这个宋妍儿虽然有些刁蛮,而且史书中从未出现过其的身影,但也不失率真的xing格,庞煌真的不想几年后这个女孩陷入凄凉的境地。

    打定了这个主意,庞煌就有了针对xing,主要针对宋慎,如果能在可塑xing较强的现在把方孝孺和黄子澄招揽过去,那是更好,如果不成那就算了,庞煌也不会强求,因为他所知俩个人的xing格,如果自己真的有大刀阔斧改革的一天,这两人不但不是自己的助力,还将会阻碍自己的前进。

    不一会,就到了玄武湖上的老洲之上,岛上的乡勇在庞煌出来之前,只留下十个人,其余的全部放假,到南京城里见识国都的过年气象去了。

    虽然不能回家过年,至少可以让这些乡勇多了一些回怀柔之后的谈资,那么心情应该会好过一点。

    没有了那么多人的打扰,自然三个年级差不多大的少年一起,在哪里拿出了一堆零碎的玩具在那里研究。

    回到大明,曾经有一度庞煌极为的空虚,猛然间没有了手机、电脑、游戏机,每天特别是到了晚上,就是左手和右手玩,开始还能静静的看会书,练一会字的消磨时间。

    但是时间久了,那就不行了,后来有了条件,在闲暇之余,他把自己从小到大玩过,只要还能想起的东西全都造了出去,当然是衡量现在大明的工艺条件所能造出来的。

    麻烦点的比如说魔方、发条青蛙、华容道、水枪等,容易的扑克牌、陆战棋、跳棋、斗兽棋和飞行棋等,有很多种,自己做出来是个兴趣和打发时间的方法,但是做出来之后让自己玩,那就索然无味了,于是当初就便宜了苏德、柳苏和刘安等几个少年,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这次来京城,庞煌想着苏德走的匆忙,很多东西都没有带,所以就带了几套过来,准备留给苏德玩,但是却没有想却是钓到了宋妍儿。

    看着三个人在那里玩耍,宋慎他们纵然是不愿,但也知道劝解不了什么,既然都来了,那就索xing放开一回,既来之则安之。

    当下,不过还是拦住庞煌吩咐乡勇们前往南京城置办酒菜,言道今晚肯定是要回去用餐的,要不恐怕祖父不喜,而研儿毕竟是女孩子家,不方便过夜,就不用麻烦了。

    庞煌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吩咐手下拿了一些干果瓜子,倒一些茶水待客。

    可惜没有花生,而瓜子也只是西瓜子,葵花子倒是也没有见到,估计还没有传到大明这里来,所以待客上显得有些单薄,不过现在大明上下都是如此,倒也显示不出什么了。

    几个人谈论了一下时事,在隐晦中,庞煌试探了几个人的政治主见,果然如庞煌事先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黄子澄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激进派,主张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但是怎么改革,却又乏于词汇,说不出个所以然,也可能受到现在的学识限制。

    这种人,只适合做副职,应该是那种大事没主见,小事乱jing明的xing格,不过这样的人做秘书绝对是没有问题,而且会很称职。

    方孝孺的xing格趋向平和,看着与世无争,但是却是固执到骨头里的一个人,庞煌观察他,发觉他每次喝完茶之后,茶杯放的位置基本上不差分毫,总是在那个地方,就连茶杯的花纹朝向,都没有变化过,而且吃东西的时候,绝对不会说话,说话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吃东西,如果你问他什么,要他回答的话,他总是先清口,然后才说。

    总之,就是两个字:别扭。

    宋慎这个人倒是看不透,他祖父是儒家学派的人,但是宋慎却倾向于道家的无为,对于道德经的各种注释也朗朗上口,显得熟悉至极,让庞煌觉得有些奇怪。

    当然,庞煌也不敢和这三个人胡乱讲什么学问,自己一个工科生,和几位士大夫谈学问,那几乎和找死没有区别。

    试探之后,随即就把话题扯开了,谈到了刚才宋妍儿说的话,庞煌才有些真的吃惊,宋妍儿竟然说的都是真的。

    自己无意中送出的跳棋,经过宋妍儿和临安公主的炫耀,一时间在京城的小姐们心目中的可玩xing陡然就增高了,因为大家都没有玩过这个跳棋,再加上跳棋上手特别快,而且极容易消磨时间,玩法众多,两人到六人之间任意的人数都可以玩。

    炫耀了几次之后,各家的小姐们都来向宋妍儿借着去玩,宋妍儿当然不给,但是宫里的临安公主要借,总不能不给,而且宋妍儿和临安公主的关系又是极好,自从借到宫中之后,听说马皇后也喜欢上了,从年前二十九借进宫,到现在了,要也不敢不去要。

    宋妍儿心里当然不舒服了,大年初一就嚷嚷着要去玄武湖找庞煌再要一副,大家好劝歹劝的,再加上宋濂的震慑,大家的哄骗,终于暂时让宋妍儿暂时不想这个事情,为了如此,还答应了宋妍儿女扮男装去承恩寺玩的要求。

    但是没有想到,会在承恩寺遇到庞煌,宋妍儿又被勾起了伤心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

    说着这些,宋慎这么稳重的人,也显得有些狼狈和懊恼,好像庞煌去承恩寺是庞煌的不对一样。

    庞煌也没有想到一盘跳棋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竟然连宫中的马皇后都知道了,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拍胸笑道:“还好,幸亏宋姑娘说太子要召见我是假的,要不,在下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向太子交代这件事情。”

    谁知宋慎听了之后,却是有些奇怪的望着庞煌,过了一会说道:“这事说不定是真的,毕竟太子孝顺,而马娘娘又的确喜欢。这几天过年皇室要举行大祭,过了这几天,说不定太子真的会召见你。。。。。。。。。”

    顿了一下,也许感到自己说的太绝对,犹豫着说:“就算不召见,也会降下谕旨,让怀柔县进贡的,所以小姑姑之言,也许会是真的。”

    ===========================【求推荐票、坚决的恳请大家看看加入收藏没有,谢谢大家了!!】
………………………………

067 与三人谈

    ()  “宋兄说的是真的?”

    庞煌听后差点没有站起来,把坐着的石凳都顶的摇晃了一下,这也太恶搞了。

    没有想到庞煌的反应这么大,但是宋慎还是将话继续说了下去,道:“年前,祖父去宫中授课,听闻太子殿下曾经询问过此事,被祖父责怪了,回来之后,祖父大发雷霆,甚至连小姑姑也受到了责骂,并且说庞大人您。。。。。。。”

    “说什么?”庞煌也想知道一代大儒怎么评价自己的,不过看着宋慎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样,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话。

    “家师说庞大人身为朝廷命官,不思黎民苍生的生计,却在玩弄这些旁门左道,实非朝廷之福。”

    方孝孺冷冷的接口道,他也不是在打击庞煌,而是照着宋濂的原话直说了一遍,一句未增,但也不少一个字。

    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方孝孺那毫无表情的模样,庞煌心里就不禁有些生气。于是脸sè也yin沉下来,遂道:“宋先生教训的极是,但奇技yin巧,大部分也是造福于民的,比如。。。。。。。”

    庞煌上下打量了方孝孺一番,接着说道:“比如方公子身上所着青衫用的丝绸,按照常理来说,也算是奇技yin巧,上面的金丝花纹,无不是为了取悦人们的眼光,大家何不着土布白衫?方才我们所乘之船,也算作奇技yin巧,大家何不泅水而来,而我们所食之物,经过jing细加工,按照道理也算是奇技yin巧,大家为何不生吃稻米蔬菜?”

    “庞大人这是谬论,穿衣吃饭、坐车乘船,乃是千古以来的传统,何来奇技yin巧之说。”

    “那为何如今所穿之衣、所吃之饭、所坐之车、所乘之船,都比上古先贤所用好之不止百倍?”

    方孝孺语塞,不由指向宋妍儿和两个少年正玩耍的器具,说道:“小生所指,不过是那些令人玩物丧志的物事。”

    “何为玩物丧志?围棋还是双陆?琴棋书画、还是笔墨纸砚?又或者是刀枪剑戟、盔甲利刃?”

    虽然是工科生,但庞煌好歹也在大学生涯中参加过几次辩论比赛,对于混淆概念是颇有心得,对付一个还未成年的方孝孺还绰绰有余,再加上庞煌存心想折服方孝孺,所以说话也不留情面。

    “你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十七岁的方孝孺果然脸涨得通红,手指不停的颤抖着,说道:“我说的是小师妹玩耍之物。”

    “如果没有那些,我们何来安心一谈,如果有了这些所谓的奇技yin巧之物,宋小姐何来女扮男装出府一说?”

    这时,不但方孝孺的脸红,连宋慎的脸也红了,黄子澄在一旁跃跃yu试,拱手开口道:“宋老师所指奇技yin巧,是与国计民生无关的物事,而针对的是庞大人朝廷命官的身份,学生觉得老师认为,以庞大人的身份,行工匠、商贾之事,有些与民争利、不务正业之嫌,请原谅,学生不知理会的是否正确,但应该如此!”

    “不错!”庞煌心里说道,没有想到黄子澄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让自己没有办法再混淆视听,但想想所知黄子澄的历史,也就释然了。

    书生,最厉害的除了笔杆子之外,当然还有嘴皮子最厉害,纸上谈兵而已,于是回道:“为官者,要为民造福,杂学多些不是坏事,否则工部的官员们,可都要下岗了!”

    对于下岗这个词汇,其它三人都做出不懂的表情,但是庞煌也不理会他们,直接又说道:“与京师为官不同,地方官员本来就要博学多jing,可下御百姓,监察百业,那样才能治理政务,否则自己都不懂,以外行治理内行,不是被jiān商刁民愚弄、庸庸无为,就是祸害百业,令苍生黎民受苦。”

    “我怀柔一县,不说能比江南任何一地,但是在北方,的确是名声在外,就连金山部纳哈出也企图染指我怀柔,为什么?”

    关于怀柔被五千余骑兵围困两天两夜丝毫未损,以折损不到百人而抵御蒙古骑兵的战绩,已经在朝廷刻意的宣传下,成为了洪武六年chun节助兴的谈资,但是真的让当初带头抵御蒙古鞑子的庞煌来说,更是具有说服力。

    “不说别的,就说跳棋这种大家所谓的奇技yin巧之物,玻璃弹丸不过是当初制造兵器时尝试的一个代替品而已,而且是失败的代替品,后来被稍加改造,制成彩sè弹丸,在怀柔对外售价,达到了五文钱一枚,而且在我的引导之下,只对外出售,本地不得买卖,大家可知成本几何?”

    “如果量产,每枚弹丸的成本算上工人的工钱、所制原料的成本,不会超过一文钱,如此大的差价,可能各位说怀柔多jiān商,可是就是这些所谓的jiān商,在怀柔危难之际,捐出了自己的家丁护院,护卫怀柔城,而且,去年秋收税赋之事,由于战乱之故,大部分地区歉收或者少收成了很多,又是这些jiān商出钱,保证了怀柔税赋的数目完整上缴国库,这些我已经具表呈送给陛下,而听闻陛下也下旨表彰,难道还说以民争利吗?”

    “所谓政务,不在于怎么管理,而在于怎么去引导!”庞煌对于刚才的话做了总结,方孝孺和黄子澄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是宋慎却是有所领悟的样子。

    “士农工商,排序已定,莫非庞大人觉得商贾做官比较好些了,那么我们这些读书人该处于何地,难道去经商吗?”

    黄子澄猛然的来了这么一句,却也点醒了很多人,对于士、农、工、商的起源,从战国时期的管仲提出来的,所谓: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但是《淮南子・齐俗训》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