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要做的,是让华夏平稳的,度过这个时代更迭期。
只要让华夏正常发展,算不用我给开金手指,以我华夏子民的聪慧,未来也绝不会输给西方人太多的。
东方人从来不西方人差,古代如此,今后一样要如此。”
李子霄目光果决,在心里告诫自己,他的使命光荣而沉重。
………………………………
第583章 松山突围
584松山突围
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中旬,松山城外。
“杀啊!”
一大群穿着破旧红色大明鸳鸯战袄的明军士卒,此时出现在松山城外,正在与一大群汉八旗鞑子厮杀。
“将士们,咱们的援军到了,炮兵开炮,将炮弹全部打光。众将士随我出城,杀出去!”
松山城内,洪承畴望着城外那面巨大的‘卢’字帅旗,也是心情激动,站在城墙上,对着周围的明军将领们,大声喊道。
轰隆隆!
咔咔咔!
松山城的城门被打开,洪承畴率领明将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祖大乐等人杀出,随行的还有上万明将将士。
“杀!”
洪承畴怒吼着,从他战马两侧,一个个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明军士卒们,也是一个个怒吼着冲出。
洪承畴率领的上万明军将士,被鞑子围困住松山城内,已经足足四个多月了,城内粮食,淡水目前来说,还算充足。
但洪承畴数次组织突围,却全都失败,还损兵折将不少,最后只能让洪承畴放弃了突围的打算。
即便是松山城内,还有不少储粮和淡水,但也架不住他们上万人马的就食,早晚会有吃完的一天。
而鞑子此时基本上算是掌控了松锦一带的局势,这一战他们基本上已经胜了。
在鞑子周围,已经很难找出一支能够击败他们的明军队伍了,所以他们完全可以从容不迫的围困明军,慢慢耗死他们。
好在,卢象升的到来,勉强算是打破了这种局面。
卢象升抵达宁远之后,用了两个多月时间的准备和布置,整顿他在宁远聚拢起来的残余明军兵力。
此时卢象升在宁远重聚明军溃兵,在精挑细选,认真重编后,他手下此时聚集了一支人数,大约在两万五千人左右的精兵。
原本卢象升在宁远城,聚集的明军溃兵足以五万多人,有一半被他筛选掉了,只留下一半精锐之士。
剩余的一半人,则被他打发去守城了。
而这被卢象升重编的两万五千多精锐中,其中有近万人,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同时吴三桂也是此时卢象升手下头号大将。
在崇祯十四年的十月中旬,卢象升就率领吴三桂等三万人马出击,试图救出被困松山和杏山的明将将士。
但鞑子也发现了卢象升这支明军的出现,自然知晓他们的目的,便试图聚兵围歼卢象升。
此后两个月时间里,卢象升和吴三桂率领明军,在杏山和松山一带,一直与鞑子军周旋交锋。
这一次,卢象升万万不会选择再和鞑子正面交锋了。
而是不断采取偷袭和袭扰的战术,扰乱鞑子的视线,让鞑子无法得知他的真实目的。
毕竟鞑子此时包围的明军城池,主要有锦州,松山,杏山三城,至于塔山已经被明军攻陷。
鞑子包围三座城池,却迟迟不怎么进攻,无非就是想减少伤亡,等待城内明军因为缺粮缺水,自行溃败。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鞑子的攻坚能力,远没有他们野战能力那么强。
鞑子想要围困三城,就被拖住不少兵力,出去对付卢象升的鞑子只有不足五万人。
这就给了卢象升机会,不至于让卢象升手下人马,轻易就被鞑子歼灭。
期间,卢象升数次使用计谋,骗过了鞑子,用少量人马,牵制住了大量鞑子,从而让他率领的明军主力,趁机突袭兴山和松山。
可惜,连续两次的奇袭成功,都因为松山和杏山城内的明军,事先不知道会有援兵出现,无法及时配合。
最终,卢象升的奇袭,除了给围困松山和杏山的鞑子,造成不小的伤亡外,并没有让卢象升成功救出他们。
而在有了这两次的教训之后,松山城内的洪承畴,直接下令,让城内将士随时保证战斗突围状态。
并且,原本将城内将士不断减少的口粮,也再次足额发放,让城内明军将士吃饱饭,随时准备突围。
因为,洪承畴相信,既然卢象升能来前面两次,他就有机会再来一次。
而下一次,他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因为那或许可能是他们最后能够突围的机会了。
既然有了突围的机会,就一定要抓住,否则他们要是继续被鞑子围困在松山城内,就等于是慢性死亡。
城内就算有再多的粮食,也不够他们上万人大军吃的,一旦城内粮食告罄,他们也就完了。
终于,在焦急的半个多月等待之后,卢象升总算再一次出现在松山城城外。
这一次,洪承畴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呼应城外洪承畴的进攻。
但同样的,有了前两次的教训后,围困松山城的鞑子将领,也有了防备。
几乎是在卢象升杀过来的第一时间,鞑子也发现了,双方在松山北城门外,数里的范围内,爆发了激烈的厮杀。
这一次,卢象升之所以敢再次袭击松山城外的鞑子,策应洪承畴突围。
主要是因为,卢象升再一次骗过了济尔哈朗率领的,那四万多鞑子的机动人马,绕了一个圈从北面杀过来的。
这处战场上,卢象升率领的一万八千多人,与一支近万人的鞑子士卒,此时冲杀在一起。
好在留在松山城外,负责围困洪承畴的两万多鞑子士卒中,其中一半是鞑子八旗,另外一半是蒙汉八旗。
此时,在外围独挡卢象升人马的,正是那一万蒙汉八旗,而另外一万鞑子八旗士卒,却死死挡住从松山城内杀出来的洪承畴所部。
很显然,鞑子是铁了心,不想让洪承畴突围出去。
洪承畴率领的从松山城内杀出来的明军残部,也足有一万多人,可面对数量并不比他们少多少的鞑子,他们明显不敌。
洪承畴主动带人冲杀了数次,结果都被鞑子给打回来了,甚至洪承畴还在突围中受了轻伤。
“不行啊,洪大人,鞑子重兵围守我们这边,咱们根本冲不出去啊!”
曹变蛟带着一队明军骑兵,冲杀到洪承畴身边,焦急的说道。
“曹大人,麻烦你带人再冲一次,一定要冲出去,只要能突出一道口子,让咱们和卢大人的人马汇合。咱们就能杀出去了,拜托了。”
洪承畴看着曹变蛟,脸色阴沉的说道。
“行,我带人再冲一次。”曹变蛟一咬牙,便率领一千来骑兵,转身再次离去。
这一千来骑兵,是他们仅剩的骑兵了,其余的全部都是步卒,想要依靠步卒,在鞑子中撕开一道口子,是非常困难的。
而偏偏,鞑子这边强的就是骑兵,导致曹变蛟带领骑兵连续冲锋,不仅没突出去。
还在与鞑子骑兵的交战中,让手里仅剩的这点骑兵,也损失的差不多了。
倒是卢象升这边攻击比较顺利,装备了从李子霄那里得来的众多火器,卢象升率领的这一万八千多人马,战斗力十分强悍。
从一杀进来时,就压着蒙汉八旗的士卒在打,其实鞑子那边已经两次分兵过来支援他们了。
要不然卢象升早就杀过去了,而洪承畴那边此时面对的鞑子人马,其实已经不足六千人,却依旧杀不出来。
“大人,洪总督的人马还没杀出来,他们被鞑子困住了。”
郝强从战场上杀回来,来到卢象升跟前汇报道。
卢象升拿起李子霄送给他的千里镜,朝着南面望去,就看到卢象升的人马,被死死的堵在松山城外,
而在他们外围的鞑子士卒,远要比洪承畴率领的人马少,但洪承畴手下的明军就是杀不出来。
“郝强,率领三千关宁铁骑去吧,突破鞑子的防线,和洪总督的人马汇合,掩护洪总督他们杀出来!”
卢象升也是一脸的凝重,片刻之后,对着郝强下令道。
这一次,卢象升派吴三桂率领五千关宁铁骑,冒充他们主力部队,引走了济尔哈朗率领的鞑子主力。
才让卢象升有机会绕道,第三次杀到松山城下。
而来的时候,卢象升还带来了三千关宁铁骑,这是他作为一直突击力量使用的。
甚至在松山城外的战斗打响到现在,已经半个多时辰过去了,卢象升都没下令,让这三千关宁铁骑上阵。
现在,卢象升知道时机到了,他寄希望于这三千关宁铁骑,能够杀透鞑子防线,撕开一道口子,让洪承畴的人马撤出来。
因为,卢象升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们袭击松山城的消息,相信很快就会被南面的济尔哈朗知道,以鞑子铁骑的速度,用不了半天,便能回援。
他们必须尽快突然,并且要摆脱鞑子的追踪,在济尔哈朗率领的鞑子主力杀回来之前,销声匿迹。
“是。”
郝强得到卢象升的命令后,便点齐后面三千关宁铁骑,化作一道洪亮,如同一把尖刀般,从蒙汉八旗阵营中杀穿过去。
“扔铁壳雷!杀!”
郝强率领的关宁铁骑,在冲出去之前,他们每人手里还拎着一个,加长了引线,并且提前点燃了的铁壳雷。
然后,等到他们从蒙汉八旗士卒中,冲杀过去的时候,郝强一声令下,这三千关宁铁骑,便将手里的铁壳雷,朝着周围敌人扔了出去。
这个时候,经过这短暂的时间,铁壳雷上加长的引线,也燃烧的差不多了。
当关宁铁骑将铁壳雷扔出去不久,就发生了爆炸,顿时响起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
当关宁铁骑从蒙汉八旗队伍中,冲杀过去之后,留下了一道哀鸿遍野的血腥之路。
而卢象升更是趁机下令,全军猛攻,一举击垮了蒙汉八旗的防线,即便是有四千多鞑子帮助他们,也无济于事。
“杀啊!”
郝强成功突破蒙汉八旗的防线,然后就从围困住洪承畴的那些鞑子士卒的背后,杀了出来。
哪怕是鞑子再精锐,面对这些突然从背后杀出来的关宁铁骑,一时间也付出的不小的伤亡。
更重要的是,此时他们前面还面对着洪承畴带人,不要命的突围。
而现在从北面杀出来的这支关宁铁骑,就相当于让鞑子遭受了明军的两面夹击。
“哈哈,冲出来了,大人,我们冲出了。”
总兵王廷臣一脸激动的对着洪承畴喊道,他们总算是杀出来,和三千关宁铁骑完成了汇合。
“洪大人,我是卢大人派来接应你们的,此地不宜久留,还请诸位大人率领人马,跟在我们后面,尽快杀出去。”
郝强也带人找到了洪承畴,对其说道。
“好,传令下去,各部人马跟在这位将军的骑兵后面,全力突围出去!”
战斗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没有悬念了,半个时辰后,洪承畴终于杀出了重围,和卢象升碰面到一起了。
“卢大人,这次你可救了本官和松山城内上万将士的性命啊,这记恩情,我洪承畴记住了。”
洪承畴见到卢象升后,也是一脸的感激,激动的说道。
“洪大人言重了,我也是奉圣上之命行事而已。”
随即,卢象升和洪承畴率领合并到一起的,两万多人马,迅速撤离松山城。
临走前,为了阻挠鞑子的追击,卢象升让郝强率领三千关宁铁骑断后,允许他们一个时辰后自行撤退。
只不过,卢象升从松山城内,救出洪承畴这一万多人马,仅仅还只是第一步。
下面更难的是,他如何率领这两万多人马,瞒过鞑子的视线,顺利返回宁远城,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周后,河南开封境内陈留县城。
此时,身在这里的李子霄,也收到了张富贵派人送来的情报,知道了卢象升救出洪承畴的消息。
“没想到,这个时空里,洪承畴的命运竟然被卢象升给改变了,这样一来,恐怕洪承畴就不会投降鞑子了吧。”
李子霄在得到这个情报后,也是在心里想着。
原本历史上,洪承畴会在几个月后,被鞑子攻破松山城而被俘,然后无奈投降鞑子。
可现在,洪承畴的命运因为卢象升而改变,而卢象升可是被李子霄给救下的。
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开始因为李子霄的努力,而发生着越来越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这一世中,洪承畴可以托卢象升的福,也算是间接托了李子霄的福,不用再被后人归为和吴三桂一样,‘汉奸’‘贰臣’的行列了。
(本章完)
………………………………
584。第584章 二围开封,兵祸
585二围开封,兵祸
今天的章节奉,求求收藏订阅了!!
至于这个时候,李子霄为什么出现在河南陈留。: 。
那是因为两个月,李自成的人马,因为戚威出兵的干扰,在信阳一战失利,被迫转移进攻方向。
随即,他重新带人窜回了开封境内,出其不意的攻克许州,在获得充足补给后,便再次直奔开封。
李子霄在得到,李自成重新杀回开封的消息后,立即坐不住了,立即火速出兵奔赴开封。
不过,李子霄在率领三万人马,行军到河南陈留时,便暂时停下了。
因为,这个时候李子霄得到准确消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与两日前,再次包围开封。
这一次,李自成可足足统帅了三十多万人马,其‘精’兵四万,协从军三十万,声势远第一次要浩大。
他们号称‘六十万大军’,再一次包围了开封,一副誓要攻下开封的样子。
这里说的‘精’兵,指的是李自成手下的心腹‘精’锐人马,全都是装备了甲胄和‘精’良武器,经过严格训练的悍匪。
这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悍匪,全都是跟随李自成这一路杀出来,见过血的老匪寇,战力堪明军‘精’锐。
是现在明朝国内那些明军卫所官兵,都一路被他们吊打,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对手了。
而那三十万协从军,其实只不过是李自成这一路走来,不断裹挟的流民而已。
当然,这些裹挟而来的流民,也多以青壮男‘女’为主,只不过他们缺少训练,同时也缺少武器、甲胄。
毕竟,李自成虽然这一年多来,也攻克了不少县城大城,可他从明军手里抢来的甲胄和武器,也是有限的。
李自成一直都是流窜作战,自己不事生产,武器和甲胄只能抢明军的。
再加破损等情况,实际李自成手里此时抢来的甲胄、武器,也只能装备他手那些‘精’兵而已。
他裹挟的着三十多万流民,出了少数装备了破旧的甲胄和武器外。
其他大多数流民,依旧只能拿着生锈的战刀,穿着破烂的,没有着甲的棉袄。
甚至很多人连生锈的长刀也没有,只能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或是竹子,充当武器。
别以为,李自成手下这三十万裹挟来的流民,没有什么战力。
当然,说实话,这些流民的战力,绝对不李自成手下的那四万‘精’兵。
可是这些流民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是人多啊!
而且,这些流民一个个了战场,打起仗来,甚至李自成那些‘精’兵还要凶,一个个全都不要命的打法。
因为,李自成有规定,了战场,杀死一个明军士卒,那么这些流民便可以得到一两粮食。
是为了这一两粮食,成了这些流民了战场,全都不要命,一个劲往前冲的动力。
这些流民都很清楚,没有李自成他们早死了,不是被冻死是被饿死。
现在他们了战场,攻克前面的城堡,杀光那些明军,他们能得到城内的粮食,能继续活下去。
而李自成也是将这些流民,当成消耗明军的炮灰来使用。
每一次进攻明军城池时,他都会先派出手下这几十万流民大军,强攻明军城池,不管能不能打下来,先让这些流民打两天再说。
等两天打下来,李自成也不管手下流民死了多少,反正死了再多,他也没有他裹挟的速度快。
可这两天打下来,被李自成进攻的城池的明军士卒,早伤亡惨重,活着的也是被累得‘精’疲力尽。
然后李自成才会舍得,派出他手下的‘精’锐人马发动进攻,一举拿下城池。
是依靠这种很无赖的战术,李自成才能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在河南开封府,汝宁府,南阳府,以及湖北北部,攻克三十多座城池。
从而让李自成获得了更多的兵甲和粮食,也让他手下的流民大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一年多来,随着自己手下实力的不断膨胀,李自成也越发的自信起来。
这一次,他再一次兵围开封,一是看了开封城的繁华,他可不会忘记,去年他攻克洛阳时,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可以说,去年李自成攻克洛阳,完全是他这些匪寇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从洛阳城内,李自成获取了大量的兵甲,粮食和金银,让他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实力迅速膨胀。
崇祯十四年这一整年的时间里,李自成一直都在于围剿他们的明军战斗。
但是,和几年前结果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不再是明军追着他们打了,而是他们不断攻克一座座城池,而明军只能不断的防守。
攻守易势了。现在轮到李自成作为攻方,明军作为守方了。
李子霄虽然在得知李自成第二次兵围开封后,心里很焦急,但他也知道,李自成短时间内,不可能大打下开封的。
而且,这个时候他更急的,应该是朝廷的那些人和崇祯才对。
根据李子霄从京城得到的消息,崇祯这次在得到李自成,再次进攻开封的消息后,确实也急了。
崇祯闻讯后,立即命令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岳,以及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等明军将领,立即驰援开封。
这一个个明军总兵,将军的,估计会率兵18万救援开封。
也难怪崇祯会着急,要知道开封对于明朝来说,太重要了。
此时的开封,可谓是整个河南,整个大明原的一颗‘明珠’,是整个华夏原最为繁华之地。
在明廷,有人提出,想要保大明,一定要保原,而保原,一定要守住开封。
明朝想要不让李自成继续做大,绝不能让李自成,再打下开封。
看看李自成打下洛阳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了。
而李自成如果打下一般的小县城,根本获得不了多少兵甲和钱粮,唯独打下像洛阳和开封这样的大城市,才能让李自成短时间内,实力急剧膨胀。
所以,这个时候,李自成二围开封后,明廷急了,崇祯也急了,近二十万明军正在火速从周边州府赶过来驰援。
那么这个时候,李子霄不需要太着急了,他这个时候要是先赶到开封,岂不是要先和李自成对。
李子霄才没这么傻呢,所以他才下令,让手下人马暂时停留在陈留,静观其变。
而且,因为李子霄这两年来,数次对河南局势进行干扰,此时李自成的发展轨迹,早不和原来历史一样了。
甚至,连此时原一带的局势,也和原本历史出现了天壤之别。
当然,唯一没变的,还是李自成对于开封城的垂涎。
毕竟开封城的繁华放在那里,任何情况下,都李自成都是一份‘诱’‘惑’,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这导致的后果,是李子霄已经无法通过自己前世,了解到的李自成发展轨迹,来预测李自成下一步的行动。
李子霄现在只能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对李自成的下一步对策,好在现在他手里实力也今非昔。
时间进入崇祯十四年十二月末,但这个时候,距离华夏传统‘春’节,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而在这四五天的时间内,李自成一直在攻打开封,但怪的是,他们进攻的力度并不大。
同时,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得到崇祯严令的丁启睿,已经率领近十万明军,抵达朱仙镇,后面还陆续有明军抵达。
殊不知,这一次李自成要玩一次大的,丁启睿率领的十几万明军,正进入李自成的圈套。
这一日,陈留城西十里外,一处叫叫陈家堡的村落。
“官爷,求求你,不要拿走这些粮食啊,这是我们全家最后的过冬粮食了。
我家里还有老母和三个孩子,你拿走这些粮食,我们这个冬天撑不过去了啊!
求求你,不要拿走这些粮食,我给各位官爷磕头了!”
这个村落,一个年汉子此时正跪在一个明军将领跟前,一个劲的磕头哀求。
“他吗的,给你们留下粮食,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