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富家子-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嵩心中冷笑道:“你等,我可不等,你慢慢等着,等着我爬上内阁大学士的高位,有机会染指内阁首辅了,我再连你们一起收拾了。”
不过,表面上他却是小心的点头道:“对,我们先等等,总有机会的。”
()
………………………………
第二卷 第八十六章 严嵩的智慧
傍晚时分,落日的余晖飘洒,整个紫禁城仿佛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金光当中,神秘而又静溢。
乾清宫和坤宁宫中间的小广场内,嘉靖正站在一个方士的身边,随着方士的动作和解说慢慢的活动着身体,做着类似于五禽戏的动作。
他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仿佛自己不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潜心修道之人一般,而那方士神情也是专注无比,两人就这么认真的“修炼”着,直到太阳完全落山,天色一片昏暗,那方士才带头收了功。
紧接着,那方士便从旁边太监手中的托盘里拿起一个精致的瓷瓶,倒出一粒药丸,毫不犹豫的仍嘴里,认真的吞了下去,随后便双手举起瓷瓶,恭敬的道:“皇上,请用仙丹。”
嘉靖熟练的拿过瓷瓶,倒出一粒所谓的仙丹,往嘴里一塞,缓缓的吞咽下去,又静静的站立了一阵,这才叹息道:“唉,朕这身体的确越来越好了,只可惜没有充足的时间修炼,离道体还差的远啊。”
那方士依旧恭敬的道:“皇上不必操之过急,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来日方长。”
嘉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便缓缓的往乾清宫中走去。
他对修炼的确越来越痴迷了,因为修炼不但使他精气神十足,还解决了他不育的问题,一开始,他都继位十余年了,后宫几十个嫔妃都未曾给他生出一男半女来。
后面他听了方士之言,天天修炼,天天吃仙丹,不但身体越来越好,嫔妃还接连生出了两个皇子,而且方士还说了,随着他身体越来越好,这子女也会越来越多,只要坚持不懈修炼,便能长生不老,这等诱惑,他不痴迷才怪。
其实,这并非什么长生之术,而是养生之道,方士大多精于此道,也就是平时注意饮食,多锻炼,同时适当服用一些高营养价值的“仙丹”,这样一搞,身体不好才怪。
嘉靖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只当是修炼之功了。
这修炼完之后,他一般心情都很好,再加上“仙丹”的作用,他精力更是充沛无比,一般这个时候他都会先看看奏折,考虑一下国家大事,然后再去后宫。
而这个时候,严嵩早已抱着几个卷轴恭敬的站在御书房门口了。
他一看到嘉靖走过来,便迎上去恭敬的拱手道:“皇上,您这气色是越来越好了,看上去都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了,这长生之术果然厉害,微臣都想跟着您修炼一番了。”
嘉靖微笑道:“你也想修炼,可以啊,要不朕给你找个师傅?”
晕死,你还当真啊,谁想跟你一样,一天没完没了的在那练些没用的东西,浪费时间!
严嵩连忙摇头道:“微臣这资质哪能跟皇上比,修炼那也是浪费时间,再说了,这国事还得有人为皇上分忧,微臣资质不行,只能退而求其次,为皇上分忧国事了。”
嘉靖闻言,饶有兴致的问道:“噢,你还知道资质一说。”
严嵩知道个屁的资质,他就是不想引的嘉靖兴起,让他陪着一起修炼而已。
他假假意思谦虚道:“略知一二,略知一二而已,让皇上见笑了。”
嘉靖摇头叹息道:“可惜了,满朝文武也就你知道这修炼的好处,可惜啊,你资质不行,不能与朕一起顾道长生。”
你有个屁的资质,也就你会信那些方士的鬼话。
严嵩暗自腹诽了一句,表面上却是舔着脸,无耻的拍道:“皇上,不是有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只要皇上得道,我们这些鸡犬不就能跟着升天了吗?”
嘉靖闻言,不由大笑道:“好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朕倒是想带着你升天,就怕你等不到那一天啊。”
严嵩连忙赔笑道:“皇上天纵奇才,这修炼必定一日千里,微臣倒是有信心等到那一天。”
嘉靖边往里面走,边大笑道:“哈哈哈哈,你倒是比朕还有信心。”
严嵩没脸没皮的跟了进去,一边赔笑,一边暗暗注意着,嘉靖刚坐上龙椅,他便举着手中的卷轴,恭敬的道:“皇上,微臣这几天又写了几副青词,请皇上过目。”
嘉靖习惯性的接过他手中的卷轴,展开一看,不由赞叹道:“你这青词着实越写越好了,关键还能写这么快,不错,不错。”
严嵩连忙谦虚道:“哪里,哪里,听闻有些人一天能写好几副出来呢,微臣这政务缠身,一天能写出一副来就不错了。”
嗯,很好,不但惦记着给朕写青词还不忘自己职责,勤于政务。
嘉靖欣慰道:“大明的官员要都能跟你一样就好了,朕就不用操那么多心了。可惜啊,他们一个个都不理解朕,不但不用心帮朕分忧,还老是在朕面前谏言说什么修炼不靠谱,当以国事为重,他们知道什么啊!”
这帮家伙着实蠢,皇上干什么关你们屁事啊,你们倒好,还管到皇上身上去了,脑子进水了啊!
皇上修炼有什么不好的,他越是修炼,岂不就越有机会掌权,皇上最好修炼到不理朝政,这样所有权力就归我了。
这些个朝臣着实愚不可及,不知所谓,拦住皇上修炼,有毛病啊!
皇上顾道长生怎么了,让皇上痴迷其中,不理朝政,我们岂不想干什么干什么,猪啊!
要难你们拦,我可不会拦,我不但不拦,还要使劲吹捧,使劲鼓励,看皇上宠信谁。
严嵩心中是得意无比,表面上却是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他们的确愚不可及,岂不知皇上顾道长生也是为了大明万世之基。”
嘉靖闻言,心花怒放道:“还是惟中最得朕心,说的好,这样吧,内阁正好缺人,你这礼部尚书按理也应增补入阁了,朕等下就让人拟旨,明天你就入阁吧。”
严嵩闻言,激动的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嘉靖微微点头道:“嗯,好好干,让他们好好看看,什么才叫为朕分忧。”
严嵩连连拱手道:“微臣明白,微臣明白,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为皇上分忧。”
嘉靖又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严嵩连忙拱手作揖道:“微臣告退。”
嘉靖微笑的看着严嵩的背影,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好啊,总算有人理解朕的良苦用心了!
()
………………………………
第二卷 第八十七章 终成眷属
所谓好事多磨,杨聪的婚事历经了几个月,终于到了定日子的时候,也就是定下成亲的日期。
这会儿这一步叫请期,也就是男方家长选几个特别吉利的日子给女方家送去,然后女方家选定一个最好的日子。
这年头成个亲可不容易,按规矩有六步要走。
第一步是纳彩,也就是男方请个媒婆带礼物去女方家介绍自己家的情况,看女方家有没有意结亲。
要说这一步,陆灵儿家倒是简单,基本上纳彩就这一个月里的事情,因为陆松夫妇和杨林夫妇接触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张贞家就不一样了,杨聪他爷爷杨荣可是跟张家磨了十多年了,中间媒婆肯定请过,但是张家一直不冷不热,这纳彩可谓艰辛无比。
接下来第二步是问名,也就是双方家长有意结亲了,便会将男女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交给媒婆去问问吉凶,没有问题了,便会进行下一步。
这年头这一步可不是开玩笑的,生辰八字对不上的,那就不能成亲,没有任何说的。
至于怎么对这个生辰八字据说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所谓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鸡猴不到头,大致就这个意思。
不过,只要不相克的厉害,这亲事基本还是能成的,因为媒婆毕竟收了钱,就算不怎么合适,她们也会说这姻缘合适。
接下来第三步是纳吉,也就是说媒婆去庙里得了吉卜,去告知女方家里,这亲事相当合适,这时候按俗礼女方家是要送只雁子给媒婆的,也不知道古代为什么那么多雁子啊,后世雁子可没这么常见了,只能在书上看到很多关于“鸿雁”什么的词汇。
接下来第四步就是纳征,也就是下聘礼,这个聘礼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主要看男方家的条件,有钱的自然是绫罗绸缎,金银财宝,猪牛羊等家畜什么的,怎么客气怎么来,没钱的送点粮食和生活用品也可以。
第五步就是请期了,就是女方家里选定成亲的日子。
这一步貌似很简单,就是女方家长在几个黄道吉日里选定个日子便成,但是,到了杨聪这里却是有点麻烦了,因为他一次要娶两个啊,而且陆灵儿和张贞都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闺女。
这年头虽然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一次娶两,同时成亲的还真不多见。
按规矩来说,就算同是妻子,也要分个大小的,所以戏里面经常会有什么大老婆,二老婆什么的。
如果陆家和张家都是一般官宦人家,这大小可就不好分了,就算官职相差有点大,你要把人家女儿定为小的,人家也不会乐意,毕竟这年头官宦人家的女儿根本就不愁嫁,有大的不当,为什么要给你来当小的。
这是个面子问题,一般就算是再小的官员也撂不下这面子,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历史上徐阶是多么的拼,他竟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当小老婆,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很厚的脸皮,当然,作为男方家长,严嵩也觉得倍有面子。
这陆松和张岳可不是徐阶,他俩谁能撂下这面子呢?
这个,当然是张岳,因为陆灵儿是皇上的奶妹啊,比亲妹妹还亲的那种,从小跟皇上玩到大的,她要哭个鼻子,皇上都会吓得手足无措,谁敢让她受委屈啊。
所以,张岳很主动的选了几个吉日里面最后那一个,而陆松也很有默契的选择了几个吉日里最前面那一个,这样两家的婚事就相差大约半个月左右,杨家筹备起来也比较的方便。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迎亲了,这时候杨聪就得上场了,他得穿着大红袍,带着大红花去接新娘子,而且还得准备酒宴款待亲友。
这一下,整个京城都惊动了,开玩笑,娶皇上最亲的妹妹,那自然是能搞多隆重就搞多隆重,杨家那也是不缺钱的主,光是酒宴就摆了上百桌,而且还是连摆十余天,京城官员士绅几乎都收到了请帖,当然去不去杨家没有强迫。
总之,杨家就是想尽量把婚事办的热闹,别丢了皇上的面子,而京城官员也很识趣,很多都主动派人去盯着杨家的酒席,但凡是坐的不够满的时候,总有人带着礼物姗姗来迟,不叫一个位子空着。
这一回杨聪也被折腾惨了,他可是状元郎,而且娶的还是皇上的妹妹,主持婚礼的还是当朝首辅李时,前来庆贺的自然有数不清的朝堂高官和公侯勋贵,他一个都不能怠慢了,所以,他每顿都得专门去作陪,经常被人灌的分不清东西南北。
这杨聪和陆灵儿成亲之日,那场面是相当壮观的,嘉靖不但送了好几车嫁妆,还特许陆松组织锦衣卫去撑场面,那家伙,当朝首辅带队,到处都是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就算京城冠盖云集,把成亲场面搞这么隆重的也就杨家这一回了。
这一天京城老百姓可是长见识了,好像除了皇上成亲,也就状元郎杨聪成亲这回最是热闹,问题皇上成亲那是在皇宫里面,一般老百姓看不着啊,这状元郎成亲可是在皇宫外面,大家都能去看热闹。
那家伙,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在往大时雍坊挤,自西长安街到内城南城墙这一块,到处都是人山人海,除了杨府和陆府之间的主干道有锦衣卫列队守着,其他地方几乎都被挤的水泄不通了。
京城锣鼓喧天,热闹了一天,杨聪总算是把陆灵儿给迎进了家门,至于最后洞房什么的,就略过不表了。
杨家这次着实把婚礼办得隆重无比,状元郎杨聪之名几乎传遍了整个京城,不过,一般老百姓都不知道就这还没完了。
杨家匆匆筹备了几天,竟然又开始摆酒宴了。
京城里的人基本都知道杨聪和陆灵儿的婚事,不过杨聪和张贞的婚事却没多少人知道,毕竟张岳的官职摆在那里,没什么人吃多了会去宣传他女儿要嫁给人做小的。
状元郎杨聪再次成亲的消息一传出来,可把人眼红坏了。
你家伙能娶到陆家女儿就已经了不得了,竟然还娶到了皇上的新宠,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岳的女儿,这家伙,前途不可限量啊。
杨聪这会儿倒没有考虑前程的问题,他最担心的就是陆灵儿和张贞能不能和睦相处,要两个人闹矛盾,那他可就头大了。
还好,陆灵儿天性纯真,张贞天性温柔体贴,两人性格倒是挺合得来的,而且她们两都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男人三妻四妾她们见得也多了,嘉靖几十个嫔妃陆灵儿都见过呢,对于杨聪一次娶她们两个的行为她们都没多少意见。
不过,就一点,陆灵儿有点太活泼了,跟张贞在一起的时候也跟小孩子一样,根本就不像是大老婆,温柔贤淑的张贞倒像是大的了。
顶点
………………………………
第二卷 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状元郎杨聪成亲,京城着实热闹了好一段时间,不过这年头老百姓的日子还是相当平淡的,这热乎劲一过,京城便慢慢恢复了平静。
杨聪得偿所愿,娶了两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这小日子过得倒是挺美的,趁着成亲的假期没过,他还将自己家里的事情好好安排了一下。
他爷爷杨荣是不能在京城久呆,因为家里还有一大摊子生意呢,张家老太爷张慎也是,惠安张家那也是一大摊子事,如果长期没人掌舵,非乱套不可,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派自己的几个护卫把爷爷杨荣和老太爷张慎送回家。
他父母也不能老呆在京城,毕竟盐引生意主要在山西,他们不过去,六万多的盐引,交给谁都不放心。
所以,他第二件事就是派人把自己的父母送去山西。
紧接着他又让李十二联系京城附近的木匠,定制了三千辆马车,又让李十二带着彭福在京城附近跑了个遍,熟悉了一些乡绅,为买粮做准备,又让侯之坦去了趟保定府,找刘守良帮忙,把那边的乡绅也联络了一下,这假期差不多就快完了。
这最后几天,他哪儿都没去,基本上就是陪着张贞在内宅书房吟诗作画,培养感情,而陆灵儿也喜欢跟他们黏在一起,说是学字学画什么的,写出来的字还算娟秀,画出来的画却像鬼画符一样,经常把杨聪和张贞逗的捧腹大笑。
三人正享受这甜蜜的夫妻生活呢,这天下午,彭福突然拽着张单子在门外朗声道:“老爷,房山富户徐大求见。”
杨聪闻言,眉头不由一皱,这富户其实就是土豪的文雅叫法,他是最不喜欢跟这些为富不仁的乡绅土豪交往了,不过因为收购粮食的事情,他却不得不和这些打交道,真是让人烦心啊。
他放下手中的毛笔,又示意趴他肩上装模作样学画画的陆灵儿去张贞身边坐着,这才淡淡的道:“什么事,进来说吧。”
彭福闻言,低着头走进来,举着手里的单子,小心的道:“这是徐大的礼单。”
杨聪闻言,接过礼单,匆匆扫了一眼,心中顿时了然。
这家伙,看样子是下血本了,礼单上面的东西差不多值上千两银子呢!
有句老话说的的确不错,人怕出名猪怕壮,他这成亲的场面搞的也太大了,整个京城几乎都知道他这个状元郎既是皇上的“妹夫”,又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岳的女婿,能量大的很,所以,经常有些不认识的人托各种关系来找他帮忙。
他对这些事一般是能推就推,实在有绕不过的关系,他才会出手帮一下。
这个徐大,竟然找到彭福这里来了,就证明这货在京城没什么官场上的亲友,这种人,他原本是不用去搭理的,但是,他想了想,还是淡淡的问道:“虎子,你是不是收了人家的钱?”
彭福闻言,羞愧的道:“是的,老爷,他硬要给小的塞一百两银子,小的原本是不愿意收的,但是,他来塞了几次,样子好像也挺可怜的,而且,他就想让小的通融一下,见老爷一面,小的就收下了。”
这种事,在官宦人家很正常,一般想找不认识的官员帮忙都会走人家府邸亲信的路子,要不然连门都进不去,就更不用说找人帮忙了。
杨聪摇了摇头,叹息道:“虎子,不是我要教训于你,这种钱,你要少收,我并不是什么六部尚书,内阁首辅,很多事我也没办法解决。这次就算了,你让人安排一下,然后把人领到前院大堂来吧。”
他也知道,这一百两的诱惑对彭福来说着实有点大,而且彭福只是答应人家引见一下而已,自己去见人家一面,彭福这事就算是给人家办到了,自己虽然不会无缘无故赏彭福一百两银子,但是,见人家一面,就能让彭福白得一百两银子,这种小事,他还是不会让彭福难堪的。
至于,会不会给人家帮忙,那就要看是什么事了,人家能送一千多两的大礼,就证明这事情绝对不简单,他能帮就帮,帮不了,那也只有请人另想办法了,毕竟他也只是答应见人家一面,并没有答应一定帮忙。
彭福也知道杨聪是不想让他难堪,他不由激动的拱手道:“多谢老爷,小的知道了,下次小的一定注意。”
说罢,他便飞快的退出去命人准备去了。
杨聪起身跟张贞和陆灵儿道了声抱歉,随即便往前院大堂走去。
杨府面积可不小,规矩也定下来了,一般家丁也护院是不能进内宅的,只有像彭福这样的亲信才能进来,至于客人,杨聪一般都是在前院大堂接见,只有像陆炳、张岳这样的亲友他才会接进内宅。
他在前院大堂坐了不久,彭福便领着两个中年壮汉进来了,他眯着眼睛一打量,这两人都是国字脸,大浓眉,嘴巴也比较厚实,眼睛也比较有神,身体那是着实壮实,没有什么大肚腩,一看就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大老爷,更不像是奸佞小人。
这相人之术他也是最近才开始钻研的,官场上的老油子基本都精通此道,一般看看人长相,再云里雾里跟人聊几句便能把人脾性摸个八九不离十。
徐阶当初可能就是这样试探出了自己的脾性,所以才放心大胆的和自己交往,在朝为官,识人的确很重要,所以,他也专门钻研了一番。
这两个人一看就是比较忠厚老实的那种,难怪彭福愿意给他们帮忙,只要这两人真如同外表般忠厚老实,杨聪倒也不介意帮帮他们。
这两人一进门便恭敬的拱手作揖道:“小人,徐大,徐二,参见大人。”
这还是两兄弟啊,难怪长的有点像,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淡淡的问道:“什么事,说。”
他之所以不请人坐,也不让人给他们上茶,倒不是他故意摆谱,因为土豪一般都是没功名的,根本就没什么身份地位,他一个状元郎,能接见人家就不错了,至于上座看茶什么的,一般乡绅都没这资格。
这两人也没露出任何不满之色,其中那年纪较大的当即便拱手解释道:“是这样的,小人和胞弟徐二原本有祖上传下来的两千多亩地,前些年被赵灵赵公公无故纳入皇庄,差点断了我们的生计,后面当今皇上继位,这地倒是还给我们了,但是,今年宫里的陈忠陈公公又要把小的家里的地纳入皇庄,小的无法,只能到处求人讨个公道了。“
杨聪闻言,眉头不由一皱,尼玛,皇庄,这事不好办啊!
顶点
………………………………
第二卷 第八十九章 皇庄
这皇庄是什么东西杨聪当然清楚,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皇上的庄田,也就是皇帝委派太监经营的土地,皇庄收入的粮食和银子一般都由管庄的太监掌管,由内宫监统一支配,皇庄的收入也是皇宫收入一个重要来源,也就是说皇庄的收入相当于皇帝的私房钱。
不过,这私房钱大部分都不属于皇帝,而属于宫里的那些大小太监。
这话看似有点矛盾,皇庄收入既然是皇帝的私房钱,为什么大部分又不属于皇帝呢?
很简单,皇庄的收入九成以上都被太监给捞去了!
正德九年的时候就曾做过统计,皇庄共有三十多处,共计良田三万七千余顷,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皇庄就有三百七十多万亩良田,按一亩一两的收益算都有三百七十多万两。
而正德后期,宫里的太监更是张狂,到处抢占民田纳入皇庄,保守估计,到嘉靖初皇庄最少有良田五百余万亩,也就是说,皇庄收入最少有五百万两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