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对于李子霄的印象,本来就不错,上次他血战鞑子,还给他送来百万两银子。
“如此忠勇之臣,朕必须重赏,李子霄作战勇猛,忠心耿耿,当予嘉奖,就敕封李子霄为镇国将军,授镇国将军印!”
王承恩和张广千听到崇祯居然一开口,就给李子霄敕封为镇国将军,立即都有些怔住。
镇国将军既然有将军印,那就是挂印将军。
大明的挂印将军不少,不少总兵都敕封将军封号,授将军印。
如祖大寿在锦州,就敕封前锋将军,挂前锋将军印。再如前山海关总兵满桂,就曾挂征虏将军印。
此外,得到敕封将军号授印的有不少,秦良玉曾得到敕封镇东将军,并授印,其子马祥麟敕封骠骑将军,并授印。
在那些敕封挂印的将军里,基本上都是总兵。
虽然朝廷没有严格规定,只有总兵才能挂印,就算不是总兵,也能挂印,但能挂印的基本上都是总兵。
挂印的诸将中,也只有马详麟是以副总兵衔,挂骠骑将军印。
但人家身份有些特殊,一来人家是当地土司,二来四川的秦、马两家,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屡兵勤王讨逆。
这个敕封将军,有很大部份是来自于对马详麟家族的封赏。
可人家马祥麟再怎么着,也是一个副总兵,才敕封骠骑将军印的,而李子霄却只是一个刚刚晋升不到半年的参将而已。
(本章完)
。
………………………………
第417章 仇敌相见
仇敌相见
虽然李子霄在河南两次击败乱贼,这次更是直接将闯贼数万大军击溃,算得上劳苦功高。
按说,崇祯对李子霄这样的封赏,并不是过分,但主要是李子霄晋升的太快,容易遭人诟病。
李子霄仅仅用了不过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土匪头子,到此时从二品镇国将军的华丽转变。
加上李子霄此时太年轻,崇祯这个敕封李子霄为镇国将军,授予将军印的决定,很可能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
挂印将军可是比总兵还要难得,皇上这个封赏是不是太高了些?
不过,张广千和王承恩在心里这样想着,却全都没开口。
他们两人都是聪明人,清楚自己的身份,他们只不过是崇祯的家奴,崇祯要封个挂印将军,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议论的。
果不其然,崇祯随后召集手下大臣,准备议论此事。
当崇祯提出,要敕封李子霄为镇国将军,并授印时,立即遭到新任兵部尚陈新甲的带头反对。
至于陈新甲反对的理由,也十分简单。
则是李子霄虽然击溃数万乱匪,可也仅仅至少击败而已,并没有做到歼灭。
若仅仅击败几万乱匪,就能敕封将军挂印。
那这些年,朝廷击败过万贼匪的将领,也是大有人在,岂不是要人人都敕封将军挂印了。
再说,李子霄现在如此年轻,要是就被敕封镇国将军、授印,那日后等李子霄立下更大功劳时,又该拿什么来封赏呢?
陈新甲反对的态度十分坚决,他对崇祯进言道:“李子霄今年不过二十有二,半年前才刚刚晋升为参将。
现在要是直接敕封为镇国将军,还授予将军印,这种升迁度已经太过恐怖了。”
不过,崇祯可不是个从谏如流的君主。
相反,他是个有些执拗,固执、多疑的皇帝。
崇祯觉得自己对李子霄的封赏,并没有问题,今时不同往日,非常之时当然要行非常之事。
若是早两年,李子霄这样的战绩,是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厚赏的。
可现在不是形势不一样嘛,朝廷需要李子霄这样的勇将,忠心的为朝廷效力。
之前,左良玉被乱匪打的全军覆没,连总兵大印都丢掉了,崇祯不依旧没治他的罪嘛!
甚至还敕封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崇祯也明白此时局势恶劣,他需要依仗这些武将,为他守住大明江山。
所以,此时崇祯对这些武将们,奉行的政策就是,多赏轻罚,笼络人心。
现在大明各地形势恶劣,乱匪越加猖獗,官军已经很久没打胜仗了。
此时李子霄以少胜多,击败闯贼数万大军,夺了闯贼帅旗,极大的削弱了乱匪的嚣张气焰,岂能不大加赏赐?
至于李子霄年轻的问题,崇祯都并不太在意。
古代的霍去病、戚继光,这些名将哪个不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开始身居高位。
不过,关键时刻,辅薛国观为了迎合崇祯,主动站出来出言,支持如此封赏李子霄。
“此时正值国家危亡之时,李子霄如此将才,此时不用,更待何时?难道朕能指望你们领兵平灭乱匪们嘛!”
这个时候,连辅薛国观都同意了,其他人再继续反对,就显得不是那么明智了,而且崇祯心意已决。
“那就升参将李子霄为南直隶副总兵,分守徐州,并敕封镇国将军,授镇国将军印,署左都督府都督佥事。”
“宣诏卢象升和杨嗣昌,以及平贼将军左良玉、镇国将军李子霄,其余将领们,各部须同心协力,共灭李,张两道乱贼。
若有能擒斩李自成、张献忠者,爵封侯,赏万金,朕说到做到。若有敢纵寇养贼者,定斩不饶!”
满朝武听到崇祯竟然开出了这样的赏格,无不暗自心动。
封侯啊,崇祯继位一来,除了封皇后的父亲周奎为嘉定伯以外,还不曾有臣子得过封爵呢。
而这个时候崇祯不惜提出封侯这样的重赏,可见崇祯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乱贼有多么的痛恨。
攘外必先安内,这也是崇祯一直想执行的政策。
只要能够平定国内乱贼,崇祯便可以腾出手,调集全**力,对付关外的鞑子。
那时候,就算是关外鞑子再骁勇善战,也绝不会是大明的对手。
可是,国内中原的乱匪怎么也剿灭不完,主要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为的两股乱匪,其余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很快,一个背负着崇祯敕封李子霄为镇国将军,前往汝州城宣旨的车队,便离开京城。
而这个时候,李子霄对此还一无所知,他正在汝州城外,迎接卢象升的到来。
又经过三人的行军,卢象升率领的三万官军,才终于从新郑赶到了汝州城。
“卑职李子霄,拜见卢总督。”
“哈哈,我们的大功臣来了,快快请起。”卢象升笑着说道,下马扶起李子霄。
除了卢象升之前,后面跟随而来的其他几名大明将军,也纷纷上前对李子霄表示祝贺,击败了闯贼。
唯独有一个将领,对李子霄表现的不冷不淡,甚至用质疑的口气说道:“只凭借区区几千人马,就能击败数万乱匪,我怎么就有点不信呢。
想当年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位大人,那一个不是大才,手里掌管朝廷数万精锐大军,才得以艰难击败闯贼。
今天李大人区区几千人马,就击败了闯贼,岂不是说李大人的领军谋略,远在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位大人之上嘛!”
听完这个武将的话后,李子霄微笑着的脸,立即阴沉下来,这个家伙明显就是在找茬,故意给李子霄挖坑。
孙传庭和洪承畴可全都是朝廷重臣,虽然说洪承畴此时被调到了锦州,孙传庭更是被崇祯下狱。
但这并不妨碍两人在朝中的声望,要知道特别是中原一带,很多将领都是他们两人提拔上来的。
如果今日李子霄跳下此人挖的坑,承认了自己比孙传庭和洪承畴强,估计日后会遭到很多将领的敌视。
“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李子霄眼神中露出冷光,开口问道。
在他印象中,并不认识这个人,可此时一来,就给他挖这样一个大坑,慢慢的敌视,必然是有原因的。
“这位是鲁元英,和李子霄一样为参将,不过他镇守金陵,你在江北而已,你们互相认识一下,日后大家还要同心协力,共灭乱匪。”
卢象升厌恶的看了一眼鲁元英,他不知鲁元英什么疯,这个时候找李子霄的麻烦,但依旧笑着说道。
“姓鲁?原来如此。”
听到卢象升给自己的提示,李子霄瞬间就明白过来,金陵鲁家,他的仇家之一。
接着,李子霄继续说道:“鲁参将此言差矣,这次李某只不过是侥幸,趁着闯贼大意,夜袭其营,才勉强将其击败。
而且李某手里可不并不是只有区区几千人马,还有汝州城内五千多官兵,伊阳城内的上万青壮协助。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官兵和青壮的同心协力,我们才得以在伊阳坚持七日,吸引住了闯贼的主力,为我的夜袭闯贼大营提供了掩护。
再说,李某只不过是侥幸击败了一处闯贼而已,岂能和孙传庭、洪承畴两位大人相比呢。
前几年,官军在两位大人的率领下,几乎打的乱匪四处狼狈逃窜,最后张贼更是被逼无奈,投降了朝廷。
而闯贼也被逼的走投无路,躲到商洛山中不敢出来,和两位大人相比,李某区区这场小胜,怎么能与两位大人相比。
现在,鲁参将竟然说,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位大人,难以击败乱匪,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家里待久了,消息不灵通啊!”
李子霄脸上露出讥讽的神色,心道:姓鲁的,这可是你自找的,到了这里,看老子怎么整死你。
随后,李子霄领着卢象升等人入城,卢象升下令让大军在城外扎营。
没想到这个时候,鲁元英又冒出找事了。
“卢大人,凭什么让我们的将士在城外扎营,李子霄的士卒就可以驻扎在城内了。
我提议也让咱们的将士入城,好好休整两天。你说呢,李将军?”
鲁元英此话一出,倒是引来周围几个将领窃窃私语,他们其实也很想让士卒们入城的。
但李子霄此时看着鲁元英的眼神,就跟看着个傻子一般,李子霄也注意到一旁的卢象升,此时听后,脸色阴沉起来。
卢象升当然不可能,让外面三万大军入城了。
李子霄留在城内的士卒,也不过区区千余人,怎么可能和三万大军相比。
先不说,城内是否有合适的地方,容纳这三万大军驻扎。
就算是有,卢象升也绝不会让大军入城,那些官兵什么德行,他还不了解,这要是让这些官兵进城了,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麻烦。
到时候,这些家伙在城内吃好喝好,还能指望他们出去剿灭乱匪吗?
所以,卢象升是绝不会让大军入城的,现在鲁元英这番话,完全就是在给卢象升找麻烦。
鲁元英这番话,本来是打算给李子霄拉仇恨的,他相信李子霄一定会拒绝的。
岂知,李子霄耸耸肩,随意的说道:“我无所谓啊,我一切听卢总督的安排。”
“够了。”
卢象升阴沉着脸色,吼了一声,然后看向鲁元英,冷声说道:“你对我的决议,有异议,是嘛?”
鲁元英看到卢象升阴沉的脸色,冰冷的语气,顿时浑身一凛,感觉跪下说道:“卑职不敢,卑职听从卢总督的安排。”
“哼,亏你想得出来,三万大军入城,不知会惹出什么乱子,咱们是来剿匪的,不是入城享受的。”
“是,卑职知错了。”
面对卢象升,鲁元英可不敢放肆。
就连他爹来了,在卢象升面前也得毕恭毕敬,更何况他这么一个小小参将了,卢象升想要弄死他,分分钟的事情。
周围将领看到卢象升怒,一个个也噤若寒蝉。
“哈哈,卢大人息怒,其实鲁参将的想法也是对的。”
这个时候,李子霄站出来,看向周围其他将领,继续说道:“各位将军率军远到而来剿匪,一路长途跋涉,定然是十分辛苦的。
到了这里,李某怎么也得尽一下地主之谊,我已经提前在城内购买了六百头猪,三百只羊,还有一批粮食。
待会我就会让手下,送到各位将军的营中,让各位将军的手下士卒好好吃一顿,等你们剿匪归来,我还会在这里为各位接风洗尘。”
李子霄此时完全就是以汝州城主人的身份,说的这番话,他守住的汝州城,可没打算拱手让出去。
“哈哈,那感情好,俺代手下儿郎们,谢谢李大人了。”
一个粗莽的将领,听到李子霄的话后,哈哈一笑,拱手谢道。
“刘某也代手下将士,感谢李大人的慷慨!”
“李大人有心了,周某记住了。”
那些将领纷纷出言感谢李子霄,这样一来,他们也算是对手下有一个交代,不会让手下心生不满。
毕竟,这些将领想让士卒们入城,也不是抱着其他非分之想,无法就是想让手下将士好好吃喝一顿。
现在李子霄这个准备,直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算那些士卒不用进城,也可以好好吃喝一顿,还能免去不少麻烦。
此时,周围那些将领,在心里已经纷纷赞叹,李子霄会做人,如此自掏腰包,犒劳其他人手下将士的做法,能做出来的还真不多。
这个时候,就连卢象升也给李子霄,投射来感激的目光。
要不是李子霄此时站出来,替卢象升解决这件事,最后就算那些将领,依旧服从了他的命令,不让大军入城。
但在这些人心里,依旧会对卢象升生出不满,对日后卢象升指挥他们围剿乱匪,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哈哈,诸位大人客气了,我也已经在城内摆下了酒宴,就等诸位大人来了。”李子霄笑着说道。
“李大人有心了,咱们进城吧。”
看着卢象升和周围很多将领,此时完全对李子霄欣赏不已。
后面的鲁元英脸色阴沉,他没想到这次是抱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姓李的,你等着,咱们没完。”当鲁元英走过李子霄身边的时候,怒视着他,低声吼道。
“呵呵,老子怕你不成,我等着。”李子霄冷笑着,回答道。
“奥,对了,姓鲁的,望了提醒你一下,我刚才一不小心忘记给你手下的将士,准备猪羊了,不好意思啊!”
说完,李子霄笑着大步追上卢象升等人,只留下鲁元英留在原地,一脸的愤怒,却又无法泄,憋得脸都红了。
鲁元英咬牙切齿的,低声吼道:“姓李的,老子要杀了你。”
(本章完)
。
………………………………
第418章 同僚
同僚
汝州城南面的空峒山区一处山坳里,此时要是有人过来,一定会被吓一大跳,因为这里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乱匪。
只不过,这些乱匪此时一个个全都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
一处临时搭起的草棚中,几道身影正在里面商议事情。
“确定守素被李子霄抓了吗?”李自成坐在一块石头上,脸色阴沉的问道。
“是的,闯王,从逃回来的一些兄弟嘴中,可以确定,守素兄弟确实被官军俘虏了。”一旁的刘体纯说道。
砰!
李自成抽出长刀,砍断旁边一根木头,怒气冲冲的说道:“李子霄,老子和你势不两立。”
泄了一下怒气后,李自成转头对牛金星问道:“军师,这两天收拢了多少兄弟了?”
“回禀闯王,除了李过带回来的一万四千人外,还有刘体纯和刘宗敏两人带回来的三千余人,咱们这两天又派人出去,续续带回来五千余人。
再加上,田见秀兄弟手里的五千多人马,此时咱们手里依旧有近三万人。”
牛金星对着李自成详细的说道。
“三万人嘛!”
李自成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凶光,对着牛金星问道:“军师,你说本王现在带着人马,重新杀奔回伊阳,能否扳回一局。”
李自成还是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主要是之前他败的实在是太冤了,本来完全是胜券在握,却没想到让李子霄一次夜袭,彻底扭转了战局。
说到底,还是李自成大意了。
“闯王,万万不可啊。”牛金星一听李自成这番话,也被吓了一大跳,赶紧说道。
“为何不可?”
“闯王,别看咱们此时手里还有近三万人马,可是你看看将士们的士气,短时间内不宜再战。
再说,咱们手里的粮食,全都是李过兄弟和田见秀兄弟带来的那点,按照咱们三万人的吃喝,根本支撑不了几日。
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是,是将留在嵩县的人马撤走,要知道咱们留在嵩县,可足有上百万银子呢。
这笔银子万万不可有闪失,否则闯王您拿什么,从那几个商人手里采购粮食,甚至是军械呢。
在嵩县的人马撤出之后,咱们应该立即南下,夺取鲁山关,攻取南召,进入南阳府,和高一功兄弟汇合,再图谋大事。
而且,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朝廷的大军很快就应该要到了,咱们现在已经不能继续留在汝州境内了。”
牛金星仔细的为李自成解释,生怕李自成一声头脑犯晕,做出错误的决定,将义军带到沟里去。
其实,从李自成此时后来还有近三万人马,可以看得出,这次失败,其实对于李自成的实力,削弱并不是太过严重。
而且,外面逃走散落在其他地方的乱匪,肯定还有很多,只不过暂时没有和李自成汇合而已。
“闯王,我觉得军师说的没错,此时咱们不宜再战。”这个时候,李过也站出来,支持牛金星的说法。
“那守素兄弟怎么办?”
“闯王,自从兄弟们跟随您起事那天起,我们就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就算有一天战死了,我们也无怨无悔。
如果守素兄弟知道了,也绝不会同意我们为了救他,冒着这么大风险的,还望闯王三思。”
刘体纯也站出来,对李自成劝说道。
“呵呵,看来你们是都不赞成回去了,那好吧,再等一天,争取收拢更多的兄弟,然后南撤吧!
至于留守嵩县的高桂英兄弟,我早已经派人给他送信了,让他南下避开朝廷官军,找适当时机和咱们汇合。”
最后,李自成还是听取了手下人的意见,选择了忍下这口气,不再提回去的事情。
“报,闯王,刚刚探子回报,半天前,一支三万余人的朝廷大军,抵达了汝州城。
而且他们在回来的时候,遭遇了徐州军斥候的追击,损失五名精锐哨探,只逃回来两人,将这个重要的消息带回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乱匪头目进来,对李自成汇报道。
“果然,定然是卢象升率领的朝廷大军赶到了,而且徐州军的斥候,多半也已经现了咱们的踪迹。
闯王,事不宜迟,咱们恐怕不能再等了,要立即开拔南下了,否则让卢象升咬上咱们,以咱们此时的状况,那就麻烦了。”
牛金星急切的说道。
“好,就听军师的,诸将听令,各自回去准备,半个时辰后,全军南下,夺取鲁山关,进南阳府。”
听到卢象升率领三万官军到来的消息后,李自成也有些慌了,同意了牛金星的提议,立即下令开拔。
………………………………………………
汝州城内,李子霄设宴款待了卢象升以及众多将领,饭菜很丰盛,就是没有酒,众人也可以了解。
宴席上,李子霄和这些大明将领渐渐熟识,这些领兵将领,主要来自山东和南直隶两地。
其中,来自山东的将领,对于李子霄的慷慨仗义,非常欣赏,双方交谈甚欢。
反倒是,来自南直隶的几名将领,多多少少和鲁元英结识,或是有一丝渊源联系。
要不就是忌惮鲁家在金陵一带的势力,不敢和李子霄太过亲近,总是可以保持距离。
对此,李子霄也无所谓,反正他也求不到这些人,只要这些人不想鲁元英那样,给他找麻烦就行。
宴后,李子霄直接带着卢象升等人,来到州衙中,现在新任汝州知州还未到任,李子霄暂住在州衙之中。
“咦?这是什么?”
当卢象升等众人,来到州衙大厅时,就被大厅中的沙盘吸引住了目光,一个个纷纷围上去打量着。
“这好像是汝州城周边的地形啊,你们看,这里插小红旗的,应该就是汝州城,往西是伊阳城。
再往西那个插蓝旗的,应该就是此时被乱匪占据的嵩县。
妙啊,这样一来,周围的地势,河流,山川,全都一目了然,非常直观,真是个天才的主意。”
一个老将摸着自己的胡子,看着眼前的作战沙盘,两眼放光,赞不绝口。
“是啊,不过的办法。”周围将领也纷纷点头附和道。
“切,什么玩意,不就是用砂石堆积成的嘛,谁不会弄。”唯独鲁元英在心里不屑的想着,但却不敢说出口。
“李大人,这种东西叫什么?可否教授给我们制做啊?”一旁一个将领开口问道。
“哈哈,这叫作战沙盘,是李某突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