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一座建造得很精巧的两层小楼,回廊上的栏杆均有雕饰,油漆一新。却又见许多僧人上上下下,出出进进。敲门进屋坐下后,问道:“客店里咋来这许多和尚?”

    显然这书生的身份极高,虽没有介绍,但是那几个商贩依旧对他十分恭敬,听见问话,忙回道:“听说店老板今日为老娘做法事,所以请了明教寺的和尚。圣母……。”

    这个俊俏书生正是已经失踪了很久的唐赛儿,喝了一阵茶,其中一人叹息说:“唉,我们到合肥已有十天,也不知智光法师在京师的情形怎样?还能不能按时赴约。”

    “我看没有指望!”另一人说:“靠人不如靠自己。依我看,咱不如回山东。把大旗立起来,凭着圣母的名声,肯定是从者如云……。”

    唐赛儿连忙朝外瞧瞧。幸好未见有人,这才严肃地切责道:“高羊儿,你这么高声大叫,让人听到了有多危险!你怎么就改不了这毛躁脾气?”

    被称作高羊儿的人不服,站起来说:“砍头不过碗大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样像耗子一样整日东藏西躲多窝囊!”

    唐赛儿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坐下。耐心地开导:“高羊儿,你胆大勇武大家都知道。可是你想过没有,咱这么多时日这么多苦难都捱过来了。如果猛浪行事,出个差错,仇报不成,反而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咱们这点人。还不够那些官兵塞牙缝呢,这样白白送死又有什么意义?”

    见高羊儿不言语,又说:“智光师傅不是派人一再交待,他去京师看看风向,作了妥善安排之后再来合肥通知,嘱咐咱耐心等待,不要轻易露面。万一被那锦衣卫认出,难免不出事情!”

    “毬!”高羊儿啐道:“遇到锦衣卫。看我不扭断他们的脖子。”

    旁边有人插话说:“高羊儿,圣母说的在理。不是大家说你。你也太沉不住气了。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这才多久,你就如此急躁,真要坏事的。”

    高羊儿摸摸后脑勺,笑道:“好,好,一个人说不过你们这么多张嘴,俺听你们的。”

    唐赛儿见时辰不早,招呼其中一个往明教寺去看看智光和尚回来没有。

    那人刚刚下楼踏上回廊,便见照壁那边站了七八个人。一眼瞥见锦衣卫那显眼的飞鱼服来,吃了一惊,连忙转身回去,大家看到他回来,问道:“智光法师来了吗?要不你怎么回来了?”

    那人压低声音说:“楼下有锦衣卫。”

    高羊儿立即说:“怕他作甚!”

    这时,就听照壁那边的说话声传过来:“军爷,我们客栈里哪来的钦犯?住客都有路引!”

    “军爷没说他们一准住在这里,但是循例我们进去要进去看看。”

    唐赛儿不再去听那边议论,心里稍微有些紧张,对方查的是钦犯,跟着他的几个人虽然不是善类,但和钦犯无缘,唯一可能就是来找自己的,而这里也只有自己被画影图形的通缉,难道是智光和尚遭遇了不测,还是谁走漏了风声呢?

    要真的是冲着自己过来。怎么办?唐赛儿在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猛然间才想起自己穿的是男装,索性就赌一把。于是顺着回廊悠然的又走了出去。

    客栈之内有些忙乱,可能是很少经历这么大的阵仗,唐赛儿刚跨上回廊,那边锦衣卫便上楼来了。商贩们虽然有些不安,但是也算是沉着,偷着往外看,瞧见锦衣卫打扮的人正向每间客房探头探脑,圣母与他们擦肩而过,竟未引起他们的注意。

    半个时辰以后,唐赛儿一副书生模样赶到明教寺,刚坐下一会,便有一个小僧走来,说:“智光禅师回来了,请公子到法堂相见。”

    这时白羊儿和另外一人由于不放心,也赶了过来,会面后,三人加快脚步,转过古屋上井,匆匆忙忙来到法堂。

    “弟子拜见法师。”唐赛儿双掌合什,行了一礼。既然归了佛教,就要暂时遵守佛教的礼节,而白羊儿和另外一人却没有反应。

    “罢了,”智光和尚盘膝坐在一只宽大的紫檀矮几上,一路劳顿,他依然神采奕奕。唐赛儿施礼之后,他微微笑道,同时指了指对面的几只矮凳,叫他们坐下。

    “事不宜迟,你们准备开始吧!”智光单刀直入,接着把这次进京的感受说了一遍,特别是皇帝要召开佛道置辩之事,他想让唐赛儿他们扰乱一下。最后说道:“老衲已经无计可施,要仰仗你们的锋芒了……。”

    “噢,”唐赛儿欠身问道:“请问法师,我们该如何做,法师不会以为凭着我们数千人就可以对抗朝廷吧?而且还要这么急,我们也需要准备啊。”

    “老衲在京师数日。略知京中情形,”智光法师手捻佛珠,眯着双目。将他陛见皇上和在鸡鸣寺的见闻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末了,他抿了一口茶,提高嗓门说:

    “老衲也知道,此事无论对于谁都是十分困难,但是现在佛门要遭受大劫,作为信徒。为我佛牺牲,来生也必然有个好的结果,但是老衲却也不会让你们牺牲的。这次老衲看出了皇帝的决心,他已经决心将我佛门铲除,大家唯有以死相搏,方有一线生机的产生。”

    “大师教诲甚是。不过。弟子想求教该如何去做。”唐赛儿不动声色的问道。

    智光略微招手示意叫她过来,然后说道:“不错,老衲正是为此而来,你们的根基,随着漳王朱志均的被废,已经消失殆尽,有些心诚的,也都去了山东。也可以说,山东现在是你们白莲宗的根基所在。但是山东的军力也是颇为雄厚,不可力敌。老衲突然想起了,孔府合宗之后,在山东曲阜倒也十分安稳,那里的防备并不严密,孔府乃是天下儒家的圣地,你们如果骚扰孔府,肯定能让皇帝陷于被动。”

    “那我们就趁他不备,去曲阜杀他个片甲不留!!”在一旁的白羊儿插口说道:“那样才痛快,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你那不是痛快,是胡闹。”智光和尚仍然眯眼垂眉道:“你真的把孔家的人杀完,恐怕天下之大,也再无你的容身之地了,可以骚扰,也可以找一些恶人杀了,对于孔家之人,还需慎重,给朝廷压力就行,就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了。”

    “那如果朝廷派遣军队追着我们打呢?他们有火器,还有武卫局的人,不好对付,我们的人太少了,就算是骚扰了,也跑不掉。”唐赛儿想了一下,说:“法师点化严谨,思虑周密。但是我们可用之人真的不多啊。”

    智光点点头,睁开双眼,说:“圣母这话说到了关节。老衲正要告诉你们,此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孔府原来分为南北二宗吗?”

    他知道唐赛儿等人也说不出来究竟,所以自己接着说了下去,道:“孔府分成南北二宗四百余年,是在太子殿下的努力下合并的,这其中就代表着孔府之事,太子要比皇上操心的多,更何况太子身边近臣方孝孺,乃是公认的儒林领袖,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所以只要孔府受难,太子必会插手,待今日一过,老衲就以准备佛道置辩为名回到北平,届时,自然会劝说太子承揽维护孔府之事,那么军镇肯定要受到太子节制,只要到了那时,相信你么也就好过的多了!!!”

    唐赛儿忍不住插话:“但是我们害怕等不到那一天,区区数千人,在朝廷军镇的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智光眯眼笑道:“圣母光看见自己的困难,但是也要看见朝廷的困难,军镇兵权虽然在总督手里,但是总督不受布政使节制,反而要受到远在京师的皇帝和兵部节制,,没有皇帝下旨和兵部行文,总督也无权调遣超过五千的兵马,这五千兵马虽然也不是你么能抵挡的,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老衲又不是让你们力敌,你们根本不用和官军交战!”

    “这话如何去说!”

    “只要骚扰了孔府之后,你们牢记几句话,那就是尽量抢马,快速转移,你们可听说原来蒙古人势力不强时,怎么作战吗?那就是不停的运动,在一个地方不可超过三天即走,所到之处,除了招募弟子之外,那就是最大限度的抢劫马匹,加强自己的机动性,那样凭着区区五千官兵,根本跟不上你们的脚步,要拖延过几个月十分容易,这几个月功夫,可能你们不好过,但是朝廷更不好过,大明太大了,所要办之事手续繁琐,正是可乘之机,而且最近十数年中原未遭兵祸,官军早就麻痹了。”

    “嗯。”唐赛儿点了点头。盘算了一下,智光说的也是个道理,骤然想到一个问题,马上开口说道:“法师睿智灼见,为晚辈指点迷津。但是此番举动障雾重重,如履刀丛,法师的教诲我听明白了,但是弟子想知道,这样做必不是长久之计,请问法师,何时是尽头呢。”

    “俺却听不明白,”白羊儿嗡声嗡气地说道:“法师说了半天,无非是让我们去卖命,你们享受,如果事情成了,我们是叛贼,不成功,我们还是叛贼,坏事是我们做,好事是你们领,俺怎么没有看出俺们有什么好处呢?”

    “现在要是还分彼此,那么佛门沦丧也是必然,你们白莲宗既然皈依佛门,成为我佛白莲一宗,当然要为佛门尽力,山东的佛门弟子,肯定也会帮助你们举事,何况,老衲在北平一定会设法说服太子,让太子暗中支持你们白莲宗,只要你们不过分,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所以你们记得,一定要约束手下,万万不可妄开杀戒!!”

    智光严峻地提高声音说:“此事至关重要,你们随机应变。所谓心无备虑,不可以应猝,以明防前,以智虑后,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老衲也赠你们几句签言,曰谨慎、曰心细、曰果敢、曰应变。”

    当天晚上,唐赛儿一行三人悄悄走出明教寺,出了大东门,在东门大河边搭上一条小船人不知鬼不觉地启程往山东方向驶去。(未完待续。。)
………………………………

684 风云起(十二)

    三个月后,沿袭着另一个时空的失败宿命,唐赛儿依然如此,不过这次比另一个时空败的更加彻底,败得更加不堪。

    庞煌曾经生活的那个历史中,是由于当时的永乐大帝朱棣迁都,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大修宫殿。为了供养京师官员及军队,又组织南粮北调,修浚运河,开凿会通河,大量征调民夫,山东百姓首当其冲。

    祸不单行的是,那几年山东又连续发生水旱灾害。百姓吃树皮、草根、苟延生存,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百姓陷入绝境。唐赛儿的父亲被抓服劳役,她和丈夫林三冲进宫府讨粮,林三被杀害。她父亲悲愤而死,母亲也重病身亡。她忍无可忍,才决心率众起义。

    那时唐赛儿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千家万户与她遭遇相同的百姓,有着很多活不下去的人,还有朝廷逼迫出来的民怨。虽然依旧是靠着白莲教妖言惑众,聚拢人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勉强算是正义之师。

    在如今可不同,首先要说的是,朱标并未迁都,因为庞煌也不会提醒这一点,职司建议皇帝选择了太子守北平的策略,这样比封藩王还要保险,但也比封藩王还要节省,北平有现成的蒙元故宫可以利用,稍加修葺就可以了,而且朱标登基以来,尽量的减轻百姓负担,根本就没有大的民怨,大家就算是闲了的茶余饭后,也是议论下见过的西洋人和大明运动会的长长短短。谁有那个心情造反啊。

    更何况,高丽半岛和日本四岛归入大明的版图后,四个藩王要建设自己的藩属。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就算是有一些闲散的劳动力,也被他们请走做工,或者出海做了水手、行商。每个人都赚得口袋鼓鼓的,谁造反就是和自己的钱袋过不去了。

    不要说山东的百姓,就连唐赛儿辛苦经营的根据地也是如此,卸石棚寨是白莲教最后的根本。那里虽然十分团结,但为了隐藏形迹,还是以村落的形式出现。按时的向官府缴纳税赋,享受着朝廷的各种优惠,久而久之,人的思想已经软化了。

    唐赛儿回到卸石棚寨后。召集四寨的首领和白莲教的骨干商议配合智光和尚的计划时。就已经感到了阻力,她曾经劝说了很久,除了当年白莲教的老底子之外,新一代的年轻人,除了一些好勇斗狠的,都不是太情愿参加。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唐赛儿看到这个情景,知道如果不发动这次起义的话。那么以后白莲教估计就完全没落了,所以不顾众人的劝说。勉强筹备了一千五百余人,分散开来,昼伏夜出的向曲阜方向汇集。

    袭击孔府的行动十分成功,甚至只动用了不到五百人就完全控制了局势,二十多岁,刚刚承袭衍圣公的孔彦缙被吓的几乎失了魂,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唐赛儿听从智光的劝诫,并没有胡乱杀戮,只是抢掠了一番,让属下寻找附近的村民,看有没有受过孔府冤屈的,也正好孔府平日在曲阜一带气焰熏天,平时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现在让其指认出来,胡乱杀了几个孔氏的旁支子弟作为示威之用。

    随后就离开曲阜,高调回转青州,一路上泗水、新泰、莱芜、蒙阴、临朐等地不论大小府县,都以惩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借口进行抢掠,除了金银财物之外,那就是以马匹为主,造成了一千五百人上曲阜打土豪,回转之时,每个人除了腰间鼓胀,还基本上抢了近两千匹马。

    机动性大大的增强了,本来如果按照智光的建议,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回卸石棚寨,只是在外面游击,那样的话,估计智光的预算是对的,济南军镇虽然拥兵甚重,但是没有朝廷的谕旨兵符,也很难寻到这一千余人的踪迹。

    但是乌合之众毕竟是乌合之众,看着从曲阜等地抢来的财物,每个人再也没有心情东奔西跑了,有几个年轻的首领,甚至还偷偷藏了抢来的民女在队伍中,被唐赛儿发现之后,很很的教训了一顿,要不是情况危急,正是用人之际,恐怕唐赛儿会大开杀戒。

    但是受到教训的这些人和部分无心恋战的白莲教徒可就找到了借口,以官军人数众多,且日渐防卫森严为借口,要求分头行事,或者大家一起回转卸石棚寨,据险死守,要不然他们不会就这样白白送死的。

    唐赛儿在此时也感到了事态不妙,因为所谓起事,并没有像是智光说的那样从者如云,不但响应者寥寥无几,所到之处,就连同情的也没有几个,他们被逼得只能再山中躲避、穿行。在夜间才会选定目标下手。

    这样的情况,和打家劫舍的强盗有什么分别,唐赛儿为自己的这种结果感到悲哀。又拖延了近一个月,终于坚持不住了,唐赛儿和白羊儿等首领商议了一下,觉得这样不是办法,还是要分散回转卸石棚寨,可能那里还没有暴露,只要撤退得法,应该还可以拖延一阵子,那就等待北平的消息了。

    放弃马匹,遁入山林,兵分数路的朝卸石棚寨行进,如果大家都是万众一心的话,可能也真的可以延缓暴露的时间,不过没有这么多的可能了,这些人放出来的久了,又做惯了这种营生,虽然唐赛儿他们一直强调,但是还是出了问题。

    该放弃的马匹没有放弃,有些人仍然骑着他招摇过市,该隐匿形迹的不去做,反而想着趁着回寨之前再捞一笔,没有纪律性的军队,永远是乌合之众。就这样,在唐赛儿回到大本营的第三天,济南军镇青州守备旅就获知了情况。并迅速想上回报,济南军镇在自己的权限能力范围内,以济南军镇参谋部佥事高风为主将。率领四千人直往青州而来,兵至益都之后,会合青州守备旅的力量攻击五千人,顿时将卸石棚寨包围个水泄不通。

    在经营卸石棚寨之初,唐赛儿就煞费苦心,按地形把卸石棚寨分为四寨,她驻地势最高的南寨。以利观敌指挥作战。还在南北两大悬崖上筑起寨墙,并在寨内修建水池,注重年年的屯积粮草。以防不备只需。

    在唐赛儿的心目中,卸石棚寨易守难攻,而且寨子一旦被围,寨子中的人一定会同仇敌忾。一心一意的反抗朝廷军队。如果没有五倍以上的军队,根本没有能力攻破山寨,还有,唐赛儿有从漳州时就开始储备的火药,她梦想着能拖延过智光所说的期限。

    高风到达卸石棚寨的时候,忍着怒气按照惯例,向城中派遣了招安的使者,其实他一点也不想招降这些乱民。

    在大明上下安定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已经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没有想到。近五年来大明内地的首例造反竟然发生在山东省,这个结果已经让济南军镇总督伍凯大发雷霆了,给高风的训示是严厉的,因为伍凯知道,就算是迅速的扑灭卸石棚寨的叛乱,估计朝堂之上也不会放过他。

    在加急奏折中,请罪的同时,伍凯就知道自己不能幸免,甚至还没有西北军镇的总督楚越下场好,因为楚越还没有人弹劾,在他加急奏折送到京师的同时,不知道有多少弹劾他的折子已经陈列在皇上的御书房了。

    所以派遣高风去的时候,他已经暗示是象征性的招降,然后就是猛烈的进攻。一直将叛乱剿灭为止。

    但是招降的使者很快的就赶回来了,说是愿意受招降,但是要讲一定的条件,比如说官职问题,抚慰问题等等,明显的是在拖延时间。

    高风早就通过斥候从各方面搞清楚了,卸石棚寨只有为数不多的白莲余孽,姑且称之为军队,但是在高风看来,那是不堪一击的。所以起初高风想不战而得,还有朝廷的惯例要招安,所以才派出的使者。

    可唐赛儿明显的是想用招安之事拖延时间来苟延残喘,于是高风就将回信丢掷一旁,不予理睬。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卸石棚寨,能阻挡的了朝廷的大军。这举动更加激起了高风攻打的决心。

    但毕竟是员有勇有谋的将领,他明白这卸石棚寨是不好对付的。现在大明上下养成了习惯,在大名军事学院所学的也是一样,打仗不是只讲结果,而是要注重尽量减少自己的伤亡,否则就算是能剿灭叛乱,如果损失惨重的话,他高风也承担不起责任。

    没有莽撞地让兵士们硬攻,而是细心地研究卸石棚寨的特点,寻找极少伤亡的夺寨方式。他在绕寨视察之后,得出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那就是水源,由于叛军都收缩回寨内,也就是依山而守,占尽了地利的便宜,但是却忽视了水源的问题。

    高风发现有条河流穿山而过,在卸石棚寨东侧形成湖泊,只要截断上流水源,卸石棚寨将会不战而破。于是他派部队在上游筑起高高的堤坝,将流入卸石棚寨的水堵住。同时又在地势低洼的东面派了一个营的兵力把守,让里面的人不敢出来取水,这时,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一边等候寨内缺水,一边等候军镇的攻击信号,十余天后在默许之下,大军才发起进攻。

    进攻是极猛烈的。官军蚁涌般地扑向守军极少的卸石棚寨,很快就将外城攻破了。白莲余孽退入内寨之后,一面指挥士兵在城墙上与爬城的官军对杀,一面组织一批敢死的子弟,准备应付随时出现的不测。强大的官兵凭借火器之利又将内城攻破了。白羊儿、宾鸿等首领便率领敢死队退到街里,与官军展开巷战。

    大明王朝对火器的管制,大大限制了造反者的代价,到了这时,唐赛儿、白羊儿和宾鸿等率领敢死的弟子们,这时的心愿不是能不能守住卸石棚寨了,那只有一点:尽力多杀一些敌人。

    能坚持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是白莲教的死忠分子,他们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巷战是对他们有利的。官军再多。火器再锐利,拥进巷里的,也只能基本上跟他们对等。这是他们最能发挥杀伤力的时机。那些平日安静至极的潮湿、窄小的街巷里。此刻杀声震天。钢铁碰撞发出的刺耳的金属声、人们拼力厮杀的喘息声、火器的发射声、尸体笨重倒地的钝响,极其阴森、刺耳地响彻卸石棚寨的上空,这里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悲惨气氛。

    白羊儿的强健膂力,使他手中的大刀锋利无比。他手起刀落,一连劈倒了好几个军镇官兵。正在他且战且退之际,不想从身后窜过来一个人,他反身猛砍了去。由于挥臂过猛,这一刀砍空了,刀刃砍在土墙上。

    只听得“当”的一声钝响。刀被猛然弹了回来。他一时来不及反刀防敌,被一枪打在右手臂上。伤痛使他的手顿时瘫软下来,刀落在卵石地上,发出叮当的一声。说时迟。那时快。几个官兵冲将过来,扭住他的手,要活捉他。

    白羊儿哪里肯束手被擒?他使劲甩脱围上来的人,用双拳双腿,狠打敌人。几个官兵倒在他的拳、脚下了。正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不想一刀又猛又狠,而且正砍在他的脖子上。头被砍断了,骨碌碌掉落在卵石地面上。

    可剽悍的他上身仍挺立着。而且双手紧攥着拳头。围在周边的官兵一时呆住了,一个个吓傻了似的紧盯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