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犯都跑了,怎么校尉如此开心?
………………………………
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在哪里,我到哪里
“你骗我!”温瑛拿着手里的扳指,愤怒的喊着。
她被骗了。
确切的说,这个故事里面,几乎所有事都是真的。
唯有那个扳指是假的。
这等玉质扳指,不是一个铁匠的聘礼能够买得起的。
最关键的是,她发现了那扳指的款式,压根就不是大宋的制作的,上面的花纹都是上京路契丹人的风格!
当时陈东给她的时候,她还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结果发现自己上当的时候,陈东已经进了西京城。
赵兴骑着马,看着温瑛恼羞成怒的模样哈哈大笑。
那个扳指是萧姑在临潢城送给他的。
西京之行,其实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是死,他想给自己那个契丹媳妇萧姑留下个念想。
结果西京之行异常的顺利。
赵匡真心投降,在妙清逃跑之后,连夜派出了使者,让金富轼的高丽军进了西京城。
未动一兵一戈的金富轼,就这样平定了妙清的造反,稍微整顿几天,就从小筑山向保州而去。
而妙清逃跑的路线是奔着小筑山的方向,一头撞进了宋军的怀抱里。
赵兴和温瑛正在赶往小筑山的路上,温瑛不停的追问着赵兴诓骗她的事。
“你们女人唠叨起来,真的是没完没了啊,就这么一件小事,你已经喋喋不休的整整两个时辰了!”赵兴笑呵呵的说道。
温瑛依旧愤愤不平的说道:“把你耳朵里的棉花拿出来!”
说着温瑛就想去揪赵兴的耳朵,陈兴揪了两搓棉花塞在了耳朵里。
孟瑛刚伸出手,就发现她高估了自己骑马的水平,失去了平衡的她,差点从马匹上摔了下去。
要不是陈兴一把抓住了温瑛,温瑛就从马背上摔下去了。
果然,女人上战场就是麻烦!
陈兴一只手勒住了温瑛的马匹,一只手抓着温瑛,不让她摔倒在地。
得亏是马的速度不快,否则这一下,就是伤筋动骨一百天。
骑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骑马打仗更难。
温瑛瑟瑟发抖的抓着马匹的缰绳,小心的控制着马匹,看着满脸笑意的陈兴大声喊道:“你笑什么!”
温瑛脸上带着些许的红润,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自己,面对陈兴的时候,会变得这么愚蠢。
陈兴听到这里,笑声愈盛。
“好了,好了,我不笑了。你别打了,又不疼,说点正事。”陈兴连连求饶,这女人犯起浑来,陈兴这个糙汉子都有点挡不住。
陈兴看着不再打闹的温瑛,严肃的说道:“妙清擅长阴阳之术,小筑山的守军活捉了他,我想把他送到燕京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大宋皇帝的心病,也成了大宋所有军卒的心病。
“好主意!”温瑛点头:“看不出来啊,你还挺有上进心的嘛。”
陈兴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军卒,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他身后的军卒已经有意无意的避开了百步的距离。
陈兴的这个回头,让温瑛的脸色涨红。
他们俩这样打闹,在军卒眼中,就很有问题!这是军卒们,腾出空间给两个人处理两人的感情。
陈兴不是个木头疙瘩,他稍微想了想,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也没有刻意拒绝两个人的过分接触。
陈兴下了马,站在山上,看着山谷,略带几分惆怅的说道:“之前在朔州城喝酒的时候,你说到了我那个媳妇萧姑的事。你话没说完。现在西京战事结束,你可以说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次温瑛非常惊讶的看着面前的男人,愣愣的问道。
陈兴讪笑的说道:“你说她功利啊。我们初次见面,你就说当着一个男人的面说他媳妇功利。你觉得这合适吗?”
“而你是王夫人的大丫鬟,做事不可能不知道轻重,肯定是夫人叮嘱了你什么,才让你特意转到朔州,来提醒我。”
“西京战役之前你不说,是怕影响到我。现在西京平定,你想说什么都说吧。”
温瑛看着面前的男人,小心翼翼的说道:“你挺住。”
陈兴一脸坦然的笑道:“站在你面前的是在金国南下河东路家破人亡,千里奔袭黄龙府并且活着现在的男人,你不要太小瞧我啊,我早就猜到了有事,你说吧。”
陈兴的笑容在温瑛看来异常的刺眼。
温瑛想了很久,才说道:“萧姑她从大同府来到绥中,目的就是想要摆脱五年的奴仆的贱籍,我跟你说过。”
“因为次序的问题,先安排汉人,再安排汉儿,最后安排渤海和契丹人。所以萧姑的落户迟迟被卡着。”
陈兴看着温瑛,依旧满脸笑容的说道:“这不是你说话的风格啊!吞吞吐吐的,一点都不利索。”
温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萧姑她嫁给了可以给她安排户籍的人。”
“谁?”陈兴一脸平静的问道。
温瑛叹了口气:“你知道萧姑她很漂亮,而且有了你之后,她更是有空收拾自己,你家里分了契丹奴,也不用她干活,养尊处优,就更漂亮了。”
“萧姑她嫁给了绥中县的知县事,大观五年的同进士出身。”
陈兴一脸迷茫的看着大好的山川,再仔细看看了自己满是老茧的双手,他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为大宋出生入死。
结果自己在前线拼命,后院失火了。
温瑛看着陈兴脸上的迷茫,心疼的说道:“王禀将军知道此事后,给官家上了道札子。但是你知道,按照《大宋律》来说,你和那个契丹女人萧姑,并没有办理婚书,这个知县事和萧姑算不上私通。”
陈兴略有些痛苦的蹲在了地上,他有些头皮发麻的看着不远处的小筑山和那条大渠,雨后的大渠水势略带几分凶猛,几只飞鸟在大渠上盘亘着,伺机捕食。
温瑛走到了陈兴身旁坐了下来,说道:“你知道契丹人都这样,对婚姻的观念都很淡泊。她很功利,为了取消自己的奴籍,就嫁给了那个知县事。”
沉默。
一片死寂。
只有山谷里的风发出呼呼的声音,荡起了大渠水面的涟漪,惊起几只飞鸟嘶鸣着。
陈兴突然扭头问道:“我儿子呢?!”
温瑛有点害怕,因为陈兴满脸的狰狞,眼白里都是血丝,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平静。
她略带忐忑的说道:“被知县事当成野孩子摔死了。”
“你知道大宋各地都有摔婴,官家都亲眼看到过,却无能为力。绥中的乱坟岗有太多的死老孩子了。”
“艹!”陈兴爆了一声粗口,恶狠狠的锤在地上,地上的泥土的碎石刺破了陈兴的手上的皮肤,流出了些许的血。
温瑛突然暴怒的说道:“那就是个贱人罢了!”
温瑛拽着陈兴跑到大渠旁边,清洗了一下陈兴手上的泥土,她又拿出水袋,仔细清理了陈兴手上的伤口,看到只是划破了一层皮才放心下来。
“身体是你自己的!你自己都不爱惜你自己!谁还会爱惜你!”温瑛暴怒的喊着她都听不懂的话。
温瑛神情有些放松的说道:“这事还有后续。”
“绥中县毕竟是新县,退役的军卒很多,风闻言事的尉骑不要太多,就将知县事摔婴的事,捅到了官家那里,据说官家在文德殿震怒,听说把新换的几案都砸了。”
“官家最后将那个知县事和你的萧姑都浸了猪笼。”
陈兴听到这,终于脸色好看了几分,脸上带着无奈,契丹人对婚姻的观念极为淡薄,据说还有父死子继,兄死弟继的传闻。
若萧姑为了户籍的事,嫁给了知县事。
他总不能带兵回去把那知县事砍了,那是造反!
前有岳将军和第一任妻子刘氏恨之入骨,陈兴这桩,说起来还省了和离的钱。
但是那个知县事把自己还在襁褓里的孩子摔死了,这就是血仇!
陈兴并不想当一名逃兵,他还有血仇未报,金人还未灭,他还不想走。
他锤那一下地,锤的是内心的不甘。
血仇未报,平添新仇!
“朝臣们应该会反对吧。”陈兴的脸色不那么痛苦,愣愣的问道。
温瑛打着水花,撩动着清水说道:“反正宇文相公支持了官家的决定,他是御史大夫,他都赞同了,那些文官哪里敢放屁啊。”
“官家指名要杀的人,谁敢造次。”
陈兴的眼神依旧有些飘忽不定,神色有些落魄的看着水面。
温瑛抓起一枚扁圆的石子,突然扔了出去,石子在水面上打了几个水漂,落在了水里。
“要不说官家就是官家呢,和我们就是不一样。官家要定一个什么《军婚法》,反正是官家和朝臣们撕扯。”温瑛笑着说道。
陈兴这才抬起头来,愣愣的问道:“军婚法?那是什么?”
“不知道具体内容,朝堂还在商议,不过官家已经明令了,要保障像军卒这样的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不太懂,等出来就知道了。”
陈兴皱着眉看着水面,脸上依旧有些失落。
“你干嘛!”陈兴擦了擦脸上的水滴,刚才孟瑛洗了手摔了他一脸水。
“不要这个失魂落魄的模样啊,你振奋点!你丢了一个萧姑,这不是有一个温瑛吗?”温瑛略带几分羞意的看着陈兴。
“本来呢,夫人的意思是,让我帮你寻摸个好姑娘!但本姑娘看上你了!自然不能便宜了别人。”
“嫁给你不亏啊,按着你这种打仗的方式,过不了几年,我也是靖国夫人了啊!想想就很好。”
陈兴猛的站了起来,非常严肃的说道:“打完金人再说。”
孟瑛似乎早就猜到了陈兴会这么说,立刻说道:“那我要跟着你。我在哪里,我到哪里。”
………………………………
第五百九十二章 这系统,还是那味儿
这个萧姑啊,一个人坑了他们契丹人一族的人,耶律余睹和耶律斜做出的努力,想要让契丹人彻底融入大宋的计划,被这个萧姑生生打断了。”赵桓看着手里的札子,一阵叹气。
对于耶律余睹最后的努力,赵桓是非常肯定的。
耶律余睹献出图纸,献出整个上京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契丹人剩下这些老弱病残,找一个庇护所。
结果萧姑这一手给知县事为妾,减免那五年的奴仆籍的身份的操作,招致了从上到下的朝臣们,对契丹人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诚然,契丹人里有正儿八经为大宋效命的人,跟随王禀千里突袭黄龙府那两万契丹人,已经从契丹辅军转为了契丹正军。
而耶律斜在镇州帮助赵鼎管理契丹人,也是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一个萧姑,害的不仅仅是她自己和她的孩子,还有她的族人,更是伤害了大宋现在最大的势力,军方。
赵桓手里的札子,就是来自各地汇报,与契丹人和渤海人结发的很多军卒和汉儿,选择了和离。
萧姑伤害了这些愿意接纳契丹的汉人感情。
“截止到现在,各地汇报有多少对要求和离?”赵桓头皮发麻的问道。
赵英在分类栏里点了点,说道:“各地汇报的情况,约有三万对左右。后续还有更多。”
赵桓没有在萧姑一事上,推波助澜,但是这个这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快就被小报们的人听说。
能让大宋皇帝震怒的事,那都不是小事!
小道消息满天飞,越传越广的流言四起。
人类生存离不开三样事物,水、事物和八卦,这等劲爆的事,很快就传的满天下都是。
最后还是李邦彦的邸报出手,将萧姑之事,做成了专栏,将前因后果讲清楚后,本来想平定风波的邸报,这次弄巧成拙,大宋人彻底炸了锅了。
陈兴的父亲,是军需押班。
这是赵桓一直在塑造的战斗英雄,结果被一个萧姑如此伤害,如此待遇,实在是让人心寒。
说什么的都有,唯独没有说大宋皇帝残暴。
反而称赞皇帝不拘泥于礼法,所作所为真性情,大快人心。
华夷之辨依旧非常浓郁的大宋,并没有觉得皇帝做的离谱。
“军婚法这件事上,朝堂上有反对的声音吗?”赵桓将手中的札子放下,对着赵英问道。
赵英在分栏里看了半天,摇头说道:“没有一本札子是持反对意见的。”
赵桓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这种伤疤,只能用时间去愈合。
他不太愿意用个人行径,去衡量一个九百万人丁的族群,这并不公平。
难道因为杜充这个人渣,就否定军卒们的努力吗?
他也没有推波助澜,去加剧这种矛盾。
“官家,李大家的札子。”赵英眼珠子一转,看着头疼官家,计上心头。
他悄然拿出一本札子,递给了赵桓。
尚宫局是内侍省的编制,严格来说算是内廷。所以李清照的札子,都是通过内侍省来到赵桓的面前。
赵桓认真的看完了札子,脑袋终于不那么痛了。
“李大家书信里说,李世民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但现在的大宋可是有四面镜子!铜镜、古镜、人镜、国境,说我大宋安有不兴盛的道理?”赵桓乐呵呵的说道。
李清照的札子,主要是劝说赵桓不要为这件事太头疼。
一边打金国,一边发现国内的问题,以金国为镜,发现大宋问题,可以让大宋更加昌盛。
这让一直非常头疼的赵桓,太阳穴的胀痛终于轻松了几分。
而且李清照也劝说赵桓,解决这种社会问题,正是朝堂存在的意义和责任。而解决办法,就是赵桓提出的军婚法。
既然引起了坊间的广泛讨论,堵不如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来,对每条每款,邀请坊间的代表,进行阐述和解释,让律法真正走入百姓的心中。
那些各地不断完善的四老,就是很好的对象。
正好借机消除之前朝堂因为党争,导致的法不束民,民不知法的大宋窘境。
李清照还提醒了赵桓,不仅仅是军卒。
还有更多在上京路、倭国、克烈部等地做指导直道、驰道、矿山、冶炼的工匠,这些特殊从业人员,也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
赵桓仔细品了品,李清照的札子,眼前终于豁然开朗起来。
劝慰、方法、结果、扩大人群,这一系列的手段,已经充分的说明了李清照是一个合格的官员,拥有将一件坏事变成好事的能力。
而这个能力,也需要天赋啊。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阵秽鼎新,大宋永兴。】
李清照的这道札子看完,赵桓终于是深深的舒了一口气,经历过阵痛之后,大宋将会变得更好!
“李大家的这道内廷的札子,递给李太宰让他拿到外廷上讨论讨论。若是能行,让刑部的宋世卿去执行。”赵桓朱批了这道札子之后,心里隐隐约约的觉得少了些什么。
赵桓靠在椅背上,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自己少了一封诗词。
李清照之前送给了自己一首《减字花木兰·卖花担》的词,诉说相思之情,但是自己迟迟没有回应。
虽然和李清照对诗词,是一种自不量力的作死行径,但是赵桓总觉得李清照这么辛苦的忙来忙去,自己没有回应,对她太残忍了。
【恋爱辅助器启动中……待选诗词有以下内容。】
大皇帝系统随着赵桓的思绪,立刻准备好了十首比较应景的诗词。
“你这个恋爱辅助器的触发机制非常宽泛啊。”赵桓仔细的挑选着这十首诗词。琢磨着用哪一个好。
【介于宿主钢铁直男的属性,恋爱辅助器的触发敏感度调到了最高程度。】
赵桓嗤之以鼻,这都不忘损自己两句,这狗系统,还是那个味儿啊。
“就这首吧。”赵桓坐直了身子,龙飞凤舞的写好了一封书信,交给了李清照。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赵桓将这首小诗,写好,吹干了墨迹,越看越满意。
【恭喜主角选择了最优解,获得恋爱达人成就,获得成就积分0。5分。】
赵桓一愣,自己还从十首诗词里,选出了一手最好的诗词?
“好词!好词!”赵英连连发出咏叹调的感慨,不停的赞叹着。
赵桓怀疑的看了一眼赵英,这家伙一直在远处站着,连诗都没看。
这就夸上了?
赵桓拿起了来自高丽国的札子,看了半天,说道:“这个陈兴也算不差了,出了这档子事,还捞到了美人相伴,羡慕啊。”
赵桓看着硕大的文德殿,略微有些惆怅,他是皇帝,他掌控着天下,其实也被这天下束缚在了皇位之上,动弹不得。
看似要什么有什么,却被牢牢的锁在了这文德殿,每天都是面对案牍之劳形伤神。
肩膀上还背着巨大的责任,丝毫不敢懈怠,虽然自己做的已经很好,但是他迟迟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窘迫。
皇帝干得不好,会连累天下人跟着一起遭殃。
“那个妖人妙清就地处决,弄到燕京妖言惑众,眼不见为净。”赵桓朱批了陈兴的札子。
妙清没有走到来州,就被赵桓下旨给砍死了。
对于这等于妖人,赵桓觉得浪费时间见他一面,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妖僧,不值得信赖。
陈兴和孟瑛的婚事,顺其自然就好,陈兴是军卒,完整的军功爵均田制在那摆着呢,立多大的功劳,就封多大的官。
就是陈兴再简在帝心,没功劳,赵桓也不能给他升官发财。
刚刚经历的婚姻失败的他,也需要长时间的舔舐伤口,自己就不给这俩年轻人添乱了。
“陈东和孙历明天就回到了燕京路,还有在克烈部谈判的凌唐佐和南钰也快到了。”赵英提醒了一下皇帝,两件最近需要处理的事。
“好!”赵桓眼神中透着兴奋,凌唐佐和南钰在克烈部的差事办的不错,应该大大有赏!
“安娜长公主最近怎么样了?”赵桓拿着手中的札子问道。
重开丝绸之路,派遣使者前往各国沟通,是赵桓的打算,安娜长公主的名头还是可以借用一下。
赵英在札子里翻了半天,拿出一本递给了赵桓说道:“安娜进了应天学院,学业上倒是十分努力,据说归化人里,她算是各项考评里,都拿到了最优的成绩,很努力。”
赵桓打开了札子,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安娜乘坐陆地飞舟到达燕京,在户部办理了归化人的手续之后,入学了应天书院国子监。
“倒是有趣,给人上课、写书,倒是会自谋生路啊。”赵桓看着手里的札子乐呵呵的说道。
赵桓和朱琏在安娜的处理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赵桓不肯让安娜的花费挂靠到内帑上。
倒不是赵桓小气。
天下多少王国?
大宋越来越强盛,越来越多的公主王子什么的到大宋来就学,都挂靠在内帑上?
这个口子不能开。
朱琏倒是无所谓,她的目的就是送走大乐所那十一个修女!防止官家哪天“喝醉”了,去大乐所行乐。
安娜带着几个侍女,居然在大宋活了下来,着实不易。
安娜长公主是一个学者,而且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路过汴京的时候,居然注意到了大宋书坊,写了几本颇有异域风情的书,倒是不愁吃喝。
当真是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能混的风生水起。
搜狗阅读网址:
………………………………
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强背锅王
赵桓看着安娜的札子,对着赵英说道:“她不是想让大宋派出使者去大秦吗?让他的侍女里找一个通译过来。”
“顺道让她给他弟弟约翰,写一封亲笔书信,作为凭证,省的我大宋的使者到了那里,找不到人。”
赵英慢慢的走出了文德殿,安排一个亲从官,前去传信。
他自己从另外一名亲从官手里,抱起了一摞札子。
“官家,宇文相公来了。”赵英回来的时候,小声的说道。
他将各种札子分门别类的分好,方便官家审阅。
宇文虚中满脸笑意的走进了文德殿:“参见官家,官家安泰。”
“什么事让宇文相公这么高兴?”赵桓好奇的问道。
“乌沙堡快被攻破了,这代表着大鲜卑山,再没有了金人的据点,金人失去了最后的大鲜卑山据点,辽河以南,再无险可守了。”
“完颜宗望,完全放弃了乌沙堡。”宇文虚中拿出一份札子,递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