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让他们捐粮施粥,那可是比割他们的肉还疼,为了赚钱,这些奸商没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可以说,李子霄的描述中,他确实犯了不少过过错,但却情有可原,让人能够谅解。

    崇祯不过是借此事,来敲打敲打李子霄,现在听到李子霄解释后,也趁机就驴下坡,微笑着,说道:“看来朕还真是冤枉你了,李爱卿,你先起来吧!”

    “谢皇上!”

    看着肃然站立在一旁的李子霄,崇祯笑了笑说道:“李子霄,你勇猛过人,为朝廷立下大功,但以后切不可如此鲁莽行事,要按照朝廷法纪行事,明白吗?”

    “是,陛下,微臣谨遵训示。”李子霄恭敬的应道。

    (本章完)
………………………………

第355章 封赏,赐宴

    355封赏,赐宴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这次卢爱卿亲自领兵鏖战鞑子,九死一生,劳苦功高,李爱卿忠贞报国,血战疆场,朕心甚慰,上前听封!”

    说着,崇祯把手一挥,后面一名手捧圣旨的太监,就走了出来。  。

    “哗啦啦……”

    这时,卢象升和众将也赶紧跪了下来,李子霄当然也紧跟着跪拜下去。

    很快,大殿上就响起了,这名太监尖锐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卢象升精忠报国,不负朕望,特加封太子少保衔,赏纹银五百两,锦缎五匹。

    永城屯军游击李子霄,功勋显赫,国之栋梁,升授平远将军衔,徐州都指挥使并镇守海州,淮安,扬州江北防务,赏赐纹银三百两,锦缎三匹。”

    听完这个太监所念后,李子霄内心早已陷入到了狂喜。

    他升任为参将,封平远将军衔,而且任徐州都指挥使,并镇守海州淮安和杨州的江北。

    李子霄此时恨不得仰天大笑,这下可是达了,没白瞎他送出去的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卢象升果然说动崇祯,满足了他的要求。

    之前,李子霄最担心的,就是崇祯会在心里起了,防备、削弱他手中实力的心思,将他配北方边境,或是陕西,河南西部一带驻防。

    那李子霄可就欲哭无泪了,他要是真去了北面边境,以此时鞑子对他的痛恨,估计过不了两天,多尔衮就会率大军前来剿灭他。

    而如果崇祯将他封到河南西部,甚至是陕西,那里现在是赤地千里,流民遍地,根本不是作为根基之地。

    而且到时候,他还要直面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大股乱军,这两个家伙可都不是善类,到时候看到李子霄手下这些人,保准会将其吞并。

    所以,李子霄早就入京之前,就跟卢象升通过气了,希望卢象升在崇祯面前美言,将其他封到山东,江北一道任职。

    现在看来,卢象升没有辜负李子霄的厚望,也主要李子霄献出的一百四十万两银子,实在是让崇祯激动。

    崇祯心情一好,对卢象升的话,也不好意思拒绝,索性就答应下来。

    在明朝,参将可是仅仅小于总兵的军职,参将负责为朝廷镇守各地,手里掌握兵马。

    这次李子霄确实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实在是因为李子霄出身的缘故,以及他年纪的问题,让他绝不可能做到总兵之位。

    这点从一开始,李子霄就已经想到了,要是崇祯真敢给李子霄一个总兵之位,估计满朝的大臣也不会答应。

    而升任参将,确实最为合适的,果然最后事情和李子霄预计的一样。

    而平远将军衔,这个头衔其实是虚衔,但毕竟是一个正牌将军,要是换做其他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但对于李子霄来说,这个对他没什么用处,他看重的还是实权。

    而这个徐州都指挥使,就是让他最看重的,因为那可是实职了。

    再加上,他还总领海州淮安和扬州的防务。

    也就是说,崇祯已经把江北的军事力量,都交归他管了,这才是真正让李子霄激动的。

    当然,李子霄也知道,其实此时江北一带,近两年来倭寇屡屡犯边,掠夺沿海城池,崇祯早就收到无数次汇报了。

    但是,这个时候江北一带的明军卫军,早已就糜烂到极点,让他们对付那些穷凶极恶的倭寇,绝不可能取胜。

    既然卢象升提议让李子霄去山东,或是江北,崇祯就索性顺水推舟,就将李子霄调任到了江北,防备对付倭寇去。

    对于李子霄来说,比起对付鞑子和乱军们来说,他当然更乐意对付倭寇了,而江北更是李子霄最理想的根基之地。

    这次,他得到崇祯的任命,接下来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入主江北,打造他的根据地。

    徐州府,淮安府,再加上一个扬州府,整整江北三府之地,都算是毕竟富裕的地区,足有供养起一支人数庞大的军队。

    毕竟,接下来李子霄要扩充部队,就得有地盘,有人口,才能供养的起,万不可坐吃山空。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完封赏后,高兴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李子霄,也随着前面的卢象升,再次跪拜了下去。

    崇祯皇帝坐在高处,李子霄那狂喜的神情,清楚的映入了他的眼里,他心里也起了将李子霄收为己用的想法。

    待到众人谢恩后,崇祯才和蔼的说道:“李爱卿,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望尔等今后,能倍加努力报效朝廷,勿负朕之厚望!”

    李子霄听完崇祯的话后,立即恭敬的说道:“末将谨遵圣令,吾皇万岁万万岁!”

    但李子霄此时在心里却,这样想到:崇祯啊崇祯,要不是老子知道你以后注定要做亡国之君。

    就凭今日的封赏,说不得我还真会对你生出效忠之心,生出匡扶大明社稷的想法,但现在我却不会。

    我注定要走上一条争霸之路,但我可以保证,在你不死之前,我尽量不会公然举起反明大旗。

    日后我会杀光鞑子,平顶乱军的叛乱,让大明百姓脱离火海,不会让汉家江山,落入鞑子手里。

    崇祯当然也不知道此时李子霄心中所想,点头微笑道:“好了,卢爱卿,李爱卿,你们退下吧!”

    “是,谢皇上!”

    卢象升和李子霄退了下去,随后过了不久,就退朝了。

    卢象升这个时候,有凑到李子霄跟前,对他嘀咕了几声,便提前离开,他要处理孔有德凌迟之事。

    后面,随着退朝声响起,大殿中的官员们散开后,三三两两的向大殿外走。

    有不少朝廷官员,过来恭喜他,但也有不少官员,懒得搭理李子霄,很显然那些官员都是杨嗣昌一派的。

    李子霄等那些官员快走完后,正要迈步向外出去时,一名小太监匆匆从里面,走到李子霄身前。

    小太监低声,说道:“平远将军,请留步,皇上有旨,请将军往御花园一行,皇上吩咐,今日要在御花园与将军赐宴!”

    “赐宴?”李子霄不由得吃了一惊。

    皇帝赐宴,这可是臣子难得的殊荣,此时李子霄不由的在心里,揣测崇祯给他赐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拉拢我?”李子霄在心里想道。

    看到李子霄脸上,有些惊疑不定的神情,这名小太监只是微笑不语。

    然后,李子霄就偷偷从衣袖里,掏出了一锭银子,悄悄塞到了这名小太监的手里,轻声问道:“敢问这位公公,皇上因何要赐宴给李某?”

    小太监颠了颠手中,沉甸甸的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心道:刘公公说得真没错,这位李将军可真大方,这次宣诏可真是赚到了。

    于是,小太监便笑呵呵的,对李子霄说道:“平远将军勿怪,天威难测,咱家也不知道,皇上为何要赐宴。

    但刚刚咱家观皇上面色,并无不愉之色,想必不是什么坏事,将军尽管放心前往,不过将军面圣也要注意一些忌讳,比如……”

    这名小太监边走,边对李子霄耳提面命,说了宫里的一些忌讳,这也让李子霄觉得这锭银子花得太值了。

    李子霄跟着小太监,慢步行走在御花园中,李子霄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他们这一路走过来,沿途看到的太监宫女很少,李子霄看着周围一栋栋古老的建筑,竟然在感觉到了一丝空荡荡的感觉。

    李子霄心下感到奇怪,不由问道:“敢问这位公公,本官这一路行来,现这御花园里许多地方,竟然无人打扫。

    难道管事的公公,就不派人过来打扫一下吗?你们也不怕圣上看到了,责罚你们啊!”

    这个小太监闻言后,苦笑道:“李大人有所不知,当今圣上乃是一位勤勉节俭的天子,为了筹措边军的粮饷,圣上连头都急白了。

    近些年来,圣上一再消减宫中的开支,现在宫里的奴才,已经不足千人。

    这么点人手,也只能放在一些要紧的地方听差,像这些不重要的地方,也就顾不过来了。”

    李子霄闻言后点点头,心里叹息一声,是为崇祯叹的,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真够可怜的。

    看来,后世传闻崇祯乃有明一朝,最为节俭的天子,并不是虚言,从他削减宫中的开支,大量撤裁太监宫女,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崇祯手里实在是没有银子了,这些年来,朝廷户部年年缺钱,崇祯屡屡从自己的内帑中调钱,填补窟窿。

    到了今天,崇祯自己的小金库,也比较被压榨干净了,要不是实在是逼的没办法,崇祯也绝不愿意这样做。

    正在说话间,小太监领着李子霄已经来到了,御花园里一个小亭子旁,崇祯就坐在一张石凳上。

    小太监领着李子霄走到小亭旁,恭声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奉命,领平远将军李子霄前来见驾!”

    崇祯点点头,这名小太监见状,立刻对李子霄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子霄大步走进小亭后,一撩官服单膝下跪,行礼道:“微臣平远将军、徐州指挥使李子霄,参见皇上!”

    崇祯把手虚抬,轻声道:“爱卿平身!”

    “谢皇上!”

    看着恭敬的站在一旁的李子霄,崇祯指了指身边的石凳,开口说道:“李爱卿,陪朕坐坐吧!”

    李子霄躬身行了一礼后,坐在了身边的石凳上,此时的他终于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大明的末代君王了。

    此时的崇祯,已经没有了早上上朝时的威严,一张苍白而的面孔上,满是疲惫之色。

    很快,就有两名宫女带来了两个食篮,里面是饭菜。

    片刻之后,石桌上就放上了四菜一汤,两人的面前也各摆放了一碗白米饭和一副碗筷。

    崇祯拿起了筷子,对李子霄说道:“朕听闻爱卿在永城,安置收留灾民,开垦荒地上颇有建树。

    昨日朕又听卢爱卿讲了爱卿奋勇杀敌,朕心甚慰,今日特设宴款待,以示褒奖。”

    李子霄听完崇祯这番话,心里反而忐忑起来,看样子崇祯已经派人,将他在永城县的所作所为,都了解清楚了。

    如此一来,他在永城县执行的很多政策,完全就是大明祖制想未必,按说崇祯知道了,应该生气才对。

    但李子霄此时确实看得出来,崇祯的心情不错,并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

    其实李子霄不知道的是,崇祯早就有改变大明祖制的想法,有很多政策,此时大明早就不宜施行了。

    例如,那个最可恶的,不能向士大夫、商贾收税,崇祯知道李子霄在永城,可是人人都要收税的。

    其实每人收取的税赋,并不是很多,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但聚少成多,就能为朝着积攒下一不小的财富。

    崇祯不是李子霄,整个大明也不是区区一个小永城,李子霄此时能在永城推行的税收政策,崇祯要想在整个大明实行,难如登天。

    听完崇祯的话,李子霄回过神来,看着面前两荤两素一汤,不禁摇头,说道:“皇上,您真是太节俭了,臣汗颜!”

    崇祯苦笑道:“没法子,现在各处都要用银子,九边一年就要军饷五百万两,而朝廷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四百万。

    朕要是不省着点,哪还有银子支付给九边的将士啊!还有陕西,湖广一带的叛乱。

    洪承畴他们,也需要朕拨银子给他,才能继续围剿那个叫李自成的乱军头子,一日不除他,朕一天不安心的。”

    李子霄听后,默然无语,现在的大明不是没钱,而是非常有钱。

    只是那些钱,全都在那些富户士绅的地窖里,藏着呢,特别是此时的江南一带的有钱人,简直就是过着奢靡的生活。

    在明朝,尤其是明朝末期,江南的工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雏形。

    那时候,稍有身家的商贾士绅家产,全都是以数十万,上百万计。

    可是,这个时候明朝的户部,每年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

    那是因为,在明朝后期,大明朝廷内出现有一个“怪现象”。

    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必然遭到,商贾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也就是东林党人,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

    这也就是此时崇祯同样面临的难题。

    而且,这些抵制行动,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都获得了成功。

    (本章完)
………………………………

第356章 长平公主

356长平公主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明朝后期朝堂上的党争,已经完全失去控制,阉党,东林党等各个派系之间的斗争,真正的不死不休。

    更重要的是,他们之

    <;font color=";blue";>;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font>;

    。
………………………………

357。第357章 善后,上任

    357善后,上任(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从皇宫内出来后,李子霄便立即准备离京事宜,这座大明京城他是不打算继续待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与其待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返回他自己的地盘,然后到徐州上任。两天后,李子霄便在石英等五百多白龙军将士的护卫下,离开京城,返回永城县。而这两天的时间内,随着朝廷的一道道通告发出,大明南北各地,都知道了李子霄的大名。特别是,他抓获孔有德,被崇祯下令凌迟处死的消息,更是让无数爱国年轻读书人弹冠相庆。这一些李子霄暂时还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这次京城之行,已经获得了他想要的,甚至超出了他预期的目标。这场被后世研究李子霄的专家学究们,称为‘北征之战’的战役,成为李子霄崛起之路上,第一个重要节点。用了仅仅四天的时间,李子霄就返回了永城的白蛇寨。很快,李子霄被崇祯封为参将,加‘平远将军’衔,担任徐州都指挥使的消息,就传遍了白龙军上下。让整个白龙军上下都沸腾了,而随着李子霄升任参将,他也该为手下一种将领升官了。同时,李子霄下令,三天后,在白蛇寨举行战功表彰大会。三天后,在白蛇寨的校场上,四千多名征战归来的白龙军军士们,正昂首肃立的直视前方。看台上,李子霄正一脸肃穆的,给各部选出来的,立下特大战功的将士,分发赏银,以及荣誉勋章。“赵大虎,斩获鞑子首级三颗,赏银三十两,勇武勋章一枚!”“刘田本,斩首鞑子首级四颗,赏银四十两,勇武勋章一枚!“李大狗,斩获鞑子牛录首级一颗,赏银五十两,勇武勋章一枚!”“田二……”校场外的那些白龙军新兵们,此时听到站在台上的李子霄,念出来的那一个个奖赏名单、数额。还有那些当场就发下去的,一包包的银子,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羡慕的神情。而那些白龙军老士卒中,也有不少人在窃窃私语。“你看,李大狗那小子还真有点本事,竟然能斩首了一颗鞑子牛录,这下子咱们将军竟然赏了他五十两银子。有了这五十两的赏银,他老子就不用愁没钱,给小花家送彩礼了,估计多不了多久,这小子就要做新郎官了。”“是啊,老李头算是熬出头了,李大狗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到处惹是生非的毛头小子了。”“刘本田那小子也不错,看他瘦弱的样子,没想到让他砍了这么多鞑子脑袋,而且这小子命真大,愣是毫发无损,一点伤都没受。将军一下子就赏了他四十两,这下别说娶媳妇了,就连盖新房的钱都有了。”“是啊,是啊!”看着这些立下功劳的白龙军士卒,分到如此丰厚的赏银,在场外看热闹的新兵们,也不由得议论纷纷。那些刚来的新兵们,直到此时方才第一次体会到,白龙军与以往明军的不同。在这里只要你能杀敌立功,将军就绝对不会吝啬手里的银子,不少新兵心里羡慕不已,甚至开始蠢蠢欲试了。李子霄这次北征之战,从鞑子和德王手里,到底捞回来多少银子,他自己都麻木了,足有近两百万。当然,其中一百五十万两,是坑了德王的,另外他还从鞑子手里救出不少被俘百姓,从多尔衮手里勒索了上万只牲畜。其中有多达三千多头牛,有了这些牛,对于接下来即将展开的春耕,将有着巨大帮助。正是因为有如此丰厚的收获,李子霄对于那些立了功的将士,也是毫不吝刮封赏的。但凡有斩获的白龙军军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赏,至于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都会拿到一笔不小的抚恤金。最后,李子霄整整封赏出去了近二十万两的银子,让参与此战的所有白龙军士卒,都心满意足哦。因为,这一战他们收的银子,足以赶上他们以前辛辛苦苦种田数年的收入,如果遇到天灾之年,他们甚至会一朝回到解放前。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实还是那些阵亡白龙军将士家眷领取抚恤金,当然这里面也有李子霄作秀的成分。他就是要让那些新加入,白龙军的新兵们看清楚,为他李子霄卖命,绝对值得,就算你们战死了,你们的妻儿老小一样由俺李子霄养着。李子霄站在校场上,望着周围肃立着不动的白龙军军士们,大声说道:“诸位将士们,此次出征,咱们取得了数场胜利。咱们痛击了鞑子,大家也见到了,那些鞑子没有以前传的那么邪乎,他们是人,挨了一刀,同样会死。这一战,可以说,打出来咱们白龙军的气势,让天下人知道,大明还有一支队伍,能够不畏鞑子,能够战胜鞑子。”“威武,威武!”听到李子霄这一番话,那四千多征战活着回来的白龙军士卒,纷纷高声吼起来,气势十足。李子霄压压手,震天的吼声便戛然而止,看着憋红了脸嘶吼的那些白龙军老军卒们,周围的新兵都被震慑住。从这些老士卒的身上,散发着一股铁血,彪悍的气息,那是从血战疆场上活下来形成的,让这些新兵本能的畏惧。李子霄自己说的,都有些感伤,这一次北征之战,他足足损失了四千多人马,每一次想到这个数字,他都会一阵心痛。李子霄继续说道:这一战,咱们虽然斩获了不少鞑子的脑袋,但咱们还有许多兄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大家还记的,本将出征前说过的话吗?本官说过,但凡我白龙军的军士战死,本官将负责赡养他的父母和妻儿。战死兄弟们的骨灰,将会被安置在英烈祠里,他的名字也被咱们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歌颂。本将说到做到,现在请战死将士的家属,上台来领取抚恤金。”发放抚恤银子和发赏银不同,看那一个个哭红了眼睛的阵亡将士家属,李子霄心里也很是沉重。但这些阵亡将士的家眷,拿着李子霄发给他们的三十两抚恤金,激动的感谢。对此,这些阵亡将士的家眷,已经非常满意了,甚至在心里感激李子霄。这些人同样明白,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本来他们当兵就是为了赚钱养家,而且也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相比起他们,那些曾经有家人当过明军士卒的家眷,可是知道,当初他们有家人在朝廷军队中阵亡时,分到他们手里的抚恤金少的可怜。甚至到了最后,阵亡将士的家眷,都已经分不到抚恤金了。发完了赏银和抚恤银子,李子霄又带手下主要将领,前祭拜了英烈祠。这个时候的英烈祠,已经被卫老夫子修建完成,看上去恢宏肃穆,很不错。他们将那些战死的军士的骨灰,安置在里面,让这些阵亡的将士,可以世代享受子孙的香火供奉。可以说,李子霄赏罚分明,抚恤优厚,功勋制与英烈祠,这种种手段,彻底让手下人对他死心塌地效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诗经》中的《秦风无衣》留传甚广,虽说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历朝历代中,许多支军队都用它作为自己的军歌。封赏和抚恤、祭奠等战后大事,彻底解决之后,白龙军内气氛非常好,散发着一个朝气、活力,这是一支新生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