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衣带水的本意是,形容两国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大有一言不合就开片的味道。

    而且赵桓委婉的表示,让王楷不要再自称构了。

    他处理完了高丽王的札子,站起身来,打了一套五禽戏,出了出汗,才算是彻底平复了自己的心情。

    这五禽戏是华佗所创立的一套养生功法。

    当然有没有用赵桓不知道。

    赵家血统里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困扰,赵桓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

    共计五十四个动作,虎十三式、鹿九式、熊九式、猿十式、鸟十三式。

    当然他没练出来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不过这套戏用来久坐之后活动身体,倒是一等一的好用。

    赵桓打完一套五禽戏后,额头上稍微出了些汗,接过了赵英递过来的毛巾,稍微擦了一下。

    才从新坐到案前,这是一道来自汴京的札子。

    是一份汴京的小报,这份小报很有趣,名为《武媚娘传奇》。

    大概从则天皇后的家室开始讲起,到最后李隆基杀死他的后妃,终结武家对唐朝的影响而结束。

    这段故事非常的有趣,包含了伦理、宫斗等诸多的要素,赵桓看着津津有味。

    本来这个小报没有任何一点的问题,就是一个单纯的演义,以武则天的视角,展示了整个武家的兴衰。

    还突破性的从武则天登基的一些必要元素上,进行了扩充,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考证了武则天皇后的家室。

    比如详细的介绍了武则天的父亲在唐朝的影响和野心。

    还有补上了武则天祖父武华,在大唐开国时候,资助李渊起兵,实为开国元勋的事实。

    这份小报,甚至可以称的上,大宋的第一本女频演义话本,意义非凡。

    但是赵桓还是读出些奇怪的味道来。

    本来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时间就很短,从临朝称制到篡唐,一共七年的时间。

    这七年的经历,在这篇小报里,居然占据了近四成的篇幅!

    最后一句,也让赵桓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

    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读书人的夹棍带棒!

    【赞曰:龙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赵桓第一次看到这段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文盲一样,有点像做高考数学题最后一道题的时候的感觉。

    两眼一抹黑。

    他请教了宇文虚中这个正儿八经的大学士之后,才彻底搞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

    首先第一个字赞,表示总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赞。常见于史书之中,对一个人的生平进行总结。

    龙是龙的口水,涉及到了夏朝的一段传说,后来读书人专门指褒姒,意思就是女子祸国殃民。

    而丙殿在汉朝一直指的是太子。

    昌这个字,通菖蒲的菖。

    弄明白了这些字之后,赵桓也终于将上下文全部翻译通透。

    【总结来说: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终于露出了他原来的面目,太子如同菖蒲一样,一茬又一茬的被武则天收割。老天爷真是瞎了眼,怎么降下这等妖怪!篡夺帝位神器,养面首玷污宫殿!】

    【这等妖女,居然活到了白首,并且终老,这是上天降下的什么样的借鉴呢?】

    如果没有最后【降鉴何如】这四个字,赵桓也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演义话本,但这四个字,再加上占据了四成篇幅的临朝称制内容,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这是谁借着武则天的事,攻讦自己的贵妃朱琏吗?

    毕竟朱琏在当初八门进京的事之中,确实是做了临朝称制,虽然不到几个时辰。

    但是赵桓觉得自己处理的已经很重了,皇后、太子之位到现在都是悬而未定。

    但是李纲的札子,却让赵桓不寒而栗!

    这份小报因为没有经过进奏院的批准,就私自刊印。

    而且刊印的方式和之前,起底李清照父亲的秘密的那份札子的手法,如出一辙!

    找不到写这《武媚娘传奇》的作者!

    找不到刊印的方式!

    就连纸张和墨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

    也就是说,这个《武媚娘传奇》,压根就不是指桑骂槐说朱琏,而是继续在李清照的身上带节奏!

    昌一字,也可以解释为教育。

    现在朱琏和赵桓在燕京过舒坦日子,教导赵谌的使命,其实大部分落在了李清照的身上。

    所以,这个龙骂的根本不是朱琏,而是李清照。

    程褚也上了一道请罪的札子,这样的小报,出现了两次,而且都是针对于现在李宫正,但是程褚却找不到这个人。

    也就是说,这道札子依旧是一个悬而未决。

    对方跳出来两次,都没有抓到他任何的把柄。

    第一道是为了让自己激愤之下,把党争的棺材板掀起来。

    第二道札子是为了自己警惕李清照现在虽然名为宫正,实则行临朝称制之事。

    这是谁在背后作乱?他想做什么?

    赵桓皱着眉,拍打着手中的札子。

    不太像是金国黑水司搞的鬼,他们要是有这么精细的操作,赵桓把自己的脑子拧下来给金国的那个儿当球踢!

    赵桓想了很多人的名字,最后还是没找到敌人在哪里?

    赵英放了一盏茶在赵桓案上,说道:“官家啊,你快去延福宫劝劝朱贵妃吧,这哭了都小半个时辰了,看着官家忙碌,臣一直忍着没说。但是现在延福宫那边小黄门回报,朱贵妃眼睛都哭红了。”

    “她哭什么?”赵桓一愣,朱琏自从自己穿越至今,从没给自己找过麻烦,就是八门进京的时候,也不愿意自己在前线为汴京诸事担心。

    这怎么突然哭了起来?

    “还不是这小报惹的祸?汴京那边每天都送小报到燕京,朱贵妃很喜欢看,这不就看到了这《武媚娘传奇》,觉得自己是个祸害,就哭了起来。”赵英叹气的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写了一份札子,说道:“送到汴京。把这事做了,把这个人给朕找出来。”

    他让皇城司的程褚,发动天下所有的风闻言事的察子和退役军卒,他要翻天覆地的把这个家伙找出来!

    他要问问这个人,到底想做什么,为何反复在李清照身上做文章!

    当然,他也没打算兴文字狱之类的事,还不至于。

    他只想知道,这个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做什么事,不能正面来?

    潜伏在阴影里,跟条毒蛇一样。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全线告急

    赵桓处理完国政以后,摆驾来到了延福宫,张棠华正在安慰着,已经不再怎么哭的朱琏。

    “参见官家。”张棠华看到赵桓来了,行了个礼,就离开了朱琏的寝室。

    赵桓已经知道了朱琏为何如哭泣。

    她有些误会了那份小报里夹棍带棒说的是谁。

    “做皇后就得吃这份天下人可能的非议。”赵桓劝慰道。

    朱琏点了点头,依旧哭泣不止。

    赵桓其实没有多少哄女人的手段,哄着哄着就哄到了床榻之上。

    云雨皆歇的时候,朱琏一脸迷茫,自己怎么就糊里糊涂的被哄好了呢?

    不过情绪到时宣泄了不少,她也看了出来,那小报说的不是自己。

    “官人,我做了几件过秋的衣物,我去给你取来,试试合不合身。”朱琏笑着说道。

    结果话说完,她自己就笑了,赵桓已经睡着了。

    几乎没有休息的他,总算在自己这里,得到了一息喘息的机会,国政,军事调度,都让他忙得团团转。

    即使有得力的文臣武将分忧,依旧让他劳累到如此模样。

    朱琏起身,把寝宫让给了酣睡的赵桓,自己拿着给赵桓做的衣物,向着张棠华的寝室走去。

    在葫芦形和梨形身材的双重压迫下,赵桓最后没有将魔爪伸向曹娴。

    曹娴没办法相夫,倒是教子做的不错。

    把两个小孩子教导的很好,欢脱的赵清露依旧奔跑在宫廷之中,散播着欢乐,也更礼貌起来。

    曹娴有时候看着镜子里的容颜发呆,自己这个脸和身材,怎么进宫两个多月,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一次呢?

    更何况还有西夏王妃的这个特殊的背景,应该对那位皇帝有很大的吸引力才对。

    当然她不知道,赵桓刚登基到御驾亲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连自己有个老婆都不知道……

    王禀接到赵桓的诏书的时候,立刻翻身下了床,带着手中的捷胜军和契丹人,准备向来州(今葫芦岛市)去。

    “喂,完颜宗干,你去不去?”王禀点齐了兵马看着站在不远处的完颜宗干喊道。

    “说了多少次了!叫我王家彦!”完颜宗干摇头喊道。

    他就不去了,毕竟是打金人,自己能苟活着已经非常不错了,再去掺和宋金两国之战,对他没什么好处。

    而且他准备给王禀个惊喜,等到王禀拿下来州,再给王禀添一道功勋。

    王禀点头,让刘复留守山海关直本来州而去。

    岳飞、韩世忠、杨忻中从西侧,向着坤仪州而去,而中路军由李彦仙率领,从热河向着兴中府扑去。

    全线进攻的号角在秋风阵阵中,向着金人狠狠的砸了过去!

    坤仪州告急!兴中府告急!来州告急!

    一片坦途之下,若是三处大城被拔!

    那到辽阳就仅仅剩下广宁府和锦州两座城池!

    王禀一马当先敲开了来州的大门。

    事实上,他的夫人林幼玉在接手了宇文虚中在金国的察子之后,就一直在渗透金国的来州。

    在没有废多少功夫的情况下,王禀就攻克了来州,整军准备向锦州而去。

    完颜宗望看着堪舆图上,这张没有任何色彩的堪舆图在他眼里,却是四处起火。

    三处重镇告急,让完颜宗望叹气不已。

    “得让完颜宗弼从东线撤回来了。否则广宁府会有危险。我们手里的兵力,不足以抵挡大宋军队的进攻了。”完颜宗望叹气的说道。

    “叔父,不能命令乌沙堡的金兵,攻击西侧敌军的粮草补给吗?”完颜亶有些犹豫的问道。

    完颜宗望摇头说道:“不能。大宋的军队现在用的是那种大车,一带就是三四个月的粮草,才会动身,压根不会留下粮草线给我们袭扰。”

    “哦。”完颜亶不是很懂,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现在好像局势很糟糕,他从没见过他的叔父如此的表情。

    “我们也可能要回会宁府了。辽阳府,怕是待不下去了。”完颜宗望又说了一句,止不住的叹息。

    完颜宗翰坐在转椅上,也是忧心忡忡,不过脸上的表情极为坚毅。

    在宁武关上,沈从给他那一下的伤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都一年多了,依旧是疼痛难忍,而且腿脚也越来越不停使唤。

    现在他不得不坐上了转椅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完颜宗翰冷静的问道。

    “对啊。这次宋国的军队,拿下来州,坤仪州,兴中府,我们再呆在辽阳,明年春天,辽阳就在大宋的兵锋之下,惶惶不可终日,而又不敢轻动。现在向会宁府而去,多少还有些机会。”完颜宗望惨笑着说道。

    他做的事,两线作战,本来就是一场惊天的豪赌!

    若是赌赢了,宋军在西侧兵锋的威胁下,中、东两路不敢妄动的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拿下高丽,那这一切都盘活了。

    完颜宗望甚至会趁着渤海结冰的时候,踏着冰面,向宋国全线铺开。

    拿下高丽,完颜宗望的打算是兴建船坞,制造大量的船舶,乘舟而去!

    对山东路进行骚扰,打劫大宋海运粮船、商船。

    不断的骚扰大宋向燕京的运粮的步伐!

    可是现在大宋军队的兵锋已经踏至锦州,再没有了任何谋求高丽的机会。

    如果能给他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他就可以完全的打开高丽的大门!

    拿下安州,闯进开京!

    到那时,即使一战无法灭掉高丽,也可以将高丽收为藩属国。

    也不耽误他的海战战略。

    可是大宋的反应,太快了。

    饶过乌沙堡,直取辽阳的计划彻底打乱了他的部署。

    完颜宗翰看着堪舆图,沉吟了很久才说:“宗望,你失去了勇气。”

    “其实我觉得高丽那边不用退,我们这边也不用向会宁府转移。”

    “即使宋人拿下了兴中府,还能占着不走吗?这等苦寒的地方,哪里是宋人那些柔弱的人,能够待的地方!冬天到了,他们自然要退的。而且那是金国腹地!”

    “你已经失去了勇气,宗望,这样不行!”完颜宗翰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


………………………………

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东麓防线

    “那东帅有什么好办法吗?”完颜宗望一愣,自己好像真的被宋军的进攻,打的有些懵了,勇气这个词……

    完颜宗翰点了点头,勉强站了起来说道:“给完颜宗磐一道札子,许他一个辅政大臣的位子,令其从会宁府出兵去兴中府!”

    “令宗敏从临潢府出兵,去乌沙堡!”

    “给塔塔尔部和王纪刺部去信,许下大鲜卑山以西之地放牧的权力!令其率兵前往乌沙堡方向,截断西侧军后退的路线!将入侵之敌吃下!”

    完颜宗翰很不喜欢现在这种防守反击的打法,稍有不慎,被人啃下一城一地,就是非常让人心疼的事。

    塔塔尔部和王纪刺部不用太多的人,有个三五万的兵马,增援乌沙堡,大宋军队就不得不回撤。

    这样一来,才有盘活整个局势的可能!

    否则今日大宋下一城,明日下一城,迟早会被宋人步步蚕食,给吃的干干净净。

    完颜宗望考虑了良久,说道:“可以给完颜宗磐许下一个辅国大臣的位子,可以给塔塔尔部大鲜卑山以西之地的自由放牧的权力。”

    “其实东帅说得对,失去了辽阳城,咸州、济州、泰州、肇州,会宁府都在宋军的兵锋大军之下!走不走其实一样!就在这里吧,完颜宗弼那里,就不让他撤兵了。”

    “殊死一战!”完颜宗望突然伸出了手,盯着完颜宗翰眼神里充斥着狂热!

    完颜宗翰用力的拍了拍完颜宗望伸出来的手,大声的说道:“金人从未失去勇气!”

    各路信件如同雪花一样,在整个金国境内飞快的飘过。

    此时的完颜宗磐收到信件之后,才知道南面的大宋已经打到了锦州城。

    虽然他非常不甘心只有一个辅国大臣的职位,但是现在如果辽阳没了,他们就得准备逃窜了。

    可是大宋在西,他们没办法像匈奴人和突厥人一样,向西逃窜。

    他点了数万的兵马,向着兴中府而去。

    塔塔尔和王纪刺部也终于得到了大鲜卑山以西自由放牧的权力!

    非常配合完颜宗望的调令,纠集了四万多兵马,向着乌沙堡方向扑去!

    这是完颜宗望压上一切的殊死一搏!

    岳飞收到军报的时候,立刻做出了从坤仪州撤退的命令!

    塔塔尔部和王纪刺部的参战,不在岳飞估算之中!

    在岳飞的谋划中,金国已经式微,塔塔尔应该不会出兵截断自己的后路才对!

    他因为对草原诸多部落的习惯不了解,金国击败了辽国,成为了新的草原王者,即使式微,也有着天然的号令。

    一如当初耶律延禧都已经没落了到了什么地步,依然征召了乞颜部等诸多部落三万多军卒支援。

    岳飞不知道金国许下了什么好处,塔塔尔和王纪刺部居然率领四万人南下,准备包抄自己的后路。

    这超过了他的预料,塔塔尔人和王纪刺部的参战,让岳飞始料未及的同时,也让战略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果这个时候不撤退,被人包了后路,大宋势必损兵折将!

    本身自己的战略计划,同样是一次赌博!

    赌草原诸部已经不再听从越来越弱小,甚至开始玩长城防御的金国的控制!

    赌赢了一战定辽东,赌输了,也没关系。

    大不了回到奉圣州继续等待下一个机会就是。

    李彦仙的部队也同样收到了岳飞军队的示警,草原诸部欲要截断岳飞后路的做法,逼迫了岳飞后撤。

    自己手里这两万人拿下兴中府也是白扯,而且也有迹象显示会宁府有大规模军事的调度的迹象。

    他同样退回了热河,等待下一个机会。

    王禀拿下来州,接到两路军撤退的消息之后,吃了一惊之后,决定不再攻打锦州,而是转为了防守来州。

    他倒是不用撤退。

    相反,他还在完颜宗干的建议下,准备在山海关到来州城这段两百多里的路上,再准备兴建两座关隘!

    如此从来州到山海关,共计四处关隘!

    分别是来州、兴城、绥中、山海关。

    这四座大城,将组成大宋的东大门!

    确保燕山东麓这条狭窄的通道,再无沦陷的可能!

    王禀这条札子得到了宇文虚中的高度赞同。

    而赵桓将王禀的札子送到汴京城,让李纲朝议一下,看看朝臣们的反应。

    王禀的札子瞬间得到了所有朝臣无条件的支持!

    赵桓哭笑不得看着手中的札子。

    他以为会收到一大堆的反对意见,这四处关隘建造的花费也是很大的。

    可是无人反对。

    这种神奇的事,赵桓从登基到现在就没有碰到过。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大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太久了。

    只要是涉及到保卫燕云十六州,那朝臣们都跟疯了一样,无条件同意!

    只要能守住燕云,那自然是一百个同意,谁也不希望自己酣睡的时候,突然被人用刀架了脖子。

    当初岳飞和韩世忠谋划山海关时,提出在山海关前建一个新的关隘,堵住金人南下的方案。

    其实在赵桓看来这是一种极度不靠谱的防御方式。

    结果也是朝臣全数通过,并且执行速度和力度,都让人出乎意料。

    比如东胜卫、奉圣州军堡群、燕京府、居庸关这些地方都是赵桓登基以来,或建或修的新关隘,朝臣们的反对意见都不是很多。

    特别是有工赈院之后,大宋的很多基建都已经不再是大规模亏损,甚至还有得赚。不是劳民伤财还赚钱的事,为何不做。

    其实到现在很多大宋的朝臣们,依旧没有想明白,为何工赈院可以赚钱。

    过去征伐劳役不给钱,弄得民不聊生,现在给钱,反而会赚,这个转弯转的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

    朝臣们是固执己见,而且极难改变自己的固有观点。

    比如赵桓现在进攻金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依旧有不断跳出的议和派。

    大宋的朝臣,真是一群古怪的家伙啊。

    大宋这台国家机器,在经过平州运粮和放北地百姓入关大规模运送粮草之后,再次开始转动起来,向着山海关的船队再次出发!

    船队准备将粮草运送到津口,开始兴建燕山东麓防线!


………………………………

第四百八十六章 给大将们送坎肩,准备过冬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大宋军民的船舶,在沧州附近再次停下,没到津口的时候,渤海湾下起了小雨。

    如果仅仅是小雨,根本挡不住大宋人建设的热情。

    毕竟绥中有一大块地也是可以用作均田,而承建燕山东麓防线的百姓,如果在绥中定居,可以享受域外均田政令。

    在大宋固有疆域外的均田令,每人都是按着下士计算,每人二十亩地。

    若有十万人承建,就是二百万亩田地均田!

    而绥中经过计省的勘测和计算,大约有将近五百万亩田,可以均田。

    而在这燕山东麓大约有十条河流,灌溉不是问题。

    而且紧靠山海关,前面还有两座军堡来州和兴城顶着,安全上也不是问题。

    算是一块很好的地方。

    但是船队还是迫不得已的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因为渤海下了雨,山海关下了雪。

    若是渤海湾冻住了,他们的船舶将会停在渤海整整一个冬天,动弹不得。

    岳飞率军赶回奉圣州军堡的时候,雪花前后脚,洋洋洒洒的飘洒在了大地之上。

    得亏是走得早啊!

    否则军队深陷金人腹地,后路被切断,再天降大雪,那就是天大的不利!

    岳飞将自己的将印给了从河套归来的张宪。

    对付西夏人,一个呼延通其实已经足够了。

    他面色沉重的说道:“你暂领河间正军和辅军指挥使一职,我得去燕京,向官家请罪去。”

    这次黑虎掏心,谋求辽阳的战略是无效的。

    官家极度的信任他,他却让官家失望了。

    虽然他及时指挥军卒回撤,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但是依旧要对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