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鞑子大军出征所需的粮草,多数都是要有这些汉人百姓提供的,至于鞑子各部族人根本不会出多少。
至于阿济格在皇太极面前哭穷,说他们各部族人粮食不多,完全就是借口而已。
苦的只是他们各部管辖的汉人百姓,鞑子的族人本就不多,再苦也不会苦到他们。
皇太极的这次书房会议结束之后,鞑子直接宣布今年的税赋提高三成,关外百姓所中粮食,三分之二都需要上缴。
(本章完)
………………………………
第857章 可笑的‘死谏’
857可笑的‘死谏’
【今天加更,第二章奉上,求订阅!!】
崇祯的这份圣旨一下,京城的那些达官显贵们便一个个的傻眼了。
这个结果,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的。
圣上,您怎么就不同意迁都呢,迁都都好啊,富庶还安全的金陵,岂不比此时危机四伏的京城,强太多了嘛!
那些大臣们搞不懂,京城的那些地主大户,勋戚贵胄们也搞不懂。
此时,李自成的大军还停留在昌平,距离京城还有两日路程,而在京城还足有二十万明军,稍微抵挡一下大顺军还是能做到的。
如此一来,便可以为他们争取数天的时间,足以让大明顺利迁都金陵的了。
毕竟,崇祯要想迁都,和京城那些达官显贵转移财富到金陵,不可能走陆路,他们肯定是选择走水路啊。
他们只需要将京城内的财物,运到东面运河渡口装船,便可顺着运河迅速南下,到时候大顺军也拿他们没办法。
可是,现在崇祯不同意迁都,也就使得,他们想要向金陵转移财产的机会,失去了。
什么,自己转移财产,开玩笑。
那么一大车一大车的财产,想要不引人瞩目的运出城外,岂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时候,崇祯还没死,大明还没完,这个时候京城还在明军的掌控下,崇祯这个皇帝的话,还是有用的。
你要是自己偷偷转移财产,万一被发现,被崇祯抓到。
让崇祯看到,你丫的竟然家中有这么多金银珠宝,当初还欺瞒朕说,你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
你他娘的这是欺君啊,欺君是什么罪,那是杀头的罪啊!
或许,唯有跟着崇祯迁都南下,到时候跟随的人必然很多,他们带着自家的财富掺杂在队伍里面,才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虽然,崇祯不同意迁都,可是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并没有死心。
一个个跟商量好了似的,全都跑到皇宫,跑到崇祯的宫殿外,排成一排排的站着。
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哀求崇祯同意迁都,崇祯不答应,他们就不吃不喝不离开,这叫死谏。
甚至连此时大明首辅陈演,都亲自来了。
陈演不来不行啊,他背后可不是一个人,他也有家族,背后也有利益团体,都迫使着他,不得不劝谏崇祯迁都。
面对宫殿外,站着的那黑压压一片官员,崇祯这次倒是极为淡定,就是不曾出面,也不会让步,不可能答应迁都。
你们愿意死谏就死谏吧,你们不是说,只要朕不答应迁都,你们就不吃不喝不离开嘛!
朕倒要看看,你们能坚持多久,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的。
崇祯此时坐在宫殿内,如此想道。
要是,此时殿外那些大明官员们,知道崇祯此时心里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八月后半月的京城,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京城温度高达近四十度。
平日里,这些朝廷高官此时恐怕一个个都正躲在自己的府上,喝着凉茶,被丫鬟扇着扇子凉快呢。
但今天,他们一个个站在崇祯的宫殿外,盯着烈日,那简直就是活受罪啊。
这些官员们都说清晨进皇宫的,刚开始太阳还没升起了,气温并不是很热,这些朝廷高官还能坚持住。
无法就是站着,腿有点累而已,为了自己的身家财富,咬咬牙坚持下去吧。
可是,等到太阳升起了,那滋味可就爽了。
这些朝廷高官们,才站了不到一个时辰,就齐刷刷的倒下了一大片,一个个瘫坐在地上,再者站不住了。
这些朝廷官员一个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什么时候站过这么久,怎么可能坚持得多。
这个时候,有官员吃不了这个苦,已经想打退堂鼓了。
可是奈何,之前他们狠话都撂出去了,这才转眼的功夫就变卦,也太没面子了吧。
算了,继续咬牙坚持吧。
等到了中午,崇祯宫殿外,再也没有一个能站着的官员了,一个个全都瘫坐到了地上。
甚至于,一个个官员旁边,都还站着一个个家仆,为他们打着伞遮阳。
“哎呀,不行啊,本官快不行了,热死了。”
“我也不行啊,再这么晒下去,我都快要断气了。”
这些朝廷官员们叫苦连天,这种罪他们是真的受不了。
这么高的温度,他们还穿着庄严的官服,那一声官服捂得严严实实,就更热了。
不仅是热啊,连早饭都没吃的他们,到了中午,肚子饿的咕咕叫,这种又热又饿的状态,直接让大部分官员,都招架不住了。
“首辅大人,现在可怎么办呢?到现在圣上都还不出来,我们难道还要这样继续等下去吗?”
有官员忍不住开口,对首辅陈演,询问道。
陈演用衣袖,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冷声说道:“不然你们还想怎么着?难不成你还想冲进宫殿内吗?”
“这个,下官不敢。”
听到陈演语气明显不好,那个官员也不敢反驳,只好陪着笑脸,说道。
“都是自作自受啊!本官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以圣上的脾性,认准的事情,岂是那么容易可以改变的。
更况且是迁都,这么重要的事情,圣上既然反对,就不会轻易改变主意的。”
陈演回过头来,闭上眼睛,盘坐的地上,擦拭这额头上的汗珠,漠然的说道。
“谁说不是呢,看样子这次圣上是铁了心了。”
听到陈演的话后,旁边有官员附和道。
“哎,早知道圣上已经铁了心不迁都,本官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
现在好了,走也不是,留下更是活受罪。”
有官员唉声叹气的说道。
此时,在场的大部分官员,都已经后悔之前,放出死谏的狠话了。
结果现在好了,他们完全高估了自己,弄得他们现在是想走却不能走。
谁要是现在转身走了,一是会被其他官员看不起,二则会被宫殿内的崇祯轻视,谁愿意冒这个头。
于是乎,此时已经坚持不住的官员们,彼此多希望有个人站出来带头,赶紧离开这里。
最终,又坚持了一炷香的时间,见到依旧没人敢当这个出头鸟,这些官员们也等不了了。
他们都知道彼此都不是傻子,没人会甘心当这个出头鸟的,所以他们只好求助于陈演了。
陈演此时身为大明首辅,只要他肯主动退走,周围其他大明官员也跟着退走,也就说得过去了。
看到周围一个个官员过来,间接的劝说自己,放弃这次进谏,陈演也叹息一声,点了点头。
其实,陈演自己也坚持不住了,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带这个头,是最合适的。
“圣上,既然您心意已决,臣等也只好遵从圣上旨意了。
臣等告退。”
陈演对着崇祯的宫殿一拜行礼,大声喊道,然后退走。
“臣等愿遵圣上旨意,臣等告退!”
周围其他大明官员们,见到陈演离开,一个个立即迫不及待的行礼喊话,然后退走。
短短片刻时间,原本宫殿前几十号官员,就走的一干二净,没一个人选择留下的。
“呵呵,承恩呢,你看到没有,这就是朕的好臣子。
嘴上说的多好听,可实际上,他们说的话,自己都做不到。”
得知宫殿外诸臣全部退走后,崇祯脸上露出冷笑,讥讽的说道,其实眼神中还带着悲色。
‘想我崇祯,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大臣,竟然没有一人愿意向朕死谏,真是可悲啊!’
崇祯在心里悲凉的想着,扔掉手中的毛笔,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起来。
其实,想想这些过来向崇祯‘死谏’的大明官员,就不是什么好货色,一个个全都是有着私心的。
此时,在大明官员内,对大明和崇祯忠心耿耿的,还是有相当不少的。
要不是,历史上也不有文人士大夫,在崇祯死后殉节的。
虽然人数不少很多,只有三十几位,但这证明,还是有一批文人士大夫,对大明和崇祯忠心耿耿。
或许,这些死忠的文人士大夫,此时在朝堂上反而没有占据多大的官位罢了。
此时大明朝廷上的高官,都被那些擅长勾心斗角,结党营私,栽赃陷害的东林党官员霸占着。
只不过,那些忠心的官员,在崇祯下达旨意,表示不会迁都后,他们要做的,就是服从崇祯的旨意即可,根本没有过来继续劝谏的必要。
此时,在京城内,也有些朝廷高官,家中还过着清贫的日子,全家人仅靠朝廷俸禄过日子。
而且,这两年,朝廷时不时连大臣的俸禄都停发了,不少官员家中过得日子极为拮据。
只不过,像这样的清官,此时在大明属于凤毛麟角级别的。
还有一些官员,虽然家中富裕一些,不过他对于崇祯也是极为忠诚的。
迁都的事情,就这样被崇祯否决了。
群臣‘死谏’失败后,也就没人再愿意提这件事了。
然后,整个京城内,那些个兴高采烈将家中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装车,等着带走的达官显贵们。
也只好失望的让家仆们,将这些财物重新搬回密室或地窖中,继续摆在那里发霉。
很快,杜之秩率领的大顺使者团,也赶到了京城,打出和大明和崇祯和谈的旗号。
杜之秩的到来,不仅让崇祯感兴趣,也让大明满朝文武大臣,激动起来。
崇祯也没想到,这个时候李自成竟然会主动派人过来和他和谈。
虽然,李自成派过来的是杜之秩,崇祯也已经知道杜之秩在居庸关打开关门,主动投降李自成的消息。
可以说,对于杜之秩,崇祯是记恨的,恨不得立即杀了他。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崇祯还是没杀杜之秩。
既然,杜之秩是李自成派过来和谈的使者,那么大明这边也得正式对待,让杜之秩住进行馆。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面见崇祯之前,杜之秩竟然返回了自己之前在京城的府邸,直接住在了那里。
由于之前杜之秩在居庸关投降李自成,让崇祯震怒,直接查封了杜之秩的府邸。
只不过,由于事情才发生不过几天时间,崇祯还未来得及派人,查抄杜之秩的家产。
在朝廷里,可是已经有不少人盯上这块肥肉了,查抄这样一个大宦官的府邸,那可是最肥的差事了。
之前,同样在昌平投降了李自成的另一个太监杜勋的府邸,昨日已经被崇祯下令查抄了。
据说,根据朝廷派去的查抄杜勋府邸的官员,事后向崇祯回报。
他们在杜勋的府上,足足查抄出价值三十多万两银子的财物。
区区一个太监,竟然能积攒下这么多家产,不用想平日里定然没少贪污勒索,这让崇祯很震怒。
杜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极为心痛加愤恨。
心痛的是这么多年积攒的财产,全都没了。
而恨的是崇祯,更让他难以相信的是,从他府上只查抄出价值三十来万两的财物,你们逗老子呢!
杜勋很想说,老子特么光是后院密室和地窖里存放的现银,就足有八十多万两呢!
这还不包括其他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以及老子这些年收的名贵字画等价值连城的东西。
你们现在特么说,只在老子府上查抄出价值三十万两的财物,老子不服。
至于中间少去的那么一大笔银子去了哪里,杜勋当然一清二楚了,当然是进了某些官员的肚子里了。
这种事情,以前杜勋自己也没少干。
此时大明朝堂的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行为,实在是太普遍了,甚至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而且一个个官员胃口大的惊人,一般的数额还满足不了他们。
只可惜,此时大明的锦衣卫早就已经名存实亡,没了眼睛的崇祯,对于臣子私下里搞得这些勾当,全然无知。
当杜之秩住回自己的府邸后,看着自己府内还没有被查抄走的财物,脸上露出了喜色。
杜之秩这些年积攒下的财物,可一点都不比杜勋少。
这一次,杜之秩之所以答应宋献策,愿意冒险担任大顺使者,过来向崇祯传达李自成的和谈条件。
其中一个巨大的原因,就是杜之秩想回到京城,将他府上的这些财物,想办法带走。
(本章完)
………………………………
第858章 让朕的大明割地?赔款?不存在的
858让朕的大明割地?赔款?不存在的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订阅!】
杜之秩没有住在行馆内,擅自返回自己的府邸,这让崇祯知道后,很生气。
但为了大局着想,崇祯还是选择了忍下来,区区一个走狗,杀不杀他都只不过是小喽啰,因他而坏了大事,不值得。
“来人,你们将这些东西全部装车,等咱们离开时带走!”
回到自己府邸的杜之秩,将他所藏的财物全部装箱,准备离开京城时带走。
趁着崇祯还没有在朝堂上召见自己,杜之秩赶紧拜访了包括陈演在内的,数名朝堂高官。
无非就是想让这些大明官员,在崇祯面见自己时,为他说好话,让崇祯赞成和谈。
这些朝廷官员一个个都是老油条,在事情不明朗之前,他们怎么可能轻易表态站队呢。
反倒是这些大明官员对杜之秩旁敲侧击,从他嘴里打听出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
“什么?让圣上承认李自成的皇位?还要割地?赔款?这简直……”
当陈演知道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后,也是当场变色,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就这种要求,简直太苛刻了,连陈演都不敢答应,而且以陈演对崇祯的了解,崇祯多半也很难答应的,也不敢答应。
陈演和很多大明官员,这个时候心里都是支持和谈的。
可是,面对这样苛刻的和谈条件,陈演真的不敢为杜之秩当说客。
这个条件他们要是答应了,被史官记录下来,那可就是卖国贼,堪比秦桧、贾似道,是要遗臭万年的啊!
所以,杜之秩拜访的陈演等大明官员,一个个只好笑呵呵的送走杜之秩,什么都没答应。
到了第二天,果然崇祯下令,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召见杜之秩,要谈和谈的事情了。
“拜见圣上。”
到了朝堂之上,杜之秩见了崇祯,竟然不跪拜,只是躬身行礼。
“大胆杜之秩,见了圣上,为何不跪!你是想死嘛!”
杜之秩的行为,不仅让崇祯脸色黑下来,更是激怒了朝堂上的一些武将,一名武将站出来对杜之秩,呵斥道。
按说,以杜之秩这种太监的胆小,真的不敢相信杜之秩敢如此行事。
但是,此时的杜之秩想起来的时候,宋献策对他说的话,不由得有了底气。
杜之秩站直了身子,对着那个呵斥自己的明将说道:“这位将军所言差矣,你那只眼睛看见本使者对圣上不敬了。
本使者现在代表的乃是我大顺皇帝,过来和圣上和谈的,怎么能向圣上行跪拜之礼呢!
不知道是本使者无知呢,还是将军无知呢!”
不得不说,像杜之秩这种人,最适合做狗腿子了,因为狐假虎威这种行事行为,他们不用学,天生就会。
“呸,狗屁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就是个贼寇,还敢称帝,简直就是找死。”
听到杜之秩的话后,那名明将啐了一口,不屑的说道。
而这个时候,高坐龙椅上的崇祯,对于杜之秩的行为,也是感到十分不满。
见到手下臣子主动呵斥杜之秩,就这样冷着脸看着,也不加以制止。
“没错,李自成算个屁皇帝,天底下就只有我大明皇帝,一个山沟里钻出来的匪寇,也敢妄自称帝,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圣上,杜之秩这个阉狗,擅自投降闯贼,现在还敢充当闯贼的使者,斩了他,以儆效尤。”
渐渐的,又有一些大明官员站出来,对杜之秩呵斥,顺便嘲讽一下李自成。
“圣上,本使者这次可是来和圣上和谈的,大顺军此时就在昌平,一日时间便可杀到京城下。”
看的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已经要对他喊打喊杀了,杜之秩心里也有些怕了。
他赶紧转身看向崇祯,如此说道。
甚至,此时杜之秩为了不再刺激崇祯,都不敢再提李自成和大顺皇帝这两个字眼了。
“陛下,和谈要紧,不要为了这些繁文缛节,耽搁了大事。”
首辅陈演看到,这和谈还没开始呢,就要崩了的节奏,也赶紧站出来,对崇祯劝谏道。
“嗯,杜之秩,说吧,闯贼开出什么条件,他才肯撤军。”
听到陈演的提醒后,崇祯也冷静下来,也懒得和杜之秩这个阉狗计较了,冷着脸,对下面的杜之秩发问道。
见到崇祯不再为难他跪拜的事情,下方的杜之秩也松了一口气,慢慢从衣袖中取出一张卷轴。
“圣上,这就是大顺军的和谈条件,您请过目。”
王承恩走下来,从杜之秩手里接过卷轴,然后呈给崇祯。
崇祯接过卷轴后,打开,认真的看起来。
彭!
“放肆,欺人太甚!”
结果,崇祯打开卷轴后,过去不到几个呼吸的时间,就看到崇祯猛地将卷轴拍到书案上,怒声吼道。
实在是,卷轴上写得李自成开出的三个条件,字数不多,崇祯眼睛一扫,就全看完了。
然后,便是让崇祯怒吼中烧,忍不住暴怒。
实在是,李自成开出的这三个和谈条件,在崇祯看来,一个都不可能答应。
而且这和谈条件,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将他往无道昏君的方向上推啊!
“闯贼将朕当什么了,石敬瑭吗?”
接下来,崇祯眼睛杀气腾腾的望着下面的杜之秩,冷声说道。
崇祯这句话一出,整个朝堂上的大明官员就炸开了锅,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石敬瑭是谁,谁不知道。
那可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却也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
石敬瑭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将北方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自此中原失去了北方屏障,使得北方中原百姓,完全暴露在契丹的铁蹄之下,给中原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
石敬瑭还认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这特么简直就是个自虐狂,贱到骨子里了。
后世,石敬瑭也成为华夏所有皇帝中,最为人所不耻的之一。
没有那个皇帝愿意做石敬瑭第二,那代表着遗臭万年。
这个时候,崇祯竟然在看完李自成的和谈条件后,将石敬瑭都搬出来了,可见李自成和谈条件之苛刻。
崇祯说完,直接将那份卷轴扔了下去,冷声对陈演说道:“陈演,你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读出来。
让诸爱卿听听,这样的和谈条件,朕能答应吗?”
“是,陛下。”
陈演走过去,捡起那份卷轴,看完后眼瞳一缩,果然和之前杜之秩透露出来的一样,很简单,一共三条要求。
随即,陈演便将卷轴上,李自成开出的三条和谈条件,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宣读了出来。
结果,陈演刚刚读完李自成的三项和谈条件后,整个朝堂便炸开了锅。
“什么,李自成那贼寇竟然还想让陛下承认他称帝,还要割让西北之地,这简直……简直痴心妄想。”
当场就有一些官员跳出来,大声呵斥,情绪激动。
“没错,这样的条件怎么能接受。”
这个时候,朝堂上的大明官员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刚刚崇祯会大发雷霆,连石敬瑭都说出来了。
“绝不能答应闯贼这么无耻的要求。”
“对,不能答应。”
朝堂上,一部分忠心于大明和崇祯的官员,此时群情激奋,一个个站出来,反对这样的和谈条件。
只不过,此时朝堂上也就那么小部分官员,是站出来反对的,大部分官员,却保持着沉默。
甚至,这其中有一些大明高官,和陈演一样,事先其实就已经从杜之秩那里,知道了李自成的这三条和谈条件。
这个时候,有些人既不站出来反对,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