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大忽悠帝-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还有王闹闹给刘汉少送了一份新年大礼包,进入弘农之后,请董越留下的部将李蒙、王方喝了一顿大酒,然后就在酒桌上收了他们的兵权,还忽悠他们说送回北邙军校学习学习,不仅能升官,还能做天子门生,于是李蒙和王方高高兴兴地来了洛阳。
可惜要是能老老实实地干活,就不是王闹闹了。收编弘农兵士的时候,凑出了大半个骑兵旅,王闹闹撺掇着陈冉、张辽一起就地分赃,硬是给瓜分了个干干净净,只给刘汉少送回来十几匹好马。但是刘汉少坚信,这些马也是王闹闹挑剩下的。
钟繇来弘农上任的时候又把王方带了回来,可怜的娃,没能进北邙军校学习,被王匡任命为弘农城管支队的支队长,协助钟繇稳定地方。
再见王方就是一手藤盾,一手宝棍了。王闹闹爽的哈哈大笑,还热情地拥抱,很痛快地说,组建弘农城管支队,人手随便挑。可是原本驻扎弘农的兵马已经被王闹闹改编,精锐抽走,剩下的划归B级军团。即便如此也没轮到王方随便挑,而是B级军团挑剩下的……
“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咱们兄弟五百年前是一家啊!”
“升官简直是一定的,可是哥不在乎,天子门生,哥的官再小,谁还敢把哥怎么着?对呀!你去洛阳上学,也就是天子门生了,回来咱们哥俩做同学……”
回想着王闹闹当初说过的话,直到此时王方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他坑了。虽然丢了军权,小兵兵都被拐走了,可自己现在好歹也是城管支队长,这可是分队长亲自任命,陛下亲自认可的呀!总比以前提心吊胆的就怕陛下降罪好多了。于是,王方也成了王闹闹的狗腿子,但有所命,不敢不从。
原本刘汉少还担心王闹闹在弘农呆不住,敢半夜三更把自己往深山老林里塞的也就这娃一个了,现在他手里又有了小两万人马,加上B级军团的地方守军,更多。假如松开马嚼子,由着王闹闹撒欢,估计他敢直接带着人跑西凉捅叛军去。
然而,王闹闹上报,说要在华阴以东修筑一座关隘,以卫京师。
这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潼关。
原本的历史上,曹操为防范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修筑潼关,后来与马超、韩遂大战于此,潼关之名,始见于史。
潼关南有秦岭,西近华岳,北有渭洛二川,会于黄河,抱关而下。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果然是畿内首险,四镇咽喉。
但是现在驻守华阴的是段煨,刘汉少仿佛记得,这个人性情多疑。原本的历史上,贾诩就是在他这里呆着,表面上他对贾诩客客气气的,但是贾诩怕他忌惮自己,所以才跑到了张绣那里。
现在王闹闹要在这里修潼关,不知道段煨会怎么想。
戏志才说:“没关系。此地险要,若有关隘防御,即使关西有千军万马也过不来。区区一个段煨,汉少何必在意他的想法?牛辅杀了董越,皇甫嵩杀了董卓全家,段煨就算再有疑虑,也不敢去他们那里。此人识相的话,就该尽快向陛下请罪,向闹儿示好才对。否则的话,只怕闹儿不会容他嚣张。”
刘汉少惊讶地问:“你是说,段煨敢犯倔,闹儿就敢打过去?”
戏志才也惊讶地问:“汉少以为闹儿急着修潼关干吗?他不就是想把陛下锁在京师,关好了门,然后一路向西,撒欢去么!”
刘汉少脑门黑线……敢情王闹闹这货满脑袋想的还是跑出去“打架”,不过,算他还有良心,知道保卫京师,保护本皇帝为首要。所以先修潼关,到时候这里随便丢下点人看着,他才好带着兵马继续西进。
…………
永安宫里,刘汉少的住处。
屋里火盆熊熊,热汤滚滚,刘汉少泡在浴桶之中,任由云三妞轻轻地为他按摩头皮。虽然现在已经不留长发了,但是这个习惯却保留了下来。每当此时,刘汉少便安静的像一位沉思的智者。好吧,其实是每次被按舒服了,总爱昏昏欲睡。
作为一个穿越者,有时候刘汉少觉得自己很丢人。军事,军事不懂;民事,民事不懂;政事,政事不懂。原本还有一点可怜的历史知识可以凭借,但是随着董卓的死翘翘,所有的历史轨迹都已经改变,就连最著名的“十八路诸侯联欢会”都不开了,这让刘汉少茫然的如遇暗夜,不知该何去何从。
云六妞走进来,轻声说:“汉少,道长和杜娘来看您了。”
如今的云十八骑有一百多个小女娃,一个连分成三排。一排做打扫的时候,二排就做警卫,三排训练,如此轮流排班,倒是谁也闲不住。虽然云三妞和五妞、六妞分别担任连长和副连长,每人带领着三十多人,可是她们三个不约而同地把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了排长和班长们去干,只要有机会,就会随身紧跟着刘汉少。并且,刘汉少也习惯了让她们三个服侍,别人想帮刘汉少洗头,那是没可能的。
“哎呀,老道来了呀,快请进来吧。”
刘汉少猛然从浴桶中站起来,水珠子顺着身躯噼里啪啦地往下落。云三妞有些惊慌,仿佛刚才还温顺地偎在自己手边的小猫咪瞬间变成了雄狮,胸宽背厚,臂膀结实,水光之中更显得几分魁梧。
好吧,狮子其实还不够雄,毕竟年纪在这儿放着,即使如此,也令云三妞心跳加速,怦然不已,连忙为刘汉少擦拭身体,服侍穿衣。
“死老道,亏你还记得来看看哥!”
史老道和杜娘刚一进屋,就听到了这么一句不太美丽的话,可是刘汉少笑颜如菊花,一点生气的意思也没有,甚至还张开双臂迎了过去。
汉少还是那个汉少,就算当了皇帝,也没个正经时候。
史老道心下大慰,刚想迎上汉少的双臂,却见他一把抱住杜娘,作撒娇状。
呃……这就尴尬了。
没办法,史老道只得自己找个座儿坐下,看他们上演“母慈子孝”的戏码。
杜娘被刘汉少簇拥着坐下,看他就跨在椅子扶手上,与自己亲昵,心中既喜悦又感慨,拍着刘汉少的手背唠叨:“都长成大人了,该娶亲了。”
刘汉少起身,一屁股坐到史老道旁边,耷拉着脸问:“你也是来催婚的?该不会是谁家有现成的闺女,求你来给哥做媒的吧?”
杜娘怕刘汉少翻脸,急切地辩解着说:“哪有的事。老身还不是为了汉少,为了皇家着想?”
看到刘汉少坐在自己身边,与自己亲近,史老道也趁机说:“册立后宫之事,汉少还能推脱,可是加冠之礼万万不能再推了。”
不等刘汉少开口,杜娘立刻反驳道:“册立后宫之事怎么就能推脱了?早日娶妻生子,繁荣皇家,难道不是汉少最应该干的大事?”
史老道争辩着说:“汉少自己不愿娶亲,你能如何?倒是早行加冠之礼,也好便宜行事,再无人敢小视于他。”
“我就不信,现在谁敢小视于他,那云儿、聘儿都是吃干饭的?能瞪着眼看他们大哥受欺负?”
“哎……妇人之见,休要与我理论。”
“不理就不理,今晚我就住儿,不回家了!”
身为刘汉少的乳母,本来就是要住皇宫的。可是刘汉少觉得把她和史老道掰开,挺不够意思,所以搬来永安宫的时候,就让杜娘回史侯府陪史老道玩去了。
眼看着这两位虎狼之年的老年人在哪里吵吵,刘汉少只觉得又亲又烦,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忽然,杜娘又调转了矛头,冲着刘汉少嚷嚷:“汉少,你现在也是当皇帝的人了,怎能住在永安宫这里,偏安一隅?北宫正殿就不能住吗?南宫当初让袁家子烧毁了些许,到现在也不修缮,皇家威仪还要不要了?陈留王年岁也不小了,整天就知道瞎混,是让他封国还是就学,你到是给个话呀!”
眼看着杜娘口沫横飞,滔滔不绝,刘汉少实在无法忍受,大喝一声:“够了!”然后伸出手指,哆哆嗦嗦地指了指史老道,又指了指杜娘。
“你……你……你们……还知道哥是皇帝呀!还知道哥是皇帝?”
史老道立刻端起了茶杯,品茗闻香作陶醉状,而杜娘则双手按在肚子上,假装里边还有一个似的。无他。就因为肚子里装着史来克的时候,刘汉少对她可好可好了,即便是教训人,也是刘汉少站着她坐着……
………………………………
北地卷 第131章 改制三府好几部
第131章改制三府好几部
……………………………………
当初北邙山上的几位老人家,蔡邕与卢植都做了副校长,手里一大堆事,忙的不可开交,好像激发了人生第二春似的。王越和童渊镇守永安宫,一个教云十八骑剑术,一个教近卫团枪术,也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只有史老道整天呆在史侯府,没事的话,绝对属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型。要么就是退休早了点,要么就是杜娘威武,不然的话,怎么会跑来唠叨刘汉少呢?
刘汉少也是快被气疯了,与刚刚听到他们来的时候的喜悦心情想差十万八千里,于是,又诘问杜娘:“这些问题都是你想到的?”
杜娘支支吾吾地说:“是……是万年公主。闲的时候,来找老身唠家常,说起的这些事。”
“小姠?”
刘汉少疑惑地问:“她有话,怎么不自己来找哥说呀?”
杜娘瞬间又开启了三八模式,恨恨地说道:“听说是聘儿不让她来。还说你心中自有安排,怕她来唠叨不休,只会惹你烦恼。你们说说这个老三说的叫什么话?自己的亲姐姐来看望弟弟,怎么就招人烦了?真是看不出来啊,聘儿平时不言不语的,居然连公主也敢管!回头看见他,老身饶不了这小兔崽子,敢欺负万年……”
要不是有椅背挡着,估计刘汉少又要仰面栽倒了。
刘姠总是惦记着什么皇家威仪,就觉得刘汉少实在是委屈自己和刘协。可是刘姠说话刘汉少又不肯听,还总是把她当成小女娃,即使她已经出门嫁人了,依然如此。所以,杜娘和任红昌就成了刘姠诉苦的对象。任红昌还好说,天性使然,只当听众,但是杜娘可就无所顾忌了。
听着杜娘一口一个“老身”的自称,刘汉少脸皮儿都直抽抽。就这么说吧,即便坐在椅子上不动弹,只要轻轻一咳嗽,就让人担心兔子会蹦出来。这样的老身,谁要敢给曹孟德来两个,曹孟德有可能直接管他叫爸爸。
可怜的老道!
“老道……”
刘汉少又起身跨坐在史老道的椅子扶手上,怜惜地拍了拍他孱弱的小肩膀,只是喊了一声,竟无语凝噎。
“嗯?汉少有什么吩咐?”
史老道一脸的慈眉善目,只是脸色有些憔悴。
不能让他这么早退休啊,得找点事给他干干,否则的话,早晚得变成药渣。
“老道,还记不记得当初咱们说过的事?”
史老道茫然地问:“啥事?”
“就是哥闯童关的时候,咱们在家说的那个事呀!”
刘汉少一边说,还一边冲着史老道挤眉弄眼。
史老道恍然大悟,长长一“哦……”
看着他们上演“父慈子孝”的戏码,杜娘一脸的陶醉,满满的幸福。
…………
光熹元年,二月,帝加元服,减赋一成。
爱卿们都说应该大赦天下,但是刘汉少不想这么玩,虽然减赋大多数只会便宜豪强富户,对于已经成为流民的困苦之人,毛线作用没有,然而,能够给那些还有点田地的百姓松松绑,或许就会减少新流民的产生。
刘汉少的加冠礼也算盛大了,太常为了表现自己勤勉,成了史老道手中的指挥棒,除了在京的文臣武将之外,名望贤达也全都请来观礼。为了安慰袁隗这个老太傅,所以刘汉少请他来做筮宾,为自己加冠,而史老道则担任赞者,基本相当于主持人。
天子加五冠,除了士子三加之仪的缁布冠、皮弁冠、爵弁冠之外,还要加上诸侯贵族的玄冕与天子衮冕。可惜史老道在为刘汉少梳头的时候,出了一点小问题,虽然刘汉少现在的头发比板寸长了点,但是怎么也挽不出髻,插不上簪。最后只得在脑袋顶上梳了一个短短的小辫儿,怎么看怎么像狗尾巴草。
醮礼之后,刘汉少应该去拜见自己的母亲,但是何太后早就不在了,所以,刘汉少去拜见了杜娘。起先爱卿们很是反对,说杜娘只是一个仆妇,怎能当得天子一拜,但是袁隗出人意料地站出来为刘汉少说话,称杜娘于陛下有养育之恩,陛下拜之,正是不忘恩惠,彰显孝道。然后,爱卿们也就随了刘汉少的意。
为此,杜娘哭了一整晚,而阳安长公主则恨恨地暗骂了一整晚。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筮宾不仅仅要为冠者加冠,还要给冠者取字,所以,一般都是由冠者师长担任。袁隗是太傅不假,可是当初他还想摘刘汉少的印绶,表现的有点忒不够意思,而刘汉少除了这么个太傅之外,还有卢师、蔡师,甚至王越、童渊。
所以袁隗也是相当珍惜这个机会,希望能够与皇帝弥补嫌隙,拧着脑袋瓤儿想要为刘汉少取个好听的字,可是刘汉少说就用“汉少”这个字,喊别的,他不答应。
再所以,袁隗也只能苦着老脸,为自己的皇帝学生取了一个和“名”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字”。
最后是敬于宗庙,告于先祖。一系列繁琐的礼仪行过,大汉终于有了一位不再是小屁孩的皇帝……刘汉少!
…………
皇帝已加元服,高节在河东节节胜利,文聘率十一旅出兵河内,与徐荣的第三旅互为守望,三郡半的民心渐渐安定下来,全力投入到伟大的屯田事业中去,而刘汉少的威信也日益隆重,至少不会一句话没说完,便招致爱卿们一片反对之声。
有时候想想都觉得亏得慌,要不是哥费劲巴拉地搞死董肥猪,说不定洛阳现在已经被烧光光了,人死一大半,而你们这些爱卿也得像牛羊一样,被董肥猪牵去长安,死的死,伤的伤,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们。现在倒好,住着皇宫还总给哥找不痛快,一句“陛下万万不可”显得既忠义又刚烈,喊完就能回家玩老婆……还有小老婆去了。
当然,这些也只是刘汉少放在肚子里的怪话,要是真敢说出来,爱卿们非得哭成一片不可,搞不好遇上脾气倔的,还能在殿上碰死几个。
但是,刘汉少想改一改目前的局面,否则别说自己的政令通不到远处,就是京师里的这些人该干啥,不该干啥恐怕也闹不清楚。经过好多次浴桶中与厕所里的沉思之后,终于弄出了一个“三府好几部”。
其实“三府”不是个新鲜词,从前三公各自开府,本身就叫“三府”。但是刘汉少想出来的这个三府是“军府”、“相府”以及“御府”。很明显,军府、相府就是要把军政分治,谁再敢捞过界就收拾谁,而御府则更像皇帝私人的小帮手或者小黑手,比如从前的九卿还有现在的搜狐。
明光殿,刘汉少的办公室。
在座的有袁绍、曹操,还有戏志才和荀彧以及久未谋面的郭嘉,而杨御前行走已经被赶到殿外数蚂蚁去了。
“汉少,三府既无开府之权,又何必以府相称?”
曹操一下子就抓住了三府的根本问题,所谓开府,就是官员们自选僚属,比如司徒开府,征辟李狗蛋。哪怕李狗蛋一个大字不识,破袍子里边还不穿裤衩,只要司徒看着满意,李狗蛋立刻就能变成司徒僚属,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
可是改制之后就会有一个“中吏部”,专门负责官吏的任免、考核,司徒连自己的名头都混没了,就别提征辟僚属了。相府设三相,分别为“首相、左相、右相”,即便是首相,最多也就是可以挑选一下自己的秘书、车夫、警卫员。
当然,首相说话不可能是放屁,假如首相提议谁做某个职位,中吏部也是要认真考虑的,只不过是多一道手续,不像从前那样一言而决,那么便利。中吏部还下设州吏厅、郡吏局,同样,州、郡官长也无法一言而决。
“哎呀,哥不是说了嘛,这个府就是一个称谓,你要是嫌不好听,咱们叫三司、三院、三衙门也成啊。”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首相”这个词不好听,就怕它和相国一样,权力过大,可是现在再看,不仅不能再跨界干预军队,连自己的秘书恐怕都不好随随便便地任用,别人都看着呢,秘书要是选不好,丢了首相的人咋办?
嗯……秘书大概就是主簿!
与缩水的相权相比,其它各曹、卿也多有增减改动,比如金曹成了财政部,民曹与大司农成了民政部与农业部,大鸿胪改成外交部,太常改成文化教育部。而卫尉、太仆、郎中令这些专门伺候皇帝的部门直接取消,以前董旻当的那种奉车都尉也不存在了,一个赶马车的装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相权真的缩水了吗?除开军事与征辟,好像权利更大,也更能专心处理民政事务了。但是负责罪法事的决曹与廷尉一起划归到了“御府”,也就是说,以后地方官长不能凭着自己的好恶审理犯人了。
戏志才觉得自己肯定算军府的人,荀彧觉得自己应该是相府的人,而郭嘉则洋洋得意地认准了自己属于御府,也就是皇帝的小黑手!可是袁绍和曹操瞅着哪儿,都觉得不像有自己的位置。
于是,袁绍无不充满恶意地说:“陛下,军府这个总统,还是您亲自担任的好!”
………………………………
北地卷 第132章 总统总理和首相
第132章总统总理和首相
……………………………………
三府分别为:军府、相府、御府。
三府官长分别为:军府,总统带,左右统带,简称“总统、左统、右统”;相府,首相和左相右相;御府,总理大臣,左理大臣和右理大臣,简称“总理、左理、右理”。
军府目前下设:汉正军部、总督教部、总参谋部、总需备部、北邙军校以及兵武部。括弧,兵武部负责征役新兵以及老兵安置。
相府目前下设:中吏部、财政部、民政部、农业部、建设部、文教部、卫生部、外交部、城管总队以及税务总局。
御府目前下设:燕云近卫团、搜狐、检察司、审判司、审计署、工薪署、内务署。这个内务署主要负责皇家之事,比如从前管理皇家户口本的宗正,还有相当于皇家总管的少府,统统都被划进了内务署。
“各位兄弟,觉得咋样,看完了好歹给点意见,咱们这么改制行不行?”
九卿被砍的乱七八糟,首相在收回一些权限之后增添了不少新职能,怎么看都像是皇帝吃了亏,毕竟伺候皇家之人变的少之又少。
郭嘉砸吧着嘴儿问道:“汉少,御府下设这个审计署、工薪署与相府那个财政部是不是有些职能混淆啊?”
刘汉少也砸吧着嘴儿说:“这个财政部除了收钱就是花钱,右手出左手进,他们一家守着钱过日子,时间久了怕出问题。所以,审计署就是专门查账的,每年审一审,审审更健康。国家赚了多少钱,他们又把钱都花在了哪里,谁的账查不清楚,谁就去检察司谈心,如何?”
郭嘉点头,表示明白,就是不许随便贪钱了呗。
“那工薪署呢?”
“就是专门发薪俸的部门。以前那些有开府之权的官员,征辟僚属都是自己花钱,现在既然撤销了他们开府的权限,所有的官吏都得国家发放薪俸。哥打算拿出国家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来给官吏发放俸禄、给军队发放粮饷以及装备。另外百分之六十交由相府使用,该建城建城,该修路修路,给百姓发放农具器械,建医院建学校,都是他们的事,咱们不管。”
荀彧当时就不乐意了。给百姓分田分地,发农具发种子这些事,现在就是他在负责,怎么听着刘汉少说那意思,还把他们给扔出去了?
“陛下,您乃天下之主,善养百姓,责无旁贷,岂有不管之理?”
刘汉少脑门黑线,连忙解释道:“不是不管,哥的意思是不随便瞎管乱管,好让爱卿们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有用武之地。”
“陛下,我赞同本初的意见,军府总统一职,还是您亲自担任的好。”
戏志才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把袁本初开玩笑的话当真了。其实,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军府总统的位置,但是目前战争情势微妙,有他和刘汉少商议着就能决定军队的事情,假如再来个什么总统,左右乱捅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哥已经是汉正军统帅和北邙军校校长了,还占那么多职位干什么?放心吧,没人能阻碍你的事!”
戏志才有些不甘心地点点头,猛然又想,啥叫我的事啊?清剿叛乱,平定天下,不应该是您这个皇帝的事么?
“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