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富家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可不想做无名英雄,他希望,朝廷官员能知道,至少那些看海商豪门不顺眼的官员能知道,他跟海商豪门龙溪陈氏较量了一回,而且还赢了。

    而这赵炎,为官清正,颇富盛名,正是个上好的传声筒。

    当然,如果能把这么一位颇具前途的地方大员拉入自己的阵营,那更好。

    想到这里,他假装关切道:“赵大人,你怎么了?”

    赵炎忍不住摇头叹息道:“唉,真是祸从口出啊,当初本官初到东南,还不了解这边的情况,着实有些狂妄了。”

    徐阶装作大义凛然道:“什么狂妄不狂妄,海商豪门所为本就有违朝廷法度,赵大人刚正不阿,实乃我辈楷模,下官着实钦佩,至于龙溪陈氏,他们总不能无法无天吧?”

    赵炎闻言,眼中不由一亮,这徐阶可不是一般人,他们阳明一脉可是堪比海商豪门的存在,要不然,他当面顶撞首辅张孚敬就不是“平级下放”到泉州府这么简单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得什么结党营私的嫌疑了,结不结党,营不营私已经不重要了,躲过这一劫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这里,他郑重的拱手道:“徐大人,多谢了。”

    这意思,就代表他要向徐阶,或者向徐阶身后的阳明一脉靠拢了。

    徐阶闻言,郑重的点头道:“好说,好说,只要我们精诚合作,总能共渡难关的。”

    他这个“我们”咬的很重,这意思,只要你有心,大家以后就能成为自己人。
………………………………

第一卷 第六十五章 谁在明,谁在暗

    阳明一脉指的就是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名臣,新建伯王守仁开创的阳明学派,这会儿王守仁已然去世,就剩下其弟子和传人了。

    阳明一脉中最有名的当属阳门七子:王畿、钱德洪、冀元亨、王艮、聂豹、何廷仁、邹守益,另还有穆孔晖、王道、黄直、黄宏纲、闻人诠等王守仁的门人,而徐阶正是阳门七子之一聂豹的学生。

    嘉靖一朝,或者说嘉靖前期和中期,朝堂之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的现象还没有万历朝党争那么厉害,起码在严嵩上台掌权之前朝堂上下还没有什么打出旗号的朋党。

    当然,没有打出旗号并不代表朝堂上下就没有朋党,比如阳明一脉、海商四大豪门,还有各地乡党等,这些团体虽然没有摆明了跟外人说,我们是一伙的,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联合起来党同伐异,其本质已与朋党无异。

    赵炎之所以内心感到孤独无助,甚至隐隐有些惧怕,就是因为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投靠任何朋党,面对在东南权势熏天的海商豪门,他可以说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所以,徐阶一伸出橄榄枝,他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

    徐阶这会儿其实也有点吹牛逼的嫌疑,因为阳明一脉在东南并没有什么势力,要真跟海商豪门硬拼,他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这会儿他也不是阳明一脉的代表人物,他只是阳门七子之一聂豹的学生而已,这会儿阳明一脉的代表人物是阳门七子中的王畿、钱德洪和王艮,连聂豹都排不上号呢,他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阳明一脉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大到海商豪门也要有所顾忌,他就算不能代表阳明一脉,龙溪陈氏也不敢把他当个没后台的孤魂野鬼任意欺凌,这就是他敢于跟海商豪门较量的底气。

    当然,光有底气还不行,他在泉州经营这么久也是有一定势力的,这才是他敢于跟龙溪陈氏较量的根本所在,要是在福州甚或是在漳州,他可不敢跟龙溪陈氏较量。

    徐阶已然使出手段将赵炎拉拢,这一场真正的较量就算是拉开序幕了。

    这会儿陈文杰还不知道他的意图已经被杨聪所察觉,他一直以为杨聪还蒙在鼓里呢。

    徐阶拜访赵炎的时候,他也没闲着,徐阶的轿子刚到赵炎下榻的院落他的马车便来到了督考官宋应奎下榻的院落。

    宋应奎是偏向于龙溪陈氏的,这点,不用想都知道,因为这次前来督考的就他比赵炎官阶高,龙溪陈氏要想收拾赵炎是不可能派个从五品甚至是正六品的官员来以下犯上的,所以,宋应奎还没到泉州,身份就已经暴露了,这会儿他院落附近值守的衙役都是徐阶派来的!

    陈文杰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处在杨聪的严密监视之下,他更不知道宋应奎已经处在徐阶的严密监视之下,他来找宋应奎主要是商议一下收拾杨聪和赵炎的具体计划,顺带拿一下这次府试的考题。

    话说,他一个漳州府的拿泉州府的府试考题干嘛,难道他想违例来泉州府参加府试吗?

    当然不是,以他龙溪陈氏在漳州的势力,府试对他来说那就是浮云,府试他早就过了,他来拿考题并不是因为他要参加泉州府的府试,而是他叔叔一个宠妾的弟弟要参加泉州府的府试。

    这个名叫吴堂的考生要胡扯起来跟他还算有点亲戚关系,而且,这吴家也算是依附在陈家下面的一个乡绅家族,所以,他便顺带给人家要了这次府试的考题。

    当然,这考题可不是白给的,宋应奎之所以把考题给他,那是因为这家伙一直在巴结他们龙溪陈氏,他可不会把这考题白白给吴堂,因为他的计划中就有这个吴堂。

    说白了,这个吴堂就是他对付杨聪和赵炎的一枚棋子。

    他拿了考题之后便亲自去了趟城中的隆昌楼将考题送给吴堂的同时,还细细交待了一番,让吴堂在接下来的府试中如此那般,好好坑杨聪一番。

    他还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呢,殊不知,他刚从租住的院子里走出来,便被盯梢的彭福给发现了。

    这家伙不就是陈文杰吗,烧成灰彭福也认得他啊!

    彭福知道,这个消息相当重要,所以,他派出了两个护卫去跟着陈文杰的马车,自己则飞快的跑回杨聪那里去报信。

    杨聪收到消息,可高兴坏了。

    陈文杰竟然来了,简直太好了!

    科举弊案在这年头可是了不得的大案子,陈文杰想借此收拾杨聪,甚至连带正五品的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赵炎都收拾了,杨聪和徐阶也想借此玩把大的,给陈文杰和龙溪陈氏一个深刻的教训。

    原本,杨聪以为,这次陈文杰可能不会露面,他们最多也就能收拾一两个个偏向于龙溪陈氏的官员,没想到,这陈文杰竟然亲自跑来“坐镇指挥”了,他这简直是自投罗网啊!

    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了,如果操作的好,很有可能一劳永逸,把陈文杰这个祸害给坑进牢里,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他来报复了,最不济也能把这家伙吓一大跳,吓得以后缩手缩脚。

    这家伙既然送上门来了,自然不能让他好过。

    杨聪当即就拜托邓城和汤克宽带着四个护卫轮流盯紧陈文杰,同时有派人去通知徐阶,陈文杰这家伙出现了。

    其实,不用他去通知,徐阶也知道陈文杰这家伙来了,因为陈文杰去拜访的是宋应奎啊。

    这宋应奎可是徐阶重点盯梢的对象,因为这家伙原本就跟海商豪门走的很近,这次突然又出现在督考官的行列,而且还正好来了泉州,这其中要没有鬼,谁信?

    果然,这督考官员刚到泉州不久,陈文杰便跑去拜访宋应奎了。

    徐阶收到消息,同样也派人来通知杨聪了。

    两边这一合计,陈文杰的计划就差不多浮出水面了,不用问,这次府试“弊案”的主角就是这个宋应奎无疑了。

    紧接着,邓城又盯着陈文杰来到了隆昌楼,吴堂这个陈文杰安排的马前卒也跟着暴露了。

    陈文杰正在暗中布置一切的时候,杨聪和徐阶也开始暗中布置了。

    当然,陈文杰这个“暗中”只是他自己以为的“暗中”而已,其实他所做的一切早已被人看在眼里,杨聪和徐阶才是真的在“暗中”。
………………………………

第一卷 第六十六章 谁栽赃谁

    泉州府试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除了几个心怀鬼胎的“当事人”,大家都不知道,一场府试“弊案”正在酝酿之中。

    这省城来的督考官名为督考自然不会天天躺承天寺休息,第二天一早,宋应奎便召集一众督考官,陪同主考官顾可久,开始巡视考场了。

    泉州府试的考场就设在泉州府学内,因为泉州府学里面建有科举专用的考棚,也就是一步宽,一步深的小单间,不过,这种单间就不是木板搭起来的了,而是砖瓦房,它的名字也不再叫考棚了,而叫号舍。

    泉州府学里面共有号舍四百八十间号舍,这号舍两两相对,每排三十间,总共十六排,每间号舍上面都有石刻的编号,按科举的排号规则,前两位就是,天一、天二、天三、天四,然后是地一到地四,玄一到玄四,黄一到黄四,后面两位则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直到癸巳,整齐的很。

    这科举考场的巡视可马虎不得,宋应奎带着一众督考官是一间一间号舍仔细检查过去,墙上有没有洞,地上有没有坑,甚至屋顶有没有藏东西的地方,都要仔细检查。

    这一查就是一天,到了晚上,宋应奎又借口大家辛苦了,而且也吃了几顿素菜了,特意请十余个督考官一起去承天寺附近的酒楼吃一顿好的,说是犒劳大家,为了避嫌,他一个泉州府当地的官员都没请,就十余个考官,正好围一桌。

    这种事原本倒也没什么,作为宋应奎这个品级的官员请大家吃一顿也只是小意思而已,但是,他这个时机选择的也太凑巧了。

    这后天就要开考了,你晚上把大家拉出去吃饭,是为了方便陈文杰栽赃吧!

    至少,徐阶和杨聪都是这么想的,赵炎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赵炎一开始就借口来的时候路上有点中暑,肚子有点不舒服,老是往茅房跑,而且,越去时间越长。

    而杨聪和徐阶则派人紧守着陈文杰和赵炎的住处,一刻都不曾放松,因为他们想让赵炎看到陈文杰栽赃的过程,好打消他最后一点疑虑,让其彻底倒向他们这边。

    陈文杰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宋应奎这边酒宴正酣之时他便派出两个亲随,穿着夜行衣,悄摸摸的从后院围墙翻出去,直奔赵炎居住的院落。

    这时候,院子外面,另一个黑衣人也随之而动了,不过,这个黑衣人并没有奔向赵炎的院落,而是鬼魅般的向宋应奎请客的酒楼掠去,那速度明显比陈文杰的手下快一倍还不止。

    话说这杨聪和徐阶的安排貌似有点问题吧,就算这报信的黑衣人跑的比陈文杰派的人快一倍都不止,但是,这人要去承天寺外把赵炎接回来啊,来回的路程本就比陈文杰到赵炎的院子要远,而且,赵炎也不可能老蹲茅坑里等着啊,他从酒楼包间出来是需要时间的,总不会这么凑巧,报信的人刚过去,他就刚好出来吧。

    这点当然有办法解决,因为这会儿承天寺里面可不是一个人都没有,尤其是他们这些督考官住的院落附近,到处都有巡逻的衙役,徐阶就在陈文杰的院子和赵炎的院子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一队衙役,赵炎如果没回来,那队衙役就坐路上聊天、打屁、休息,赵炎回来了,他们才会起身走人。

    当然,光这队衙役“挡路”还不够,还得让赵炎能飞快的从酒楼赶回住处。

    所以,杨聪派出的黑衣人是俞大猷,这家伙可是天下第一高手,不说能斗转乾坤,飞天遁地,带个人飞檐走壁还是没有问题的。

    俞大猷那功夫真不是吹出来的,这一路从宋应奎下榻的院子到外面的酒楼他那速度简直快若奔马,途中不管多高的围墙,他都是嗖的一下就翻过去了,简直就如同鬼魅一般。

    接到赵炎之后,他直接就给赵炎裹了身夜行衣,然后便背着赵炎,一路从酒楼翻出来,翻进承天寺,在翻进赵炎住的院子,翻上了主宅的房顶。

    原本赵炎是不必辛苦这一趟的,他毕竟是个文官,这又是翻墙又是上房顶的,不说累不累,吓都把他吓的够呛。

    问题他也不想被人当枪使啊,万一徐阶是骗他的,陈文杰的信也是伪造的,人家纯粹就是让他出头去跟龙溪陈氏斗怎么办?

    所以,徐阶提出让他亲眼看看人栽赃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

    他和俞大猷趴自己住的主宅屋顶还不到一炷香时间,两个黑影便鬼鬼祟祟的抬着个箱子从远处摸过来了。

    这两人自然没有俞大猷飞檐走壁的本事,他们再怎么样隐藏行迹,到了赵炎住的院子外面还是会暴露的,因为赵炎住的院子外面也有衙役看守啊。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几个看守的衙役不但不拦住这两个黑衣人,竟然还协助他们翻进院子,甚至还帮他们在外面放风!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赵炎满脸古怪的看着那两个黑衣人抬着箱子翻进院子,然后又撬开他卧室的窗户,悄悄的翻进卧室,然后又点燃火折子,在卧室里面扫了一圈,最后把那箱子塞进床底,然后又一路翻出来,扬长而去。

    这时候,他住的内院并没有安排人看守,因为他总共就带了两个亲信衙役,而且他也没带什么重要的东西,根本就不需要人看守。

    俞大猷见那两个黑影远去了,这才将他卧室顶上的瓦片轻轻塞回去,然后又带着他跳下屋顶,直接从刚才那两个黑衣人打开的窗户翻进去,又把那两个黑衣人塞床底的木箱子搬出来,当着他的面打开来。

    这时候,赵炎额头已经吓出冷汗来了。

    这木箱子可是他亲眼看着两个黑衣人塞进床底的,而且箱子里面的确是银子,足足四五百两银子!

    这要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被人“搜”出来,他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还好,徐阶事先截获了陈文杰的密信,知悉了一切,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俞大猷把箱子翻出来之后并没有停歇,他打开给赵炎看了一下之后,便带着赵炎翻出院子,随后又回头把箱子背出来,他就这样拎着箱子背着赵炎潜行了一段,又箱子交给黑暗中突然窜出来的两个黑衣人,这才背着赵炎返回酒楼。

    这一来一回说来话长,其实总共还不到一刻钟时间,上个茅房,蹲这么久,的确有点不正常,不过考虑到赵炎肚子不舒服,宋应奎并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妥。

    此时,赵炎除了脸色有点难看,的确没有什么不妥,不过,宋应奎反而有点不妥了。

    因为刚接走箱子的是邓城和汤克宽,按杨聪和徐阶的计划,他们已经把箱子藏到宋应奎的卧房去了!
………………………………

第一卷 第六十七章 府试疑云

    清晨的凉风微微吹拂在脸上,远方的天际缓缓露出了曙光,杨聪坐在马车上,呆呆的看着窗外,脑海中不住思量。

    府试终于开始了,但他考虑的却不是考试的问题,因为八股文他已经能轻轻松松应付,试贴诗他更是准备了一大堆,府试本身对他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了,他考虑的是府试以后的事情。

    马车在彭福的牵引下缓缓前行,不多久便来到了府学大门外。

    这里的场景与县试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府学大门外还有个大牌坊,牌坊四周相当于是个小型的广场,而且,府学大门附近是严禁闲杂人等靠近的,所以,这会儿府学外聚集的人虽然多,考生要过去却一点都不难。

    杨聪熟练的拿起考试用品,挥手和俞大猷等人道了个别,随即便不慌不忙的往府学大门走去。

    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什么骚动,因为府城就没几个认识他的,而且,这会儿府学大门附近已经有衙役值守了,谁要敢高声喧哗,估计立马就会被拖一边打顿板子。

    他就这么不疾不徐的走到府学大门口,淡定的掏出县试过关的公文给值守的衙役查验了一番,随即便不慌不忙的走进大门。

    这里并不是府试考场的入口,这些衙役也不是检查考生携带物品的,而是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府学的,真正的考场在府学后院,进了大门还要往里走一段呢,这个杨聪早就打听清楚了。

    这个时候虽然才寅时一刻左右,考生却着实来了不少,不过,进入府学的考生都没到处乱逛,因为他们还要找考场的入口呢。

    府试考场的入口可不是一个,而是八个,参加府试的也不是三四十个考生,而是三四百考生,如果一窝蜂挤到一起,到时候就算点到名了恐怕也要挤半天才能挤进去。

    这种事情负责考试的官员自然早就想到了,所以,每个入口处都立有牌子,上面都用巴掌大的字注明了“某某县考生”,这样大家就知道自己该从那里进入考场了,自然也就不会挤在一起傻等着了。

    杨聪倒是很快就找到了“惠安县考生”的牌子,不过,下面聚集的人他却认不出几个来,因为这些大多不是今年的考生,而是往年过了县试,府试却没考过的考生。

    到了惠安考生聚集的地方,认识他的人就多了,在惠安他可是大名人,不认识他的惠安考生还真没几个,大家一看他过来,都主动缩到了一边。

    他也不客气,直接就越过人群,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这倒不是他狂的没边了,因为这最前面的位置本就是他的,按考场的规矩,每个县第一个点到的就是今年县试的第一名,他不站最前面,谁站最前面?

    这到了考场外,考生好像就不怎么交流了,大家都默默的站在那里等着,一直等到寅时三刻,督考官都带着衙役过来了,也没什么人交头接耳。

    惠安考生入口处第一个点到的果然是他,检查随身物品的流程也和县试差不多,很快,他便领了号牌,进了考场。

    不过,这次他手里牌子的编号可不是“天一甲子”,而是“玄一庚辰”。

    这位置貌似有点不好啊,他拿到牌子心里就隐隐有点担忧了,再对着牌子找到号舍,他想骂人的心都有了。

    尼玛啊,果然是考场中间的位置,这尼玛密密麻麻的号舍,起码也有上百号人会憋不住吧,坐中间不得熏死啊!

    他在心里暗自咒骂了一阵,这才开始熟练的摆放东西,等摆完了,他刚坐下来准备休息,一抬头,他顿时僵住了。

    卧槽,他正对面,隔他不到五步远的号舍里面坐的竟然是吴堂!

    而且,这吴堂正在对着他得意的笑呢,这家伙估计以为自己不认识他吧。

    杨聪只是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了,他假装莫名其妙的撇了吴堂一眼,随即便拿起扇子扇起风来,全然一副不认识这家伙的样子。

    这时候,他表面上没一点反应,心里却是嘀咕开了。

    吴堂就坐自己正对面,这肯定是陈文杰和宋应奎刻意安排好的。

    看样子,他们是想让吴堂直接揭发自己作弊啊!

    这家伙怎么揭发自己呢?

    他又偷偷瞄了一眼对面,这距离,根本就看不清别人在写什么啊,这家伙凭什么去揭发自己?

    他胡思乱想了一阵,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主考官顾可久一声令下,府试便正式开始了。

    这府试跟县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这督考官就不是坐什么大堂里面,而是直接坐在两排号舍的入口处,而且,每个督考官身后都有四个衙役,估计要是发现谁作弊,立马就会把人拖出去。

    考卷很快就发下来了,考题还算比较正常,杨聪只是稍微思索了一阵便开始做文了。

    经过这两个月来的锻炼,他做文水平可是提高不少,不到两个时辰,他便将文章做好了,也就是说,还不到巳时,他便差不多要考完了。

    这会儿天还不是很热,他也不急着把做好的文章往考卷上抄,因为等会儿天热了,很多人就该拉稀了,他准备先喝点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省得到时候恶心的不想吃。

    毕竟,蹲茅房里吃东西也是需要勇气的,谁没事去找那罪受呢。

    不过,他刚端起小茶壶,又僵住了。

    吴堂这家伙,竟然还在对着他得意的笑呢!

    尼玛,怎么把这货给忘了。

    他知道,这家伙事先就拿到考题了,而且还请了个比较厉害的老秀才把文章都做好了,这会儿,估计这家伙已经把做好的文章默写上去了。

    没事了,闲的蛋疼了,来找老子的茬了是吧?

    杨聪不动声色的喝了点水,又吃了点东西,然后又拿起笔慢慢的比划起来。

    为了不让吴堂抓住什么把柄,他并没有停下来悠闲的扇风歇凉,自始至终,他都跟旁边其他考生一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没有一刻放松,倒是那吴堂,貌似不到半个时辰就把考卷做好了,然后就那么一直盯着杨聪,不时露出得意的笑容,就跟个神经病一样。

    有时候装模作样其实也挺累的,杨聪装了一阵便觉得酷热难当,不过,他并没有停下来歇息,因为他知道,考完之后会有场激烈的交锋,他可不想为了一时凉快,给吴堂留下什么把柄。

    还好,府试考生都经过了县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