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好运加身-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交税要进大牢!陈员外只觉脑袋嗡嗡响,裤档有黄色液体嘀嘀嗒嗒往下滴犹不知。无数人越过他,向前面涌过,恍惚有人道:“活该,谁让这些人为富不仁。”

    陈员外呆了半晌,大叫一声,往回跑,不知撞了多少人,才回到米铺。

    …………

    应天府里,拨给户部的两间厢房依然坐着周平等几个官员,周平依然端着茶盏,站在窗边,看着门外。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们得干些营生养活家小,不可能天天在这儿晃,因而门外没什么人,只有路人偶尔经过。

    周平自言自语:“怎么没人应募呢?”

    几个官员齐齐翻白眼,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我们就想知道应天府什么时候去拿人。

    他们来之前,应天府的差役已带齐刑具去锁人,他们并不知道有的商贾被从窝里被拖出来,有的被抢掉饭碗,拷起就走。

    就在几人准备像前三天一样,喝茶聊天混日子,外面喧哗声大作,那是很多人同时说话的声音走路的声音,间中又夹杂打锣声,只是打锣的声音淹没有嘈杂声中,听不清楚。

    “怎么了?”有官员道。

    几人都过来周平这边的窗口,刚站没几息,就见一辆囚车进了大门,囚车中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着白色中衣,披头散发。

    这辆囚车后面,又有一辆囚车,里面却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这是?”几个官员惊呆了,心中有所猜测,齐唰唰望向周平。

    周平喝了一口茶,悠然道:“本官就说嘛,张大人言出必践。”

    几个官员没反驳应天府拿人,跟锦衣卫没关系,心中明了,囚车中的人,确实是商贾。

    囚车还在一辆一辆地进,一共十辆。


………………………………

第96章 动手

    “这位是袁员外,京城中四大青楼有两家是他的。”有认得的官员指着一辆囚车中的中年男子道。这位男子胡子修剪得很精致,皮肤很好,要不是眼角周围几道浅浅的皱纹,看起来跟年轻人无异。

    “这位是任员外……”又有官员道。

    周平又喝一口茶,道:“今天半起来的是前十位商贾,家资极丰,明天半起来的则是次一等的,以此类推。若是有不怕死的,应该会主动交税。”

    “……原来如此。”官员们心头如滚滚惊雷响过,除了这四个字,真心再没有别的了。告示上说,给三天期限主动到应天府交税,不交的会抓起来,不要说商贾,就是他们这些户部官员也不相信,商贾那么多关?敢情人是按家资多寡排名抓人啊。

    良久,一个官员喃喃道:“这事,只有锦衣卫才做得出来。”

    其他几个官员一个劲点头。可不是,只有锦衣卫才有本事查商贾家资多寡,然后按排名抓人。

    “太可怕了。”一个官员失声道,又赶紧捂住嘴。

    可不是。另外几个在心里默默道。都知道锦衣卫可怕,没想到这么可怕,连人家家资多少都查得出来,还有什么查不出来的?

    “这位张大人虽然年轻,却很有手腕,各位还是尽心做事吧。”周平发自内心地道。他虽没见过张宁,却对张宁佩服得五体投地。

    …………

    “大人,应天府衙役出处出动,抓了十人。”番子禀报。

    “知道了。”张宁淡淡回应。抓人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动作。

    刘念现在和顾淳轮换,两人各去一天神枪营,今天该顾淳的班,刘念便跑来找张宁叙旧,这会儿坐在对面,听到番子禀报,道:“阿宁,真的抓人?”

    应天府出告示他是知道的,也劝父亲刘瑜赶紧让掌柜带帐册去交税,无奈刘瑜不以为然,他不放心,今天过来,也有打探消息的意思。

    真抓人了,不知道抓的是谁?不会是父亲名下商铺的掌柜吧?刘念神色有些紧张。

    “真的。”

    “我府上有几个商铺,我这就让掌柜去交税,二十税一吗?”刘念坐不住了。

    张宁轻笑道:“伯父不想暴露家产,你想做第一个吃磅蟹的人,不怕挨他揍?”

    勋贵们之所以没有派人去交税,这是主因,第一个带帐册走进应天府,必然成为焦点,人人注目的情况下,想保住秘密就难了。

    张宁府上的商铺却是张宁让老关交待下去,先别动。他得让父亲名下商铺做表率,就失败得很了。

    “阿宁……”刘念欲言又止。他不敢逆了父亲的意,可要是有锦衣卫参与行动,就不是闹着玩了。

    张宁道:“这事你别管,要管也是你大哥管。”

    刘念有些难为情地道:“你不会为难我大哥吧?”他很怕父亲或是大哥因为这件事受牵连而进诏狱。

    他和张宁要好不假,张宁念旧也是真的,但公事是公事,私情是私情,何况他大哥一向对他不怎么样,说不定张宁借此整他一下呢?

    张宁道:“你想不想趁机让你大哥难受?”于他而言,一句话的事儿。

    刘念摇了摇头,道:“他到底是我大哥,再说,他管教我也应该,不算什么。”其实自从张宁成为锦衣卫指挥使后,大哥对他态度好了很多,再也没有训斥过他。

    挺念旧的嘛,这样的人才值得交。张宁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

    “姑娘,应天府真的抓人了。”婢女兴冲冲跑去向杨容儿禀报,笑得跟朵花儿似的,道:“抓的是些青楼、酒楼的东家,还有金铺卖首饰的,总之,除了金铺东家之外,其他都不是好东西,这些人全抓起来才好呢。”

    杨容儿很意外,道:“抓他们干什么?他们阻挠别人交税么?”

    “不是,说是他们为富不仁,赚的是黑心银子,却拒不交税,应天府这次大快人心。哎呀,外面人山人海,路都堵住了。”

    杨容儿微微一笑,道:“难怪他说让我今天一早上街看好戏,又让我小心点,别让人踩了撞了,原来是这样。”

    她喜欢看戏不假,但不喜欢人多的地方,特别是那种人山人海推来搡去的地方,更加不会踩足,因而只派婢女去打探,自己则在书房中看书。

    “抓了不少人吧?”她问。

    “抓了十个人,说是府尹要开堂审理,要杀头的。这会儿应天府门外全是人,大家都想看这些人被杀头,只是挤不过去。”

    杨容儿道:“张大人呢?有过去吗?”

    “没听说。奴婢也挤不过去。”婢女低头道,没办法,人太多了,她这小身板怎么挤,也挤不过去。

    杨容儿再无心看书,一颗心早飞到张宁那儿,只是想,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做?不会真杀了这些人吧?

    …………

    几天来,悠悠一直派绿萝出来打听消息,刚刚得到绿萝禀报,微微一笑,道:“他倒机灵。”

    绿萝道:“外头都在传要杀人呢,不会是真的吧?”

    “不会。”悠悠露出两个小酒窝,道:“最多吓唬一下,让他们多交些银子,只是应天府的衙役可能要贪一些,不过商贾们的命肯定保住。”

    “哦。”绿萝一向相信自家郡主的判断,没再多问。

    …………

    应天府大堂,十个年龄有老有小的男人披枷带锁跪成一排,齐声喊冤:“大人,小的冤枉啊。”

    可不是冤枉,全城没人过来交税,为什么只抓我们?我们赚的银子不小,平时也没少对你孝敬,不就求关键时刻通一声气么?你要提前说一声,我们三天前逃出城去,哪里用得着落得现在这下场?

    应天府尹赵贞年约五十,一张胖圆平时遇谁都带笑,此时却板着,一拍惊堂木,道:“下跪何人,一一报上来。”

    十人心里咒骂,一个个自报姓名,然后再次喊冤。

    赵贞惊堂大重重一拍,道:“大胆!锦衣卫查得一清二楚,何曾冤枉你们?”

    锦衣卫!原来是锦衣卫让你拿人的。十人互相看看,都从同伴眼中看到惊惧。


………………………………

病了,请假一天,明天继续更新

本来想撑着把更新码完,但是码了五百字撑不住了,只好请假去睡觉啦。
………………………………

第97章 堵塞道路

    游街之后,应天府再出告示,列出十个下狱商贾的商号、名字,限他们一天内交十倍税银,如若不交,将于秋后处斩。

    这也是官府给这十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告示中,对别的商贾却只字未提。

    小本生意的也就罢了,像米铺陈员外这种经营日久,略有家资的,不免心里打鼓。

    说不定什么时候衙役就上门了。只要衙役上门,那就是十倍的税银啊。与其下狱受罪,再被罚十倍税银,不如主动交了吧。就是不知道现在去交,官府收不收。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商贾们带上一箱箱的帐册,赶往应天府。

    很快,应天府门前空地就被商贾的马车堵得水泄不通,从四面八方往应天府方向来的马车更是络绎不绝。

    郑王恰于此时进城,悠悠出城十里接他。车驾刚进城就被堵住,再也前进不得。

    他掀帘一看,外面马车一辆接一辆,来去都有,车驾被堵在中间,无法动弹,便问悠悠:“今天什么节日?”

    印象中,很平常的日子吧?

    悠悠微微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道:“父王有所不知,他们赶着去应天府交税呢。车上那些箱子,是帐册和银子。”

    “交税?交什么税?”郑王不明白了,农税不是衙役上田头收吗?怎么让农户送上门?不对,农户穷得叮噹响,哪里坐得起马车?

    悠悠笑得像只小狐狸,道:“阿宁向陛下进言,商贾得交税,自己去应天府交。如今他们带齐帐册银子,赶去应天府呢。”

    “悠悠啊,父王知道你是诚实孩子,不会撒谎。”这说的什么跟什么啊,向商贾收税?开什么玩笑。郑王断然不信。

    “父王,你看他们身着崭新布衫,以车代步,像农人吗?”

    郑王看了看,道:“不像。”

    “他们去的方向是应天府吧?”

    “应天府确实在那边。”郑王虽出京就藩多年,但当年为皇子时,在京城住过多年,应天府在哪,印象还是有的。

    他随即明悟:“他们真去交税?怎么可能!”

    “不交税会被抓起来,轻则罚十倍税银,重则抄家杀头。现在人人想交税保命。”悠悠轻笑,道:“说起来,还是他有办法。”

    张宁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向皇帝献言,他名下的布庄第一个交税,他把不肯交税的官员下狱,由此开启商税先河。商贾们却以为应天府对他们下手,大骂应天府府尹赵贞贪得无厌。

    郑王若有所思,道:“若向商贾收税,国库岂不充盈?”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朝廷有银子,他们这些藩王是不是可以多要点?

    悠悠哪会看不透父王的小心思,道:“一半银子用于军饷,一半在杨勉仁手里呢。”

    “一半用于军饷?”郑王一惊,皇帝想做什么?朝廷有了银子,他们的日子不会更难过吧?

    “他向陛下献言收商税,本就为了军饷啊。”悠悠早看得清楚,道:“女儿以为,这才是他的目的。”

    看着堵得路上水泄不通的马车,郑王就像看到无数银子飞向国库,再一想到这些银子张宁要走一半,他就眼红得不行。

    郑王显然误会了,以为张宁借军饷之名要走一半。军饷一向是肥肉,他身为藩王,不方便插手,现在又有一半商税,这些银子张宁得拿几成吧?要不然他会想出这个办法?

    “这小子有眼光,当本王的女婿勉强可以。”最重要的是,你是我女婿,这笔银子,是不是得分润我一些?

    悠悠听父亲允亲,俏脸飞红,嗔道:“父王!”

    “哈哈哈。父王知道你中意这小子,回头让他过来,父王见见,要是长得周正,让他父亲托媒求亲就是。”郑王哈哈大笑,仿佛银子水也似流进自己荷包,只觉心情十分畅快。

    …………

    应天府两间拨给户部的厢房里满满当当全是人,周平和几位同僚忙得满头大汗,效果却有限得很,毕竟要当场查帐厘税,快不了。要命的是,人太多,嘈杂也就算了,关键是闷得不行。

    “都出去,到外面等着,叫到名字再进来。”周平觉得头晕脑胀,忙让亲随把人赶出去。

    商贾们不答应了,纷纷道:“大人,我们这一出去,什么时候才能进来?万一税没交上,官府拿人怎么办?”

    你得跟官差们说一声,我们主动交税,别抓我们进大牢才行。

    周平算脾气好的,另一个官员没好声气道:“怨谁呢?给你们三天期限,你们非不来,现在知道怕了吧?迟了!”

    正在交银子的商贾吓得手一软,一锭银子掉在地上,骨碌碌滚了几滚。他顾不上去捡,忙道:“大人,现在补交,官差还会抓我们吗?”

    “对啊。还会抓我们吗?”好些人跟着问。要是一样要抓人,不如不交。

    周平道:“不会。就算衙役上门,你们拿交税的条陈给他们看就可以了。”

    那就好。不过商贾们刚松了口气,又着急起来,道:“大人,我先交。”

    “我先来的,凭什么你先交?”

    为争先后,有人吵了起来。

    周平让亲随把所有商贾赶到外面,门口派两个亲随守着,出去一个,再放一个进来。

    “这样好多了。”

    “可不是,刚才吵得我头晕。”

    官员们顿觉呼吸顺畅,不免露出笑容。

    …………

    “大人,应天府周围道路都被交税的商贾堵住了。”番子回报,强忍着才没有露出惊奇的神色,商贾们竟然争先恐后带着一箱箱的银子和帐册赶去应天府。

    “知道了。”张宁淡淡道。这种场景早在他意料之中,并不觉得意外。

    过了一会儿,又有番子来报:“大人,郑王进京,安定郡主出城迎接,车驾现被商贾的马车堵在路上。”

    郑王来了?张宁心情颇为复杂,道:“郡主可有说什么?”如果需要人疏通道路,他不介意派些人过去,商贾们一见飞鱼服,肯定有多快跑多快,道路不畅通才怪。

    “没有。”

    张宁点点头,番子退下。


………………………………

第98章 催促

    郑王相差不到半天,杨府的信使飞马入城,因为道路堵塞,只好下马步行,像蜗牛似的随人流挪了半天,总算到了。

    张勇的信写得很是客气。能不客气吗?这么门当户对的一门亲事,还是女方长辈首先提出来的,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

    杨士奇看完,到隔壁杨荣公房,说明来意。

    “你要把容儿许给张宁?”杨荣有些诧异,随即恍然,笑骂道:“难怪他搞出这么大的事,你没吱声。”

    他早该猜到了,三十八位官员下诏狱,弹劾张宁的人却寥寥无几,他还以为官员们惧怕他这位阁老,敢情是杨士奇压了下去。

    杨士奇道:“容儿生性跳脱,做事随心,不太适合嫁入大家族,张宁这样的人家正好,人口少,简单。”

    我们几十年的老伙伴,我还不了解你?只是可惜了我家大孙子,他可是一直对容儿心存念想。杨荣无声嘀咕。

    “你就说这大媒你当还是不当吧。”杨士奇见他不吭声,干脆道。

    杨荣无奈道:“急什么?你让张宁过来说一声,这大媒嘛,我当当又何妨。”

    杨士奇就等他这句话呢,满意地走了。

    …………

    “让我去杨阁老府上一趟?家父的信恐怕很快就到了。”倒不是张宁推托,而是他确实给张勇写了信,让张勇请杨荣为媒。不就多等几天的事吗?怎么这么急?

    杨士奇道:“郑王进京,车驾堵在路上,恐怕今天赶不及进宫。”

    你这是跟郑王争女婿?张宁笑道:“首辅大人这么说,下官会骄傲的。”

    “别这么多废话,赶紧的,去杨勉仁府上一趟,再给令尊写信,告诉他亲事已定。”杨士奇还真有点急了,郑王奉诏进京,不顺便游山玩水,急于进京做什么?这小子本就对安定郡主一往情深,万一郑王说服太皇太后,把亲事定下来怎么办?

    杨士奇并不知道郑王曾拒绝张勇求亲,如今正发愁没有台阶下呢。听说郑王进京后,他唯恐夜长梦多,急于把亲事定下来,如果信使没有赶到,他还是会这么做,信使赶到,恰好给他底气。

    “……”张宁无语,你这是硬把孙女塞给我好不好?

    娶悠悠是张宁两世的心愿,但凡有一线希望,绝对不会错过,现在却是不可能。以原主对张勇的了解,哪怕郑王以藩王之尊,想吃回头草,张勇也不会答应。

    勋贵心气高得很呢。

    “快去。”杨士奇催促。

    张宁叹了口气,道:“你老就等着好了。对了,不知容儿的父母可知这回事?”

    杨奇只留幼子杨稷和从小喜欢经史的杨容儿在身边,其余子孙都遣回老家。说亲这么大的事,怎么也得跟她的亲生父母说一声吧?

    杨士奇不以为意地道:“待亲事商定,我修书一封回家即可。”

    “若是她的父亲不同意怎么办?”张宁道。你是祖父,不能大包大揽啊。

    “他敢?”杨士奇瞪眼:“你去是不去?不去老夫这就派人去请勉之过府。”

    三杨住处离得很远,真要派人去请,来回非得一个时辰不可。张宁道:“我这就去。可是这么晚了,杨阁老再跑一趟,恐怕他只有直接去上朝了。”

    杨士奇酉时出宫,回到府中,再派人把张宁请过去,又说了好些话,这都快二更了,再让杨荣跑一趟,他真的不用睡觉了。

    张宁想说的是,你这么麻烦人家,真的好吗?

    杨士奇理所当然地道:“你不用理那么多,到他府上跟他说一声,明天上朝他自会代你向我提亲。嗯,别忘了说是接到令尊的信,才跑一趟的。”

    “我没有接到家父的信。”你这么撒谎真的好吗?张宁一副不合作的态度。

    “勉仁明天会这么说。”杨士奇很无所谓地道。

    敢情你们商量好了。张宁道:“反正杨阁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如就别麻烦我了,派人告诉他一声,让他明天在诸位大们面前表演一番得了。”

    大家在午门外等候宫门开启时会说些闲话,你不就想趁这个机会,借杨荣之口宣布一下两家的婚讯吗?嗯,明天我肯定不上朝。张宁腹诽。

    “不行,必须你说了才算。别跟老夫打马虎眼啊。”杨士奇少有的估正义凛然状,道:“你过不过府,关乎容儿的名声,岂能儿戏。”

    张宁自然明白他出面托杨荣和由杨荣自说自话有本质不同,听杨士奇提到杨容儿的名声,又叹了口气,道:“行,我这就去。”

    他对杨容儿印象不错,再说人家姑娘什么事都没做,不能让人家混为笑话。是男人就得有担当,既然悠悠不可能,娶谁不是娶呢?

    “快去。”杨士奇不停催促。

    张宁告辞出了杨府,上了马车,吩咐任荣去杨荣府邸,然后从车壁的小格子里拿出棋盘棋子,下了起来。

    马车颠簸,棋子跳来跳去,棋局时时乱,他也不在意。

    …………

    吃过晚饭后,杨荣一直在书房等待张宁的到来。他的夫人两次派婢女过来催他歇下,他都让婢女转告夫人,让她先歇。

    眼看二更一刻,张宁还没过来,杨荣不由自言自语:“忙什么事忙到这时候还抽不开身?”

    张宁于百官而言可不是好事,或者朝中又要有腥风血雨了,想到张宁的手段,杨荣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同时打定主意,若非大义分岐,绝对不得罪张宁。

    这小子心思灵巧,走马上任后便来一招收商税,开历代先河,谁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为不让这小子盯上,还是问问他,接下来要将银子拨往哪里,尽快拨下去吧。

    杨荣正自猜测他会不会要求拨去大同,门子报张宁到了。

    他交待过门子,若是张宁来,直接引进来。

    “哎呀,张大人,老夫望眼欲穿啊。”杨荣说的是实话,要上朝,得早睡,你晚来一刻,我就晚睡一刻。

    张宁笑笑道:“刚从首辅府上过来,特地过来请阁老大人为月老,牵一牵红线。”

    “好说好说。”杨荣一口答应,道:“张大人看中的是杨家三姑娘吗?”


………………………………

第99章 郑王怒了

    郑王车驾赶到宫门口时,宫门已经落锁,只好回安定郡主府,住进悠悠特意空出来的正堂。

    堵在路上大半天,父女什么话没说完?因而悠悠请安后便离开,郑王却把廖先生叫过来,说了商税的事,道:“你看怎么从张宁手里分一些?”

    他是我女婿,孝敬我很应该嘛。

    廖先生沉吟道:“王爷,依学生看,不如想办法从户部要一些……”

    郑王听完廖先生低声说的办法,呵呵笑道:“不错不错,这办法不错。”

    “不过,要是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