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百具装骑兵冲击十万大军,屡屡发生,更是近万人灭突厥十万军队,名扬天下。

    对于军事战术上的东西,他自问北方民族并不比中原王朝差,但是多次被灭族的北方民族,缺少的恰恰就是装备,以及作战体系。

    他犹豫了额很久,对着汴京漆黑的城墙,叹了一口气。知道这里已经不是久留之地了。

    他决定连夜撤退到了大名府,然后转进到邢州,再从邢州进入太行山之中,过马陵关,进入太原府。

    加入对太原府的决战,如果太原城大胜,两军和于一处的金兵,再次进逼汴京。

    只有六万精锐的大宋,完全无法阻挡金兵,届时可一战定胜负。

    甚至可以灭掉宋国!

    如果金兵未能在太原城大胜,退守大同府,可保主大同盆地,对金国意义重大。

    最关键的事,他不想用自己的军队做任何的实验,完颜宗望部,这是他的嫡系部队,失去了这些军队,他在金国将失去所有的话语权。

    到那时,他的敌人,绝对会张开血盆大口,将他吃干抹净!

    他试不起。

    “希尹,传令下去,今夜布裹马蹄,撤回黄河北岸,然后直奔大名府。”完颜宗望非常沉重的做了这个决定。

    如果在邢州处无法进山,进入太行山,深入河东路,无法驰援太原,就必须绕道而行。

    回到燕京,过居庸关在转道进入云州,再至大同府,再往太原而去,这一路绕行,大约要四个月的时间。

    而从邢州,进入太行山脉,支援太原,仅仅需要一个月的行军!兵贵神速啊!进山的路只有两条,速度慢一点,他还是直接从山海关回辽东好了。

    他的野心很大,在攻破陈州门那一刻!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灭国的希望。

    可是后面的大宋军民以血为城,将金兵赶出了城门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没有独立攻破汴京的能力,一直留在这里,完全是想试试那丝不可能中的可能。

    但是好像上天并没有垂青自己,反而大宋军越来越强了。

    完颜希尹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或许他比完颜宗望更加清醒,在汉贼军被大宋西军用猛火油驱赶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了这次必将无功而返。

    袭营之时,金兵大营只有死士,如此精准的执行了袭营计划的大宋,完全不是他之前认为朝纲不振昏君当道的大宋。

    只是他无法劝说完颜宗望,因为完颜宗望的野心已经写在了脸上。

    “我这就去通传各部。只是完全没有必要悄然离开,大宋军缺少马军,追杀不及,完全无碍。”他在军营里,他会完全听从完颜宗望的命令,而不是自以为是。

    “我自有计划。”完颜宗望回答了一声。

    ……

    赵桓是被赵英推醒的!

    他揉着略有些朦胧的眼睛,听到了完颜完颜宗望悄然离营的消息,目瞪口呆。

    这就走了?不再过几个回合的招了?

    赵桓不是受虐有瘾,没见过血的军士根本不是军士,种家军还好些,但是城头上那些禁军们,就差了很多意思!

    而这十几天的时间,汉贼军不断冲击陈州门,守城的禁军,也在战阵中不断的磨练着自己,终于有了几分军人的意思。

    而且多次组织夜袭,也起到了一定的练兵作用。

    这就走了吗?

    “宣种师道!李纲!沈从!岳飞过来!连夜追击!传令宗泽!全军跟上,占据前往大名府的要道!沿路袭扰对方”

    “决不能让完颜宗望部先一步到达邢州!前往太原支援!”

    赵桓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

第五十三章 杀不杀呢?

    士气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赵桓完全无法理解的玄学。

    敌人在自己家门口摆开架子的时候,他只能被动防守,稍微乱动,就有可能导致汴京城破,国破人亡。

    但是敌人离开之后,决战与野外,他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甚至连将士都会不那么束手束脚的打仗了。

    士气大增。

    沈从和岳飞两人,自然是最先到的文德殿,他们就住在皇城里,听闻完颜宗望部离开,沈从的心情格外的畅快,长啸一声就到了文德殿。

    岳飞前脚跟后脚到了文德殿内,脸上喜色也压抑不住。

    李纲是第二个到的,他气喘吁吁的先贺喜了一波,毕竟这块压在汴京城的这股精兵,限制了大宋的军士调度。

    而种师道,却是最后一个到文德殿,推他进来的居然不是明黄色铠甲的亲从官,而是黑色铠甲的亲事官,这让赵桓有些意外。

    “官家,大宋西军已经全部离开了汴京城内,驻扎在了完颜宗望部的军寨之中。走的匆忙的完颜宗望,没有烧毁营寨,在军寨中,未发现康王的踪迹,只找回了李邦彦。”种师道不紧不慢的说道。

    赵桓先是皱眉,然后眉头一展,明白了为何种师道在没有任何调令的情况下,离开了汴京城。

    这是大宋西军进城后,种师道第一次发言,之前他都是一言不发,完全遵从赵桓的任何决定。

    种师道害怕君臣生疑,在这种几近亡国的关键时刻,如果君臣生疑的后果,就是亡国。没有第二个选项。

    哪怕是这一次完颜宗望无法攻下汴京,但是第二次呢?第三次呢?

    而赵桓自问,心里都没有一点害怕种师道突然兴兵进宫,剁了他的脑袋,自己登基?

    他当然怕过,不过这一切在大宋西军出城之后,就没有任何的疑惑。

    但是大宋西军出城后,赵桓想到了那六万多的禁军,又开始头疼,失去了只能的禁军,是否忠于自己?

    厢都指挥使的姚平仲毫无疑问是忠诚的,他手下的一万人,可以不用太过担心,只是剩下的五万人呢?

    自己诛杀了两个文臣,借势而为,现在这群文臣会不会在其中做一些文章?

    完颜宗望部撤军带来的喜悦,冲淡了一些。

    赵桓也是头疼。

    这帮文臣不会携禁军逼宫吧!

    种师道看到了眉头紧蹙的赵桓,脸上挂着老迈的笑容说道:“殿前禁军三万人马也被我带出了城。现在禁军仅有的三万人,还是姚平仲率领了一万。再加上三千亲从官,六千亲事官。”

    他做事,怎么会留下尾巴?

    大宋禁军虽然成事不足,但是绝对的败事有余,怎么可以留给文臣这么多的军士力量,来抗衡赵桓?

    姚平仲那一万禁军,可是见过血的,在城墙上与汉贼军厮杀了数日,又多次参与了夜袭,不管是战斗素养,还是战斗意志,都远超其他禁军。

    而其中至少上千人,曾经参加过陈州门守卫战,那可是一场结结实实的硬战!

    亲从官、亲事官本来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姚平仲的一万禁军,人数旗鼓相当之下,文官控制的两万禁军,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而且两万禁军真的被文臣完全掌控?这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中书舍人李擢的表现,军卒又不是傻子,能给他们卖命?

    赵桓看到了李纲,才意识到在种师道的一顿操作之下,他的人不仅仅掌控一万禁军和三千亲从官、六千亲事官,还有武库这种要害的位置。

    种师道啊!忠臣啊!

    赵桓叹息,种师道七十五岁高龄,从秦凤路,陇右都护府跑到汴京,长途跋涉而来,进城之后的他一言不发,唯恐君臣生嫌,金兵退去后第一时间出城,还带走了一大批用之无用,反而可能埋雷的禁军。

    “朕决定追击金兵!前有宗泽拦路,后面种少保的西军撵着,前后夹击,一举击溃完颜宗望部,哪怕是无法全歼宗望部金兵,也要战而胜之,让其无力支援完颜宗翰!”直到这个时候,赵桓当初的想法,才完整。

    夜袭驱散汉贼军,防止其攻城。

    后西军进城,赌博一样,让西军成为自己最大的依仗,完成对朝堂的控制和对文臣的威慑,用守城来锻炼禁军。

    拖延半月,拥有新弩的大宋西军击溃宗望军,并且驰援太原,如果宗望撤退,则决战与野!

    如果宗望与宗翰合兵一处,太原就太危险了。

    “官家,完颜宗望撤退时,留下了三万余汉贼军,和大约三万人的俘虏,皆为妇孺,该如何处理?”种师道在西军出了城后,说话多了起来。

    赵桓稍微权衡了一下,说道:“汉贼军全部充作马夫,负责大军粮草的运输,妇孺归入工赈监,作坊、城墙修缮,道路拓宽,房屋修缮这些活儿,都可以派给他们。”

    “这次不仅是管饭了,可以多少给些工钱,让孙博递个札子过来。先资出内帑吧。”

    国库里跑老鼠,钱都被赵佶带到江南去了!这家伙,倒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记钱财。

    “大宋西军连夜开拔,紧随金兵其后,虽然金人多为马军,但是其携带了大量的辎重和劫掠的金银财宝,速度不见得比西军快到哪里。”赵桓说道。

    失去粮草的军队根本不是军队,失去粮食的金人,就像没了牙口的老虎,如果金兵丢了辎重转进,那就是宗望石乐志了。

    “臣领命。”种师道说道,他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当然不可能亲上战场,种家军现在的军都指挥使一共三名,一人统制两万兵马即可。

    岳飞左右看了看,说道:“陛下,臣请战!决胜战车多是在亲事官中训练,西军精锐,但对战车之法不太熟悉,臣愿领罪军,前往前线作战。”

    岳飞这个决定完全是基于对部下负责的想法执行。

    罪军,这个词好听吗?显然不是。

    这些亲事官真心谋反吗?

    被赵楷和当时的下一指挥裹挟着进了皇城,好多人把手中兵器丢入河中。

    赵桓默然……

    这六千人的亲事官,他的内心的想法,是全部诛杀。

    谋反一罪,没有哪个君王可以宽恕。

    之前赵桓的内心一直在犹豫,完全是因为屠刀一举,人头六千颗,对他的心理冲击实在是太大了些。

    而且当时金兵围城,杀卒影响士气,所以一直关着。

    现在金兵退去,应该是彻底处理亲事官的这个老大难了。

    所以种师道被一个亲事官推着进来的时候,赵桓就有些意外。

    现在这只六千人的精锐部队,如何是好?

    他现在非常缺人,这种精锐杀之可惜,不杀恐怕无法威慑天下反叛之心。

    正在赵桓犹疑的时候,孙博突然急匆匆的从殿外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拿着一个札子说道:“陛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太上皇在应天府再次亲政了。”

    “太上皇东幸亳州,大臣权贵不闻恤国家难者,皆乞扈驾,将家属从。其余百官家属去者,侍从自尚书而下逃遁者,如张权、卫仲达、何大圭等五十六人。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皆在身边。”

    “陛下,太上皇还阻拦了各地勤王的士兵,皆归于太上皇,控弦近百万,而东南之地,沃野千里,郡县千百,中都百需,悉取给焉,太上皇已然自立新廷,陛下,如何是好?”

    赵桓早就知道这个赵佶恐怕会另立朝廷,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说是去蜀中,还没一会儿,就跑到了南方自立朝堂了。

    啧啧,这个赵佶,真是有趣!转进如风啊!

    孙博将札子抵了上去,说道:“太上皇做诗一首,请陛下过目。”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馀。淮波寒重雨疏疏。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梦魂惊起转嗟吁。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赵桓念了念。

    这个赵佶,这诗写的不错,就是太不要脸了点吧!
………………………………

第五十四章 十六字方针

    和泪写回书?回书呢?我怎么没看到!

    赵桓对赵佶的下限更理解的几分,这个家伙,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不过,他现在没空搭理这个家伙,金兵在自己的地盘上呢,不赶出去,寝食难安。

    反正现在江南在赵佶手中,等到收拾完金兵,再平定国内之事也不迟。

    浅显的历史常识,告诉他,攘外必先安内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都下了海!

    赵佶这头,赵桓可以保证这家伙在搞清楚情况之前,不会贸然挥兵北上,但是金人那边,破了太原,过晋中、长治、晋城长驱直入。

    亦或者金兵绕道潼关,整个战局对金国就太不利了。

    一个月的时间,合兵一处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就能再到他的都城之下!

    罪军的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

    自己缺人啊!

    连个制衡亲从官的兵力都没有,砍掉这六千大好头颅的结果,倒是可以震慑叛乱。

    可是现在叛乱已生!

    赵佶的再次亲政,他的复辟其实就已经是叛乱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根本没有。再砍这六千颗脑袋有个卵用?

    反而不如把这六千精兵撒出去和金人杀个你死我活,赢了,自然一切好说,将功赎罪,赏赐恩典肯定不少。

    输了,也不会太心疼。

    “岳飞听令,任你为都军指挥使,统帅罪军六千人,跟随种少保前往邢州一带阻拦金兵入河东路!事先说清楚,此战过后,罪军奋勇,无论胜负既往不咎。倘若罪军阵前退缩,格杀勿论。朕再给你找些军队训练即可。”赵桓如此决定。

    岳飞是忠臣毫无疑问,其打仗的能力堪称帅才,罪军胜有功,败无错。

    先给他定个基调,否则未来升迁不利。

    李纲看了眼岳飞,这个宗泽推荐来的五郎,简在帝心,兵败将岂能无错?只是亲事官罪军实在是比较特殊。

    种师道点了点头,同意了赵桓的做法。

    事实上,亲事官都是铁打的汉子,都是大宋的精锐,有不少西军的人,如果就这样被砍了,着实可惜。

    叛乱之罪,自古无赦,赵桓这个肚量,再次让种师道一行人刮目相看。

    暴虐杀同母兄弟丝毫不手软,机敏怼的朝臣无话可说,仁义心怀百姓让流民入城,勤勉自亲政以来,一直长居在文德殿,手不离书。

    从谏如流,对于大臣所言,每一个人说的话,都认真思考。未曾因为对方位卑权轻而忽视,现在又多了个宽以待人,颇有明君之相。

    赵桓知道种师道的内心想法,简直会笑的合不拢嘴。

    大部分的新世纪青年都是这个三观好不好!哪里有什么特殊?

    “陛下仁德!”几位朝臣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山呼海喝的本事,倒是显得无比整齐。

    难道是作为大臣的基本技能?

    赵桓想了想说道:“命河北制置使宗泽,全力配合种少保的围剿行动,不求杀敌,但求阻拦对方。”

    “告诉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要正面接战,他那些义士都不是正规军,根本打不过。”

    “不知道,种少保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种师道皱着眉,好像全没有听到赵桓的问话一样,就连岳飞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赵桓看种师道发呆以为他是在思考补充赵桓遗漏的内容。

    良久之后,种师道依然没有说话,反而眉头紧蹙的愈加厉害。

    “种少保?”赵桓叫了一声,这是咋的了?

    一向忠诚的种师道居然不回自己的话。这是犯迷糊了?

    “官家,敢问这十六个字,出自哪里?”种师道俯身说道。

    赵桓随口说出的十六个字,让他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过去很多想不通的敌强我弱的战法,被这十六个字言简意赅的总结到了一起,简直是以弱胜强的不二法门!

    这十六个字来自哪里?赵桓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来,来自后世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这怎么解释?

    【大宋绝密·不可外传解君愁。】

    【你无法解释这十六个字的终极战争哲学奥义,但是这些久经军阵的将军们不是不懂。此处十六字方针,有相关参考文献高达887篇。而由创作人本人撰写的《军事文选》更是高度概括总结了这方面的内容。诚惠成就积分1分。】

    我有积分吗?赵桓记得自己好像已经把积分兑换干净了。

    【在你熟睡时,完颜宗望退兵,你获得成就——惊退敌军,因为你捣鼓的决胜战车不得窥全貌,完颜宗望看攻城无望,唯恐你的新发明给他带来巨大的伤亡,选择撤退。获得成就积分五分。】

    兑换吧。

    赵桓决定密制一份《军事文选》给这几个人看看。

    他感觉自己的袖子一重,就翻开了自己衣袖,先打开看了看大皇帝系统出版的《军事文选》。

    非常符合当下的环境和语境,读起来没有任何违和感、系统出品的军事文选,更符合现在的情况。战术总结极为到位。

    妙!

    复刻我记得不要积分吧。给我也整一个。给岳飞也整一个,给李纲,宗泽也整一个。赵桓对着系统说道。

    赵桓觉得自己的袖子又重了几分,掏出了几份一模一样的书,对着几人说道:“且上前来。”

    “这十六个字出自这里。”赵桓拿着几本《军事文选》神秘兮兮的说道。

    “著作者:***?”岳飞翻开即目不转睛的看着出了神,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和他的种种还未成熟的观念有着绝妙的契合度。

    【有一则笑话:话说岳飞死后,见到了昊天上帝,昊天上帝表示同情岳飞的遭遇,问岳飞,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怎么做。】

    【岳飞已经全然明白了自己成功之处和失败的节点:说道: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严明军纪,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连结河朔!广大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抵抗力量!只有联合所有能联合的一切力量,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昊天上帝最后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必然亡国,你希望亡再谁手上?】

    【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赵桓一脑门的黑线,虽然黑话不少,可是他还是看明白了这个笑话的由来。

    岳家军真的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样的军纪应该很难把控才对,这是如何做到的?

    【绍兴六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伐时,留守收服失地的军队,因为军粮不继,共约四百名军士饿死。】

    【韩顺夫“辄扎营解甲,以所掳妇人佐酒”被杨再兴砍了。后来岳飞得闻此事,“尽诛韩顺夫亲随兵”以儆效尤。】

    【最关键的是岳飞很会做买卖,屯田和回易做的棒棒哒!给部下钱多粮多,除了自己十万岳家军用,还可以支援给河北等地的义军,所以岳家军没必要抢。】

    【而且查贪腐极为严苛的岳家军,或者称之为御营司禁军——神武后军的开支是可以查账的,不管是刘錡、吴玠两兄弟、亦或者张浚、韩世忠的账目都是不能查的,一查就火灾。这也是岳家军军费富足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几个人中,张浚最能搞钱,“行在盖起太平楼”“只见张郡王在钱眼内坐”纵兵下西洋做海贸,赚的钱怕被偷了,把银子铸成“没奈何”大球防止被盗。着实可笑。】

    赵桓这才意识到,自己给了岳飞一样什么东西,岳飞加湖南人的战争思想,不知道能够碰出怎么样的火花来?

    要是哪一天自己控制不住岳飞的话……

    要不要让他领着精兵,打下来欧洲十六国做封地?岂不妙哉?
………………………………

第五十五章 战争还未结束!

    赵桓非常及时的止住了自己的幻想,现在金兵还在自己的河东路晃荡,不是做梦的时候啊!

    他非常确信,放岳飞出去打仗远远好过于在自己的大内做个下一指挥。

    而且这一批是罪军,根本没有幸进那一说,无论是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这个时候,赵桓不得不感谢一下宋的官职,官职,差遣,虽然这种冗杂的官职,导致了官僚机构重重,人浮于事,冗官无数,但是也在任职的灵活性上,大有可为。

    表面上,岳飞还是秉义郎,但是打完这仗,功转多少职责,完全看岳飞在沙场的表现了。

    至于制衡沈从,完全不用自己安排人手,自有梁世成这个三衙的都指挥使做牵制。

    赵桓对这份调度还算满意,各方面虽然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是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

    李纲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札子说道:“军器监监丞刘益看完官家所赐的书籍,写了一本《射击诸参》的书来,官家,禁军使用效果不错,命中大大提高,在改良版的床子弩上运用良好。”

    “太原有无数的投石机,遣一名快马,连带着新发明的瞄具,和此书送往太原城?”

    几何原本并不厚,其理论并不是多么深奥,以数学家著称的刘益,看懂这本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这么快运用到了实际上,赵桓还是大喜过望。

    而且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几种图的数学工具,应用到了床子弩和投石机这些装备上,完全是质的提升。

    赵桓稍微翻动了一下刘益的这本射击诸参,觉得写得还是有些深奥,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