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异世之田园-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官吏也是刘老板的熟客,见到刘老板愁眉苦脸,一问才知道他居然为买不到黄鳝而发愁。官吏就说起了他在望溪村时吃到的黄鳝。
他在那里丈量土地时,见到有几亩空荡荡的水田,当时就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不种上庄稼。在边上看热闹的程木勤就回答说空,里面养着黄鳝。
当时官吏听着还有点讶异,当中午在程木秀那里吃到异常鲜嫩美味的黄鳝,给这才有点理解了。
因为他望溪村的那一趟差,除了好拿还好吃,因而对刘景田和程木秀的印象都很好,于是就干脆向刘老板推荐了一下。
官吏这一说,倒让刘老板也想起点事来,仔细问了问,就确定是以前曾跟自己有过几次交集的程木秀。
那时候程木秀就是想给自己推销黄鳝来着,但当时他没有接受,现在听这么一说,他就觉得这个姓程的姑娘说不定真的是有点黄鳝。
他也想起来第一次见到程木秀卖黄鳝给回春堂时就说过,她的黄鳝在捕捉到时都是没受伤的,不是象其他人那样由于捕捉不得法,使得黄鳝受伤,因而活不久。
但是刘老板虽说跟程木秀有过几次照面,但除了知道她姓程,并不知道她住什么地方。
好在官吏去过,就很耐心的给他描述了一遍。
既然得知了有办法解决食材的问题,刘老板也不耽搁,当即就雇了一辆马车前来望溪村寻找程木秀。
他并不确定这一趟能有多少收获,但有一点是一点,至少解决了一部分,再加上从其他人那里收到的,只要大概就能应付寿宴的需要就行了。
“不知道程姑娘能提供多少黄鳝?”刘老板直接问道。
“不知道您需要多少?”程木秀反问。
“多多益善。”刘老板回答,接着又补充说了一句,“价钱好商量。”
程木秀就笑了起来,说:“您这样说也太笼统了,不如您说个数出来,这样我也好知道怎么回答您。”
刘老板思忖了一下,说:“我也是一时急需,要不也找不到你这里来,我就按上次你卖给回春堂夏公子的价钱跟你买,怎么样?”又说,“这价钱你不吃亏。”
程木秀没想到他居然现在也还记得当时她跟夏紫苏谈的价钱,那时候,刘老板可是很为夏紫苏感到不值。
程木秀试探道:“我当时是按每斤六十文的价格卖给夏公子的。”
刘老板点点头,说:“我知道,虽然你这价钱是高了点,不过现在我考虑接受。”
程木秀不想跟他争执价钱究竟是高是低的问题,既然这个价钱现在大家都能接受,那就不用多说了。
程木秀说:“但您没说您需要多少。”
“我说了,多多益善。”
程木秀这下有些明白过来,估计这刘老板还以为她仅仅是有些黄鳝可以提供而已,并不知道,她其实家里的水田里有很多。
程木秀客气的说:“不管多少,您说个数吧,我想不会有问题。”
刘老板将信将疑。“你意思是,你有很多?”
“对。”程木秀很干脆。
虽然惊讶,但刘老板更多的是欣喜,要程木秀不是夸大其词,那么就真的可能在这里就解决问题了。
刘老板心里早有了一个数,便伸出手指一比划,说:“三十斤,我需要三十斤。”
程木秀他们的水田里的黄鳝养了已经将近有三个月,早些时候听了程木峰的建议,就把黄鳝按个头大小分开到各块水田里,后来有了程木峰的饲料后,也优先喂养大条的黄鳝。
最近他们去察看过,黄鳝长势良好,那些原先被挑出来比较大个的,最长的也差不多长到了两尺左右,有不少也勉强也达到了一尺那么长。
程木秀就着水田里的养殖的规模估摸了一下,刚想回答,程木峰就迫不及待的先开口了,说:“三十斤没问题,再来个这么多都行。”
要论谁对水田的黄鳝最清楚,程木秀自然知道非程木峰莫属。
听到程木峰已经这么说了,程木秀就点点头,说:“没错。”
“当真?”刘老板有点将信将疑,又说,“我这是给县老太爷办寿宴的用的,他们定下的菜单里有这道菜,不是能随便应付的。”
程木秀心想,恐怕只有亲眼看到他,他才会放心。就说:“要不,您跟我们去看一眼?”
刘老板求之不得。“那好。”
听到说要去水田看黄鳝,一直在旁边听着的程木勤也知道要做些什么了,赶紧就跑去拿捕捞的工具。
程木峰自然也是要去的,他正掉头准备去摸自己的拐杖时,伶俐的程木芸就已经帮他递了过来。
刘老板这时便隐约想起程木秀曾提到过家里的境况不是很好,看着程木峰用拐杖,于是就伸手扶了一把程木峰。
“我没问题。”虽然用不上帮忙,程木峰还是感激的说。
“你这样方便吗,我就是看一看,有你姐姐带我去就可以了。”
程木秀说:“我弟弟的腿是回春堂的夏大夫帮治好的,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正在恢复,这几步路没问题。”
“原来这样。”刘老板说。“那你可小心点。”
“谢谢。”程木峰说。
看这样几个孩子都是很懂礼仪,刘老板很有好感。
黄鳝是按照个头的大小分开养在不同的水田里的,程木峰就领头带着大家走到了养黄鳝个头最大的那块水田边。
刘老板忍不住张望着打量眼前的几块水田,隐约猜了点,好奇的问:“这里,难道你们在这里养黄鳝?”
“是这样。”程木秀点头。
在程木秀的授意下,程木勤带着捕捉工具,慢慢踩下水田,小心摸索着开始用工具慢慢捕捉黄鳝。
其他人就都站在田埂上看着他。
很快,程木勤就抓到的第一条,看起来大约有一尺多长,第二条更大,已经超过了一尺五了,很快,程木勤又抓到了第三条,介于第一条跟第二条之间。
几条黄鳝抓起来后,都被放到了他们带来的篮子里。
其实,在他们的水田里,还有不乏更大条的,都是夏天时他们抓到后才放到水田里。
长度在三尺以上的多半已生长有两年以上那么久,可以产卵,所以程木秀暂时还得留着下来,等到明年时可以产卵。
看见程木勤接连用捕捞工具从水下捞起来几条黄鳝,刘老板的心就放下了。
“不用在抓了,我相信了。”刘老板说。
虽然刘老板这么说,可是程木勤抓得挺尽兴的,仍然不舍得住手。
程木秀不得不开口叫他停下来。
………………………………
100|88。89
。
若真有他在其中说了什么好话,那当初暗地里贿赂他的那点钱还算是值当了。
吃过晚饭,程木峰又拌了一些饲料。
黄鳝喜欢夜里活动和觅食,他们要趁现在多喂食,好在这几天能再多长一点。
天色已经有点昏暗,于是就程木秀和程木勤一块去投喂吃食,也就是沿着田埂把饲料撒下去就行了。他们在几天后将要出售的黄鳝所栖息的那块田地撒得更多一些。
因为不用做别的什么,所以喂食很快,他们回到家里时,家里都还没有点上灯。
程木芸手里拿着一根小竹竿,把鸡赶进鸡舍。
那只被起名叫做小懒的小狗跟在旁边扑腾着短腿,对那些鸡即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小心翼翼的随着程木芸挥动的竹竿,迈步上前低头嗅嗅,一看到鸡扑动翅膀咯咯的叫,掉头就刷的一下马上躲到了程木芸的身后,但随即又继续探头探脑的出来。
程木秀打了水,叫撵鸡进了鸡舍,关好鸡舍门的程木芸过去洗澡,男孩子们随他们喜欢去水池子里去洗还是打水到洗澡房里去洗,自然他们是喜欢跳到水里去的。
之后洗衣服,整理院子里的东西,等可以歇下来时,天色就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进入初秋,晚上已经开始感觉到些许的凉意。
衣架上晾晒的衣服微微摆动,秋风干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衣服吹干了。
程木峰的腿现在好了很多,程木勤就继续跟他睡在一张床上,原来临时摆放的小竹塌就被挪到了屋外,就放在竹屋的窗口下面。夜晚他们就可以坐在上面乘凉。吹吹风,看看月亮。
举头看着浩朗星空,程木秀说:“这些天天气看起来都很好,等过两天卖掉了黄鳝,我们就可以收麦子了。”
他们的麦田不多,不需要别人帮忙,自己就可以干完了。
刘景田他们有自己的活要干,现在连挖渠也暂时停下来了,能够自己做的事情,程木秀还是尽可能自己做。再加上,等秋收过后,刘力壮和王素缨就要成亲了,刘二婶也同样很忙。
“收完麦子后还要继续种吗?”程木勤问。
“改水田。”程木秀微微一笑,说,“有了钱,明年买稻种也不用愁了。”
这件事是一早就计划好的,程木秀打算把所有的地都用来种稻谷,并且混养黄鳝。
“姐,”程木峰犹豫了一下,说,“我们卖黄鳝能挣好多钱,为什么我们不把水田全部用来养黄鳝呢?”
田地里要是种上了水稻,那么一块田里能放养的黄鳝的数量肯定不如现在这样一块田里的那么多。
程木秀听了摇摇头,说:“我们不会天天吃黄鳝,可是却一定会天天吃饭,黄鳝再怎么能挣钱,却不是人人所需的。万一有天大家有了更好吃的东西,不想吃黄鳝了呢。所以,我们不能只靠养黄鳝来生活。”顿了一下,又说,“不过呢,可以把它当成我们一项额外的收入,却是不错的”
而且,稻田混养的好处还在于,除了养殖黄鳝本身,还能提高稻田的产量。不过这个程木秀倒用不着急着解释,等到时候,他们自然会看到效果。
至少现在来说,养殖黄鳝的效益已经出来了,相信刘景田他们用不着说服,也会愿意跟着一起养殖的。
“这几天我们要干些什么?”程木峰问。
程木秀想了想,说:“明天上午我先去趟集市买点糠料回来,你们看还有什么需要的,都说说看。”
他们因为自家原来种的庄稼就少,并没有多少糠料,拌入蚯蚓、菜叶等,要喂养几块水田里的黄鳝是远远不够的,但因着缺钱,只能将就着喂点是点,至于黄鳝能长到多大,只能听天随意了。
现在既然有了钱,自然就可以考虑多喂点食了,要是集市上有人卖点小鱼小虾之类的就更好了。
程木峰想到的跟姐姐想到的是一样,没有什么补充,就摇了摇头。
程木勤和程木芸互相望了望,他们并没有什么想法,也不懂该提点什么。
程木秀就笑说:“不要只想着那些,比如,你们自己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虽说只是一点钱,但如果能办到,程木秀还是想尽可能满足大家一点小小的愿望。
但是程木峰只是摇了摇头,说:“我们现在才刚刚有点钱,姐,你看着安排用,我不需要什么,”他又掉过头,看了看程木勤和程木芸,“你看给他们买点什么吧。”
听到程木勤这么说,程木勤和程木芸马上都齐齐摇头,意思他们也不要。
看见大家都这么懂事,程木秀感到非常欣慰。
好吧,即使大家都不说,但她也会考虑的。
“那再想想看,”程木秀又说,“过几天我们拿到钱了,应该先给家里添置点什么?”
“买小鸡仔。”这是程木芸说的。
“买铁锄头。”这是程木勤说的。
看到程木峰没说,程木秀就笑呤呤的问他:“你呢?”
犹豫了一下,程木峰才吞吞吐吐的说:“我们……还欠着钱吧。”
程木勤和程木芸还小,自然不懂得这些,可程木峰是知道的。一开始他们能有钱开地,先是养了黄鳝,以后还要种稻,这钱是从夏紫苏那里来的。
就因为这样,从这田地里产生的收获中有一部分应该是属于他的,另一个呢,就是程木峰当初在回春堂治腿,那治疗的钱还欠着呢,又是夏紫苏的。
虽然听说夏公子已经外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但是,欠着就是欠着。
再接下来,收完小麦之后,后面的这个冬季他们就没有别的产出了,还有年底的田赋,明年的稻种等等的,这些都要用钱。
这么一来,程木峰就觉得,这钱似乎还是得省着花。
程木秀仔细看了看他,大约就明白的他的想法,柔声说:“我心里有数,我们还得坚持过这个冬天,但是木芸和木勤想的那些都很有道理,是在帮助家里呢。”
养鸡可以生蛋,就算不为改善家里的伙食,这鸡蛋也能拿到集市上卖掉可以换点钱。
他们现在一直用的是小木锄,程木勤经常到处翻挖泥土和石块,小木锄很容易坏掉,要是有个铁锄,可就好多了。当然,铁锄也比木头锄贵多了。
程木秀这时想起了一句话,不由得开口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什么?”程木峰没听明白,愣愣的问。
程木秀就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工匠要是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先准备有一件非常锋利的工具。”
听了她的解释,程木峰低下头想了想,似乎若有所悟。
………………………………
101|88。89
集市整条街从街头到街尾,距离长约大概有三四百米左右。周边附近一带村子里的人多会在开集的时候拿着各自生产的东西到这里来换购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住在集市上的人家占着便利也就兼着半农办商起来。
因为这一天不是集日,不开集,街上就非常冷清。站在这一头几乎没有任何视线障碍的就能望到了街道的末尾。
这街上的人家不少也是有自己的地的,因这时候又是秋收,于是可以看到街道上有些人家的房门是关着,都是去忙自家的农活去了。
不是集日,人也少,没有多少东西可卖,程木秀也早有预料。她本是有目的而来,于是便不在乎有没有开集了。
程木芸很开心,跟在程木秀身边东张西望。
平时她很少能到集市上来,虽说不远,但是每逢集市的时候人特别多。又是人,又是担子,还有牵着的牲口从街上经过,拥挤起来程木秀怕有事时顾不上她,所以很少带她来。
今天不是集日,就没这个担心。
程木峰就留在家里。程木勤去山坡上割草了。
本来程木秀是想等自己从集市上回来后再到山坡上去割草,但程木勤听说后,就自告奋勇的去了。
他割草的山坡就在自己院子附近,程木峰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到,所以程木秀没什么担心。
程木秀这时候到集市上是去买糠料的。
她以前曾经看到过有些人,会把自家用不着或用不完的糠料出让了给家里换点钱。集市上就有些人家收购,然后再转卖给需要的人。
因着几天后刘老板要来提黄鳝,趁着这个时候,程木秀想给黄鳝多喂点食,能多长大一些。
也是现在手里有了点定金,也有条件可以考虑在集市上买些糠料之类的。
收购糠料的那一家开着门,程木秀总算没有白跑一趟。
询问了一下,程木秀发现这一家除了有收购来的糠料,还有一点儿豆渣,程木秀干脆就都买了下来,称过后,一起大概有一百多斤。
怎么拿回去,程木秀就有些犯难了。
她原来没计划到要买这么多的,可是算下来总共花了不到四十文,而且以后也还用得着。
那老板也很好说话,看她要得多,再加上知道她住望溪村,地方离得又不远,就答应用辆木板车帮她拉回去。
在主人家去找人借板车时,程木秀就先再去看看别的,约好等一会就过来,再跟着老板的车子一起回去。
今天虽然实在冷清,但还是有个零星几个卖东西的人,程木秀看到街边摆了个一个卖猪肉的货摊,就走过去瞧。
但程木秀的注意力不在摊面上的大块猪肉,而是边上的木桶里装着的剔下肉后的一堆的猪骨头。
因为骨头上没肉,通常都没人买这个来吃,所以猪骨头并不怎么好卖。可程木秀知道,这骨头熬汤可是好东西啊,中医上还有以形补形的说法,现在程木峰正养着腿骨,正可以用猪骨头熬汤来喝,可补。
而且,还增加钙质,对正在长身体的程木勤和程木芸来说,也是太合适不过。
程木秀心里一动,就上前去询问价格。
那人看程木秀和程木芸的衣着样子,也不是生活很好过的那种,反正这猪骨头也没什么人要,干脆就十文钱全部卖给了程木秀。
程木秀没想到这么便宜就收获了猪骨头,心里很开心。
她来集市的时候就带了个篮子,这下把骨头全装满了,别的也装不下什么了。
好在糠料和豆渣有人帮用板车运回去,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办完了那个,其他的便只有等过几天下次开集的时候,再过来看看可以买点什么必需品。
接着又在路边看见有一个卖白糕饼的。摆在路边的货摊上,一块块四四方方的糕饼整整齐齐的并排在一起,非常吸引人。
卖白糕饼的一看见有孩子经过,就故意放大了嗓门吆喝,程木秀带着程木芸从前面经过,小贩的声音引得程木芸的眼睛一直往那里瞧。
程木秀见状就在小贩的货摊前停了下来,点了几文钱,买了好几快白糕饼,然后叫小贩用纸包了起来。
今天买不到别的,好歹也有样特别点的东西回去,起码也有个意思,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程木芸的手里已经抓了一块白糕饼啃上了。程木秀就一手拉着她一手挎着篮子,准备去看看店老板是不是已经借好板车,并且已经把糠料和豆渣装上了车。
这样他们便可以早点回家了,家里有不少事还等着做。
程木芸突然举手指向前面,对程木秀说:“姐,你看,力壮哥在那里。”
就在前面不远的街边,刘力壮正在跟一个装束有些奇异的中年人面对面的站着说话。
两个人的表情都很认真和严肃。
看他们正在严肃交谈的样子,程木秀就有些犹豫要不要跟刘力壮打招呼,万一人家正在谈重要的事情,被自己打断的话似乎不太好。
“姐,那个大叔是谁?”程木芸举头问。
“我也不知道。”程木秀回答。
程木秀扯着程木芸的手放慢了脚步,正在她犹豫时,那个大叔跟刘力壮又说了几句后,很快就离开了,只剩下刘力壮一个人愣愣的站在那里发呆。
刘力壮的表情看起来有点沮丧,连程木秀和程木芸走到了面前都没发现。
“力壮哥。”还是程木芸大声叫道,这才惊醒了刘力壮。
刘力壮回过神来,看见是她们,就打了个招呼。“是你们啊。”
“力壮哥,你怎么在这样?”程木秀只当没注意他有些沮丧的样子,若无其事的问到。
秋收,刘力壮应该和刘景田一起都在帮别人干活,一年当中,这是他们能挣到稍微多一点的时候。看见刘力壮这时候出现这里,程木秀自然有点惊讶。
“来找人修下农具。”刘力壮回答。
程木秀明白过来,原来是农具坏掉了。
刘力壮显然有点心不在焉,一边说着话时,一边眼睛看向刚才那个大叔离开的方向。
这便让程木秀对刚才那人产生了点兴趣。
那人迎面跟程木秀他们交错而过,就这么一瞬间,不知怎么着,就这么打了个照面,程木秀就有种隐隐约约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她又确信自己的确是以前没见过这么个人的。
刘力壮显然好象也没啥心情跟她们热乎,很快就急匆匆的走掉了。
而程木秀想不出来,也就懒得想了,她还得赶到那个店里去,免得人家等得着急。
那家店的店门口已经停放了一辆板车,店家正在叫人往车上装麻包,麻包里就装了程木芸买回去的糠料和豆渣等,足足有三个麻袋那么多。
程木秀又等了一会,等他们装好车,然后就领着路,把拖着木板车的的人一直带路领到了家门口。
看到她带回来的这一大堆东西,程木峰也很高兴。这下喂黄鳝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那个拖木板车的人看到他们家里要么是孩子,要么又是伤腿的,二话不说,直接帮把百多斤重的糠料和豆渣分几次帮扛进了院子。
程木秀先把篮子以及猪骨头在厨房里头放好,接着赶紧叫程木芸先给人倒碗口解渴,到最后又道着谢送人离开。
程木峰打开了麻袋看到了里面程木秀买回来的东西,说:“姐,这些够我们用上一段时间了。”
“买这么多就是为了这个啊。”程木秀说,又看了看周围,问道,“木勤人呢?”
她看见墙角有一捆刚割下来的茅草,以为程木勤已经回家来了,可是刚才他们进家时却没见他出来迎接的身影,这可有点不太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