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好运加身-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儿不能在母后跟前尽孝,幸好有悠悠这孩子替孩儿承欢膝下。”郑王抹了把泪,道:“孩儿听说母后病了,惊得魂都没了,天佑母后才得以日渐痊愈。”

    太皇太后想起当日,朱祁镇为保王振说出不要皇位的话,那种眼前发黑的感觉再次袭来,她轻抚郑王的头发,叹道:“没有王振,又来一个张宁,陛下总是不肯亲近贤臣哪。”

    郑王本想求太皇太皇同意这门亲事,闻言心头微惊,道:“张宁怎么了?”

    “这孩子心思灵巧,若走正道还好,要是动妄念,危害比王振大多了。”

    悠悠道:“张宁并没有劣迹,皇祖母为何对他不放心?”

    她一直想不透,纵然张宁际遇奇特,皇祖母也不应该对他偏见这么深。

    太皇太后叹道:“你懂什么。哀家总觉得他身上有诡异的地方,再想他突然变了性子,从街头混混一举通过校阅的奇异之处,如何能不防着他点?”

    “皇祖母,他性子耿直,怎么诡异了?”悠悠更加的不明白。

    太皇太后叹道:“你纵然聪明,还是年少,等你到哀家这岁数,自然就明白了。”


………………………………

第107章 成见

    觉得张宁诡异?你老人家就不能找个好点的借口吗?悠悠腹诽,道:“皇祖母多虑了,他年少任性是有的,只要改过自新,何事不成?何况他原无大恶,只是被几个勋贵子弟带坏了,喜欢做些恶作剧而已。”

    这些天,她早就将张宁了解得很清楚了。

    太皇太后摇头道:“你不懂。”

    这个少年身上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邪性,悠悠还年轻看不透,她绝对不能将悠悠托付给他。

    郑王听了半天,总算反应过来,道:“母后不同意这门亲事么?”

    什么邪性?八成是你老眼昏花,看什么都不顺眼。只是这话不敢说出口,郑王努力挤出笑容,道:“母后可知,杨东里那老东西非要把孙女许配给他?要是他有邪性,杨东里怎会看不出来?”

    太皇太后诧异道:“真的么?”

    “可不是。先前儿子看不上张宁只是小小伯爵之子,如今他贵为锦衣卫指挥使,又和母后有三年封侯之约,儿子想把悠悠许他。”郑王道。

    杨士奇看中的人,你凭什么说他不好?再不出手,女婿就被抢走啦。

    太皇太后道:“我帮悠悠留意呢,你急什么?”

    “母后,不急不行啊。京城才俊虽多,却没一个比张宁强。杨东里眼睛毒得很,一眼就挑中他。”

    “儿啊,杨东里的孙女怎能跟悠悠比?”太皇太后握住悠悠的手,道:“悠悠,祖母一定为你找一个好夫婿。”

    悠悠道:“皇祖母,孙女觉得,张宁很好。”

    “你喜欢他?喜欢他也不成,祖母不同意。”太皇太后道:“他三年内肯定没办法封侯,三年时间,足够祖母为你挑选一个好夫婿了。”

    “孙女只要张宁。”悠悠声音虽低,语气却坚决,道:“孙女和他很谈得来。”

    太皇太后放开悠悠的手,道:“他让你帮他求情?”果然女生外向,这就上赶着帮这小子说话了。

    “没有。”悠悠摇头,道:“婚姻大事岂是儿戏?孙女若不露台他,怎会……”

    “母后,若是被杨东里抢了先,皇家脸面何存?这面子,我们丢不起啊。”郑王晓以大义,劝道:“你老人家说他有邪性,儿子半点看不出来也就罢了,京城中那么多聪慧之士为何没一个看出来?可见母后看走眼了。悠悠既然愿意,你老人家不如赐婚,一来圆了悠悠的心愿,二来保住皇家脸面。”

    太皇太后脸一沉,道:“这些话谁教你的?杨东里若求哀家赐婚,哀家定然允了。他也就配和杨东里的孙女过日子。那孩子哀家见过,原也不错,只是比不上悠悠。”

    悠悠身为郡主,身份尊贵,杨容儿纵然是京城闻名的才女,出身却差了。话说回来,天下间又有谁出身比悠悠尊贵?

    “母后!”你太固执了。郑王在心里默默补完最后一句,叹气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家店了,不能误了悠悠的终身啊。”

    太皇太后一脸不以为然:“你懂什么?”

    郑王还要再说,悠悠道:“父王,皇祖母玉体有恙,不要惹皇祖母生气。”

    郑王哪会不明白女儿的意思,这件事只能另想办法,不能惹怒母后,她受不得气,万一惹怒她,她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母后,儿子带了些当地出产的东西给你尝尝鲜。”郑王岔开话题,说起封地的风土人情特产,又让小太监即刻去安定郡主府取来。

    他这次进来,除了带众多侍卫,还带几十车土特产,其中预备送给太皇太后的便有十车,另外一些则是送给皇帝和带给悠悠的。他是藩王,一般人哪当得起他的礼?

    太皇太面露笑容,道:“亏你想着哀家。”

    …………

    张宁出宫回到东院,便让人去找刘念和顾淳,顾淳要训练,走不开,刘念一下子便到了。听说皇帝要把他俩编进神枪营,专事训练之职,喜不自胜,连声道:“多谢阿宁。”

    “谢我做什么?这件事真不是我帮忙。”

    “你要不让我俩训练神枪营的军士,我俩哪来的机会进神枪营?”刘念道。以他们的身份要进神枪营并不难,但要有官职就不容易了,能升官,真得感谢张宁。

    张宁笑问:“你还准备读书参加明年的校阅吗?”

    “有官身还参加什么校阅呀。”刘念嘴快咧到耳根了,道:“我不是读书的料,一拿起书本眼睛就睁不开,只想睡大觉,还是训练军士好,军士要做得不好,那是相当不客气。”

    自从到神枪营训练军士,他就快活似神仙,只是没有官职,又不像顾淳,有个当神枪营指挥使的祖父,多少收敛一些。这下好了,完全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张宁正色道:“战场上刀枪无眼,一不小心,军士的命可就没了。训练时千万不能大意,别想着耍威风。”

    “是。”刘念道:“我也只是在他们做得不好时训斥他们几句,踢他们几脚,他们要做得好,我绝对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有了官职更应该把军士的安危放在心上。”

    “那是当然。阿宁放心。”刘念道:“不知道封我们什么官?”

    张宁道:“由杨首辅亲自拟诏书,官职也由他定,估计这两天诏书就下来了。”

    诏书得走流程,快不了。不过这也意味着朝廷对他们很重视。

    刘念乐呵呵地道:“没想到我真有一天能穿官袍。”回想当初和张宁带一群勋贵子弟在街头打架的日子,才过去几个月,却恍如隔世,不,像上辈子那么遥远。

    “阿宁,外头都在传,首辅和郑王争相嫁女,是不是真的?”

    “嘿嘿。”

    “真的啊?你这就要当首辅孙女婿或是郡马了。”刘念羡慕地道。

    张宁道:“我为这个烦心呢,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嗯。”两人又说了半个时辰话,刘念起身告辞:“我这就回去告诉阿淳,他肯定高兴坏了。”

    两人一块儿训练军士,早就抛开往日成见,也算是朋友了。


………………………………

第108章 夜谈

    闷热的晚上,张宁独自坐在院里的石凳上,面前的石几放一碗碎冰,两样点心。一碗冰很快吃完,两样点心一点没动。

    清儿站在旁边为他扇扇子,见他把碗递过来,放下扇子再去添一碗,看他吃得欢快,忍不住道:“公子,冰不是这样吃的。”

    哪有人把冰捣碎直接吃?都是放在酸梅汤里,一口下去,酸酸甜甜的,凉凉的,那才好吃。

    “你懂什么。”张宁说着舀了一勺冰放进嘴里。

    清儿捂着嘴笑,道:“公子总是对的。”见石几上的点心张宁不喜欢,拿去厨房重新换两样,回来路上遇到老仆,道:“你禀报公子,安定郡主来了。”

    悠悠身着粉红色薄衫,同色罗裙,脚步轻盈下了马车,抬头望了望,刚要说什么,张宁已迎了出来,道:“你怎么来了?”

    “父王到京,皇祖母特准我回府居住,陪伴父王。”悠悠极有神采的眼眸定定地看着张宁,道:“府中只有你一人吗?”

    下人们自然不算。

    张宁“嗯”了一声,道:“走吧,到我院里坐坐。”

    他这具身体从小居住的院子冬凉夏暖。张勇为了磨砺儿子,特地为儿子挑的。张宁穿过来后懒得换,还是住这里。

    悠悠跟在他身后,穿过布局粗犷的庭院,进了一座不大的院子,进门便道:“好闷热啊。”

    一路走来都有微风,并不觉得多热,怎么一进这院子便闷热异常?

    张宁道:“到书房去吧。”又吩咐清儿:“多拿几盆冰来。”

    只能用冰降温了。

    清儿行礼退下,去取冰了。

    悠悠不知想到什么,俏脸微微一红,道:“可以把冰放院里。

    院子地方大,放冰的效果不如书房,不过张宁没纠结这个,示意她在石凳坐了,道:“这么晚了,你过来没关系吗?”

    就算在府里居住,不是还有一个郑王吗?万一让他知道,怎么得了。

    悠悠道:“不妨事的。”她不好说晚饭时,父王喝多了,这会儿醉得人事不知。

    张宁没有多说,道:“你是特地来看我,还是有什么事?”他拿不准悠悠突然过来,是有正事还是想念他。

    悠悠白了他一眼,道:“你想什么呢……父王向皇祖母提起你我的亲事,皇祖母坚决不同意。你说,这可怎么办?”

    “理论上来说,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张宁道:“太皇太后为什么坚决不同意?”总得有理由吧?

    “她说你有邪性。或者你前后变化太大,让她不放心。”来的路上,悠悠便打算将这件事告诉张宁,看有没有办法消除太皇太后的偏见。

    张宁悚然一惊,难道太皇太后有阴阳眼,看出他来自五百多年后?不可能啊,她又不是张天师。

    “我哪里有邪性了?”张宁站起来转了个圈,让悠悠看得更清楚些。

    悠悠道:“我就说没有嘛。皇祖母年纪大了……”老糊涂的话,一来不敬,二来那毕竟是她的祖母,怎么也不好在张宁面前说她坏话。

    张宁道:“她还说什么?或者说,我要怎么做,才没有邪性?”

    悠悠摇了摇头,这才麻烦。她纵然聪明,毕竟年轻,直到这时才明白太皇太后所谓的三年封侯,不过是借口。为难张宁的借口。

    “太皇太后以前这样说过别人吗?”

    “没有。”

    张宁想了想,道:“这件事交给我吧,迟早能找到她对我偏见的原因。”

    悠悠赶过来就为说这句话,可见对他真心。张宁道:“杨首辅那边,恐怕推不掉了。”

    阁老杨荣为媒,女方又是首辅的孙女,岂能悔婚?

    悠悠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默然一息,道:“你会娶她吗?”

    张宁很想问,如果努力后发现一切徙然,你还会努力吗?话到嘴边,却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握住她放在石几上的手。

    悠悠挣了一下,没能挣脱,再问一句:“你会娶她吗?”

    “我不知道。我心里乱得很。”张宁说的是得实话。和女朋友那么多年的感情,岂是说忘就能忘的?在这里再遇,他狂喜不已,以为两人的缘分天注定,哪怕生死也不能分开他们,却没想到横生阻隔,又有杨容儿横插一脚。

    唉,万恶的旧社会啊。

    悠悠没有说话。两人四目相对,直到脚步声由远及近,清儿带几个丫环端冰盆来了。

    张宁松开手,悠悠也把手缩了回去。

    “放这里吧。”张宁指了指自己和悠悠四周,丫环们会意,几个冰盆放在两人脚边。清儿又赶着上了茶,换了点心,再次行礼退下。

    “我最近一段时间都会在府里居住。”

    “可惜我不会飞檐走壁,要不然天天晚上高来高去的去陪你。哎,我能从后门进去吗?”张宁心领神会道。

    悠悠俏脸如同染上一层胭脂,更添丽色,道:“可以,我让柳婆婆给你留门。”

    还真行啊。张宁大喜,道:“从明天晚上开始?”

    悠悠轻轻颔首。

    张宁再次探手握住她的小手,道:“你放心,我会想办法的。”

    “嗯。”

    张宁想了想,道:“要不,我给你讲故事吧?”两人在一起,总得说点什么,要不然太尴尬了。

    “我不听故事。”悠悠轻声道:“你不如把怎么通过校阅的事告诉我。”

    这是让我有机会吹牛逼吗?张宁笑道:“家父常年不在京中,没什么人管我,我养成了散漫的性子,想着还年轻,可以由着性子来,直到有一天和他们打架,被打晕了。醒来后,我醒悟到,这样胡闹不是办法,才改过自新。这才报名参加校阅。

    我运气好,通过了。还是唯一上榜的勋贵子弟。”

    除了之前的心里活动,张宁没有说一句谎话,只是隐瞒了在玉佩作用下穿越的事实。当然,今晚他没戴玉佩。

    男人用自己的魅力赢得姑娘家的芳心才是本事,靠作弊器算什么?

    悠悠道:“你说自己散漫,照我看,你其实很用功,要不然也不会通过校阅。今年参加校阅的勋贵子弟可真不少,只有你一人通过呢。”

    这就是本事。


………………………………

第109章 说点什么吧

    张宁很想说,因为我是穿越者呀。我知道你的堂兄朱祁镇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有不输于你们老祖宗朱重八的传奇一生,也知道他有征伐瓦剌的心思。再加上在玉佩的好运加持下,朱祁镇透露了题目,有提前构思、作题的时间。

    要是这样还没考上,我岂不白活两世?

    当然,这些都不能说。无数念头在他脑中转过,最后,他道:“并不是其他人的卷子不好,而是他们被现实所蒙弊,错估了形势,以为陛下会一直接受瓦剌朝贡。你应该知道,只有我的卷子提出征伐瓦剌。”

    放榜后,参加校阅的勋贵子弟嚷嚷张辅徇私,要求取消张宁的应试资格,张辅没有现身说一句话,只是通过隐秘渠道,把张宁的卷子透出来。

    于是大家都明白,原来皇帝有征伐瓦剌的心思,张宁是占了立意的便宜。

    他揣测圣意,甚合圣意,岂有不上榜的道理?

    这些事,在张宁厚着脸皮纠缠时,悠悠已经派人查得一清二楚,今晚要张宁再说一遍,不过看出张宁觉得不说点什么尴尬,便投其所好罢了。

    张宁在宫里当值,悠悠借拜见皇帝之名过来,说的话不少,却是以打趣闲话居多。宫里耳目众多,岂是说话之所?只能说些不相干的闲话了。

    就算这样,悠悠还是被张宁的风趣折服了,以致对他暗生情愫。正是情愫暗生,才会派人调查。一查之下,发现张宁和那些没有机会袭爵的勋贵子弟差不多,没什么大恶,也不是乖孩子。

    像他们这种人家的孩子,不故意去欺负人就算好人了。

    悠悠几个兄弟比他胡闹多了。相比之下,张宁已经算得十分不错,加上他凭自己能力通过校阅,谋得前程,用了两个多月便干掉王振,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这些,足以让任何姑娘家动心。

    嗯,他还长得很俊,说貌比潘安宋玉也不为过了。

    在悠悠看来,京城皇亲国戚、勋贵子弟、官宦子弟很多,比张宁出息的却不多,不,几乎没有。

    这样的人,对她十分倾心,为此不惜和太皇太后杠上,这才有三年之约。像他这样有情有义的男人,上哪找去?

    她道:“父王拒绝婚事,令尊是不是很生气?”所以杨士奇一提亲,你父亲便答应了,都不管杨容儿是什么样的人。

    张宁叹气,道:“家父远在大同,很多事鞭长莫及,纵然我们父子书信往来,也多有不便,要不然也不会这样。”

    其实就算张勇知道他拒绝杨士奇提亲,见到杨士奇的亲笔信,也肯定会想都不想便答应。能和首辅结亲,放眼朝廷,除非政敌,要不然谁会拒绝?

    张宁这样说,不过帮张勇遮掩。

    悠悠深有同感,道:“可不是,父王远在封地,令尊去信提亲,才有这些事。要是我在父王身边,断断不会这样。”

    两人一时相顾无言,悠悠还好,张宁不免意志消沉,难道两世都有缘无分不成?

    “能求陛下赐婚吗?”悠悠道,语气很没信心。

    张宁摇了摇头,道:“估计陛下不会再惹太皇太后生气了。”

    太皇太后躺在床榻上还这么固执,要是再生气,很有可能驾鹤西去。只要她没了,两人之间的阻碍就不存在了。张宁却没有这样的想法,不仅为悠悠,也为他有做人的底线。

    如果真的这样做,以后他面对悠悠和朱祁镇时肯定心里有愧,一是事业,一是家庭,两样都没搞好,日子还怎么过?

    悠悠道:“要是能让皇祖母回心转意就好了。”

    张宁强笑道:“你应该相信我才是。”

    “我很相信你呀。”悠悠眼眸中如有点点星光流转,极为璀璨。

    张宁再次握住她的手。

    两人十指紧扣,对坐半晌,悠悠起身告辞。

    送她出门时,张宁悄声道:“你喜欢吃什么,明晚我给你带过去。”

    悠悠出身王府,要什么没有,哪在乎一口吃食。可听张宁这么说,还是甜甜一笑,道:“滴酥泡螺吧。”

    “你也喜欢甜食?”张宁喜道。他也很喜欢吃滴酥泡螺。

    “你也是?”悠悠同样惊喜。滴酥泡螺是京城比较流行的点心,几乎没什么人不喜欢,她只不过随口说一个比较大众的,没想到两人真正的共同爱好是甜食。

    张宁笑着点头,道:“亏我们在宫中闲聊那么多天,竟一次也没提到这个。”

    悠悠嗔道:“谁跟你说这个啊。”那是一起生活才慢慢了解的好吗?

    张宁一笑,扶她上马车,叮嘱车夫好生驾车。目送她的马车出府,消失在夜色中,又站立十几息,才转身进府。

    一进府门,便有密探过来低声禀道:“大人,瓦剌的使者已于城门关闭前进城,住进鸿胪寺,一共两千零一人。因为人数太多,胪鸿寺住不下,他们又不肯将就,闹得鸡飞狗跳,直到这时才安顿好。”

    以前使者虽多,但一路走,一路有人离开,并没有这么多人到京城,住进胪鸿寺的最多只有一千人左右,胪鸿寺官员虽然头皮发麻,但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尽量让他们住下,现在来多一倍的人,可真为难他们了。

    密探全程监视,直到他们熄灯,才过来禀报。

    张宁道:“继续监视。”

    “要不要挑一些人在食物中下毒?”

    只要不是全部放倒应该没事。

    “不用。”张宁摇头道:“不管挑的是哪个倒霉蛋,都会连累胪鸿寺的仆役。”只要是胪鸿寺的食物,就不能动。

    密探应声退下。

    张宁回到院子,双手轻拍,黑暗中一个瘦小的人影闪身而出,默默向张宁行礼。

    张宁道:“你去查太皇太后可会相面或是阴阳之术。”

    瘦小的人影是张宁的心腹之一,平时藏在暗处,也有保护张宁的责任。听张宁这么吩咐,他怔了一下,道:“大人要查这个?”

    太皇太后十六岁嫁给当时还是燕王世子的仁宗朱高炽,之后便一直深居简出,怎么会相面之术,又怎么会懂术士的阴阳之道?

    张宁道:“快去,三天内来报。”

    “是。”密探不敢再说,眨眼消失了。


………………………………

又病了,请假一天

早上打滴滴出门,来回一个多小时,包括一次堵车。晕车了,在车上头就痛,回家吃了两片止痛片,没止住。我一直想码来着,想尽各种办法,但就是写不出,到现在有点低烧,没办法,只好请假了。
………………………………

再请假一天,明天更新

我想更新,然后吃止痛片,头不太痛了,却空白一片,什么都码不出。在电脑前坐一天,晚饭后也一直坐在电脑前,却码不出一章。真的抱歉,我不想请假,却没办法更新。这次过后,真的要努力码字,存一两章稿了。
………………………………

第110章 提携

    诏书下,刘念和顾淳一起升为参将,专门负责训练神枪营军士。

    没想到最没用的小儿子竟然有了前程,还是几个儿子中最先谋得前程的。刘瑜接到消息高兴坏了,备上一份厚礼赶到安乡伯府,却被告知张宁不在府中。

    一般人不敢进锦衣卫大院,刘瑜也不例外。他一直在门房等到天快黑,才把张宁等来,一见张宁的马车驶往侧门,忙满脸堆笑迎了上去,道:“大人辛苦了。”

    现在不再骂我臭小子,而是称呼我大人。可我怎么辛苦了呢?张宁下车,道:“伯父这是?”

    “不敢不敢,当不起当不起。”刘瑜拱手道:“阿念承蒙大人提携,小老儿特来拜谢。”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