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大忽悠帝-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室之中,五人喝着茶水,夏侯惇有些忐忑地问:“兄长,陛下让我去修水利,是啥意思?”

    曹仁有些阴阳怪气地说:“啥意思?看中你,给你升官了呗。”

    曹操狠狠地瞪了曹仁一眼,于是,曹仁便低下头,假装茶水好喝。

    “其实,我更愿意跟着兄长领军。”

    夏侯渊的话正好戳中曹操的痛点,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陛下新立汉正军,凡为将者,必先入军校学习。咱家没有一个人能入军校的,陛下之意其实已经不言自明,以后不要再想领军之事了。”

    想一想当年,陛下一语中的,直接就说出了自己想做征西将军的愿望。可是现在连军队的边儿都不让自己碰,难道傅南容真就比自己领军的本事强?还不是因为他投靠的早!难道是陛下有意压制自己?可是他对自己和袁本初所表现出来的看重,又不似作伪,今天还当众说出要把自己磨成快刀。难道还是因为何皇后那件事,使陛下心生嫌隙,有所顾虑?

    “兄长一心为国,却不受小皇帝重用,咱们干脆一同返乡……”

    “住口!”

    曹洪慷慨激昂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曹操严厉地喝住。

    “陛下是少有的明君,如何安排我等,自有深意。以后对陛下不敬的话,不许再说,否则别怪为兄家法无情!”

    …………

    改制之事已经放到朝会上讨论了好几次,太傅袁隗始终一言不发,犹如老道求仙一般。意见最大的就是九卿之中被撸下来的那几位,但是九卿又没蹲一个坑里,被改成部级的那几位则大力赞同。

    戏志才与高节联名上书,应当扩充燕云近卫团的编制,尤其是高节,从河东送回来了很多人和马,引起刘汉少注意的是一员白波降将,名叫徐晃。

    燕云近卫团并不隶属军府,反而挂在御府之下,说明这就是皇家的私人卫队。戏志才和高节的心意,刘汉少能够理解,但是他并不打算扩充。保镖嘛,又不是保安!

    其中还有一个细节,汉朝以右为尊,但是现在的第一副职都是“左”位。于是,对改制不满的爱卿们扯出长篇大论,进行猛烈攻讦,而改制之后,觉得自己可能会权利更大的爱卿们也扯出长篇大论,对反对者进行大力批驳。

    尊左还是尊右,能有啥区别?

    夏商周,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括弧,燕饮就是宴饮,凶事就是吊丧。

    然而,刘汉少就是当初在北邙山里偷偷摸摸拉起北邙营,耍滑头换个说法而已,后来慢慢的又有了嵩山旅,如此才发展出来的左为一副。

    礼法,爱卿们争的是礼法,懂不懂?

    刘汉少真想问一问他们,撸枪的时候是用左手比较顺溜,还是用右手比较有礼貌呢?

    很奇怪,一直以为要跳出来骂娘的火爆老头王子师,竟然沉静的像个淑女,偶尔提出一些个人疑惑,有了解答之后,也就不再做声,最后,竟然说出了新皇就该有新气象这样的话,算是站到了支持改制这一边。

    有了王允的加入,支持改制的爱卿们终于占到了大多数,接下来就该谋求新的职位了,于是,爱卿们紧紧盯着三府之位,也好便于为自己谋划,该去走谁的门路。

    最先被确立的是相府,以杨彪为首相,黄琬为左相,王允为右相,而原司空荀爽则改任文教部部长,兼领太学院校长,首先把重点放在重新开办太学院的事务上。

    军府方面,调任幽州牧刘虞为总统,只是道路不畅,想把诏书下达到位,不知道得何年何月。令人意想不到的的是河东卫觊被任命为汉正军总需备长,这是高节举荐的,因为卫觊在河东参与平叛,不仅作战勇敢,而且给予了汉正军很大支持。

    这倒不是因为皇帝宠着高节,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刘汉少知道,河东卫氏太多肉了。“打仗就是杀人”,在说这话之前,其实应该说打仗就是烧钱。

    刘汉少和戏志才一直在极力地控制着兵马数量,是为了走精兵路线,何尝不是怕人太多养不起呢?尤其是这俩人都知道,那些不乖乖的诸侯背后都有一些多肉人物,比如原本的历史上,支持刘备备的张世平、苏双、糜竺。

    河东卫氏绝对属于多肉中的多肉,全大汉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刘汉少现在等于是得到了河东卫氏的支持,一来是因为卫觊心向汉室,从卫青那辈起就是汉朝忠良;二来是因为高节治军严谨,对地方秋毫无犯,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卫氏对当朝的信心。所以,刘汉少当然不能让人家热脸贴着冷屁股,直接任命卫觊为总需备长,与高节、戏志才同级。当然了,总需备长嘛,以后卫觊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至于御府方面,空出的位置就更多了,连总理大臣都缺货。袁绍欣喜不已,认为这个总理的位置就是陛下留给自己的,然而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
………………………………

北地卷 第135章 牛辅的悲催之旅

    第135章牛辅的悲催之旅

    ……………………………………

    高节在河东高歌猛进,郭太北逃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赵云带领吴匡向西南下,一路由自己率领,正南而下。同时命令赵云,只许截击,不许攻坚。

    驻扎在解县的白波军胡才部得知白波谷被破,郭太北逃的消息,立刻纠合人马,经桑泉城、董亭,预想由皮氏绕道而过,追随郭太,却被赵云与吴匡在耿乡打了伏击,阵斩胡才。

    驻守猗氏的牛辅军樊稠部得知胡才北上,亦出兵蒲坂,攻打白波军韩暹部,韩暹部不敌,弃城向南突围,却被从河北绕道而来的牛辅军张济部截击,四下溃逃,乱军中张济中流矢而亡,韩暹不知所踪。张济之侄张绣一怒之下,尽屠韩暹部俘虏一万一千余人。

    高节率军由绛邑南下,围困闻喜,驻扎闻喜的白波军杨奉部投降。于是,命赵云、吴匡南下,进驻解县。樊稠得知之后,由臼城退回猗氏,与赵云、吴匡形成对峙状态。

    …………

    河东治所安邑,牛辅的临时府邸。

    “河东白波贼寇既平,汉正军仍不退去,是何道理?”

    牛辅气呼呼地在大堂上走来走去,但是能够看得出来,气愤的外表下难掩慌乱的内心。

    如今高节就驻扎在闻喜,与解县赵云对安邑、猗氏形成北、西夹击之势。虽然蒲坂还有张绣一部,大阳还有李傕一部,从实力上来说,丝毫不比汉正军差,但是牛辅心里没底,毕竟和董卓家有关系的人就剩他自己了,连他那个留在郿县,比他还肥硕的老婆都被皇甫嵩杀了。

    “汉正军奉陛下之命,前来河东清剿白波贼,那也是因为牛将军无力平叛。现在虽然几个白波匪首已被剿灭,但是仍有小股贼寇四处流窜,祸害乡邻,将军不思剿寇,却急于想要赶走高元帅,又是何道理?”

    随着时局日渐明朗,种邵在牛辅面前说话也硬气很多,看到牛辅垂头丧气,默不作声,随即又安慰道:“邵知将军思虑,无非是担忧高元帅难容将军,但是将军放心,高元帅乃是奉诏平叛而来,将军也是咱们大汉的将军,高元帅必不敢同室操戈,危及汉室。”

    牛辅忿忿不平地说:“董卓一家被杀了个干干净净,高节和赵云又在安邑、解县围而不退,天使叫我如何不担心?”

    “哎……”

    种邵语重心长地说道:“牛将军,不是我说你。董卓擅行废立,乃是国贼,到了此时此刻,难道你还要与他复念翁婿之情?”

    “不会!董卓老贼死有余辜,辅乃大好男儿,岂能与国贼同流?”

    开玩笑,就算牛辅再傻,到了这个时候,也不会再拽着董卓蹭倒霉呀!

    “既如此,将军何须恼怒惶恐?皇甫嵩杀董卓全家,只因董卓乱政之时,虐杀了其叔母,所以皇甫嵩是报私仇、泄私愤,并非陛下之意。徐荣、华雄、李蒙、王方均已复用,可见西凉将领仍被陛下倚重,将军比之他们又如何?”

    “一帮背义叛主之徒,岂能与辅相比?”

    提起这几位,真是让牛辅恨得牙根痒痒,原本只是几个欠揍的“小兵旦子”,就因为投靠陛下早点,现在一个一个也成人物了。

    “将军慎言!我等俱是汉臣,主君自然只有陛下,何来叛主之说?”

    种邵寒着脸教训牛辅,然后又温和地说:“他们只是萤火之光,陛下尚且不弃,何况将军有斩杀董越之功,忧烦何来?”

    “啊……我还有功?”

    虽然是疑问句,但是牛辅已经咧开大嘴笑了起来。

    “当然有功!董越乃是董卓死党,即使董卓被诛,仍旧死不悔改,妄图杀入京师,祸乱天下。将军将其斩杀,乃深明大义之举,消祸乱于无形,建大功于当世。依邵来看,陛下就算再立一军,任将军为军长,亦不为过!”

    军长这个词,牛辅是知道的,对面的高节就是汉正军的副军长。要是陛下真能封自己一个军长干干,恐怕自己往后也该算当朝重臣了。嗯……高节的人马也不比俺多,俺当军长正合适。

    牛辅想着想着,一张胡子拉碴的脸便笑成了带刺的菊花,随即讨好地问道:“不知天使,何以教我?”

    “上书,请罪!”

    带刺的菊花立刻枯萎了。

    牛辅瞪着种邵,寻思着,刚才还说俺有功,怎么马上又说要请罪?

    “陛下宽怀仁厚不假,可是将军毕竟是董卓姻亲,就算陛下不咎,朝中群臣也难免非议。所以,将军请罪,谦和恭谨,陛下念及将军功劳,为将军再立新军一事,方可水到渠成啊。”

    带刺的菊花又开了。

    “天使言之有理,有理……他日辅若得陛下眷顾,必不敢忘天使之恩。”

    种邵客气地说道:“哎……你我同殿为臣,所做之事也不过是为朝廷尽力,为陛下尽忠。谈不上什么恩义念忘。”

    “有恩……有恩……”

    牛辅又客气一番,然后问道:“不知天使打算何时还京?辅又该何时上书请罪?”

    “将军上书,越快越好。邵还要前往高元帅那里一行,嘱咐他且不可与将军发生误会。”

    “正该如此!”

    …………

    种邵走了,牛辅乐乐呵呵地找人来写请罪书,除了臭骂一番董卓之外,就是写自己如何被董卓蒙蔽,如何忠贞不屈,如何斩杀董越。当真是其情可悯,其功可彰,读之落泪,闻之唏嘘。末尾就差一句“我还只是个孩纸啊!”

    然而,张绣一部失去了联络。

    牛辅派出大量探马前往蒲坂,撒开了四下寻找,传回的消息居然是张绣带着人马前往解县,向赵云投诚去了。牛辅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张绣已经走了,追也追不上了,要是樊稠和李傕再出点什么事,自己还有啥资本混军长呢?想召他们都来安邑,还怕他们吃穷自己,于是,又派出大量探马前往猗氏与大阳,暗中监视樊稠、李傕。

    不知从何时起,牛辅军中流言四起,一说高节就是当年皇甫嵩的护军司马,壮节侯傅燮傅南容,此次对安邑围而不退,就是要为皇甫家报仇;一说在弘农驻扎的张辽张文远已经渡河而来,要为老上级丁原报仇;还有的说张济其实是被牛辅害死的,因为那货不听调遣,所以张绣投靠赵云,就是为了给张济报仇……

    粗话的,俺在河东呆的好好的,除了被白波军揍一顿,怎么就还惹来这么多仇家呀?

    被种邵安抚下来的牛辅又变的惶惶不可终日,急忙召樊稠与李傕前来商讨。

    樊稠说军务繁忙,抽不开身。这倒不是瞎说,原本赵云人少,樊稠还不是太担心,后来赵云收拢了很多白波降兵,又有张绣一部投诚,实力暴增,使樊稠感觉“压力山大”,就怕哪天赵云来了兴致,把他给推平喽。

    但是牛辅不信这些,认准了樊稠已经起了歪心,恨不得将他立斩刀下,可惜力有不逮。除此之外,牛辅还得知,李傕倒是正在赶来,却是带着本部兵马一起来的……

    牛辅很暴躁,牛辅很愤怒,牛辅很惊恐。

    “主人,事到如今,还当早作打算。”

    面向迥异,眼窝深陷的胡赤儿可不姓“胡”,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姓,只有“赤儿”这么一个类似绰号的名。这个名来自于他一脑袋泛红的头发,只因他是胡人,所以便称“胡赤儿”。

    牛辅气呼呼地说道:“打算!打算!我现在还能有什么打算?”

    “军心溃散,将领生异,别人都还能为自己的前程谋划,可是主人毕竟和董公公是翁婿姻亲,就算陛下一时不会为难主人,将来想起董公公之恶,也难免嫌隙主人。不如……”

    胡赤儿欲言又止,牛辅急着催问:“不如怎样?”

    “不如就此逸去,寻一处生地,做个清闲富家翁。”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据说董卓可是被陛下亲手斩杀的,虽然勇猛无比,却也惊险万分。等到将来时局稳定了,陛下坐在高高的大殿上,看着自己杵在下边,万一再想起董卓做的恶,能给自己好脸子么?到那个时候,任打任杀,可都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了。

    终于,牛辅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打算出去旅旅游。带着胡赤儿为首的亲卫十余人,以查看防务为由,匆匆地出了安邑,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带着大大的包裹,比逃难的潇洒,比搬家的利索。

    北边是高节,西边是赵云,就算过河南渡,还是王闹闹的地盘,所以牛辅等人只能往东。反正西凉老家是回不去了,往东走,别回头,过了上党过冀州,究竟北上还是南下,到时候再说吧。

    出了安邑,一路狂奔几十里,不仅是马受不了,就是牛辅也被颠的龇牙咧嘴。好不容易到了荒山野岭,牛辅再也走不动了,下马休息,命人四处找水。这些年虽然世道不好,但是牛辅的小日子越过越安逸,冷不丁走上逃亡之路,不仅有一丝茫然,也渐渐升起往日凶悍之气。

    找水的回来了,牛辅一番痛饮,却没注意到胡赤儿暗中使眼色,悄悄抽出了短刀。十几个亲卫之中,竟然有八个已经站到了胡赤儿一边,各自寻着要暗算的目标,猛然出手。可怜另外几个牛辅亲卫,中刀处不是背后便是肋下,临死都不知道因为个啥。

    牛辅扔掉水囊,抽剑在手,怒喝道:“赤儿,你敢背叛于我?”
………………………………

北地卷 第136章 买张门票看皇帝

    第136章买张门票看皇帝

    ……………………………………

    说起牛辅,不管打仗怎么废物,脑袋瓤儿怎么不够用,个人勇武还是有一些的,否则单凭女婿的身份,也无法名列董卓手下几大中郎将之一。见机不对,牛辅第一时间持剑在手,欲做殊死一搏。

    只听胡赤儿阴恻恻地说:“说什么背叛不背叛,这些年我对你鞍前马后,你却待我如仆役牛马,可曾有过半点体恤?事到如今,送兄弟们一场富贵,也算你报偿了我等,难道不应该吗?”

    “贱奴,该死!”

    跑是跑不掉了,牛辅一声暴喝,竟然率先向敌手发起了攻击,出其不意,横斩、斜劈,瞬间将两人砍翻在地。胡赤儿等人大怒,各持兵刃向牛辅砍过去……

    那两个被牛辅砍伤的人并未死去,躺在地上哀嚎不止,有人问怎么办,胡赤儿说:“又少分两份财货,不好么?”于是,便有人上去补刀,送二人与牛辅一起上路。

    还有六个与胡赤儿一起行事之人,看到他如此阴毒辣手,不禁暗中戒备,各怀异心。

    胡赤儿讪笑着说道:“你们放心,这点财货我还不放在眼里。将牛辅的头割下来,献于高元帅,必得重赏。若是我等能得赏识,封个将校,征战沙场,未必会比这些废物差。”

    …………

    牛辅没影了,安邑守军惊慌无比,逃跑者难以计数。有的去给高节报信,有的去给李傕报信,有的去给樊稠报信,还有的甚至越过樊稠跑去给赵云报信。

    因为距离上的差异,李傕接到信之后,当即加速行军,首先占据安邑,收拢了牛辅所部,然后又命人请樊稠前来,一起商议对策。

    老大都没了,樊稠也六神无主,这会儿就别想着怎么抵挡赵云了,商量个何去何从的法子才是正经。所以,牛辅接到李傕之请,立刻带着亲卫向安邑赶来,可惜他不知道,自己前脚刚走,赵云后脚就奔着猗氏而来。

    牛辅得了董越一部分兵马,李傕又得了牛辅一部分兵马,所以现在几股西凉兵马之中,当以李傕的实力最为雄厚。投向朝廷是大家的一致决定,请请罪,说几句客气话,回头到了自己的地盘上,照样当老大。

    有兵马就有谈条件的资本,李傕派人向高节送信,说明了自己的意图,但是高节提出的要求是兵马必须接受改编,将官去北邙军校学习。这让李傕愤然大怒,心里话说,我们这帮人去了洛阳,还能有好吗?

    相持其间,传来消息,樊稠留在猗氏的兵马,被张绣部将骗开城门,一拥而入,然后就全落入赵云囊中,气的李傕大骂樊稠蠢笨如猪。

    人在屋檐下,樊稠只剩下带来的几十个亲卫,由着李傕再怎么骂也不敢犟嘴,但是心里却对李傕充满怨恨。

    胡赤儿七个人带着牛辅的脑袋来到高节军中,想要凭此进阶,但是高节说:“背主之人,阴毒反复,留之不得。”

    然后,胡赤儿就没有然后了。

    …………

    年前发出的招贤令终于得到四方反应,同时因为朝廷改制,皇帝要爱卿们举荐贤才的缘故,洛阳城一时之间风云会际。有托关系、找门路来的;有利益交换,几方互推,被举荐来的;还有人觉得本事不小,自己就溜达来的。其中也不乏打听消息,凑凑热闹之人。

    然后,被任命为中吏部部长的马日磾就忙活了个四脚朝天。这位可怜的、曾经被撸的前太尉负责记录所有贤才信息,除了姓名、籍贯、年纪、公母,还要求贤才们每人写一篇策文,但是皇帝却又没有提问,由着贤才们随便写。等到马部长理清了,验看过了,再分出优劣等级,交给皇帝过目。

    因为朝廷是头一回有这样的举措,而且皇帝会亲自接见贤才,所以动静闹的很大,尽管繁琐,等待的时候也很长,但是贤才们还是表现出了空前热情。

    慢慢的,传出一种风声,说是想要得到陛下的召见,就要送给陛下十倾地!对于世家豪门来说,十倾地不算什么,就当买门票看皇帝了呗!一旦得到皇帝青睐,前途就会一片光明,而没钱没势没地皮的,只能仰天长叹或者偷偷咒骂。

    马日磾当然不会承认这样的事了,然而事实却是送了地的真的很快就得到了邀请……马日磾的谜底,简直像走光,被人偷笑,尚且不知。括弧“日磾”二字读作“谜底”的音。

    皇帝举办的欢迎贤达进京酒会就在鸿德苑,外围有伍琼的第十二旅派人把守,酒会周围则是燕云近卫团。

    会场之中有一溜长长的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精美的糕点、冷拼和酒水,周围散落着供人休憩的座椅,赏花赏鱼,景色雅致,甚至还有歌舞表演。穿着马甲长裤与新式衣裙的男女侍者穿梭其间,随时为贤才们提供酒水,也成为酒会上一道亮丽风景。

    燕十一偷空就左右来回地梗梗脖子,好像如此便能让脖子更长一点,挣脱领花的束缚。麻蛋儿,脖子里带这么个作死的玩意,真是要了亲命。没办法,身为此次酒会侍者领班,就算对领花再有意见,也不敢从脖子里薅下来,谁让这是皇帝亲自设计的服饰呢。

    起初来参加酒会的贤才们都特别拘谨,毕竟面见皇帝是一件极其庄严的、神圣的大事,但是随着侍者领入与解说,进到苑中之后便慢慢放开了心怀。有些原本相熟的自然要彼此招呼一番,有些趣味相投的便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吃货们忙于品尝美食美酒,雅致的乐于欣赏歌舞。

    可惜贤才们不知,他们的皇帝刘汉少此刻就混在他们中间,把自己捯饬的像“婶婶学子”似的,身旁还带着杨修与燕四娃,好像五好少年三人组。

    这种情况下,不适合带袁绍、曹操以及许褚、典韦……煞风景!

    其实,就算是杨修杨行走,刘汉少也不太乐意带着,因为杨行走在洛阳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受人瞩目的偶像,可是又怕遇上哪个掉书包的找自己之乎者也,所以只好带上杨修备用。

    从几个聚集人多的人堆里偷偷听几耳朵,刘汉少在苑中随意溜达,忽然发现有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唉声叹气,不禁好奇地走了过去。

    杨修多有聪明劲啊,知道刘汉少的想法,连忙先行上去打招呼。

    “弘农杨修,见过尊驾。”

    那人吃惊地问道:“哦,原来你就是杨百倾?”

    一瞬间,杨修脸憋通红,双拳紧握,要不是顾忌着刘汉少在旁边,估计得上去咬那人。因为坊间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