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富家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卧槽,这意思,是让自己来当这个老大!

    可能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杨聪可没狂妄到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他就是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已,在这些人当中职位可以说是最低的。

    他愣了一下,随即便摇头道:“子升兄,这样恐怕有些不妥吧?”

    徐阶淡淡的道:“有什么妥不妥的?”

    杨聪老老实实的道:“我可没这个资格。”

    徐阶依旧淡淡的道:“就请大家吃个饭而已,有什么资格不资格的,你觉得还有谁会不给你这个面子吗?”

    这个!

    杨聪仔细一想,还真没有人会不给他这个面子,他就请人家来吃个饭而已,人家不可能给他甩脸子不来。

    徐阶的意思可能是让自己先当个中间人,把所有人聚在一起商量商量,以免如同一盘散沙般不成气候。

    这个想法貌似不错,他郑重的点头道:“如果光是请大家吃个饭的话,这面子小弟应该还是有的。”

    徐阶是这个意思吗?

    当然不是!

    他又盯着杨聪神叨叨的道:“你家里有钱又不是什么秘密,你可不能太小气了,有机会的话,多情大家来打打牙祭,不是很好吗?”

    晕死,这意思还是让自己来当这个老大啊,只是手段有点隐晦而已。

    杨聪不由心虚道:“这样好吗?”

    徐阶依旧神叨叨的道:“大家习惯了就好。”

    晕死,这种事都能习惯吗?

    杨聪仔细一想,这事,貌似,大概,好像,还真有那么一点可能性!


………………………………

第二卷 第八十三章 凝聚

    杨聪还不知道大家是否会真的习惯到他这里来聚会,不过,他却知道,身边的人像一盘散沙一样肯定不行。

    夏言一伙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朋党的性质,他们明显是想自己的首领推上内阁首辅的位置,从而掌控朝堂大权,不管是夏言还是严嵩,一旦当上内阁首辅,那可就麻烦了。

    夏言之所以被自己坑了几次,主要还是他选的人不行,同时他也没想到有人在后面阴他,他一旦意识到这些,以后自己要得手可就难了,而且他后面还有更厉害的严嵩,如果让严嵩这家伙掌了权,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徐阶可是给严嵩当了十几年孙子最后才翻身的,像阳明一脉这些刚直的人又有几个愿意在严嵩这个大奸臣面前装孙子,既然不愿意装,那就必须凝聚在一起和夏言甚至严嵩斗,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们各个击破,杨廷和、杨一清、张璁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这么栽下去的。

    杨聪深知今后的艰难,现在的夏言还不算什么,以后的严嵩那才叫恐怖呢,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聚拢的一帮人被严嵩给各个击破了,所以,就算不确定大家会不会习惯,他也要把大家聚集到一起试试。

    第二天,他便通过各种方式向自己认识各方大佬发出邀请,表面上他的借口是自己快成亲了,请他们来吃顿饭,庆贺一下,实际上却是想借机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他也不知道最终结果会如何,不过,还好,各方大佬都很给面子,一到下午酉时许,众人便陆续来到他的府邸。

    这次他聚集的可不是一般人物,像勋贵里面,就有定国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和武定侯郭勋,像官员里面就有吏部尚书张邦奇、兵部左侍郎聂豹、詹事府少詹事邹守益和翰林院侍读学士穆孔晖,至于他自己的亲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岳、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陆炳和等待派官的徐阶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这些人里面他这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职位算是最低的了。

    还好,他是府邸的主人,再怎么客气谦让,人家都不会把他的主位给抢了,至于其他人也没有刻意按官职排定坐次,大家只是根据亲疏关系分成了三块而已。

    众人一坐定,杨聪便命人上了酒菜,待酒菜上齐,他又客客气气的敬了三轮就,这才略带严肃道:“诸位,大家应该知道,这段时间我们可是把夏言夏大人他们得罪狠了,我觉得,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这话一出,在座所有人几乎都愣了一下,原本热热闹闹的酒席渐渐安静下来。

    这段时间,他们的确把夏言一党给得罪狠了,先是抢了人家南京户部尚书的位置,然后又害的夏言没当成内阁首辅,最后更是直接弄死了夏言手底下一个巡抚,人家能善罢甘休才怪。

    在座的很多人虽然都没参与后面两件事,但是,第一件事,他们大多都参与了,夏言的脾性他们也清楚,对待敌人,这家伙可是相当狠辣的,既然跟人家对上了,绝对不可能善了。

    这倒霉催的,谁想招惹这么个煞星啊,张璁那么个厉害人物都被人家给磨死了,这家伙不好惹啊!

    这里面最搞不清状况的张岳率先开口道:“清风,这冤家宜解不宜结,夏大人近段时间好像也被皇上警告过了,不若我们找人从中说和一下,这事就这么算了。”

    你想算了,人家会算了吗?

    再说了,皇上警告夏言是想让夏言不要跟我们斗了吗?

    杨聪含蓄的提醒道:“岳父大人,小婿初入官场,有些事还不是很明白。当初张璁张大人等和杨廷和杨大人等冲突的时候,没有人从中说和过吗?还有夏言夏大人等和张璁张大人等冲突的时候,皇上可曾让他们各退一步?”

    这!

    张岳总共在京城都没待过多长时间,而且被张璁整的下放地方之后,他基本都没回过京城,对夏言他还真不是很了解,至于嘉靖的想法,他更搞不清楚,他是真没想过嘉靖这个当皇帝的会故意让下面的朝臣互斗。

    杨聪这意思,他还是隐隐听明白了,这朝堂之上的形势好像真的有点不对劲啊,杨廷和、杨一清、张璁等人一个个下台绝非偶然所致。

    他一看在座其他人都一副了然的样子,干脆不开口了。

    过了一阵,老成持重的张邦奇才开口道:“此事的确有点麻烦,皇上的圣意我们就不妄加揣测了,夏言夏大人他们着实不会善罢甘休的,清风,你说如何是好呢,我们总不能刻意去排除异己吧?”

    这个问题问的好,杨聪心中不由暗暗一笑。

    看样子,阳明一脉里面除了徐阶,其他人都有点“迂腐”,不喜欢在背地里耍手段。

    难怪严嵩在历史上能保持朝政十多年,这些软弱的对手跟他比起来的确差了一大截。

    杨聪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我们是不能刻意去排除异己,但是,有能力的人还是可以提拔一下吗,只有我们自身实力强了,才能震慑宵小。”

    他这意思,就是要任人唯亲了,朝堂上的斗争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要么排除异己,要么任人唯亲,既然这些人下不去手排除异己,那排除异己的事就交给他来办好了,他们只要负责任人唯亲便成。

    这种话,要是换以前,张邦奇听了肯定会不高兴,他可是个刚正不阿的人,让他任人唯亲,他真不会去做。

    不过,这会儿他仔细一考虑,也不吭气了。

    夏言这家伙,着实太狠辣了,如果不想点办法应对,绝对会吃大亏,这点从张璁的遭遇就能明白。

    张邦奇不吭气就等于是默认了,杨聪不由心中一喜,他紧接着便趁热打铁道:“张大人,您兴许还没注意到把,从正德朝开始,一直到现在,九次科举,一甲前三,甚至是二甲前列的,没一个入内阁,甚至没一个当上六部尚书的高位。”

    张邦奇还真没去注意过这些,他仔细一想,不由咋舌道:“这些人,也太过分了吧!”

    杨聪连连点头道:“是啊,他们很过分,有些人怨气很大。或许,皇上也看出点端倪来了,才把南北两京的吏部尚书都换成了我们的人。”

    这意思就是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有很多人是可以争取的,就看怎么去争取了。

    现在,南北两京吏部尚书之位都掌控在阳明一脉手里,他们再不用手中的权力来做点事,不但浪费了手中的权力,还浪费了嘉靖的苦心。


………………………………

第二卷 第八十四章 提拔

    杨聪发现,这聚餐的效果貌似很不错,在座的原本就是各方大佬,如果让他们全听一个人的吩咐恐怕很难,就算内阁大学士都够呛,反倒是大家坐一起喝点酒,谈起事情来比较融洽。

    最后大家商议的结果还是尽量扩充势力,趁南北两京吏部尚书之位在手,多招揽点有潜力的官员,至于夏言那边,暂时以不变应万变,暂时来说,他们这边实力还是要差上一点,人家不出手,他们没有必要上去自找麻烦。

    这一下杨聪又捞了个大便宜,要论有潜力的官员,自然是翰林院最多,而夏言正好在拼命打压翰林院的才俊,这些人心里没点怨气是不大可能的,这个时候,只要伸出橄榄枝,相信很多人都会投奔过来。

    这次聚餐以后杨聪到翰林院大致一了解,果然大部分翰林院官员都对夏言和张璁等人的所作所为极为不齿,对他们极力打压翰林院“储相”的行为更是怒火中烧。

    这个时候,杨聪才渐渐了解了张璁和夏言这些人有多么的狠辣。

    他们收拾翰林院官员的手段其实并不怎么高明,简单来说就是揪住一个小辫子往死里整。

    比如说杨慎、舒芬、杨维聪三个状元郎曾在大礼议的时候带头哭谏嘉靖。

    这种事,说白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朝哭谏皇帝的官员并不罕见,当皇帝的最多也就是廷杖一番,以示惩戒。

    但是,那一次,张璁和夏言等人却借机在嘉靖面前搅舌根子,说什么杨慎仗着自己的父亲是内阁首辅,无法无天,欺君罔上,带领群臣威胁嘉靖。

    嘉靖受此一激,当即就要杖死杨慎,可怜的杨慎,哭谏的时候被廷杖了一次,被打了个半死,还没过十天,又被嘉靖拉去暴揍了一顿,错点没被当场打死!

    就这张璁和夏言等人还不放手,还是不停在嘉靖跟前说杨慎的坏话,结果,杨慎直接被充军云南永昌卫,杨维聪直接被贬斥到山西当按察副使,舒芬则被贬到福建市舶司任副提举,三个状元的仕途就这么被毁了,舒芬更是积郁成疾,嘉靖十年便含恨悲愤而逝。

    像唐顺之、罗洪先、赵时春等其实也没犯什么事,最多也就是上奏劝谏嘉靖,有的甚至只是不愿接受张璁又或者夏言的招揽而已,结果都被他们揪住这点小辫子往死里踩,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原本是很正常之事,但是,像张璁和夏言这样刻意打压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揪住一点小辫子就把人往死里整的还真不多,被他们整过的自然是怨气冲天。

    这时候,张璁已死,就剩夏言,所有人的怨气自然都集中到了夏言身上,杨聪刚暗示这些人有意组织大家与夏言抗衡,他们便纷纷表态,要加入杨聪的阵营。

    这一下,杨聪的势力着实膨胀不少。

    不但唐顺之、罗洪先、赵时春等都聚拢了过来,杨维聪、杨维杰兄弟,甚至远在金陵的龚用卿等也纷纷投效。

    不过,这会儿南北两京正五品以上官员嘉靖基本都定下了,这些人想获得升职,要么只能在南北两京担任正五品以下的官员,要么就只能下放地方。

    这些人自然知道京官与地方官的差别,但凡能留在京城的,他们基本都选择了留下。

    像唐顺之和赵时春都选择了调到回兵部,任从五品的员外郎,他们原本就是正六品的兵部主事,到翰林院镀了一下金,升到从五品的员外郎倒也不显突兀,而且有聂豹提携,他们也不用担心会再被夏言往死里踩了。

    像罗洪先,则选择留在翰林院,升任从五品的侍读,反正他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都当了六年了,再加上他又是状元郎,一次提两个小级倒也正常。

    还有杨维杰等投靠过来的翰林院编修和庶吉士则大部分选择了去詹事府任职,毕竟从翰林院升詹事府,再升国子监,再升礼部,最后入阁,才是翰林官员升官的正常途径,而且这会儿太子已然出生,詹事府正在逐步恢复职能,需要的官员也不少。

    至于杨维聪,他已然是从三品的参政,要回京升任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杨聪跟张邦奇一商议,干脆给他升了个从二品的山西右布政使,反正这会儿山西官员因为受陈达的牵连裁下去一大片,空缺有的是。

    这些人都安排好,剩下就是自己人了。

    徐阶原本也想回京的,但是,一番了解之后,他发现,回京之后他最多升一小级,成为从五品的官员,正五品又或者从四品的京官,张邦奇都无能为力,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山西,出任从四品的右参议,这个职位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品级摆在那里,如果运气好,混几年直接回京充任六部侍郎也不是不可能的。

    还有刘守良,他的要求并不高,能升个正六品他就心满意足了,杨聪一想,保定府那边收购十万石粮貌似比较的麻烦,而他又没什么熟人,干脆,他直接请张邦奇安排刘守良去保定府出任通判,这样一来,他在那边收购粮食就方便多了。

    还有薛南塘和李杜,他们当然也想留在京城,不过要进六部、都察院、五寺等重要衙门,他们这新科举人的资历貌似还不够,杨聪只能想办法将他们先安排到顺天府磨砺磨砺。

    张邦奇给他们安排的职位并不高,但重在有实权,一个知事,一个照磨,虽然品级只有八九品,但实权却比一个县令还强,薛南塘和李杜自然是欢喜的不行了。

    最后,汤克宽甚至都被任命为宣府镇游击将军,因为宣府镇刚经兵灾,各级将领死伤惨重,空缺也多的很。

    这游击将军虽然没什么品级,但是,一旦立功,直接便能升正三品的参将,也算是个不错的职位。

    而京山侯崔元在那边的势力也不小,他一番暗中操作,汤克宽手下便有了两千边军精锐,要立功自然不难。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表面上杨聪这边的势力是没怎么加强,因为他们并没有抢夺到一个朝堂三品以上的重要职位,甚至五品以上的都没有,但是,他们暗中提拔的官员潜力都非常强。

    像唐顺之、罗洪先、赵时春、杨维杰、龚用卿等翰林院出身的官员,三年一提,三年一提,正常的很,不出几年便能登上六部侍郎的高位。

    像徐阶和杨维聪那更不得了,虽说地方官和京官相差很大,但是他们品级已经提上来了,只要操作得当,不出几年,他们便能擢升至六部尚书甚至是入阁!

    ()


………………………………

第二卷 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担忧

    夏言最近心情很差,他原本以为只要把张璁一系整下去,自己便能晋升内阁首辅,掌控朝堂大权,却不曾想在最关键的时刻,自己帐篷失火,把几份重要的奏折给烧掉了。

    这种事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上奏折的人都还在,让他们重新写一份便是了。

    但是,这事按大明律法论却很是严重,丢失公文那可是重罪,更何况重要的奏折被烧了,要不是他当时圣眷正隆,光是这件事便能让他丢了官。

    不过,他虽然没丢官,内阁首辅之位却是丢了。

    这倒霉催的,紧接着他更是误信了陈达那个奸佞小人,害得自己因此在皇上面前失了恩宠。

    这事整的,怎么办呢?

    他不由想起了被自己“气死”的张璁,这个对手与其说是被自己打败的,还不如说是被年龄打败的,要是他命够长,自己能不能将其彻底击败还真不好说了。

    张璁跟他的经历其是很像,他们都是从最底层一路蹿升,几年时间就走完了别人一辈子的路,达到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达到的高度,张璁只是花了几年时间便从一个观政进士成为内阁首辅,而他虽然进了内阁,却卡在了这最后一步上了。

    内阁首辅之位啊,眼看着就要到手了,就这么没了。

    其实,他有很多地方都是学了张璁的,他相信,张璁能当上内阁首辅,他肯定也能。

    张璁当初难道就没遭遇过挫折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他又是怎么排除万难,踏上内阁首辅之位的呢?

    夏言努力的回想着。

    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忠君,皇上最看重什么,当然是能为他排忧解难的人,只有尽量与皇上的想法保持一致,才能获得皇上的器重,这点,张璁做到了,他做的也不差。

    然后还必须勤勉任仕,要想爬上内阁首辅的高位光跟皇上想一块儿可不行,还得做出成绩来,让皇上看到你的能力,这点张璁做到了,他做的好像也不差。

    然后还必须善斗,皇上看谁不顺眼,你就得扑上去,把人干翻,这点张璁做的很好,他做的好像也不差啊。

    还有,必须清正廉洁,让人抓不到把柄,这点张璁做的很好,他做的貌似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他误信了刘伯跃和陈达这两个奸佞小人,以致皇上对他的印象大坏。

    这个问题很严重,必须想办法改变皇上对自己的印象,不然这内阁首辅之位怕是很难爬上去了。

    他坐在客厅中,皱眉沉思着,甚至客人都进门了,他都没一点反应。

    严嵩一看夏言坐那里一动不动,心里不由暗骂道:“麻匹的,拽什么拽。”

    他这会儿好歹是礼部尚书,离入阁也就一步之遥,夏言这个内阁大学士也就比他高那么一点点而已,按理来说,夏言有什么事找他,也得亲自上门拜访。

    但是,这会儿夏言不但像传唤小喽喽一样把他招过来,甚至连起身相迎这点基本的礼节都没有,很显然,夏言眼中他并没有多少地位。

    不过,他这个人比较能忍,也比较会装,就算他内心再恼火,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表情。

    他知道,这会儿夏言还有大用,因为夏言已经是“老牌”内阁大学士了,而他还在为入阁努力,他就算再怎么哄皇上,皇上也不可能马上把他调入内阁,定为内阁首辅。

    他这会儿资历还不够,想成为内阁首辅还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他还得好好利用一下夏言,让夏言罩着自己,提携自己。

    所以,这会儿他必须巴结夏言,不管夏言怎么狂妄,怎么不把他放在眼里,他都得忍着。

    他小心翼翼的上前拱手道:“公谨兄,什么事啊,这么愁眉不展的。“

    他其实比夏言还大两岁,不过夏言这个人比较喜欢摆谱,特别是当上内阁大学士之后,夏言更是有点目中无人了,对下面的官员,不论大小都摆个臭架子。

    严嵩知道夏言这个臭毛病容易得罪人,但是他偏偏不提醒夏言,反而在夏言面前陪尽小心,让夏言习惯于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他当然不是从内心里尊重夏言,他只是想让乡党里面的人都觉得夏言这个人高不可攀,而他却伪装成夏言的左膀右臂,能在夏言跟前说上话,却又和蔼可亲的那种。

    这样,其他人就不会去巴结夏言了,而会倒向他这边。

    反正找他也是一样的,没必要来看夏言这臭脸子是吧。

    夏言可不知道这表面上对他恭敬有佳的严嵩内心里正打他主意呢,他招严嵩来,就是为了商议眼前的局势。

    这眼前的局势对他太不利了,怎么翻身呢?

    他皱眉看了看严嵩,挥手示意他坐下来,随即便沉声道:“惟中,现在局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了,皇上竟然把南北两京吏部尚书之位都交给了阳明一脉,我们可如何是好啊?”

    这个问题严嵩自然也考虑过,他装作恭敬道:“公谨兄,这其实也没什么,他们毕竟没有人身处内阁,六部和都察院他们也不占优势,我们只需小心应付便成,只要你能当上内阁首辅,这些问题便不是问题了。”

    夏言可不是这么好哄的,他也知道阳明一脉最近在干什么,他依旧忧心忡忡的道:“惟中,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他们正到处招兵买马呢,翰林院都被他们招抚一大半了。”

    这种事严嵩能不知道吗,他装作小心道:“这也没什么,朝堂之上毕竟还是讲品阶的,小蝼蝼再多又有什么用,你一句话,足顶他们百人。”

    这马屁拍的,夏言心里一阵暗爽,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忧道:“那些可不是普通的小蝼蝼,他们的潜力你应该也知道,用不了几年,他们便能爬上六部尚书之位,甚至入阁了。”

    严嵩心中冷笑一声,表面上却是小心的道:“这个其实也没什么,所谓人有失错马有失蹄,他们这样胡乱招抚,总会招到些不靠谱的,到时候我们只要逮住一个,便能让他们前功尽弃。”

    夏言闻言,不禁想起了刘伯跃和陈达,如果阳明一脉不小心把那种人拉进去,的确能趁机整点事出来,不过,那需要等,而且不知道要等多久。

    他有些不情愿道:“你的意思是等吗?这又要等到何时呢?”

    严嵩心中冷笑道:“你等,我可不等,你慢慢等着,等着我爬上内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