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彼岸变天-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些东西现在杨思辰只能在心里想想,一旦说出来,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杨思辰非常非常珍惜自个儿的小命。

    为了这个目的,杨思辰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走,先打着格物致知的旗号编写科学启蒙教程,然后在海外建立起学堂,宣扬自己的理论,培养自己的人才。

    幸好这个时代还没有满清的愚民政策,社会风气还算开放,自然也没有骇人听闻的**。只要不触动皇权,不煽动造反,说什么都行。

    杨思辰绞尽脑汁回想后世小学的自然课本上的内容,并且用相对通俗的文字写出来……忙了一下午,才写了十几页。

    揉着发酸的手腕,杨思辰看着自己写的东西,苦笑着想到:看来这编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这本教材,恐怕得花上两三天喽……

    …………

    初八、初九这两天到寺院进香、逛庙会。这是松江的传统。

    杨家人也不例外,初八一大早,杨老爷带着全家人去松江城外的法华寺进香。

    杨老爷骑着马,杨思辰和母亲妹妹坐了马车,出了杨府,杨思辰就发现外面街上是车水马龙,自家的马车根本跑不起来,只得随着大溜慢慢往前挤。杨思辰看着摇了摇头,心想道:得,在这个时代遇上堵车了,不知道会不会像后世那样一堵一整天……

    不过杨思辰很快便想起来:这个时代的城市远没有后世那么大,就算是大拥堵,这车队总不会一堵就是几里地?果然过了两刻钟,杨家的马车便出了城门。

    出了城,杨思辰感觉到马车明显快了起来,撩起车窗的帘子,便看见自家老爹那策马而行的样子――左手松松拽着缰绳,右手拿着马鞭,身子微微前倾,两脚蹬着马镫,样子颇为潇洒,从背后看上去倒像是一个弱冠之年的风流公子。回头瞅一眼母亲,却发现母亲正斜着眼瞅着自家老爹的背影发呆,对上杨思辰探寻的目光,赶紧把头扭向一边,和自己的两个妹妹说笑去了。杨思辰扯起嘴角,放下了帘子,规规矩矩地坐好,心想道:回去等闲下来一定要学骑马!风流公子才有泡妞的资本!!

    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潜心开始催动真气运行起来。杨思辰的内功修习得不错,小两个月的时间,便能催动真气自如游走于全身经脉,再过几个月,便能催动真气发功,使内力和已有功夫合二为一了。据紫绢说,若是到了这个程度,便算是小成了。常人若想达到这个程度,估计得三年时间。

    过了半个时辰,杨思辰感觉马车开始减速了,便把真气收回丹田,睁开眼睛,用手撩起帘子,好奇地向外看去。

    杨思辰一眼便看到山上法华寺的大雄宝殿。这法华寺位置选的极好,方圆十几里就这里有一座三十来丈高的小山,山上还有两条终年不断的溪水,正可谓有山有水,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这时的法华寺很热闹,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进香的,拜佛的,摆摊的,挑担的,耍把式的,混人堆里掏包的,三教九流齐聚会,五行八作云集。寺门口的路两旁更热闹,有某一处或者某一族的居民凑份子,请来戏班子、舞班子、杂耍班子,搭台唱戏,抬神游街,火叉开道,花砖盖顶,旁边的观众豁命似的叫好。

    待马车停稳了,杨思辰率先跳下马车,接着扶着母亲和两个妹妹下了马车。这时杨兴润也把马拴好,走了过来。

    郑氏由于有了四个月的身孕,肚子已经有点显怀了,杨兴润爷俩也不好意思再麻烦郑氏再分心照顾两个活蹦乱跳的小丫头。爷儿俩对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杨兴润上前扶着郑氏,杨思辰则一只手牵着一个妹妹,一家人进了法华寺的正门,沿着石阶朝法华寺正殿走去。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来到大殿前。法华寺寺院的第一进为天王殿,一进天王殿,杨思辰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过了天王殿,就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殿中的人流并不多,不过香火却很好。一家人都不是信佛之人,也没有拜佛。杨老爷也只是给了十两银子的香油钱,便扶着郑氏由小沙弥引着向寺院的后院走去,杨思辰则牵着两个妹妹跟在后面,眼睛却时不时地东张西望。

    实际上古代华夏汉族人的宗教信仰程度很低,“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有个笑话,说西方人对上帝许愿,实现了当然要感谢上帝,没实现则是上帝对你的考验,需要更加虔诚。华夏汉人求神拜佛却是谈生意,先许个愿,愿望实现了才献上贡品,叫做还愿;要是没实现则一分贡品也不给,还要跳着脚骂“这个神仙一点也不灵,走,大家去别的庙求去,那个神更灵”。华夏汉人以灵与不灵给神仙打分,以完全的实用主义对待宗教,所以后世西方有的汉学家说华夏汉人根本没有宗教信仰。

    旁边一位解签大师见杨思辰走近,眼前一亮,对杨思辰招招手说道:“小施主,看你东张西望,必定是有心结的,不如求根签,信与不信,权当安心”

    杨思辰正准备领着两个妹妹跟着父母往前走,被解签大师这么一喊,便停住脚步,转过头正好和解签大师四目相对。这解签大师白须白眉,面目和善,估计有六十多岁了,身着一裘灰sè道袍,盘腿坐在榻上,面前一条长桌,上面却只放着两只签筒,一套茶具。

    杨思辰蹲下把两个妹妹拉到面前,笑着说道:“雯妹妹、静妹妹,哥哥和这位大师说说话,你们去父亲母亲身边玩一会儿可好?哥哥一会儿就过来。”两个小丫头点点头跑开了。杨思辰看着两个小丫头跑到郑氏身边拉起郑氏的手之后,才朝着解签大师这边走过来。解签大师看了,眼里流露出一丝欣赏的目光。

    杨思辰对这个说信也不信,说不信吗,也反驳不了,当下带着可有可无的心且闭了眼摇着,却突然掉出来一支。杨思辰想这作不得数,只记了一下签号,再摇,复又同出两支来。细一看,仍是适才那支。

    那位解签大师看完签文,便是:“中签申宫:【咬金探地穴】人行半岭ri衔山,峻岭崖岩未可安;仰望上天为护佑,此身犹在太平间。”这签文,杨思辰隐隐约约懂得。说的好像是程咬金意外得了皇袍,做了三年混巨魔王一说。大师笑着替杨思辰解释道:“此卦淘沙见金、人处险境之象。凡事有贵人之兆也。小施主业已度过一劫,也只管宽心便是了。”

    杨思辰听罢,不由地高看解签大师一眼,说道:“承大师吉言,将来如大师所言有所成就,定不忘大师提点,小小谢意,还望大师收下。”说完便拿出了一个五两重的银元宝,递给解签大师。解签大师也没客气,接过银元宝转手塞进袖袋里。

    杨思辰也没在意,朝解签大师拱拱手便追着自己家人朝法华寺后院走去。

    待进了法华寺后院,方才发现这后院原来别有洞天――青山绿树掩映,门前小溪潺潺,坡上马鸣牛哞狗儿叫,宅外菜园阡陌相连,院内花草覆假山,秋千玲珑蹴鞠场,楼上观湖景,亭中赏银杏,耳听山寺钟鸣,室闻兰芳花沁。

    好一幅田园山sè图!杨思辰不由得赞叹道。杨老爷和郑氏随着人流进了回廊,坐下休息,两个小丫头却爬出回廊,跑进菜园子,向着秋千跑去。杨思辰见状,苦笑着摇了摇头,赶紧翻过回廊,追两个小丫头去了。两个小丫头见哥哥追过来,便沿着田埂,分开跑,杨思辰抓住这个,却漏了那个,抓住那个,这个又跑开了……杨思辰见此,索xing放开了,跟着两个小丫头跑。反正自己看着,不出事就行。其他孩子看见了,纷纷爬出回廊和两个小丫头一起玩。不少仆妇丫鬟见状赶紧翻出回廊跟在少爷小姐身后,生怕有个闪失。

    杨老爷和郑氏看着孩子们在菜地里疯跑,哭笑不得――这俩丫头,被自己惯得太野了。

    过了一刻钟,杨老爷看不下去了,跳出回廊运起轻功朝思雯奔去,杨思辰见状,也运起轻功朝思静奔去。疯跑了有一会儿的两个小丫头看着躲不过去了,加上也跑累了,索xing不跑了,往地上一坐,就地撒起泼来了,登时把这爷俩唬得愣在那里。待这爷俩终于把这俩小魔头抱回回廊,周围的人早已是一片哄笑。一家人没敢再在回廊停留,匆匆出了回廊,进了事先定下的小院子。

    进了院子才发现到中午了,小沙弥送来了一只大食盒,杨思辰看了父亲一眼,杨老爷朝杨思辰点点头,杨思辰接过食盒,给小沙弥道了谢,才将食盒提来放在石桌上,把菜和米饭端出来摆在石桌上,食盒里的饭菜非常简单:一盘烧豆腐,一盘拔丝萝卜,一盘素炒青菜,一盆白菜豆腐汤,外加五碗米饭。

    杨老爷笑着解释说:“按照法华寺的规矩,这斋菜是一定要吃完的,否则就是对佛主不敬。所以这分量是按人头做的,咱们一家人恰好能吃完。”说完便拿起筷子夹了块豆腐放到郑氏碗里,然后端起碗开始吃饭。

    杨思辰见状,看了两个小丫头一眼,见二人正在往嘴里扒饭,这才端起碗开始吃自己的饭。两个小魔头显然饿狠了,整顿饭只顾着往嘴里扒饭,没有说话,也没有调皮。

    吃了饭,郑氏带着两个小魔头进屋休息去了,杨老爷在屋外石桌前坐下休息。杨思辰则在后院四处闲逛。

    下午,杨老爷陪着郑氏在屋内说话,两个小魔头则继续在寺内疯跑,这可苦了杨思辰,既要看着她俩,不让她俩出事,还要防着两个小魔头时不时的来上那么一出恶作剧。

    待快要离开时,一个小沙弥叫住杨思辰,把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他,说是解签大师给的。杨思辰累了一下午,也没多心思想,向小沙弥道了声谢,将信封往怀里一揣,便跟着父母无jing打采地往山下走去。

    待一家人回了杨府,已是月上枝头了。
………………………………

第三十章 辽东的消息

    ()  下了马车,杨思辰随父母去沧海堂给杨老太爷请安。

    眼看到了饭点了,杨老太爷索xing留下一家人一起吃饭。

    待菜上齐了,杨老太爷带头,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杨老太爷便直接说道:“你们出去了一天,这会儿也都饿了,先吃饭,有什么话吃了饭再说也不迟。”

    一听这话,杨老爷便点点头,端起碗来,待杨老太爷开始吃饭后便往嘴里扒饭;郑氏和杨思辰对视一眼,也开始吃饭;两个小丫头更干脆――杨老太爷话音刚落,便抓起筷子飞快地吃了起来,一看就知道是饿狠了。

    过了两刻钟,杨老太爷见一家人都吃得差不多了,方才和颜悦sè问两个小丫头:“雯儿静儿,今天玩得开心不开心呀?”

    两个小丫头同时回答道:“开心!”

    杨思雯毕竟大一些,放得开,接着说道:“辰哥哥真笨!连雯儿都追不上。”

    杨老太爷扬起眉头,朝杨思辰看去,见杨思辰一脸尴尬地表情,方才问道:“那雯儿说说,你辰哥哥怎么个笨法?”

    杨思雯眨了眨眼睛,说道:“辰哥哥在菜园子里追我和妹妹时,每次都是只能抓住一个,辰哥哥想去抓另一个时却把抓住的又放了。爷爷,您说辰哥哥笨不笨?”

    杨思静也在一旁点着头,一副很认同姐姐的说法的样子。

    杨老太爷听罢扭头看向杨思辰,见他一脸狼狈,开怀大笑道:“你们的辰哥哥的确是个大笨蛋!!哈哈哈哈……”

    杨思辰见杨老太爷没有责怪的意思,心里松了口气,方才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祖父,妹妹们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孙儿像这么大的时候,也一定没少调皮?”

    杨老太爷听罢,指着杨思辰笑骂道:“你这小兔崽子,还好意思说?你四岁那年,一个人悄悄拿了你父亲的剑,跑到安澜苑的花圃,把你母亲种的一大片玫瑰花砍得东倒西歪,被你母亲逮住了还诡辩说是在练什么‘落英剑法’。五岁那年,你又拿了你母亲的软弓,把你父亲画的一幅大雕图shè了个洞,shè完之后还边跑边喊‘我把老鹰shè死了,我把老鹰shè死了’。哈哈哈哈……”

    杨思辰听罢,扭头看向父母,见二人均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方才用抱怨的口吻对杨老太爷说道:“祖父!不带这么揭孙儿的短的!”说完,满脸幽怨地看着杨老太爷。

    杨老爷一巴掌拍在杨思辰脑袋上,笑道:“怎么了?你这小兔崽子现在知道难为情了?当年你shè我的大雕图的时候你咋不手下留情?”

    郑氏见儿子吃瘪,笑着打趣道:“老爷,你还好意思说你当年画的那幅大雕图,妾身当初一眼看去,还以为是只鸽子呢!让辰儿shè了也好,省得挂在那儿丢咱家的脸!”

    杨老爷闹了个大红脸,不好意思地看着杨老太爷。

    杨老太爷也笑着对杨老爷说:“你若画菊画竹尚有几分可赏之处,若是画鹰画雕,则缺少几分霸气和凶狠,倒确实是像鸽子。”

    杨老爷只能满脸讪笑地点点头。

    杨思雯见此,插话道:“爷爷,辰哥哥原来比我们还调皮呀,现在装得比谁都正经,真真是一只大尾巴狼!”

    杨老太爷和杨老爷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郑氏见此也掩着嘴吃吃地笑起来。杨思辰见此,趁机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摸样,对妹妹说道:“大尾巴狼最喜欢吃小女孩了!”

    杨思雯见此赶紧躲到母亲怀里,朝杨思辰做了个鬼脸。

    一家人笑得更欢了……

    一家人就这么嘻嘻哈哈聊了半个时辰,方才散去。

    杨思辰回到碧波院,赵嬷嬷已经准备好热水喝换洗衣物,正等着杨思辰回来洗澡。

    杨思辰跟着两个小丫头跑了一天,早就累了。待洗了澡,便由紫绢服侍着上床睡觉了,至于那个信封,自从回了家,早就被抛到爪哇国去了。

    …………

    正月初十快到中午时,杨思辰正在书房里写书。夏忠过来找杨思辰,说是杨老太爷要他去沧海堂,说是有事找杨思辰商量。

    杨思辰放下书,叫上紫绢,便跟着夏忠往沧海堂走去。

    在路上,杨思辰问夏忠:“忠伯,祖父找我有什么事?”

    夏忠回答道:“老爷派去辽东的人回来了,现在刚进府。”

    杨思辰没再耽搁,遂加快脚步跟着夏忠向沧海堂走去。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三人便来到沧海堂的前院,紫绢留在门口,杨思辰则跟着夏忠继续往里走。

    进了沧海堂正屋,杨思辰便看见杨老太爷坐在主位,自个儿的老爹坐在右下首,母亲则和老爹坐在同一侧,屋子中间还站了个男人,他正和杨老太爷说着话。由于这个男人是面对着杨老太爷的,杨思辰看不清他的相貌,但依然感觉到这人隐隐约约散发出来的气息给人以一种如沐chun风似的舒畅。

    杨思辰给长辈们请了安,之后站在杨老太爷身旁,这才看清屋子中间站着的男人――看上去三十多岁,身材中等,穿一身儒衫,除了腰带外,身上并无其他饰物,面孔看起来很和善,鼻子有点大,眼里却闪着若有若无的jing光,不过看起来并无恶意。

    这个男人也打量着杨思辰,眼里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丝赞赏。

    “李福林,你从辽东回来,可有什么收获?”杨老太爷看人到齐了,便问道。

    “这次去辽东,我找到建州女真首领的心腹下属――希福,他对我们的提议很感兴趣。很快便把我引见给了他们首领。”李福林不亢不卑地回答道。“首领对我的提议也很感兴趣。”

    “这么说这事成了?”杨老爷扬了扬眉,问道。

    李福林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当时确定了交易地点在北海南滨的一个小渔村后,女真首领**哈赤希望我们提供生铁给他们,可是朝廷是严禁贩卖生铁出境的,这事我没答应。首领又希望我们家能给他一万两银子作为礼物,这事我做不了主,于是回来和东家商量。”

    “这事答应他。我们只是想赚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杨老太爷说道。

    李福林点头应了下来。

    “辽东的情况怎么样?”杨老爷问道。

    李福林想了一会儿,说道:“自从朝廷在从锦州去辽东的商路上设了限制,女真所需的茶叶只能绕道蒙古经辽西才能到达辽东。价钱一年之内涨了六成。女真出产的山参、毛皮由于卖不出去,只能堆在仓库里发霉。女真各头人还过得下去,他们倒不差钱,可以出高价买茶叶,但是普通女真百姓的ri子却比以前难过多了。”

    杨老爷说道:“这和我们没太大关系,我们只是商人。”

    杨思辰看了一眼杨老太爷,说道:“祖父、父亲,辰儿看来这**哈赤也算是一大枭雄,祖父和父亲均被大明朝廷所杀,他却依然接受朝廷册封,这忍辱负重的气度,不比勾践、韩信差到哪儿去。照孙儿看来,这人所图非小哇。”

    杨老太爷笑了笑,问道:“小辰子,照你看来,他图的是什么?”

    杨思辰没有回答,只是说道:“祖父可否记得,故宋是被谁赶到江南的?又是谁扬言要‘搜山拣海捉赵构’的?”

    杨老太爷和杨老爷对视一眼,皆是没有说话。

    杨老太爷没有再和杨思辰说话,扭头接着问李福林:“**干都司现在有多少汉人?”

    李福林想了一会儿方才回答道:“这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干都司那么大,至少也有九十万汉人在那里。如果再算上朝鲜人和其他人,真正在辽东种田为生的人数可能有九十五万左右,大概七十万户。”

    杨老太爷祖孙三人互相看看了看,最后杨老爷问道:“汉人和女真人相处得怎么样?”

    李福林回答道:“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有的女真人能和睦相处,有的女真人欺负起汉人来很厉害。汉人也不太喜欢这些蛮横的女真人,不过苦于找不到人管,不得不忍气吞声。不过对于汉人商队,女真人倒是来者不拒。”

    杨老爷又问道:“**哈赤对汉人态度如何?”

    李福林回答说:“很矛盾,既赞赏我们汉人的勤劳,同时又嫉妒我们汉人的富裕。”

    郑氏叹了口气,突然开口说道:“照这么看来,**干都司的汉人和女真人之间迟早会有一场械斗。如果真的爆发冲突,汉人没有马匹弓箭,绝对干不过jing于骑shè的女真人的。”

    李福林说道:“夫人说的是。东家,我们还把茶叶往**干都司卖吗?”

    杨老爷说道:“卖!与其让那些蒙古人把钱赚了,倒不如这些钱落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一旦和**哈赤搭上线,说不定将来能帮那些在**干都司的汉人一把呢!”说着,意味深长地朝杨思辰看了一眼。

    杨思辰说道:“从李管事说的事来看,这**哈赤又是要生铁又是要银子的,恐怕是要打仗了?”

    “是。女真人分成很多部族,彼此之间恩怨不断。**哈赤花了三十余年才统一了建州女真,建州女真北边是野人女真,西边还有叶赫女真,中间还夹杂着鄂伦chun的一些部族。形式相当复杂。建州女真和叶赫女真是世仇,叶赫女真实力不如建州女真,若不是朝廷一直偏袒叶赫女真,建州女真早就把叶赫女真灭了。这次打仗,多半还是打叶赫。”

    杨思辰心想:萨尔浒之战还有两年多一点时间,这个时候**哈就开始准备了,这也太长了,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后金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远不如大明朝。

    杨思辰看了一眼杨老太爷,说道:“祖父,孙儿看可以这么办,我们从东瀛为**哈赤输送五千斤生铁,但是这生铁不是白给的,我们杨家可以要求**哈赤在接下来两年内把他所管辖地区的所有山参、皮毛按照约定价卖给我们。价格按照当前**干都司市价的九成。并且告诉**哈赤:如果他同意的话,我们杨家会长期与他做买卖,七八个月后等我们自家在海外的铁厂建完了,包括兵甲弓箭我们都可以卖给他!价格嘛,共同商议,一旦确定下来五年内不变!控制了**哈赤的武器来源,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建州女真!这对于我们杨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过几天孙儿便把更大的飞剪式帆船的图纸弄出来,两千七百料的三桅帆船,这船足够在南洋横着走了。”

    “嘶――”屋里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气。

    “小辰子,你可比你爹心狠得多啊!你爹还是只要几个鸡蛋,**的这是连鸡窝都要一起端了啊!”杨老太爷拍了拍杨思辰的肩膀,半感叹半笑骂地说道。

    “祖父!有您这样埋汰孙儿的吗?孙儿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杨家?再说了。孙儿没把下蛋的母鸡一起抱走就够给**哈赤面子的了!”杨思辰装出一副很是幽怨的样子说道。

    “你这小兔崽子,刚才算计起人来那么狠心,这会儿装得跟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