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阔天高-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当初在老太太被确诊不能再生育之前,他自己也在冷板凳上坐了许多年,富贵人家中的庶出子女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他没料到,这个儿子和别人截然不同,从小到大就没有向自己要求过什么,也没有听他叫过自己一声父亲,他要做什么事情更是从没征求过自己这个当爹的意见,只带着几个小厮就干开了。今天要不是酒楼的掌柜耳朵尖,无意间听到他与别人的对话,怕是等他出海了自己还不知道。

    莫荣添越想就越觉得无趣,烦躁地挥挥手:“滚吧,老子看着你就心烦。”

    老太太采取的却是情感攻势,一时哭一时笑,把当年祖孙俩的种种苦乐都回忆了一遍,别说莫钟书做不到无动于衷,旁边站着的几个丫鬟仆妇都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莫钟书在莫荣添面前理直气壮,对着老太太却有点心虚,无论如何,老太太对他有着养育之恩,这个时候丢下风烛残年的老太太自己远走高飞确实不是君子所为。

    老太太说着说着,忽然就想起了前段时间莫钟书为了不娶任知府的女儿而折腾了许多花样,灵机一动,话题也变了,“小五,你是不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了?你说出来,不管是谁,祖母都做主替你娶回来!”

    莫钟书目瞪口呆,这是怎么说的?老太太不会以为他出海只是个幌子,打算着跟哪个女子私奔去吧?

    老太太见他那个样子,还以为自己猜中了他的心事,就更加起劲了,点着手指头安排起来,还信誓旦旦地保证道:“你先娶了媳妇生了儿子,那时候如果你还想要出海,祖母一定不拦你了。”

    莫钟书啼笑皆非,老太太这一招他知道,就是无限次推延,叫他娶了媳妇等媳妇生儿子,有了儿子又叫他等儿子长大,等儿子大了又叫他给儿子娶妻生子,等到儿子的儿子长大了,他这一辈子也该玩完了。

    老太太打错算盘了,别说这世上并没有这样一个人,就算有,如果敢用这样的手段挟制莫钟书,再美好的感情也得变质。

    无论老太太怎样苦口婆心地劝,哄的骗的都用上了,莫钟书还是一口咬定非走不可。

    老太太只得拿出杀手锏,说她被气得胃疼不吃饭了。只是莫钟书这十几年早摸准了她的脾气,主动提出要是老太太吃饭自己就让她锁在房里。老太太心中一动,只要一直把他关在房里,他就插翅难飞,还想出海就做梦去吧。

    老太太就忍不住露了笑容,胃口也好了,吩咐摆饭,祖孙俩一道吃了,又喝了茶,这才把莫钟书锁进旁边的厢房里,让几个小丫鬟轮流在门口守着,她自己揣了钥匙,也回房去休息。她见莫钟书那么顺从就让他锁了,高兴得笑眯了眼,这孩子还是很孝顺她的,她才说一句不要吃饭他就投降了。

    老太太第二天打开房门,却见莫钟书还在床上躺着,她以为莫钟书也想和她耍赖呢,也不过去劝他,只让人把早饭放在门边的桌上,就又锁上了门。等到她觉出不对劲,再进去查看,却只看到床上一个卷成人形的被窝,哪里有莫钟书的身影?老太太捶胸顿足,却是来不及了。

    有人发愁就有人欢喜。

    莫钟金抓住时机,赶去安慰伤心不已的老太太,现在障碍没了,他想乘虚而入成为老太太的宝贝金孙,不料老太太因为莫钟书逃跑气得卧床不起,连个白眼都没赏他。

    莫钟银对莫钟书的厌恶甚至超过了莫钟玉。莫钟玉凭着嫡长子的身份处处压着他抢他的地盘,可同样是庶子的莫钟书却叫他憋屈得喘不过气来,就因为他考了个解元,莫荣添甚至打算把本来已经答应给他们姐弟的好处都给莫钟书。莫钟银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给张姨娘上了三炷香,请她保佑莫钟书一出海就翻船。

    太太王氏乐得直接笑出声来,这个人倒是识趣,都不用她动手就自动自觉地从她面前消失。

    相比之下,莫钟玉就显得眼光长远多了。他对妻子于氏道:“这几天你多去老太太那儿看看,要是老太太愿意,就把嘉儿送去给她抚养。”

    于氏吃了一惊,这是要把她才两岁的小儿子送给老太太?她不敢违逆丈夫,便把婆婆王氏拎出来当挡箭牌,“嘉儿可是母亲的心头肉,她不会舍得的。”长眼睛的人都知道王氏和老太太不对付,犯不着讨好一个又得罪了另一个。

    “娘那里我会亲自去说。你先嘱咐嘉儿,教他怎样讨得老太太欢心。”

    于氏小声嘀咕道:“听说这两年老太太的铺子生意已经大不如前了。”她以为丈夫的目标也是老太太手中那些钱。

    “糊涂!妇人家真是头发长见识短。我问你,四弟和五弟这些年一直在一起读书,他们俩谁的科举前程更好些?”

    “这还用问吗?四弟连秀才都不是,五弟都已经是举人了。”

    “那不就是了?四弟和五弟相比差在哪里?”

    “四弟是咱娘亲生的,也是咱娘带大的。五弟的姨娘只是个丫鬟,可他却是老太太带在身边教导的,这就是区别。老太太当年那个才女的名头倒真不是虚的!就连她带出来的孩子都比别人出色。”莫钟玉感叹,“要不是娘当年为了老姨奶奶把老太太得罪狠了,现在做了举人老爷的说不定就是四弟了。”王氏的一念之差,可谓是误了儿子又误孙子。

    于氏明白了,她也期待自己的儿子能中举人中进士,只是想想又觉得有点悬,“你想让老太太教养咱们嘉儿,可老太太不见得就会乐意。”老太太不待见王氏的儿子,想来也不会喜欢王氏的孙子。

    “只要五弟一走,老太太身边就没有人了。你瞅紧了好好哄哄,多顺着她,让孩子讨她欢喜,估计就没问题。”莫钟玉摸着下巴道。他还得想个法子让莫钟书顺利地走掉才好。

    却说莫钟书翻窗爬墙出来,回到自己房间,取了那匣子变卖产业换得的银票,就离开了莫府。

    因为他早就在为离开做准备,所以倒也不觉得慌忙,唯一要再费点工夫的,就是面馆和人员的安排了。

    大富和二柱阿贵,听得莫钟书是瞒着老太太逃出来的,都被吓了一下。莫钟书倒不勉强他们,让他们自己决定是跟他走还是留下来。三人几乎不用考虑就做出了选择。他们不敢把莫钟书硬抓回去,可要是自己回莫府去只会让老太太迁怒,还不如跟着五少爷走,天塌下来也有个主子为他们撑着。

    苏直也想跟着一起走,莫钟书却不敢带着苏家长孙去冒险,只把面馆交给他,叮嘱他用心经营,每半年交一次盈利给老太太保管。阿贵悄悄提醒莫钟书:“五少爷,是不是要多留一个人看着?”苏直的卖身契早就还给他了,他们这一走就是几年,阿贵担心苏直能否一直忠于自家少爷。

    莫钟书摇头。他把面馆的盈利都带走了,只留下一个壳子和勉强能够维持运转的少量资金给苏直,后面能赚多少全靠苏直自己努力。在他当初的筹划中,这个面馆就是要给苏直的,只是他想要看看苏直的品行,才继续把面馆留在自己名下。如果苏直能把面馆打理好,账目上也没问题,他回来就办理过户手续。要是他经不起考验贪了,就让他一辈子良心受谴责。无论是哪一个结果,他自己都没有损失。

    李小满也已经回家去和他爷爷商量过了,一家子都支持他跟着莫钟书出去见世面挣大钱。

    余春生是必须要跟着走的,当初莫钟书让他学阿拉伯语时就已经决定好了。现在把他爹安排到面馆里,也好叫他安心。

    王三和张七却不接莫钟书还给他们的卖身契,表示要继续跟随莫钟书的意愿。莫钟书觉得有他们在可以更好的防范沿途海港上的小盗小贼,也很愿意身边有两个这样的专才。

    至于洪长安,他早就在等待这一天了,完成他与莫钟书的五年之约,他才能有自由去创建自己的天地。

    莫钟书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想了想,又去找了潘慧言。潘家是老太太的远亲,在老太太心里甚至比莫府里那几个人还要亲近些。所以他想郑重拜托潘慧言照顾老太太。

    潘慧言很爽快地应下了。

    只是临别的时候,她突然就涨红了脸,拿出来一个包裹递给莫钟书,说话却结结巴巴起来,“你马上就要走了……我也没什么好东西送你的……这……这是我做的一套换洗衣裳做工有些粗糙请你不要嫌弃。”最后那句话不打顿儿一长串地跑了出来,似乎稍一停顿就再没有勇气说了。

    虽然她的声音很低语速很快,莫钟书还是听清楚了,差点没给吓倒。

    这样的故事,老太太给他说得不少,女子做的衣物万万不可随便接受,男子一接手,那些针线就会变成麻绳把他五花大绑,最后只能与那女子拜堂成亲,一辈子摆脱不了。

    莫钟书苦笑。他知道自己很受女子青睐,年少英俊,家里有钱,又接连考了秀才举人,前程大好,就连任知府都曾经把他当作乘龙快婿的热门人选。不过,那都是过去时了,自从他闹出那些丑闻以来,他身上的吸引力就越来越小,这出海的消息一传出,他差不多就可以被当作一坨牛屎了。

    莫钟书看着那个包裹,半晌没有言语。在他眼里,这些十四五岁的姑娘还是小孩子,他没有恋童癖,对小姑娘没兴趣,之前与潘慧言的来往绝对是君子之交。再者现在时候也不对,她守着她父亲的孝,而他就要走了,归期未定,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做饲料喂了鲨鱼。

    潘慧言的手提着包裹悬在半空中,脸色也越来越红。包裹越来越重,她终于坚持不住,想要缩回手去。

    就在这时候,她前面伸来一只手,把那包裹接了过去,让她轻轻地嘘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莫钟书心头却是一片迷茫,不知道这一伸手是鬼使神差还是心有所动,也许只仅仅是为了不让对方觉得太难堪。

    他上辈子结婚又离婚,前妻样样都好,又是孤儿与他同命相怜,可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太大,开始时双方极力克制相互迁就,时间一长矛盾就越来越多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只能不欢而散。

    这辈子因为苏姨娘难产,莫荣添不负责任,莫钟书的性格可以说还是上辈子的父母塑造的,在许多细节上他表现出来的是那个爸爸的习惯,可一遇到大事就是妈妈的风格冒头了。

    而这个潘慧言不同于别的女孩子之处,就是她的性格和他妈妈很相似。接受这样一个女子为妻,也许生活会相对平顺些。

    莫钟书虽然接了那个包裹,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种情形。

    他经常在自己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之间游移。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和方睿他们胡吹海侃口无遮拦,搞些少年张狂的闹剧。但这会儿他又觉得自己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中年大叔,叫他对着一个初中生谈情说爱难度太大了,努力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等我三年,要是我能活着回来,一定上你家求娶。”
………………………………

第77章 海船

    松江府。海边。

    正是春天里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灿烂的阳光落在海面上还快活地跳跃着。几只白色海鸟在海面上飞翔。一排接一排的海浪冲过来,在沙滩上散成白色的泡沫。

    海岸边的一块大礁石上,伫立着一个身影。他面朝大海,眼睛望着不断翻涌的海浪,视线却逆潮越走越远。

    带着腥味的海风将海面上一艘帆船的白帆吹得鼓鼓的,那船越来越近,船体越来越大,渐渐已经看得见甲板上走动着准备收帆进港的水手了。

    他将目光上移到湛蓝的天空上,恍惚间,时光似回溯到了十五年前,他正站在一艘归航的远洋集装箱货轮上。那时的他,已经拿到了船长证书,听说公司也已经批复,正式任命就要下来了。听前辈说,当船长后又得从小船做起,一般要熬上好几年才能重上大型的集装箱船,就看船舶空缺和自己的运气了。他还查过公司的调度,好一点的船都出去了,最近这两个月要出海的话,就只剩下些又老又残的小散装轮。他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先休个长假让别人把那些比废铁好不了多少的老家伙都开走了再上船。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命运跟他开了个大玩笑,让他上岸休了个长假,直到十五年之后,他才能再次上船,而且交给他的还是一艘小小的木帆船,连废铁都不如。

    李长义信中说的那条大船,莫钟书去看过了,其实一点也不大,长不过六十米,宽只有十七八米,上下两层,四个桅杆,最多可挂十二张帆,船坊得意地说它的载重量可达四千多吨。这几个数字落在一个上惯了百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老海员耳中,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莫钟书的专业是航海而不是造船,他只能被动的接受别人提供的工具。这个时代的海船,还是以木材为主要制造材料。木材的强度有限,抗风浪能力远远不如钢铁,而且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不能经受长时间的航行。恐怕这个尺寸已经接近此时船舶制造业的极限水平了。

    虽然史书上说,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公制长度为长一百五十一米宽六十一米,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千人。但是后世的人却一直没能复制出能够实际航行的四十四丈“宝船”,所以不少业内人士都把那当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莫钟书一向是个容易看得开的人,从不轻易让自己不高兴,只一转念就接受了现实,开始安慰自己,现在他不但是船长,还是船东,也算是个质的飞跃了。

    “我就知道你跑来这里了。”李长义把一个装满了酒的小坛子塞到莫钟书手里。到底是多年的朋友,李长义在客栈里找不到莫钟书,直接就带了酒到海边来了。

    莫钟书就地坐了下来,拔开酒坛塞子,一仰头就喝下一大口。李长义也在他身边席地而坐,一边喝酒一边打量着朋友。莫钟书平日里喝酒总是小口慢酌,极少豪饮,这般反常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难题了?

    海风吹来,空气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潮湿的咸味。

    莫钟书又把目光投向了海天相接之处。海水的味道已经渗入到他的骨髓里,让他与船舶和海洋结下不解之缘,无论身处哪个时空都无法改变。大海仍然是那个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没有钢铁大船又如何?不是一样有许多人驾着木帆船穿梭在风浪中?

    李长义看不透朋友的心思,试探着开口道:“要是你担心之后没钱买货,我可以借你一些的。”他这两年在江南和南海诸国之间跑了几趟,如今也算小有家底,很有些财大气粗的样子,“或者咱们合伙买下那条船也行。”

    李长义仔细查看过那船许多次,确实是条好船,用的是最好的木料,做工也很坚固,配套的帆篷绳索等也都极好。这船比他自己的大了两倍还多,让他心动不已,只是单凭他手里的钱也还买不下来。

    那一艘木帆船,打了八折之后还不便宜,几乎要掏尽莫钟书所有的积蓄。莫钟书本来以为,他胼手胝足千辛万苦地奋斗了十几年,虽然还不能跟莫荣添比富,可怎么着也算得上个小财主了,没想到海贸的门槛这么高,几千亩改造好了的良田,欣欣向荣的大牧场,已经走上盈利正轨的杂货店,还有十几家面馆两年的盈利,加起来才只勉强抵得上一条海船。如果买了那条船,莫钟书就再没钱自己办货,只能替别的商贩带货赚点苦力钱了。

    “谢了,不过我不喜欢欠债,也希望完全拥有自己的船。”莫钟书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虽然李长义的提议让莫钟书很感动,可是他并不打算向李长义借钱,做海贸的人,只要能安全到岸资本就起码能翻上一番,来回就是至少四倍利钱。虽然李长义大方不会与他计较,莫钟书却不愿意欠下这么大的人情。

    两人合伙更是不可取的,表面上看来合伙使得资金和人力上的压力都大大缩减,可是经营上的问题却多了几倍,决策方向、人员安排和利益分配等等问题都不好解决,一旦产生亏损就矛盾更大。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好朋友亲兄弟之间因为合伙不成功反目成仇的事都屡见不鲜。李长义是莫钟书这辈子难得的几个朋友之一,他不愿意用这个来考验他们之间的义气。

    何况他今天的郁闷,纯粹是因为找不到钢铁制造的坚固大船,与钱财无关,他甚至并不太关心这一趟出海到底能赚多少。前些年为了出海,他不得不挖空了心思去挣钱,可是现在已经能弄到船了,赚钱的欲-望就不再那么迫切。

    不过莫钟书自己不急着发财,却不能妨碍别人的赚钱大计。买下那船之后,莫钟书就让身边的几个人自己去找些门路。

    莫钟书每年发给身边几个助手的岁末奖励都不少,大富他们这些年也攒下不少钱了,这次出海也让他们跟着发点顺风财。洪长安在这一点上经验丰富,早就和大富二柱悄悄商议了,莫钟书一发话,他就带着几个人开始忙活,只两天工夫就准备就绪。

    莫钟书这才让大富开始招揽出海的客商。在大富他们办自己的货物的两天里,莫钟书已经拟出了章程。

    此次航行途经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等地,每站只靠港三几天,补足用水食物之后就一路往西,主要商业目的地是大食地区,直到东非麻林迪才掉头回程,预计航行时间三年。每个乘客预收食宿费一千两银子,货舱按需购买。

    大富被这个天价吓了一跳,一天一两银子的食宿费,豪华客栈的收费标准!而一般船主的做法都是免费提供船上的食宿,回来之后再收取货物两至三成的红利。

    莫钟书买下的这艘船,虽然很新很大,可舱房里的生活设施也就勉强过得去,除非脑子进水了的,有几个人会愿意多花一大笔钱乘坐他们的船?

    莫钟书就象是听到了大富的腹诽似的,道:“船上的饭菜,每天至少有一顿新鲜的瓜果或者菜蔬。”

    淡淡的一句话,却让大富心头一振。若能每天吃上一顿新鲜蔬果,那一千两银子就花得太值了。

    出过海的人都知道,船上的饭食中,鲜鱼腊肉都不少见,最难得的却是陆上极是寻常又廉价的新鲜蔬菜。许多人因为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而导致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艮龙真觉得不可思议,“营养不*良”也是禁用词吗?),患上各种疾病。不少人出海一年半载,就已经面色苍白,虚弱乏力,牙龈肿胀出血,牙齿脱落,回来调养许久还恢复不了健康。

    海贸的利润丰厚,但需要的本钱大,周转时间也长,能做这行的都不会太小家子气,为了将来能有个健康的身体享用千辛万苦赚回来的钱财,愿意拿出一千两银子来吃得好些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所以这笔钱他们是赚定了。

    只是这每天一顿饭中要有一道新鲜菜蔬可不容易做到。船出海之后常常一两个月都看不到陆地,新鲜蔬菜又不耐存放,从岸上带来的蔬菜顶多只能留上几天。大富曾听说过有人用淡水浇发豆芽的,可那得消耗多少淡水啊,只有财力极其雄厚的人才会为此专门配备了一条随行的水船,专门装载淡水。莫钟书还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大富倒不至于怀疑莫钟书这个承诺是空口无凭骗人的,五少爷从小就足智多谋,一定是已经想到什么好法子了。所以他不折不扣地听从指挥去招揽那些还买不起海船的小客商去了。

    莫钟书是没有钱给自己的船也配置一条水船,不过他知道有个办法可以弄到足够的淡水。

    莫钟书交给二柱几张图纸,叫他去找瓷窑烧制。

    二柱打开图纸看了一眼,那上面画的是盛水的缸子,只不过缸子底部多了一圈向外伸展的外缘,上面有三个小孔,缸子正中还有一条柱子,柱子顶部是个小缸子,那缸盖的形状也有点怪,象是个倒置的椎体。二柱虽然不明白这缸子有什么妙用,可是他也和大富一样觉得五少爷做事总有他的道理,到该让自己明白的时候就一切都清楚了。
………………………………

第78章

    准备搭乘船只出海的商人基本都是聚在几家客栈之中。莫钟书的船又新又大,身上又有举人的名头,很容易就得到这些商人的信赖,再加上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顿提供新鲜蔬菜的卖点,大富不费吹灰之力就找来了十多个客人。

    莫钟书看着他们交来的食宿费心里乐开了花,他将那一大把银票拿给李长义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瞧,这不就有钱买货了吗?”

    李长义一点儿也不羡慕,“你到时候上哪儿弄到新鲜蔬菜给客人呢?”

    “放心!没有把握的事,我是不会做的。”莫钟书笑得风轻云淡,“怎么样?你也照样收几个客人吧,我已经叫二柱去找瓷窑定制水缸了,顺便给你也做了一套。”

    李长义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