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臣权-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申时到来,一声锣响,现在预订的场面正式开始了。

    千变万化的销售,都离不开的一种人,那就是托儿。而这次在庞煌的cāo作下,并许诺给了杨老太爷一些好处后,杨老太爷说服了县丞杨青山大人,率先开始了购买。

    庞煌许诺的是,县丞杨青山大人如果现在预订房子的话,无论定多少套房子,只用缴纳定金,以后的分期分文不取。

    而典史大人和一些衙役,都相对的得到相当的利益后,虽然不像是县丞大人那么优惠,但是诸如缴纳五十两定金当做一百两,延迟分期时间等等招数,都被庞煌用的是淋漓尽致。

    这些在后世,庞煌随处可遇的招数,隐藏着无数心理专家、消费专家的心血,就算是六百四十年之后,人们也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更不要说六百四十年前大明王朝的百姓了。

    现场气氛热烈,人群拥堵异常,特别是县丞大人一口气预订了三套房子的前提下,彻底掀起了怀柔县人的购买热cháo。

    这可不是七十年产权,在大明,产权基本上都是永久的,只要房子不倒塌,你就可以一直住着,而庞煌也刻意回避着关于产权的想法,与其现在当众提出来打击人们的购买热情,还不如紧抓工程质量,完善好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说。

    现在说的越多,错的也越多,而百姓们担心的就会更多。

    我怎么看也不像是黑心商人!!

    看着拥堵的人群,庞煌在哪里yy到,眼角的余光,却看见唐门知县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个穿着军装的人,两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语,而知县大人的脸sè越来越差,心里不由担心起来,看来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没有过多大一会,唐门知县就朝他走来,说道:“庞煌,你这房子,我要六套,不带院子的那种楼房,但是必须是一楼。”

    说完,皱着眉头,好像是在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一样,庞煌自然答应,而在一旁帮忙的掌柜,听到县太爷发话,事先就得到庞煌授意的他,马上一声亮嗓子,大喝道:“知县大人,预订丙区无院一楼六套!!”

    一嗓子惊醒了正在考虑、正在拥挤、正在熙攘的人们,庆裕楼顿时静了下来,眼光也都投了过来。

    唐门大吃一惊,随即有些恼羞成怒的一脚踢在那掌柜的屁股上,大喊一声:“你瞎嚷嚷什么,吓得老爷一跳,谁说老爷我要六套了!!”

    喘了口气,接着喊了一句:“老爷我要八套!!”

    庆裕楼更是鸦雀无声,只有唐门大老爷的喘气声在楼中回翔着,然后,知县唐门朝庞煌点点头,说道:“我要八套,定金你是派人跟我去拿,还是晚上我让人送到府上?”

    “哪里敢劳动知县大人,大人既然说了,方便了的时候派人来说一声,晋商会馆去县衙拿就行了,难不成大人还会和我们这些小民一般见识不成。”

    庞煌圆滑的回答道。坚决不用个人的身份回答问题,而知县大人听了之后,“哼”了一声,道:“稍后我派人送来,朝廷有些急务,本官要回衙门一趟,县丞和典史你们两位就在这,事情和你们无关,在这里照顾一下。”

    说完,也不等庞煌等人相送,领着带来的几个兵卒匆匆下楼回县衙去了。

    这个插曲,让庆裕楼一时间冷清了不少。大家不知道知县大人搞什么鬼,大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知县是不能在外面居住的,只能住在县衙之内。他要房子做什么,难道要养妾室,但是也没有听说知县大人有八个妾室,目前是一个也没有啊。

    不知道该是幸灾乐祸,还是该为这个晋商会馆可惜,知县大人的钱,能是这么好收的吗?

    但是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众人就恢复了火爆购买的场面,而且比刚才还要热烈。

    知县大人出不出钱,他们不管,但是既然知县都开口要八套了,证明了这件事情的真实xing,就算是他晋商会馆骗人,难道还能骗到知县大人的身上。

    而半个时辰之后,知县大人遣兵卒送来的真金白银,彻底的让购买房子的人陷入了疯狂之中。

    庆裕楼摇摇yu坠,但是却没有人去理会。

    这样的场面一直到了天黑才渐渐的结束,而柳家特制的烟花闪亮登场,宣布了怀柔县晋商会馆正式成立,更是给怀柔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也算是打了一个不小的广告。;
………………………………

012 中秋夜话(上)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洪武五年的中秋,皓月当空,似水如帛,晋商会馆内,亥时过后已经显得些许冷清,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虽然已经是远离家乡,但是毕竟也算的月圆人满,倒是也不错,他们也就忘了乡愁,因为明ri还要生活。

    唯一睡不着的只有四个人,两个人是满怀心事,另外两个人则是在一旁只是等着而已。

    满怀心事的,是庞煌和柳若秋。而等着的,分别是柳苏和刘安。

    但是他们站的位置倒是好像错了位置,刘安站在柳若秋的身后,而一向不说话的柳苏,倒是老老实实的坐在庞煌的身边。

    对于柳若秋的这个决定,庞煌觉得很无奈,但是也无法拒绝。

    晋商会馆刚刚成型,柳若秋就以自己身体不便为由,退居到了幕后,现在俨然庞煌就是柳家的代言人。

    刘大叔一家和铁匠刘老根一家,对庞煌不遗余力的帮助柳家,心里是十分感激,每每庞煌有什么吩咐,总是会毫不犹豫的去做,但是庞煌总不是柳家的人。

    大明王朝,特别是山西等地,对于家族观念看的很重,刘大叔能够忠心耿耿如同家仆一般的待柳家兄弟,那是三十多年形成的习惯,甚至是几代人形成的习惯。

    但是这个习惯突然破灭,让他效忠于另外一个人,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柳苏遂拜庞煌为师,每天跟着庞煌学习各种事物,而刘大叔家的老三刘安,无形中就代替了柳苏的位置,成为了柳若秋另外一只眼睛。

    好再刘安今年十六岁,虽然只是比柳若秋小一岁,但是却多了几分活泼,多了几分灵动,让柳若秋在烦闷之余,也多了一些笑容。

    相对而言,庞煌对于自己的这个学生,那可就是头疼的要死,按照他那个时代的说法,柳苏就是一个问题儿童,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少年。

    庞煌从柳苏身上,不但一点也感觉不到做老师的兴奋,而且还有浓浓的挫败感。

    除了自己穿越时空来到大明的那一瞬间,依稀仿佛听过柳苏喊出过一个音节之外,来到大明小子已经快半年了,庞煌愣是没有没有听这小子发出过任何声音。

    当然,打呼噜的声音除外,想起了这个庞煌就一肚子的气急败坏,名誉上柳苏来侍候老师,和他一个房间居住,但是不但不帮自己干活,而且还经常打呼噜到半夜,让自己经常失眠。

    庞煌觉得自己这个老师当得很失败。

    看着刘安在对面,乖巧的把酒杯斟满,然后体贴的递给柳若秋,那种小心翼翼的模样,再看看如同木头一般,目不斜视的柳苏。

    叹了口气,自己倒满酒一饮而尽,像是有些不甘心。

    “你会感觉到苏的好处的,连父亲大人在世的时候,都说他比我强的多。”

    喝完杯中酒,柳若秋将杯子自己放在桌子上,每次放的位置丝毫不差的都在那个地方,也不由得庞煌生出一些希望来。

    可能这两兄弟都算是个异类,自己要借助柳家的声誉,就有扶持柳家的义务,他在后世都听说,但凡有自闭症的人,其实都是天才。

    有的可以过目不忘,有的是音乐天才,甚至有人研究,说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莫扎特、安徒生等人,都有自闭症的表现。

    而柳苏会表现出那个方面的天赋呢?

    庞煌很期待,但是又不敢期待,希望越大,失望可能也会越大。而自己的责任则是更大。

    自己不可能总是在柳家的,能在离开之前,发现柳苏的天赋,那样柳若秋就会有人帮忙了。

    “庞兄?”

    “庞兄?”

    听到几声呼唤,庞煌才回过神来,把目光转向了柳若秋,说了一声:“对不起,我刚才走神了。”

    “庞兄想家了?”

    “不想了,家这个词,现在离我太远了?”

    “有多远?”

    “六百四十年这么远。”庞煌很正经的回答道,却是真的被柳若秋这几句话惹得有些想家了。

    父亲、母亲、同学,还有刚刚分手的女友,现在都这么遥远,六百四十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但是柳若秋听了这句话,纵然聪明如他,也只当做是笑话,接过刘安递来的酒杯,又是一饮而尽,他们喝的是一种米酒,有商人从南方贩卖到北平的,北方的汉子嫌它味道太淡,但是庞煌和柳若秋的口味倒是挺合得来,都喜欢这软软的糯米香甜。

    “吃块月饼,总是喝酒很伤身体,你的年纪还小!!”

    大明已经有了月饼,却是和后世做法有些不同,但是绝不是朱元璋的发明,这个问题庞煌曾经问过,惹的众人惊讶不已,反而问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搞得庞煌尴尬不已。

    “庞兄难道就比我大多少吗?”抬手拿起了一块月饼,而且是他最喜欢吃的豆沙馅月饼,柳若秋反问道。

    “就算比你大一天,那也是比你大。”这句话是谁曾经用来教训过庞煌,他忘了,此刻翻出来教训柳若秋。

    “说一句正经的,庞兄,那天唐知县匆匆离席回县衙,你知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他最近去北平一直都没有回来,之前也一直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这个我问过杨县丞和高典史,他们都不知道,就知道有人来找他,随后他就变了脸sè,第二天就匆匆去北平了。”

    “我有消息,是从北平传过来的,想着和唐知县这次失常有关。”

    “什么消息?”

    “六月间,徐大将军征伐蒙古,吃了败仗,本来说出征以后回北平的,现在听说却是皇上下了圣旨,要追究这次败仗的责任呢?”

    庞煌歪着头想了想,好像历史中,徐达没有吃过官司,也没有挨过处分,是大明最太平的将领之一了,于是回道:“败仗也许是有,但是徐大将军绝对不会有事。”

    “当今圣上好战,且鲜有败绩,此次新败,龙颜震怒也说不定的。”

    “三路大军征伐残元,徐达大将军可能会略有损失,但是另外两路大军,东路军得失相当,西路军大获全胜,这三路大军一胜一负一平,总之来说,无功无过,牺牲的不过是普通将士而已,对于将领们,只是一个数字问题,无损于他们的开国之功。”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穿越之后,庞煌的脑袋也灵光起来,大学后自己觉得已经早已经忘掉的一些知识,此刻只要仔细回想,总是能想出来点什么,比如这次徐达征伐残元,他本来以为自己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是等到去琢磨的时候,就想起了应该是大明第二次伐元,分三路大军,徐达领中路大军,李文忠领左路军,冯胜领右路军。

    但是事先他一点点印象也没有,但是只要有人稍微提示一下,他就能想起很多相关的东西。

    当初知道徐大将军征伐残元,当众人议论的时候,也就是刘大叔从中说了一下,庞煌却能准确的说出三路大军的统领将军,和大致的进军路线。

    开始大家也不信,但是随着ri子渐渐的过去,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竟然和庞煌说的分毫不差,这才有人像是看半仙般的看他。

    听了庞煌说徐大将军没有什么事情,柳若秋倒是也没有争辩,第一是因为徐大将军如何的确和他们的关系不大,第二就是因为庞煌的预测,一般都很准确。

    遂不再想这个问题,把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关键上,问:“听说你将唐知县送来的钱命人封了起来,而且不用入账,是什么原因呢?”

    “和上官的关系,总是要维持的。”

    “这个唐知县,我觉得投资的价值不大,只是一个过渡县令而已,朝廷不会允许一个行伍中人长期占据一县父母的位置。”

    庞煌从柳若秋的话语中,竟然听出隐隐的有些不屑。知道是读书人固有的自尊心和优越感作怪,也不说破,心道这个柳若秋可能还不知道,作为一个商贾,恐怕在朱元璋眼里,还不如一个大头兵。;
………………………………

013 中秋夜话(下)

    ()  不过从柳若秋嘴里说出“投资”这两字出来,倒是引起庞煌的一阵欣慰,至少这个少年,开始接受自己的一些新生名词了。

    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固有的思想不能一下子从中解脱出来,那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好在年少而且可塑xing较强,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矫正。于是正sè道:“若秋也讲是投资了,其实你还是有些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投资的回报,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咱们要讲究一个长久的收益,从某种角度来讲,投资更趋向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收益,是未来收益的累积。”

    “而若秋认为唐知县短期内不能给咱们带来利益,就不值得投资,其实你那不叫投资,反而叫做投机了,两个词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投机虽然也算是一种投资行为中的一种,但却是短期行为,目前我们本钱不多,不敢冒险。”

    柳若秋仔细的听着庞煌的长篇大论,消化着一些自己现在也不懂的词汇,反正这些新奇的词汇,也不止一次的从庞煌嘴里说出来,他已经见怪不怪,只能慢慢吸收,当时理解不了的,说不定到了一定的时间,他就会豁然开朗。

    “但唐知县总是徐大将军的麾下,早晚要随军而走,再换了一方父母,岂不是还要从头来过,而那时,再见唐知县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来的收益呢?既然收益渺不可及,我们何不抓住眼前的利益呢?毕竟,八套房屋,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柳若秋吸收的很快,但是却仍然有些不明白,于是问道。

    “放心,最近你一直在幕后,有很多事情不清楚,你可知道,唐知县要这八套民宅做什么?”

    “反正不会是向外界所传的要养小妾,知县大人的正妻还在安徽定远,听说唐大人人虽粗犷,却是极为疼爱自己的妻小,想必不会这么肤浅。”

    “高典史偷着给我说了一个事情,那天去庆裕楼找唐知县的,是唐知县昔ri的一个军伍中的兄弟,原来都在一个总旗下面效力。”

    典史虽然不入品阶,但却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全县的衙役、白员、帮闲基本上都在其掌握中,消息自然灵通一些。

    庞煌继续说道:“此次征伐残元,徐大将军误入埋伏,损兵折将近万人,其中唐知县原来所属总旗,五十六人,现在只剩下十一人还在活着,其中九人都残了,彻底断绝了以后从军的路,而唐知县顾念旧情,要收留这些残疾了的昔ri战友,所以才买了房子,准备安排他们在怀柔居住。”

    “哦,这也难怪,庞兄不收唐大人的钱,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面对着这么一个重情义的汉子,柳若秋还是保留着几分敬意。庞煌却是摇摇头,反对道:“钱,是要收的,但是要收的有用处,我不让入账,肯定是留着有用,回头你就明白了。”

    “以后,我可能很少管晋商会馆的事务,这个晋商会馆若秋你一定用心看着,特别是清华义学,这两样才是咱们生存之根本,千万不能出了纰漏。”

    “庞兄要去哪里?需要多久?”

    此时一直在沉默的柳苏突然抬起头看了庞煌一眼,虽然没有任何波动,但是也显示了对这个问题的关心。

    “我要去北平走上一趟,不过七八天的功夫就会回来,主要有几件事要去办?”

    “第一件事,就是我要为咱们的清华义学找些老师来,靠着怀柔县目前的先生,恐怕不够,想要发展,就必须扩大义学的规模,只有扩大规模了,我们的地产才会做的越好,而晋商会馆才会更有影响力。”

    “还有第二件事,就是我想私下找唐知县一次,你知道高典史为什么会把这些事情告诉我吗?”

    “为什么?”

    “因为他想杨青山不在县丞的位置上了!!”

    柳若秋这才大吃一惊,而庞煌也是透露着无奈的苦笑,没有想到就算是穿越回大明,也免不了陷入到勾心斗角的纷争中来,不过这次换成他算计别人。

    继续说道:“我也不想这个杨青山继续在这个县丞位置上继续坐下去了。”

    其中原因柳若秋自然明白,最近这个杨青山好像吃顺了嘴,他们晋商会馆免去了他购买房子分期付款所有费用,几乎就是用了一个订金的价格,卖给了杨青山三套房子。

    但是这个杨青山还是不知足,在别人购买房子后,需要去县衙内办一定的手续,杨青山就百般刁难,回扣吃了不少,而让买房子的人颇有怨言。但是柳若秋也有些奇怪,为什么高典史会选中庞煌呢?

    没有等他问出来,庞煌就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县丞杨青山和杨老太爷的关系不错,认了同族,办事还是很尽力的,而最近杨老太爷也不安分,一直窥视者晋商会馆会长的位置,让庞煌很不放心,他们虽然在卖房子中赚了不少钱,但是比起老牌的家族来说,还是不够看。

    而高典史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找庞煌他们做同盟,他明白只要扳倒了县丞,杨老太爷失去了后援,自然会安分一点。

    “而且,我这次去北平,会多招一些老兵回来,剩下的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了,就算是高典史,只是利益关系,毕竟不是自己人。”

    庞煌长叹着,飞速发展的事业可以投机取巧,但是实实在在的管理和经营,以后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他们现在可用之人已经是捉襟见肘,就连刘安这种小孩子都开始参与进来了,也是他们储备人才供应不上的缘故。

    而清华义学的学生,虽然也有启蒙后来入学,如今十六七岁的少年,但是距离大用还有一段距离。

    时间、人才、时间、自己的人才,这几个相关的词语,在庞煌心里转了多少圈了,但是一直得不到要领,如今大明建国刚刚五年,人才都在江南,且基本上都被朱元璋所用,不能用的,也被朱元璋杀了。

    在北方,被蒙古人盘踞的时间最长,但也是文化受到摧残最严重的地方,自己想了几百圈,也没有想到过这个时期,北平有什么比较牛掰的人物。

    无处借鉴,无处借力,只有靠自己了。

    随着晋商会馆和清华义学的发展,需要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所以只能靠自己了,这是他去北平最大的原因之一。

    “我会带柳苏一起去!”庞煌定下了这个基调。

    柳若秋没有出声,心里已经暗自打定主意帮助庞煌做一些事情,他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总是能感觉到这个只比他年长一岁的兄长,懂得比他这个过耳不忘的人还要多,可能柳家的振兴就要着落在庞煌身上了。

    侧耳听了听弟弟柳苏稍显粗重的气息,不由叹了口气,向庞煌告个别,刘安引路,领着他回去休息去了。

    ――――――――――――――――

    求推荐,求收藏,谢谢亲们支持!!
………………………………

014 北平所获(上)

    ()  七天后,庞煌从北平,也就是昔ri的元大都的回归怀柔。

    去时是坐着双轮马车,车夫加上庞煌、柳苏一共才三个人,但是回来的,却是一个车队,足足近二百人的队伍。

    门板一样的唐门知县,已经提前了三天回来,他要处理关于县丞杨大人的事情,对于这个落第的蒙元秀才,他早就有点看不上眼,一副腐儒的酸模样,却暗地的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既然撞在了枪口上,那么唐门就不会有丝毫客气。

    如放在半年前,唐门还需要这个穷书生帮助自己处理县里的事务,舍不得动他,但是现在怀柔县已经有了新的县丞人选,还是有大大来历的人,连都督大人都要礼敬三分的一个年轻人,听说胸有大才,早晚要上朝堂的人物,居然会来小小的怀柔当县丞,唐门觉得天地果然是变了模样。

    那个大人物,可是他心目中神仙一般的所在,如今那老神仙的儿子要来做县丞,别说做县丞,就算是把知县让给他做,那唐门也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事情一旦决定,唐门很断然的先走一步,回怀柔县,先把那个杨青山撵出去再说,他要提前做好准备,为新县丞打扫好房屋,修饰一下院中的风景,千万不能怠慢了。

    想着唐门急匆匆的模样,坐在马车里的庞煌不由就嘴角含笑,而柳苏则依旧是一脸的木然,甚至连望他一眼的yu望都没有,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