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振兴攻略-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凤英的脸色数变,自己这个哥哥怎么如此模样!

    在朔州已经说好了,到了皇帝中军大帐之中,不要胡言乱语。这一次下的是重注!

    赵桓盯着朱孝章带着一丝怒气说道:“说说理由。”

    “陛下让臣送死,臣不去。”朱孝章执拗的说道。

    “刀斧手,把两人拖出去斩了吧。”赵桓失去了揣摩二人心意的想法。

    有这个功夫,还不如看看燕云十六州堪舆图,寻思在什么地方埋伏敌军。

    “是!”门口的亲从官听到了官家的呼喝,就点头走进了大帐。

    朱凤英的脸色终于变的不是那么风轻云淡,飞快的说道:“官家,官家,请听臣妾一言。”

    “我二人千里迢迢率兵三万来到大同府,就是为了协助官家平定河东战事,还请官家明鉴。”

    “而且听闻官家仁善无双,还请官家不要计较兄长口出狂言。”

    “还愣着干什么,拖出去。”赵桓对着亲从官说道。

    亲从官点头称是,押解二人前往账外,既然官家说要砍头,那必然是要砍头的。

    “官家,官家,稍慢稍慢。不能砍啊!”种师道推着转椅,来到了大帐前,大声的喊道。

    “朱家兄妹千里而来,自然是为了尽王事,如果官家这就把他们砍了,会寒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的。不能砍,不能砍。”

    种师道在军中的威望极高,这让亲从官犯了难,听谁的?

    好像得听官家的,亲从官们继续押解这两人往前走。

    “把人押回来吧。”赵桓喊了一嗓子,算是“听从”了种师道的建议,饶了二人的性命。

    朱孝章年纪不大,也就和赵桓同岁的模样,二十五六岁的模样,何时见过此等阵仗?

    “朱孝章!你可知晓你错在哪里?”赵桓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看着朱孝章问道。

    朱孝章连连摇头,他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到现在连嘴唇还在抖动,他是将门不假,可是将门什么时候打过仗?

    刚才,他差点就死了!

    “臣,不该冲…撞…陛下。”朱孝章磕磕巴巴的说道。长的人高马大,可是胆子却这么小,不是个可造之材。

    赵桓摇头。

    自从确定朱家两兄妹真的不带兵马,两个人从朔州赶到大同觐见的时候,赵桓就知道这两人怕是真的来增援自己了。

    不管是朱家人两头下注,还是他们的父亲朱伯材首鼠两端,赵桓一点都不介意。

    本来大宋都烂的不成样子了,再烂点,也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

    只要能够帮自己拿下大同府,管他什么人,都可以用。

    赵桓算是想明白了,下定决心和金人刚到底了。

    赵桓并不是存着下马威的心态,这是个很深很深的坑,种师道挖出来的坑。

    赵桓还没这个心机。

    云中路极为凶险,孙翊大破百万军马场之后,那里对大宋的警戒就已经升到了最高,更可况去云中路驻扎打仗,那更是危险中的危险。

    而只要朱孝章拒绝了他的命令,赵桓就会扬言杀掉他,然后种师道求情,赵桓“迫于”种师道情面绕他一命。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到时候他朱孝章是不是潜龙在渊都不重要,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朱孝章的兵力,尽数收归种家军。

    这就是他和种师道商量出来的计策,当然种师道老狐狸为主,赵桓这个小狐狸为辅,他也就做了八成的布置而已。

    包括演戏的亲从官,都是赵桓做布置。

    目的就是将朱孝章的兵马彻底打散,散入各军之中。

    赵桓可不相信将门有能让军卒效死力的那个神奇能力,有这个能力,早把皇位拱了,还等到今天?

    三人成虎事多有,一人就是条毛毛虫了,都打散了,他们聚集不到一起,怎么捣乱?

    以种师道的能力,轮治军比不过朱家,岂不是完蛋?

    “朱孝章,你错不在顶撞。大宋没有因言获罪之说!朕也不是胸襟不那么宽广的人!你错在违抗军令!军令如山!你出身将门,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朕乃御驾亲征!朕就是这阵前的最高统帅!”

    “朔州三万兵马暂时归种少保节制,你跟着种少保好好学学怎么打仗!”

    兵马+30000。

    忽悠到手,打散分入各军,也不用太过担心他们给自己捣乱。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朱家送女儿 嫔妃喜+1(4/5)

    “是,臣知道了。”朱孝章失了分寸,点头称是。

    朱凤英早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下的套!

    可是朱孝章就这样钻进了这么简单的圈套里,还不自知!真是一个榆木疙瘩的脑袋!

    蠢!

    不过朱凤英可没出声,以朱孝章的表现,他要是真的自己率领这三万人,怕是一个回合,就会被金人全军覆没。还是跟着种师道这样的老将好好学习,才是正途。

    “官家安排了兄长,不知道臣妾官家如何安排。”朱凤英朗声问道。

    赵桓看着这个眼神十分有灵性而容貌娇美的女子,犯难了。

    她是赵楷的皇妃,自己现在杀了她以绝后患,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

    但是当时赵楷起事,她就逃了,而赵楷死的名目是坠马而亡。赵桓并没打算推翻自己的言论,那朱凤英就没有必死的理由。

    找个理由做掉?好主意啊!

    但是他是皇帝,如果无端做杀人之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模有样的学他这么玩,大宋岂不是乱了套?

    现在已经够乱了,他虽然是皇帝,但这不是他做事百无禁忌的理由。

    而且他看着那45点的忠诚度,就知道朱凤英接近他,应该不是为了要了他的命才对。

    要知道刘錡当初刚见面就只有35点的忠诚度。

    朱凤英看着官家犹豫的样子,稍微试探说道:“官家,臣妾听闻,官家御驾亲征有些形色匆匆,官宦就带了六人,连个宫女也没带,更惶恐侍寝…照料起居的人了。官家若是不嫌弃臣妾,臣妾可以伺候官家。”

    的确是一个宫女都没带。

    但是这并不影响自己起居,自己一个活人,有手有脚,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那活着跟个猪有什么区别。

    用你照顾起居?切。

    等一等……侍寝?

    她咬这两个字很轻,赵桓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这好像是不可描述的词汇啊!

    而且她还是朱琏的亲妹妹。滋滋,有一手啊!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军中不适合女子,你到太原城等着大军凯旋就是。”

    军阵拒绝女人!

    这是赵桓一贯的思路,女人上阵杀敌,算什么事?

    朱凤英的眼角里有些失望,她还记得当初赵楷给他的许诺,那个让她当皇后的许诺。

    朱凤英有些怅然,她和姐姐斗了一辈子,两人从朱家的深宅大院里,斗到了汴京城里。

    可惜自己嫁了个废物,别说皇后之位了。废物现在连尸体都凉透了。

    父亲朱伯材,让朱孝章率兵三万来到了大宋皇帝身边,表忠。

    而朱凤英跟过来,就是意图以这三万兵马,换一个接近的机会。

    至于朱家有没有前往汴京,的确是去了,但是去做什么,她知道,是去保护朱琏皇后和太子去了。

    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新帝手里有至少十万种家军精锐,还有十数万禁军!

    这等战力,一旦腾出手来,八将门有一合之敌?

    而且那是朱家的女儿和朱家的血脉!

    至于朱凤英的目的?继续和姐姐斗下去?或许吧。

    种师道看着朱凤英,摇了摇头,自己和官家做的这个小套路本来忽悠常人,简直易如反掌。

    毕竟皇权背书,谁知道皇帝会为了三万兵马亲自下场设套?

    但是种师道还是看出来朱凤英看出来了他们的计谋。也看出了朱凤英接近皇帝的想法。

    那副眼角含春的模样,就是个傻子都看出来了。

    种师道个活到了古来稀的岁数,还能看不明白。

    想要吃下三万兵马,就必须答应这朱凤英的条件了。

    三万兵马换一个嫔妃的位置,官家不亏,而且这朱凤英模样可不差,身条也不错,是个好生养的女人。

    他种师道看人了一辈子的人,一眼就看到了朱凤英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是不好驾驭,但是要比蠢货要有用多了。

    现在汴京局势不明,如果官家无后,做事太束手束脚了。

    “官家,我觉得朱姑娘所言不差,官家身边的确是个少了个照料的人。还是让朱姑娘留下的好。”种师道帮腔的说道。

    赵桓沉默……这什么鬼?

    他想了想,怀疑的看着要自己出卖色相,换三万兵马?

    朕就是饿死!打仗战死!也不会接受这个提议!

    种师道看到了赵桓的决然,说道:“官家,赵英他们虽是宦官,可是做事还是毛手毛脚了些。有个女子在身边也算是好事。”

    “而且朱孝章跟着老臣学军阵之事,每日的考校,总也要有人经手,汇报给官家,而朱姑娘最合适了。”

    赵桓听明白了种师道口中的潜台词。

    三万兵马啊!三万兵马啊!你要不要!

    他想起自己站在宁武关城头上,为了获胜,将所有太行八径的关隘守军调到了雁门关,才拿下了朔州宁武之战的胜利。

    他缺兵啊!

    “那就依了种少保所言。”赵桓叹息的说道。

    大帐里只有朱孝章还在懵懵懂懂,看不明白出了什么事。

    其他人心里都跟个明镜一样,朱凤英用三万兵马做了个交易。

    泼出去的女儿,嫁出去的水,这朱凤英也是个人物,三万人说卖就卖了。

    赵桓摇头,最毒妇人心,古人诚不欺我啊!

    朱凤英看着赵桓的模样,越看越周正,当初如果不是姐姐占了岁数大的便宜,当初嫁给赵桓的就是自己了。

    本来周正的模样,再加上三个月的军伍生活,赵桓的身上更是少了几分柔弱,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

    还有那让所有人都能疯狂的权力,足以让赵桓成为天下所有女人疯狂排卵的对象。

    现在她的姐姐,朱琏以皇后之名,正在缓缓走向临朝称制。

    “平日起居,朕自己来就是,你不用侍寝。”赵桓还要脸呢。

    这是军营,大家都是光棍汉,自己乱搞八搞,说不定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可能是因为你长的比较帅,朱凤英对你的忠诚度+10。】

    【大概也许是,系统正在进行分析。】

    【系统宕机。】

    ??

    这朱家送兵宋女人,倒是是为啥?还有这女人,长得帅还能增加忠诚度?

    朕长得帅吗?应该吧。

    “臣妾知道了。”朱凤英不相信自己还搞不定他。

    温柔乡英雄冢,即使新帝是百炼钢,她也有信心将他化成绕指柔。

    赵桓之所以接受这个交易,是因为这是赵宋的惯例,姻亲制度的惯性。

    大家都不在乎这个女人的背景,也不会在乎女人的过去,他们就像是商品一样,被交易来交易去。

    你姓朱,我姓赵,你接受我的效忠,我接受你送的礼物,大约如此。

    “令种师中、岳飞、宗泽、张叔夜、种朴等人齐聚大帐,共议大事。”赵桓今天在大帐看了半天的堪舆图,是有正事要做。

    种师道挥了挥手说道:“朱家两兄妹,可否先行离开?军国大事,不容有失。”

    自从官家在完颜宗望的大帐里发现了汴京堪舆图之后,处理政事,从来不让宫女和侍卫在文德殿或者大帐中。

    “今夜真的要在大同府吃夜宵啊!”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布疑阵之我要偷家(5/5)

    “种师道七十五岁高龄,千里勤王到汴京,临阵指挥,击退了完颜宗望。而又随朕转战千里来到了河东路,站在了大同府城下。”

    “岳飞起于微末,而屡建奇功。每战必身先士卒,奋勇当先。阻拦完颜宗望进军河东路,拿下了雁门关,衔尾追杀追至大同府下斩敌无数。”

    “种师中血战太原城下,救太原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盘活了整个河东路的战局,定鼎之功。”

    “种朴将军一路鏖战,与雁门关下埋士兵与坟下,军纪严明而令行静止,前有收服煌州之功,今天亦有功于社稷。”

    “宗泽以文转武,献决胜战车,牵扯完颜宗望与大名府与邢州附近。收拢散乱义军,军纪严明,不成样的禁军和义军没几个月已经成了可战之兵。”

    “朕放下了汴京中的所有的一切,从汴京出来,来到了河东路。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击退金人。”

    “仅仅击退金人就完了吗?那我们在拿下雁门关时,完颜宗翰仓皇出逃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目的。”

    “可是,我们依然发动了收服朔州的征伐,甚至朕不惜自己为饵食,引诱完颜宗翰穷尽兵力攻打宁武关。”

    “这一切,是为了拿下大同府。彻底拿回大同府,拿下大同盆地,稍加布置,就可阻挡北夷百万雄兵扣关!”

    “彻底拿下大同府,就拿下了燕云十六州。所以,我们站在了大同府城下。”

    “决战的时刻来了。”

    “今夜,皇城司的察子将打开大同府的大门,而耶律余睹,也会率领数十万的契丹奴起事,虽然他们战斗力极为孱弱,但是所有契丹奴受金人压迫已久,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哀兵,战力尚可。”

    “内外夹击之下!拿下大同府,就拜托诸位将领了。朕在此温酒设宴,等诸君凯旋共饮!”赵桓这次没有站在御前,而是走到了众将领身边。

    他在再次确认此战的重要性,而且他极为忐忑,没有燕云的大宋,就是个RBQ,北夷随时可以来犯。

    没有燕云的大宋,如同少了一条腿的胖子一样,谁都可以欺负。

    这不是他想要的大宋。

    他走到了账外,看着夕阳西下,今夜的战斗从朔州城下获胜到至今,现在已经谋划了数日,早已经推演了十日有余,已经完全没有推演的必要了。

    夕阳下的大同府看起来更加威严,落日给大同城的城墙上撒上了一层金黄色。

    城头上旌旗招展,硕大的“王”字军旗在空中不断的翻动着,而五凤楼的琉璃瓦不断的反射着阵阵耀眼的光芒。【注1】

    而大同府的城头上,有无数的金人士兵在不停的巡逻,还有近千架的床子弩在城头上,伸出了森寒的箭簇,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战,如果不胜,前功尽弃。

    各将士都沉默的看着大同城,大宋军营早已在早晨的时候开始休息,亥时生火造饭,子时入城。

    赵桓这段时间一直在迷惑完颜宗翰,他在大同府修了无数的壕沟,拒马,鹿角,似乎给完颜宗翰一种要长期围城的假象。

    但是赵桓却知道自己不能等啊!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大仗的结果!

    自己只有完全胜利,才能站稳脚跟,只有完全胜利,才能有底气将这个残破的大宋,彻底梳理一遍。

    才真正有可能,以剑为犁,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军卒均田之事可曾安排妥帖?”赵桓忽然问道,这是刺激军卒战斗力的最直接的手段。

    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土地而战!

    拿不下大同,他们均田的地,如同浮水之萍一般,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拿去。

    种师道转着转椅来到了赵桓的面前,说道:“孙博是个能干的人,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不过有些小麻烦,等到战事平定再说不迟。”

    “那就行。”赵桓点头。

    即使是战死,也有五十贯的抚恤,还会有军功的人头赏赐,一个金人的头颅就是二十贯!

    进爵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土地,可以雇佣其他人为自己耕种,成为一个耕读之家。

    军功越大,回乡之后,也会成为里长,乡长,县尉或者知县事这等职务。

    甚至知州,知府,宣抚使都有对应的军爵!

    他相信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大宋军卒,这群“贼配军”知道这是何等的机会!

    “亥时吃饭,继续造势,不要让完颜宗翰知道我们的计划。”赵桓转身回到了大帐之中,与诸位将军做最后的推演,考虑到一切的意外,才能游刃有余。

    ……

    大同府内,林幼玉有套上了森罗的面具,穿上了单层的冷锻甲,在脖颈处围上了红色的丝带,显得英气勃发,厚重的甲胄,掩盖了她女儿身的身份。

    大宋的皇城司指挥使,也以为她是一名男性。

    大同府所有的皇城司察子,都以为他们的顶头上司,是个冷血无情、手段极为残忍的皇城司监事。

    只有她的贴身丫鬟才知道,她其实是个女儿身。

    “大同府武库的守卫更值,今天轮到了我们皇城司的人,戌时打开城门,让耶律余睹的人在一个时辰内武装起来契丹奴,而定川门前的察子,一定要趁乱在子时打开城门。”

    “趁着契丹奴和金人战作一团,就是我大宋的可乘之机。”林幼玉一边喋喋不休,一边走出了客栈,转身走向了定川门。

    今夜,所有的皇城司察子,都会在定川门处,在打开城门之时,攻上城墙,阻拦金人关闭城墙和守城的节奏。

    只要大宋军卒入城,他们的使命就完成了。

    至于生死?

    皇城司的察子们其实不在乎。

    皇城司的察子其实有很多很多都是来自河东路的义士。

    他们都是在金人掳掠中,失去了自己的家人,来到北地,投奔皇城司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

    如果大宋天兵未至,他们就趁乱转道攻入完颜宗翰的王府!

    死而已,还有什么比失去一切更痛苦的事情吗?

    林幼玉蹲在定川门城墙的阴影中,举头看着月光,慢慢升到了头顶的地方。

    “时候到了。”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红丝巾飘扬在大同城头(为舵主“睡着的烂香蕉”加更!)

    大宋军队似乎依然在修造壕沟,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将围城进行到底。

    所以守城的军队有些松懈,他们打着哈欠来回巡逻,偶尔还会和值守的更戍聊上几句骚话。

    丝毫没有注意到内城城墙上的阴影处已经聚集了超过上百人。

    而这上百人正在不断的绕过月光的阴影,拾级而上,逐步接近城头。

    而外城城墙上,瓮城外的土忽然拱了几下,从土下面钻出一个人来,他左右张望了一下,一个翻滚滚到了城墙之下,翻到了定川门之前。

    而后一个个土包不断的翻动,一个个人影,如同土行孙一样,突然出现,人影翻动。

    这是挖的地洞,直通城门之下。

    因为紧靠城墙,而且因为金兵的松懈,导致他们并没有看到翻滚的人影。

    林幼玉的察子们用最快的速度,带着长短兵,走到了控制城门开关的机括的小屋子里,而城门下的更戍也在第一时间被察子们抹了脖子。

    所有最坚固的堡垒,在没有巨型火炮出现之前,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而内应屡次得手,并非守城之人不尽心守城,而是因为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谁都不知道这些来自背后的攻击,何时会出手。

    当然一名金人在被捅穿脖颈的大动脉的时候,没有马上死去,而是敲响了更戍专有的警钟。

    钟声在夜里响彻了整个大同府,定川门的金兵一个激灵,互相大声喊道:“敌袭!”

    可是已经为时晚矣,林幼玉还是打开了城门的机括。

    定川门高约两丈的大门,吱吱呀呀的打开了,而大宋军卒如同鬼魅一般的从大门处闪进了大同府内!

    所有的军卒的膊上都系着一根红丝带,这在夜里的战场上,辨别敌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

    一名军卒将手中的手弩举起,响箭划过天穹,爆出一团烟火。

    这是城门已开,可以总攻的信号。

    响箭彻底将整个大同府盘活了一眼,无数火把在城中点亮,这是和耶律余睹约好的信号,契丹奴已经变成了全副武装的战士。

    这些都是他用龙锡金带换来的对辽国依旧忠诚的旧族人,杀掉金人,契丹人北归,而大同府归大宋所有。

    “契丹的儿郎们,苍天和山脉在看着我们,是时候展现我们的勇武了。拿下忘川门!苍天的信徒们,应该回到辽阔的草原上了。”耶律余睹穿着白色的大氅,带着盔甲,开始拾级而上,攻打忘川门。

    忘川门正好和定川门一北一南,一个想要攻破城门进城,一个想攻破城门出去。

    他不得不如此,而且速度必须要快,否则大同府的契丹人,很可能会死于宋人的刀兵之下。

    赵桓自然也看到了响箭,他非常严肃的对着种师道说道:“令军卒们,系上红丝带吧。”

    红丝带可以系在胳膊上,也可以带到脖颈处,只要有此标识,就是宋人,没有这样的标识,就是敌人。

    夜战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