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雄-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像李破这种务实的家伙,更是如此。
实际上,这也是李渊率兵南下的后遗症之一,没有晋阳大军威慑,北边这些人还真就不太将晋阳放在眼里了。
当然,最为实际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即便此时顺利,粮食还是这三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到了时候,就需要李破来当这个出头鸟了。
局面的变化,让李破也感到了应接不暇。
回城的一路上,跟陈孝意谈谈说说。
陈孝意这人和传闻中的完全不一样,言语颇为有趣,谈到困难,人家没说解决之道,而是直接告诉李破。
汾阳宫的粮仓已经空了,晋阳的粮食也没剩下多少。那意思就是让你明白,打下晋阳来也没卵用,缺粮还是缺粮。除非你狠心下来,把晋地大户都给抄了,不然的话,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而且他还跟李破说,雁门的旱情比马邑还要严重,今年虽只还开了个头儿,可春耕肯定是不成了,绝收也就有了预期。
这不是说雁门的旱情真的比马邑重,而是雁门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造成了它更依赖于天时罢了。
这其实也更加坚定了李破在马邑。乃至于雁门实行物资管制的心思。
强行将物价先压下来再说,随之军人也必然会成为边地的主角。而且还是不受掣肘的那种。
实际上,这同样可以看做是这位陈太守留给李破的难题之一。解决好了,什么都成,解决不好,一切休提。
李破这会儿心里也是骂娘,从大业六年南归,现在六七年过去了,年年都跟粮食较劲儿,他现在是真怀念后来那个物资极大丰富的年头儿。
你说这年头,想要让所有人吃饱肚子怎么就这么难呢?
李破在马邑一呆又是多日,这期间,步群和尉迟偕率领两千兵马来到了马邑城,尉迟偕的步兵,将成为马邑新的守军。
看见一城的娘子军,尉迟偕和步群也笑了,那种浓浓的优越感挥之不去啊。
林太守到了晚了些,排场也不算小。
带来了五百兵扈从随行。
这人在阴世师之后,以楼烦郡丞接掌楼烦太守之职,皇帝杨广折腾了一顿,掉头走了,剩下一地鸡毛,这位干的其实是个收拾残局的活计。
他和陈孝意,王仁恭这两个都不一样,在东都没什么人脉,也谈不上掣肘太原留守什么的。
只不过是因为赶对了时候,再加上阴世师对他有所赏识,才接任的楼烦太守。
开始的时候,自然也是焦头烂额,连西突厥的部众都顾不上了,可见当时情形之狼狈。
可等李渊站稳脚跟,他便适时的凑了上去,走的是裴氏的门路,有着晋阳的支持,接下来他就比较轻松了。
这个匈奴儿汉化的差不多了,一身官服,跟陈孝意,李破两个见礼的时候,也略显倨傲。
显然,有点看不上这两个无门无派,孤立无援的家伙,能亲身来马邑走一趟,那是屈尊降贵了呢。
(月票月票,今天不在状态,写的不满意,可不能断更,就发了,对了,可能有人又要说争霸的问题,阿草思路大概是有了,可阿草不能剧透,那没意思。
再者吧,阿草也有点不明白了,周围的人说起汉唐伟业来,都很有自豪感,可网文的读者怎么会那么讨厌李渊和李世民呢?李二李二的叫着,特轻蔑那种,李世民这样的君王都不能得到大家的敬重了,那么中国历史上还有谁能是英雄呢?
反而是隋炀帝杨广,有很多人报以同情,说他是个伟大君王的都有不少,阿草真的很糊涂,这世界是怎么了。
当然,阿草作为作者,合理安排剧情的情况下,该干掉也就干掉了,可阿草真的挺搞不懂,李世民怎么那么招人嫌呢?
之前有作者跟阿草说,最好不要写隋末,因为李世民很难安排,阿草还不信,这会儿阿草是真信了……)(未完待续。)
………………………………
第306章斩杀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最后一天双倍月票,求月票。
李破和陈孝意迎于郡府之外,这显然让林太守不太满意。
他自认为,三个边郡,现在当以楼烦为首了,说不定之后,唐公南下建功,他就算不能做个代州总管,也应该能像当初雁门太守王确一般,位在众人之上才对。
他的心气儿还挺高。
既然挑了理,表达不满的方式也就来了。
他只是跟李破微微抱了抱拳,就跟陈孝意说上话了,显然没怎么将这个后生小子放在眼中,王仁恭病死了,你个恒安镇将趁机窃据其位,沐猴而冠的,算什么呢
李破笑眯眯的,姿态放的很低,束手而立,如对尊长,看的陈孝意直皱眉头,这会儿不想着和他也一起压一压其人的气焰,之后怎好说话
领兵之人若这点气势都没有,之前的功劳是怎么立下的还是夸出来的
林太守这里则有些得意,突厥人南下,把马邑都打残了,王仁恭也病死了,又要迁民南下,所以如今三郡当中啊,也就陈孝意其人还有些名声,能与他论交一番,余子皆不足惧。
看着寂静无人的马邑郡府前门,林太守心里轻蔑之情更盛,连郡府都这么冷清了,马邑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亏了陈孝意还拉了这么一个小儿过来,想要多讨些好处不成
实际上,他并非不知李破为何许人也,只是这两年他眼睛都盯在太原那边儿,对其他两郡并不怎么关心。
他和初回马邑的刘武周其实挺像的,都被那些大人物儿的光环晃的眼花缭乱了,见识一开,非但没觉着天下人杰那么多。吾当谨慎待人,反而觉着与那些人交从往来,才是真的高人一等,其余的人渐渐就都不放在眼中了。
林太守想到这里。也不迟疑,不用人谦让,随即率先迈步登门,这显然是将主人视作无物的意思了,失礼之处。让陈孝意都咬了咬牙,暗骂了一声猖狂,心里的杀机也随之盛了起来,他可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呢。
李破左右瞅瞅,随之而入,跟在后面的扈从也跟了上去。
一路赶过来,意气风发的林太守精神虽说比较亢奋,对自己的将来也满是憧憬,可年月不饶人,他比陈孝意也小不了几岁。此时觉着身体颇为疲乏。
瞅了瞅亦步亦趋的李破,便像吩咐下人一般,淡淡的道:“老夫旅途劳乏,李将军给寻个宿处吧,要清净一些的,等老夫养足精神,再言其他可好”
不等陈孝意说话,李破呲牙就笑了,连连点头道:“林郡守说的是,我早已给郡守安排好了宿处。就在城西,绝对清净,依山傍水,视野开阔。景致也很不错呢。”
林太守抚着胡须,微微点着头,心里终于满意了起来,还斜眼看着陈孝意,显然对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势颇为得意。
只是那边厢李破的声音还在传入耳朵,说的可就很不对劲儿了。
“你个匈奴儿能安歇在那里。也算是天大的福分了”
话音未落,变故已声。
兵刃出鞘的声音刚过,刀光闪动,林太守的人头已经被斩落于地,人还在那里立着,颈中鲜血像喷泉一样喷的老高。
他那两个护卫,也是军中骁勇之人,却当即被这等突发的变故惊的瞪大了眼睛。
刀还没有出鞘,一支长剑从侧后已经刺入一人脖颈,一伸一缩,快若闪电,另外一人刚发出一声尖叫,那柄带血的长剑已经顺势刺入了他的口中,从脖颈之后探出。
杀人者好像灵猫一般转了一圈,长剑连连刺出,在林太守的几个从人还没来及逃走的时候,就已经接连被他刺倒在地。
长剑过处,一地血腥。
钢刀出鞘的声音纷纷响起,杀人者已经悄无声息的回到了李破的身边,长剑甩了甩,鲜血尽去,露出一汪秋水般的剑刃,随手一插,便隐没于腰中剑鞘之内。
扮作亲从的李春,如讨赏的猫儿般斜眼看着大哥,眉眼弯弯,一身的俊俏,哪里像刚杀了数人的凶手
而另外出手的一位也比较吓人,一刀斩下林太守的头颅,旁的也就不顾了,冲过去就捡到了那颗乱滚的脑袋,抓在手中仔细端详,咧开大嘴就笑。
袁牧野杀人,目标从来都很明确,他是要斩王侯将相于刀下的人嘛。
李春杀人,视人命若草籽的劲头儿和他大哥,以及师傅已经差不多了,之前就已经算是出师了,如今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可以说,现在李破身边的这几位,都有点心理缺陷,不过没办法,乱世正是产生怪物的沃土。
如临大敌的是陈孝意的亲从,现在都围在了陈孝意的身边,惊惧至极的看着那两个变态。
李破砸了咂嘴,也觉着这画风有些不对,尤其是这个妹子,明显少教导嘛,唉,太忙了,没顾上。
啪的给了洋洋得意的妹妹一巴掌,训斥道:“弄出这么多的血,快,去叫人收拾一下,我教给你的都给忘了是吧,和你师傅就没学到好”
就他这样,教也教不出良善之人才对。
陈孝意震惊的看着,一眨眼的功夫,林太守已是身首异处。
杀伐之事,他也不是没见过,他也曾带人斩下前雁门太守王确的人头,可他从来没想过,杀一郡之首如同屠狗一般的场面。
太干脆,也太血腥了些。
震惊过后,就有点后悔,与虎谋皮的感觉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李破骤然展现出来的狰狞,让他不寒而栗。
李破瞅过来,欠身一让,笑道:“林郡守看来是享用不上接风宴了,一个匈奴儿也想坐大,可笑”
“太守请吧,我还想向太守讨教一下,如何治理这三郡之地呢。”
陈孝意如对虎狼,腿有点麻,却不愿失了胆气,挥退众人,也欠人让了让,道:“李将军先请。”
这下,主人就是主人,客人就是客人了。
他们谁也没说,林太守带来那五百兵是怎么处置的。
到了厅堂之内,两人相对安坐,陈孝意有了这个缓冲,也平静了下来,杀人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可杀的要分什么人,这样一句话不说,就斩一郡太守于刀下,让他非常的没有安全感。
他目视李破,沉默不语,显然是想听听李破的解释。
李破向外面摆了摆手,酒菜流水般送了上来,这根本不是给林太守准备的接风宴,从林太守踏入马邑城中,在李破看来,他已经就是个死人了。
屏退仆从,李破举起酒杯,敬了敬道:“那匈奴儿与我等不同路,既要斩之,何必多言我敬太守一杯,算是给你压惊。”
陈孝意沉吟良久,这解释有几分道理,可他也明白,这里面总有杀鸡给猴看的意思,而且没用他陈孝意动手,人家是亲力亲为了。
这明显是一个当仁不让的意思,咱用不着你来,只要人来了,也就杀了,就这么简单。
陈孝意缓缓举起酒杯,却还是问了一句,“将来若是老夫也与将军分道扬镳,又将如何呢”
李破摇头失笑,“王太守与我也不同路,我却救过他的性命放心,路很宽,我不会一路独行,更不会杀的一路无人,人越多,咱们才能走的越远,越快,越平稳不是”
陈孝意左右权衡,其实他很想试试,刺上这位几句,甩手离去的话,能不能平安走出马邑。
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样的诱惑,说到底,他并非一个多喜欢弄险,却不顾大局的人。
两人随即对饮一杯,算是勉强把这茬揭过去了。
实际上,那点鲜血,对于如今的北地,乃至于天下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大隋的崩溃是全方面的,连各大门阀都是朝不保夕,其他人就更不要提了。
“想来如何接管楼烦郡务,太守已有成算了吧”
陈孝意听了这句,心说,就算有何打算,如今还能说出来吗
“将军深谋远虑,胜老夫多矣,如今又何必来戏弄老夫”
到底没忍住,还是刺了一句出来。
李破不以为意,既然能杀姓林的,之后如何他也想的差不多了,三郡合一,说的简单,他要是不争一下,让陈孝意来肆意搬弄,他对人心可没那样的自信,将自己的后背托付给头一次见面的人。
所以他好像根本没听出对方的讥讽之意,立即点头,“既然如此,我之后会派人去接管楼烦诸地”
说到这里顿了顿,目视陈孝意,思量了一下才道:“雁门郡如今有多少兵马”
虽说已经有了准备,话也说的很漂亮,可这会儿,给一个年轻人居高临下的询问,陈孝意还是有些不舒服。
可见,便如李破所想,许多事情嘴上说是不成的,得用时间来衡量。
“七千余人马,六千余步卒,一千五百骑军,刘文静留下马步军一千”
争论的很激烈,阿草看的也有点晕,不过有的书友说的很对,不管了,阿草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下去,就是没想到,阿草头一本半架空历史文,就遇到这么纠结的问题。
马上就要5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5红包榜,到5月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
第307章回巢(求月票)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最后一天双倍月票,求啊。
李破抿着酒,满桌的菜肴,他却没多少食欲,都是烦心事儿闹的,想他身强体健,向来胃口极好,可重回马邑城之后,吃的也少了,睡的也不香了,生活可以说是质量直线下降。
可见,权力越大,也就越费精力。
“这一千人马,太守打算怎么处置”
陈孝意同样没什么胃口,“老夫回去,就将其放还晋阳,将军看这样可好”
李破微微摇头,“这样最好,回去之后,太守匀两千兵来马邑,骑军最好都派过来,楼烦的骑卒应该比雁门多吧”
陈孝意目中波光闪动,这是早有预料的事情,到不值得惊讶,三郡合兵,正是此事的关节所在。
“楼烦有两千骑军老夫只想问一问将军,此时聚兵于马邑,将军意欲何为”
李破就笑,“聚兵还能做什么如今三郡缺的是什么,太守不会不知道吧干等着可不成,我要带兵去云中走一趟。”
陈孝意惊了惊,想要劝阻,可想了想,哪怕有千般理由,也架不住一个事实,那就是雁门和马邑急需粮草。
此时,他心里百味杂陈,不管其他什么,却不得不佩服这人的胆气,试问当今之世,还敢拿突厥人屡屡开刀的,可能也就眼前这一位了。
其他人讨好突厥还来不及,又有谁能想着去云中草原强抢突厥部族的牛羊
实际上,若非如此,他这会儿也不会在马邑,将三郡大权都让给一个后生小子。
可佩服归佩服,一些话却还是要说的。
“突厥撤军北还时日尚短。大军应还聚于云中将军此去,怕是”
李破心说,这会儿我要是告诉你咱要带兵出河北,去攻打罗艺。你肯定要叽叽歪歪,就算去了,不定你还要在后面搞上些小动作,也只能说是去云中了。
而且,突厥人如今肯定恨我入骨。你当我傻了,去云中讨那个不自在
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却大气无比的道着,“无粮,则完事皆休,这个险不冒也得冒了,谁让咱们主政一地呢”
“再者说,突厥人也就那么回事儿,今年我率兵在双龙沟一把火儿烧死了数万突厥精骑,突厥受创颇重。回去之后不定就得吵翻了天去,正好趁机取一些牛羊回来,只要能熬过今年。”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有太守这样的爱民之人治理地方,咱们三郡上下,也许就能缓一缓了。”
这次夸耀战功,效果依旧不太好,人家已经听说这事儿了,也是半信半疑。
李破现在其实都有心想要揪住这些家伙,去双龙沟瞧瞧突厥人的残骸了。
可还是那句话。有些事儿啊,弄着弄着也就成了习惯,战功立下来没人欣赏的日子久了,李破也麻木了。
陈孝意很干脆。欠身拱手,“那就有劳将军了,来日将军凯旋,老夫定来马邑给将军接风洗尘。”
李破立即举杯相敬,心里却道着,到时候你敢不敢来马邑。还两说着呢。
两个人随后谈谈说说,定下了一些约定。
这种联盟,并不算牢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了,两个人实际上没有半点的统属关系。
如今能坐到一处,就很不容易了,而以李破为主,也是看在恒安镇军兵强马壮的面子上的事情。
之后会怎么样,连两个人自己都有点没底呢。
显然,是否能保持一个长远坚固而又清晰一些的上下统属关系,需要他们做的还很多,现在也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陈孝意不会有多忠心,李破也不会付出多大的信任。
总归一句话,来日方长罢了。
大业十三年四月初,李破送走了雁门太守陈孝意一行。
在这期间,他已经令苏亶,步群,罗士信三人带着林太守的人头率兵去了楼烦,到了地方该怎么做,就看这三个人自己的了。
之后,苏亶和步群会主持楼烦军政大事,其实只要他们站稳脚跟,差不多就是楼烦太守和楼烦郡尉了。
当然,这两个人称不称职,还两说着,步群不用说,带兵的老人儿了,主掌一郡军事,有多出彩不知道,可绝对不会拖了后腿。
主要还是苏亶,这人别看出自苏氏大阀,可太年轻了些,能不能主政一地,做到四平八稳,实在说不上来。
其实吧,苏亶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要说云内这些人当中,只有李碧才是最合适的。
不论身份还是才干,最重要的在信任上,都不作第二人想。
可李碧坐镇云内还行,要是去了楼烦,李破心里不情愿,夫妻两人本就聚少离多,再要是派了李碧去楼烦,那成什么了分居吗
这也显示出了恒安镇军底蕴不足的缺点,到了关键时候,就无人可用。
四月中,雁门的兵马率先到了,领兵的是雁门郡尉王智辩,又是个姓王的,晋阳王的名号还真不是吹的。
可话说回来了,家族大了,什么人都有,王智辩这人就和晋阳主支十分不对付,前雁门太守王确的人头,也是他亲手斩下,现在可以说是雁门太守陈孝意的心腹将领。
又等了些日子,罗士信率兵回到了马邑。
此行还算顺利,突袭马邑郡城静乐一战,楼烦郡群龙无首之下,没遇到多强的抵抗。
说实话,北边三郡边地,数楼烦实力最弱,既不像马邑有恒安镇军这样的精锐边军驻守,又不像雁门有坚城可峙。
而且楼烦郡大部分都是草场,无险可守,在马场上面,却又被马邑。雁门所压制,马场一直不怎么成规模,比较悲催的一个地界。
简单的说吧,没多少波折。林太守的人头在楼烦郡县当中,转了一圈,除了几个林太守的心腹被罗士信所斩之外,其他人就都默认了楼烦易主的事实。
所以,罗士信带回来的。算是一支大军了。
足有五千人马。
李破再不耽搁,立即令尉迟偕助马邑郡丞王禄,率三千人外加一千五百娘子军守卫郡城,他则率兵启程回去云内。
回去的时候,骑兵已经扩充到了五千人,顺便就补足了前些时恒安镇军的损失,还有点富裕。
可话说回来了,无论是雁门还是楼烦的骑兵,和恒安镇军都没法相比。
区区几年的时间,其他两郡在兵员素质上。和恒安镇军的差距都拉大到了一定的程度。
一路无话,沿着宽敞的驿道,一路疾驰,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赶回了云内城。
出去了一个多月,重新回到老巢,恒安镇军上下都很是欢喜。
李破心情也好了不少。
更好的消息是,唐国公李渊的南下大军,受阻于河东了。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渊起兵南下。不配合的人还真不少,隋将屈突通,宋老生等就对李渊很不感冒,死死将李渊的十数万南下大军堵在了河东。
这个消息让李破很安心。当然,就算李渊父子能一路平推过去,也没什么大不了。
长安到晋阳路程可不短,时间上看,不管怎样,都够他将三郡经营一下的了。之后李渊父子进了长安,这里的改旗易帜,还是瞧瞧形势再说,到时候大家商量一下再做决定也不迟嘛。
这会儿回到云内,他也有点身心俱疲的感觉了,好好休息两天那是必须的。
回到马邑通守府中,打着精神,跟妻子先简单说了说此行的经过,当然,之前的书信中早就说的差不多了,也不用再费多少唇舌。
一回到老巢,胃口也来了,狼吞虎咽的吃了个肚圆儿,搂着妻子美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