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袍雪甲-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那个明眸皓齿的娇俏少女,郭羽挠了挠头。

    说起来,自己还真已有好些日子没见着她了。

    “你在这里啊。”郭羽骤然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便看到身穿常服的陈奚站在自己面前,脸上带着询问之色:“可看到了王上和丞相?”

    “额…”郭羽这才想起自己忘了些什么。

    方才他离开临音楼时,想着大堂上还有一堆黄姑娘的仰慕者,为了少生事端,特意从后门离开,一时间竟把赵轻玄和庞渝忘在了那里。

    估摸着两人还在临音楼中快活,郭羽犹豫半晌,问道:“大将军找王上和丞相有事?”

    陈奚点点头:“天岚那边的探子传回消息,如今齐国可谓四处起火,分身乏术。我便想着与王上和丞相商议南下事宜,不承想两人竟皆不在城主府。”

    这等大事可不能拖延,郭羽知道陈奚已与军中诸将商讨多日南下的利弊,想来此时是有了决断。

    郭羽毫无愧疚的将赵轻玄出卖,手指着临音楼的方向道:“大将军去那边一处叫临音楼的青楼即可,王上和丞相正在里面,此刻应当玩得正开心。”

    听到临音楼这个名字,陈奚抿了抿嘴,他神情一时有些复杂。

    郭羽只道是陈奚被他们两人的荒唐行径给气到,然而他确实又不好帮两人开脱,毕竟整个临音楼都知道,赵轻玄和庞渝在里面散尽千金,待了三天三夜。

    陈奚摇了摇头,挥去心中阴霾,冲着郭羽说道:“那我便去那里找他们,对了,公主刚回去不久,你脚步快些,兴许能赶得上…”

    说罢,陈奚拍了拍郭羽的肩膀,往临音楼去了。

    听着陈奚意有所指的话,郭羽有些啼笑皆非。

    “快走两步?”

    想来,自己那日也确实有些过分,女孩子的嘴,那是能瞎捏的吗?要捏也接着捏脸啊。

    要不…买点什么赔礼?

    郭羽在街上望了望,旋即看到了路边卖零嘴的小贩,走了上去。

    买完东西,郭羽加快了脚步。

    时候已晚,街上依旧灯火通明,热闹的很,郭羽一边快步走着,一边扫视着街上的人群,生怕一不小心错过。

    当那个吃着糖葫芦的娇憨身影进入眼帘时,郭羽不由得放慢了步伐。

    他没有第一时间叫住她,而是默默地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少女脚步轻快,每吃一颗糖葫芦,脸上都会流露出幸福的神情,垂至腰间的乌黑长发不时因为少女的动作轻轻摆动。

    前面突然出现几个正追逐嬉闹的孩童。孩童疯起来哪里会顾及周围的人,他们在这人群中肆意奔跑,惹得周围的人都皱着眉头躲避。

    少女的注意力全然放在糖葫芦上,并没有注意到前面的孩童。她正要吃下颗,手中糖葫芦登时被那几个奔跑的孩童撞飞,在空中转了几个圈,最后落在地上。

    孩童很快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周围的人自然也不会去在乎一串落在地上的糖葫芦。

    唯有少女,愣愣地盯着地上那红彤彤的半串糖葫芦,脸上的神情由幸福逐渐变作委屈。

    少女没来由的自怨自艾起来,她只觉得自己就像地上这半串糖葫芦,他不疼,他也不爱。

    就在她眼眶微微泛红之际,一串崭新的糖葫芦递到了她面前。

    她诧异的抬起头,便看到了那个穿白袍子的讨厌鬼冲她笑:“别心疼你那串没吃完的了,还公主呢,丢不丢人。”

    赵轻语毫不客气的一把抢过糖葫芦,嘴上兀自说道:“要你管。”

    两人并肩离开。

    灯火阑珊下,少女吃着糖葫芦,笑靥如花。
………………………………

天岚一聚 第八十七章 未忘

    倾裕城主府中,赵轻玄与庞渝危襟正坐,模样颇为正经,只可惜两人那满身的酒气与脂粉气,以及庞渝老脸上那一枚瞅着颇为香艳的唇印出卖了两人。

    两人对面,陈奚面沉似水,手指不住在桌子上敲打着,一时间,城主府内只剩下“咚,咚,咚”的声音。

    “不知王上与丞相此趟‘微服私访’,有何收获?”

    一想起进临音楼时所看到的场景,陈奚心中的情绪便久久不能平静。

    “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啊,大将军。”赵轻玄微微扬起头,目光深远,“若非去过那临音楼,孤怕是此生都不会知晓世上有如此‘波涛汹涌’的女子。”

    庞渝撇了撇嘴:“赶快把你那哈喇子擦了吧,瞅你那德行,不就一身材好点的姑娘,这把你给迷的。”

    “也不知是谁要跟那小蔷姑娘彻夜论武,这会儿又来跟孤装正人君子。”

    “你还敢说老夫,又不是施展鞭法的时候了?”

    见两人开始互相揭短,陈奚无奈地拍了拍额头,放弃了说教的打算。

    大宋,没救了。

    少顷,兴许是有些累了,赵轻玄与庞渝停下了争吵。庞渝如往常一般,将双手收入袖中,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而赵轻玄则端起茶水润了润嗓子,见陈奚一脸的心灰意冷,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道:

    “…大将军,这么晚了,找我和庞公可是有什么要事?”

    陈奚叹了一口气,勉强打起精神来,冲着赵轻玄道:“王上,今我军虽已攻克倾裕,却不应止步于此。眼下齐国大乱,正是复我大宋昔日荣光的大好时机。臣请王上准臣率军继续南下,直捣黄龙,攻克齐都天岚!”

    陈奚的一番话把赵轻玄吓的不轻,他从椅子上跳起来:“啥玩意儿?大将军你要南下打天岚?”

    见赵轻玄起身,陈奚亦从座位上站起,冲着赵轻玄拱手道:“正是。”

    “大将军…”赵轻玄犹豫半晌,开口说道:“孤虽不懂兵,却亦晓得‘强弩之末’的含义。我军虽接连在玉门关和倾裕大胜两场,然将士久战,已然疲惫不堪。

    且那天岚又是‘天下第一城’,城高池深,固若金汤,仅凭眼下这五万甲士,如何能破?更何况再攻天岚之前,还尚有一座天卫关,将士们如何能撑得住?”

    齐都天岚城,南北各建有一座关卡,北曰天卫,南曰天雄,两座雄关把守着进入天岚的要道。

    如今宋军若是想要南下攻天岚,那么便必须要先攻克天岚北面的天卫关才成。

    “齐国毕竟坐拥七州之地,兵精粮足。两场大战我军虽杀伤了七八万齐军,却远还没到让齐国伤筋动骨的程度。一旦攻势受挫,齐国大举反扑,后果不堪设想。”

    听着赵轻玄的话,陈奚一时有些发怔。他皱着眉头,打量了赵轻玄半天,试探道:“王上你…没事吧?”

    自己那不学无术的王上,能看得这么远?

    该不会是那临音楼阴气太重,王上在里面招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中邪了吧。

    瞧着陈奚那狐疑的目光,赵轻玄哈哈一笑,“怎么样,吓到了吧大将军,这些话都是我从我妹夫那听来的,我虽不解其意,但听着满厉害的,索性便记了下来想着唬一唬大将军。”

    原来是郭羽所说。

    陈奚点点头,若是郭羽说的,那便不奇怪了。

    他初见郭羽时,听那小子的侃侃而谈,便觉着其非池中之物,日后必成大器。而郭羽在倾裕一战中的表现更加坐实了他的想法。

    陈奚想着,只要假以时日,再雕琢一番,郭羽未来与赵轻权一同接下大旗,成为这大宋军中的顶梁柱,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样,即使他们这老一辈人退下这九州舞台,有赵轻权与郭羽这样的后继者在,大宋也不会孬到哪去。

    想到这里,陈奚的心情好了许多,缓声道:“正如王上所言,齐国远还未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一旦战事受阻,待齐国缓过来,则大势去矣。

    然一月前,齐国南方二州发生叛乱,天岚城内的精锐军队皆被调去平叛,眼下襄州境内,应只剩下车恬手中的残军与零星的散兵游勇,数目估计不过四万。”

    “我军虽疲,齐军亦好不到哪里去,且还是新败之师,士气低迷,不可能是我军的对手。”

    赵轻玄沉默半晌,开口道:“…可,终究是冒险了些。”

    陈奚点点头:“不错,齐国西北两州尚有十万大军,眼下虽被轻权拖住,无暇顾及襄州,但随时都有可能突破轻权的防线,若是他们趁我军南下之时袭击倾裕,则我军后路被断,五万大军死无葬身之地;

    西南方有正与雍国对峙的杨志勇及其手中十万精锐,若是杨志勇放弃攻伐雍国,及时回援,我军恐难抵敌;

    北疆蛮人的内乱也不知何时结束,一旦蛮人南侵,镇北军为了此次伐齐被抽调颇多,未必能挡得住蛮人。此时南下,正如王上所说,着实冒险。”

    “但…”就在赵轻玄皱起眉头之际,陈奚朗声道:“大宋等了二十年,才等到此等良机。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大宋,恐再无南下之日。

    二十年前,因为那叛臣吕昭,连带着大将军,十万大宋儿郎身死他乡,本将一统九州的大宋在燕州苟延残喘而不敢南下一步…这仇,臣未忘,大宋甲士未忘,两百万宋人,更未忘!”

    赵轻玄扶手而立,背对着陈奚,仰头叹息一声:“孤…又何曾敢忘。”

    “王上!”

    陈奚单膝跪地,冲着赵轻玄的背影沉声道:“请王上准许臣领兵南下,拔天卫,破天岚,灭恶齐!”

    “大将军,你知道…”赵轻玄回过头来,眼中带着少有的正经之色:“如今已不是二十年前,一旦此番南下稍有闪失,不只这五万甲士,整个大宋都将万劫不复…这幅重担,你当真扛得下?”

    “能。”陈奚眼中流露出坚毅,“二十年前,便能了。”

    “既如此,孤还有何好说。”赵轻玄摇了摇头,回身道:“是时候让世人听一听我大宋铁骑的马蹄声了。”

    “谢王上!”

    听到赵轻玄的话,这名相貌儒雅的大将军热泪盈眶,重重拜倒在地上。

    赵轻玄俯身将陈奚扶起,笑道:“天色不早了,眼下大将军重任在肩,更当注意身体,快些去休息吧。”

    待陈奚离去后,赵轻玄走到门前,看着天边皓月,轻声问道:“能成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原本闭目养神的庞渝,不知何时来到赵轻玄身边,同样仰着头看向天空:“不过正如大将军所说,机会难得,一旦错过,莫说灭齐,大宋将再无南下之日。”

    “所以说…终究还是要看天意吗?”赵轻玄喃喃道。

    天意这种东西,最是恶心。

    “也不尽然。”庞渝摇了摇头,“只消我军能在杨志勇回军之前攻克天岚…不,只要能攻克天卫关,那灭齐之事便已成定局。”

    庞渝眯起双眼,但愿天岚城中那头老狐狸会因为安逸太久而放松警惕。

    ……

    雍国,蜀州。

    相貌英武的齐国大将军杨志勇,看过那封自天岚寄来的书信后,不甘心地望了望前方高耸的虞都城墙,旋即抬起手臂,高声道:

    “三军听令,撤军!”

    杨志勇治军最是严谨,与同在齐国为将的车恬相比当真是天差地别。随着他一声令下,十万大军立马动作起来。

    虞都城头,一名看起来十分瘦弱,脸色格外苍白的青年文士,看着城外的情景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可惜,若是杨志勇再晚两天撤军,咳…咳,这十万齐军便不用走了。”
………………………………

天岚一聚 第八十八章 九州之西,蜀地雍王

    “确实可惜。”一名与文士差不多年纪的男子轻声道。

    男子穿着与二十年纵横九州的军神郭仪颇为相似:身披银甲,头戴银盔,背后披着白色披风。

    银盔之下则是一张英俊至极的脸,剑眉星目,面冠如玉,想必仅凭这一张脸便已可引得无数怀春少女魂牵梦萦。在他身边,那长相俊秀的青年顿时显得黯然失色。

    蜀地灵秀,蜀人无论男女皆俊俏得很,百年来,历代群芳谱与美男榜上的人物也大多出自宋雍两国。

    说起来,雍王室还是百多年前灭亡的唐帝国王族李氏的一支分支,雍国自唐帝国灭亡一直存在至今,若是单论国祚,雍国还要超过宋国。

    蜀地地势崎岖且复杂,可谓易守难攻之地,雍国便是凭此屹立百年而不倒。天岚城虽为天下第一城,却也有过易主的经历。然而雍都虞城百年来却是真正的始终把持在雍国手中。

    这么多年,仅仅有两支敌国军队来到过虞都城下。

    一支是二十年前,宋王赵彻为了一统九州御驾亲征所统率的十万大宋远征军;另一支,则是刚刚退却的十万齐国伐雍军。

    “王咳…王上,臣有罪。”青年文士冲着英俊男子一揖,“若非因臣之言,王上不会咳…不会让凉州那两万铁骑晚两日南下,那么咳,咳!”

    那青年文士身体颇为不好的样子,话才说一半便开始猛烈的咳嗽起来,原本苍白的脸色也涨的通红。

    在这雍国王城中能被称作王上的人,自然是雍王李鸿徒。他将文士扶起,一边拍打着文士后背的同时,真气源源不断的从掌中灌入文士体内。

    待文士停下咳嗽,脸色也有所好转,李鸿徒才放下手,侧身望向正在撤退的齐军,“这事本就是孤的决定,怨不得你。再者杨志勇这只齐国忠犬性子谨慎,纵然那两万凉州铁骑早些到达,未必就真的能全部吃下这十万齐军。”

    数月前,杨志勇伐雍。李鸿徒与这文士定下策略,诱杨志勇到虞都,同时调他大雍在凉州暗中训练多年的两万铁骑南下,前后夹攻,一举将这支伐雍的大军歼灭。

    凉州本就是齐国的领土,杨志勇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凉州早就暗中靠向了雍国,更不会想到会有两万铁骑袭击他的后路。

    李鸿徒知晓杨志勇多疑,凡事谨慎,于是听了文士的建议,特意在蜀州边境与之交战,并一步一步退却,历经数月才将之引到虞都城下。为了保证计划万无一失,更是让凉州铁骑晚了几日南下。

    不想两人这番谋划最终竟是弄巧成拙,杨志勇的突然撤兵让他们功亏一篑。数月来的辛苦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对我大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由于被李鸿徒灌输了真气,青年文士原本苍白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

    “此话何解。”李鸿徒看了一眼文士,眉宇间似是有些不解。

    眼见文士又要作揖,李鸿徒有些不耐烦的打断道:“少向孤作揖,看见你那副文人嘴角孤就烦得很,快些说来。”

    文士作揖应道:“诺。”

    李鸿徒冷哼一声,背过身去,接着便听得文士说道:“凉州虽附,然凉州境内那帮亡国余孽却不可不防。此番调走用来震慑他们的凉州铁骑本就颇为冒险,若与杨志勇决战,纵然大胜之,我军亦难免惨重,届时难保凉州不会生出异心。”

    “有理。”李鸿徒双眼微眯,看着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齐军说道:“可难道就这样放他们走?要知道为了把他们引到这里,我大雍也失去了不少好儿郎。”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沉声道:“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孤特意瞒下了军中将领。这些日子军中已是怨声载道,而若是不发一卒,就这般放他们回去,怕是会生些事端。”

    “王上。”文士来到李鸿徒身侧,抬手指向齐军撤退的方向,“王上自是不情愿就这般放他离去,可杨志勇又何曾甘心?

    依臣看来,杨志勇怕是就等着我军追击,想必此时他已步下层层伏兵,所以…”

    “所以这就是你教唆王上避战的理由吗?!”

    一名穿着棕色铠甲的青年将军不知何时来到了两人身后,他指着文士怒喝道:“蜀人何曾畏死,纵是二十年前面对那十万战无不胜的宋军,我蜀人亦未曾退却。为了守住虞都更是付出了十数万蜀人的性命。

    如今区区一个杨志勇,时无英雄才得以成名的鼠辈,竟将你吓成这个样子,你配称得上蜀人吗!”

    情绪激动之下,这青年将军身上迸发出一股骇人威势,直直的扑向文士。

    李鸿徒上前一步,挡在文士身前,气机流转之下,身上亦爆发出入势威势来,将青年将军的威势直接冲散。

    “翱天,不得无礼。”李鸿徒冲着那青年将军说道:“小明所言不无道理。”

    龙翱天一咬牙,单膝跪地。冲着李鸿徒抱拳说道:“王上,臣不甘心!齐人杀我同胞,践踏大雍的大好河山。若是就这么放他走了,岂不是让我大雍的子民寒心?”

    李鸿徒沉默半晌,高声道:“飞龙将军听令!”

    “臣在!”

    听得李鸿徒下令,龙翱天连忙低下头。

    “孤命你领本部军马追击齐军,不可孤军深入,如遇伏击则立刻撤回!”

    “诺!”

    龙翱天又是一抱拳,接着便起身离去,走时不忘狠狠地瞪了那被李鸿徒称作小明的文士一眼。

    待龙翱天走后,李鸿徒又冲着身边一名手下说道:“你,去向齐申将军传孤口谕,教他随飞龙将军一同出击。”

    “诺!”

    那雍国甲士得到命令,小跑着离开城头。

    “如此,便是杨志勇真的设有伏击,有齐申在,想必也出不了什么事。”

    李鸿徒笑道:“毕竟,那可是百年难遇的宗师境啊。”

    小明摇了摇头:“王上,你太惯着龙翱天了。”

    “龙家与孤有恩,当年孤从齐国归来,若非龙家与你诸葛家的扶持,孤能不能坐的上这王位还说不定。”

    小明皱着眉头说道:“如今龙家在大雍内一家独大,龙家子弟平日里傲的几乎都是拿鼻孔看人,这些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王上对他们的纵容。王上,长此以往,恐出祸事。”

    李鸿徒看了小明一眼:“龙家一家独大,还不是因为你们诸葛家不问世事。原本两家制衡的好好的,诸葛家突然来了个举族归隐,没了对手的龙家如何不强大。”

    小明为之苦笑。

    李鸿徒又看了他一眼,见他脸色再次开始变得苍白起来,便道:“你随孤来。”

    说罢,李鸿徒率先离开,小明则跟在他身后,二人走下虞都城墙,向雍王宫走去。

    “你本就有旧疾在身,这些日子为了应对齐军的攻势又颇为操劳,左右齐国已然退军,你便在这王宫内休养几日。”背对着小明的李鸿徒说道。

    小明无奈一笑:“王上,并非臣不想休息,实则接下来才是真正要忙的时候。”

    李鸿徒脚步一顿,回身看着这个自童年起便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军师,皱着眉头说道:“何意?”

    小明再次作揖,却被李鸿徒拉住,接着便听得李鸿徒说道:“小明,别以为你身子弱孤就不敢打你,以后再向孤行礼,小心孤让你尝尝我那杆白驹的滋味。”

    “诺。”

    小明只好点点头,接着说道:“王上以为,杨志勇为何会突然撤军?”
………………………………

天岚一聚 第八十九章 天下之争

    李鸿徒答道:“齐国境内出了变故?”

    能让杨志勇放弃攻破虞都的诱惑,直接领着十万大军撤回,这变故怕是不小。

    小明点点头:“王上可还记得一月前从齐国那边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

    李鸿徒微微思索,月前,旧楚遗臣在齐国南方楚、卿两州发动叛乱,再就是沉寂多年的北宋在玉门关大败车恬后挥师南下,攻打齐国襄州的北方重镇倾裕…

    李鸿徒双眼一眯,难不成倾裕被北宋拿下了?

    想来,能让杨志勇做出如此决定的,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虽说车恬是个酒囊饭袋,手下十万大军也良莠不齐。但短短数月间,先在玉门关大败一场,接着又把倾裕给丢掉…”

    小明摇了摇头,他只感慨怎的齐王不派车恬来伐雍。若是车恬前来,他那里还需要如此谨慎,怕是还会力劝王上与之决战。

    李鸿徒道:“北宋攻陷倾裕后,面对空虚的襄州定然会不知足,有赵轻权在祁州那里把齐军耍的团团转,再加上北疆蛮人正处于内乱中。

    如此良机,孤若是陈奚,也必领军南下,直扑天岚。更遑论,北宋与齐国之间还有化不开的血海深仇。”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不知不觉间已然进到王宫之中。

    李鸿徒将小明带入一间宫室之中,抬手挥退宫女,他径自坐下,同时用眼神示意小明坐在他旁边。

    待小明坐下,李鸿徒问道:“此番宋军南下,胜负将如何?”

    小明答道:“变数太多,胜负难料。明面上宋军势头正凶,襄州剩下的齐军又尽是些残兵败将,眼瞅着北宋赢面很大。

    但张良元那头老狐狸不会坐以待毙,而且还有个坐镇天岚二十年的天下第一…”

    都说个人的力量在战场微不足道,可若是当今的天下第一又如何?

    当年在祁州围剿宋军,雍国也有参与。战后侥幸活下来的甲士,一提及郭仪与赵文奇那场巅峰之战,眼中满是骇然。

    “一剑几乎劈碎了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