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彦沉默了许久,说道:“我们不是来给兀惹人拼命的,我们是来扰乱金人收纳春秋两正税的收纳,显然我们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孟德脸色变了数变,说道:“那我不走。”
王彦抽出了手中的朴刀说道:“军令不受,你可知后果?”
孟德紧了紧身上的大氅,指着城外大声的说道:“若是我大宋灭掉了金人!这黑土区为我大宋所有!这兀惹人和那乃人就是我大宋之民!”
“戍土有责!某不走!”
他身上的大氅是他的兀惹人的媳妇给他做的,他的家已经被金人弄得家破人亡了一次。
这一次,他不想再当个懦夫!
王彦的刀没抽尽,又插了回去,说道:“你说的有理。我们终归要统制这片土地,若是我们撤了,金人就会大肆屠杀兀惹人。”
“兀惹人当初就是看上大宋五年为奴可为宋人,才投靠了我们,我们撤了,将来大宋对这里的统治,将陷入泥沼之中。”
“我们是宋人,不是金人。”
孟德紧绷的一根弦才放松下来。
王彦是一个固执的人,他的这份固执,经常带着大宋的军卒走出险境。
同时他也是个极为自负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
自己这次居然说服了他,简直是鬼门关前打转啊。
王彦最后还是没有决定撤兵,这座城池他必须想办法守住。
或者说在春耕之前,必须将金人牢牢的钉在兀惹城这里,否则这冬日的雪原,将变成一片血原。
大宋终归是要统治这里,仓促撤兵的后果,就是这里永远不得安宁。
王彦皱着眉,仅凭自己这点宋兵,守不住兀惹城啊!
………………………………
第五百二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太阳初升,冬日的太阳赖洋洋的照着大地,其热力甚至不足以融化地上的冰雪。
等待了数日后军赶到的金兵,终于开始从城外三十里处,向前推动起来。
王彦并没有等在城里坐以待毙,兀惹城的城墙两丈半,随便堆个土坡,或者弄个梯子就上到了城墙。
最主要的是兀惹城的城墙的最上面,只有三尺左右,很容易被攻陷的一座城池。
所以,王彦看到金人进兵的时候,选择出城迎敌。
做出如此决定的原因,非常简单。
因为天很冷,兀惹城的两面,都是兀惹河的冰面!
金人就是再善于骑马,也没有在雪地下,都是冰层的情况下用骑兵发动进攻。
金人马背上的技能,只能用在轻骑兵和转移上。
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战场,是一个将领最初当将领时,最先掌握的技能。
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谋划。
天时地利人和,是中原地区打仗,最注重的三个因素。
而天时,冬日的残阳,不足以让地面的冰雪融化,这站在了王彦的一方。
地利上,王彦选择第一次接触敌人先锋军团的地方,是他精心选择的战场。
王彦喘着粗气,他从面具下吐出了一道道的白蒙蒙的气龙,他盯着越来越近的金人士卒,努力的握紧了手中的长锤。
金人此次精锐齐出,共出动了步兵十万,骑卒五万,辅兵五万,共计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大军依次摆开是何等的模样,王彦只觉得自己看到了一片茫茫的人海,人头攒动的向自己逼近。
而王彦这里有大约五万八字军作为正军,三万人的金地汉儿组成的义军,还有兀惹人,约有两万人站在王彦的背后。
大宋尚红。
过年前送来了最后一批补给里有不少的军棉服。
这让大宋的军卒,站在那里,就像是一片秋日里的枫林,红火一片,而白色的大氅在冬日的烈风中不断的猎猎作响,将火红的枫叶林变成了燃烧的火焰!
一阵阵嘹亮的号角声,从金人的阵营传来,金人的骑卒放弃了自己的战马,变成了步兵,开始向前推进。
而此时此刻的大宋军营里,同样是阵阵号角声和鼓声,在兀惹城的城墙上响起。
硕大的红底黄字王字纛旗在兀惹城前的串楼、兀惹城的城头、兀惹城的内城在风中猎猎招展着,发出了飒飒的声音,似乎在鼓舞着大宋军卒。
军旗不倒,大宋就没有输。
骤然之间升起的号角声、鼓声、喊杀声、脚步声响彻在兀惹城上。
金人这次打头阵的不再是签军,兀惹城对他们太过重要,若是和太原城一样,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让更多的签军送死攻城。
那最后的结果,还是一个模样。
所以这次的金人,直接由本部精锐杀出,金人将高高的盾牌架起,五万中军兵士跨出了自己的步伐。
他们如同一道城墙一样,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下,向着城墙下红色火焰扑去。
大宋的军卒一样踏出了自己的步伐,每跨出三步,大宋军卒就会爆发出一声山呼海喝,带着不可阻挡的声势,向着黑灰色的金人大军倒卷而去!
两军中军派出的都是全甲重装步兵,这种大规模集结在一起的重装步兵,就是重骑兵都十分的头疼。
双方连试探性的箭镞都没有发射,因为双层冷锻甲的防御力,错非床弩,否则根本没有任何击杀的可能。
而此时的大宋城头上的床子弩,在寒冷的冬日,没有张弦的能力。
冬天不是个打仗的时候,可是金人依旧在冬日里,扑了上来,可知他们对黑土区的需求,有多么的强烈。
终于两大军如同两道山川一样撞在了一起,碰撞声如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上。
刀斧剑槊应有尽有,大宋带着更多的是锤。而金人更多的是斧。
剑与刀带着寒光铿锵飞舞着,长矛与投枪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的砸在了对方的阵营里,作用仿若石子投进了咆哮的江河里,微乎其微。
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都为之颤抖!
金人的军队是多年跟随着完颜阿骨打征战在北地千里雪原上的精兵,大宋的军卒是脸上刺有八个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的死战之士。
他们都有必胜的理由。
为了都拥有常胜不败的荣誉!
为了都拥有的慷慨赴死的猛士共有的胆识!
铁汉碰击,死不旋踵!
狰狞的面孔,凶恶的面具,带血的刀剑,折断的胫骨,痛苦而低沉的嚎叫,热血洒在冰原上,融化的冰雪都形成了一道道雾气。
弥漫的烟气,整个山原和兀惹城,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甚至一向喜欢贪便宜的食腐动物这个时候,都选择了回避着已经撕裂的战场。
此时此刻的兀惹城下,胜利只会属于勇士!
王彦带着人拄着剑站在血海尸山中,看着日月生辉的奇景,摘下了森罗面具,漏出了笑容。
第一天的碰撞,最后以金人鸣金收兵而结尾。
打扫战场的权利,归八字军虽有。
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但,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第一战的硬碰硬,赢下来之后,对兀惹城的守军来说,是士气上的巨大提升。
太阳西斜,圆盘只留下了个半个还在地平线之上,而东边的半月已经悄然升空,满天的星辰,已经能看到影影绰绰。
王彦喘着粗气,解开了外甲,准备将外甲残缺的札甲片,连夜补一补,防止明日还有硬战要打。
孟德负了伤,在这个缺少医药的地方,受伤之后,能否活下来,全看命够不够硬了。
“后悔吗?”王彦拦住了抬着孟德归城的两个士卒问道。
孟德的兜鍪被大宋的士卒摘下,兜鍪上有个巨大的口子,看似是被人用斧子劈了一下。
而孟德的伤势虽然在草木灰下止了血,但是依旧不容乐观。
孟德的嘴片已经失去了血色,他忽然笑了一下说道:“不后悔。”
“那就好。”王彦挥了挥手,让军卒们将孟德抬了下去。
王彦知道孟德不会后悔的原因,这一年在黑土区的活动,孟德在兀惹城有了美丽的兀惹人的妻子,和一个很可爱的孩子。
这是他拼命的理由。
整整六万甲兵,死在了兀惹城下。
三万宋人,三万金人。
这是第一次宋人和金人的阵亡比例,达到了一人换一人。
金人鸣金收兵,也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在战场上受伤的金人。
战场上散开着的是宋军,他们在不断的寻找这苟延残喘的金人,杀死他们拿到军功。
很多兀惹城的百姓,从城中而出,帮着宋军,将金人身上的甲胄扒下来,堆放整齐,然后一车又一车的运进了兀惹城中。
这一场硬碰硬的胜利,给大宋军卒,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士气上的振奋。
还有一种战略优势。
而金人却如丧考妣!
什么时候,宋人的军队能够和金人硬碰硬!不落下风?!
什么时候,宋人的军队能够和金人一换一!毫不胆怯?!
完颜宗磐心中升起了隐隐的不妙。
王彦的八字军在黑土区的活动,在他看来,用四个字去形容,再合适不过。
老鼠打洞。
他们如同草原上的老鼠一样,钻了一个个的洞,轻易抓不到。
在完颜宗磐的心里,这支宋军也和老鼠一样,极为胆怯。
所以他以为攻打兀惹城的战况,应该是一战而胜!
他带着二十万人,是来兀惹城地区的黑土区劫掠的!把他们本来该缴纳的税赋,从他们的粮仓里搬出来!
结果,在兀惹城的第一交锋中,他才发现自己,可能想错了这只宋军的属性。
这让他有些气喘吁吁,他用力的松了松领口,仿若不这样,就会窒息一般。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完颜宗磐愤怒的说道,这一战,折损了三万兵马!
三万重步兵!这怎么能让他接受!
“大哥!明日某亲自领兵攻城!”完颜宗固看着左右人无人说话,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好!明日你点五万兵马,我在阵后策应!务必一战拿下!”完颜宗磐用力的说道!
次日金人并未攻城。
他们面前这条路走不通了。
大宋打扫战场用的时间很短,他们收拢了大宋军卒的尸首,而金人的尸体却留在了原处,堆起了一道道的冰墙。
在猎猎东风下,金人的尸首冻成了一道约两丈高的小山,阻拦者金人进攻的步伐。
“奸诈的、狡猾的、阴险的、恶毒的宋人!”完颜宗磐看着简陋的堪舆图,皱着眉头看着兀惹城的方向!
该死的宋人用金人的尸首,阻拦了金兵前进的兵峰!
若是正常的时间里,宋人不可能如此处理尸首,否则很容易引起瘟疫。
但是这是冬天。
完颜宗磐的气的脑袋疼!
兀惹城一面为山,两面环水,就剩下一面,是个大大的缓坡,进攻那里,会付出更加惨痛的伤亡。
“要不请东帅过来吧。毕竟他跟大宋军队交手次数更多,也知道大宋人的习性。”完颜宗固终于意识到了问题,冷静的说道。
“完颜宗翰吗?”完颜宗磐皱着眉头问道。
搜狗阅读网址: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师宋长技以制宋
完颜宗磐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这堵冰墙。
他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宋的军队,为何出城作战。
而且士气那么的高昂,拿出了必胜的决心,不死不休的赢下了第一次的碰撞。
直到这堵冰墙出现的时候,他才会知道,他陷入了宋人的阴谋之中。
现在他的战略陷入了宋人的节奏中,想攻城,就必须从缓坡而上,如此一来,那个大大的缓坡之下,将会留下无数的尸骨。
而绕开南侧,攻打北侧?
不过探马的回报,很快让完颜宗磐打消了这个念头。
金人士兵的尸首被扔到了南侧,而宋人阵亡军卒的尸首,被堆到了左侧。
左右两侧都是冰墙,想跨过冰墙攻城,是一件极为消耗体力的事。
完颜宗磐用自己手中的刀斧,用力的劈砍在了冰层之上。
“哐当。”冰层有了一个豁口,但是他手中的斧头,也被冰层崩断。
事实证明,力的作用相互的。
当然完颜宗磐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只知道铁器和冰层硬碰硬的结果是,铁器在冬日里,都是废物。
“烧!给我烧了它!”
完颜宗磐咆哮着喊着!
他用猛火油覆在冰层上,试图烧毁面前这道冰墙。
哪怕烧不了全部,烧个豁口来也好。
等到豁口打开的时候,完颜宗磐皱着眉看着依旧在城墙下,整装待发的宋人,陷入了疑惑之中。
他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他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去黑土区抓狍子。
冬日里的狍子,那都是憨货,一动不动,伸手就能捞。
但是夏日里的狍子。
就得往狍子洞里灌水。
狍子会从洞里惊慌失措的跑出来,然后被等在门口的他,一榔头敲死,带回去改善伙食。
他现在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
那就是自己的人,若是从这个豁口冲进去,就是让自己的士卒,像夏日里的狍子一样,去送死。
“去五百人试试。”完颜宗磐试着让一队金人的士兵冲了进去,然后就听到了砰砰砰的铁器砸在肉身上的声音。
然后这五百人的尸首,又被堆在了豁口处。
完颜宗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压下了自己全军出击的欲望!
“羞煞我也!羞煞我也!”完颜宗磐回营之后,愤怒的喊着。
那道血红色的冰墙,就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的嘲讽着他一样。
“宋人他们怎么能这样打仗!我们是军人!他们有没有一点军人的荣誉?!这是耍赖!”完颜宗磐愤怒的对着韩昉喊着。
韩昉不紧不慢的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说道:“我的金吾卫大将军,昨日一战,宋人已经用鲜血证明了他们作为军人的骁勇。我想这一点,金吾卫大将军也是赞同的。”
完颜宗磐听着韩昉这阴阳怪气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
但是却无可否认,韩昉说的就是事实,宋军已经不止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骁勇。
韩昉继续看着完颜宗磐说道:“宋人作战一向如此,物尽其用。他们在太原城,甚至把屋子都拆了防守。这不意外。”
“那么还是请东帅,完颜宗翰来指导下,应该如何和宋人作战?”
“算了,不打了。”完颜宗磐想了很久,准备撤离。
开局陷入了对方的节奏里,首先就没有了地形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这一边,本来就是逆势而为,现在这个局面完全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完颜宗固是完颜宗磐的同母胞弟,看着完颜宗磐欲言又止。
韩昉笑着说道:“我的金吾卫大将军,这仗,你不得不打下去,因为不打下去,明年这些金人就不属于西朝,而属于东朝了。”
“金吾卫大将军莫要忘记了粮草已经有些不足了。若是没有军卒的粮草,不知道金吾卫大将军手下的士卒,会不会保持一贯的忠诚呢?”
韩昉的话给了完颜宗磐沉重的一击,冬日作战乃是北方作战之大忌!
谁闲的没事干,吃饱了撑的,在冬天跟老天爷对着干,那就要接受老天爷对他们的惩罚。
完颜宗磐若非逼不得已,他怎么会如此行事?
“要我说大将军,不如这样。”韩昉从袖子里掏出一本札子,说道:“这是东西两朝合流的具体札子,索性东西两朝合并算了。”
“扶余府占了黑土区三成,会宁府占着四成,辽阳府也占着黑土区三成有余。这样我们手里有七成左右的黑土区,学学汉人的精耕细作,日子也能过得去。”
韩昉带着东西两朝合并的使命而来。
而完颜宗磐因为丢了近一半的黑土区,粮草上有些不充裕了,
而且会宁府、扶余府的黑土区种地,那都是随便撒一把种子,收多少算多少。
不像辽阳府那边,已经学着汉人精耕细作起来。
所以完颜宗磐代表的西朝发生了粮草吃紧的问题,而完颜宗望所代表的东朝,却没有发生粮草短缺。
“合则两利,我的大将军。”韩昉将札子递了过去。
他一直在试图说服完颜宗磐重归金廷的指挥,这样一来,金国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宋人喊出了两年平金的口号来,咱们再分家过下去,明年的今日,咱们都得跪到那种师道的坟前去!”韩昉又给完颜宗磐心里的筹码上加了一层。
韩昉看着完颜宗磐的模样,就知道他心里有些犹豫,抿了一盏茶,继续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若是咱们金国输了也就输了,国破人亡,也认了。”
“这事以前是匈奴人,后来是突厥人,现在是我们金人,这事自古就有,咱金人也不丢人。”
“咱输了也就输了。大不了撒开了马蹄,跑就是了。可是那宋人皇帝欺人太甚了!咱们输了就输了,他们还弄金人勋贵的雕像!在那钟老头面前跪着!这太过分了!”
完颜宗磐听到这话就是一颤,他不害怕史书留名,青史留名对金人来说,都没有那种概念。
但是去敌人主帅坟前跪着,这种事,实在是太羞耻了!这一跪,不知道跪到什么时候去了。
“大将军对宋人的经验还是略微欠缺了些,东帅和西帅两人已经准备好了对付金人的办法,若是东西两朝合流,对付宋人的办法,自会奉上。”韩昉再次加码。
完颜宗磐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些动摇,打开了札子,看了半天。
整个金人的大帐里极为安静,等待着完颜宗磐的抉择。
事实上,完颜宗磐一直想证明自己才是金国之主,而不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孩。
但是显然,失去了半数的金人,以及绝大多数汉儿支持的他,完全玩不转硕大的朝堂。
他没有智力,也没有足够的智囊,来完成对金国的统治。
一道小小的冰墙就将他拦在了兀惹城外,这让他极为的头疼。
“若是东西朝合流之后,这金国兵马大元帅的职位,还是我的对吧。”完颜宗磐看着札子说道。
韩昉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也是西帅在临行前反复叮嘱某的话,东西朝本为一家,完全没必要打生打死。大将军作战骁勇,整个金国都有目共睹。”
“金国本不设大元帅一职,但是现在为了金国大业,特别设立,大将军名至实归。”
完颜宗磐合上札子问道:“条件极为丰厚啊!一字并肩王,这个王爵,真的会兑现吗?”
“那是自然。”韩昉点了点头,看着完颜宗磐询问的眼神,韩昉终于有一种熬到头的感觉。
面对完颜宗磐,韩昉总是有一种秀才遇见兵的无奈感,说理说不通。
得亏完颜宗望许下的条件足够优厚,否则这事不知道得办多久!
不过还好。
完颜宗磐还肯见他,这代表有说服的机会,哪里像大宋的那个皇帝,金国的使者,连见都不见。
现在想来完颜宁吉是唯一一个能够见到大宋皇帝的使者了。
完颜宗干那是作为大宋捷胜军的俘虏觐见,并且积极出谋划策,唯恐金国灭的慢了。
完颜宗磐闭着眼考虑了很久,叹气的说道:“行吧。那就合流吧。”
“那我去通知西帅和东帅。”韩昉笑着站了起来,退出了大帐。
他将空间腾了出来,留给了太宗一系的兄弟们商量此事的后果。
只是韩昉回到自己大帐中,第一时间写的札子,不是给金人,而是给王彦。
将金人东西朝合流之事,告诉了王彦。
扶余府、静边城、镇州、再到东胜卫的这条情报线,虽然绕了一个圈,但是比穿过金国全境的情报线更加安全和快捷。
韩昉同样给大宋的皇帝写了一封札子,请求册封自己为金国皇城司监事。
他算是看出来了,金国命不久矣。
若是完颜宗干还在,完颜宗干利用自己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长子的宗族身份,带领金国完全汉化,还有点传承下去的样子。
他也不介意为金国添砖加瓦,保证自己几代人荣华富贵。
但是现在显然金国可能没几年就没了。
这个时候,不表忠心,更待何时?
之所以有此判断,完全是因为那个金国兵马大元帅的职位的设立。
完颜宗望的决定若是在家族里,并没什么大错,反正肉最后烂在了他们完颜家里。
但这是一个国家!
一字并肩王和金国大元帅,这两个职位太过危险了!
这种要命的职位,宋国皇帝就给了个种师道,还是因为种师道绝嗣而且马上就要天人五衰了,才敢那么做。
霍光、长孙无忌这两个名字在韩昉的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