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兴梦-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面坐着的军机大臣孙毓汶,见奕劻开口,赶忙回答道:“这事我已经派人打听过来,一开始是登载在英国人办的《申报》上…后来各家报纸就都转载了。”
“不是那个《参考时报》么?”奕劻有些诧异。
孙毓汶一听就知道奕劻在指什么,便说道:“估计不是两江放的消息,毕竟他们离京城远的很,对谈判的内情不是很清楚。。。而且,刘坤一也没那么大的胆子,至于林瑞么,正在西边防着俄国人,哪里有这份闲心。”
“嗯,说的也是,湘系自中法一战后,便实力大损,现在好不容易建了支新军,不至于这么快跋扈起来,或许是天津那边?”奕劻在揣测。
见话题移到李鸿章身上,孙毓汶便知趣地闭上了嘴巴。在满清重臣和汉族督抚之间,孙毓汶还是很会把握分寸的。
“应该还有下文。”奕劻笃定地继续道,“上几次报纸掀起的巨浪都不是一次就结束了的。”
果然奕劻说的话应验了,各家报纸又开始了旧事重提,“早ri修建铁路”的呼声便又高涨起来,在京的士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书,要求朝廷主持修建铁路干线,彻底解决边疆危机。
各地督抚们也很配合地上了折子,求朝廷统一规划,建设铁路干线。
“这一定是有人在幕后cāo纵,非要让我们难堪。”孙毓汶站在军机处东厢房内大声道。公鸡似的大嗓门,连门外的大内侍卫都听得一清二楚。
“小声的,你就是喊破屋顶,也得想出个对策。”
礼亲王世铎瞄了一眼孙毓汶,有些不满地说道。
孙毓汶还未答话,老将军额勒和布却发话了:“我看,修铁路也不是坏事,那些个列强家里,不都有成千上万里的铁路么,大清要是有了铁路,起码往边疆调兵就方便了…”
“可朝廷没那么多钱,不要说拿出大笔银子修路,现在就连每年的水师经费都给户部砍了下来,这几年各地灾荒不断,国库实在是穷。”
孙毓汶没好气地说道。
许久没没参与军国大事讨论的张之万,居然也发表起了意见:“既然朝廷没钱,那么就让各省各地募集资金,自行修建,朝廷只要派员督查,这样如何?”
自从皇帝亲政之后,张之万便一直陆续告假在家,但今天居然却出现在自己本该出现的位置上,着实让众人有些惊讶。
一定是湖广的张之洞授意,孙毓汶不禁有些恨恨地想到:这两兄弟,一个在中枢洞悉朝局,一个在地方,手握重权,二者相互配合,这些年占尽了便宜,笼络了大量的士子,已经隐约成为清流的代表,现在居然又赞同修铁路,这是再为那些士子们撑腰啊。
礼亲王世铎环视一眼屋内,说道:“我看张大人的提议不错,既然不用朝廷出钱,便可以试一试,就像李鸿章修唐胥铁路,南洋实业修建沪淞铁路一样,老佛爷不也没说什么么?我看就这么议定了,请老佛爷和皇上最后定夺好了。”
张之万微微颌首表示赞同,额勒和布也是点头同意,许庚身敲敲烟杆,也从鼻孔内重重地“嗯”了一声,孙毓汶见大家都同意,自己觉得有些别扭,便偏过脸,没有应话。
世铎见状,便叫了书吏进来,拟好了章程,便掀了帘子出门而去。
……………………………………………………
二三ri后,经颐和园首肯,光绪朱批的折子便回到了军机处,上面只有一个字“准”…在建设铁路一事上,帝后两党居然是出奇的一致,军机处的众人不禁有些疑惑…坊间也是议论纷纷,六部大小官员都很奇怪…
但随着工部下属铁路司的成立,这一切便揭开了谜底。“上谕…兹任命赫德为工部铁路司总督察,负责督造各省铁路……恩准各省督抚自行募资修建铁路…”清廷终归准许地方修建铁路了…
总理衙门内,庆郡王奕劻笑容满面地冲一个络腮胡子,头顶微秃的白人,恭维道:“赫德先生,真是恭喜您了,这个差事可是不亚于总税务司的职位,对各省乃至全国的铁路修建握有生杀大权啊。”
但作为清廷客卿的英国人赫德却是一脸肃然,道:“总理大臣阁下,我是真的没想到皇帝陛下将这个职务交给了我这样一个外国人,因此,深感责任重大。不过因为我工作重心依然是在海关,所以我想挑选一位助手,代替我行使权力,这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奕劻听完,心里全是不屑,这个英国佬,满口的仁义道德,骨子里却都是为了银子。外人不知晓,我还能不知道?太后和皇上为什么会答应的那么快,那么出奇地一致,还不是因为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拜访起了效果。
此刻,大清和俄国正处于战争的边缘,英国人正在居中调停,所以此时,朱尔典的任何话语都非常的有效,太后即使是对铁路再心有芥蒂,但此刻却不敢说上一个不字。朱尔典和赫德的背后便是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这个傻子都知道。。。
但上谕里说的很明白,各省自行募资,难道英国人肯定自己能在修铁路上插上一脚?奕劻虽然算是足够明白,但却只能猜出一半。。。
“我想向你要一个人…”赫德说道。
“谁?”奕劻微微眯了眯眼睛,心说,我夹袋里的人虽然多,但能愿意作为你助手的却寥寥无几,谁不知道海关纪律严明,数十年没一丝一毫贪腐之风,哪个宗室子弟、官宦人家会愿意去给你当手下!
“詹天佑!”赫德缓缓说出一个人名字。
“这…”奕劻摸摸额头,愣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人来,“留美幼童,现在天津的中国铁路公司做的哪个?”奕劻反问道。
“是的,就是他,詹天佑是个优秀的铁路工程师,我就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辅助我履行职责。”赫德点点头,说道“四年前,修建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他的团队仅用七十多天就完成铺轨工程…在修建滦河铁路桥时,英、ri、德工程师们都不行,只有詹可以,所以我只看中了他…”
“这些我都知道,但他是直隶总督李鸿章的部下,你应该找他要人去。”奕劻有些微恼,心道,说了半天,这人不在我手下,这个洋鬼子难道是犯糊涂,找错了人?
“不,从政治架构和法理上来说,您是总理大臣,李鸿章是北洋通商大臣,他是你的部下,所以我必须先来找你…这是规则。”赫德一脸正sè。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模仿和创新
() 尽管大清与俄国在英国的调停下,就巴尔鲁克山的冲突已经基本达成一致,但xin jiāng的局势却更加紧张,俄国人已经将巴尔鲁克山的牧民全部迁回境内,同时俄国塔什干总督抽调了一个哥萨克骑兵营,三个步兵营,集中于哈拉不拉…
在获知南洋新军撤回迪化之后,俄国步骑兵便放心大胆地在塔尔巴哈台与巴尔鲁克山接壤处,很是演习了几次,毕竟南洋新军刚到xin jiāng便直接出手灭掉了一个哥萨克骑兵营,这让俄军很是紧张…
见到俄国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大张旗鼓地放炮鸣枪,伊犁副都统,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镶白旗富勒铭额极为紧张,便赶紧向迪化、京城求援…
……………………………………
于是南洋新军的扩编步骤便愈加紧密起来,位于迪化南郊轮台大营不断地扩建,不过一个月,已经扩展了整整一倍,但仍嫌拥挤…
军中为数不多的,擅长骑术的陈光远被林瑞放了出去,让他以马术纯熟的南洋士兵为基础,再辅以一批哈萨克、索伦、锡伯、察哈尔、额鲁特贫苦牧民,组建了直属骑兵侦察营。
黄昏时分,梁华殿、龚建等一众年轻的军官生刚刚抵达轮台大营,便立即被山坡下的训练场吸引了,数百匹毛sè不一的骏马正在各自骑手的驾驭下进行队形训练,西斜的阳光照耀着,给人马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骑手与坐骑似乎已经融为一体。
闪亮马刀,铮亮的皮靴,都让军官生们羡慕不已,等走到了近前,梁华殿等人才发现,领着数百骑兵训练居然是同班的陈光远。
见到不过早几个月到xin jiāng的陈光远,已然成为一营之长,而且是最接近大帅直属高级军官,着实让刚刚抵达的梁华殿、杨善德等人羡慕不已…
“…动作要快、准、狠…要利用马的速度,在接近敌人时,双腿用力,直起身体,用全身的力量朝前劈下去。”陈光远边对部下训斥,便做了一个示范,在收刀的时候,不经意间挽了一个刀花,在阳光的折shè下,分外耀眼,梁华殿不由地看痴了…
真他妈的帅,我一定要申请加入骑兵营,梁华殿暗暗说道:我同陈光远一样,都是北方人,又是一同入学,他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亲自出营迎接的林瑞,见到一干军官生牵着马,愣愣地盯着练习场,便朗声笑道:“都别羡慕了,新建陆军现在不过才扩到九个营,五六千人…今后还会扩充,你们有的是机会。”
见到主帅领着营连主官出来迎接,军官生们才反应过来,纷纷单膝跪下,行礼:“请大帅安…”
“都起来,今后就不必行跪礼了,行军礼便可。”林瑞温和地说道。
“遵令!…”南洋军官学校出来的人们显然对林瑞的标新立异已经习以为常。
……………………………………………………
“这是连发枪?”吴标打开军官生们一路护送来的木箱时,不由地惊叫起来,引得黄强、刘靖北等人立即围拢了过来。
“连发枪?”刘靖北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的,这就是我们在南洋时,打西班牙人用过的。”吴标将一杆长枪从箱子里拿出,仔细端详了一下,又满脸困惑地说道:“怎么又不完全是…好像护木有些不一样。”
“这是军械厂仿制的,叫二式步枪,大都配有二十发弹夹,专门用来对付骑兵。”林瑞走近了,说道。
“大帅…”众人赶紧立正行礼,称呼也变得统一起来。
在巴尔鲁克山一战之后,陈桂章觉得用大帅称呼林瑞更为贴切,于是便首先改了口,见林瑞没有反对,于是大伙儿便统一了口径。
众人觉得,目前新军正在扩军,等第二批军官生下到连队,新兵训练完毕,届时单单能上阵杀敌便有九个营,再算上辎重、民夫等等,差不多就是近万人的军队了,林瑞已经可以配得上大帅这个称呼了…
林瑞微微点头示意,接过吴标手中的半自动,继续说道:“既然新武器到了,那么大家就得想想,怎样打才能对付老毛子的骑兵,他们已经吃了一次亏,下次就不那么轻易地再中埋伏,到时候免不了要面对面地硬抗,我们大部分是新兵,可不能吃了亏。”
“这枪配上五十发弹鼓,我一分钟就可以全部打出去,还怕什么骑兵?”黄强一脸不屑。
刘靖北从木箱内又拿出一支二式步枪,仔细地查看着准星、扳机,又拉开枪栓,瞄了瞄枪膛,问道:“大帅,我能打几发试试么?”
林瑞也正好想看看自己军械厂仿制出的五六半究竟如何,便点点头道:“好,我们一起去靶场…”
靶场位于大营东侧的一处山谷凹地中,得知讯息的靶场守卫早就立好了几个木靶,等待着林瑞一行到来。
“啪…啪…啪…”刘靖北卧倒在地,连续地扣动扳机,清脆的枪声回荡在山谷中。
“好快的shè速…不用拉枪栓…”周围观看的几个参谋军官不由地惊叹,他们都是南洋军校在国内招录的,自然是第一次接触到半自动枪械。
刘靖北起身,连身上的尘土都懒得拍,就赶紧叫道:“拿靶子过来瞧瞧。”
话音刚落,一个士兵一溜小跑,就拿来了枪靶,林瑞领着大家围上去一瞧,弹孔相当的密集,显然jing度不错。
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刘靖北大笑地说道:“刚才我还觉得黄强是在说大话,现在一看,有了这半自动,再多的骑兵我也不怕,管它什么哥萨克、弟萨克呢…不过,既然能发明出半自动,那么连发的自动枪也应该能捣鼓出来。”
…梁华殿突然说道:“我教官说过,淮军中有赛电枪,好像就是连发的,不过很是笨重,要四个人抬着才能走。”
林瑞有些吃惊,难道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机枪了么?
……………………………………………………。
“这是单发阻铁,你看,枪机释放后,阻铁就会跳起……你扣着扳机,它也会跳起,这样就得重新扣一次扳机,才能击发第二发子弹,但是如果我们把阻铁和扳机连在一起,那会怎样?”徐华封对自家的侄子徐尚武说道。
“那么我只要扣着扳机,不松手,子弹就连续打出去了。”
徐尚武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对,正是这样,这和金陵制造局仿制的马克沁机枪有同样的效果,但我们的即将发明的机枪却是导气式的,而且口径小,重量也一定轻上不少…”徐华封眼睛里闪闪发亮。
………………
一个星期之后,一支摸样有些古怪的枪支摆放在了周开湖和杨衢云面前。
“这是…你用半自动改制的?”周开湖有些吃惊。眼前的这款枪的枪管显然比五六半要长一些,上面还镶有铁片…枪托更弯,扳机后方加了个握手,枪身下不但有个大大的弹鼓,而且还加装了支架。
“试试看…”徐华封对周开湖示意道。
“一百发的…”周开湖仔细地看了一下弹鼓,说道。随后便紧紧压住枪托,扣响了扳机,
“哒…哒…哒…”一阵急促的枪声在江边的靶场响起,远处的木质靶标就像被电锯击中一般,木屑横飞…
不过数息时间,周开湖便打光了弹鼓中的子弹,他张大了嘴巴,看着远处被打的稀巴烂的靶子,有些惊愕:这是什么枪?”
“机枪,轻机枪…二十秒钟,仅仅二十秒,便打出全部一百发子弹。”徐华封不无得意地说道,“这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机枪。”
…………
周开湖抡了抡肩膀,摸摸发烫的枪管,说道:“还要改进,这枪管太烫了,时间长了会炸膛的…还有这后座力太大,我的肩膀有些痛。”
“把这款枪械的图纸放入保险柜,立即保密。”杨衢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会通知白斯文,调集保卫处人手,加强军械厂的安全工作。”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勘探
() 就在朝廷刚刚下诏宣布,准许各省修建铁路的第二ri,便立即有督抚响应。但首先站出来的既不是修唐胥铁路的李鸿章,也不是同意修建沪淞铁路的刘坤一,而是湖广总督张之洞。
湖广总督府在汉口、长沙都贴出告示,“…兹建立湖广铁路公司,拟修建汉口至长沙铁路…铁路获利甚多,然修建资金巨大,现招募商股,共一千万份,望鄂湘父老踊跃入股,早ri实现中华铁路之梦…”
“官督商办!”陈若锦看着保卫处自汉口发来的电报说道,“张之洞打的好主意,这样一来,他的汉阳铁厂所产出的钢材就不愁没有销路,长汉铁路共八百多里,足够吃上几年了…”
“可惜啊,促成朝廷准许修路,本是林大人的功劳…利用xin jiāng的中俄冲突,在报纸上鼓吹修路,又在背后说动洛希尔,让英国人施压,这才有了各省自行修路,让湖广捡了个大便宜。”杨衢云不免有些愤愤。
“不能完全这么说。”陈若锦眨眨眼,笑着说道,“他张之洞既然愿意做这出头鸟,抢这风头,我们悄悄跟进便可,这样便可以少了许多阻碍,再说,张之万在朝中必然也是出了力的,他兄弟二人自是一体么。”
“大人定下的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奏效了,下面该与各省督抚协商,优先修筑东西干线。”杨衢云说道,“得让李恩富去说动他的老同学詹天佑了…”
…………………………………………………………
朝廷准立工部铁路司,但铁路和火车在诸位军机大佬、六部主事以及王公大臣们眼里,就是个轰轰乱响的怪物,心中依旧存有深深疑虑。于是,铁路衙门在诏书中是成立了,但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却统统没了下文。
颐和园里丝竹之声不时响起,紫禁城内清流人物不断进出,铁路衙门成立的事情似乎已经被人淡忘了。这也难怪,朝廷不出钱,让各省自行修建…没油水,诸位大人又不待见,这样的衙门,谁会主动过问,又有谁想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但英国人赫德却当了真,不断地去军机处、总理衙门要房子、要银子、要人,最后是惊动了大内,不得已,由内务府拨了一处宅院,给予赫德作为铁路衙门的办公场所,户部的银子只给了三千两,吏部却是一个人也不给…
已是四品顶戴的詹天佑站在赫德身后,看着眼前的这个破旧院落,不免有些唏嘘。
青砖的围墙上满是苔藓和枯萎的爬山虎,门洞内的蛛网上积了厚厚地灰尘,紧闭大门则根本看不出原来的颜sè,门上的铜环早已消失不见,估计是被人撬去当铜钱了,只留下两个窟窿眼,看着阜成门外的人来车往…
赫德心中不由地一阵凄凉,大清好不容易成立了统筹全国铁路建设的zhèng fu机构,却被打发到了城外的木樨地,这处宅子大概是哪个没落抄家王公的别院,地方是足够大,但要修葺到能住人办公,可得费一番心思,三千两白银是远远不够的…看来要改变这个老大帝国是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詹,你别担心,我会从海关的税银里拨出一部分,专门用于铁路司的修建和办公,算是小小地以权谋私…不久,我会要巡视各地海关,衙门的人只能靠你自己去想办法了。”赫德安慰自己的助手道。
“人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我的同学,南洋模范学校校长李恩富已经选了一些人来帮我,他们都是在南洋或者香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应该可以胜任。”
“嗯,那就好,幸好中国足够大,人也足够多,还是有人愿意出来做一些事情的。”
赫德感到一丝欣慰。
~~~~~~~~~~~~~~~~~~~~~~~~~~
“吐鲁番这地方,夏天的时候,热死人,现在则会冻死人。”张振勋裹着羊皮大衣,骑在马上,向着同样捂得严严实实,坐在一旁马车上的吴仰曾说道。马车的轱辘不时地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像是在回应着张振勋。
“但是真的很值得,鄯善以东一百五十里范围内,就发现了卜草湖、红台两个硝石矿,这两个矿加起来,粗略估计能有上千万吨储量,这绝对是惊人的发现。”吴仰曾内心激动地说道。
“我可不懂那么多,反正大帅让我护着你们走这么一遭,既然没白来,相比大帅也高兴的很,我回去和大帅交差时就轻松了许多。”张振勋指指散布在四周的数十名骑兵说道,显然他对什么钠硝石、磁铁矿之类的名词丝毫不感兴趣。
在南洋军官生的护送下,奉命前来xin jiāng的吴仰曾等人,这一个多月来,在天山南北四处勘察,已经找到了不下十多处矿藏,其中的煤矿和铁矿还是露天或浅层埋藏的,这冶金矿业学家的眼里,这简直就是暴敛天物…
此刻,见自己的发现完全打动不了张振勋,吴仰曾不由地一阵黯然,但随即眼珠子一转,说道:“张营长,有了煤矿铁矿,就可以炼钢,造枪炮,知道么?”
张振勋怔了怔,说道:“这个我知道,崇明岛上的军械厂不也有炼钢炉么,我可是特地去瞧过。”
“但是有了枪炮,没子弹炮弹也不行,难道你拿着空枪去和老毛子拼命?”吴仰曾戏谑道。
“也是,难道这个什么钠硝石是造子弹的?”张振勋用手将自己的帽子又往下压了压,问道。
“当然,在美洲,为了争夺硝石,智利同玻利维亚、秘鲁可是整整打了五年…”说到这里,吴仰曾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语调渐渐低了下去,“要是xin jiāng发现硝石矿的消息传出去,被洋人知道了,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张振勋咧开嘴一笑,说到:“我说,这当然是好事了,在咱们自己的地盘上发现好东西,就是归咱自己的,要是有洋人想来抢,就得先过我老张这一关。”说完得意地拍拍肩头的步枪。
见吴仰曾有些不屑,张振勋继续道:“在南洋时候,我们就一百多人跟着大帅,先是打跑了西班牙人,又和英国人对着干,这才有了宿务的自治,现在建成了南洋新军,又有两江照拂,还怕什么?你对我老张没信心,那么大帅你总得信。”
这句话,说的吴仰曾眼睛一亮…是啊,这林瑞可真真是个官场上的异类,不但有生财之道,还有知兵之能,现在又着手xin jiāng矿产的勘察,他未来还要走到哪一步,真是看不透,不过,自己只要能够一展所学,便已心满意足,政治还是不要想太多的好…
戈壁的天气是多变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