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受伤了?”李子霄看着他,关切的问道。

    “没事,一点小伤。”

    “徐老将军呢?”

    “徐老将军带人追杀乱匪去了,属下没拦住,请将军责罚。”孙大壮苦笑着说道。

    “算了,就让老将军带人出出气也好,相信老将军会有数的,很快就会回来了。”李子霄摆摆手说道。

    “现在重要的是,治疗伤员,但凡受伤的士卒,一定要及时得到救治。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另外派人统计咱们这一战的伤亡情况,但凡阵亡将士的尸体,如果能找到最好,要给他们一个妥善处理。”

    李子霄对着孙大壮叮嘱道。

    “是,将军,我这就去办。”孙大壮欣然领命。

    “将军,张富贵送来的紧急情报,好像十万火急。”石英走过来,递给李子霄一个竹筒,说道。

    “难道我之前的猜测要成真了?戚威,你可别让我失望啊,汝州城不能出事。”

    李子霄接过石英递给他的那个竹筒,眼瞳猛地一缩,在心里想着,然后从竹筒中倒出一份纸条,看了起来。

    李子霄看完纸条内容后,脸色一变,沉声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那支消失不见的乱军,还真是奔着汝州城去了。”

    “将军,汝州城遭到乱匪袭击了?”一旁的石英看到李子霄的表情变化,开口问道。

    “恩,没错,汝州城早就在两天前,就遭遇了乱匪李过的率军进攻,但戚威并没有向我们汇报,张富贵也是半天前收到的有关汝州城的情报。

    很明显是戚威不想让我们这边分心,独自承担了压力,好在张富贵在情报上说,戚威干得不错。

    提前识破了乱匪的偷袭,没让对方偷袭得手,虽然随后乱匪李过偷袭不成改强攻,但汝州城又岂是那么容易攻克的。

    现在汝州城还在戚威手里,不用担心了。”李子霄撕碎纸条,随口说道。

    “那将军,要不要派人去支援一下汝州城?”

    “不用,只要等咱们这边李自成战败的消息传过去,李过会自己退兵的。再说,你看我们现在还能腾得出人手,支援汝州嘛?”

    “嘿嘿,也是啊!”石英憨厚的笑着。

    这一战算是完了,伊阳城算是被李子霄守住了,李自成战败逃走。

    至于白龙军的伤亡情况,李子霄此时还不知道,正在统计当中。

    但是,李子霄非常清楚,这一战虽然他赢了,但是对于乱匪的实力,其实并没有削弱多少。

    因为这一战,除了前面徐魏防守伊阳,在伊阳城下杀伤了大量乱匪之外,昨晚的夜袭,基本上就没杀死乱匪多少人。

    昨晚的夜袭,主要是李子霄直捣黄龙,‘杀’死了李自成,夺了‘闯’王旗,造成乱匪军心大乱,无心再战,才溃败的。

    正在在昨晚战死的乱匪,李子霄非常清楚,不会太多,也就说,这一战虽然李自成败了,但却并没有伤到筋骨。

    只要等李自成到了安全地方,重新聚拢溃散的匪兵,给他一点时间,他便能重新恢复过来。

    其实,这偏偏是李子霄希望看到的。

    李自成这一败,至少半个月之内,是被指望再打汝州的主意了,他得夹起尾巴做人一段时间,给他聚拢手下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内,李子霄相信卢象升率领的朝廷大军,也该到了。

    自从一周前,卢象升在开封知道了李自成率军大举进攻汝州,兵锋直指伊阳的时候,就派人告诉李子霄,他会尽快兵,让他坚守几天。

    可是,这已经七天过去了,卢象升竟然刚刚从开封出,这让李子霄在心里对卢象升生出不满。

    不过,李子霄多半也猜得到,卢象升并不是不想兵,而是无法兵。

    不管是他刚刚招募的一万多新兵,还是他从其他州府召集而来的官兵,没有银子,这些官兵根本就不愿意走。

    想必这段时间,卢象升也没少忙活,现在总算是开拔了,说明银子,粮草的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

    “将军!”

    李子霄进入伊阳后不久,就看到浑身染血,盔甲破破烂烂的徐魏,骑马来到他跟前。

    “徐老将军,辛苦了,不用行礼了。”

    李子霄看到徐魏要单膝跪地行礼,赶紧冲过去,将其托起来,客气的说道。

    “为国效力,没有辛苦。”徐魏强忍着疲惫,乐呵呵的说道。

    “老将军,这一战我们能赢,你是大功臣,我会向朝廷上奏,为你请功的。”李子霄抓着徐魏的手,说道。

    “那多谢将军了。”

    徐魏也不客气,欣然接受。

    因为这一战徐魏的功劳,确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要不是他带人死守整整六天的时间,就不会有昨晚李子霄的一夜翻盘。

    这一战,说徐魏居功至伟,一点都不夸张。

    “将军,什么功劳都往后再说,老夫现在最想的,就是躺下好好睡一觉。人老了,身体赶不上你们这些年轻小伙子们了。”

    徐魏脸色疲惫的说道。

    “将军,自从乱匪攻城开始,老将军就没怎么睡过,他已经连续好几天没合眼了。”

    这个时候,一直护在徐魏身边的和尚,走到李子霄跟前,低声说道。

    李子霄抬头,看着满眼血丝的徐魏,浑身甲胄上,早已破烂,到处都是刀痕,不少伤口的血,都已经凝固了,让他越敬佩这个老将军了。

    “好,老将军就先去县衙,我让医护兵给你处理一下伤口,再让伙夫给你送点饭菜过去。

    你吃完饭菜,就安心休息吧,剩下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做就行了。”

    李子霄笑着说道,就让人扶着徐魏下去休息。

    李子霄刚刚送走徐魏,就看到几个骑兵,从远处城外奔驰而来,最前面的那个骑兵背后,还插着三面小红旗,那是白龙军的传令兵。

    “报,将军,刚刚收到消息,卢大人已经与两日前,从开封起兵,赶往咱们这里。

    这次卢大人共计带来三万多官兵,预计要在四天后抵达汝州,卢大人本来担心我们坚守不住,就提前派人来通知我们。”

    那个传令兵来到李子霄跟前,汇报道。

    “好,我知道了。”李子霄随口说道。

    “切,乱匪都让我们打败了,他们还来干嘛?”一旁的石英这个时候,十分不满的嘀咕道。

    “好了,石头,少埋怨,卢大人也是有难言之隐的。

    只要卢大人能兵就好,咱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接下来追剿那些乱匪,就要交给卢大人他们去做了。”

    李子霄对石英说道。

    同时,李子霄的眼中,也露出一抹冷笑,心道:有了这一战的胜利,卢象升就算是带兵来到汝州,也绝不好意思将他赶走。

    他更有理由不再参与接下来,对李自成的追剿,从而向卢象升提议,由白龙军驻守汝州城,负责保护他们的后勤粮草供应等事宜。

    李子霄相信,卢象升绝不好意思,也没有理由拒绝李子霄。

    “好了,接下来我就可以安心的坐看你们两虎相斗了。”李子霄低声自语道。

    (本章完)

    。
………………………………

第416章 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

    李子霄这边击溃李自成的近三万大军半天后,还在进攻汝州城的李过,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什么,闯王败了,下落不明!”

    当李过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感觉是晴天霹雳,劈的他半天没说出话来,实在是这个消息让他难以置信。

    “牛金星,刘宗敏和刘体纯,他们都是猪嘛!三万大军进攻一个小小的伊阳,怎么可能被打败。”

    李过没办法责怪李自成,则狠狠地咒骂着牛金星等人,认为是他们辅佐李自成不利。

    但更让李过害怕的是,李自成出现什么意外。

    “撤军!”

    收到这个消息后,李过立即下达撤退命令。

    好在,李过刚刚撤退没多久,就遇到了李自成派来联系他的乱匪,告知李过,李自成没事,让他带兵到南面山区集结。

    李过这才松了一口气,要是李自成真的死了,那对于他们这些造反的乱匪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塌了。

    当年高迎祥做闯王的时候,被朝廷官军抓住杀了,就已经造成义军的分裂,好在最后李自成得以接替高迎祥的位置。

    可是,现在李自成要是死了,他的手下里面,还真找不出一个人,能够震慑住所有人,让所有乱匪将领服气,到时候义军分裂是必然的。

    那样一来,最后还是要便宜了官军,这才是李过之前最担心的。

    另一边,卢象升也很快收到了伊阳这边的战报消息。

    “什么,李子霄在伊阳打败了闯贼?”

    卢象升领兵抵达新郑的时候,收到了派出去斥候的回报,得到了这个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据卢大人说,那个李子霄手下,不过区区六七千人马,怎么可能打败拥兵数万的闯贼呢,这里面估计有猫腻。”

    一个身穿甲胄,腰跨长刀的中年武将,此时站出来质疑道,根本不相信这个斥候送回来的消息。

    “卢大人,卑职乃是亲自到了伊阳中,见到了李将军,正好目睹了闯贼乱匪溃败的场景。

    各位大人是没看到,数万的闯贼乱匪,竟然被区区千余人的骑兵追杀,当时我看到那混乱的场面时,我也不敢相信。

    可是,当我看到那倒塌的伊阳城墙,以及伊阳城内外遍地尸体时,我才知道伊阳经历了怎样一场惨烈激战。

    后面还是李将军,带兵夜袭闯贼乱匪大营,夺了闯贼帅旗,使得乱匪军心大乱,才侥幸取胜的。”

    那个斥候对着卢象升以及周围其他大明武将,认真的说道。

    “好一个奇袭啊,这个李子霄果然没人本督和圣上失望,立即命人将这个好消息送往京城。”

    卢象升笑着说道,其实他在心里虽然震惊,但还是选择相信了。

    “李子霄已经在汝州,给咱们剿匪开了个好头啊!”卢象升心情很好,大笑着说道。

    “哈哈,闯贼数万大军,竟然敌不过李子霄的区区六七千人,可见这些乱匪流寇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等咱们大军一到,绝对可以轻松剿灭这些乱匪。”

    旁边一个明将桀骜的说道。

    听到这个明将的话后,卢象升旁边的郝建脸上露出一抹讥讽之色,心道:你以为你们能比得上人家李子霄嘛!

    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看看自己手下士兵的德行,和李子霄手下的人马,简直没有丝毫可比性。

    郝建对于这几个大明将领是非常厌恶的,在场的这**个武将中,有一半多是卢象升从南直隶、山东等地,调来的官军。

    这些家伙收到卢象升的召集命令后,就开始向卢象升讨要军饷,卢象升不给他们军饷,他们就一直磨磨蹭蹭,迟迟不肯抵达开封。

    最后,卢象升无奈,在他手里新兵没有历练出来之前,卢象升还指望这几支人马,暂时扛起对付李自成的重任。

    卢象升只得想办法搞到银子,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才兵,整整一周的时间过去了。

    甚至卢象升一度都认为,李子霄多半要在汝州惨败了,但卢象升万万没想到,李子霄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随后,一封百里加急的密函,就从卢象升的军中出,一路北上,送到京城。

    两天后,京城已经临近上午的巳牌时分,崇祯皇帝却依然在乾清宫的重帷深幕中酣睡。

    寝宫里侍候的宫人宦官们,全都屏神静气,不敢出丝毫的响动,生怕惊醒了崇祯。

    说实话,服侍崇祯起居的这些太监宫女们,已经很久没见到过,崇祯睡得如此深沉,从没见崇祯到了巳时时分,还没起来的情况。

    以前崇祯每日临近辰时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后世七点时分,就会起床处理政务,而晚上往往要熬夜到深夜。

    不得不说,崇祯的勤勉,在华夏古代所有皇帝中,都是能数得上的,正是因为如此,更加重了这位大明末代皇帝身上的悲剧色彩。

    一阵脚步声在外响起,在此时无比安静的皇宫寝宫中,是那么的清晰。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听到外面的脚步声时,也是眉头皱了皱,暗道:又是哪个不懂规矩,不早就吩咐下去,没有紧急事情,不许打扰皇上的好睡嘛!

    他轻轻移步,走出寝宫,来到寝宫门口,来得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广千。

    “皇上呢?”张广千有些急切的问道。

    王承恩连忙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小声说道:“张公公轻声,皇上还在熟睡呢!”

    张广千听后,也是十分惊讶。

    据他所知,皇上自即位以来,就睡眠不好。

    尤其是自去年鞑子再次入关,深入山东,掳走几十万百姓,而后眼看着国内,已经要平定的贼匪,又再次起。

    皇帝越的睡眠不好了,甚至经常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而现在已经是巳时了,都半中午了,皇上怎么还在睡觉?这可是相当少有的事情。

    王承恩轻声道:“昨天皇上收到来自四川的军情急报。杨阁老在四川剿灭张贼一部,斩杀乱匪三千余人。

    使得张贼在四川失去了根基,皇上接此捷报之后,大为高兴,难得的喝了些酒,这是皇上半年多以来,头一次睡的这么香甜。”

    张广千听后,也是一喜,轻声说道:“确实是难得的好消息。自去岁以来,鞑子大举入侵,中原流匪又复起,就没见皇上笑过。”

    王承恩点了点头:“是啊,皇上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对立功之臣,大肆封赏,要是河南也能有好消息,我想皇上会更高兴的。”

    “哈哈,那我来的就更是时候了。”张广千笑着说道。

    “偶?此言怎讲?”

    “刚刚收到卢总督送来的百里加急捷报,李子霄率部竟然在伊阳击败了闯贼,夺了闯旗,数万闯贼大军一夜之间溃败,可惜闯贼下落不明。

    我一得到好消息,立即就赶来禀奏皇上了。你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消息,皇上听了会不会高兴呢!”

    “李子霄在伊阳击败了闯贼的数万乱匪?怎么可能,会不会弄错了?”王承恩充满惊讶的问道。

    因为身为崇祯身边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当然知道一周多前,卢象升上报的,有关李自成大军入侵汝州的具体情况。

    王承恩也知道李子霄手里不过区区六七千人的兵马,就算加上汝州城的官兵,汝州此时境内的官军,也不过一万多点。

    要是说他们拒守汝州城,依靠汝州城高大的城墙,或许能坚持个十天半个月,等待卢象升率领大军赶到。

    可是,要说在卢象升还没率军赶到之前,李子霄就凭借手里那点兵力,击败了拥兵数万的闯贼,王承恩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就算他知道李子霄领兵打仗有一手,手下的将士也很悍勇,可是依旧让他接受不了。

    “一个月前,李子霄才刚刚在伊阳大败闯贼一部,歼敌上万,这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连闯贼本人就被他打败了?

    会不会是哪里弄错了,或者其实这是一个假消息?确定是卢象升来的嘛?”王承恩疑惑的问道。

    “怎么可能,李子霄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虚报战绩。更何况,上次闯贼部下田贼被击败的消息,已经得到确切的证实。

    而这次,更是卢象升亲自来的捷报,您总该信得过卢大人吧。”

    张广千是不相信李子霄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这样谎报战功的,而且还是这么大的战功,根本就无法造假。

    就算如今各地领兵的大明将领,都有虚报的传统,可也顶多是夸大,却绝不敢无中生有的。

    加之这才捷报是卢象升代为送来的,说明已经得到卢象升的证实。

    王承恩觉得张广千说的有道理,他料想李子霄也不敢如此欺君的,而且他对于卢象升对崇祯的忠心,也是非常知道的。

    要说,别人会谎报战功,但是要想让卢象升代为谎报战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此说来,这份捷报十有**是真的。天啊,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岂不是说李子霄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连续取得了两次大捷,前后歼敌无数,连闯贼本人都栽在他手里,连帅旗都被夺了。”

    说到这里,王承恩都有些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这个李子霄,真是让人震惊,总是会给圣上送来意外惊喜。

    王承恩可是知道,上次李子霄入京之后,崇祯也是难得笑过一次,因为李子霄给崇祯送来了百万两白银。

    这次,他在河南的两次大胜,击溃了闯贼数万大军,虽然没能彻底歼灭乱匪,但至少削弱了乱匪的实力,为卢象升争取的足够多的时间。

    单就凭这两场胜利,李子霄想不加官进爵都难。

    王承恩甚至已经想象到,待会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时,高兴的模样了。

    寝殿里,崇祯也缓缓醒了过来。

    崇祯伸了个懒腰,他已经好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

    醒来后,他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此前,太医就一直婉转告诫他,要以龙体为重,避免过度操劳,可是他真的做不到。

    他不想看着祖宗留下的江山,败在他的手里,所以他一直提醒自己要勤勉,可是传来的全都是坏消息,就没有几个好消息。

    关外的日益强大的鞑子,国内怎么剿都剿不完的乱贼,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各种天灾,真的压得崇祯喘不过气来。

    崇祯因为身体太过疲倦虚弱,他都已经好久没有再宠幸后宫中的妃嫔了,而且他也实在是没这个精力宠幸妃子。

    他整日里忧愁,为辽东忧愁,害怕鞑子再次入关,为中原局势忧愁,心身疲惫。

    长时间下来,在这种忧愁,烦躁和惊恐的状态下,崇祯还要日夜不停的批奏折,处理朝廷政务,身体不垮都没天理的。

    崇祯身体虚了,力不从心,他就吃补药啊,反正皇宫里就不缺那些百年人参什么的大补药了。

    这补药他倒是吃了不少,稍微补补还行,可是要是补多了,反而严重损害崇祯的身体。

    昨日崇祯收到杨嗣昌从四川来的捷报,他突然就感觉精神振奋了许多,甚至突然想喝酒。

    他就让王承恩送来了一壶好酒,痛饮了几杯,然后拉着王承恩说了许多的话,接着一觉沉沉睡去,一直睡到现在。

    崇祯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光色,已经快到中午了。

    在贴身小太监的服侍下,崇祯脱下杏黄色的睡袍,换上了一件明黄龙袍,又系上了一条玉带,这才踱步出了寝殿。

    崇祯刚一出来,就见王承恩和张广千两人,一脸喜色的赶过来。

    “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王承恩和张广千齐声说道。

    崇祯笑了笑,对着张广千说道:“难道又有好消息?”

    “陛下,官军又打胜仗了,”

    “又打胜了?”

    崇祯一阵哈哈大笑,说道:“快说,这回又是朕的哪位猛将打胜仗了,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

    崇祯还以为是四川传来的捷报,实在是几天前崇祯收到卢象升的汇报,认为此时的河南已经彻底糜烂。

    他对于李子霄并没有抱太大指望,只寄希望于卢象升在开封完成大军的召集,然后去平叛。

    “回陛下,这次不是四川,而是河南传来的捷报?”

    “河南?卢爱卿不是还没有抵达汝州吗?”崇祯疑惑的问道。

    “陛下,你忘记了,李子霄大人现在可是率军,就在汝州和闯贼作战呢。

    三日前,在伊阳大败闯贼,歼敌过万,夺了闯贼帅旗,就连闯贼本人也下落不明。”

    “你是说李子霄击败了闯贼?”崇祯的笑声停止,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可是李子霄手里不是只有几千人马嘛?

    朕都没指望他能拦住乱贼们,只要他能守住汝州城,坚持到卢爱卿率领大军抵达,朕就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你们告诉朕,李子霄不仅守住了汝州城,连伊阳都没丢,还击败了乱贼数万人,歼敌过万,闯贼本人都下落不明。

    你们朕能相信嘛?”崇祯也不相信的说道。

    “回万岁爷,奴才一开始听了,也是不相信的。可是这份捷报,乃是卢大人让人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的。”

    “卢爱卿的奏折呢?快给朕看看。”

    崇祯迫不及待的接过张广千递过来的奏折,打开看起来,片刻之后,便放声大笑。

    “哈哈哈!”

    一连笑了好一会,崇祯才走到一个宫女,捧来的水盆前洗了手,回到御座上。

    “确实是卢爱卿送来的奏折,这么说,李子霄还真在河南击败了闯贼啊!”

    大笑过之后,崇祯心情十分舒畅,他好久没有这么舒畅过了。

    崇祯对于李子霄的印象,本来就不错,上次他血战鞑子,还给他送来百万两银子。

    “如此忠勇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