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朝廷那一班大臣,分什么浙东系、淮西系呢?

    你们以为把蒙古驱逐出关外就算是完成了统一大业吗?那么多内忧外患不去管,天天在窝里斗,才立国几年,就已经失去了驱逐鞑虏的团结了?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这是庞煌下的定义,心想要不是蒙元骑兵天天骑到咱们汉族人头上作威作福,估计他们还不知道团结,为什么非要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才能醒悟过来呢?

    不过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庞煌最关心的,还是刘伯温的生死,原先他让苏德带给了刘琏一封信,让暂时不要看,到了危急关头再看。

    不知道刘伯温看到自己的那封信没有,庞煌有信心让刘伯温假死而瞒过朱元璋,到时候偷偷跑到北平这边,或者去高丽,庞煌都想好了,但就不知道刘伯温这头倔驴会不会听自己的。

    刘福通把话儿带到没有,提醒没有提醒刘伯温呢?

    关于二人的关系,刘福通在南京寻个机会早就给自己说了,免得自己一直担心两人有什么仇怨,所以庞煌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只不过因为当时有人监视,不方便说的太多,只是匆匆几句就带过去了,并没有说的很详细。

    庞煌心里是这么打算的,老朱要谁死,暂时没有人能抵抗的住了,谁也不敢管。更何况现在朝中是淮西系官员的天下,都乐得见到刘伯温这个吓成。

    但是利用监视的弱点,造出一个假死的现象,然后来个偷梁换柱,在大明这个没有摄像头的时代,应该不难办到。

    庞煌派刘彪下江南,并不完全是为了道衍和袁珙的事情,去年他还清闲的时候,早把这件事安排了。

    刘彪还有一个秘密的任务,就是如果刘伯温愿意,就全力配合,争取将刘伯温偷偷待到怀柔去。

    所以才有了刘彪没有完成任务不敢回来之说,现在刘彪应该是在做着准备,正在找一个和刘伯温比较相像的替身而已,但是事情是什么结果,还要看刘伯温的意思,看看刘伯温是不是那种愚忠之人了。

    刘伯温想的通,那就全力支持,要真的是要愚忠下去,庞煌只能报以同情加叹息了,毕竟从政不是过家家,这种危险的事情,还真的不敢在当事人不同意的时候去办,万一给你来个鱼死网破,那庞煌就算是驸马,朱元璋也不会容他继续在这个世上再活下去。

    找死也不是这种找法!

    但是庞煌身边,真的很缺少一个像是刘伯温这样有着大局观的人,而且对大明如今的形式又是知根知底,怎么能让庞煌不期待呢?

    没有办法,只能等待,除了等待之外,庞煌又派了一个人前去江南找刘彪,言道让刘彪尽量完成任务,却是不敢对这个人说到底是什么任务,相信刘彪心里明白。

    庞煌身为地方官员,是严禁私自出现的自己的辖区之外的,当然不方便出面办这种事情了,甚至连一个纸条都不敢写,那样说不定就会引火烧身。

    只能盼望刘伯温没有那么愚忠,而刘琏可以说服他的父亲!

    刘琏不是那么愚忠的人,也颇有其父的智慧风范,但毕竟经验和阅历浅了点,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啊!而且无论刘伯温真死,还是假死,刘琏都要按照礼制,守孝三年,自己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用到刘琏的。

    就这样想了一会,很快,庞煌就没有时间去想这件事情了,朝廷又有新的诏令颁布,这正是庞煌的一个机会。
………………………………

112 大明宝钞发行的困难

    ()  经过前几年的预热,洪武八年三月初一,皇帝诏令正式印造大明宝钞。

    以桑穰为原料。规制:高一尺,宽六寸,许以青sè为质。外为龙文花栏。

    横题额:大明通行宝钞,内上两旁为篆文八字: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状,十串则为一贯。其下则写着: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

    若五百文则画钱文为五串,其余类推。

    同时规定,每钞一贯准铜钱一千、银一两。宝钞分六等: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宝钞颁行后,禁止民间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治罪,有告发者即以其物赏给;若有以金银易钞,听其自便。

    凡商税、课程,钱、钞兼收(钱十分之三,钞十分之七),一百文以下的只用铜钱。同时置行用库。在南京设大使一人正八品、副使二人从八品,典吏一人、都监二人,隶于户部;在外府州设大使、副使各一人,皆省注。

    那也就是北平府可以自行安排宝钞大使,只需要在北平行中书省备案就好了,这绝对是一个安排学生的大好机会。

    南京的宝钞大使才不过是八品的官员,到了北平府,根本就没有什么品级,这样典史一般的小吏,行中书省的那些大人物才看不上眼,而且宝钞大使,之前从未有过的官职名称,蒙元时期倒是有个什么宝泉提举司,和大明的宝钞提举司的职责差不多,品级也差不多。

    但是人家宝泉提举司还有一个职司,就是铸造铜钱,而宝钞提举司却是没有,专门印钞、发行等等,看上去油水就不是太多。

    更何况读书人虽然乃清高之人,当官是为了朝廷效力,若是再沾染上满身的铜臭味,那就不好了!

    庞煌记不得是北平行省的那个官员说的这些话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反正表现出了对于宝钞提举司大使的兴趣不大,至少没有看出来明显好处的时候,兴趣不是太大。

    但是就是有了这句话,让庞煌欣喜不已,北平行中书省所管辖范围极大,辖八府、三十七州、一百三十六县。包括了部分辽东、部分河北和陕西等地。

    当然,其他的地方庞煌是顾及不到,但就单单是北平府,领七县四州,有: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通州及所领之漷县、蓟州所领之平谷县、涿州所领之房山县。

    再加上一个北平城,真的是一个不小的地盘。

    说一句实话,以庞煌的能力,这么大的地盘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就算是这样,他手下的人力资源也是缺失了很多,要不是清华义学成立已经近三年,有些学生已经可以出来帮他,庞煌的手头恐怕还要再紧张一些。

    相应朝廷的诏令,调怀柔县丞李锐,为北平府宝钞大使,而山西移民学子邱海为副使,在北平府正式开始了宝钞发行的重任。

    另外,北平府成立稽查队,专们稽查北平府宝钞的使用情况,但凡百文以上着,严禁金银交易,违反者处三倍罚金,而告发者,将罚金奖赏给告发人作为鼓励。

    庞煌当然忘不了,自己准备了很久、一直蓄势待发的北平银行了,几乎在李锐就任之后,全北平的七县四州,北平银行的分行就陆续开业,当然怀柔的北平银行已经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用不着那么cāo心。

    而在之前,庞煌就逐个拜访了北平行中书省的各个官员,为北平银行承办大明宝钞的兑换工作打了基础。

    很多官员对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是对于驸马言利,心里颇有微词,但人家毕竟是驸马都尉,这些事能放就放了,毕竟不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

    有的人还暗暗的高兴,以为对于驸马都尉的脾气有所了解,驸马爷身为父母官,不过是喜欢一些阿堵物而已,那么以后对于结交这个驸马爷,就充满了信心。

    说起来简单,但是过程却是十分复杂,大明宝钞发行伊始,就遭遇到了重重阻力。

    先不说朱元璋在前几年尝试xing质的发行宝钞,已经给大家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毕竟那时没有太强制使用,只是小面积的应急而已,对于富户的打击不大。

    但说蒙元时期的时候,为了进一步的搜刮民财,为他们贪图享乐之用,无节制的发行纸钞,就给所有老一辈的人留下了心理yin影。

    蒙元大量印刷纸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十余倍,百姓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钞糊墙铺地者,交钞最后形同废纸。蒙元自始至终是以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因为没有了准备金,自然也就无法兑换。

    特别是在北平,原来蒙元的首府所在,受到的祸害也是最大的,具有的遗老们过来向庞煌述说,北平用纸钞十锭还换不到一斗粟,百姓视钞如同废纸。他们那时候的贸易多以物易物,别说纸钞了,铜钱都不敢多用。也没有听说,做笔生意,非要拉着一车铜钱交易的。

    形式不是一般的差劲,北平府抓到仍然用金银交易的人不少,几乎让大牢人满为患,但收到的成效甚微。

    除了怀柔还比较稳定之外,别的州县,已经开始以物易物的现象,而且据传言,朝廷这样做,无非是连年对蒙元作战,朝廷没有钱了,想收刮一些钱,作为朝廷的军费等等。

    宝钞的发行不顺利,当然也连带着北平银行几乎没有生意,每天几乎门可罗雀,别说来承兑宝钞了,就是连来存钱的人都没有。

    一股暗流在北平的昏暗角落里面涌动着,庞煌这才知道,当初北平行省的那些官员,为什么会拿那种眼神看着自己。

    感情他们早就预料到事情的结果了,说一句实话,他们作为朝廷命官,首先对于大明宝钞就有些不信任的态度,谁也不想辛辛苦苦的为朝廷卖了命,最终却得到那几张薄薄的纸钞,虽然他们还有粮食,但毕竟也是要开销的。

    更不要说那些在蒙元时期做官后,又被大明重新启用的人了,他们更是蒙元纸钞的受害者,为蒙元卖命干活一个月的俸禄,有时候还买不了一斗米,现在又听说纸钞卷土重来,心里怎么能不害怕。

    宝钞的发行,让官员、富户都颇为害怕,因为真正的财富,不在朝廷手里,也不在百姓手里,而是在他们手里,要是万一有个波折,对他们的损伤也是最大的。

    最不担心的就是那些百姓,因为朝廷诏令,百文之下的可以用铜钱,按照大明如今的物价,和铜钱的购买能力,他们一个月有时候都花不到一百文钱,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这也是让庞煌感到欣慰的一个地方。

    此时才总结,自己可能在怀柔县太顺利了,才想到在北平府按照原先的办法复制,再加上有圣旨诏令等强制手段,肯定会无往而不利。

    但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他没有想到,在怀柔县,北平银行之所以红火,那其中一大半可都是仰仗山西移民急于兑换而带动起来的。还有一半的功劳,就是靠着自己财神爷的外号,怀柔的商户都相信自己。

    而朱元璋可能想的更简单了,想到天子金口玉言,开口成宪,既然说出来了,天下就应该是无条件的去执行,哪里有反对的道理。

    丝毫没有顾忌天下的反应,只是匆匆的试行了几年,就开始大规模的印制宝钞,以为可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但是这些弊端,满朝廷的文武百官,难道就没有一个能看出来的吗?

    庞煌感到很棘手,按照老朱的xing格,肯定要实行雷霆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明宝钞迅速的推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而地方官员,肯定也会遵从圣旨的指令,坚决完成皇帝赋予的任务。无非还是那两个字:“强制”,不顾后果的强制执行下去。

    难道自己也要如此进行吗?若是不强制快点执行下去,朱元璋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办事能力?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自己呢?

    如果没有北平银行的关系,庞煌说不定也真的那样去做了。因为就算没有他的存在,大明宝钞在庞煌所知道的历史中,也实行了下去。

    强制手段,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手段。

    庞煌派遣出去周边府县打听消息的人,也都陆续的回来,都是用高压手段,进行这样cāo作的,毕竟这些事务要和吏部今后的考核挂钩,谁也不敢马虎。

    庞煌处于了两难之间,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原以为自己运筹帷幄,做事情都是很有把握的,却卡在了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上。

    这个决心,就这么难下吗?
………………………………

113 另类的办法

    ()  大家都在鼓足了劲,准备看所谓大明第一位驸马爷会有什么样子的奇思妙想,特别是作为一些老狐狸,早就看出了庞煌的稚嫩。

    以庞煌这样的身份,自从上任之后,连三把火都没有烧起来,就只顾着搞什么三房六班的组建。

    驸马爷真的是有钱没有地方花了,要知道,所谓三房六班的书吏们,朝廷只是负责每月补助一些粮食什么的,从来不发薪水。

    这些书吏的薪水,大部分要主官自己掏腰包,所以没有到一定的时候,谁也不想着额外多出那么多人养活着,何况皇上给的俸禄并不高,粮食还要再占去一部分,剩下那点钱,养个小妾不是更好,那有多余的钱养人。

    怀有这样心理的占大多数,虽然地方官员也养的有白员、帮闲之类的人,作为官府工作的一个补充,但是这些人都是自谋生路,靠着主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敲诈勒索的过着生活。

    但是庞煌就偏偏破了例,听说在怀柔将三房六班组建起来了,来到北平升了官,第一件事情,还是忙着组建什么三房六班。

    不过,你庞大人钱多,我们管不着,而且你庞大人又是驸马都尉,为自己的老丈人花点钱,也无可厚非,但是你这么做,让我们这帮官员怎么办呢?

    你还想让人活不想让人活了,所以在大明宝钞发行之初,有很多人都预料到了其中的困难,但就是不说,看看庞煌该怎么应对。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好像庞煌真的是无计可施了。

    不过作为知府,倒是勤勉了很多,每天不住的审问那些私自用金银交易,而被抓回来的人,无论老少贫富,庞煌都要见上一面。

    这种审问也不是正式的审问,不升堂不扬威,就知府衙门的牢房内,庞大人也不嫌哪里昏暗腥臭,只是在哪里问着各种问题。

    每天还是要被抓进来不少人,但是进了知府大牢里,不多会就会有人缴纳罚金将其领回去,要知道但凡用金银交易的,哪一家没有一些家底,平民百姓估计也用不着那黄黄白白之物。

    有时候正在询问的时候,就有人缴纳罚金要走,庞煌也不在意,含笑就让他走,然后再带进来新的一个。

    几天下来,知府大人没有见到多累,牢房里的差役们,倒是被拖的十分疲惫,想不透他们家大人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北平银行也没有关闭,虽然没有什么生意,但是就在那里耗着,大明这个时候,人工不值几个钱,而北平银行的地点,都是买回来,也不用付房租,但是刚刚从清华义学里毕业的掌柜们,却是为校长心痛的不得了。

    每天盘算着亏损多少,恨不得自己上街去抓人兑换大明宝钞或者是存钱。

    但是大家想看庞煌能想出什么绝招,庞煌就是不让他们看,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一ri庞煌从牢房里询问过后回到衙门,在哪里思索了半天,突然下了一个奇怪的决定。

    他让所有的差役全部出去,将北平城说书的、卖唱的、甚至是戏班的班主都召集到一个地方。

    就在清华义学还没有建好的校区之内集合,说是有事情交代一下。

    北平虽然不如庞煌所知道的běi jing大,但是也不小,大小酒楼、戏班跑上一遍,那也不是一天能办到的事情。

    但是差役们想要尽快结束知府大人这种连ri来的纠结,那样把人都拖的太疲倦了。

    所以庞煌下午布置了这个人物,第二天的辰时,差役们就来禀报,说人已经召集完毕,共计五百三十二人,其中说书的一百三十四人,卖唱的三百一十人,戏班班主及掌柜计八十八人。

    庞煌听到这个数字下了一跳,第一次见到属下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而数字之所以这么jing确,是庞煌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他都要求数字jing确,那样也有参考的价值,长久以来,跟随他的人都养成了这个习惯。

    既然如此,庞煌就带着三房六班的书吏,和一应的差役们,马上就赶到了清华义学的新校区,这里大部分的地方还在施工,大家集合的地点,按照庞煌的意思,是准备建一个图书馆,三层的楼房已经建成,剩下的就是定做书架,以及往里面填充各种书籍。

    五百三十二人,就在楼前集合着,书吏和衙役们心里都偷笑着,估计今天北平城的去酒楼吃饭的,连说书唱曲的人都找不到了。

    陪着知府大人到了二楼,居高临下,面对着楼下黑压压,两眼透露着迷茫的人,庞煌清清嗓子,大声说道:“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是有件事情拜托给各位!!”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差役们强逼着过来的,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上官说话了,谁敢不来,但来是来了,心里总归是有些不舒服。但是听到知府大人如此说,心里也算是平和了很多。

    就在那里站着,庞煌继续说道:“最近有一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朝廷发行大明宝钞,这件事都知道?”

    这件事谁不知道,难道大老爷召集我们过来,是逼着我们兑换宝钞的,我们能有几个钱,众人心想着。

    随后就放下心来,因为庞煌继续说道:“本官要借用你们的才能,即刻起,请大家不要离开,就在这里,饭菜自然会有人送过来,而你们在这里唯一的事情,就是用你的长处,来弘扬一下,我们大明宝钞的好处!!”

    原来知府大人找我们是这件事情,让说书的、唱曲的和戏班,暂时在一个月之内,都要以大明宝钞为主题,不但要在北平城说唱,而且要去哥哥州县去说唱,主要就是让大家知道大明宝钞的好处。

    这个是他们擅长的,但是戏文呢?没有内容你让我们说唱什么?

    有个戏班的班主,胆怯的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庞煌反而有些奇怪,说道:“要是你们有现成的东西,本官还用管饭吗?直接让你们去唱不好了,留你们在这里三天,每人必须把内容订好,交给本官过目之后,你们才能拿出去说唱。”

    “但我们大部分都不识字啊!!”这个戏班班主叫李强,听了上官的要求之后,不由委屈道。

    庞煌才意识到这真的还是一个问题,大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高的偏高,低的又是太低,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顾着温饱,而忽视了教育的问题,这是他在怀柔就发现了。

    之所以庞煌想办报纸,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的原因,识字的人不多,发行量少了成本就高,报纸就是一个烧钱的玩意,发行量高了,却是没有太多人买来看。

    庞煌做过估算,在怀柔能认识字的人,不足十分之一,那样就算是办了报纸也达不到宣传的效果。

    本来以为到了北平会好一点,但是没有想到作为流动宣传人员的说书、唱戏、卖唱的认识字的人都不多。

    难道教育就真的这么落后吗?

    不过办法还是有的,庞煌命令从府学召集过来几十个学生,这些卖唱、说书之人,不认识字可以,但是你毕竟会编。

    那么就由这些人编,有府学的学生们记录,作为权宜之计,才算是解决掉这个问题。

    但这始终不是长久的办法,庞煌在考虑着,要不要写个奏折向老朱禀报一下,让老朱重视一下教育,但凭着所谓的县学、府学,远远解决不了很多问题。

    这事虽然比较着急,但眼下安安稳稳的把大明宝钞发行下去,才是最主要的。

    三天后,厚厚的一摞写好的歌词、曲目和民俗故事,放在了庞煌的桌子上,因为这毕竟是庞煌第一次做宣传,所以极为重视。

    又让李锐负责带着几个人,分别将这些文稿念给那些老年人听,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让百姓可以记忆深刻一些。

    为什么让李锐负责,那就不用多说了,李锐是现任的北平宝钞大使,这本来就是他的职司,而且李锐又是县学教谕出身,做这种事情,自然是在合适不过了。

    审核通过,大家都各行其是去了。

    北平出现了北平出现一种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北平在短时间内,去酒楼吃饭,或者去听个曲子,满耳朵都是关于大明宝钞的事情。

    让人不厌其烦,更过分的是,如果你家办个红白事,请个戏班子做个堂会,时不时的也给你来那么一段,你要说不让唱,你去找知府衙门说理去,反正戏班不敢不唱,万一被知府衙门知道了,我们还想在北平讨生活吗?

    还有一件事,这些戏班班主们没有对外人说,不唱关于大明宝钞的曲子和戏,是肯定要受到惩罚的,但是如果唱了,还可以另外从知府衙门再拿一份钱,虽然比不得长堂会那么多,但那也是钱啊。

    再说了,知府衙门给的可都是大明宝钞,我不多宣传一下,那不等于知府衙门没有给咱们钱花吗?

    大家都在为了自己而奋斗,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