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潼关,入了汴京城。其余的西军闻风而动,后又巍然不动。”
“也不知道是接到了军令防备西夏,还是尾大不掉,不肯驰援汴京。”
“西夏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横山山城无数,一座山城驻扎一营的精兵,这山城不撤防,西夏真的动弹不得。李乾顺胸无大志,怎么可能舍命进攻。现在这个局势,想要一举拿下宋国,难上加难。”
“都是那个新登基的皇帝,也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妖术,让晋中援军士气大振,否则击溃了敌人的前军,围点打援,河东路的局势,就会好很多了。哎,真是咄咄怪哉。”
赵桓并不会什么妖术,他做的工作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的确是如此,他现在正在拜访李邦彦的路上,说是拜访,怕是没人会信,因为他带着大约几百亲从官一起去的。
目的就是抄家,因为他需要大量的钱,启动工赈监的项目,粮食还够用,钱有了缺口。
………………………………
第六十三章 破鼓万人捶啊!
赵桓无疑是要去抄家,李邦彦屈辱求和,已经招惹朝臣非议不断,现在他的案头堆叠了数不尽的弹劾李邦彦的札子。
这很正常,因为现在张邦昌、白时中跑路了!蔡京一党已经全部转到了赵佶手下,在这个朝堂里,李邦彦没了靠山。
自然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现在李邦彦已经不是那个高高在上,权势滔天的尚书左丞了,因为他的决策和新帝为中心的小圈子背道而驰。
要军权没有军权,要政权没有政权,都被新帝以种师道六万精兵入城给毁的干干净净了。
在议和过程中,也是丢尽了脸面,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失职失德!任由金使咆哮朝堂,劳烦皇帝,亲自在文德殿训诫金使!
弹劾李邦彦的都是用这个理由——劳烦皇帝。
其实就是站错队了。
这帮文臣看到金兵退去,故态萌发,虽然现在仅有半壁江山了,但是再次开始了狗斗。这次的目标就是现在汴京城中势力最弱小,但是权势最高的李邦彦。
当然,赵桓去李邦彦丞相府的理由,自然不是发财……自然不是抄家,而是以抚慰重臣而来。
他这次的发财之旅,其实最主要的是梁世成、白时中、张邦昌等人离京,蔡攸效忠自己,使得李邦彦没有了任何的依靠。
“蔡少保啊。这丞相府,一向如此门庭若市吗?”赵桓撩开辂车的车帘,看着远处丞相府门前热闹无比。
皱起了眉头。这是怎么一会儿事?
按理说,这破鼓现在该是门雀可罗才对,怎么这一副门庭若市,还是像权势滔天的样子?!
他坐的这辆车很有讲究,名为大驾玉辂。
大驾玉辂,相传乃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曾经坐过的车架,曾经三至泰山封禅,其他的巡幸不计其数。
到赵楷这一辈儿,还是非常完好,乘坐时安若山岳,放杯水到车上,在颠簸的路上行驶根本感觉不出颠簸。
元丰年间,宋真宗想要仿造一辆大驾玉辂,结果呢,乘坐的时候动摇不安,所以废弃。
到现在还在用唐朝的御驾,可见大宋皇室的贫穷。
是的,这辆车原来在赵楷手里,就是那个作死六千亲事官逼宫未遂的家伙。
至于这个辂车,为何在赵楷手里,那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徽宗赵佶极为宠幸赵楷,自然有什么好东西都给赵楷,作为神物的代表,辂车就被宋徽宗赵佶赐给了赵楷。
至于赵桓是从赵楷家中找到这辆车的?
这得问程褚,因为抄赵楷郓王府的是程褚,翻箱倒柜掘地三尺这事,亲从官貌似都很擅长,赵桓曾经问过程褚为何抄家如此熟练。程褚的回答很贴切。
“无他唯手熟尔。”
赵桓现在抄了李擢、吴敏、赵楷的家,手头钱有大笔,只是李邦彦倒了,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财,都是国财!
蔡攸也是皱着眉头,他没有伙同三衙步军司都指挥使梁世成,一起跑路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那就是太上皇赵佶的身边有个蔡京。
自己这个角儿在太上皇心里,肯定不如四次当上丞相,二十六年信任未曾断过的蔡京。
他没跑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是沈从被刺案里的犯人。
这一点尤为重要。
沈从乃是赵桓的心腹忠臣,平定赵楷宫闱之乱的首善之臣!
大功一件因为国事未平未曾封赏,结果紧接着就被梁世成收买亲从官刺杀,现在生死未卜。
自己虽然曾经扬言要杀沈从,但是也仅仅是扬言而已。
他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跟梁世成说杀沈从的事,因为自己这样做,没有退路,这是一个为官的大忌。
当然,他没有办成这件事,没敢做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大宋西军入城,让他胆战心惊,不敢随意动弹。
因为他知道沈从是种师道的义子。
也幸好自己没随意和梁世成讨论这个事,否则现在自己也在御街尽头的木台上,上演头颅多周滚动了。
梁世成家中奴仆一应被抓,审问之后,事实确凿,自己在这件事上,摘的很干净。
新帝这两天的心情极差,直到今天才面露喜色,也不知道是即将抄家的兴奋,还是沈从的病情有了好转。
“臣去看看。”蔡攸俯身说道。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程褚回来了。”
程褚跑了回来说道:“报!陛下,前方是百姓围堵了梁世成的丞相府,围的水泄不通。有一对联贴到了丞相府的门楣上,左书:卖国求荣,早知林甫遗种碑无字;右书: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横批为无耻之尤。”
陈东和欧阳澈两个人的名字浮现了自己的心头,当初自己曾经为了给赵构增加登基难度,让陈东散布两个人在朝堂上议和之举。
金兵未退,城中虽然流言蜚语无数,但是还算平静,这李邦彦回了汴京,汴京的百姓们终于坐不住了。
这还能绕得了他?
自己的亲眷在城墙上,在陈州门前打生打死,李邦彦却想联合康王,把自己等人卖掉!
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
流言总是浮夸的!
赵构议和的条件已经到了惊人的金亿两,白银十亿两,牛马百万,绢帛千万!如若不够,人头来凑的地步!
一名女眷二十贯,一名幼童十五贯的价格!
这汴京城的百姓能忍得住?
赵桓先开车帘盯着那个巨大的门楣看着,这两句他当然知道是骂人的,无耻之尤都出来了,只是这个林甫是谁?这个章惇又是谁?
【林甫,李林甫,李唐宗亲,李隆基时期的宰相,成语口腹蜜剑的贡献者,人称肉腰刀。】
【担任大唐宰相十九年,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多次谏言唐玄宗李隆基,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
【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此处说李邦彦乃是李林甫这个奸臣的遗种,以后也会和李林甫一样,因后人耻其生平,而墓碑无任何刻字。】
【章惇,北宋仁宗、真宗、哲宗、徽宗四朝元老,成语明察秋毫的贡献者】
【博学善文、相貌俊美、恃才傲物。】
【仁宗年间,高中进士第,至地方,政绩显著,经略江南,平定湖北叛乱,大规模开发湖南等地,开拓西南等地,】
【平定宋朝内部羁縻割据势力。入阁后反对党争,被贬出京。后再被启用,拜相执政,严刑峻法。】
【军事上,他联合于阗国,征服西夏,逼迫西夏以沙漠为国界,大大削弱了西夏实力。】
【攻灭唃厮啰收服三州之地,收复青唐城,也就是鄯州。大宋这才有了战马,设立陇右节度军,拱卫陇右都护府。】
【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重用黄裳等人,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大大的降低了北宋冗官之数量。】
【哲宗薨,章惇以赵佶轻佻,不可君临天下为由,反对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登基为帝。但是赵佶还是在向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
【章惇扶着赵佶的哥哥哲宗的灵柩下葬,途中遇到了大雨,灵柩深陷泥沼不可出,被言官弹劾不恭,随后被赵佶罢免。】
【章惇文治武功,声名显赫,赵佶因怀恨他曾言自己轻佻,将章惇一贬再贬,最后被贬为舒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舒州民兵队队长的职位。抑郁而终。】
【赵佶无能,世间罕有。倒是抹黑能臣上做到了极致,章惇最后被归为了奸臣一列。开疆裂土,兴国安邦之国士变奸臣,端是有趣。】
呸。
赵桓啐了一口,这赵佶做的事,还真是没有一点肚量。自己一个普通人都敢让种师道入城来,他一个皇帝,就这点肚量,怎么可能当一个好皇帝?
这样对待国士,最后的结果就是满朝堂的奸臣!
还得自己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他在南方逍遥快活,没事还说两句风凉话。
“既然民意沸腾,没有交代也说不过去,程褚,拿人吧。当众宣读他的罪状。”赵桓对程褚说道。
李邦彦这种人,手脚怎么可能干净,回城这几天他闭门谢客,其实都是在想法转移自己的财产到城外,好逃向南方。
奈何遍地都是皇城司察子的汴京城里,怎么可能让他把小钱钱转移走?
这都是赵桓大动作的启动资金!
万万不可让他带着跑了!
………………………………
第六十四章 皇帝还是一品大员?
程褚领命而去,赵桓的车架依然待在外围看热闹。
赵桓很敏锐的看到了陈东和欧阳澈两个人,他们俩镇臂高呼、意气风发的模样,让赵桓想到了自己当初年轻的岁月。
如果不是白时中、梁世成、张邦昌等人跑向了江南,赵桓其实对李邦彦也没有多好的办法。
现在汴京城的势力只能说均等。
但谁让太上皇赵佶复辟,朝中大臣跑到了江南的小朝廷呢。直接让赵桓这个新帝的小圈子的实力一下子膨胀了许多。
一腔热血其实没有多少用,汴京城的百姓再愤怒,也不敢翻过不高的院墙将李邦彦打杀。
因为即使是梁世成已经逃跑了,但是李邦彦的府前依然围着一圈披甲的大宋禁军,手中到长矛锋利无比的对准了群情激奋的汴京百姓,让他们不能前行。
“去把那两个穿长衫的人给朕喊过来。”赵桓对蔡攸说道。
蔡攸站在马车旁,顺着赵桓的手指方向,看到了陈东和欧阳澈两个人。
因为两人身着遥溃'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遥眩溆恤呕翘蛘咧菹匮ё拥淖抛埃痛笏伟傩盏鸟喟烙屑蟮那稹
陈东和欧阳澈看到是蔡攸,也都是为之一愣,直到看到了大宋皇家马车大驾玉辂,停在不远的地方,才知道是皇帝在召寻他们两人。
“参见陛下。”陈东和欧阳澈来到了赵桓的车驾旁,施了一个礼说道。
赵桓摆摆手说道:“叫你们二人来没别的事,就是以后但凡有此类的活动,必须报备给开封府尹报备。等待恩准后,再行事。”
欧阳澈脸色一变,怒目圆睁,而陈东拉住了欧阳澈,防止这个刚强的汉子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来。
章惇一个兴国安邦的大臣,之所以现在被当成奸臣对待,除了赵佶刻意抹黑以外,还有他对民间控制言论的行为,导致民众对其观感极差。
因言获罪,也是因章惇而起。
元祐年间,章惇请求哲宗下诏,在各地探察百姓有谎言的人,按律论罪。
章惇立下赏格,凡是有告密者,皆有大赏,告密之风,日益兴盛。
有个酒醉胡说的人,哲宗下诏免去死罪,章惇按律杀之。以至于民怨沸腾。
不管做了多少事,民众觉得他是奸臣,他就是奸臣,赵佶顺水推舟把章惇钉死在了奸臣的耻辱柱上。
现在新帝也要倒行逆施学那章惇控制民间议论吗?
欧阳澈失望了。
赵桓懒得解释,陈东显然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日头越来越高,京师禁军从丞相府门前散了去,亲从官鱼贯而入,准备进去抄家抓人。
赵桓觉得无趣,就离开了丞相府,乘坐辂车,准备回皇宫。
抄家这种戏码,看一次还有趣,家仆肆意的贪墨着府中财货,藏好在水缸或者密室,或者埋在地下。
以为等到风波过去,还能拿出来。
那可是太小瞧负责抄家的亲从官了。掘地三尺也会把这家抄的干干净净。
车驾越来越远,欧阳澈眼中的激愤也越来越明显,愤怒的说道:“安能有此道理!陛下这是在袒护李邦彦,还是在袒护奸臣?蛇鼠一窝!”
陈东左右看了看,指着欧阳澈说道:“你呀你,说你什么好,也不看看着地方是什么地方!胡乱说话!隔墙有耳你可懂?”
“这大街上,有多少皇城司的察子?要不是陛下仁义无双,不与你斤斤计较,你有九条命都不够砍的!”
陈东故意这样说,其实是说给察子听。或者说,说给察子背后的皇帝听。
“你想想看,开封府尹是谁?”陈东问道。
开封府尹?开封府尹不都是宗亲挂名吗?并不管事,都是开封少尹,主持汴京诸项事务。
等等……欧阳澈终于有了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开封府尹为正一品官员。知枢密院事或者说枢密使也就个正一品而已。一府之父母官,怎么混到正一品的品秩了呢?
因为开封府尹是官家亲自担任的!
向开封府尹报备,自然是向皇帝报备!
赵桓为什么会是开封府尹,这种闲散的不管事的官员,这是因为大宋的一个惯例,设有太子东宫,太子兼任开封府尹的话,就表明太子是储君。
如果太子只是太子,而非开封府尹,那就表示太子不得帝王之心,想要换太子了!
这种制度,节省了太子、皇帝、大臣之间的猜忌,在皇权转移的时候,代表了正统。
驴车皇帝赵广义是开封府尹,乃是正统的继承人。
即使如此,他还是干出烛影斧声这种肮脏的事。
赵桓这个开封府尹其实也没当几天,这个正一品的官员,一直是由死掉的赵楷担任,直到赵桓登基前一天,赵佶才把开封府尹的位子给了他。
欧阳澈乃是一介布衣,哪里懂这些弯弯绕绕?
“是我误会陛下的意思了。陛下这是不愿意汴京城脱离自己的掌控呀!”欧阳澈感慨了一句说道。
陈东再次摇了摇头,这个欧阳澈一腔热血,就是肠子太直了一些,忠是忠诚,自己说起事的宋江梁山好汉是义军,他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反驳自己方腊义军是祸害。
脑子的弯儿,转得慢了些。
他看欧阳澈还是没明白皇帝为何如此行事,只好说道:“陛下袒护的不是贪官污吏,陛下也不是要袒护奸臣,恰恰相反,陛下是在袒护百姓,袒护我们这些意气风发的书生啊!”
嗯?欧阳澈愣住了,这个限制自己言论自由的政策,为何却是在保护自己?
陈东看到了欧阳澈眼中的迷茫,说道:“与李邦彦相比,你我的品秩谁高谁低?”
欧阳澈很讨厌这样说话弯弯绕绕的模样,这群当官的、太学生都是这个调调。
他没好气的说道:“这不是废话吗?你是太学生,算是个从八品。他李邦彦乃是尚书左丞,正一品大员!你和他比,蚂蚁撼树。”
“那是禁军手中的兵器锋利,还是我们百姓这肉眼凡胎,有不灭金身,能抗的主禁军手中刀斧?”陈东又问道一句。
“当然是禁军刀斧锋利。等一下,我好像懂了。”欧阳澈这才恍然大悟!
陈东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自发聚集行事,开封府也好,城防禁军也行,都大有文章可做。寻衅滋事,聚众非议朝堂大员,哪一个,都够我们这群平头百姓喝一壶了。”
“但是经过开封府尹官家,御批之后,性质大为不同。我们就是奉皇命办事,开封府衙役,只能为我们开路;禁军的刀斧,也只能收着;他们也只能干看着,做不了任何事。你说这陛下是向着我们,还是向着奸臣?”
“百姓势微,这些奸佞之臣有很多种方法对付我们,但如果奉皇命而为,则大为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你以为李邦彦是咱们俩合力斗倒的吗?”陈东的目光看着程褚的身影有些苦恼的说道。
欧阳澈看着程褚的身影,也是叹气,的确如此,这次李邦彦倒台,说到底还是新帝瞅准了机会收拾掉了这个大奸臣。
看到这一幕,欧阳澈就意兴阑珊,好像自己在金兵围城中做的事,都是白做了一样。
陈东却不以为然,拍了拍欧阳澈的肩膀说道:“我们做的事,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做了。这就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一段很绕的话,欧阳澈听得不是很懂,但是还是记住了。
赵桓吹着小曲回到了皇宫内,一转头走进了御医院。
他今天开心的原因,并不是李邦彦伏法,抄家这种事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他开心的是沈从的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了。
在现代护理理念的支持下,在这大宋做出了最好的护理之下,他肩膀的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了。
已然没有了生命危险了。
“陛下,劳烦陛下又来看臣了。臣受之有愧。”沈从看到赵桓的身影,行了个礼说道。
“不劳,不劳。让朕来看看伤口。嗯,没有脓包了,都是新肉。不要乱抓,防止二次受伤。再过段时间就好了。”赵桓看着伤口说道。
沈从眼神有些灰暗的说道:“伤到了右臂,怕是很长时间使不上劲儿了。”
“这有啥,使不上劲,就练左手刀呗!还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再说了,伤完全好了,这右手不一定会废掉。别听胡元那个御医瞎咧咧,他懂什么?”赵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对胡元的治疗手法非常失望。
胡元满脸无奈的带着药物走进了房间内,自己世代行医,怎么就是瞎咧咧了?不过自己也无从反驳,陛下的医学手段,比自己有用,是毫无疑问的。
………………………………
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关禁闭
“官家,孙博求见。”赵英走了进来,看着沈从点了点头。
他算是简在帝心,未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绝对指日可待。
赵桓听到孙博求见一个愣神,这孙博现在不是应该带着工赈监,在黄河岸边筑堤坝吗?挥汗如雨忙得不可开交才是,怎么有空回京了?
“让他进来吧。”这个孙博,不会是又从哪里听闻,拜龙王可以保黄河安泰了吧,孙博做事,非常迷信。
据赵桓所知,孙博这厮还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黄河的典礼,才开始筑造堤坝。
封建时代的人有局限性,这很正常,可是迷信到这个地步,就有些过分了。
“陛下!大喜啊!祥瑞啊!陛下!郭京献上宝图一张,乃是大禹治水时用的浚川把车,陛下。”孙博纳头就拜,口称祥瑞。
浚川把车?这又是什么东西?
【浚川把与铁龙爪扬泥车,并称治河神器。浚川把直到明末还在使用,是治理黄河重要的发明,本来是铁制品,后经过宦官黄怀信改良,改为木制品更加耐腐蚀。】
【上端八尺大木,下端二尺长锯齿,在黄河丰水期时,用巨大的绳索拴住大木两旁,然后用绳索固着在相距约八十步的大船上,用牛车搅动绳索,浚川把可不断的淘冶和搅拌泥沙,把河沙刮到大堤两岸,或者让大水冲走河沙,行之有效。】
【王安石为浚川把点赞,造了一千多只浚川把,除了治理黄河以外,还治理了汴河,广济河,惠民河等漕运河流,使得漕运河流永无浅淤也!】
【铁龙爪扬泥车,乃是中国史上第一架挖掘机,乃是李公义所献图纸,用铁数斤为爪形,以绳系舟尾而沉至于水,篙工急擢,乘流相继而下,一再过,水已深数尺。奈何设备有些简陋,挖掘技术没有在蓝翔进修过,导致铁龙爪扬泥车后来被搁置。】
赵桓为中国挖掘机技术点了个赞。但是对于这个郭京,赵桓心中尤为抵触!
这货的六丁六甲法术,实在是他恐怖了,有灭国之功效啊!
他不太想见郭京,现在连带着也不太想见孙博了!
这浚川把都发明多久了?早就造烂了!
“陛下,绝对祥瑞!这份浚川把车图纸,臣请黄河河渠司的河提判官专门看过的,大有可为!丰水期之时,可清淤解决黄河河道上扬的问题。”孙博看到了赵桓脸上的不悦,不过还是跪在地上,口称祥瑞。
哦?别人的祥瑞都是灵芝、人参、何首乌,再不济整个冬天开花。到了自己这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