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商途-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国柱一下爬了起来,一双眼睛已经睁到了极限,看着崔天赐,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你想反悔?”崔天赐故意皱了下眉头。
“不…不…我…我…!”李国柱兴奋的直搓手,只是乡下人挫嘴笨腮,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
“既然不想反悔,我就当你答应了。哦,对了,你的工钱是普通车夫的两倍,以后看工作能力再涨,你可有意见?”崔天赐漫不经心的说道。
李国柱嘴巴张了几张,却没说出一句话,脸憋的通红。
“好好干,干不好,我可是要扣工钱的。”崔天赐撂下这句话,走了!
李国柱带着东李村和隔壁村的乡邻在莱州崔氏纸坊,呆了两天。这两天让这帮人是大开了眼界。这吃的喝的,那在家里就是吃宴席也赶不上。纸坊上下都接到了崔天赐的授意。刻意殷勤接待。
这上上下下百多口人,要多满意有多满意。不少人当时就表示,不走了,等车辆全打造好了,直接从这里出发。
崔天赐好说歹说,再三保证一定会让他们成为工坊的车夫,这才将他们都劝走。笑话,你们都留下了,我这百多人的活广告岂不泡汤了?崔天赐看着这一百多人依依惜别的离去。心中对这次的行动极为满意。
没想到这事以一个糟糕的事件开头,却以这么圆满的结局收场。
招募车夫的事情再没出现波折。虽说人数众多,却只短短一个月,全部招齐。
………………………………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万事俱备(十)
“东主,一万两千辆,已经全部完工,虽不说是上好的物什,但这么短的时间赶造出来的,已经算是难得了!”
宋归仁话说的轻描淡写,其实内心里却是极为得意。这么短的时间造出如此多的车辆。若是告诉旧日的同僚,保管整个将作监没有一个相信的。
这个奇迹在自己手里创造,作为一个工匠,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成就感的了。
宋归仁的自豪感,崔天赐此时却无法领会。他正琢磨着粮食好久能运的来,好赶紧启程的事。
自打车夫招齐之后,崔天赐就吩咐杭州那边往这里运粮食。这些日子已经运了大半了,即便是这样崔天赐心中还是着急。
李国柱现在是崔天赐手下的得力人才。不但是个好车把式,而且拉的好弓,射的快箭,身手就跟不用说了,现在车队的一应工作都交给他。前几天,来报道说,他昔日叶家车行的同僚传来消息,说最近往西的路越来越不太平,沿途又有几股乱贼冒出。
虽说现在算计着路上的时间够用,但这么个局势,谁能保证没有个意外?能早一天出发路上就多一份保证。
护卫方面,崔天赐将绝五赶回杭州,让冷秋凤亲自带队前来。绝五虽然功夫不弱,可要说到江湖经验,连跟冷秋凤提鞋都不够。别看冷秋凤平时冷若冰霜,不言不语。可事情交给她,结果会比你想象的更满意。
这段时间莱州湾的码头上人员川流不息。每天都有船靠岸,不停的有白花花的大米从船上卸下来。
莱州的作坊工匠加上车夫已经是一个庞大的运输团队。临时建好的莱州港人头攒动,新造出来的大车在这个时候接受着检验。
码头上的路都是临时平整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多少船从这里卸货。如今经过大车的碾压,临时的道路经不起重压,出现了深浅不一的车辙。后续的满载粮食的大车就是从这些坑坑洼洼的车辙上碾压过去的。
装载满满粮食的重车因为道路的不平整,有时需要两头驴子同时拖拽才能过烂路。车子被拉的吱嘎作响,让崔天赐很是揪了半天的心。
等到人员和粮食全部到位,时间又过了大半个月。令崔天赐欣慰的是,经过这些天烂路的检验,只有一辆车的车轮折了。就是这个折了的车轮还是因为车夫年纪轻,经验不足,弯道拐急了,车子车翻,正巧路旁有块大石块,给咯坏了。
车辆的修理很简单,工坊里有备用的车轮轴,换上立马就可以用了。这也给崔天赐提了个醒。
最后决定加带上一百辆车。这一百辆车既可以临时拉些物品,关键时刻又可以拆了提供零部件。反正每辆车的部件标准都是一样的。
冷秋凤带来了金刚堂三百名弟子,这几乎就是金刚堂的全部了,自打全绪升将金刚堂绝大部分弟子带走,金刚堂这两年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几乎都在这里了。
不过长乐帮上上下下没人有二话。这次运粮的事大家都知道是关乎崔家和长乐帮命运的事情。保住崔天赐就是保住崔家和长乐帮。
最让崔天赐开心的是,这次不止金刚堂的三百弟子来了,还有一个弟子也来了。这个人就是他唯一的一名弟子王执中。
王执中如今在杭州城里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瑜盛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便哪个达官贵人的家中,王执中都可能成为座上贵宾。
这次远行,一个医术精湛的良医对车队来说有多重要崔天赐并不是不知道。而这个角色没有人比王执中更合适,可是崔天赐并没有开这个口,只是张罗了一位没多少名气的医生(有名气的不愿意长途跋涉,过这种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生活,哪怕酬劳再高)
“师父,这么好玩的事情居然不叫上我,实在说不过去啊!所以,我就不请自来了!”王执中笑着说道。
“哎,既然来了就留下吧!但愿你不要为今日的决定而后悔!”崔天赐心中感动,说出来的话居然是这种味道,连自己都觉得奇怪。其实他明白,是自己对这一路的前景担忧的潜意识反应。
王执中的到来,让整个车队的士气顿时提振了不少。杭州来的这帮人都知道王执中的手段,特别是金刚堂的三百人,执行任务时难免受伤,差不多个个都领教过王执中的手段,对王执中最为信服。
在他们的宣传下,莱州这帮新加入的车夫们也知道了王执中的手段,只要不当时断气,王执中就能救得活你的性命。
这让出发在即多少有些惴惴不安的车夫们,想吃了定心丸一般。出发的时候,队伍一片喜气洋洋,丝毫没有远行的沮丧与担忧。
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到了出发的一天,长长的车队派出去几十里地。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山东地界地处平原,道路还算好走,车马首尾相连,排成一字长蛇阵,平原地带,视野开阔,队尾处看队首都是清晰可见。金刚堂这三百人分成两拨,冷秋凤带着一百人在前面探路。副堂主郭彪领着另外两百人在后面押阵。
崔天赐和王执中在中间的车里休息。崔天赐这辆车是宋归仁特制的。车身比运货车宽大上不少,车体是封闭式的轿厢结构。地盘还专门设计了减震功能,使车辆行驶起来没有那么的颠簸。
因为一切都是在仓促中进行的,所以虽然是为崔天赐特制的,但还是非常简陋,里面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只有多了些坐卧的坐凳与兽皮。
崔天赐本来想在队首,算是以身作则,但被所有的人一致反对,拧不过大家,只得听从“安排”躲在这最为安全的中间位置。
一连行了两天的路程,都是风平浪静,这两天一直都是在乡村间行进,并没有进过城邑。主要是车队带的给养充分暂时没有进城补给的必要,再者这么大的车队进城并不方便。而且崔天赐深知宋朝的官员雁过拔毛的性格,虽说是给军中送的军粮,但这么大一块肥肉,他们不揩点油,那就枉为大宋的官员了。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埋伏(一)
这一路走的平静,刚上路的时候大家都是很兴奋,很多的车夫虽然也是驾车的好手,却并没有远行的经历。这一出来看什么都新鲜,瞧什么都好奇,特别是离家的远了,更有对远方的渴望。一路上和同伴们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样的情况陡然变化,原来热闹的情景不见了,每辆车都是默默的赶路,没有了昨日的欢声笑语。第一天大家的新鲜感消失,随之而来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涌上了心头。毕竟大多数并没有出过远门。对远行的前途未卜的担忧也袭上了心头。昨日只顾着看新奇,今日想起前些日子听来的远方土匪的凶悍,顿时心中多了不少的忐忑。
崔天赐坐在车子里跟爱徒王执中东拉西扯的闲聊,并没有注意到车夫情绪的变化。等到第三天才发现这般沉闷的情景。
这次跟来的人手里,并没有刘贺这些掌柜级的人物。冷秋凤负责安全没有问题,要让她关注车夫们的心理这些细致活,倒不如让她去杀人来的轻松。
不得已,崔天赐只得想了个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宣布随后进城,这个城定在了济州城,济州城是运河沿线的大埠,城市繁华,物资丰富,是个补给的好去处,而且城市大,经济繁荣,人们眼界开阔,对这么多车辆进城不至于太过惊讶。
其实崔天赐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那就是济州城还得半个月的功夫才能到,颇有望梅止渴的意思。
不过崔天赐这一招确实有效,一说到进城,果然勾起了大家的兴趣。这些车夫大多都是一辈子生活在乡村,对大城大埠的印象只停留在想象里,听到真的可以去这些传说中的城市里亲眼看一看,那兴奋劲就别提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不担心士气的问题了,只是这行进的路线要稍作修改,本来计划着到大名府再修整补充给养,现在不得不提前了。
路线修改了,这探路的工作就不得不增派人手了,前面探路的冷秋凤将一百人分成十个队,放出十里,轮番出动探路。
虽说小心些,但小心无大错。就这样又走了十天,都一直平安无事,眼见的济州城在望,众人的心情放松了不少,也更加的兴奋。
要说这么庞大的队伍里还有谁的心情始终如一?那只有冷秋凤冷大堂主。十人一组的小队依旧雷打不动的放出十里探路。循环的探马一个时辰一报,虽然每次的报告内容都是一致的“前方安全,放心前行”。
就在大家都以为马上要安全到达济州城,要去济州城里好好乐呵乐呵一番的时候,前方的天空突然出现一朵梅花状的黑色的云朵。冷秋凤一看,眉头立马紧皱,转身向后喝道:“警戒!”
那朵黑色的小花正是长乐帮特制的信号箭所形成的。信号箭白天为梅花状的黑色云朵,数十里外清晰可见,经久不散,黑夜则为五色烟花,极为炫目。
金刚堂的弟子都知道这朵黑色的小花代表着什么,随着冷秋凤的口令,所有金刚堂的弟子翻身下马,拿弓执箭,作防御姿态。
此时车夫们才反应过来,看这些护卫的反应便知道有大事发生,这些车夫平日里都是种地的农民,哪里见过这等阵仗,片刻的脑袋空白后,便有“聪明人”从自己的车上跳下来,往车尾便逃。
人是一种群居型动物,特别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有盲从的习惯。有“聪明人”一带头,余下的车夫都要从车上下来,往后面跑。
人这一跑,驾车的驴马感受到主人的异常,也纷纷躁动起来,眼看着车队就要发生混乱。
领头的车夫已然跑到了队尾的位置,眼看着还有几步就可以脱离大部队。“聪明人”心想,只要自己往野地里一钻,无论来的是土匪还是山贼,有这上万人在这里当垫背的,哪里有功夫来找寻自己?自己岂不就安全了?
“站住!”一声厉喝如霹雳一般响起,“聪明人”抬头一看,几米外一支箭正瞄准自己。
按说听到点风吹草动就吓成这样的人,看到这种情景还不立马就吓瘫了?事实却恰恰相反,“聪明人”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面前的这人是这次远行的护卫,听说还有个头领,不过那又怎样?自己并不是他们的手下,只是临时的雇工,大不了老子不要这份工钱了,这个时候保命要紧,谁管那些生不来死不带去的银钱?
“聪明人”轻蔑的一笑。“别拦我!”说罢就想从执箭者身旁穿过。
“嗖!”一声轻啸!“啊…!”一声惨嚎!“聪明人”立马倒地不起。
由于“聪明人”是第一个逃跑的,后面的人反应过来后,已经和他拉开了距离。后面的人没看清“聪明人”哪里中箭了,只看到他没有听从“命令”被立马就“处死”了。
两边都是死亡的威胁,前面是未知的还没发生的。后面是已经发生的,而且就是发生在眼前的,只要还有理智就该知道怎么选择。
不用再命令站住,所有的人都站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
“所有人都回到原来的位置,否则,他就是你们的榜样!”执箭者一指倒在地上的“聪明人”
一刻钟后,所有人都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车队也再次恢复了秩序!
“报!”此时一骑疾奔而来,到了冷秋凤的面前翻身下马。
“报!前方十里处发现有贼人拦路抢劫!”
“贼人有多少?可曾有人被抢?”冷秋凤问道。
“贼人藏在密林中,不知到底有多少,但密林中人马嘶喊的声音不绝于耳。据前方的返回的行人说,贼人不下于千人。”
冷秋凤的眉头不由的一皱,居然有这么多的贼人,这样的人数自己虽然不惧,可若是要保护好这上万人的车队,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等冷秋凤过来的时候,崔天赐和王执中已经下了车,大略了解了发生的情况。
“帮主,如今贼人有上千人在前面密林中埋伏,如今如何行止,还请帮主示下!”冷秋凤请示道!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埋伏(二)
崔天赐的江湖经验跟冷秋凤没得比,听她请示,崔天赐只得说道:“冷堂主以为我们应当如何?”
“此处方圆二十里并无高山险地,若是山贼来埋伏,离开山寨如此远,还带这么多人,不合情理。若是近地的土匪,绝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属下也想不出对方的来路。但我们没有冒险的资格,所以属下建议尽量避开他们,绕道而行,这样无论对方有什么样阴谋,也难以算计到我们。”
冷秋凤也没有客气,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
崔天赐知道冷秋凤是从大局考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今上万人需要照顾,确实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对于冷秋凤的提议崔天赐自然没有意见。问过向导后,知道前去二里地,有一个岔道,也可以到济州城,只是远了三十多里地。
比起可能遇到的危险,多行三十里地的时间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崔天赐宣布,全体转入岔道,避开前面可能遇到的危险。
上万人转入岔道,岔道的路况比起原来预定的道路不但要窄上不少,而且坑洼不平,杂草都长到了路的中间来了。看来并非旅人常走的道路,缺乏必要的整修,行进的速度顿时下降了不少。不时有车辆的轮子陷入隐藏的坑洞里。
由于车辆太多,每辆车配备的人手并不多,往往一辆车只有一个车夫来照应。一旦有车辆陷入,就不得不有其他的车辆停下来帮忙。一番手忙脚乱后,才得以前行,这样大大拖慢了前行的速度。
不得已,崔天赐只得命令留下五十人进行警戒,剩余的金刚堂成员进入车队里帮忙推车。这样才稍微缓解了下车夫的压力,让前行的速度加快了些!
虽然场面看起来有些混乱,但却没出现失控和骚乱的场面。这要归功于之前土匪来袭消息传来时,副堂主郭彪及时又狠辣的处置。
实际上当时后面的人看到“聪明人”倒下,以为肯定是在利箭之下不死也是重伤。实际上郭彪射出的那一箭是拔了箭头的。“聪明人”纯纯是被吓晕了。
不过事后谁也没有澄清这一点,“聪明人被安排在队尾空余的车辆上“休息”。不容易任何人探望,只有李国柱被特许探望了一次,出来以后一言不发,脸色阴沉的怕人,任谁问也不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样的好处是,谁也不知道“聪明人”到底怎么样了。大家心底都默认“聪明人”肯定没到了好。谁也不想成为“聪明人”第二。对金刚堂的命令,大家都出奇的配合。
慢慢的大家都道路的崎岖也慢慢的适应了,等到天黑也走出了七十多里地去。天色黑道不能前行的时候,队伍到了一块两边都是沼泽的地带。
本来以金刚堂的保卫措施,绝不会让队伍陷入这般的境地。因为大部分的金刚堂成员都成了车夫的助手,剩余的成员,只能从外围警戒,无法到远处巡视。
而向导只是听说过这条道路并没有亲自走过。因为速度慢,崔天赐心中着急,冷秋凤请示了几次宿营的事情,都被崔天赐以往前去也许会有人家来搪塞掉了。
虽然两边都是沼泽,好在中间的这块地带也算宽阔,容纳下车队的全部人马还不成问题。等到崔天赐的宿营命令一下,冷秋凤手下的金刚堂成员,便安排车辆“围城”。
所谓“围城”就是宿营之时,围成圆阵或方阵,最里面核心处便是崔天赐的座驾,稍外一点便是装粮食的上万辆大车,最外围便是那几百辆的装闲散物什的车辆。金刚堂的成员就守在最外围大车的里面。除了最外围的车辆是封闭的圆环或方形,里面装货的大车呈八卦状分布,有多条道路可以里外沟通,最外围的车辆还有简单的防御措施。这样可以在夜晚让车队的人员安心睡个觉。
这般仔细的防御措施自然非崔天赐的手笔,也并非来自冷秋凤的创意,却是谢安当初知道崔天赐执掌长乐帮后,专门将冷秋凤叫去,亲自此阵教授与她,吩咐她将来护卫崔天赐出行时,在野外一定要结阵方可入睡。
据谢安所说,此阵脱胎于宋太宗赵匡义所创的“平戎万全阵”,有万般变化,是以静制动,防守反击的绝佳阵型。
只是那时候长乐帮只是在杭州城里争夺下地盘,根本用不上此等阵图,没想到这次出门正巧用上了。
安排妥当,众人入眠也已是一更天了。因着今日的道路难行,此刻当真算的上是人困马乏。不久时间都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三更天的时候,负责值夜的金刚堂弟子也已经眼皮开始打架,只是强撑着精神,头脑保持着一份清明。
此时远处传来一阵妥妥的声音,声音有些凌乱,却能听出一定的规律。打瞌睡的值夜人员条件反射般的一激灵。这个身影太熟悉了。每月一次的夜袭训练里常常听到。这是敌人夜间行军的声音啊!
“醒醒!”听到声音的弟子赶忙推了下身边的同伴。同伴并没有真的睡着,只是处在打瞌睡的阶段,听到同伴的呼喊,人立马也惊醒了。
“怎么了?”
“听这是什么声音?”
同伴一听,脸色立马变了。这无疑是有大队的人马靠近啊!这个时间点,有大队的人马靠近,用脚趾头想想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声尖利的哨响划破夜空,此时无论是深睡眠的车夫们还是浅睡眠的金刚堂弟子,都被尖利的哨音惊醒。
车夫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金刚堂的弟子们可明白,一声长哨说明是强敌夜袭。所有的金刚堂弟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醒自己的头脑。拿起手中的武器,进入防御状态。
今夜冷秋凤一直处于浅睡眠的状态,在这样的地形中野营,让她难以睡的踏实。哨音响起的同时她已经睡眠状态中清醒过来了。
“发生了什么?”在哨音响后的第一时间冷秋凤出现在值夜弟子的面前。
“有大队的人马靠近我们!”值夜的弟子赶忙将自己的判断告诉冷秋凤。
他的声音刚落,就听到对面的声音由刚才的刻意压抑到全速前进的状态。脚步声清晰可见。奇怪的是却没到人声。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伏(三)
因为声音来自于队伍的后方,冷秋凤判断这拨人很可能是密林那伙强人。没想到这帮人贼心不死,居然跟踪到了这里?
想到此处冷秋凤的心陡然提了起来,那可是又上千的强人。又是这等黑灯瞎火的绝地,这次麻烦大了。
崔天赐此时已被惊醒,很快有人将情况跟他汇报了一番。明白了当年的形式崔天赐心中的懊悔不言自明。不过眼前不是检讨的时候。如何坚持到天亮才是重中之重。
强人既然选择发动夜袭,自然是想在天亮前解决战斗。想想也是,面对上万的车队,再强悍的山贼也要掂量掂量吃下它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夜袭显然是付出成本最低的方法。夜里情况不明,容易产生慌乱,他们对本地地形熟悉,方便浑水摸鱼。
夜色像墨一样黑,伸手不见五指。敌袭的压力和对命运的未知让每一个出远门的车夫心中充满了恐惧。
这一次比上次只是听到有强人的消息,恐惧来的更直接,更猛烈。车夫们要么是邻居要么是邻村,彼此都是熟识。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自然会聚在一起,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