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振兴攻略-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雨这事,有什么好笑的吗?
王重阳走到了戴德门下的汴河旁,用力将曹林扔了出去。
“你不能……”
咚!落水的声音遮住了曹林最后的声音,不过须臾,曹林沉下去的气泡,被雨水落在汴河面上的涟漪所覆盖。再没有了声息。
李纲摇摇头说道:“希望城东的小娘子,在天之灵能得到宽慰吧。也希望这曹林到了地府,看到曹武惠郡王,不要被打的太惨吧。”
这句又引得王重阳的笑声,曹武惠郡王就是曹彬,大宋开国大将。奈何有这么个不孝后代。
看来李纲的心态还不错,没有因为最近朝堂龌龊,变得意志消沉。
“那朱琏皇后称制的事,你怎么办?”王重阳问出了自己的心结。
他之所以要走,是因为这汴京城真的不能呆了,因为朱琏皇后意图称制,这可不是小事。
称帝是始皇帝赵政率先使用,而称制由来已久。
皇后、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的权力,处理天下国事,就为临朝称制。
太子称为监国,宗亲处理国事称为摄政,而李纲这样的顾命大臣乃是辅国。
自春秋战国时期起,秦国宣太后、赵国赵威后;西汉吕雉、王政如、东汉窦皇太后、邓绥、阎姬、梁姡Ⅰ济睢⒑位侍螅欢孜木Ⅰ宜庾樱槐蔽悍牖侍蟆⒑侍螅磺疤莆湓蛱旎屎蟆⑽せ侍蟆
辽国述律平、萧燕燕、萧耨斤,西夏没藏皇太后、大梁皇太后、小梁皇太后。
大宋则有刘皇太后、高太皇太后、曹皇太后、向皇后临朝称制。
从珠帘之后走出来,坐在龙椅上,身着皇帝服饰,用的印玺也是大玺,而非皇后的玉玺。
如果称帝的只有唐朝武则天皇后的话,那称制的这一箩筐皇后皇太后,一样权柄滔天,可一点不输于武则天皇后。
称制可不仅仅是行使皇帝权力那么简单,还有先皇已亡的味道在内。
所以李纲听到王重阳问朱琏皇后称制的事,也是皱着眉头,有些犹豫不决的说道:“皇城中最麻烦的不是将门中这些垃圾话事人,不管是王景儒还是曹林,要让他们万劫不复,简直易如反掌。”
“最麻烦的事那位端坐在珠帘之后,掌控这一切的朱琏皇后啊,她的心机,可是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李纲还对前段时间那个密封了二次的信件,记忆犹新,如此手段的女人,称制之后,官家可能真的无法回京了。
“问题这么严重吗?”王重阳挠头,他不擅长朝堂狗斗的手段,最擅长的就是武力解决,曹林就被他简单的解决掉了。
“虽然官家临走的时候,下了秘旨,让程褚在必要的时候听我的,但是程褚做事很有分寸,很难插进去察子,我对皇宫现在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朱琏皇后,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王重阳叹气,他有一身武艺,可是帮不上什么忙,武功这种事,在这种朝堂争斗的时候,就显得尤为无力。
“那我就不待在皇城里给李太宰添麻烦了,现在趁着城门未关,前往河东路寻找官家去了。军器监和工赈监愿意走的都走了,剩下不愿意走的都投靠了将门,李太宰万分小心。”
王重阳弯腰施礼,躬身告别。
李纲看着王重阳的背影,这汴京城里,就剩下他一个官家的官员了,汴京人心未散。
但是这种大势之下,那些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城中居民,完全被蒙在鼓里的大宋百姓,怕也是不知道如何自处。
而李纲心中更难过的是他精心打理了七年的军器监,彻底的分崩离析了。
分成了两派,一派进入了听了李纲的调令,带着家人北上,前往河东路,投靠官家,而另一派归了将门。
这十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让他极为心疼,这要想恢复,谁知道要多久的时光。
但是大势如此,他又能如何?
“河东路战败,官家崩于阵前!”
“河东路战败,官家崩于阵前!”
一批快马快速跑过,李纲如同遭了雷殛一般,猛的歪在了地上。
官家出事了。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太宰兵发皇宫剑指皇后!(1/5)
官家死了,自己的坚持还有什么意义?
终究还是没打过金国吗?即使是天子走到了最前线,也没有战胜敌人吗?
李纲有些绝望而颓废的蹲坐在雨中,丝毫不顾及雨水的浇淋,也没有估计身边人的异样。
“啊!天道不公!为何如此薄待我大宋!啊!!……呃,似乎有些不对。”
李纲忽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大宋兵败,那么河东路的难民,会像蝗虫过境一般,充斥整个汴京城才对。
是因为传令兵的马,跑的太快吗?
李纲站了起来,他需要确认这条官家战亡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果有谁这个时候知道这条消息的真伪,那无疑是端坐在珠帘之后的那个朱琏皇后!
她是将门推出来的真正代表,不管是王景瑞还是曹林,根本不足以代表八大将门,八大将门的核心诉求是皇位上端坐的那个皇帝,受他们的控制。
这样他们的地位才能够彻底稳固。所以,朱琏皇后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他站了起来,大声吼道:“姚平仲,四壁守御使!点兵!领两万兵马!包围整个皇宫!”
姚平仲是官家一首提拔起来的军都指挥使,而且还是官家钦点的四壁守御使,也是他的后手之一!
李纲必须发动自己的后手,他必须确认自己的官家,是否活着。
这是最重要的事。
姚平仲一直呆在不远处,听到李纲的怒吼,连忙跑到近前,说道:“李太宰!咱们这么干可是谋逆之罪啊!”
李纲摇头,说道:“照做就是,一切责任,我李纲一力肩抗!照做!”
姚平仲犹豫了一下,一跺脚称是离开。
他早就看着八将门的子弟不顺眼了,这一群人的几个话事人,就将整个汴京城霍霍的不成样子。
现在,李纲带头做事,他没有不听从的道理。
李纲一直隐忍,一直不愿意动手的原因是不愿意大宋内耗,给阵前的官家和河东路的战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倘若真的战败,自己心里那个杀了他们的计划,还有什么意义!
李纲在磅礴的大雨中,一步步的走向了皇城,而身后的将士不断的从四面八方而来,汇集到了李纲的身后。
他走到皇宫宣德门前时,身后已经云集了超过两万的披甲之士,手中端着弓弩和大楯,就这样站在御街之上。
李纲理了一下自己的发髻,掸了掸衣袖。稍微有些佝偻的身影变得挺直。
大雨中的军卒们披甲之后,都是带着森罗的面具,军卒都是当初汴京守城的时候,见过血的兵卒,煞气逼人的军阵,让整个御街为之一空。
“李太宰!领兵威逼皇城!你是要谋反吗!”程褚站在五凤楼前,大声的喊道。
李纲一步步的走进了皇城之下,没有理会程褚的威慑,天上的闪电和雷声不断的交回,豆大的雨滴不断的滴落在了水洼之中,汇成了一道道径流。
李纲就这样淌着水,来到了皇城之下,大声说道:“程指挥!有传令兵通传官家于河东路战死的军报!我要进宫面见皇后和皇太子。”
“那李太宰带兵进宫又是何等意图!”程褚有些紧张,床子弩引而不发,因为下面是大宋的宰相,官家点的辅国大臣,这让他有些犹豫。
“打开城门!”李纲很难跟程褚解释自己为何要带兵。如果官家真的战死了,那朱琏皇后也不能独活。
否则年幼的皇太子就成了将门的提线木偶,而不是大宋的皇帝。
官家活着,和官家已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里面的政治考量,岂是现在三言两语能和程褚这个大老粗说得清楚的?
“开城门!”程褚犹豫再三,大声喊道,他不觉得李纲会谋逆,会谋反。
李纲担任太宰,担任尚书左丞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所有汴京人都认可他的能力,而他为了不消耗大宋国力,不给前线的官家惹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个月来,受了多少委屈?
而且,程褚也很想知道,官家是不是真的战死了。
城门应声轰隆隆的打开,水流在城门下打着旋,磅礴的大雨并没有停歇的意思,而李纲也走到了延福宫前。
“大宋太宰、尚书左丞李纲!请求觐见皇后娘娘,皇太子殿下。”李纲在延福宫外大声的喊道。
他的身后是泾渭分明是程褚和姚平仲分别率领的大宋军卒,就这样在雨中对峙。
“皇后娘娘说:李太宰冒雨而来,自然是紧要的事,让太宰进去。可是军卒兵锋锋利,吓到了太子不是美事。还是太宰一人进宫来的好。”一个小太监躲在延福宫的大柱子后面瑟瑟发抖的喊着,说话都不利索道。
李纲既然已经带兵进宫,那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亲从官近百人和禁军近百人鱼贯而入,进入了延福宫内。李纲也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延福宫内。
“李太宰,携兵入宫。可是要杀了吾?”朱琏皇后这次没有在珠帘之后,抱着瑟瑟发抖的赵谌,厉声喝骂道。
李纲看着朱琏脸上的庄严,分不清楚是真是假。这个女人的心思,根本无法猜度。
这还没称制呢,就已经自称吾了,这个朱连皇后,到底站在哪边?
“皇后娘娘,某听到军报,臣官家战死河东路,还请皇后娘娘明言,此事是真是假。”李纲问道,他怀疑皇后造假皇帝已死,意图为自己称制做准备。
朱琏点了点头说道:“李太宰,八将门进汴京,李太宰有什么好办法保住这大宋的社稷吗?如果没有,那就让吾来就是。”
“临朝称制,吾乃将门之后,既可安抚将门,也可保大宋江山社稷之传承。不知道太宰觉得吾这个妇道人家的想法如何?”
李纲沉默,他对朱琏这个皇后到底站在哪边,根本没有任何的明确的判断,今日帮他李纲一系,明日帮将门,心思着实难以猜度。
“李太宰,你不要忘了!太祖一脉,也是有不少将门之后的赵姓宗亲!你说将门与太祖一脉更为亲近,还是对太宗一脉更加亲近?你可明白吾的意思?”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
李纲脸色非常严肃的问道:“皇后娘娘,臣问的是官家于河东路驾崩,皇后娘娘可知道内情?”
朱琏脸色一沉,怒斥道:“李太宰!卿作为大宋宰相,眼下官家死于边事,正是社稷之危难之时!你不思如何匡扶少主,居然领兵入宫,到底居心何在!”
李纲茫然,不是她伪造的吗?官家真的死了吗?
朱琏猛的站了起来,指着李纲大声问道:“官家崩于边事,朝堂上下无不惶恐,李太宰应该思忖如何应对河东战事,应该思忖如何应对朝堂乱局,应该思忖如何扶太子登基,应当思忖如何扶回官家灵柩,而不是领兵逼宫!难道你也想学那章惇,身着冕服,废立皇后,另立太子不成?!”
“主少国疑,非我大宋之福,而你李太宰居然带兵入宫,安有对大宋之忠乎?卿等不欲官家入英宗庙乎?”
李纲站的极为挺直,仰头说道:“官家崩卒的十分蹊跷。臣,恳请皇后,待我行金牌加急询问了河东路诸将,再议不迟!”
朱琏皇后看似眼里的斥责,在李纲眼中尽然是色厉内荏的窘迫和恐惧。
看着她信心十足,其实不然。
“现在各关隘都已经闭关,于河东路的联络已经完全中断了。非是我不愿,而是太宰绝对不会获得任何关于河东路的消息了。”朱琏皇后摇了摇头。
这是将门做的事。
李纲怒目圆瞪的问道:“那皇后娘娘能告诉臣下!这官家战死河东路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吗?”
“吾不知。”朱琏叹气。
李纲更加生气的说道:“那就是妖言惑众!应该昭告天下,以正视听!天子驾崩天下惶惶,与国朝不利!”
朱琏看着李纲目光炯炯的说道:“与国朝不利!此大难之际,李太宰更应该思忖如何定国,而不是在这带兵逼宫!你是官家托付的辅国大臣!你今日之所作所为,可曾有半分对得起官家?”
“太子年幼,且未曾观政,而我大宋当下势如危卵,李太宰应该帮吾,应该帮太子,帮帮这天下!你怎么可以辜负官家对你的信任!眼下最重要的,当然是扶太子上位,由吾临朝称制!否则,主少国疑,非我大宋之福!”
朱琏口中说得坚决,但是神色之中有些难掩的焦虑和惶恐。
恩?李忽然注意到一个小的细节。他一瞬间全懂了。
李纲俯首拜别说道:“过多饶舌没有任何作用。臣这就奔河东路而去。要是官家真的战亡,臣就是拼了全力,也要扶灵柩归京。”
“要是官家无碍。等官家出关之时,就是将门覆灭之日。”
李纲扭头看了一眼宫中的宫女和各色太监,摇头,这漏的跟个簸箕一样的大宋皇宫啊。
李纲走出了延福宫,在一明一灭的光亮中,混着轰隆隆的雷声,离开了皇宫。
朱琏皇后是将门之后,她不值得信任,这是李纲最开始的想法。
李纲不愿意轻启战端,让大宋陷入内乱之忧虑。也没有和朱琏皇后撕破脸皮。
朝堂上腹背受敌,受些委屈,李纲并没有怨言。
要是官家没了,这大宋就再无中兴之机。这才是让李纲最为忧心的一点。
不过现在他已经从朱琏皇后的口风中,探出了消息。
官家应该活着。
为何?
若是官家死了,她想要临朝称制扶太子上位的想法,立马就可以实现,此时应该假装暴怒,但是似乎朱琏真的是在生气他领兵入宫之事。
最关键的是称呼。
官家,先帝,两字天壤之别。
“姚平仲,问问军卒们谁愿意跟着我到河东路寻找官家,三个时辰之后,从马厩领足够的马匹,我们德胜门出发。”李纲对军都指挥使姚平仲说道。
姚平仲有些愕然,他以为李纲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皇后立太子摄政。
结果,李纲进了宫还是在逼问官家的生死。
忠贞之心,天地可鉴。
可是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就走了?
这什么跟什么啊?
“是,末将这就去。”姚平仲不明白其中的各种考量,朝堂的漩涡他从未涉及,他是个军汉,能打仗就行。
……
赵桓刚刚就着烙出的大饼,卷着金华火腿肉片,吃的很饱,顺带着喝了点润喉的粥,算是解决了早饭。
吃的虽然简单,但是口感还算不错,他本来就不是什么饕餮之辈,对吃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能吃饱是第一要素。
他在发愁,这大同府果然是辽人经营了数代的建城,几乎可以说得上坚不可摧。
北宋这会儿的火药只是烟花,根本做不了炮弹的发射药,要是能拉个口径150的榴弹炮来,那这大同府,破城自然无忧。
但是仅仅靠着这十架高大的重力投石机,想解决大同府,无疑是痴人说梦。
大宋的军卒已经将大同府围住,在兵力不足的地方,也有无数的拒马桩和壕沟,大同府算是被宋军所包围。
可是如何撬开这个乌龟壳,赵桓手里的工具不承手,毫无头绪。
“官家来试试这把摇摇椅。刚做好的,是下面的太监闲暇的时候坐的。”赵英着人带来了一把一人高的摇椅。
一看就很舒服……
赵桓满头黑线,这是战场啊!弄把摇摇椅,不是自毁士气吗?
“拿下去!朕不需要。”赵桓拒绝了。
赵英也是赶忙挥挥手,让他们把摇椅撤下,他搬上来也是为了官家舒坦,官家不要,自然没有用武之地了。
他率为犹豫的说道:“官家,永庆军观察使朱孝章甩三万兵马,从娘子关进了河东路。”
赵桓为之一愣!
这将门好大的狗胆,居然真的敢来扰乱自己的攻城之战吗?真的要做的这么绝吗?如此行事!真的是不怕天谴啊!
现在河东路和关中防备极为空虚。稍有不慎倾覆之危。
自己在前线打生打死,他们倒好,这是给自己玩釜底抽薪吗?
朱孝章是朱琏的兄长,他的父亲是永庆军节度使,率领三万人马进河东路,这是嫌自己死的太慢吗?
“还有郓王赵楷的皇妃朱凤英随行。官家。”赵英小心翼翼的说道,看着官家的脸色阴晴不定。
但是他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他们从娘子关入河东路,又从雁门关出塞,到了朔州,说是要觐见官家。”
朱凤英?赵楷的媳妇?那个逃到永庆军路的皇妃,这是要做什么?
“种少保怎么说?”
遇事不决问种师道,这个经年老臣,比他懂的更多。
赵英左右看了看,说道:“种少保说,是来增援大同府的,可是没有诏命,不敢轻易面圣。”
这会儿倒是讲起规矩来了?
私自调兵离开自己的驻地,来到这河东路的时候,怎么没上书问问呢?
赵桓想了想,想到了李纲的信件,这朱凤英和朱孝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要是给自己捣乱,这么明目张胆不怕自己一巴掌呼死他?
汴京很远,但是朔州很近啊!
而且种师道说他们是来增援的?
“命朱孝章兄妹二人,单独觐见,胆敢携带军卒,命种少保尽数围杀。”
试试他们再说。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两只狐狸,两只狐狸,阴得很(3/5)
这个诏命,就是和朱孝章摊牌,你真心投奔,增援。我欢迎,甚至重重有赏。你若不是真心投奔,哪里来回哪里去。
那封密封了两次的信,却是让赵桓很膈应,不愿听信李纲一家之言。他哪里知道到底该相信谁!
如果李纲,朱琏两个人站在他面前,还能查查忠诚度什么的,这不在自己跟前,怎么查?
垃圾系统,毁我青春!
赵桓的试探简单明了,赵桓并不想和这些将门太多废话。
不接受诏命宣见,确定了是敌人,那就兵戎相见就是。
他们在汴京所图之事,赵桓又不是瞎子也不是个傻子,能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还不是趁着自己不在,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柄?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他们已经躺在功劳簿上太长太长时间了。还想这么躺下去,想太多了。
让赵桓万万没想到的事,朱孝章和朱凤英两人真的一身戎装,只身赶到了赵桓的中军大帐。
赵桓见到朱凤英的时候,给朱家的血脉点了个赞,不愧是优生优育一百六十年的家族,这样貌,水灵。
这女子往大帐一站,就是一股子英气勃发,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瞬间展开。
“永庆军承宣使朱孝章携舍妹参见陛下。”朱孝章拱手说道,大宋不兴跪礼,也不是他朱孝章无礼。
“起来说话。”赵桓让两个人起身。
他没有多看朱凤英,自己本来就有了爱人妻的名头,前面有个李清照把他这个名头给坐实了,现在这个朱凤英可不能招惹。
这可是自己的弟弟的皇妃!
“现在大同府战事吃紧,急需兵力布防在云州以北一带的云中路一带,警戒、侦查、抵抗北夷的增援。朱承宣使既然来到了前线,自然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来,那这云中路警戒之事,就交给爱卿了。”赵桓指着地图上的云中路对着朱孝章说道。
赵桓并没有从朱孝章的身上看到信息。
他现在算对系统资料的显示,有了一些心得,那就是忠诚度在35以下的武将,不显示忠诚度,不显示信息,对敌国的文武不显示信息。
但是对于忠诚度为0,而且有威胁的潜在敌人都会显示。
中立不显示,敌对和友善都会显示信息,又有国籍区分,这系统,还真的是条咸鱼。
【朱凤英:八将门之一的朱家女人,与朱琏皇后为亲姐妹,从小开始教育,是朱家专门培养用来与皇室姻亲的女子。从宗族的女子之中层层筛选而出,见识不凡,当机立断。】
【与赵楷新婚未满半月,赵楷起事造反,朱凤英乘快马离京。对你的忠诚度45/100,对大宋的忠诚度90/100】
赵桓意外的看到朱凤英的忠诚度。这女人居然对自己有四十五点忠诚度,罕见啊!
“陛下,云中已有两百余年未曾被我大宋管辖,民心不稳,臣恐有负圣望,固不敢赴。”朱孝章俯身说道,他拒绝这个任命。
云中路驻守,意味着首当其冲!
他才没那么傻呢!
朱凤英的脸色数变,自己这个哥哥怎么如此模样!
在朔州已经说好了,到了皇帝中军大帐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