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风化雨(重生)-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自小离家,雨对亲情一直很渴盼,她还记得在家里时,虽然贫穷,父母感情却很好,母亲一到冬天便手脚冰凉,父亲便会将母亲的脚放在怀里,用手去握她的手,为她取暖。偶尔父亲也会带回几个地瓜或是芋头,母亲在灶火里煨下,熟了之后,一家四口围着大灶坐下,有说有笑地吃着,简直如过年一般。

    可在这里,闻人语的父亲公事繁忙不说,回来后还有各房妻妾要应付,难得来吃顿饭都能被何姨娘请走,母亲是一府主母,每天打理阖府事宜也是非常繁忙,平日里陪着闻人语最多的,也只能是这些下人,陈嬷嬷奶娘的身份便显得更加超然。从她平日的表现来看,不仅这院子里的下人服她,原来的闻人语也是极依赖她的,想来也将她当成了半个娘,所以基本她说什么,雨就照做,有她在时也不多说话,怕被她看出端倪。

    当小姐的日子,实在是百无聊赖,这闻人语曾经精通的琴和刺绣,雨是一概不会,围棋略懂一些,也是安王教的,她不愿触碰,只好看书。从前与安王一起读书时,看得大多是诗词,那时心中充满了对情爱的美好期待,见到描述情爱的诗句,便心下欢喜,越读越爱。如今她刻意避开那些诗词不看,然而闻人语看的书并不多,倒是那几本评述历代贤后贤妃的书籍,还能读的下去。

    无论是楚之樊姬,汉之卫子夫、班婕妤,还是唐之长孙、徐惠,雨一一读来,觉得她们的故事虽不尽相同,却也大体不差——女之贤者,上承夫君,下延子嗣,为皇帝广纳淑女,进言规劝,不涉政事。

    雨恍然大悟,她不是淑女,不在安王妃为安王求娶的范围内,她也不能如窦漪房、独孤伽罗一般,一步步助夫君登上帝位,安王待她好,不过是一时新鲜,她又不懂讨好,连何姨娘都不如,连做妾的资格都没有。雨合上书本,眼中有泪,嘴角却溢出一丝嘲弄的笑来。

    “二小姐还是别看那些书了吧,如今身子刚好,本该多活动活动,却整日坐在那里看书,一看起来便像着了魔似地又哭又笑,奴婢看着都觉得害怕。”陈嬷嬷站在雨的身边,软声劝道。

    雨笑看了她一眼:“嬷嬷说的是,我这便不看了。”

    陈嬷嬷也笑着说:“从前只觉得大小姐性子沉静,二小姐虽不出门,性子却是活泼的,如今二小姐长大了,反倒越来越有大小姐的风范。”

    安王妃性子沉静?只怕是心机深沉吧,雨不动声色地笑笑:“像姐姐不好么?”

    陈嬷嬷静默了片刻才说:“二位小姐将来都是人中之凤,不过,各有千秋。”

    雨思索了片刻,神情严肃起来,问道:“这些书,姐姐以前也常看?”

    陈嬷嬷点头:“夫人对二位小姐的教养并无差别。”

    雨不由得对这位奶娘刮目相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怕是安王妃现在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和这位妹妹迟早会有一争,而陈嬷嬷却早早就点醒了她,是啊,皇后只有一个,可闻人家却有两个女儿。雨微微握拳,老天爷既然让她重活一世,又给了她如此显贵的身份,她岂能浪费辜负?

    心思转了一圈,再开口时,雨带着心悦诚服地笑容,平静地说:“我的身体必须快快好起来了。”

    ————————————

    雨借着身体已逐渐康复的由头,撤了丫鬟们的陪夜,并定下辰时以前不得进入她房内的规矩。和以前一样,卯时雨便起身,在房内练功,虽然空间有限,但她只为强健身体,倒也勉强使得。

    其实闻人语倒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身子弱罢了,之前的十二年里,闻人家的过分保护,非但没有让她的身子调理好,反而越来越弱不禁风。雨内外兼修,如此数日下来,原本苍白无半点血色的脸上竟隐隐有了红光。乔氏大喜,只当是胡大夫医术高明,木槿轩上下伺候得力,少不得一顿赏赐。

    正说话间,厚厚的门帘忽地被掀开,一个英俊的少年走了进来,眉眼几乎与乔氏如出一辙,他眼神清澈,一身简肃的衣服,只腰间一块佩玉,显出富贵的身份。进门后,他也不说话,只瞅着她们微笑,雨一时猜不到他的身份,却听见乔氏惊喜地叫了一声,几乎是飞奔过去,抱住那少年上上下下打量:“诣儿,什么时候回来的?”

    闻人诣拍了拍母亲:“刚刚才回来的。”说罢又看向雨,“妹妹,身子可好些了?”

    闻人诣今年十五岁,自小拜了名师,前去师傅门下学习,每年只有临近年关才可回家,乔氏与他分别了近一年,此时激动不已,一个劲儿地擦着眼泪。雨忙展颜一笑,叫了声哥哥,说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乔氏絮絮问了一阵,才忽然想起来,忙问道:“你可去拜见过爷爷了?”

    闻人诣摇了摇头,乔氏皱眉,沉下脸道:“诣儿,你糊涂!回府第一件事怎能是到娘和妹妹这里来?赶紧去你爷爷那里,快去!若是你爷爷和奶奶不在一处,拜见完爷爷之后,还要再去见了奶奶才能过来,你是嫡长孙,这个道理还用娘再教你吗?”

    闻人诣说:“娘,您放心吧,我岂是没有分寸之人?之前听闻妹妹病得险些丧命,我再怎么说,也要看一眼妹妹确实无事才能安心。爷爷也经常教导我,要重手足之情,保护弟妹,他不仅不会怪我,反而还会高兴。”

    乔氏这才安下心来,看了一眼雨,叹道:“你和你姐姐都是聪慧的,知道讨你们爷爷欢心,语儿倒不是蠢笨,只是自小主意就大,还有这身子……一年中总有八、九个月是要躺在床上的,不能承欢你爷爷膝下,诣儿要多帮帮你妹妹,别让你爷爷动了二房那几个孙女的心思。”

    雨忙道:“娘,我的身子已经好多了,不必太过担忧。”

    乔氏笑起来:“是啊,这次真的看着比以前好多了,娘以前只盼着你能稍有起色,有了胡大夫的妙手回春,怕是也可期待着痊愈的那一天了。”

    闻人诣高兴地说:“我这就去拜见爷爷,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雨默默地想,以前总听闻大户人家兄弟姐妹之间争斗得厉害,可如今看来,至少闻人诗、闻人诣这两人对闻人语这个妹妹,确是真心实意得很。

    不消一个时辰的工夫,闻人诣便又回来了,细细问了雨的病,闲话了一会儿。此时乔氏已从与儿子重逢的喜悦中冷静下来,开始问闻人诣的学业。

    说起闻人诣的这位师傅,可是大有来头,他姓王名夬,号空谷山人,多少人曾请他出山从政,却都被他一一拒绝,只说自己潜心治学。王夬教出了许多大才,如今俱在权力中枢,他年事已高,已不再轻易收徒弟,乔氏为了让他收下闻人诣,动用了夫家和娘家的一切关系,也是闻人诣自己争气,最终入了王夬的眼,收为关门弟子。

    乔氏事无巨细地问着闻人诣在王夬门下吃得可好,住的可好,学些什么,闻人诣一一答了,雨也凝神细听。

    王夬学识渊博,涉猎杂家,亦会按照各个学生所长单独授业,独不讲儒学,想来这也是他不愿意出山入仕的原因之一。夏朝虽不独尊儒术,允许百家齐鸣,却也依旧尊孔拜孟,童子必学五经,以礼教化。王夬不讲儒学,教的全是权谋之术,兵家诡厄,如何为臣,如何说君。

    乔氏听了一会儿,知道儿子学得不错,便去张罗着做些好菜给他补身子了,雨却兴致颇大,一句一句听得分明。

    闻人诣很惊讶,一年不见,他体弱多病的妹妹居然会对这些有了兴趣,却也并没有多想,当雨提出想看一看这些书时,他便爽快地一口答应了。

    雨淡淡一笑,她从小就明白,要想活下去,就需有一技之长傍身,从前她是个贫家女,所能学的也只有那一身武艺而已,即便成了最靠近他的人,也只能躲在他的身边,护卫他的安全。可闻人语不同,能走的路不同,所要学的自然也不同。既然他想要的是那个皇位,那么她很想知道,在得到它的这条路上还需要做些什么。

    。。。
………………………………

第10章 (十)

    日子过的飞快,还没能看完一本《鬼谷子》,新的一年已经快要到了。护国公府张灯结彩,下人们也都洋溢着喜悦。

    除夕前一天,乔氏带着雨去拜见护国公和国公夫人,护国公年纪还不到六十,许是早些年行军打仗的缘故,看起来更老相一些,他面色深沉,眼神凌厉,不怒自威。国公夫人倒面容和蔼,拉着雨在她身旁坐下,细细问了一气,又拿糕点给她吃。

    护国公在一旁默默听了,忽地说:“如今身子既好全了,功课也不可落下,诗书少读一些,怡情即可,多读些女书,除此之外,史书也可看一些。”

    雨忙正色称是,国公夫人笑着说:“这次一病,倒是长大了,以往哪会这么规规矩矩回话呀,总拿了一堆歪理给你爷爷说呢。”

    雨心头一惊,忙抬眼看向护国公,却见他面露赞许的神色,这才稍稍放心。想着从前记下的这位护国公虽出身军旅,但喜好读书,更希望儿孙多读书,便大着胆子说:“不知爷爷觉得我可以读哪些史书?”

    护国公道:“四史都可看看,先从《史记》看起,再看《汉书》。”他见雨一副凝神细听的样子,又说:“《史记》参古酌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历代作史者,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太史公之著,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而班固《汉书》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皆为奇作也。”

    雨肃容道:“《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我记下了,爷爷博学,想必早已参透,我一定认真读来,向爷爷讨教。”

    护国公有些惊讶,没有想到孙女尽然真的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不禁微微一笑,转头吩咐道:“把我书房里的四史都给语儿送去。”

    雨一副不胜欣喜的样子,国公夫人掩嘴笑道:“都送去?别读个女秀才出来!”

    护国公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语儿将来的路还远,既好学,多读一些也无妨。”

    护国公年轻的时候行军打仗,并未读过什么书,后来得了军功,却也一直未被太。祖爷重用,很是郁郁寡欢,这才体会出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发奋苦读。直到姐姐做了太后之后,开始重用他,原本朝堂之上都很不服气他这个“太后外戚”,可他却真的拿出了真本事,协助皇帝治理朝堂,并教导了两个儿子,居高位而不庸,一下子便堵住了悠悠之口。再加上护国公虽是带兵出身,两个儿子却分毫也不沾染兵权,更是让皇帝十分放心。

    雨倒是真的高兴,既遂了她的心意,又可以替闻人语讨好这个爷爷,何乐不为?可最高兴的还是乔氏,见女儿转了性,又得了爷爷的赏赐,她激动得不知怎么才好,双眼直放光。乔氏娘家门楣并不算高,当年闻人氏还未受重用之时,她与闻人哲倒也算门当户对,后来太后大力扶持外戚,把乔氏的父亲也进了侯爵,世人谈起,多对她羡慕不已,但她非常明白,此生自己娘家的兴衰也须得仰仗夫家了,于是便更盼望着儿女出息,将来可以让自己稳坐国公夫人的位置。

    回去的路上,乔氏一个劲儿地夸赞女儿:“长大了,开窍了,阿弥陀佛,真是菩萨保佑,娘这下可以放心了……”

    雨微笑地听着,忽地前面岔路转出两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少年,他们长得极像何姨娘,虽然年纪还小,但已能看出俊秀的容颜,他俩看见乔氏,忙行礼道:“给母亲请安。”身后跟着的下人也跪了下来。

    乔氏敛了方才的笑容,换上一副和蔼而疏离的微笑让他们起来,这便是何姨娘的那一对双胞胎了,雨略福了福身:“二哥、三哥好。”

    闻人诤和闻人诰回礼道:“妹妹好。”

    乔氏问:“诤儿诰儿这是要去哪里?”

    闻人诤说:“回母亲的话,我和弟弟正要去给爷爷奶奶请安。”

    乔氏点头道:“好,那便快去吧。”

    闻人诤和闻人诰站到一边给乔氏和雨让路,雨走过时,侧头望了望他们,也不知是他们当中的谁,忽地想张嘴跟雨说话,却被另外一个拉了拉,便没有说出口。他们兄弟俩长的太像,连衣服都穿的一样,实在难以区分,雨好奇地回头又看了一眼他们,那兄弟二人也正看着她,雨实在不解,也只得随着母亲走远了。

    直到回了屋,乔氏关上门,才对雨说:“那两兄弟整日地找你玩耍,也不知安的什么心,明知道你身子不能吹风,还总拉着你去院子里疯玩,如今你身子刚好,天气又冷,别再理他们了,再要来找你,只找借口推了去。”

    雨点头应是,心里默默想着,闻人诤和闻人诰只比闻人语大一岁,大概是这府里年纪最相仿的孩子了,只不过隔着嫡庶这层关系,怕是没有那么多的兄妹情深。

    ――――――――――――――

    第二日便是除夕,一大早乔氏便张罗着忙去了,雨无所事事,练功之后,便在房里看书。因想着晚上要守岁,雨午后特意多睡了一会儿,醒了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丫鬟们忙不迭地伺候着她换衣,梳妆。穿的是新制的冬装,大红色的,象征着新年的喜庆。脸上少不得要擦些脂粉,雨不太习惯,只吩咐她们少抹一些,闻人诣掀开门帘进来,见雨还未打扮好,便在一旁坐着等她,一边喝茶,一边与她闲聊。

    雨很乐意跟闻人诣聊天,问的多是书里一些看不太明白的地方,闻人诣也耐心地一一为她讲解,直到乔氏身边的大丫头春桃来催促,他俩这才一同去了护国公府的正堂。除夕之夜,阖家团聚,除了出嫁的安王妃,所有人都要来吃团圆饭,护国公、国公夫人、闻人哲、乔氏四人坐在主桌,护国公的妾侍坐了一桌,闻人哲的妾侍也坐了一桌,剩下闻人语这些小辈们坐在另外一桌,最小的弟弟闻人诹不满周岁,还不会走路,便由奶娘抱着跟他们坐在一起。

    护国公心情很好,简单说了几句,大家一起敬了酒,便叫了开席,几个丫头忙着上菜,每桌都上了十几碟的小菜,看着十分精致。闻人诣夹了一块糯米糖藕给雨道:“你的最爱,少吃点,容易积食。”

    刚满四岁的闻人谌闹着说:“大哥,我也要。”闻人诣也笑眯眯地给他夹了一块。

    双胞胎兄弟坐在雨的左边,其中一人歪过头对雨说:“妹妹,你的身子好多了吧?”

    雨点点头:“好得差不多了。”

    他见雨一直盯着他们看,笑了笑说:“你不会又分不出来我们俩了吧?”

    雨微笑着没有说话,另一个兄弟说:“妹妹可是除了娘以外最能认出我们的人,连爹有时候都会喊错,可妹妹绝不会。”

    雨紧张起来,想了想道:“我这次生病之后,总觉得头晕,有些事情也记不大清楚了。”

    闻人诣也说:“是啊,妹妹这次病来得十分凶险,娘给我的信上说妹妹几乎是九死一生,我都吓了一跳,原本还想在老师那里再待上几天,也早早提前回来了,还好有惊无险。”

    兄弟两人对看一眼,眼神有些闪烁,雨捕捉到这个奇怪的神情,暗暗上了心。其中一人对雨说:“我们一直说要来看看你,可母亲总说你需要静养,一直也不敢去打扰你。”

    雨道:“二哥三哥有心了,我确实病得昏昏沉沉的,什么也不知道,不过如今已经大好了。”

    坐在雨身旁的那个转过脸来,指着自己的左眉笑看着雨道:“身子看着是好了,可精神好像还没恢复过来,你不会连这个都忘了吧?小时候咱俩一块儿玩耍的时候,我摔了一跤,便留下了这个小疤,你从此就说,有疤的是二哥,没疤的是三哥,爷爷还总说,你是为了区分我和三弟,特意给我留的疤呢!”

    雨细细看去,闻人诤的左眉上方果真有一个肉色的小疤痕,只是不细看却看不出来,雨笑着说:“我想起来了,是这么回事。”

    闻人谌探着身子好奇地来看,拍手笑着学舌:“有疤的是二哥,没疤的是三哥!”

    小弟弟闻人诹也来凑热闹,冲着闻人谌的碗啊啊直叫,奶娘赔笑说:“小少爷怕是馋了呢!”忙低下头去哄,“小少爷,您可不能吃那个,这牙才冒了这么点尖尖呢!”

    闻人诹生气地用手拍着桌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奶娘没办法,只得说:“好吧好吧,只舔一口,可不能咬呀!”说着,夹了一块糯米糖藕送到他的嘴边,闻人诹伸出小舌头舔了两口,露出满足的笑容,又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护国公见小辈们这桌笑得热闹,不觉也含了丝笑,问道:“你们在笑什么?”

    闻人诣站起身回话:“爷爷,是诹弟弟看见糯米糖藕馋了,张着嘴要舔呢。”

    奶娘很有眼色地把闻人诹抱了上来,护国公笑着伸手接过,也夹了一块糯米糖藕逗他,闻人诹一把含住,大口吸允,逗得一桌子人都笑了起来。

    乔氏瞟了一眼何姨娘的神色,只见她神情有些紧张,一直盯着主桌看,微微一笑道:“诹儿是咱们护国公府的小少爷,田氏有功,可这位份却一直没抬上来,如今诹儿也快满周岁了,爷不如赏个恩惠,进为姨娘吧。”

    闻人哲看着小儿子,本就心情愉悦,又抬眼看了看护国公和国公夫人,见他俩都没有反对,只一味逗着闻人诹玩,便带着丝笑意说:“夫人做主便可。”

    田氏原是何姨娘院子里一个洒扫的小奴婢,虽出生极低,可长得却很有几分颜色,何姨娘坐月子时不方便伺候闻人哲,便让她钻了空子。之后的几年里,何姨娘对她处处打压,一直是以通房的身份住在何姨娘的院子里,过得连奴婢都不如,两年前,她抓住了机会缠住了世子,还有了身孕,这才进了侍妾,独自开了院子居住。何姨娘早就对她恨的牙痒痒,也不知吹了多少枕头风,才没让闻人哲给她进姨娘的位份,可如今,乔氏轻巧巧的一句话,洒扫小奴就变成了和她一样的身份。

    田氏骤然得了恩宠,喜极而泣,忙上来磕头谢恩,何姨娘气得脸都白了,但也少不得跟着旁人一起向她恭喜。

    笑了一阵,奶娘将闻人诹抱了下去喂奶,丫鬟们也撤了小菜,将一盘盘的热菜端了上来。雨一边吃着菜,一边想,抬个姨娘对乔氏来说不算什么,可却是一步最好的制约住何姨娘的棋,乔氏平日在儿女们面前,倒是一个慈母的形象,却也并不是一点心机都没有,而她的女儿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想到安王妃,雨的眼神黯了黯。

    。。。
………………………………

第11章 (十一)

    吃罢年夜饭,一大家子人随着护国公来到了庭院之内,早有下人在远处备下了烟花,待护国公和国公夫人落座后,便开始燃放。绚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一时间机灯朗达,花火争明,流星上飞,地鼠旁窜,所有人都仰着脖子,看得目不转睛,雨凝视着一闪一闪的天空,眼睛泛酸。

    三年来,每一个除夕,她都是和安王在宫中度过的,皇宫之内燃放的烟花,比护国公府的更加绚烂,安王总是陪在皇后身边,雨站在稍远一些的位置,当她从漫天的烟花中收回目光时,总能发现安王正含着一丝笑意望着自己。

    回府的马车上,雨问他:“殿下怎么不喜欢看烟花?”

    李泓却搂紧了她,笑着道:“我看的人比烟花更加美丽。”

    天空重归黑暗,人们说说笑笑地离去,雨却依然站在原地,烟花再美,也只有一瞬,就好像她与安王。今晚皇宫的烟花一定绚丽夺目,曾经,雨只能隐藏在人群中,默默地仰望着他,而安王妃却能正大光明地站在他的身旁,携手看这漫天彩光。

    闻人诣看着雨的神色不对,奇怪地问:“妹妹,怎么了?”

    雨回过神来,忙露了个笑容:“没什么,我们回去吧。”

    一大家子人一起守岁,说有趣也有趣,说无聊也无聊,后院女人们的聊天,看似是闲聊,却句句都打着机锋,闻人诣和闻人诤在一旁下棋,闻人诰站在旁边看,护国公和闻人哲说着一些朝堂之上的事,雨本有心想听一听,却一直被闻人谌缠着玩花灯,雨想了想,现在的闻人语也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若是对这些没了兴趣,反而容易惹人怀疑,只好也耐下性子来陪着他玩。

    护国公和闻人哲的谈话时不时有些字眼落在了雨的耳朵里,皇后如何如何,安王如何如何,雨心生一计,对着闻人谌说:“我们来玩躲猫猫吧!”

    闻人谌拍着手说:“好呀好呀!”

    雨用帕子去蒙他的眼睛:“你不许偷看,从一数到百,再来找我!”

    闻人谌乖乖地蒙着眼睛,趴在丫头的怀里认认真真地开始数起来,雨绕到护国公和闻人哲的后面,躲在了屏风之后。

    只听见闻人哲说:“父亲,皇上命您亲自教导齐王,究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