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李恪指着李勣,痛心疾首愤怒的说道。
“陛下!臣最后一次尊称你一声陛下,从你宠信一个姓金的新罗女人,强行封她为皇后开始,就己经注定了你会有今天的下场。
从你开始容忍高阳长公主和驸马房遗爱的谋反案,无下限的将很多无辜的人卷入进来开始,你就注定了会在现在的下场。
如果说这些理由还不够的话,那从你将矛头指向了蜀王李治,指向了江夏郡王李道宗开始,你就己经注定了会有现在的下场。”
“为什么……?”李恪依然没有听明白,李勣说的这些都是什么意思。
“蜀王李治的母亲,乃是长孙皇太后。”李勣摇了摇头的说道,眼里流露出一种对于皇帝李恪的失望,还有一丝怜悯,皇帝坐到他这个份上,也真的是可悲可叹了。
“那江夏郡王李道宗呢?”
“你难道忘记了,江夏郡王李道宗,他是谁的岳父吗?你难道忘记了,你是在谁的帮助和支持下,才当上了太子,坐稳了皇位的吗?你觉得你己经把刀口对准了那个人的岳父了,那个人还能容忍你,继续坐在这个皇帝的宝座上吗?”
李恪猛然惊醒之后,无力的跌坐在了龙椅上,此时此刻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只是他的明白和醒悟,似乎有些迟了。
人生的路上,每跨出一步都需要十分的谨慎,时间在不断的向前推进,不可能停下一秒,更不可能往后退,所以人生是绝对不会给任何人,重来一遍的机会。
皇帝李恪在李中华的强行介入下,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本他只要安安稳稳的继续往前走,就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可惜的是,他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渐行渐远,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85章 你想抗旨不遵吗
人生不可以重来,所以李恪的命运也己经注定了,他的皇帝己经做到头了。
至于对他后面的人生,要怎么样安排,需要等待新皇帝登基之后,由新皇帝发落了。
新皇帝是谁,至今这还是一个谜,长安五品以上的官员,正在陆陆续续的往宫里走去,此刻大家的心情都极为的不平静。
虽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召集五品以上的官员进宫议事,但所有人都知道,宫里绝对是要有大事发生了。
而且这件大事,绝对要关系着各官员的命运,有可能是要变天的大事。
毕竟这样的事件,是极少发生的情况,每发生一次,都伴随着朝廷的大变故。
上一次召集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聚会,似乎是在二十五年前,那一次发生了玄武门事变,前太子李建成被杀,先皇陛下李世民登上了太子之位。
不久,刚当上太子不久的李世民,登基称帝了。
这一次难道又是……
众官员心里想到这里,再也不敢往下想了,有些事情不是他们可以随便乱想的。
李中华只感觉一切都己经乱了,曾经他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历史,可以掌控一切,既便是皇帝李恪,也是自己扶持的结果。
很多事情皇帝也会听他的,自己可以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把大唐改造的更好,更强大,也更加长久。
可是世事它就是那么难料,他改变了历史的一小段过程,却改变不了大的结果,李恪即便是强行的当上了皇帝,终究也是不能长久。
最令他郁闷的是,李恪这个皇帝是因为他而当上皇帝的,最终又是因为他而被废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这一刻,李中华不由的萌生了退意,大唐是否可以变得更强,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自己己经非常有钱了,身边又有这么多的娇妻美妾,为什么不找一个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任何纷争的世外桃源,幸福的过完这一生呢。
李中华召集了自己的女人们,召开了一场家庭大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女人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意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跑。
男人要怎么做,她们都不会反对,只要一家人能够永远在一起,她们就心满意足了。
只是武则天心有不干的说道:“老爷这么多年来,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为朝廷做了那么多,难道真的要就此放弃一切吗?”
“老爷!退隐山林故然会生活的很舒服,可是老爷心中的那些理想呢?难道老爷忍心放弃吗?”
晋阳公主心里想的是,李中华曾经对她所描述过的很多先进的科技,美好的事情,都还没有来得及实现。
比如李中华曾经对她说过,终有一天,可以乖坐用蒸汽驱动的大船,带着全家人一起到大海的对岸,去欣赏那里美丽的风景。
终有一天,可以让长安城的夜晚不再黑暗。
终有一天,可以乘坐一辆叫火车的交通工具,走遍整个大唐的地方。
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还没有实现。
李中华心里也很无奈,但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也不知道谁才会是下一个皇帝。
下一个皇帝还会不会重用自己,说实话,李中华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毕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的身上,估计己经打上了李恪这个皇帝的标签了。
得不到皇帝的重用,也就意味着无法得到朝廷的重视,纵然他心里有多大的抱负,也只能是报负而已。
长安城内五品以上的官员,差不多已经都到齐了,大家都在耐心的等候,重要时刻的到来。
没有人交头接耳,私下里谈论什么,越是关键的时刻,大家都越是显得小心翼翼,能够当上五品以上的大官,都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长孙皇太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大家心里的各种猜疑,终于尘埃落定了,看来皇帝被废的事情,是真的要发生了。
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消息己经封锁的很严密,但关于皇帝己经被废,朝廷就要变天的消息,还是不径而走,京城但凡有一点政治嗅觉的官员,都己经闻到了这样的风声。
只是关于谁将会成为下一个皇帝,却始终没有人听到过半点风声。
长孙皇太后一直深居后宫之中,自先帝驾崩之后,更是潜心侍佛,从来没有出现在议论朝政的大殿中。
今天显然己经是破例了,这也不难怪大家,一见到长孙皇太后出来,便知道了大概的情况了。
“宣读皇帝陛下的罪己诏吧!”长孙皇太后尽管很少公开露面,但她的气场仍然是无比的强大。
“是!太后!”
长孙皇太后身边的太监向长孙皇太后躬身行礼后,从长孙皇太后手中接过一道诏书,展开之后念了起来。
诏书之中,皇帝李恪深刻的反醒了自己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罪责深重。
现在他己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要痛改全非了。
之后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为了大唐朝廷着想,为了大唐能够更好的发展,所以他要效仿先贤的做法,退位让贤。
尧帝可以把皇位禅让给舜帝,舜帝也可以把皇位禅让经的禹帝,他也一样可以把皇位禅让给有能力治理好天下,治理好大唐,可以让大唐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
皇帝李恪的罪己诏宣读完毕之后,太监并没有退下去,有人来收走了他手中的诏书,又递上了一道圣旨让他宣读。
“敕令:辽东郡王,左仆射李中华,继位大唐皇帝……”
如果说皇帝李恪被废了,大家或多或少的都能够猜测得到一点。
但下一任皇帝,会由李中华来当,在这个消息公布之前,是所有的人都绝对想不到的结果。
就连当事人李中华都没有想到,长孙皇太后居然会把这个皇位,交给他来当,这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中华还不快点接旨,在你还没有登基之前,难道你就想抗旨不遵了吗?”长孙皇太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轻声喝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86章 登基称帝
幸福来的太突然,李中华完全就没有想到,长孙皇太后会选择把他推向皇位,所以他心里半点准备都没有。
按理怎么样轮也轮不到他来做这个皇帝,毕竟皇室中人实在是太多了,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又有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可以培养又好控制的年幼者。
虽然李中华自己也姓李,可和皇室那个李,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就算是倒退五百年,也未必就是一家人。
不仅是李中华完全料想不到,听到这道圣旨的朝中各大臣,也是万万料想不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一些宗室中的大臣,包括河间郡王李孝恭在内,大多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大唐的江山可是属于他们李家的,怎么可以这么便宜的就拱手相让给一个外人呢?难道我堂堂皇室李家就没人了吗?
就是侍中丞褚遂良也想不通,长孙皇后怎么会这么的不按常理出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吗?
可你再怎么喜欢,这大唐江山是你丈夫传下来的,是属于李家的,你也不能胳膊肘往外拐呀!
虽然说是一个女婿半个儿,但那也仅仅只是半个儿子,你就确定要把大唐的江山,送给你这半个儿子吗?
你又不是没有儿子,再不济你把皇位让你儿子蜀王李治来坐,也比交给女婿要强吧!
“太后,老臣恳请太后收回圣命,先帝若还在的话,也绝对不希望看到,太后把大唐的江山交到一个外人手中。”侍中丞身为先帝李世民遗命的顾命大臣,率先对这道圣旨表示反对。
“臣附议!”
“臣附议!”
……
见有人出头站出来反对,很多的大臣官员也都一一站出来表示反对。
这些人大多都是皇族中人,他们心里想的其实也很简单,虽然再怎么样轮,也轮不到他们来做这个皇帝,但只要还是他们皇族李家的人做皇帝,他们的身份就依然还是皇族中人,只要还是皇族中人,他们就能够得到他们可以得到的利益。
如果真的让李中华当上了皇帝,那么他们的身份就会变得非常的尴尬,就算李中华依然承认了他们,继续享有皇族的身份和利益,似乎也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好像会让人感觉,好像是李中华施舍给他们的一样。
“你们要搞清楚,那是大唐皇帝陛下的圣旨作出的决定,并非是哀家的旨意。
哀家的旨意你们可以抗旨不遵,莫非你们连皇帝陛下的圣旨也要抗旨不尊吗?或者是说你们这是准备要聚众造反不成?”长孙皇太后紧绷着脸说道。
“臣等不敢!”
造反可是要被诛九族的大罪,谁也不敢造次。
就算心里有再多的不满,至少也不敢在这里发泄,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发现了,大殿外面的四周,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很多的御林军,显然,他们已经被包围了。
谁要是敢不识趣的话,虽然大家都相信,长孙皇太后应该是不会下令,把所有的大臣都屠杀在这里。
但杀几个闹得历害的,带头闹事的人,来一个杀鸡儆猴,还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现在大家都还是尽快的商议,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吧!”
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所以登基大典一切从简,长孙皇太后也非常担心,自己压制不住下面,毕竟反对的人很多。
不说是李氏皇族中人,就是很多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大臣,也都反对把大唐江山,交给一个并非李氏皇族出身的人。
这倒不是因为李中华不得人心,只是单纯的因为李中华,并非是李世民的儿子,也不是高祖皇帝李渊的儿孙。
他们是为李唐打江山的人,他们效忠的对象是陇西李家,而不是李中华的这个,不知道到底是哪里的李家。
李中华完全的遭逼了,像个木头人一样,任由别人摆布,帮他焚香沐浴,帮他穿上了龙袍,带着他坐上了九五之尊的龙椅。
作为李中华的家人,杨雪,罗飞燕,武则天,晋阳公主等人,也都一一被长孙皇太后安排的人,接进宫里来了。
此刻李中华的这些女人们,就在后宫之中,从此以后,皇宫中的后宫就是他们的家了。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忧心忡忡的老爷,转眼之间就成了大唐的新皇帝了。
而从此以后,她们也将会成为大唐最尊贵的女人。
只是一想到从此以后,在偌大的后宫之中,不知道还会住进多少个女人,会成为他们新的姐妹,很多的女人,心里根本就高兴不起来。
李中华的女人已经够多的了,原本她们一个月,至少还能够有一次机会,单独的享受和老爷在一起,度过一个美好浪漫的夜晚。
这以后后宫佳丽三千,平均下来他们三年也未必轮得到一次。
而且之后入宫的妹妹们,肯定是比他们更年轻更漂亮,他们除了和老爷的感情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优势。
不过老爷胸怀天下,有太多的抱负想要施展,有太多的理想想要实现,或是当上了皇帝,对老爷来说是件很好的事情。
作为他的女人们,她们也应该为此而感到高兴才是。
登基大典之后,本该大肆进行一番封赏,然后普天同庆,大豁天下什么的。
只是李中华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太突然了,完全就没有任何的准备,所以封赏更本就不可能有,普天同庆到是可以考虑,豁免天下罪犯,在李中华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假如一个罪犯因为杀人而坐牢,难道就要因为新皇帝登基而对他进行豁免减刑吗?这样做岂不是加重了对于受害者的伤害吗?
李中华完成了登基典礼之后,才真正的正视起了自己新的身份,从此以后他就是大唐的皇帝了,以后开口闭口的都要以朕为口头语了。
“来人呀!朕要回府了!”李中华这才想起了自己的女人和儿女,还在等着他回家呢!。
“陛下!各位娘娘和公主王子们,都己经在后宫等着迎接陛下回后宫呢!”随身伺候在旁边的太监,笑眯眯的尖着嗓子说道。
“你是说他们已经进宫来了,并且到了后宫?”李中华大喜的说道。
“陛下都已经登基做了大唐的皇帝了,娘娘她们当然要进宫来侍奉陛下了。”
“言之有理,这都是谁安排的,想得真周到,朕必须要好好的赏赐才是。”李中华很是高兴的说道。
“回陛下!这些都是太后安排人去办的,太后对陛下可真的是情同母子啊!”
“是啊!太后对朕真的是比亲娘都要好啊!”李中华脑海中想着长孙皇太后的样子,往事历历在目,不由感叹着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87章 叛乱四起
李中华的皇位还没有坐稳,不好的消息便一波接一波的传入了长安。
中华元年一月,粱王李惜在岐州封地竖起了反旗,宣布李中华为大唐的叛臣,人人得而诛之,并称长孙皇太后是大唐的罪人,把大唐江山葬送给了外人。
中华元年二月,蒋王李恽也竖起了造反大旗,并且迅速的攻下了周围的几座州城。
中华元年三月,有将不过李之称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也宣布李中华这个皇帝无效,自立为王了。
……
追随河间郡王造反的老将不少,特别是那些李氏宗室中人。
李中华还没有做皇帝时,就致力于推行的体制改革,就严重地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
那个时候,他们还可以抗争一下,李中华在他们面前,也不敢表现的太强烈,多少会给大家一点面子。
可现在李中华都已经是皇帝了,体制改变肯定会彻底的实施下去,他们的利益,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
这个时候有人造反,他们当然也要放手一搏了,投靠己经造反了的几位王爷,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唐江山一时之间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好在李中华在登基之后,便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下旨命令薛仁贵,停止对高句丽的进攻,并且退守鸭绿江边。
又命罗通率十万兵马回师长安附近待命。
同时,又下令在苏毗国驻军的程处弼,秦守道,各率十万人进入山南道待命。
至于保卫宫中的力量,更是大量的调派了自己招募的中华护卫军,只有自己人才是最值得他信赖的,也是最放心用的人。
尽管实际发生的情况,要比他预料中还要严重一些,但之前的有所准备,还是让他可以从容不少。
由于有了充足的准备,不管是哪里竖起了反旗,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派兵马猛扑过去,迅速的进行平叛。
尽管李中华以这种方式,突然之间就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令天下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现在已经是正统的大唐皇帝了,代表的是整个大唐。
别的人再怎么闹腾,打着正义的旗帜,但反贼就是反贼,所以号召力很有限,至少老百姓们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会盲目的跟着这些人造反。
现在的大唐,经过了贞观几十年的发展,所谓的贞观之治可不是白叫的,民间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己经解决了。
由于工商业的兴起,为朝廷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所以老百姓们肩上的担子都轻了很多。
加上李中华登基之后,更是传旨天下,大幅减少老百姓的农业税,并且宣布在未来还会逐渐的减少农业税,以后更会有望实现完全的免除农业税,朝廷的中央财政甚至有可能出钱补贴老百姓种田。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简单的解释就是以后种田,很可能一点税都不用交,朝廷还会给种田的农户一定的钱,用来补贴农民的收入。
这样好的皇帝,老百姓当然要拥护他了,为什么要去反他呢?
至于说什么这个皇帝的身份不正统,这和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吗?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当然就拥护谁当皇帝了。
没有老百姓的拥护,想要造反成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一次的改朝换代,不是因为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再有人出头造反之后,才会盲目的跟随造反的。
如果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不错,有吃有喝的,大家为什么要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去造反呢?
况且当兵的人也不是傻子呀!军中很多的兵将,他们的家人都在家乡,很多带兵打仗的将军,他们的家人更是在长安城中。
如果他们真的一心一意,跟着这些王爷们造反的话,他们的家人还能有命生还吗?
就算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威望很大,号召力很强,但造反这种事情,毕竟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实在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也是注定无法成功的。
这一次的牵连,可以说是非常的大了,太宗皇帝的兄弟和儿子,以及高祖皇帝李渊的侄子侄孙,长公主驸马等皇室中人,尽然波及了一大片。
对于这些人的处理,李中华也有些头痛,按理说,像造反这样的大罪,他完全可以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把这些人全部杀光了,再诛了他们的三族都不为过。
诛三族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那不是把自己也算进去了吗?
这些人虽然有些混帐了,可自己突然做了大唐的皇帝,这些昔日的皇亲国戚们,尤其是太宗皇帝李世们的儿女们,他们一时间想不通,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可是对他们的处理如果太轻了,又无法震慑住其它的人。
而且因为他们的造反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多人员的伤亡,甚至还有更大的影响,还在后面。
所以对于他们的处罚,也不能够太轻了。
“陛下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如果可以的话,不妨跟哀家说一说。”长孙皇太后慈眉善目的笑着说道。
“太后,各地造反的势力,己经差不多都平定了,参与造反的宗室郡王,除了己经畏罪自杀的之外,也都押解回京了。”李中华点了点头说道。
李中华对于长孙皇太后一直非常的尊敬,晋阳公主嫁给了他之后,李中华更是拿她当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的看待。
他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办法再梦回到千年后的父母身边了,也无法尽到自己应尽的孝道。
而且看这种情况,这一辈子他都将会老死在大唐了,长孙皇太后对他真的是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的好,不仅把她最爱的女儿,晋阳公主下嫁给了他,现在更是让他坐上了皇帝的位子。
李中华自认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他内心深处也是真的,己经将长孙皇太后视为自己的母亲一样的敬重了。
“难为你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他们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