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阔天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一个本应在教室里自行修习功课的同窗!莫钟书记得他叫李长义。

    只见他在水中扑腾几下,再向莫钟书这边游过来时,两只手中就各有了一条鱼。两条鱼在他手中还不停地挣扎,摇头摆尾,可就是摆脱不了五指山的压迫。

    李长义很大方把鱼递给莫钟书,脸上的神情象是炫耀又象是在大方地和新结识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莫钟书见那鱼还没他的手掌长,就摇了摇头:“这鱼还太小,放回水里去吧。”

    李长义不满地哼了一声,手上的劲儿一松,两条鱼又重新回到了河里。他掉转身,快速向前游去,游出几米,又回过头来,挑衅地看莫钟书一眼。

    莫钟书微微一笑,欣然接受他的挑战。两人你争我赶地顺着河道游了好长一大段,又掉头游回来,最后还是不分胜负。

    李长义不服气地鼓起腮帮,一溜烟地上岸穿衣跑了。

    第二天下午,莫钟书见李长义蹑手蹑脚地走出教室,便也紧随其后。走到半途中,他却拐上了另一条小道。

    李长义来到河边,见莫钟书没有跟来,还以为他又退回书院里去了,心中有些不舍,这还是他到书院后遇到的第一个能玩得来的朋友呢,怏怏地脱了衣服,就跳进河中,游向河湾去。

    到了河湾,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莫钟书竟然已经在那儿,瞧他那样子,怕是来了好一会儿了。

    “你是怎么来的?”他分明记得这小子跟在自己身后走了一段路就不见了踪影,莫非还有一条他不知道的捷径?可是自己这半年来早把山上的路摸得熟透,闭上眼睛也能说得出哪儿有路又通向什么地方,绝对不存在那样的捷径。

    莫钟书得意地指了指旁边的峭壁。李长义的嘴巴张大得能塞得进一个鸡蛋,愣了好一会儿才不相信地问:“你从那上面跳下来的?”

    上辈子念大学的时候,航海系有一门专业课必须及格,不然其它课程就算门门满分学校也不发毕业证书,那就是从五米高台跳下,再在深水中快速游上二百米。当年他可没少泡在泳池里苦练。昨天他已探知这河湾里的水深足可保证让他从上面跳下来不会摔伤,今天当然要重操旧业了。

    “太棒了!”李长义扯着莫钟书就往岸上走,他也想要去玩跳水。

    最后莫钟书也不记得他们爬上跳下了多少回,直到李长义玩累了,两人才回到河边。李长义伸手去抓鱼,他一双手好像带了粘性,只要有鱼游近,双手轻轻一探一合就能把它牢牢抓住,然后往岸上一抛。不到一刻钟,就有十多条鱼儿在岸上蹦蹦跳跳,尾巴重重的拍打着沙地。莫钟书自知没有他那样的本事,就在岸上捡鱼,把那些个头不大的又扔回到河里去。

    莫钟书看出来了,李长义这一手工夫起码也练了五六年,他准是在渔岛上长大的,难怪黑成那样。

    两人捡来干柴就在河边生起了火,一边烤干衣服一边收拾鱼。李长义拿出一柄弯月形的短刀开始剖鱼。莫钟书身上没带刀,便捡了两根筷子粗细的树枝,伸进鱼嘴里,顺着一个方向绞了几圈,然后将树枝拔出。李长义又瞪大了眼,鱼的内脏竟然被那两根树枝都绞了出来。

    莫钟书笑笑。许多时候船只靠港停泊,船员却因了种种原因不能下船,这期间无事可做,钓鱼便是除了聊天睡觉之外最常见的消遣,鱼钓上来之后,海员们出尽法宝地收拾,吃不完就在生活区的甲板上拉起绳子晒鱼干。他就是从一个老轮机手那儿学到这手绝活的。

    两人又摘了鱼鳃,刮了鱼鳞,然后拿到河里去洗。不大一会儿工夫,十几条鱼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

    李长义又挑了几根长树枝;削尖了一头,穿过鱼肉,然后放到火上烤着。虽然没下任何调料,烤鱼的香味还是渐渐散发出来,不时还听到鱼油滴到火上发出的嗞嗞声。

    两人被那声音勾得食指大动,直吃得肚子溜圆,才意犹未尽地站起来。

    莫钟书取水来浇灭了火,拎起剩下的两条烤鱼,这会儿天还没黑,苏直他们估计还没吃晚饭,正好给他们加菜了。

    两人边往书院走,边兴致勃勃地东拉西扯,又相约着明日再来。李长义觉得从悬崖上跳水十分好玩刺激,只是这般跳下来,不能象在河边那样脱衣下水,上岸后还得烤干衣服,有些麻烦。

    莫钟书给他出了个主意:“你去找周奎,每次给他十个铜钱,让他申时末刻把咱们的干衣服拿到河边。这样上岸就可以有干衣服换了。”他其实是想照顾苏直,但拿不准苏直是否会拒绝,谢一鸣那种人更不象是个能接受别人好意的,唯有周奎,比他们大了两三岁懂事许多,相信他不会曲解自己的善意。

    十日之后书院里休沐,回到莫府,老太太已经知道莫钟书让苏直也进书院读书的事了。她强压下心头的不愉快,叫秦嬷嬷找出苏直的卖身契,递给莫钟书:“拿去吧。”

    事情太过顺利,倒叫莫钟书愣了一下,呆呆地望着老太太。他本来以为得等上一段时间找准机会方可和老太太提这件事,甚至要费上好一番唇舌才能说服老太太。

    “你回来不就是想和我要这个吗?”老太太神色落寞,心底蔓延着孤苦的无力感。这就是她费心费力养大的孩子!可是这能怪他么?是刘姨娘和林嬷嬷想方设法地把苏家推进他的视线之中,只为了叫她们祖孙离心,妄想让莫钟金取而代之。一想到这,老太太又咬牙切齿起来,就算没有这个孩子,她也不可能接受那些白眼狼。唯一让她安慰的是,这孩子和他姨娘一样善良,她顺了他的意帮了苏家,他总不能舍却晚年无依无靠的自己吧?天意,这都是天意!要是自己还有一儿半女在这世上,何至于要如此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诸般念头走马灯一样连番闪过,老太太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莫钟书望着老太太失落的眼睛,很想说点什么安慰她,嗫嚅好一会儿,最后却还是闭上了嘴巴。这些年来在莫府里与老太太相依为命,老太太的心思他清楚。到书院的第一天,他打开带去的包裹,发现除了换洗衣物之外,里面还有一沓小额银票和一大包的碎银铜钱,当时他心中真的很感动。老太太有的是钱,虽是个女流,却极讨厌琐碎的事情,平日只在月初交给管家的几张银票就诸事不管,他毫不意外老太太会给自己银子,但料想不到她会细心周到地换成小额银票和铜钱,只是为了让自己花用起来更方便些。其实书院位于半山之中,里面有吃有住,老太太给他准备的银子完全找不到花费之处。

    但他不是老太太养的宠物,不可能象小猫小狗那般毫无主见完全听命于主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意志,只愿听从自己心灵的支配。

    莫钟书到底不是个善于辞令的人。他是真心不想和老太太作对。可是苏直身上背负着苏姨娘一家的希望,只有帮助苏直站到一个起码要衣食无忧的位置,他才能放下苏大山那个大包袱。帮苏直,其实是在帮他自己。

    老太太只淡淡问道:“苏直去读书了,谁来照顾你呢?把二柱或阿贵带去书院吧?”

    莫钟书陪笑着摇摇头,他不是莫钟宝莫钟银那种富家少爷,连梳头洗脸穿衣吃饭都要人伺候,心里想着,嘴上就说了出来:“我是去书院读书,又不是去享受的。再说,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挨饿受困的苦我受不了,但照顾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的。要是连这么点事都做不了,还能做什么?”

    二柱和阿贵,他早有安排,自己在书院里抽不出身,田地却越买越多,大富一个人忙不过来,只能派这两人去给大富打下手。

    老太太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孩子越来越有主见,已经开始脱离她的掌控了。虽然只不过离开了十天,这孩子一回来,她就已察觉到他气质上的变化,也许他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她忽然就很想知道,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受制于任何人,将会是如何一番光景?
………………………………

第21章 偷桃

    这一天,王夫子课上给大家讲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他停下来问:“君子固穷这话该做何解释?”

    下面又是一阵鸦雀无声。莫钟书也做老僧入定状,在一个小课堂上出风头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招来别人的嫉妒,得不到一点实质性的好处。

    好一会儿,才听得谢一鸣说道:“道德高尚的人,要能够安守不得志的状态,安贫乐道,不失节操。”童稚的声音中透着微微的得意,夫子的问题,只有他能回答得出来,他是有意等大家都安静一会儿了才开口的。莫钟书心中微哂:“这就是古代的学霸,不过这小学霸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王夫子摸摸胡子微微点头,似乎不是特别满意,又点了莫钟书的名:“你对这话是怎么想的?”

    莫钟书只得站起来:“我认为这话要结合下面一句来理解。‘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话的意思,面对困厄,君子会坦然处之,小人却就胡作非为了。是以君子所为,无论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当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以贫穷而不择手段,也不以富贵而骄人。”

    王夫子点了点头,又问:“那圣人为何要说这句呢?”他可是听人说过,莫钟书才三岁就开始置买田地谋利,小小年纪,利欲心也太强了。

    “圣人说这话,并不是让君子安于贫穷,而是劝诫世人安于本心。孔圣人还有一句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钱财地位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式得来的,君子是不接受享用的;贫穷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要用非仁道的方式摆脱困苦,君子是不屑做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王夫子终于满意地点头,总结道:“读书不能光盯着那几个字,要结合上下文和相关文章典故来分析,这样才能理解得透彻。”他特意看了看两个得意弟子,莫钟书年纪比谢一鸣还小几岁,但理解力却还强出许多,听说原先莫府家塾里的那位先生不过是个落拓秀才,想不到教书育人上竟独有一套。

    莫钟书瞥见谢一鸣脸色不大好,也许是恼恨自己刚刚抢了他的风头。莫钟书能理解谢一鸣的心情,小孩子大多是争强好胜的,他记得自己读初中时也曾因为被一个转学来的同学挤到第二名的位置而闷闷不乐过好几天,幸好被父母及时发现加以引导纠正,才没造成性格上的缺陷。谢一鸣家里那个寡母恐怕根本就没这意识,如果书院里的夫子们也放任不管,他这辈子麻烦大了。不过这不关自己的事,莫钟书摇摇头甩开那些杂念。

    下午,莫钟书照旧和李长义去跳水游泳。他们现在准备充分了,交给周奎的包裹里,不仅有衣服,还有许多做鱼的调味料,有时还有从山下农家买来的红薯之类的杂粮。

    李长义甚至还弄来一口铁锅,每次用完后,就藏到河边一棵野核桃树上去,下次要用时再爬上去取下来。他藏锅的枝桠旁边,就有一个鸟窝,里面有四只还没长毛的小鸟儿。莫钟书开玩笑说:“当心鸟爹鸟娘们回来把你这锅也做了窝。”李长义却答:“那更好了,我们可以吃鸟蛋!你一定还没吃过鸟蛋吧?”他眉飞色舞地吹嘘起自己小时候掏鸟窝的光荣史。

    两人抓好了鱼上岸,收拾好后做了一锅红烧鱼;他们在火堆下面还埋了好几条红薯,此时挖出来,红薯已经软熟,外焦里嫩,飘出诱人香味,引人垂涎欲滴。

    李长义抽抽鼻子,红薯的香味儿很甜,他自小就很喜欢吃,尤其是放到火上烤熟的,香软甜糯。不过这种东西难登大雅之堂,富贵人家都看不上它,除了当作穷人的口粮,就只能用来喂猪了。奇怪的是,莫钟书这个堂堂澄州首富家的五少爷,竟然也吃得极为香甜,偶尔还会舔舔嘴角,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手中捧着龙肝凤胆呢。他不知道,红薯到了二十一世纪,摇身一变成为老少咸宜的健康食品,广受欢迎。

    方睿带着他那帮喽罗出现了。他们本是要去山脚下的桃园尝鲜,半路上却循着食物的香味拐到了河边,老远就看见两个同窗在河边幕天席地的野餐,赶过来听得主人一声招呼,便一拥而上,伸出五爪金龙,直接拿起就吃上了,有两人嫌这吃相太粗鲁,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敌不过美食的诱惑,下定决心走过去,可是这时候锅里的东西已经一扫而光了,连渣都不剩一点儿。

    李长义这人真没说的,见此情状,马上脱了衣服下水,又抓了几十条鱼上来,笑着道:“咱们来吃个全鱼宴吧!”莫钟书也笑:“不是全鱼宴也不行了,你还有别的东西可以吃吗?”

    看看眼前的几十条鱼,再看看坐在沙滩上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的一群少年,莫钟书和李长义相视苦笑,这些素来被人捧在手心里的公子少爷,除了帮忙吃就什么都不会干了。好在他们两人都不是养尊处优的主儿,联手忙活了大半个时辰,烤鱼,脍鱼片,清蒸鱼,红烧鱼,糖醋鱼,剁椒鱼头总算都做好了。

    还没起锅,大伙儿闻见香味已经口水长流,就连方睿也一个劲儿地吸气,嘴里不停地叫:“香!真香!”不过他们总算没有闲着,知道这儿根本就没有盛菜的碗碟,自动自觉地去河边捡来几块盘子大的平整石块洗干净来充碟子,又削了木棍就来当筷子。

    方睿抢先在夹了一筷子塞进嘴里,囫囵吞下去,忙又伸向另一个碟子。大家瞧着他那副馋样,也都忙举起自己的筷子。没多大工夫,几大碟子的鱼又被消灭了个一干二净。

    “可惜没有酒。有酒有肉,那才快活……”方睿有点遗憾。莫钟书听着这话差点没把对面的孩子想象成个绿林好汉,不知道他家人如果听到这话会怎么想,难道他爹也和莫荣添一般对儿子漠不关心?

    “想不到你们竟然还有这一手好厨艺。”有人摸着肚子赞叹道。莫钟书淡淡一笑,其实他们的手艺也就一般,刚刚可以入口的程度,只不过四面青山绿水,天高地阔,好风光助长了好胃口,自然就觉得口中的东西美味了。

    吃饱喝足之后,一群少年人还在河边胡天胡地的海吹了一通,直到天色暗沉,大家才往书院走。

    到了书院门口,方睿才想起他们今天的目的地,跺脚道:“哎哟,今天本来是想去老余头的桃园吃桃子。”

    第二天下午,方睿又拉起大队人马往山脚下去,还不由分说地扯上了莫钟书和李长义。莫钟书心中好笑,方睿表面上看霸气十足,其实也还只是个小孩子,几条鱼就把他收买了。

    莫钟书来到桃园,这儿地处山谷之中,四周山峰环绕,树木苍翠,山花遍地,几只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倒更显出这儿的安静清幽。

    桃树枝头上的桃子已经成熟了大半,挂在树上夭夭灼灼,先熟的酡颜醉脸,未熟的带蒂青皮,煞是喜人。

    方睿和他那一群喽罗大概经常来这儿,园主人不在,他们自己就熟门熟路地搬梯子拿框子提篮子。

    莫钟书也不客气,他手脚灵活,爬上一棵大树,专挑那熟透的大桃摘,摘下一个就骑坐在树枝上吃,吃完了又摘,偶尔还故意挑一两个还青皮的或半红半白的扔给下面几个不会爬树正东张西望着的小少爷,心中庆幸,多亏二柱和阿贵常背了老太太带自己爬树,不然现在也只能在下面眼巴巴地看着桃子流口水,等着别人帮忙摘下来。

    莫钟书吃了几个桃子,见别人还兴致不减,便找了个桠杈斜躺下来。看着周围乱纷纷热闹闹的一群人,他嘟哝一句:“真象一群猢狲!”孙悟空带着猴子猴孙们偷蟠桃,大约也就这阵势。想到个“偷”字,他来了精神,主人不在,他们一帮子人不问自取,可不正是小偷强盗的行径?忙忙地跳下树来,走到一边给同伴们望风去,心头荡漾着一股新鲜又刺激的快意,这是他两辈子第一次偷东西唉,机不可失,一定要好好玩一场。

    太阳偏西的时候,桃园主人还不见踪影。方睿已经在招呼大家往书院撤退了。莫钟书看着他们扛着的几框桃子,满头黑线。这又吃又拿的,不埋单就走,还真是作贼啊!他找个借口落在后面,掏出一张银票,放在一个离地一米高的桠杈上,还捡块小石子压着不让风吹走。

    他的道德水准不高,但再如何也不敢在心里给自己背个贼名。
………………………………

第22章 对对子

    第二天上的是对课,王夫子照旧重复了一大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之后,给他们出了个上联:“昨日果园偷桃,不知为谁?”

    大家面面相觑,王夫子全知道了!

    王夫子严厉的目光在他们脸上一一扫过,面无表情道:“若是对不出下联的,就自己站出来吧。”

    果真就有几个人干脆站起来承认,他们规规矩矩地摊开手掌,主动领罚。王夫子的规矩大家都清楚,主动坦白还能打轻点,要是心存侥幸想逃过去,最后只会责打更重。莫钟银和莫钟宝也在这些识时务者当中。

    莫钟书幸灾乐祸地准备看莫钟银挨打,心中只期盼王夫子早饭吃饱些好有力气打戒尺,最好能把那心术不正的家伙打得一双手红肿发亮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王夫子从袖子里摸出他那声名显赫的铜戒尺,高高举起来,就要打下去。站在他面前第一个受罚的却是另一个同窗。

    莫钟书心里叫一声可惜,对自己道:“罢了罢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就先试试看能不能让夫子放下戒尺立地成佛吧。”他赶在王夫子的戒尺落下之前问道:“要是我能对出下联来,夫子能不能全放过我们?”半个教室里的人听了这话都大为诧异,没料到莫钟书会这么讲义气,希冀的目光灼灼地盯着王夫子。

    王夫子板着脸道:“不行,大丈夫敢做敢当,既然昨日有胆去偷桃,今日又不能对出下联的,都得领罚!”

    莫钟书笑嘻嘻地讨价还价:“大家既然同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不如折中一下,要是我对出来了,夫子您就把戒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如何?”他仗着自己人小,一会儿摇头晃脑地学着秀才打揖,一会儿又学着江湖人拱手,末了还学着天源寺的和尚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倒把大家逗得笑出声来。

    王夫子也绷不住咧了下嘴角,赶紧咬牙忍住笑意,硬生生地挤出一句话来:“你先对来看看,要是对得不好,连你也要重罚!”这对子是他随意说出来的,哪有那么容易对得工整?

    莫钟书一吐舌头,抱拳道:“得令!”那滑稽的模样终于让王夫子忍俊不禁,跟着学生们笑弯了嘴角。

    莫钟书看气氛也活跃得差不多了,便不紧不慢地吟道:“他年蟾宫折桂,必定是我!”

    大家听了都赞对得好,他年对昨日,蟾宫对果园,折桂对偷桃,上下联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必定是我!”又巧妙地回应了上联“不知为谁?”的质问,就连谢一鸣也不得不承认他也想不出更好的了。

    莫钟书嬉皮笑脸地望着王夫子:“夫子看我这对子如何?”后面还有一句他没说出口:“要是夫子您认为这对子对得不好,请找郭沫若说去吧,因为这对子是他对出来的,我借来稍作改动应急而已。”

    王夫子眯起眼睛,心中惊喜,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急才,知道自己因他们惹事恼怒,竟想出个“蟾宫折桂”来哄自己高兴!听说昨日偷桃的也有他,这可还罚不罚呢?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不给他个教训,放任自流,万一将来真让他长歪了,那就太可惜了。想到这王夫子又咬牙切齿起来,正在思量间,眼角瞥见门边有个人影,定睛细看,却是一个杂役站在那里,似是在等他出口相询。

    王夫子冲他微微点了一下头,吩咐学生们自己看书,才施施然走出去,问道:“何事?”那杂役小声答道:“书院门口有人找王夫子。”

    王夫子还没到书院门口,老远就见到山下桃园的主人老余头局促地站在书院门前,知他是为桃园被偷一事而来,忙迎了上去,道:“几个学子年幼无知,顽劣不堪,冒犯之处还请余老伯多多包涵。”说着还躬身行了个礼。虽然他在学生面前十分严厉,内里却是一副慈父心肠,生怕事情张扬出去对自己的学生名声不利。

    老余头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方方正正的脸,黝黑的皮肤,笑容憨厚,见王夫子行此大礼,忙抢上前去一把扶住,又摆手又摇头:“先生可折杀老汉了,老汉正是为这事来的。”

    “早几日前方小侯爷就来和我说,想要带几个朋友来摘桃子,还先给了买桃子的钱。本来约好了前天下午的,但前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