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吗?具体位置在哪?那里是不是有仗打?”
好吧,王闹闹,你真是无敌的!
“闹儿啊,哥让你们跟蔡老头好好学习经文,你们都学了吗?”
“大哥,我不爱上蔡老头……”
这半句话真“奇异”,关键是,刘汉少喊“蔡老头”都要背着人,王闹闹自然不好当面戳破啊,于是,急忙改口又说:“我不爱上蔡副校长的课。不是我打瞌睡,就是他急眼。”
废话,你不打瞌睡的时候就捣乱,蔡老头不急眼才怪。
刘汉少打趣道:“闹儿,你不好好学习经文,将来下山,到了外面,也没人拿你当人才。而且,就你这一口的倍精话,别人还以为你是农村来的呢。”
一听说“下山”,王闹闹眼中立刻精光闪闪。一旁的文聘忽然抱拳、深揖,行了个标准的汉朝礼。
“兄长,聘幼年随阿母远来投亲,途经不少地方,雅言倒是会得一二。”
这一帮小狼崽子到了要撒欢的时候,想关怕是关不住了。
…………
搜狐密报,汉少要找的人,找到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使刘汉少万分狂喜,放下手头所有的事,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好吃不贵楼,三楼。
雅间里,史阿占据了一张大圆桌的半边,独自喝着酒,似乎有些闷闷不乐,圆桌的另一边还有一男一女就坐,正低头拼命地扒着饭。虽是同桌而食,却显得泾渭分明,格格不入。刘汉少来到之后,史阿连忙起身行礼,那一男一女见此情形,也慌忙不迭地站来,却不知该如何做,稍后,又连忙跪倒下来。
“汉少……”
史阿欲言又止,一副说都不会话的样子。
刘汉少没顾上和他招呼,连忙拉起那个男人,连连客气地说:“起来,起来,快请起。”
上下打量一番,只见这个男人大概二十多岁,身形魁梧,满脸钢须,只不过好好的一张脸上坑坑洼洼的就像月球表面,居然是个麻子。
“你就是蒲元?”
男人连忙应道:“回少君,小人……”
“这是我家史侯殿下!”
史阿生硬地打断了男人的话,似乎就要暴怒了。
刘汉少瞪了一眼史阿,随即满脸带笑地说:“别害怕,别拘束,坐下说话,坐下说话。”
死猴是什么猴?男人没敢问,反正肯定不是一般人吧。
感激地连连点头,却没敢真的坐下,男人急忙又回话说道:“回殿下的话,小人蒲昌,蒲元是……是小儿。”
顺着蒲昌的手一引,刘汉少才注意到,旁边女人的怀里还抱着个娃,大概……能有一岁?那娃见刘汉少看着自己,居然咧嘴笑了,随即,鼓捣出老大一个鼻涕泡。
刘汉少终于知道史阿为什么心情不好了。
…………
救援蔡邕,是为了考察史阿的办事能力,因为当时刘汉少只知道蔡邕被流放,南归的路上不安稳,其他的一无所知,不曾想史阿那事办的极其顺溜带外漂亮。成立搜狐之后,第一差就是寻找棉花种子,可以说是费时费力,损失颇大。
严格来讲,寻找蒲元,就是搜狐第二差。
前生好歹也是手工达人,喜欢鼓捣摆弄一些机械啊,制作啊之类的玩意。刘汉少刚穿来他们汉朝那会儿,总觉得只要科技力量上去了,什么武将、谋士,在绝对实力面前,只有被碾压的份儿。所以,当发现马均之后,刘汉少立刻想到了蒲元。
作为一个铁匠,能够载史留名,在那会儿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蒲元是因为在斜谷给诸葛亮造过三千口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括弧,看见没?又出一“神”,神这玩意真随便!
流传最广的就是“蒲元识水”的故事。造刀的时候,蒲元说“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于是让人跑去蜀江取水八升。取水的人回来之后,蒲元一试,觉得不对劲,就问取水人,这是蜀江水么?取水人信誓旦旦地说是。蒲元用刀划拉划拉那水,又说:“你这是杂八升,里边有蜀江水不假,但是还掺了别的水。”取水人见抵赖不过,只好承认,路过涪江的时候,水洒了,所以就掺了点涪江水。
另有一说,造出木牛流马的其实并非诸葛亮,而是蒲元。那么,刘备备后来玩的“蜀主八剑”又是谁造的呢?横不能是备备自己去抡大锤,砸出来的吧。传说就是传说,无从考究,但是蒲元是三国第一铁匠,掌握了相当高超的淬火技术,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眼巴前,望着被他老妈抱在怀里玩鼻涕泡的蒲元,刘汉少真是有点欲哭无泪啊。
想在乱世找一个“当时又不出名”的人,真比大海捞针还难。先后派出的几波搜狐成员,能传回死伤之信的都算幸运,其中还有好些人都失去联系,也不知道是发生了意外,还是自己撂挑子不干了。历时几年,花了那么多人力财力,结果就找回了这么一个“小玩意”,想想也是,前些年能找到么?人家还没出品呢!连这么个刚满岁的娃都被翻了出来,由此亦可见,搜狐成员是真把汉少的事当事办了。
…………
刘汉少把蒲元抱过来,举在眼前,“深情”地说:“你娃是来逗哥玩的吗?”
蒲元又乐了,只不过这一回没有乐出鼻涕泡,而是使劲放出一股水箭,直射刘汉少前胸,连就近跟着的韦光正都来不及救援。
众人皆惊,史阿与韦光正当时就想拔剑,蒲元两口子吓得连下跪都忘了,好在刘汉少及时地说了一声“别动。”
这活儿刘汉少有经验啊,前生后世,抱臭儿子的时候,没少被他往身上撒尿。小娃撒尿的时候确实不能动,不然娃也许会被吓得把尿憋回去,那样对身体可不好。别说撒尿了,就算是拉臭臭,也得硬等着娃痛快完事,再慢慢收拾啊。
蒲元终于痛快了,面带迷之微笑,似是在问刘汉少:“此水烈否?”
刘汉少无奈地说:“好吧,你娃赢了。”
把蒲元还给他老妈,然后刘汉少才脱去外衣,此时蒲昌夫妇刚反应过来,跪下来止不住地磕头求饶,还得刘汉少反过来安慰他们。
蒲昌夫妇哪见过这阵势啊?
说是找他们来干活,可是一路上,带他们的那些人啥都不说,好吃好喝是不假,心里边总归不踏实。尤其是看见这位汉少之后,连让他们战战兢兢的那位上官都毕恭毕敬,可是自己儿子却尿了人家一身,这就是把全家杀头也不为过呀。想不到的是,汉少居然命人重新整治宴席,就穿着中衣,坐下来与自己一起喝酒,丝毫不以刚才之事为意。
直到此时,蒲昌才相信,自己是遇到好人了。
………………………………
北邙卷 第053章 戏忠改编嵩山旅
第053章戏忠改编嵩山旅
……………………………………
蒲家世代铁匠,蒲昌满脸的麻坑都是火星子溅出来烫上去的,淬火技术也懂得一些,只不过有没有像传说中的蒲元那么邪乎,刘汉少就不得而知了。
好歹也算是个技术工,来都来了,总不能再扔出去吧?命人送蒲昌一家进山,出人意料的是刘汉少并没有让蒲昌帮着造刀枪,而是分配给了马均做副手,马均需要什么,就要蒲昌尽力去造什么。
…………
有些出乎刘汉少的意料,黄邵等人对于戏志才一行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举双手双脚赞成接受改编。尤其是龚都,逢人就介绍赵云,说这是汉少的结义二弟,艺业高强,无人能敌,当初自己就是被赵将军打败的,好像被赵云揍一顿,还变成了挺光荣的事。
有些出乎戏志才的意料,嵩山里何止两三万人。一听说黄渠帅有了着落,跟着“邵哥”有饭吃,原本汝南、颍川的大小股黄巾纷纷来投,刘辟、何仪、何曼……这些人里,大股一两万,小股好几千,小小股好几个……
汝南、颍川都是被清剿过的地方,这些人全都是落网之鱼,深知刀口混饭不容易,如今拿黄邵当粗腿,抱着就不愿撒手。所以,“黄渠帅”的名头在黄巾道上非但未减,反而比从前更响亮了,嵩山里的人口已直破九万,大有奔着十万而去的趋势。
黄邵都快哭了,九万人哪!那可不是九万精兵,而是九万张要吃饭的嘴。汉少给的金腰带,看着眼馋,真是掰开揉碎,换成米粮,够吃几天哪?好在汉少时常派人接济,还给指了一条山里藏身,开荒挖塘的道儿。原本还想着等今年收了粮食,就能好过一些,也能给汉少省些钱财,可是这些漏网的黄巾小鱼一拨拨地往山里涌,粮食还没收就三万变九万了,谁来告诉黄邵,怎么养?
所以,戏志才一行人一到,黄邵真是好像见了亲人似的,就差搂着戏志才哭鼻子了。戏志才也发懵,偷偷在肚子里一直嘀咕“失算了,失算了。”谁能想到,这年头当山贼这么热门?这些人都是顶着黄巾的名号来的,从前的战友加兄弟,总不能把他们全都赶走,说主家没余粮,今日不管饭?黄邵不能这么干,戏志才就更不能这么干了。
戏志才到嵩山后转悠了几圈,屁股都没坐稳,第一件事就是给刘汉少写信。说明一下嵩山的情况,并且要沙妹儿和刘大根派出教师团队和工匠农家的技术团队,最后请求刘汉少能再拨点钱财。原本来的时候,他们带着不少钱财,还是刘汉少嘱咐的,收买人心嘛。可那是按照两三万人头算的,现在……不说不够看吧,起码没了金腰带一般的“威力”。
整编不能再拖延了,九万人乱哄哄地扎一块,垒座县城也够了。原本刘汉少就要黄邵、龚都他们精简兵士,黄邵倒也是简了,两三万变八千,成年男子大概六七成都还当着兵。想要一帮子老弱妇孺,两三个人养活一个兵,可能吗?
挑选兵员的活由赵云、陈冉主要负责,九万人里挑选了四千多,挑的黄邵、刘辟他们肝疼带肉颤。一会儿这个说“这个可以,这个有劲。”一会儿那个说“他得留下,他是我兄弟。”起先赵云、陈冉还会费一番唇舌,解释一下那些被筛出来的人为什么会落选。可惜俩人都不是话多之人,挑到后来,懒得解释了,干脆让那些人,几个几个的凑一堆,拿着棍子当枪使,噼里啪啦一顿揍,然后直接踢走。
四千多人,能够编成一个旅,在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黄邵任旅长,大家都没意见,但是刘辟拿不定主意,自己是该任第一副旅呢,还是第二副旅?任第一副旅就没了兵权,任第二副旅,还有旅督、旅参设置,恐怕连第三把交椅都算不上。后来,刘辟还是觉得手里有兵才踏实,狠了狠心,认领嵩山旅右副旅长兼第一团团长。
于是,嵩山旅正式成立,黄邵任旅长,赵云任左副旅长,陈冉任旅督,戏志才任旅参。以下,何曼为第二团团长,何仪为第三团团长,龚都为旅部警卫营营长。随戏志才、赵云前来的那些督教、参谋分别下派,组建团督团参,营督营参,以及连督教、参谋。暂时未设旅需之职,谁的肚里食儿都不满,大家需要什么能不知道么?所以,供给分配就是由黄邵、戏志才等人商量着来。
别说刘辟他们了,就连黄邵、龚都也搞不清楚督啊参的具体都是干什么的,还以为就是督军和军师,反正“传说中的刘汉少”是金主,人家派些人过来看着点也不为过,戏志才更是难得的好军师,原本他们就想绑来的。算来算去只有赵云是副旅长,还是手下没兵的那一种,所以,大家对这样的安排也没有什么排斥的地方。
戏志才又将嵩山旅分为四个驻地,南起轩辕山,北至嵩山北,一二三团和旅部分别驻守一处,互为应援。所有务农人员也分别在各个驻地附近结社建寨,重新操起了他们擅长的活计。
…………
北邙山也出了一点小状况,接到戏志才的求援信,刘汉少立刻分派下去。沙妹儿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迅速组建好了教师团队,但是老村长刘大根犯了难,跟谁说谁都不愿意去。这些工匠农家吃过的苦太多了,现在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有了稳当日子,谁还愿意挪窝啊?别说旁人,就是刘大根自己,他也不愿意去嵩山。
也不是北邙山里随便哪个人都能去的,还要有一定的技术、经验、组织能力,可是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早被刘汉少“惯出毛病了”,多给赏钱都不为所动,更有甚者说:“打死我们,也不离开汉少半步。怕离汉少远了,不能被汉少的仙气儿笼罩。”
横不能让刘汉少拎刀,逼着他们去吧?好在当初的大大娃们学什么的都有,他们也许实践、经验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是保证有技术。所以,教师与技术团队又变成了清一水的大大娃班,组织了三十多人,支援嵩山。
也不单是组团的问题,教师去了就得有教材,技术去了就得有工具,别的钱财各物,能准备支持的也都要准备上。
“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今天是你们下山的日子;是你们学有所成,展示自己才干的日子;是你们报效国家,报效汉少的日子!你们不是军人,不能上阵杀敌,为国捐躯,但是,你们有军人一样的热血,军人一样的气节,军人一样的骄傲!用你们所学的知识,帮助一方百姓,教导更多的小娃,便是报效国家,便是报效汉少!在此,我请各位兄弟和女兄弟同我一起,再唱一遍我们的校歌,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深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北邙学校的学子!”
沙妹儿整装、立正,声音低沉地领唱了起来。
…………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
沙妹儿的嘴皮子是越来越溜了,有时候连刘汉少听他讲课,都会被撩拨的一股热血直往上涌。这娃当个教师真是屈才了,可以当个演说家、发言人,入了宗教就是大布道,进了传销就是上上线……
王闹闹终于如愿以偿,亲率北邙营新编的第五连护送支援团队及物资前往嵩山,搞的文聘破口大骂,最后又央求着王闹闹来当北邙营这个营长,自己给他当副手,结果只收到了王闹闹“饱汉子不甩饿汉子饥”式的几枚白眼。
…………
嵩山旅正在开会,主要讨论“去黄巾化”的问题。黄邵、龚都都知道,汉少说这个名头不高级,一定要抹干净,但是刘辟、何曼、何仪等人不理解。并非说他们自己是张角的超级粉丝,而是那些超级粉丝里边毕竟有他们的兄弟、朋友、熟人。
怎么个“去法”?
是赶走还是杀掉?
会议一度陷入僵局,随即又牵扯到物资、粮食问题上。
肚里没食儿,说什么都是白搭。刘汉少再怎么接济,也满足不了几万人吃喝。所以,嵩山里饿死人,病死人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戏志才再多智也变不出粮食来,只能考虑去做兼职……山贼。
但是以嵩山旅目前的战斗力,如果没有详细的情报,周密的计划,贸然下山很可能“叉人不成反被叉”。
就在气氛越来越僵,眼看着要不欢而散的时候,下边回报,汉少的支援来到了,领头的上官他姓王。
一听说王闹闹来了,赵云、陈冉立刻迎了出去,黄邵等人听说来了支援,眼前的困境便会迎刃而解,于是,心情大好,也都高高兴兴地跟着迎出旅部。
要说王闹闹也真够令人头疼的,看见赵云,兴奋地喊了声“二哥”,随即就瞄上了一起迎出来的陈冉,突然一个立正,高声喝道:“陈冉!”
陈冉张开双臂,正打算给王闹闹来一个热情而不失纯洁的拥抱,听见这么一嗓子,犯了老毛病,也立刻立正、敬礼,响亮地应了一声“到!”
………………………………
北邙卷 第054章 王闹闹大闹嵩山
第054章王闹闹大闹嵩山
……………………………………
跟着赵云、陈冉后边出来的黄邵等人一看这个架势,心里都直打秃噜,暗自揣测,这位王上官到底什么来头,怎么连陈旅督都要给他敬礼啊?
大家都听到王闹闹向赵云喊了二哥,难道这位也是汉少的结义兄弟?黄邵、龚都还纳闷。不对啊,汉少的三弟俺们都见过,叫文聘,长的可比这位……稳重多了。难道是四弟……汉少到底有多少个结义兄弟啊?
陈冉已经反应了过来,刚想把打招呼的方式改拥抱为飞踹,可是王闹闹已经拽着赵云,勾肩搭背地躲开了。
来到众人面前,赵云为王闹闹做介绍。
“闹儿,这位便是嵩山旅黄邵旅长。”
王闹闹当时就震惊了,旅长!北邙山也没有这么大的官呀。
戏志才他们来嵩山之前,考虑黄邵部改编问题时,刘汉少曾抛出团制、旅制,本意是想把黄邵部改编为一个团,最多一个旅。作为副营长,王闹闹也听说过这些,知道自己比人家差着好几级。
黄邵心里也正在犯嘀咕,这位可是上官,搞不好还是汉少的义弟。自己是不是得恭敬着点,敬礼好呢,还是干脆磕一个?
还好王闹闹反应快,只是一愣神,立刻立正,一个标准的军礼,简洁有力地回报:“旅长好!北邙营副营长王闹闹,奉命护送支援团队及物资前来,向您报到!”
嵩山旅现在开始的军事训练里,肯定也有军礼一项,但是时日尚浅,大家似乎都还没养成习惯。黄邵作为旅长,平时只看别人向自己敬礼,却极少向别人回礼。因为需要他顾着点面子,回一下礼的,比如刘辟、何曼这些人都是大老粗,喊一嗓子、点个头,就算有礼了。别说他们了,就连戏志才平时也极少敬礼,只有赵云、陈冉一丝不苟地向他敬礼的时候,他才知道回礼。
黄邵有些慌乱地回礼,心里别提多爽快了。你们都瞅见没?连汉少派来的上官都向咱敬礼了,咱这个旅长不白干。
后边的刘辟、何曼等人一看旅长都回礼了,稀稀拉拉、稀奇古怪地也跟着回礼,知不道的,还以为王闹闹是来检阅的呢。
王闹闹他们下山,自然不能穿校服或军服,是化了装的,就像一群普通百姓。嵩山旅也没有统一军服,甚至连曾经统一过的黄头巾都不许再戴了。一帮子古代人,独独整出个现代军礼相互打招呼,这既视感……
再看王闹闹带来的那些人,百十多号,有男有女,一水的“小老百姓”,虽然队伍很整齐,但是没有统一军装的烘托,似乎缺少点威势。
怎么来的全都是娃娃,这个汉少是开幼儿园的?其中的马车也不过几辆,明显不可能有粮食啊。虽然表面上还热热闹闹,但是心里有了落差,有的人就暗自嘀咕。再看王闹闹,多少也有些别扭。你娃一个营长,还是副的,搞的像明星出场一般,真以为自个儿是主角儿啊?
王闹闹心里也不平衡啊,介绍来介绍去,才知道陈冉成了旅督。
都是一个炕上滚大的,你娃当大队长,哥给你当副手,你能进督教班,哥也能进。原本这一次,赵老二可是先点了哥的将,甭管什么原因吧,那是哥不来,你娃才有的机会。这还没几天的功夫,你比哥窜上去好几级,这上哪说理去?
更可气的是,陈冉还悄悄问王闹闹。
“戏弄上官,该当何罪?”
我上你奶奶个腿!
王闹闹心中暗骂不已。
“请!王营长快随本旅入堂说话。”
“好,好……”
王闹闹附和着黄邵,面带微笑,点头哈腰地往旅部里走,就看见一些人有蹲有坐,有斜有倚地散落在周围,诧异地问道:“黄旅长,怎么要饭的都要到您的旅部来了?”
原本今天嵩山旅开会,这些人都是跟着刘辟他们来的护卫。开会讨论的也不顺,时候长了,这些护卫便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说是经过了改编,可是赵云他们一共才带来几十个人,下边的团里、营里都不够分的,每个人身上都摊着一堆事,加上年岁都小,一时难以服众,能把督、参编制内的兵士笼络起来的,就算成绩不错。何况刘辟等人原本也是各据一方,各自有各自的心腹,有些地方还派不进人,别说赵云他们,就连黄邵的话也不一定完全好使。
所以,明面上改编顺利,暗地里困难重重,并且,大家还都不会撕破脸,连想给猴子看看的一只鸡都找不到。
黄邵闹了个大红脸,支支吾吾地说:“这个……他们……他们都是兵士。”
“都是兵士?”
王闹闹疑惑的眼神渐渐冷了下来,走到那群兵士面前,突然转身喝道:“陈冉!这就是你带的兵?”
督教不管练兵的活,但是有督训之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