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作用。
而兵法对于攻城的指导,也是在军备相当的情况下,十则围歼。
而张宪所说的七万围五万,压着打,的确是河间军精卒的表现。
“我们是来休假的,不是来打仗的,打乌海城是预料之外之事。”岳飞胜券在握的说道。
张宪笑着说道:“其实金国若不是之前瞧不上西夏人,认为其墙头草,哪边强势就导向那边,若非如此,金人全力联合西夏人,我大宋攻伐辽东也不能顺利。”
张宪所言之事,就是当初宋仁宗时候,西夏李元昊反出大宋,辽国鼎力支持西夏,才形成了三国局势,导致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有西夏之优虑,而打西夏,辽国强出头,又让大宋略显无可奈何。
而李承顺拒绝耶律延禧的政治避难,成为金国瞧不上西夏人的理由,正是这种瞧不上,让大宋皇帝在天德州一战之后,切断了西夏和金人的联系。
一因一果,皆有定数。
“石嘴山那边勘察的怎么样了?”岳飞点头,同意了张宪的说辞,但是他更记得官家曾经告诉他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张宪赶忙回答道:“探马回报,山道畅通无阻,背嵬军已经占领了石嘴山道沿路重要高地。”
“那就走吧。”岳飞将自己的兜鍪上的面罩扣下。
他身上是甲胄,是官家赐给他的板甲。
这板甲他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官家在上面烙了不少花纹,精美是很精美,但是略显几分花里胡哨,名字也非常花里胡哨曰天靖。
岳飞既然敢跟官家说要拿乌海城,自然早已经有了腹案,待到官家的圣旨到的时候,岳飞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他的确要拿乌海城,战略思维,同样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只不过,他要打的却不是乌海城,而是通过乌海城旁的石嘴山,行一处围魏救赵。
围困西夏都城兴庆府,攻敌之必救。
“乌海城之战,却不在乌海打,不知道李乾顺那个只知道女人的脑袋,能想到这个吗?”岳飞回头看了一眼乌海城,踏马而行,大量骑卒跟着岳飞向着乌海山道行去。
目标兴庆府,西夏都城。
………………………………
新年伊始,国泰民安
小吾在这里祝福所有的书友,新年快乐,阖家欢乐,平平安安过大年,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心,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也祝我中华,国泰民安,百姓安康。
好了,漂亮话说完了,我去吃年夜饭了,大家过年胖三斤,啦啦啦啦……
等等,等等,小吾,你今天的更新呢?
小吾小声哔哔:这其实是请假条呀……
………………………………
第七百二十九章 最佳猪队友
岳飞率领着背嵬军在山林里穿梭着,身形迅捷,在满是雾气的山林里穿梭的他们,如同鬼魅一般。
石嘴山山道,并不是一道通途,道路崎岖,尤其是在深秋的季节里,还会因为下霜,导致山道极为湿滑,稍微不慎,就是坠入谷间命运。
平日里只有从河套地区私自贩卖大宋商货之人,会选择绕开乌海城,铤而走险。
这也是为何李乾顺明知道有这条石嘴山山道的存在,却没有派出重兵去把守的原因。
从这里绕行,打兴庆府的思路,并非岳飞一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由斥候进行了长达三天的探索,确定了人马皆可以通过之后,在众将的参议下,决定前往。
岳飞喘着粗气,穿过了最后一处仅仅能容纳两人并行的山路,那段山路脚下就万丈深渊,雾气缭绕如同幻境,让人禁不住想要跳下去。
岳飞调整自己的呼吸,看着自己身后绵延而来的军卒,笑着对张宪说道:“官家曾经说,世间有一支强兵悍将,穿着草鞋在山林里,一个日夜之间,可以穿行二百四十余里!当时我是不大相信,世上能有这样的强军存在。”
“我也不信,那太难了,我们这一个日夜,才走了不到百里,有八十里路的样子?”张宪也是点头,同意了岳飞的说辞。
这山路,太难走了。
哪怕是张宪,如果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不会再举手,同意这次的战略布局。
岳飞打开了堪舆图,翻动了半天,最终确定自己并没有走错路,笑着说道:“可能是那只军队轻装前行,咱们又是轰天雷,又是蒺藜炮、重型投石机的组件,还有大量的甲胄存在,辎重比较多的缘故,下次把河间军拉出去试试。”
“按照作战计划,若是兴庆府作战不顺,我们就转道前往杭锦城撤退,这一路我们走过两次,想来再走一次不是什么问题。”
张宪对这副堪舆图已经了然于心,岳飞说的撤退路线,就是当初岳飞两次武装威慑时候,走的两次路。
岳飞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哪怕是这条路都走了两步,也要反复确认。
“黄彦节联系了没?”岳飞合上堪舆图,对着身边的张宪问道。
张宪略微皱了皱眉,随后点头说道:“联系过了。看来鹏举你都知道了。”
岳飞点头,拿出了千里镜,观察着整个兴庆府,这座依山而建的城池,是一个“工”字型,围约二十八里的城池,这是一座山城,若是没有特别的方法,很难拿下。
他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兴庆府的守军,在黎明时分的守备,十分的松散,和自己前两次来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
岳飞稍微沉默思忖了片刻说道:“你和内侍省的联系,我打一开始就知道,后来官家跟我说过这事,才确认的。”
“官家说的?”张宪惊讶的看着岳飞,最后只能摇头。自己这个官家,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语去形容。
岳飞拍了拍张宪的肩膀说道:“官家跟我说的原话是,若是谁说岳飞谋反,官家他万万不信。但倘若真的有一天,因为君不密则失臣,岳飞走上了这条路,那就先把张宪关起来,哈哈哈!”
“官家真是一个妙人。”张宪只能微笑而不失礼貌的回答着。
岳飞略微有些怅然,自家这位皇帝,有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倒是极为有趣。
他笑着说道:“人心不能去考校,官家做事自然有官家的道理。”
“你和内侍省的联系,存在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当初咱宋太祖,到底是他自己披上的黄袍,还是结义社的那帮人威逼着他披上的,谁也说不清楚。”
“我不多过问,照旧就是。官家也没跟赵英说,我岳鹏举知道了此事。一切照旧就是。”
一切照旧?张宪哭笑不得,这怎么一切照旧。
什么是圣眷正隆?这就是吧。
张宪略带几分无奈的说道:“黄彦节说明日卯时破晓时分,黎明将至时,他会和梁氏一起,打开兴庆府的城门,大军进城即是。”
岳飞仔细品了品这句话,在地上画了三个圈,用力的抹去,带着几分担忧的说道:“梁家可靠吗?虽说曹贤妃在官家身侧,按理说可信,我们这次不求攻城,只是吓唬李乾顺,若是梁家反手把黄彦节给卖了,他……”
“他就死了。”张宪肯定的说道。
岳飞闭目思忖了良久,说道:“今天这一天,你跟黄彦节再书信往来一下,若不是万全之策,还是以保命为主。”
“命令军卒原地修整,不生明火以干粮为食,明日寅时,人衔枚,马裹蹄突袭兴庆府!”
此时的兴庆府内,黎明时分,城里已经有了几分热闹,豆腐铺子和早餐铺子早就开始了准备贩卖的食材,而此时的黄彦节也趁着天色微亮,人最慵懒的时分,来到了梁家。
梁炳焕依旧住在兴庆府内,同为汉人,而不是党项人,这让梁炳焕和黄彦节的关系走的很近。
而黄彦节略微有几分焦虑的等在门口,此时乌海城之战,人尽皆知,岳飞将军率领飞军赶至乌海城下,以及大宋皇帝的申斥,也让西夏王庭上下惊惧。
此时自己的登门拜访,其意义,想必梁炳焕心里清楚。
梁家控制着兴州、定州、怀州、永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河西九洲,以及六左监军司,是整个西夏王廷最大的汉人势力。
而这股势力,是归宋还是归夏,就看这梁家的门,是否能够打开了。
“押班,咱们这么堂而皇之的行动,会不会被西夏王知道?”站在旁侧的亲从官疑惑的问道。
黄彦节连车驾都没换,就这样杵在梁府门前,黎明人少,可不是没人,黄彦节这种某些方面代表大宋的人,时刻受到各方势力的关注,这样光明正大的来到梁府,实在是有些扎眼。
“李乾顺知道是一定会知道的,他眼下不敢彻底得罪大宋,也不敢得罪梁家,我这样杵着,他没办法。”黄彦节笑着安抚着亲从官。
他在西夏,代表大宋的官家。
………………………………
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黄天使起的很早嘛。”深黄色的大驾在街道前行着,车窗打开,一个人拉着窗帘,看着等待着黄彦节笑着说道。
此人是西夏李家的嫡系,名叫薛元礼。
此人乃是西夏重臣,西夏经过了大梁太后和小梁太后的闹腾之后,又有了在三国之间周旋的国力,此人功不可没。
薛元礼在永安三年时候,提出了【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昔元魏开基,周齐继统,无不尊行儒教,崇尚诗书,盖西北之遗风不可以立教化也。】的观点,并且提出了一整套的提倡汉学的政论。
这个提倡汉学的政论,得到了李乾顺的支持。
大小梁太后在位期间重武轻文,甚至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民生凋零,千里赤地、易子而食并非传说。
而李乾顺同意了薛元礼的尊儒,提倡汉学之后,下令在蕃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门国学,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养贤务”,专门督办此事。
而西夏上下共有三百多养贤务的学院,这些学院有官府提供廪食,设置教授,进行培养,尊周礼而行。
这也是一策弱化梁家影响力的政论,名曰同化,属于打不过就加入的典型。
实行和提倡汉学,是和梁家争夺社会话语权的一个政治手段,双方在这件事上,打的头破血流。
“倒是薛中丞,这起床的时候,有些匆忙呀。”黄彦节笑着揶揄道。
薛元礼低头一看,自己居然穿的衣物是襟向左掩,这可是汉学中,代表着蛮夷的着衣方式。
黄彦节看着薛元礼说道:“当初我大宋官家批阅札子的时候,喜欢说:嘴里都是大义,可是这心里呀,都是生意。这话,也送给薛中丞。”
薛元礼是西夏提倡汉学的急先锋,但是他的内心是否真的认同汉学,从他这下意识的穿衣方式,就能看得出来。
这也是眼下西夏人很苦恼的地方,对于汉学社会的稳定极其羡慕,【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却又不想放弃自己勋贵身份的特权,这就是西夏汉学始终不兴的根本。
这也是梁家在大小梁太后下位之后,依旧保持着巨大影响力的根由。西夏的党项勋贵,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知道,只不过是不舍得罢了。
“黄天使,家主起来了。”门房打开了房门,看到了薛元礼眉头紧蹙,但还是硬着头皮,为梁炳焕传话。
黄彦节自然看出来了房门的为难,他笑着说道:“你要不再跑一趟?我真的不急。”
“天使稍待,我去去就来。”房门一溜烟的关上门,再次跑回了梁家。
薛元礼整理好了自己的衣物,下了车驾,自己这大驾可是西夏王御用的车驾,这背后代表着李乾顺的意志。
薛元礼盯着黄彦节略带几分愤怒的问道:“有必要吗?这样逼迫梁家就在今天表态吗?”
黄彦节好以整暇的说道:“河套百姓本为西夏旧民,西夏人有必要对他们下手吗?你们还不是抢了他们过冬的粮食和皮草,满载而归,大军归京时候,西夏王还不是未经官家首肯,为李仁忠和李仁礼加封濮王和舒王吗?”
李仁忠和李仁礼是西夏皇室勋贵子弟,也是此次领兵攻打劫掠河套地区的将领,回到兴庆府的时候,李乾顺册封了他们王爵。
“一群贱民罢了,两国交兵之时,自然无所不用其极。”薛元礼半仰着头,眼神里带着几分轻视。
他对大宋皇帝伪装成仁善模样,相当不喜。
在天德州和河套、辽东郡对金人的清理政策,名义上是以种师道下的军令为督导,但是背后站的不是大宋皇帝又是谁?!
伪善!
黄彦节不想辩驳这个话题,河套百姓是不是贱民,他懒得争执,他眯着眼看着薛元礼说道:“西夏身为大宋藩国,私自册封王爵,善用明黄色为车驾,僭越乃是重罪。”
薛元礼略带几分恼怒的说道:“大宋尚红!你们皇帝都穿大红色,凭什么不让藩属国用明黄?你这亲从官甲胄不就是明黄色的明光铠吗!”
“我们王上向汴京官署和燕京大宋皇帝,发了册封濮王和舒王的札子,还是两份!往年册封王爵也都是如此报备,怎么今年就成了没向汴京报备?!”
大宋好不讲道理!
他们皇帝都不用的颜色,让亲从官使用的颜色,他们西夏王廷用用怎么了?!这也能算的僭越?!
而且用了这么些年,也没见哪个大宋皇帝申斥。
往年都是这个规矩,藩属国自行册封王爵,报备一下就可以了,有时候还能收到宋廷的册封诏书和礼物。
今年没有等到礼物,反而得到了申斥!还有岳飞的大兵压境!
“时代变了。”黄彦节摇头说道:“金人使者因为左脚进了燕京城被处斩之事,不知道薛中丞是否有所耳闻?眼下我大宋皇帝的霸道劲儿,你们就不该如此。”
“你们大宋未免也太霸道了!”薛元礼愤怒的说道。
薛元礼的政治主张是提倡汉学,亲近宋廷,也是他说服了李乾顺就河套劫掠之事道歉,但是他始终认为大宋皇帝,实在要的太过分了。
“黄天使,家主有请。”门房低头恭恭敬敬的说道,他不太敢抬头看薛元礼的脸色,就连门房也知道,这个选择背后的意义。
“哼!”薛元礼一甩袖子,踏上了来时的车驾,离开了梁府,抓紧时间回王宫,向西夏王复命去了。
梁炳焕听闻黄彦节的来意,略带几分疑惑的问道:“黄天使的意思是让河西九州不增兵兴庆府驰援乌海城?”
黄彦节笑着放下了茶盏说道:“然也。”
“河西军乃是西夏精兵,扼守西域大门数年,极为精锐,倘若驰援兴庆府,还怎么给李乾顺一个教训?”
黄彦节到了这个时候,依旧在打着马虎眼。
他没有告诉梁家人,岳飞已经到了兴庆府城下,也没有让梁家配合,他今天来的目的,是说服梁家配合自己,给李乾顺一个教训。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
第七百三十一章 兴庆府的早晨,静悄悄
黄彦节来到梁府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梁府家主的态度,这一点很重要。
不管曹娴受不受大宋皇帝的待见,那都是大宋皇帝的嫔妃,若是梁家在这次的事件中,不能坚定的站在大宋这一方,曹娴在汴京,将会变得危险起来。
作为一手将赵仁孝和曹娴从西夏王宫接出来的黄彦节,当然要确定梁家的态度。
这涉及到了曹娴的安全,还涉及到大宋以后对河西九州的态度,这非常重要。
“既然黄天使都说了,那本来我还打算让六左监军司派点兵马象征性的做做样子,现在就算了。”梁炳焕笑呵呵的说道。
兵马调动,需要极多的粮草。
这两年的天气虽然算不上灾年,但是绝不是风调雨顺。
河西九州土地贫瘠,粮食的产量本来就低,多数都是通过和大宋买卖得来的粮草。
吃一口就少一口的粮草,能省点就省点。
“明日晨朝的时候,还请梁家主和薛元礼共同商议,劝道西夏王面对现实,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拖沓,无法熄灭大宋皇帝的怒火。”黄彦节非常平静的说道。
梁炳焕点头答应了,此时,虽然岳飞的河间军在乌海城的攻势,并不是非常强烈,但是依旧让梁炳焕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如此甚好。”黄彦节起身,笑着说道:“那便如此,我且先行,梁家主留步。”
“黄天使,好走不送。”梁炳焕同样拱手说道。
而出了门的黄彦节,跟亲从官耳语了两句,一脸无奈,回头看了一眼梁府的大宅子,最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上了车驾,离开了梁府。
此时的梁府的中厅,除了梁炳焕以外,还有薛元礼。
薛元礼离开没多久,就被梁府的门房拦住,引至小道,从后门入了梁府,而这一切都被皇城司的察子,看在眼里。
所以黄彦节在离开之时,才会叹气。
他这几年在西夏,并不是单纯的做一个吉祥物、使官,蹲在兴庆府享乐,对于西夏皇城司的建设,他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原有的皇城司的框架下,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张的皇城司,在兴庆府已经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皇城司并不需要梁炳焕的配合,就可以打开城门。
“梁少丞呀,你可不能听信了那黄阉人的谗言,千算万算,咱们都是西朝人。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很好,飞鸟尽,良弓藏,等到大宋皇帝利用完了梁家,到时候,梁家安能有好果子吃?”薛元礼瞪着眼,用手背拍着另外一只手,情真意切的说道。
梁炳焕哈哈大笑的抓着薛元礼的手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不过是因为侄女在大宋为妃嫔,自然要虚与委蛇一番,梁家的根子在哪,我还是明白的。”
“退一万步讲,哪怕是大宋把咱西朝打下来,以大宋皇帝那个狠辣劲,我梁家绝对没有现在风光。孰轻孰重,我梁某人还是拎的清楚,薛中丞莫要担忧。”
“也请薛中丞向陛下表明我梁家为难之处,毕竟曹娴之事,是陛下有亏与她。”
曹娴出兴庆府之时,梁炳焕当时人在瓜州,防备西进的耶律大石攻打瓜州,他得知这件事之后,才将瓜州防务交给了自己的弟弟,亲来兴庆府坐镇。
“好说好说。”薛元礼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只要梁家还肯沟通,那说明,梁家并没有决议彻底倒向大宋,之所以先见黄彦节,完全是为了要让李乾顺割肉。
那接下来就是筹码的问题。
对此,薛元礼极为擅长,他来到梁府之前,就去兴庆王宫一趟,带着一份极为厚重、梁家不能拒绝的条件。
“梁少丞请看,这是陛下亲手写下的诏书,包括册封了梁家子弟多人郡王爵,恩荫官。”薛元礼将袖子里的札子,递给了梁炳焕,眼神中带着笑意。
“就这?”梁炳焕看了个开头,都是些普通的封赏,这个筹码的重量完全不符合预期,毫无诚意的样子。
好听话谁不会说?
这些封赏,大宋皇帝也能给他,他要的不是这些。
薛元礼信心满满的说道:“往下看。”
梁炳焕带着疑惑看完了整本札子,满意的点头说道:“陛下真的是好魄力。”
薛元礼同样一脸笑容的说道:“包括养贤务在内的三百学院尽归梁家所有,还有之前朝议迁都西凉府一事,陛下也在札子中明言,此政以后不再议。不知道这份礼物可还称心?”
梁炳焕哈哈大笑的拍着薛元礼的肩膀说道:“称心!称心!”
次日的黎明时候,太阳还躲在地平线下睡着懒觉,整个大地微明时候,兴庆府外,晨雾弥漫。
忽然一群飞鸟如同被惊吓了一般,飞离了指头,而树林里,似乎有人影憧憧,向着大雾之中的兴庆府而去。
这些人自然是岳飞的军队,此时的张宪将口中的木棍拿下,用两只手聚拢着,对着城楼上发出了“咕咕咕”的声音。
没过多久,兴庆府元兴门上,同样传来了咕咕咕的声音,元兴门的城门开始悄无声息的打开。
在昨夜,皇城司的察子们,早就完成了对元兴门大门的合页上涂油的工作,这城门打开的的无声无息。
而大宋的军卒一步步的走进了兴庆府的元兴门,背嵬军森罗的面具,突然出现在了酣睡的西夏兵的身后,将城头上的西夏军卒用最快的速度,处理的一干二净。
张宪汇总着背嵬军禀报的战报,对着岳飞说道:“东箭塔安全,西侧箭塔哨兵发出了警报,那锣敲了一下,前来巡视的上官,被皇城司的察子给匡走了,岳将军,元兴门外城墙,拿下。”
“兴庆府共计十二道城门,已经拿下三门,再过不了多久,西夏人怕是要知道我们来了。”
岳飞看着臂膊上满是红巾的大宋军队,在“工”字型的兴庆府上,快速的蔓延,占领着一道道关隘和箭塔,笑着说道:“我很期待,西夏人知道我们来了的反应。”
………………………………
第七百三十二章 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