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家简诚厨-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赚钱的方法,便也有花钱的地方。作为新鲜的大夏朝清风镇的成员,安宁娘第一次履行了自己作为夏朝臣民的义务,成为光荣的纳税人一名。
虽然是女户,被减免了不少赋税,可夏朝绕口且数目不少的税收明目仍旧让安宁娘咋舌,最后那穿着官衣儿的又是用怎样的换算方式将这些林林总总的实物名目兑换成了一个银两的数字,安宁娘更是满头雾水。
她勉强听懂了一些,知道自己需缴纳的“夏税钱”里包括:粮食即小麦;绢可听着似乎又不止是一种绢,按照她的纳税等级还有纱和棉,不过孙大娘还比她多了绫;“杂色”――茶、盐、蜜、椒、黄蜡、甘草、油子、菜子、纸、芋麻、楠木、柴、茅、铁、地灰、红花、麻皮、鞋、板和瓦――多亏孙大娘的面子,官衣儿男解释的还算详尽,不过安宁娘大多有听没有懂;“杂钱”――支移,脚钱,折变,加耗等――女户的好处让安宁娘在这里有减半的优惠;“人头税”,安宁娘家里人口少,算上户主就两口,交的自然比旁人少;此外,由于安宁娘虽未有固定摊位,却也算是流动小商贩,又要多交一份“市例钱”。
林林总总算下来,安宁娘的夏税折算成铜钱缴纳了一贯钱,本来还剩下个十几文钱的零头,不过安宁娘见穿官衣儿的没有退给自己的打算,便也没不识趣地主动讨要。
瞅瞅左边,一位大叔搬来了两麻袋的粮食,后面跟着的几位家人手里也不空着都拎着要交的“税”,不用细算,一看便比自己高出不止一倍。
安宁娘的心理瞬间平衡,不过见到孙大娘缴纳了二贯钱且还找回了小半贯时,安宁娘的牙根又开始冒冷风。
“宁娘,莫要在这发呆,耽搁了官家收税,是要坐监牢的。”跟往年一般少缴了税钱的孙大娘心情大好,唤发呆的安宁娘。
往家走的路上,成串的铜钱飞出了自己的手心,安宁娘隐隐地心疼。
许是看出了安宁娘的心情,孙大娘笑着安慰道:“宁娘,这几年风调雨顺,管家又英明宽厚,不仅没有加税,还减免了一些杂税,要不然咱们要交的更多。”
孙大娘的安慰聊胜于无,安宁娘只能自我安慰,还好自己不是穿越在“这几年”之前,否则又要从手心里多飞出去不少铜子。
ps:
哎,鱼鱼的节食减肥计划又泡汤了,熬夜不吃东西怎么捱得住呢!!!
打滚求票票~~~~
………………………………
第五十九章
五月二十六日,安宁娘抓住了五月的尾巴,终于完成了从打游击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的重大转折,在元宝街拥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
多亏了张大家的热心帮忙,安宁娘才能在元宝街占到这处不错的摊位。巧合的是,正好仍旧是同张大家的做邻居。张大家的左手边的摊主因为年老做不下去收摊不干,张大家的立即通知了安宁娘,安宁娘只看了一眼便喜欢上了。
现今每日除了送安雪上下学的工夫,其他时间安宁娘不是在做白吉馍卤肉卤豆腐就是在卖肉夹馍卤豆腐的学院门口或者元宝街摊位上,每日早出晚归,虽比从前只卖饭口时段要辛苦些,赚得银钱却是翻番,辛苦也值得。
下午的阳光正好,正是客闲时,安宁娘躲在阴凉处同张大家的以及新认识的卖炊饼的王婆,卖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的方氏母女围坐一起聊天,左右内容不离相公孩子米面铜钱这些生活琐事,安宁娘听得却是津津有味,有些听不明白的地方还要详细问一下,是最受欢迎的倾听者类型。因此她虽然说少听多,却很快被周围人接受。
今天王婆就在讲百米外的悦客楼里新请来的说书先生讲的新段子“卖油郎独占花魁”,熟悉的名字,熟悉的情节桥段,安宁娘听得很开心。
王婆讲得自然没有说书先生口才精妙,诸多情节也似有再次创作的嫌疑,比如方家女儿年方十四的丽梅就总是打断王婆的话头,纠正其讲偏了的情节,说自己昨日前日哪日去悦客楼送姜蜜水时说书先生可不说这般讲的。每当这时,方氏就会大力地拍方丽梅的后背不让她讲,赶她去摊子前站着揽客也不让她再听,方丽梅自小随母亲在市井间打拼生活,可不是普通闺阁女子那般羞涩,性子又野又泼辣,笑嘻嘻地在原地磨蹭一会儿。方氏也就随她了。
“我看咱们这小买卖也就是勉强糊口而已,哪里能赚得去吃花酒的闲钱呢,我觉得这故事假的很。”安宁娘不以为然道。
“宁娘,你有点谦虚了吧,说我们是勉强糊口差不离,你这一家两口嘴少省粮,又是日日进钱的买卖,说不赚钱可就过了啊。”王婆立即反驳道,倒也不是眼红,只是实事求是的口吻。
安宁娘晒然一笑。倒是大方的承认:“铜钱的确是赚到一些。抛出我和女儿的吃穿用度。还有租房费,女儿学习刺绣的束脩如此等等,所剩便不多了。这不,前几日又交了夏税。便连早市买做肉夹馍的青菜油面时都得谨慎小心地算计着花。”
“谁家不是如此呢,不算计着日子就没法子过下去。方氏心有感触道,她家男人不顶用,家里就靠她摆这个蜜汁梅汁的摊子养活着,日子过得紧巴巴,大女儿十四岁了一点嫁妆钱都没有,别人家的女儿这个年纪媒婆早就开始登门了,自己家的女儿却无人问津,知根知底地人家哪个愿意娶回家。
“你看到东边数第四间铺子。那东家早些年就是靠着走街串巷卖杂货起家,现在人家不也住大屋开店铺当老爷了吗?甭说上青楼喝花酒,小妾都娶了两个。这样的例子咱们镇子上就有好多。”王婆年老知多,例证戏文的真实性。
“看来这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戏文也不全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虚构啊,听王婆这么一说。那小贩有闲钱能上花楼也是大有可能啊。”听王婆一连举了不少例子,安宁娘终于信服道。
“安娘子,给我来两个肉夹馍。”一把悦耳的男声在摊子前响起。
听着好生熟悉,安宁娘一抬头,果真是袁乙丁,粲然一笑,起身道:“袁大哥又来光顾我的生意,今日衙门里不忙?还是老口味,多加辣子不要香菜,对吧?”
袁乙丁几乎每隔一两日都来光顾自己的生意,两人也算是渐渐熟悉,不忙的时候袁乙丁站在摊子前一边吃一边同安宁娘聊会儿天。
“还行,同僚约我去悦客楼喝酒,我想吃你做的肉夹馍,就拐过来买两张尝尝。”袁乙丁被安宁娘耀眼的笑容恍了神,迟一拍回答道。
已经习惯袁乙丁时不时的走神,安宁娘已经察觉不出任何异常的情绪,抛开他偶尔的走神与刨根问底,的确是一位坦荡的君子和不可多得的朋友。
“袁大哥,今天的酒席有孙大哥么,你可别像上次似的扶着醉醺醺的孙大哥回院子,金嫂子可是埋怨了好久呢,小心下次不让你登孙大娘家的门。”安宁娘开玩笑说。
袁乙丁摸摸后脑勺,呵呵一笑,“那次纯属是意外,意外。今日定会送一个清醒的大哥回家。”
“袁大哥,不仅是孙大哥,你也是,喝酒容易误事,还伤身体,工作中难免应酬,也得有个分寸才行。”跟袁乙丁关系亲近些后,安宁娘偶尔会关心地提些建议。让她欣慰的是,袁乙丁几乎都能听得进去,所以才说他是位难得的朋友,即便是对方的一句普通的话,都会记住,而不是过耳听听便忘。
听出安宁娘话语中的关心之意,袁乙丁眼睛都发亮,咧嘴一笑,“安娘子,你不喜欢嗜酒贪杯的男子,我也是。你的话,我定会听的。”论厌恶嗜酒之人,袁乙丁比安宁娘更甚,他家里可还有一位嗜酒如命的糊涂养父。
袁乙丁一进悦客楼的包间,还未开口便先笑,一副心情好好的模样。立刻引起包括孙志刚在内的同僚们的各种调侃。
“袁哥,春风满面啊,今日是有甚喜事,讲来让我们同喜同贺啊?”
“定是出门捡了钱袋子。”
“我说是今日手气好赌场大杀四方。”
“哪有,咱们袁哥从来不碰赌的你不知道么,要我说,是在街上遇到了位娇滴滴俏生生的妹子,跟大哥搭讪了才对,哈哈哈。”
大家爆发一阵男人都懂的莫名大笑。
人群中间,袁乙丁只是微微笑,心情爆棚的好,却丝毫不松口吐露缘由。莫名地,刚刚还同大家大笑的孙志刚却觉得有种微妙的违和感,似乎有种不妙的念头总想往出冒,不过同僚们一起哄,好容易抓到的一点念头又被打散。
袁乙丁傻笑着离开后,安宁娘便被周围的八卦er们包围。
“宁娘,你跟袁捕头很熟么?我看他总来捧你的场,还朝你笑的,呃,很温柔。”方氏还有一个形容词没说出口,便是笑得很傻气,作为一个过来人,若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她就白活这三十来年了。
“是啊,我给袁捕头送过几次梅汁,他从来都不对着我笑,跟其他捕快嘴角还带着笑容,等看着我时便是一副板着的木头石块脸。”方丽梅忿忿不平的在旁补充道,明明长得那么英俊帅气,却丝毫不似他的同僚们一般懂的风情,偶然还会跟自己说笑,袁乙丁从来对自己都是不假颜色。
“是吗?我觉得袁大哥为人还好,待人也很客气,他是我房东大娘的干儿子,去看望他干娘的时候,我们偶尔能说上几句话,也不算太熟悉。”安宁娘觉得大家说的有些夸张,木头石块脸,她无法跟总在自己面前发傻发呆的呆萌脸统一在一块儿。
“待人客气倒是客气,不过袁捕快可从没对着谁都笑呵呵,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他更是格外的严肃。”张大家的也在一旁帮腔,“我觉得,袁捕快对你的态度不一般。”
“就是,就是。”方丽梅应和。
安宁娘嗤之以鼻,不以为然道:“那是你们想多了啦,他是看在孙大娘的面子上对我才稍微和颜悦色些。”
面对如此粗神经的女人,再热情的八卦之火都燃烧不起来,方丽梅撇撇嘴跟觉得无趣的方氏回到自己摊子前。
见周围人散开,张大家的才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凑近,安宁娘最见不得别人做出这幅神经失调的表情,赤果果的潜台词是我要爆料我有秘密我想说八卦可是你不给鼓励你不点赞我就不说我就是不说。
担心张嫂子憋成便秘脸,安宁娘直接问道:“张嫂子,你是有话要同宁娘讲么?没事,有事你但说无妨。”
张大家的为难地扭捏了半晌,才勉强开口道:“嫂子我也不知你同那袁捕快到底适合关系,不过关于袁捕快有些传闻我觉得还是知晓些的好。”
“传闻,你且说来听听。”安宁娘终于被吊起了些兴趣,从旁人口中了解自己新朋友的其他一面,不算是很八卦吧,安宁娘自我安慰。
张大家的凑近安宁娘,压低声音说道:“说是传闻也不确切,许多便都是事实。袁捕快能有今日今日的成就也非常不易,据说他是个孤儿,被袁大头从乞丐堆里捡回来充作养子带大。这袁大头也不是什么好货,好人谁不找媳妇生自己的娃,却要跑到街上找儿子去。那是因为袁大头好吃懒做,嗜酒嗜赌,成日惹是生非,哪有女人敢嫁给这样的男人。”
ps:
五一长假马上到来勒!鱼鱼可悲的又要加班~本来郁闷的小爆发泡汤勒~
求安慰~求票票安慰~顺便无齿地求包养~
………………………………
第六十章
“袁大头,冤大头,这么极品的名字,这个人的运气一定不咋样。”安宁娘嗤笑其表里如一,性子和名字都一样的极品。
“哎,你还甭说,这袁大头喝醉酒当街闹事跳河拦马车,什么荒唐事情都做尽,偏偏就命大得很,怎么都玩不死。赌博也是十赌九输吧,到现在也还是好胳膊好腿一个手指头都没少。随便捡回来个乞丐儿子,天生天养的,现在多出息,县太爷身边都是红人,老子闯祸他便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孝顺的呦,连句重话都没跟他爹讲过,据说有此袁大头当街闹得太不像话,袁乙丁出言规劝,被他爹当街扇了几个大嘴巴子,真是作孽啊。你说这袁大头他这到底是什么好命赖命呢。真是让人都看不过眼啊。”张大家的说的直摇头。
安宁娘听得也无限唏嘘,“真看不出,袁大哥小时候受过这么多的苦,真是太意想不到了,有这种养父还不如一个亲人也没有呢。”
“谁不说呢,就因为摊上这样一个爹,袁捕快人品相貌收入都没得说,就是到现在都还没能娶上媳妇。你想啊,谁家的好闺女敢嫁到他家,袁捕快赚得钱都填补给了袁大头的无底洞,他那个家啊,真真是一穷二白。倒是偶尔真有想给袁捕快做媒的,可介绍的那些姑娘不是家风不正就是不算什么清白人家。听说袁大头的青楼姘头还放言说,袁大头答应她,让她喝媳妇茶呢。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张大家的说得义愤填膺,安宁娘听得啧啧称奇,心里也颇不是滋味,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袁大哥这家也,忒让人难以置信。
张大家的见安宁娘面色黯淡,自以为说中了她的心事。便隐晦地出言规劝道:“老话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次选错,这一生就只能打落牙齿往自己肚子里吞了。有人一辈子就只能选一次,好坏都是一辈子,有人则是因缘巧合,有了第二次机会,那可更要吸取经验教训,好好把握了。”
“张嫂子说的有道理。”安宁娘心里无鬼,回答得坦荡荡。
勤快的劳动人民安宁娘每日工作的时间固定地延长为早九点到下午六点。却并未因此疏忽了对安雪的贴心照料。每日的三餐是换着花样的做。让安雪荣登吴师傅女红学院杯最受小伙伴羡慕奖第一届冠军,目前看蝉联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制作香辣酱的缘故。安宁娘不得不拿起了屠刀学会了如何杀鸡。鸡肉的价格最便宜。节省成本,今日做香辣酱时,她便特意留下了两个鸡腿,给安雪做很适合当便当快餐的照烧鸡腿饭。
照烧鸡腿饭的食材简单:鸡腿二个。油菜两颗,香菇两朵,菜花少许,胡萝卜少许。
处理食材的第一步便是将鸡腿剔骨,安宁娘用刀尖将鸡腿从中间划开,从鸡腿的骨头断头下刀,转圈切,为了让骨头上的皮筋和肉很好的分离,下刀时有些滑。安宁娘格外小心以防伤到手,揪起底部小骨头,用刀拿刀顺着骨头将肉与骨头分离,最后切除根部的筋、脆骨和黄色的脂肪。
“完美。”安宁娘欣赏自己的杰作,大言不惭地自夸道。
接着便是用料酒。五香粉,黑胡椒,盐等将剔骨的鸡腿肉抓腌,为了方便入味,安宁娘在腌制前用叉子在鸡皮上叉了几下。
在用腌料腌制鸡腿肉的间隙,将锅中烧开水,加入少许盐,将油菜,菜花,胡萝卜,香菇放入焯熟。
照烧鸡腿饭的照烧汁也很重量,两勺生抽,两勺料酒加一勺蜂蜜,调匀便成了照烧汁。
最后安宁娘将腌好的鸡腿肉煎熟,倒入调好的照烧汁,当汤汁浓稠的时候捞出,切块,将米饭,配菜和鸡肉块放到饭盒里,将剩余的汤汁淋在鸡肉上。
安宁娘的爱心午餐便当在吴师傅的学堂里最受欢迎,安雪又不是个吝啬的,每每都要同伙伴们一起分享,安宁娘怕她分来分去的自己反而吃不饱,因此将便当的分量都是做得足足,媲美成人的分量。
素食减肥计划在实施了一星期左右便宣告破产,安雪总是胃口不真心情不佳乃至晚上做梦都委屈的抽抽搭搭的哭泣。安宁娘着实狠不下心,午餐的菜单上便恢复了肉肉的身影。
“娘,你今天给我做什么好吃的了?昨天的肉末酸豆角拌饭很好吃,金巧刚才还跟我说,她昨儿没吃够呢。”安雪顶着一众羡慕的热切目光开心地扑到安宁娘的怀里,撒娇道。
安宁娘一把将安雪搂住,身子被撞的趔趄了下才堪堪稳住,“今天娘亲做的是照烧鸡腿饭配萝卜泡菜。巧儿,如果你还想吃肉末酸豆角拌饭,姨姨明儿单独给你做一份带来。”安宁娘对跟在安雪后面凑过来一脸渴望的金巧温柔的说。
“好棒!”迫不及待跟过来的金巧立刻高兴地拍起了巴掌,然后又后知后觉地羞红了脸颊,讷讷地说:“谢谢安姨,不用麻烦您特意为我单独准备,只要您给雪儿每日的午餐多加那么一丢丢的分量,巧儿就非常非常开心了。”
“一丢丢”自然也是金巧同安雪学来的新鲜词语。
“放心吧,绝对有巧儿的份儿。”安宁娘笑着应下。
正好刚刚送饭赶到的金巧娘听了个尾音,没好气地拍了自家女儿一巴掌,“你个馋嘴的猫儿,好似家里没给你吃饱饭一般,总惦记着别人碗里的,雪儿大度不跟你计较,你想过没,你抢了人家的午饭,雪儿会不会饿肚子啊。”
安雪立即维护自己的好闺蜜,一本正经地跟金巧娘解释:“姨姨,雪儿的娘亲准备的午饭分量很足,雪儿和金巧分着吃都能吃饱,您不用担心,也不要说金巧,是我想要跟她一起吃。”
“雪儿真懂事,姨姨今天做了鱼羹,你跟巧儿一起吃。”金巧娘慈爱地摸摸安雪的头顶,将手里的食盒同安雪的放在一块。
“谢谢姨姨。”安雪有礼貌的道谢。
金桥娘家里有事着急往回赶,跟安宁娘打个招呼就急匆匆地又走了。
看看日头――实际是看了随身厨房里的钟表――时间还很充裕,安宁娘便坐在安雪身旁,微笑着看着她同师姐师妹们围在一块,你一块鸡肉,她一个香菇的,你分给我,我尝尝你,嘻嘻哈哈,相处融洽。
年长些的师姐自持身段,自然不能同安雪她们混在一起互换吃食,便掏腰包朝安宁娘买肉夹馍和卤豆腐块儿来解馋。安宁娘也不多赚熟人钱,肉夹馍都便宜一文钱,卤豆腐块儿也会多给一个两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小的一个学堂里不过二十来个女学生,攀比炫富暗自较量的女孩子也不是没有,有吴嬷嬷坐镇,大多只是口头上你来我往争斗一番,自是不比说书先生或者话本里的精彩,反正无关自己女儿,如果来的早些或者当天不忙,安宁娘有时也会阴暗心理地多坐一会儿看看热闹,欣赏下夏朝闺阁女子的吵架艺术。
“宁娘,你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你给安雪带来的午饭着实太香,馋的这些小姑娘们都让家里做好吃的吃食送来,我们学堂厨房的饭菜都没人理,偶尔我下一次厨,她们都欢喜的很,现在啊,都没人捧我的场了。”吴嬷嬷走过来故作埋怨的说。
安宁娘哈哈大笑,拆穿吴嬷嬷的谎言,道:“嬷嬷,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和吴师傅着想,免得因为你做午饭太辛苦的事情,吴师傅心疼你,你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逞强。现在正好,吃中饭的学生少了,后厨厨娘一人就忙得过来,你便能轻松放手,吴师傅也不会再为这事忧愁,你看,我这不是帮你俩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嘛。您该表扬我才是。”
“呵呵呵,你是手巧心巧嘴也巧,我让你赔罪你却为自己邀功。”吴嬷嬷嗔怪道,心理却是美滋滋的。
吴嬷嬷心疼小姐为了生计教授这么多学生想为她增加些收入,自己奶大的姑娘又心疼自己不让自己辛劳,两人都有着疼惜对方的心意。
“娘,二舅什么时候来看我啊,我都想他了。”安雪在同伴里转了个圈,分出了一半的鸡肉,也得到了一堆其他的菜色堆满了饭盒,乐颠颠地回到安宁娘身边,突然问道。
安家二哥五月初来看过她们母女俩一次,登门时又拎着不少的东西,来匆匆去也匆匆,吃罢午饭就赶回了桃源乡,正是农忙季节,地里的活儿离不开人。除了母爱没得到其他亲情关怀的安雪非常喜欢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二舅,不时的就会跟安宁娘念叨二舅何时来看自己的话。
“雪儿想二舅啦?二舅心里一定也在想念雪儿呢。可是你二舅家里种地忙,不能经常来看咱们的,要知道,二舅家要靠地里种出的粮食生活,如果耽误了,那二舅可就要饿肚子了。”安宁娘轻声安慰安雪,说实话,半个多月没见到安武,她也怪想的。
安雪嘟嘟嘴,情绪有些低落,金巧凑过来,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安雪的这点小愁思很快便消散不见。
ps:
鱼鱼今日继单位全天停电,跑银行中暑后,晚上又成功地将小u盘格式化掉勒!!!
这是要作死的节奏么么么么!!!!!!
………………………………
第六十一章
许是安雪念叨得狠了,安武的耳根子总是发烧,第二日晌午便来到清风镇。
当时安宁娘卖光了白吉馍,谢绝了张大夫妻帮忙将木桶里剩下的卤肉汁水中午顺便带去清风学院的好意,左右都要回家,她打算再多卤些腊肉备用。
刚巧,袁乙丁眼界巡查走到这里,跟身边的同僚说一声后便走上前,“安娘子,正好我有事去干娘家,我来帮你。”边说边上手去拿安宁娘刚刚挑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