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的是,全部开启失败了。

    这不是第一次了。

    赵桓倒是没有太过失落,这些炫酷的系统,已经和他擦肩而过了一次,这一次再次擦肩而过而已。

    而已个屁!好心疼啊!

    “大皇帝系统,那你到底升级了个什么?”赵桓挠头问道。


………………………………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屉的嫔妃

    【系统升级加载的系统多数都是失败,成功的模块有天气预报功能。

    【可使用成就积分升级第一次升级需要消耗成就积分十分,第二次升级消耗成就积分一百分,第三次升级消耗成就积分一千分。】

    【现在可预测汴京城天气,在第一次升级之后,可从一城升级为一路,第二次升级后,可从一路升级到了一国,第三次升级后,从一国升级到全球范围。】

    ……

    牛皮!

    可是老子没有成就积分。

    他来到大宋这几个月,一共就弄了二十多个积分,还花的只有7。1分。

    离第一次升级还有很久很久。

    【汴京城,多云转小雨,夜间气温19℃到22℃,紫外线强度……】

    “还有吗?”赵桓对天气预报系统的升级,撇了撇嘴,太难了,他满怀期望的问道。

    【图表化查看个人能力,现在系统UI全面升级!】

    赵桓试着看了一下赵英,发现这个人的私德只有三十分,搞贪腐的人,私德这块绝对高不了。

    忠诚度都是双100,给赵英点个赞。

    等一下,满分一百?私德三十?

    军事:13分,不适合带兵打仗。

    武技:87分。

    赵桓想到赵英那鬼魅一样的步伐,绝对是个武林高手,再想到之前赵英被童贯两三下制服,可想而知,童贯的分数只会更高。

    可惜了。

    韬略:14分,果然只适合做个内臣,放出去做事,完全不够用。

    人物特性:厨艺精湛,杀人不眨眼。

    赵桓研究了一下这个图标化的个人能力系统,人物的属性分为私德,忠诚,武技,韬略和特性。

    他觉得这个升级还是很实在,从原来的简单的忠诚度,变成了五维属性,更加方便赵桓知人善用啊。

    还行。

    “还是可惜啊。”赵桓盯着那个修仙长生系统发呆,这个模块没有加载出来,实在是可惜的很。

    【消耗一百点成就积分,可以再次升级大皇帝系统,会加载更多的模块。】

    系统冷不丁的提醒着,只是赵桓怎么看这一百点成绩积分都很困难啊!

    “去哪里找这一百点的积分啊!”赵桓叹气的问道。

    一百点积分!攻克乃还的成就,是赵桓现在拿到的最高的积分数,十点。

    【灭国绝族:消灭金国,女真族之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获得成就积分:一百分。】

    【再临西域:西域一去一千年,再见已是圣罗兰,再次将中原王朝疆域深入西域,郡县化西域,可获得成就积分:两百分。】

    【亚洲霸主:所有亚洲区域的国家俯首称臣,进贡表,各国国王由中原王朝任命,可获得成就积分五百分。】

    【最终成就——地球村村长:统一全球,并且实现全球范围的开发,统一度量衡,建立较为完善的交通,实际控制区域达到全球范围,可获得成就积分一万分。此积分可分批获取!】

    赵桓盯着最后一个地球村村长,气的笑出声来。

    系统你就可劲的给老子画饼吧!前所未有之成就,让老子一个普通人去做?

    开什么国际玩笑!

    你怎么不说银河系的河神,成就积分一个亿呢?

    赵桓都被系统打出来的这些积分列表给气笑了,不过他笑着笑着停了下来。

    前所未有之成就,就让自己望而却步了吗?

    自己真的是一个人吗?

    他拥有的是整个大宋!

    蒙古人的铁蹄可以踏破亚欧非三大陆,是自己的将军不够猛吗!还是自己未战先怯了呢?

    不试试!谁知道能不能做到啊!

    赵桓脸上露出了微笑,这一万积分!老子拿定了!

    他解开了这个心结之后,看着那个天气预报的系统,反而觉得不那么鸡肋!

    打仗打的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这个东西,自己有了提前预知,简直不要太爽了!

    总有一天,老子把你升到顶级去的!

    “我怎么感觉被你坑了呀!”

    “想要当地球村的村长,哪里有那么容易,我来到大宋已经八个月了,每天就睡两个半时辰,你这是准备让老子奋斗一辈子是吧!”

    “你这个饼,画的有点大啊。”赵桓给自己鼓起了勇气,去挑战最终成就,结果越琢磨越不对劲。

    【这饼,香不香!】

    “你赢了!”赵桓不甘的说道。它这饼,赵桓真的没理由不接受!

    在后世,每个五好青年,在很小的时候,都思考过长大以后,是上清华还是北大。

    谁还没做过一个梦,把地球所有人踩在脚下?

    况且这个梦,还有一票很强的文臣武将辅佐,有一个世界第一富有的国度,有一个不算很强的外挂!

    人生哪有几回搏!

    干了!

    赵桓知道自己在做梦,想要完成最终成就,这条路有多么困难,想想就知道。

    这么给自己打鸡血一样的给自己编制美梦,像极了成功学的成功大师的演讲会,也像极了传销组织里传销头子的呐喊声。

    但是赵桓为何偏偏自己给自己打了这么一针鸡血呢?

    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没有梦想,就和咸鱼没有两样。

    如果赵桓是个普通人,他倒是蛮甘心当一条咸鱼。

    但他现在是皇帝,他要对大宋一万万人口负责,这个时候,他只能如此。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句话有时候反过来看,也很有道理。

    赵桓的责任重大,就得倒逼他的能力也要有多大。

    一个国君都没有雄心壮志,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斗志。

    赵桓并不觉得自己能力有多强,后世普通人一个,如果连斗志都不能给国人,要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呢?

    “做皇帝难啊!”赵桓叹气的抱着一堆公文,开始了批注,将有争议的札子,分门别类的放好,等到明天朝会决议。

    “官家,夜深了。皇后…朱贵妃说让臣多提醒官家,要多注意休息,保证龙体无恙,则大宋才能安泰,官家,牌子。”赵英放在赵桓面前一个木制的抽屉。

    里面有两张木牌,一个写着延,一个写着庆。

    赵桓比划了一下这个木制抽屉的长度,这个抽屉至少还能放二十多个个这样的牌子!

    这一个牌子就是一个妃子,这是打算累死朕?!

    延,延福宫,庆,庆明宫,一个是朱琏的住处,一个是张棠华的住处。

    北宋的皇宫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妃子们的住处还是有的,三宫七十二嫔妃完全够用。

    赵桓挥了挥手,让赵英把牌子拿走,说道:“过半个时辰,朕把这点札子看完,今夜就不看书了。”

    赵桓两本千万字级别的皇览,也就起了个头而已。

    但是这次病重仅仅三天,整个汴京城的氛围都变得极为诡异,甚至俩失了权势的野狗都跳了出来。

    赵桓也深知自己修仙大业不能继续了,不能一直每天睡两个半时辰了,在国事艰难时候,命都保不住,建康什么的见鬼去吧。

    但是随着赵构被锁在了棺材里,国内已然步入了安定,自然不用再消耗生命潜力去做事了。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到了延福宫或者庆明宫岂不是更累?”赵桓突然皱着眉想到。

    怪不得皇帝都命短!

    这一抽屉的嫔妃,太多了!身体不被掏空了才怪!

    赵构能活到八十一岁才死,和他不能人道绝对有关系!赵桓恶狠狠的想着。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强、员外、乡绅、流民、佣户

    李纲提着一坛小酒,来到了李邦彦家里。

    他本来太宰,宰执的只能有一个,过去是李邦彦,现在是李纲。

    本来算是李纲夺了他李邦彦的位置。

    两个人应该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才对,可是两个人处的意外的和谐。

    官家几次牵线搭桥,李纲也是谦逊请教,李邦彦里子面子都有了,自然没有什么怨气,自然是倾囊相助。

    官家不愿意看到党争,所以所有事处理起来,就不涉及到帝王术——制衡。

    缺少了从御前丢下的草叶子,下面的一品促织王,也懒得斗了。

    赵桓不止一次两次,明里暗里表示,李邦彦只是个备胎,而且只会用一用,若是李纲出事,他暂时顶替。

    现在有了赵鼎之后,赵桓彻底给李邦彦吃了定心丸,给他安了个大宋书局总编的差事。

    李邦彦算是彻底从朝堂的中心掉了出去,再没有了起势的可能。

    李邦彦也没有了争夺相位之心,整个人也变得平和起来,他这个大宋书局总编的位子,是他在官家亲政后,自己挣来的,他当的很用心。

    远比当初当宰执的时候,还要用心。

    李邦彦毫无疑问是有才的,而且下笔如有神,不管是通俗文学,还是公文策论,都是一把好手。

    风流倜傥浪子彦,汴京一大传奇人物的李邦彦,终于完成了他的战国群英录,也像官家一样构建了一副战国牌,来做典藏版的赠品。

    “士美兄,多有打扰,还请见谅,一壶好酒,官家御赐。”李纲提着手中的酒坛指着苏香二字说道。

    李邦彦摇头笑道:“哪里敢说打扰二字,快快请进,快快请进。你提酒,我来备菜。”

    “现在某也有了公职,每个月的俸禄完全够用,还有上次太宰府送来的风干的牛肉,我让厨丁做个好菜。前两天老家捎来了蚕豆,刚炒好,正好下酒。”李邦彦笑着迎着李纲进了门,一遍走一边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喝的不多,一人顶多三两,主要以交谈国事为主。

    李邦彦毕竟做了五年的尚书右丞,又做了三年的尚书左丞。

    在经验上,他的确超过李纲一筹,比如江南之事,李邦彦的对乡绅的安置上,就比李纲有经验一些。

    “这扬州城、临安城、余杭城、建阳城,这些地方其实已经有了豪强。”

    “这些豪强,其患不比流匪差!在商邸店一等商户、在黑有一流帮派、在野有数万亩良田、在城有数座工坊。即使在朝堂,也有无数的子弟在朝中当官。”

    “豪强,比员外更加难以对付,也更加隐蔽。”

    “他们深居幕后,仅仅江南两路,有名有姓的就有数十家之多!”

    “他们常年姻亲,盘根交错,你当怎么办?”

    “豪强做大,强汉而亡,这数十家的豪强怎么办?”李邦彦端坐着问道。

    “豪强其根基在于土地,只要均田之政令在江南实行下去,豪强自然不值一提。”李纲今日前来,自然是早就有了准备。

    “错!错!错!均田并非长生之药,也非灵丹妙药,不是包治百病。均田只能将城外豪强,彻底连根拔起!”

    “但是城中豪强呢,那是以家兵对抗州府官兵,多有取胜,即使均田连根拔起,但是豪强已经脱离了土地的范畴,他们控制的工坊,比土地更赚钱。土地对他们可有可无。”

    “这些人,即使均田,他们也是冷眼旁观,这些人怎么办?”李邦彦笑的更加灿烂。

    李纲想到了某个可能,皱着眉,说道:“士美但讲无妨。此间所谈,日后呈交御前,某一力承担。”

    李邦彦摇了摇手,说道:“非也,非也,你不但要说上我的名字,这个功劳绝对不能抢某人的!”

    “迁来汴京河北等地守陵!效仿前汉之举!即使某些豪门不足以构成威胁,也要每年前来汴京贺岁,家中嫡长子必须来汴京就学。”

    “河北多洼地,民少地多,这些豪强们离开了他们的祖地,就是无根浮萍了,还不是任由你李太宰拿捏?”

    “而且大宋国祚一百六十载,豪强还没有前汉那么强,正是迁来汴京的好时机。”李邦彦笑着说道。

    李纲也是点头,他当然想到了这个政策,他想了很久,才说道:“其实某主要顾虑豪强联袂,再现赵构之祸,不过也罢,现在赵构伏法,正是好机会,可以各个击破。”

    “共饮杯中酒!官家这坛酒,咱俩喝了,官家也不亏。”李邦彦哈哈大笑起来,端起酒杯说道。

    李纲放下了酒杯,给李邦彦倒满说道:“城中城外的员外乡绅们,均田他们的反对声音最大,各地的农社,都是这些员外乡绅把控。”

    “北地还好些,兵祸乡绅员外跑了很多,但是到了南地,恰巧反过来了。”

    “这些人,难办啊。”李纲叹气的说道,

    “你说说你想的法子,我再说说我想的法子。”李邦彦嚼着麻油牛肉问道。

    “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这是官家教我的。愿意响应官家均田令,自然可以继续在农社里,不愿意的就只能把他们押解归京了。”李纲总觉得这个法子不好,可是说不出哪里不好。

    李邦彦撇着嘴,说道:“你还没跟官家提过这策论吧。小心官家拿札子砸你的脸。”

    李纲哂笑道:“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李邦彦突然站起来了,说道:“李太宰,你想想本来维持大宋的就是这群乡绅员外,可是他们真的做得好吗?”

    “皇权不下县啊!哪个皇帝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你跟官家这样交差,官家不拿札子砸你脸,就是打自己脸啊!”

    “你把他们留下来,就是给官家添堵!”

    “他们真的响应官家,就应该在赵构谋反的时候,带着自己所有的钱粮跟着义军一起起事!”

    “凡是没有起事的,那就是不忠!那就是叛贼!统统都应该拉到汴京,去峰峰矿区!去大同煤田挖煤去!统统扔到岭南!”

    李邦彦的情绪极为激烈,官家这个酒不是烈酒。

    但酒不醉人人自醉,李邦彦好久没有如此畅快的谈论国事,自然有些激扬。

    “你先做下!”李纲把李邦彦拉到座位上,说道:“你也说了,凡是没有带着钱粮跟着义军起事的都是叛贼。”

    “可荆湖两路、两浙路、江南两路、广州两路、福建路处处都是义军,不跟着起事的早就被义军给砍了。”

    “胡世将在川内两路杀的天怒人怨,官家一声不吭。”李纲看着李邦彦说道:“你明白了吧,为何要怀柔了吧。”

    李邦彦愣了一会儿,不停的指着李纲,摇头说道:“你李太宰欺负我不在朝堂之中啊,我哪里知道这些。既然义军已经杀了一大片,官员们又杀了一遍,那是得怀柔了。”

    李邦彦说完有些怅然若失,这就是不在朝堂之内的悲哀,完全不清楚天下之大势。

    激扬文字,成为空谈。

    可悲,但不可叹,他的宰执之位不是因为他议和丢了,而是因为他贪腐。

    “现在还能活下来的乡绅员外,绝大多数都是值得团结的人了,那就剩下的一小撮,全都按士美所说,让他们挖煤去!”李纲笑着说道。

    “流民呢,佣户呢?”李邦彦坐正,仔细询问道。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花是运也是劫

    “佣户,流民是所有城中帮派和城外流匪的主要人丁。”

    “他们原来只是农户,或者是在天灾,或者在人祸中,不得不变卖手中田产,最后成为了佣户,但是微薄的收入,不足以养活一家人,就会变成流民。”

    “天灾之后,流民激增就会酿成民变。太宰,这一类人最是麻烦,怎么办”

    李邦彦坐的极为端正,这是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强汉亡于豪强,盛唐亡于藩镇,五代十国整个中原王朝,打成了一锅粥。

    大宋的制度对整个中原王朝的矫正,重文轻武也好,强干末枝也罢,最后的结果,是为了不像汉末,不像唐末一样,中原王朝打的肝脑涂地。

    “工赈监和农社,收拢流民,招安收纳流匪,这些北地一直在用,效果很好。”

    “如果冥顽不明,罪大恶极,派出州兵府兵剿灭。对于州兵府兵无法剿灭的流匪,交给河间军解决,不知道士美为何有如此疑问”李纲不解的问道。

    这是官家在云中路制定的国策,也是官家执政的基本理念,怎么会出问题

    “你知道我问的什么。”李邦彦摇头,说道“你姓李,我姓李。”

    李纲敲着桌子推敲着,良久才问道“你是说,山东世族崔卢李郑王,关陇巨室杜裴柳韦,荆湖两路门阀王谢袁萧,江南两路豪强顾陆朱张。均田会让这些人,不自觉的联袂,最后再现强汉之危”

    世家两个字陡然出现在了两个人的谈话之中。

    世家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世族、居室、门阀、豪强都算做世家,军功爵均田走到王朝安稳的时候,就会沉淀而出。

    李邦彦点头,说道“驴太宗皇帝对五代乱世极为忧心,推崇儒学,教化万民,重文轻武。内盛外虚。有些矫枉过正,那李太宰,现在官家之国策,是不是也有些矫枉过正呢”

    “举一个例子,此时的边军不管是捷胜军,还是永定军,云中神武军,都比河内军要强上几分,这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如果不是种少保拦住了官家的任命,现在关内已然出现了种家居室把持关中的局面。”

    这个话题让两个人沉默,世家这个话题,是赵桓军功爵均田制之后,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大宋的很多国政看起来很奇怪,其实都是对强汉和盛唐的国政的一些矫正,终于在大宋消灭的世家,如果借着均田这股契机还魂,应当如何处理

    李邦彦小声的说道“中平元年,太平道的张角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直到开皇元年,周静帝禅让于杨坚,立国号为隋。”

    “共历三国、魏晋南北朝、十六国,一共四百九十七载,连年征战,民不聊生。”

    “隋到唐又打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修养百年,盛唐威名远扬,然从黄巢起,中原大地杀戮再起。”

    “乾符五年到乾德元年,整整五十多年的时间,又是打的中原大地千疮百孔。”

    “世家门阀,豪强大族你方唱罢我登台,为了一个皇位打成何等模样国策已定且行,但是这世家之事,却是给以后,埋下了隐患,贻害子孙。”

    李纲点头说道“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官家和种少保所定的新兵制中,也有泽五代而斩的具体规定。这些都是在防备世家门阀再出。”

    李纲说完之后,便不再言语,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两个人相对而坐,最后长叹不已,无解。

    李纲和李邦彦对饮三杯之后,李纲的眼神愈加明亮的说道“士美。”

    “你刚才提到了种少保,拦着官家给种太尉关中经略使之职,防备山西居室种家蜕变对吧。”

    “那官家和种少保肯定对这个问题深入交流过,说不定官家心里早就有了办法呢”

    李邦彦摇头,这个困扰了中原王朝的问题,如果真的好解决,还用把这个问题,留到现在

    均田兵强国富,稍微带点脑子读了书,就知道的国策,可是为了宋朝皇室不用

    还不是担心地方势力做大,威胁皇权

    小家子气了些,但是军头不打的天翻地覆,关内百姓才会安稳些。

    “不提这个了,明日常朝我再问问官家吧。”李纲摇头叹息。

    李纲端起酒杯说道“其实今日到士美府中叙事,还有一事请教。”

    “但讲无妨。”李邦彦说道。

    李纲的眼神向着门口看了一眼说道“艮岳宫的女官李师师,康王府的张夫人寡居。最近老是往家里跑,着实难办啊”

    李纲为什么特意来到了李邦彦的家里讨论此事,就是知道官家,在李邦彦府中,安排了察子。

    当朝宰执深夜来到前朝宰相府中畅谈国事

    李邦彦府中的察子,安能不向官家禀报

    他李纲在这里说出这些问题,就是希望通过察子之口,让官家知道此事。

    李纲叹气的说道“士美有所不知,某真的太难了。”

    “李师师名为艮岳宫女官掌门司仪,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她李师师和太上皇的关系。”

    “张夫人的所生乃是废王赵构的嫡长子,是要继承王爵的国公,最近张夫人多次到府中和内人闲谈,着实为难。”

    李纲一脸惆怅的说道,这事困扰他很久了。

    上次李师师给他下龙涎香的事,就让他差点变成杀人不见血的李纲。

    龙涎香是名贵中药,一握千金。息肌丸更是宫廷秘药,千金难求。而前几日,张夫人送来的千年老人参,更是奢靡之物。

    李纲真的有些遭不住了

    李邦彦突然用筷子在桌子上敲打起来,合着节拍说道“某实话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