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富家子-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恍然的神色,很显然,他们已经想明白海禁和海盗倭寇之间的联系了。

    杨聪紧接着又道:“有时候做人不能太迂腐你们知道吗,朱纨朱大人够守规矩吧,结果如何?他就是太守规矩了,而忽略了东南百姓的利益需求,你们知道吗?还有,朝廷为什么连几十万两军费都拿不出来,你们想过吗?”

    卢镗和刘显还是没有开口,不过,他们脸上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杨聪等他们思索了一会儿,这才继续道:“你们应该也知道,海商豪门是怎么做这生意的,他们可曾考虑过朝廷的利益?我只希望你们能明白,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不做,海商豪门同样会做,我做了,不管东南还是西南,甚或是西北,打仗都不会缺军费,而海商豪门做了,一文钱都不会给朝廷用。”

    卢镗和刘显又对望了一眼,还是卢镗拱手道:“大人,我们都是武夫,不懂这些,我们只知道跟着大人,便能百战不殆!”

    这话已经很明显了,他们不管杨聪怎么做,他们只想跟着杨聪打胜仗!


………………………………

第三卷 第一五九章 同科

    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思明府,永安州。

    这里可以说是大明最小的州府了,其面积甚至还没半个惠安县大,而且其境内多山,从临近海岸的州城往西不到十里便是十万大山了。

    那可真是十万大山,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山,山头估计都不下十万个,由于山太多,地又不平,所以,永安州的农田很少,除了靠近海岸那一条不到十里宽的盆地,其他地方几乎都无法种植粮食。

    土地如此匮乏,再加上海禁严厉,又不能造大船出海捕鱼,这里的老百姓的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

    这天,永安知州马九德突然如同发了疯一般出通告,命整个州府所有劳力,全部在州城附近的小渔港集合。

    好吧,整个州府所有劳力听上去着实有点吓人,不过这永安州总共也就四五万人口,按一家五六口出个劳役的标准能召集的劳力其实也就不到一万人,而且这劳役很少集中在一起征召,有很多人今年都已经服过劳役了,所以,最后来到小渔港的也就三四千劳力。

    不过,三四千人对于一个屁大点的渔港来说已经是够吓人的了,整个渔港甚至都挤不下这么多人,很多人都只能站在渔港旁边的海滩上,傻不拉几的等着。

    这知州大人到底要干什么呢?

    马九德这会儿的确有点疯了,不过,他这个疯并不是脑壳出了问题,神经不正常,而是高兴的要疯了。

    因为西南五省总督,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兵部尚书杨聪要来永安州了!

    话说人家总督大人来永安州跟他有什么关系呢,杨聪可是管着西南五省,他一个屁大的州府知州在杨聪眼里就是个芝麻官而已,难道,他还想凭借这个机会一飞冲天不成?

    他的确是这么想的,因为他跟状元郎杨聪是同科啊,他也是嘉靖十四年乙未科进士!

    这年头同科之谊可是有说法的,要认真来说甚至堪比同门,当然,这也要看双方的想法,你要不想搭理同科,随便寒暄几句也就过去了。

    马九德当然不想只跟杨聪寒暄几句就过去了,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能巴结上杨聪,他就发达了。

    所以,他就如同发了疯一般,把全州的劳力全部召集到了州城旁的这个小渔港。

    那么,他到底要干什么呢?

    正午时分,所有人都晒的口干舌燥之际,知州大人马九德终于出现了。

    他的出场方式很特别,他竟然知州衙门的官员和衙役抬着桌椅跟在身后,就好像要在渔港码头摆酒席一般。

    这知州大人到底什么意思呢?

    你说你要办酒席的话最少也得准备四个凳子吧,一个凳子一个桌子办什么酒席,而且这凳子和桌子也不用知州衙门里的官员和衙役来抬啊,知府衙门本就人少,衙役根本就没几个,这个大家都清楚,何必劳烦州判甚至同知大人帮你抬桌子呢,只要你一声令下,大家还不得给你抬过来百十套桌椅啊!

    马九德可没管四周这些劳力好奇的目光,他这会儿都高兴的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在一众老百姓的问好声中,他终于来到了港口唯一的码头上。

    这时候桌子和凳子的作用终于体现出来了,只见他命人把桌子和凳子往码头上一摆,然后一脚踏上凳子,一脚使劲往地上一蹬,嗖的一下就站到了桌子上面。

    “啊!”,四周的老百姓忍不住惊呼一声,也不知道是在赞叹这知州大人身手敏捷呢,还是觉着这家伙脑壳进水了呢。

    马九德站在桌面上,兴奋的扫视了一圈,随即便激动的大喊道:“乡亲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五省总督,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兵部尚书杨聪杨大人要来我们永安州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吗?

    四周的老百姓貌似并不卖账,这年头,越大的官就越贪,马九德这个还算是好的了,起码不贪,也没有向老百姓征收苛捐杂税,要来个总督大贪官,还不得把整个永安州的地皮都刮去一层啊!

    马九德一看四周老百姓焦虑中略带畏惧的表情,不由满脸黑线。

    这帮家伙,怕是被贪官污吏给贪怕了吧。

    这年头的贪官污吏着实可怕,他来到这永安州的时候大街上的小孩甚至衣服都没得穿!

    没办法,他的前任收的苛捐杂税太多了,这永安州本来就是个穷地方,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钱交税,老百姓只能把买布做衣服的钱抠出来交税了,所以这边小孩一般都没什么衣服,大人能有几块破布遮体就算不错了。

    他也算是难得的清官了,治理了三年,这里的老百姓基本都能吃个半饱了,家家户户也都添置了一些衣物,不像以前大人都穿的跟乞丐一样,所以,听闻他要调走,这里的老百姓那是哭天抢地,拼命挽留,就这样,他竟然又神奇的留了下来,连任了。

    其实,这压根就不是老百姓拼命挽留的结果,他之所以能留任,皆因这地方实在是太穷了,根本就没什么油水,一般官员都不愿来这里就任,正好,这里的老百姓又拼命挽留他,布政使司的人干脆就上报吏部把他给留了下来。

    他倒是无所谓,因为他就是个三甲进士出身,上面又没什么关系,能当上知州都是因为他在地方上竭力为老百姓办事,业绩特别出众,官声也相当的好,再加上永安州这鸟不拉屎的穷地方但凡有点关系的都不想来,他才幸运的中奖了。

    至于再往上升,他以前压根就没想过,反正在哪里当知州都一样,留在永安州就留在永安州吧。

    没想到,阴差阳错,却让他等到了这么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当然知道下面老百姓怕什么,他们怕这总督大人是大贪官呗。

    杨聪可不是什么贪官污吏,他连忙大声解释道:“大家放心,总督大人是清官,有名的大清官,他每到一个地方,不但不贪,还自己掏钱给老百姓谋福利呢。”

    真的假的?

    人群中有个愣头青忍不住问道:“知州大人,你说那总督大人不贪,那你招我们来干什么呢,不会是为那位总督大人盖别院吧?”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盖什么别院!

    马九德连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是因为总督大人要率大军在此登陆,所以,本官招大家来扩建港口。”

    这会儿的永安港的确不适合大军登陆,因为整个港口就一个小码头,连蜈蚣船靠上来都比码头高一节,要苍山船靠上来,恐怕悬梯的高度都不够,所以,杨聪才命这里的知州先期把码头扩建一下,搭建几个供蜈蚣船和苍山船搭靠的码头。

    不过,杨聪可压根就不知道这里的知州跟他是同科,这会儿一科进士可有三百多人,他甚至二甲那几十号人都记不清,更何况是三甲。

    顶点


………………………………

第三卷 第一六〇章 误会

    马九德扩建港口,扫榻以待,等候了数日,杨聪终于率船队如期而至。

    这家伙,当看到海上遮天蔽日的风帆,永安州的老百姓不由惊的目瞪口呆,大明什么时候有这么多战船了,在他们印象中大明水师能有几十艘大型战船就算不错了,他们哪里会想到,大明水师的大型战船竟然多大数百艘。

    壮观,真是壮观啊!

    其实苍山船并不能算是大型战船,十几丈长的福船才是真正的大型战船,只是在永安州的老百姓眼里,这几丈长的苍山船和蜈蚣船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大船了,要知道他们平时在海岸附近打渔用的渔船都不能超过一丈长。

    马九德这会儿已经激动的不行了,原本他就在期待杨聪的到来,没想到杨聪竟然会携带数百艘战船前来,这阵仗,着实让人热血沸腾啊,谁又不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呢。

    正当他搓手等候之时,一艘样式别致的苍山船已然靠上了他所在的码头,先是二十余个锦衣卫飞奔而下,将码头护了个严严实实,紧接着,五省总督杨聪便在一众文臣武将的簇拥下昂首阔步的走了下来。

    马九德见状,连忙上前拱手作揖道:“永安州知州马九德参见总督大人。”

    杨聪闻言,眉头暗暗一皱,马九德?

    这“九德”可不是个好名字,虽说他知道这“德”是道德的“德”,但陈九德已经让这“九德”二字成了个污名,名德而无德,着实有点令人反感。

    当然,他也知道这马九德并非陈九德,他只是暗暗皱了皱眉头,随即便微笑道:“马大人辛苦了,半个月前,听闻水师哨船回报,这里还只有一个低矮的小码头呢,没想到这才十几天时间马大人便能将港口扩建城这副模样,不错,不错。”

    马九德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谦虚道:“总督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大人领导有方,下官只是听命行事而已。”

    这马屁拍的,怎么这么生硬呢?

    杨聪又是暗暗皱了皱眉头,这才微笑道:“马大人,不知驻军和屯粮之所可否准备好了?”

    马九德连忙点头道:“准备好了,准备好了。”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挥手道:“那就麻烦马大人先带我们过去看看吧。”

    马九德闻言,连忙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便带头往城中走去。

    这永安州虽小,但州城并不是一座小城,因为大明的州府县城都是按一定的规制修建的,按标准来说一个州城最少也要能住下两万户左右,而一个县城能住下一万户左右就算是大的了,所以,永安州城看上去足足比惠安县城大了一倍还不止。

    不过,一进城门,杨聪眉头又皱起来了。

    整个永安州城南门附近竟然是空的!

    他仔细往四周看了看,有些地方还能看出房屋拆除的痕迹,这就证明,这里原本应该是有老百姓居住的。

    这家伙,难道不会是为了讨他欢心把原本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全部赶走了吧?

    他刚下船时看到新港口的好心情在这一刻全没了,他虽然不反感别人拍马屁,但是,为了拍马屁而劳民伤财他却很反感。

    他忍不住微怒道:“马大人,本官不是命人跟你交待过了,尽量不要扰民,随便在城里找块空地就行了,你这迁走了多少住户啊?”

    马九德见状,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下官没有迁走多少住户,大人有所不知,因为前些年闹海盗,广西都司也曾派人在这里驻扎,所以,这城南原本就清空了,这几年也没多少人搬过来住,毕竟谁也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又要驻军不是。这不,这次,听闻大人要率军在此驻扎,下官便将几个破落户迁去别处了。”

    才迁走几个破落户,不大可能吧?

    杨聪脑海里不由出现惠安县城的画面,惠安县城可不是这样的,别说是城门附近的区域了,就算城墙四角那也住满了人啊,这永安州虽穷总不至于州城里面都没人住吧?

    杨聪抬头看了看远处的街道,随即冷冷的问道:“永安州城总共有多少住户?”

    马九德都在这当了好几年的父母官了对这里的住户数量自然是熟悉的不行了,他不假思索道:“永安州城共计有两千三百一十六户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口。”

    什吗?

    杨聪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下意识问道:“永安州城里面总共才住了一万多人?”

    马九德连忙点头道:“是的,大人,永安州本就只有四万多人,将近三成住在城里已经算是多的了。”

    杨聪闻言,不由目瞪口呆,一个州竟然只有四万多人,有没有搞错,惠安县都有十多万人口好不。

    好吧,这都怪他自己功课做的不够,他只是想将永安州城作为屯粮中转之所,所以并没有关注永安州有多大,更没有查过永安州有多少人口。

    他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这才温声道:“马大人,抱歉啊,本官以为这城中最少有两三万户呢。”

    马九德闻言,连忙赔笑道:“没什么,没什么,大人爱民如子,不忍劳民伤财,下官钦佩还来不及呢。”

    这么大个州城,竟然只有两千多户,也就是说里面驻扎十万大军都不成问题啊。

    杨聪原本是想着先把永安州的屯粮之所建好,再考察一下,看哪里适合驻军呢,现在看来,这永安州城貌似就是个不错的地方。

    想到这里,他不由抬手道:“广西地图。”

    很快,两个亲卫便将一副巨大的广西地图展开在他面前。

    他手下罗洪先就是专门画地图的,大明各地的地图罗洪先都仔细核查并且按新的画法重新画过了,他手里自然不缺地图,来广西之前他便命人将这里的地图放大备用了。

    这地图上永安州的地方其实并不小,只是九成的地方都是山地,他原本以为山地也是可以住人的,现在看来,这地方的山地应该是没有住人了。

    他仔细看了看,随即问道:“此处可有通往安南的通道?”

    马九德毫不犹豫的摇头道:“没有,这里与安南相距虽然不到百里,但是中间隔着十万大山,山中根本没有道路。”

    杨聪又指着地图上的海岸线道:“要是沿着海岸修过去费不费劲?”

    马九德皱眉沉思了一下,这才估摸道:“如果纯靠本州劳力,恐怕得耗费一年左右。”

    杨聪追问道:“永安州能征召多少劳力?”

    马九德不假思索道:“如果纯用劳役的话,恐怕只能征召两千左右了,因为今年大部分人都服过劳役了,如果出钱又或者出粮征召,应该能征召九千左右。”

    杨聪又追问道:“你这耗时一年是按两千人计算的还是按九千人计算的。”

    马九德毫不犹豫道:“当然是按九千人计算的。”

    九千人,耗费一年时间便能修出通往安南的通道,也就是说,十万人最多只要耗费一个多月便能将这通道修出来,看样子,在这里屯兵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啊。

    顶点


………………………………

第三卷 第一六一章 小弟

    杨聪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又在永安州城巡视了一圈,心中已然有了定论。

    他发现永安州城的确是个屯兵的好地方,这里不但地理位置绝佳,而且还有一座现成的城池,如果在这里屯兵,压根就不用担心粮食安全的问题,更不用担心会被偷袭。

    最重要的,这里还有个现成的港口,从福建、浙直等地运送粮食过来都相当的方便。

    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进军安南,要么屯兵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南宁府,要么屯兵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昆明府,至于原因,大抵是因为这两府相对来说比较发达,如果朝廷粮草运送不及,还可以在当地想点办法,筹集点粮草应应急。

    当然,杨聪压根就不用担心粮草的问题,只要是船队能抵达的地方,哪怕是穷乡僻壤都没关系。

    这屯兵之所大致确定下来,杨聪就开始安排大军驻扎之地和屯粮之所了,他在永安城南的空地上忙活了大半天,直到夜幕降临,才走进临时搭好的帅帐,准备随便吃点东西,然后就躺下休息了。

    这时候他才发觉,永安知州马九德好像整个下午都陪在他身边呢,这家伙又是组织劳力帮他搭建屯粮之所,又是号召老百姓给先期抵达的一万步卒烧水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直到这会儿,人家还一直跟着他呢。

    他招呼马九德在客位盘坐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好奇道:“马大人,你不用处理州府事务的吗?你要有事径自去处理便成,不用老是陪着本官。”

    马九德闻言,不由尴尬的道:“大人,这永安州地小人少,再加上民风淳朴,本就没多少事情要处理,下官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给大人帮帮忙是吧。”

    嗯,这倒是实在话,一个州城才万余人的小州府估计事情还没惠安那样的大县多呢,原来的惠安知县刘守良杨聪就比较熟悉,那伙计一天好像也没什么事。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淡淡的道:“这时候也不早了,要不马大人留下来跟本官吃个便饭?”

    这话的重点是前面一句“时候不早了”,他这意思是在委婉的逐客呢,至于什么吃便饭什么的,那就是客套话,军营土灶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要请人吃饭他也不会在这地方请不是。

    读书人说话一般都这样,就算是想让人赶紧滚蛋也不会直接说,而是通过各种委婉的方法表达。

    他倒不是反感这个马九德,主要他这一天先是在海上漂了半天,紧接着又在这永安州城忙活了半天,他早就累的不行了,这会儿他真没精力招待一个小小的知州了,他只想赶紧吃点东西,然后睡觉。

    没想到,马九德竟然连连点头道:“好,好,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卧槽,你这家伙,怎么就没点眼色呢?

    杨聪不由满脸疑惑的看向马九德,这家伙,不会还有什么事吧?

    果然,马九德一看他这样子,立马舔着脸赔笑道:“嘿嘿,嘿嘿,状元郎是不是不记得小弟了?”

    小弟?

    杨聪闻言,不由满脸黑线。

    这家伙虽然年纪不大,但最少也有三十多了,自称小弟是个什么意思?

    马九德没有称呼他总督大人,而是叫他状元郎,这就是攀私交的意思了,这点他倒是明白,问题他对这家伙根本就没一点印象啊。

    什么叫不记得了?

    我压根就没跟你打过交道好不。

    他仔细回想了一阵,这才问道:“马大人,我们以前见过吗?”

    马九德这个尴尬啊,很明显,杨聪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要一般人对他这口气,他就算不翻脸,估计也得起身走人了,问题这状元郎就不是一般人啊。

    他只能继续舔着脸赔笑道:“状元郎不记得小弟也正常,毕竟小弟才位列三甲,和状元郎差远了。”

    位列三甲?

    杨聪恍然道:“你也是乙未科进士出身?”

    马九德连忙顺势拱手道:“小弟不才,正是乙未科三甲第三十八名,还请状元郎多多关照。”

    说完这话,他脸都臊的通红了。

    他并不是那种溜须拍马之徒,要换做是刚中进士那会儿,这种话他是决计说不出口的。

    不过,经过这十来年官场的摸爬滚打,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年头,当官还是得靠关系,要没关系,你再有才华,再努力,那都是假的。

    他并不是那种混吃等死之徒,他也有理想,有抱负,他也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所以,他才会选择拉下脸面不要,来巴结杨聪。

    当然,要杨聪官声不好,是如同严嵩那般的大贪官,他也不会背着自己的良心去巴结。

    马九德这巴结上司,拉关系都要选对象,杨聪收小弟自然也要选对象,不是什么人在他面前自称小弟他就会真把人当小弟,要知道官场上可不是只有站错队,跟错人才会倒霉,收错小弟同样会倒霉。

    其实杨聪在永安州城里转的时候也暗地里观察过了,从老百姓的表现来看,这马九德为官应该还算是比较清正的,因为老百姓见着他并没有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也没有什么畏惧之色,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敬仰或者信任。

    这年头,这种清官的确不多。

    不过,光是为官清正还没有用,脑子还得灵活,还必须懂得变通,要像朱纨那样,脑袋一根筋,那也不是什么好事。

    杨聪思索了一会儿,随即问道:“马大人,我率船队入港的时候发现港口附近有不少渔船啊,朝廷不是禁海吗,你这纵容治下百姓出海捕鱼,难道就不怕朝廷追究吗?”

    这!

    马九德闻言,不由一愣,他可不知道这会儿杨聪正私底下发展海上贸易呢,他要知道杨聪自己在违反海禁做生意还跟他说这个,肯定会哭笑不得。

    正因为他不知道才会愣住的,总督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