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富家子-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三卷 第四十五章 失败乃成功之母

    新型火绳枪的第一次测试失败了,这个结果着实有点让杨聪失望,不过,他并没有气馁,因为他有信心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他又将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和工匠的负责人全部召集到会议室,再次商讨起来。

    众人到齐之后,他便充满自信的微笑道:“诸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新型火绳枪的测试失败了,不过,没关系,有句话叫做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们不被失败所击倒,继续前行,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话有点太抽象了,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杨聪见状耐心的解释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来挡洪水,没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杀死了鲧,但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以出禹。大禹总结了鲧的经验和教训,经过艰苦不屈的奋斗,用疏导的方法治服了洪水,获得了成功。鲧失败了,鲧生出了禹,禹成功了,所以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他这样一解释,就比较直观了,大家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越是咀嚼回味,就越能体会其中的深意,是啊,很多事情都不可能一次获得成功,如果一旦失败就放弃,那永远都不可能获取成功,只有不为艰难,勇往直前,才能获取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杨聪见众人脸上都露出恍然之色,这才继续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火枪历经了两百多年发展还是老样子呢?要知道在我们大明立朝之前可就有火枪了,为什么火枪不能取代弓弩,甚至是刀枪剑戟成为战场上的主角呢?”

    这一下,大家又迷茫了。

    说实话,还真没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时期的科技发展基本上都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有迫切的需求,又或者出了天才式的人物,人们基本上不会主动去考虑科技的发展。

    杨聪仿佛知道大家的心理一般,他紧接着又举例道:“大家应该也知道,汉朝之前并没有纸,所有东西基本上都是用竹简书写的,所以,那时候的读书人很少,因为书在那个时候太罕见了。汉朝的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纸张慢慢推广开来,这读书人是不是就越来越多了?大家想象,造纸和劈根竹简比起来难度大了多少倍,蔡伦还不是成功了吗?所以,我们要有信心,知道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信心没有什么是办不成的。”

    这造纸术有多难呢,就算是这会儿,在场也没几个人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但是,人家蔡伦却能想出造纸术来,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只要你想,就有可能成功,如果你不想,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这时候,在场所有人几乎都露出了思索的表情,大家似乎都在想,怎么才能获取成功。

    杨聪要的就是这效果,他紧接着总结道:“大家应该都清楚,火枪之所以不能替代弓弩主要就是因为射速的问题,从射程和杀伤力上来说,火枪是优于弓弩的,而且,我们还可以想办法让火枪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火枪易于使用,不管你有没有力气,不管你年轻还是年老,只要稍加操练,基本都可以使用火枪。而弓弩使用起来却是有限制的,如果没把子力气,谁使得动弓弩,所以,只要火枪的射速提上来,必将取代弓弩成为战场的主角。而鞑子现在使用的还是弓弩,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火枪的射速提上来,鞑子骑兵必将飞灰湮灭。”

    众人闻言,无不欢欣鼓舞,是啊,只要火枪射速上来了,鞑子就是盘菜,因为弓弩的射程和杀伤力根本就没法和火枪比。

    前面这段其实跟今天讨论的内容没多大关系,杨聪只是想通过这段话来坚定大家的信心,紧接着,他便直奔主题道:“昨天回去之后我想了很久,要解决火枪炸膛的问题,我们必须增加火枪枪管的壁厚,将前后两截枪管加上螺纹,用螺纹将其连接起来,这样,前后就不可能脱节了,火枪也不可能炸膛了。”

    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增加壁厚就意味着前面的枪管不可能用薄铁皮卷出来了,必须铸成一个整体,用钻头将中间的孔钻出来,那家伙可有三四尺长,钻起来得多费事啊!

    众人沉思了一阵,王宣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人,前面的枪管可不同于后面的枪管,前面的枪管太长了,钻起来太费事了,如果改成铸件,下官觉着,一天做一把出来估计都困难。”

    这个问题杨聪自然想到了,他不慌不忙的问道:“先生,我不是说过用齿轮加速吗,而且,我们可以多造齿轮,一套不行就十套,十套不行就一百套,这产量不就上来了吗?”

    王宣闻言,不由满脸古怪,的确,只要增加人手,增加工具,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

    一般人都不会往这方面想,因为增加人手增加工具那可是要花钱的,大家都习惯性的往省钱方面想,一般人谁会往花钱方面想。

    但是,人家杨聪就是有钱,你能跟他比吗?

    王宣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即提醒道:“大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那就是钻头的问题,枪管是铁的,钻头也是铁的,钻起来是很费功夫的,因为钻头钻不了几下就得磨,就算用齿轮加速,这个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

    这个问题杨聪的确忽略了,因为后世有工具钢,有高速钢,硬度比普通钢铁高得多,加工钢铁零件,那就跟切豆腐一样,自然不怎么费事,问题这会儿压根就没有工具钢和高速钢啊!

    这问题好像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几乎就是零,不但没有加工设备,很多后世常见的材料这个时候也没有。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现在就开始研发工具钢和高速钢吗?

    开玩笑,这个问题想都不要去想,工具钢和高速钢那都是合金钢,他根本就不知道合金配比,而且,就算知道合金配比也没用,这会儿很多金属元素都还没开发出来呢,光知道配比,没有材料,也不可能生产出工具钢和高速钢。

    ()


………………………………

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以铜代之

    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真的有点令人绝望,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现在,连最常用的钻头都找不到合适的,怎么办呢?

    杨聪不由陷入了沉思,既然钻头不行,那就只能在枪管材料上做文章了。

    这年头除了铁,还有什么常见的金属材料呢,这个问题不用想,金银铜铁,除了铁,最常见的金属材料自然是金银铜。

    如果用黄金做枪可以吗?

    这个问题也不用想,肯定是可以的,后世就经常有富豪显摆自己的黄金枪,这就证明,用黄金做枪肯定没有问题。

    问题是,黄金太贵重了,就算是他也承受不起啊。

    白银也是一样的,用来做枪没问题,但是,他也承受不起这个造价。

    看样子,现在唯有用铜来替代了,这会儿的铜虽然也不便宜,但是,造价勉强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当然,如果宣府镇有铜矿那就更好了,那样的话,就不用花什么钱了,只要请人去开采冶炼便成。

    想到这里,他试探着问道:“先生,我们不若以铜代之,用铜来做枪管,你觉得如何?”

    王宣闻言,不由一愣,用铜做枪管?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主要这会儿铜就是钱啊,铜钱可不就是用铜铸出来的吗。

    不过,用铜做枪管倒是没什么问题,因为铜比铁软的多,加工起来也没那么麻烦。

    他沉吟了一会儿,这才小心的道:“这个倒是没多大问题,但这铜本身就贵重,朝廷管的也严,我们恐怕弄不到这么多铜来造枪管啊。”

    这个倒不是太大的问题,铜虽然贵重总没国家社稷重要吧,杨聪相信,嘉靖还不至于这么小气,只要能用铜替代铁造枪管就行,他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宣府镇有铜矿没?”

    王宣想了想,随即慎重道:“龙门卫所辖的赤城堡附近就有铜矿,不过,那里已经被朝廷封存了,赤城堡就是专门用来守卫铜矿的,想要开采那里的铜矿很难,税赋重不说,那些矿监还难伺候的很,传闻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赔的倾家荡产了,后面都没人敢接手了,所以,朝廷才把那里封存了。”

    杨聪当然明白王宣说的是什么意思,以太监的贪婪,什么事干不出来,很有可能,在那边包铜矿的人不但要负担朝廷的税赋,还要将挖出来的铜孝敬一部分给那些贪婪的矿监,这样一来,自然是赔的裤子都没得穿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他如果向嘉靖提出申请,嘉靖肯定会答应,但是,这矿监肯定是少不了的,到时候如果再派个陈洪的亲信来,那就惨了,威逼利诱的手段可不能老是用。

    孟冲这一个就已经让他提心吊胆了,再来一个,他真有点不敢威逼利诱了,万一传到嘉靖耳朵里,还不知道嘉靖会怎么想呢。

    看样子,还是要想想办法,让嘉靖不要派陈洪的亲信过来,将这个麻烦事防范于未然。

    杨聪想了想,随即起身道:“那行吧,今天就先商议到这里,我先想办法让人弄点铜过来,做个样品再说。”

    说罢,他便转身往外走去。

    他之所以这么急,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这段时间不是在膳房堡堵截鞑子骑兵,就是在宣化厂督工,很少回家,张贞和陆灵儿都有点不高兴了。

    这两位娇妻虽然没说什么,他却是看出端倪来了,反正这会儿没有铜新式火枪也造不成,所以,他干脆选择回府陪陪老婆,同时好好考虑一下,怎么让嘉靖派个省事的太监过来。

    这年头也没什么娱乐,他陪老婆的方式也就是将两人都叫到书房,然后跟她们一起写写画画,借以增进感情。

    张贞和陆灵儿听闻杨聪又要陪她们写字画画,自然是高兴的不行了,陆灵儿还特意在他面前显摆了一下这些天练字的结果。

    原来,这些天杨聪不在,陆灵儿甚觉无聊,便专心练了练字,还别说,她专心起来还是很厉害的,一手字写出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说什么书法造诣,工整美观还是做到了。

    杨聪看到她的字,不由心里一动。

    不若让她写封信,暗地里编排陈洪和孟冲一把,到时候嘉靖再派太监来估计就要考虑考虑了。

    想到这里,他装出惊喜的表情,大赞道:“哎呀,灵儿这字写的可真好啊,都有些大家风范了,恐怕假以时日都要超过为夫了。“

    张贞闻言,不由满脸疑惑,这话说的,灵儿的字怎么可能超过你,你可是堂堂的状元郎。

    陆灵儿闻言,却是欢喜的从椅子上蹦起来,开心的道:“真的吗,真的吗,我的字真有这么好吗?”

    杨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是真的,要不你写封信回去试试,你父母,你哥哥,还有皇上估计都会赞不绝口。”

    他这话一说出来,陆灵儿更来劲了,她还没给家里写过信呢,写信这么好玩的事情,她当然想试试。

    不过,当她抽出信纸,提起笔,准备挥毫泼墨的时候却尴尬的发现,自己肚子里根本就没什么墨水,这信应该怎么写呢?

    杨聪见状,立马提醒道:“你想不想你父母啊,想不想你哥哥啊,想不想皇上啊?”

    陆灵儿连连点头道:“当然想。”

    杨聪微笑着道:“这不就有了吗,你还可以写写你在这边的生活情况啊,相信你父母,你哥哥,还有皇上都想知道你在这边过的怎么样。”

    陆灵儿又连连点头道:“嗯嗯,对,就写这些。”

    不过,她却是光点头不动笔,因为她还是不知道怎么写啊。

    这个当然难不倒杨聪这个状元郎,他当即就开始教导陆灵儿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念,该怎么描述自己在这边的生活,一旁的张贞也帮着出主意,教她描述些小女儿的心思,三人凑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快,陆灵儿就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了。

    最后,杨聪貌似无意间,竟然开始抱怨起孟冲来。

    这个狗太监的确太过分了,老是在那里使绊子,阻扰自己开矿,就因为当初自己不小心得罪了陈洪。

    陆灵儿闻言,自然是气得不行了,当即就咬着银牙表示,要在皇上面前告这家伙一状。

    于是乎,在杨聪的指导下,她又把孟冲和陈洪狠狠编排了一顿。

    这信一写完,杨聪当即便命人八百里加急即刻发往京城。

    ()


………………………………

第三卷 第四十七章 一条狗

    京城,皇宫,御书房内,嘉靖正埋头在龙案上飞快的批阅着奏折,他的神情相当的专注,批阅奏折的速度也相当的快,可以说,在处理政务方面他还是相当有天赋的。

    嘉靖这个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绝对不是那种一无是处的昏君,当他认真处理国事的时候,大明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

    可惜,他痴迷顾道长生,又误信了奸臣严嵩,以致大明朝堂被搞得一团糟,鞑子和倭寇更是猖狂了好一段时间。

    这会儿他倒还没有完全弃朝政而不顾,一门心思去修炼,不过,他一天已有大半天时间不处理朝政了,只有在早朝之后到午时之前这段时间他才会批阅奏折,管管国事。

    所以,这段时间他相当的忙,一般人没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是决计不能去打搅他的。

    不过,这天上午,正当他在专心批阅奏折的时候,陆炳却在外面轻声道:“皇上,微臣有事求见。”

    如果是别人在外面唧唧歪歪,他估计该生气了,但是,一听是陆炳的声音,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随即淡淡的道:“进来。”

    很快,陆炳便猫着腰走了进来,奇怪的是,这家伙手里竟然还拿着一个信封。

    这小子,搞什么鬼?

    陆炳毕竟是锦衣卫佥事,属于武官,一般是不会拿着奏折什么的来求见的,这小子今天竟然拿了个信封,着实有点奇怪。

    嘉靖不由好奇道:“文明,你拿着什么?”

    陆炳连忙举起信封,略带激动道:“皇上,这是灵儿写的信。”

    陆灵儿还会写信?

    嘉靖闻言,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如果陆炳说陆灵儿把谁给揍了甚至把谁给砍了,他一点都不会觉着奇怪,因为陆灵儿从小就喜欢调皮捣蛋,对读书识字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练起武来却是一把子劲。

    这丫头竟然会写信,嘉靖真的跟听到天方夜谭一样。

    他飞快的接过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笺一看,脸上顿时露出宠溺的笑容。

    这口气,应该是陆灵儿说出来的,但这字,他真心怀疑不是陆灵儿写的,因为太工整了。

    不过,看着看着,他就明白了,因为陆灵儿在信里显摆,自从嫁给杨聪之后,几乎天天都在读书练字,而且,自从搬去宣府镇之后,杨聪一直没时间陪她,她倍觉无聊,便专心跟着张贞练起字来,练的久了,这书法自然是突飞猛进,她信里面很有一番自吹自擂的意思。

    没想到这丫头读书习字还有这天赋啊,嘉靖脸上的笑意不由更浓了,看着信里面流露出来的思念之情和小女儿之态,他脑海里不由想起小时候和陆灵儿兄妹一起玩耍的日子,那画面,好温馨啊。

    不过,看到最后,他脸色顿然一垮。

    这个陈洪,竟然为了报私仇派孟冲去为难杨聪!

    他把信往龙案上一放,正待发火,猛然间又停住了。

    这灵儿为什么会在信的最后突然提起陈洪和孟冲呢,不会是杨聪教她的吧?

    难道是杨聪为了报复陈洪又或者摆脱矿监的监控故意教灵儿这么说的?

    这种事,不得不防啊!

    如果是孟冲欺负陆灵儿,嘉靖自然饶不了孟冲,但是,这信里面的意思明明是孟冲在为难杨聪,跟陆灵儿没什么关系。

    这点嘉靖还是分的比较清楚的,公是公,私是私,他可以因为陆灵儿的关系照顾一下杨聪,但是,他绝对不会因为陆灵儿的关系帮杨聪去排除异己。

    这个杨聪,想用这种手段收拾孟冲又或者陈洪吗?

    你把朕当傻子啊!

    想到这里,他沉声问道:“文明,这杨聪和陈洪闹过矛盾?”

    陆炳连忙拱手道:“是的,皇上,当初陈洪手下管事太监陈忠无故侵占民田,最后闹到了顺天府尹刘淑相那里,刘淑相又将其侵占的民田判回去了,是故陈洪怀恨在心,联合夏言想罢免刘淑相,好在皇上英明,没有这么做。”

    这事嘉靖还是有点印象的,他当初可是听了张邦奇和李时的意见才放过刘淑相的,看样子,这事杨聪肯定在暗中出手了,至少张邦奇这边肯定是受了杨聪的影响。

    原本这事他并没有怎么细细探究,他只当是夏言一党和阳明一脉在明争暗斗呢,没想到,这事压根就是陈洪在后面搞鬼。

    陈洪这家伙,做的有点过分了。

    如果是其他的皇帝,估计就该收拾陈洪了,不过,嘉靖却没想着要收拾陈洪,因为他认为自己平衡之道玩的炉火纯青,不管宫里宫外,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陈洪做事有点过分他是知道的,但是,陈洪对他却是相当恭敬的,也就是说,陈洪只是对别人狠。

    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也没什么,陈洪对别人狠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宫里不会因此铁板一块,要所有太监都是一伙的,那他这个皇上就有点危险了,所以,陈洪这个人纵有诸多缺点,他还是不会轻易去收拾人家的。

    陈洪就好比他养的一条狗,养着就是为了咬人的。

    当然,挑起文臣和文臣之间的内斗又或者挑起太监和太监之间的内斗是一回事,是非对错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可不会为了挑起手下人内斗而不分是非。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文明,你觉得灵儿说孟冲为难杨聪这事是不是真的?”

    陆炳自然是偏向杨聪的,不过他也明白嘉靖的脾性,就算他想偏帮杨聪也不能直接说,必须显得客观公正,不然,嘉靖反倒会连他一起怀疑。

    他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这个,微臣觉得灵儿这丫头应该还不至于胡说八道。”

    嘉靖又追问道:“那如果是杨聪为了捞钱故意欺骗灵儿呢?”

    这个!

    陆炳思索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道:“皇上,微臣不知道杨聪能从孟冲那里捞到什么便宜,因为孟冲监督的是煤矿,这会儿煤又不值钱,杨聪如果想多挖点去卖,恐怕运费都赚不回来,倒是铁比较值钱,但是,灵儿并没有说负责监督铁矿开采的李芳为难杨聪啊,杨聪如果想捞钱应该告李芳啊,他告孟冲能捞到什么钱呢?”

    嘉靖闻言,顿时陷入沉思。

    陆炳这话说的有道理,这会儿就没多少人用煤,挖再多的煤有什么用,杨聪如果想捞钱,应该从铁矿下手才对,很显然,这次是陈洪在为难杨聪。

    陈洪这家伙,哼!

    嘉靖还是没有冲动的要去收拾陈洪,毕竟陈洪是他养的一条狗,咬人并不奇怪,只是这次陈洪咬错人了而已。

    他想了想,又拿起陆灵儿的信看了看,随即微笑道:“嗯,灵儿这字写得着实不错,这样吧,就把宣府镇那座煤矿赏给她,以资鼓励,至于那孟冲,就让他回京吧。”

    煤在这会儿的确没什么价值,一座煤矿在他眼里真不算什么,他只是想借此警告陈洪,杨聪不能咬,至少这会儿不能咬。

    顶点


………………………………

第三卷 第四十八章 艰难的创新

    嘉靖竟然会把黑岩山煤矿赐给陆灵儿,这个杨聪的确没预料到,他只是想给陈洪上点眼药,以免下次嘉靖派矿监的时候陈洪再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没想到却白捡了这么大个便宜。

    这会儿煤虽然不值钱,那只是用的人少而已,其实煤的价值跟后世并没有多大区别,一个煤矿少说也值几十万两银子,如果储量大的,价值几百万两都有可能,赐给陆灵儿其实就等于是赐给他了。

    这么大个便宜,不要白不要啊,他当即便安排杨家掌柜接手了黑岩山煤矿,至于接下来的开采,那自然是可劲的挖,反正挖出来的煤今后肯定用的上。

    嘉靖此举也证明了一点,他对宣府镇的武器装备制造是相当看重的,这开采铜矿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杨聪紧接着就他上奏,请开赤城铜矿,在奏折中,他还解释了一下请开赤城铜矿的原因。

    不过,他并没有解释的太细,什么研发后装式枪炮他都没说,他只是说铁制枪炮加工难度太大,如果要制造出装备六万边军精锐的枪炮,最少需要二十多年,只有换成铜制枪炮才能在四五年内完工。

    他相信嘉靖肯定不愿意等二十多年,这赤城铜矿的开采肯定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