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南一梦-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起身掸了掸官服,吩咐道:“你们速去通知本班所有衙役在院中集合,有公务无法离岗的须登记备案,载明原由,我在院中等着你们,让我看看你们几班的应变速度。”说罢,抬腿朝堂外走去。

    杨辅平四人楞了片刻,反应过来,江南这是打算考校一下各班衙役啊!这还得了,本班衙役慢了,自己这班头脸上也无光啊!县尉大人怕是会认为自己无能吧!

    四人拨腿便跑,此刻也顾不得别的规矩了。
………………………………

第二卷  风起江都 第62章 操练

    江南站在二堂门口的台阶上,俯视着院中左顾右盼、气喘吁吁的众人,真是千姿百态,怎么站着的都有。

    心中暗自摇头,身体素质不成,还毫无纪律可言,队列站的行不成行、列不成列,怕是连刚入伍的新兵都不如。

    江南走到杨辅平跟前,锵的一声,拔出其腰间佩刀,刀尖虚指杨辅平,厉声喝道:“所有快班衙役听令,以杨辅平为基准,在我面见站成一列纵队。我只想看到一条线,若谁没有站直,出了队列,哪里出了,我便砍下哪里。”说着,手中的钢刀狠狠劈下。

    快班衙役们相互对视一眼,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其余三班衙役也昂头注视着江南,目露疑惑之色。

    江南一怔,反应过来,原来世界军队的口令、术语,这里的衙役怕是不懂,“快班衙役出列,站到一旁!”握刀指了指旁边的空地。

    快班衙役这才反应过来,快步跑到了一边。

    江南目光从快班衙役中扫过,找到身材最为矮小的一个,刀指了指那人,吼道:“你,站到杨辅平身后!”

    那矮小衙役不敢迟疑,快步跑了过来,在杨辅平身后站定。

    江南又从快班中找出一个身材矮小的,“你!站到方才出列的衙役身后!”

    那衙役见江南的刀指向自己,忙跑了出来站好,却不想江南也大步走到自己身旁。

    江南:“你!隔着他的脑袋,去看杨辅平的脑袋,若是看不见,就算站直了,迅速调整位置,一会儿我检查,若是歪了,身体那里出了队列,我就砍下来!”说着,指了指前面的衙役。

    第二个出列的衙役忙抬眼朝杨辅平看去。

    “目光平视前方”江南在旁高声提醒道。

    “站直了没有?”见那衙役不再挪动,江南问道。

    衙役心中一凛,若没站直可是要挨砍,可好像真的看不见杨捕头的脑袋,犹豫了一下,嗫嚅道:“站……站直了。”

    江南大步到杨辅平身前查看,三人的确站成了一列,笑着点头道:“不错!站直了。”扭身走到台阶上,道:“其余快班衙役听令,互相打量一下,身材最为矮小的出来,站到刚才的衙役身后!调整位置,隔着他无法看到前面的人为止!”

    快班人群中一阵骚动,互相比试着高矮,片刻走出一位,跑到第二个出列的衙役身后站定。

    江南:“好!就是这样,每次身材最矮之人出来,走到前人身后站定!整列从前到后,呈从矮到高排列!”

    快班衙役们在旁观察了一阵,都明白了什么意思,不一会儿便全站入了队列中。

    江南见状,手上微抖,钢刀刷的一下射入杨辅平腰间的刀鞘,扭头看向刘正三人,“壮班、皂班、狱卒也依此法,在我面前站成一列,你三人负责查看是否站直!”

    刘正三人忙抱拳领命,带领自班衙役开始列队。

    刚才江南指挥列队时,各班衙役都在留心观察,此时让列队,却是快了许多,不多时便列队完毕。

    江南站在台阶之上打量众人,四条纵队笔直呈现眼前,旋即又发现新的问题,眉头微皱,高声道:“四班衙役听令!与前人间隔一尺,迅速调整!”

    话音一落,众衙役便快速行动起来,片刻间便调整完毕。

    虽说还是没有到达横、竖、斜看皆成直线的地步,但与方才零零散散的样子相比却是好了许多。

    接着,江南又把横队、纵队、排头、排尾等队列术语讲解了一遍,又演示了一下站姿及注意要领。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齐步走’。如何走?你们都会,但在队列中,如何走的整齐,却是需要训练。

    可能你们觉得这个没用,但是,假设你们整齐划一的走在街上,精气十足,那么对他人也是一种震慑,尤其是那些地痞无赖。

    ‘齐步走’要喊口号,很简单,就是一二一,一迈左脚,二迈右脚。走路时,双臂绷直自然摆动,双手微微握拳,像这样。”

    说罢,江南举起双手,让众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手型。

    “好!大家将手握好,我来检查!”江南缓步走下台阶,在队列中逐个检查,发现手型错误的就上前纠正过来。

    确认每个人都没有问题后,道:“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如何走,你们都看好了!”

    说罢,江南在院中来回走了几圈,确认每人都能看到,又回到了台阶上站定,道:“待会我们到县衙外操练,大家都专心一些,走整齐,走出气势,否则丢人的可是你们自己!”

    众人闻言,小声嘀咕起来。

    刘正眉头微皱,对江南所谓的操练也有些看不明白,刚欲上前询问,便被江南厉声呵止。

    “队列之中,没我批准,谁都不许讲话,更不准乱动,有事须先喊‘报告’,我同意了才能讲话,明白没有?”

    江南说完,目光冷冷的注视着刘正,见他没有回应,暗自运功厉呵道:“听明白没有?”

    刘正被震的头昏眼花,心中一惊,知道犯了忌讳,暗骂一声糊涂,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旁人都没说什么,自己怎么就做了出头鸟,忙轻声回道:“明白!”

    江南却还不满意,吼道:“没吃饭吗?大点儿声!”

    刘正闻言,忙挺胸提气大喊一声:“明白!”

    江南满意的收回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我再强调一条,队列之中,无论是喊口号还是回答问题,声音必须洪亮,明白吗?”

    “明白!”

    声音整齐洪亮,在院中久久回荡。屋顶停立的几只不知名的小鸟,也被吓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江南满意颔首,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

    稍后,笑容隐去,恢复了漠然,“在去衙外操练前,我先通报两件事!”言罢,目光在人群中巡视,“王伟军!出列!”

    “是!”一道吼声响起,王伟军走了出来,醒目的络腮胡。

    江南眼神一亮,只看了一遍,“齐步走”走的却是像那么回事儿。

    “王伟军,是非不辨,尊卑不分,唆使手下围攻朝廷命官,本官本欲严惩,并将你逐出县衙。但杨辅平为你求情,本官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王伟军听到江南喊自己出列,就已知昨日之事无法善了,可听到要将自己逐出县衙,脸色还是不免有些发白,不想江南话锋一转,愿意给自己一次机会,忙朝杨辅平投去感激的眼神,又昂头注视着江南,高声道:“多谢大人!属下今后一定尽忠职守,不敢懈怠!”

    江南瞥了他一眼,道:“先别高兴的太早,留在县衙也可以,但皮肉之苦却免不得!”说完,扫了眼皂班方向,“站值衙役何在?”

    “在!”数道声音响起,十个衙役走上前。

    江南:“王伟军以下犯上,重打五十大板,关入大牢反省一个月!”话毕,瞥了眼王伟军,“可有怨言?”

    王伟军忙单膝跪地,抱拳道:“属下不敢!”

    江南下巴略扬,“押下去!”

    站值衙役忙上前将王伟军擒住,手臂反扭,他也不反抗,任由站值衙役拖着离开了。

    江南扫了眼下面站立的众人,朗声道:“你们嘴上不说,心里难免会有疑问,我这操练的意义何在?我解释一番。

    下月初,我将打乱四班,重新编配,并取消狱卒一班。如何编配?就是根据诸位的操练表现。各班负责事务也要重新划分:

    快班负责事务除催征税赋外,其余保留不变,另外,狱卒一班事务并入快班,皂班大堂站值事务并入快班;皂班一切守门等事务并入壮班,其余不变。

    本官每月月末会对各位当月操练及当值情况进行考核,表现优异者入快班,次之入壮班,其余入皂班。

    各班班头不在一成不变,本官会在各班衙役中选出,只要诸位表现突出,皆有可能担任班头。”

    话音刚落,下面一阵哗然。

    只要表现突出就可能成为班头,这在以前却是从不敢想的事。不少衙役听了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说不定下月开始自己就成了班头了。

    四位班头却相互对视一眼,发现对方的脸色都不好看,下个月开始自己还是不是班头就不好说了。长叹一声,皆强打精神,暗憋一口气,可不能让下面的家伙骑到自己头上。

    江南看着下面两眼冒光的衙役和神色微变的班头,颇为满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竞争才有进步,长时间一成不变,谁都会懈怠。

    抬手示意肃静,江南继续道:“三班衙役,人数亦重新划分,快班最多,壮班次之,皂班最少。每班设班头一名,快班人多,加设副班头两名。另外,我未必每日都在县衙,故增设总班头一名,统揽三班事务。”

    总班头!

    以前也是没有的,关键是后面的话——统揽三班事务,县尉大人若不在衙里,总班头岂不是就相当于县尉!

    衙役们没敢奢望成为总班头,刘正四人却是眼神一亮。

    县尉大人初来,对许多人还不了解,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四人,这总班头怕是也要从我们四人中产生,一时间皆左右四顾,暗自思量,谁最有可能成为这总班头?
………………………………

第二卷  风起江都 第63章 衙役改制

    江南瞅了瞅四人的反应,心中自有计较,道:“即日起,三班所得人事须上缴本官……”

    话未说完,却被下面响起的吵嚷声打断。

    各班衙役,月俸本没几个钱,但百姓皆趋之如骛、心生羡慕,盖因陋规众多,每月所得人事远丰于月俸,梁朝富裕之地,譬如京师以及所在的江都,有时甚至高过一年从县衙所领的薪俸。

    是故,众人闻听所得人事要上缴县尉之手,皆怀疑很有可能是有进无出,今后的财路只怕要断了,这还得了,一时间议论纷纷,却又慑于江南之威,无人敢公然叫板、辩驳。

    江南冷冷扫过台下众人,厉呵一声:“肃静!”中气十足,声如洪钟,瞬间压过众人之声。

    衙役们虽心中不满,但见县尉大人翻脸,却也只得摁耐心中的恼怒,不再表露,以免迁怒于己,多生事端,丢了饭碗,得不偿失,且权当是孝敬给了县尉大人,虽然有些肉疼。

    待下面安静下来,江南沉声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本官还不至于为了些黄白俗物脏了这张脸。”见众人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又缓缓解释道:

    “下月起,诸位月俸分六等:皂班衙役为末等,即六等;皂班班头及壮班衙役为五等,月俸高于皂班衙役两成;壮班班头、快班衙役为四等,月俸高于壮班衙役两成;快班副班头为三等,月俸高于快班衙役两成;快班班头为二等,月俸高于副班头两成;总班头为一等,月俸高于快班班头两成。”

    诸衙役听罢,可谓面露众生相,皂班之人皆一脸苦涩,快班衙役却是喜笑颜开,而当中聪颖之辈则陷入沉思,方才大人已言明,下月各班重新编配,如今在快班的衙役,下月是否还在却是未知,同样,皂班、壮班衙役只要表现优异,也可进入快班,享受高俸。

    江南停顿一下,让众人有时间消化一下所讲内容,又道:“每月末,本官会将三班所得人事及县衙应发月俸并于一处,依照诸位月俸等级核算后下发。绝不贪墨你们一分一毫。”

    众人释然。

    江南:“本官如此,皆因众人懈怠,不思进取。是以,本官才出此下策。想拿高俸,就要勤于操练,尽职尽责,入得快班;若依旧如故,则只能入皂班。”言此,又似想到什么,道:“另外,本官再立一规矩:每日操练最为懈怠的五人,负责清洗三班所有人的脏衣臭袜,何时洗净洗完,何时方可就寝,无论何人,若敢蒙混偷懒,推诿不从,休怪本官无情,让他滚蛋。”

    衙役们心皆一惊,暗道一声变天了,此般种种,从前怕是不曾有过,亦从未想过。

    江南看了看队列之前的四位班头,朗声道:“汝等四人,当殚精竭虑、勤勉尽责,争担众人楷模,想必尔等皆清楚,总班头之职,本官必从你四人中择出,望好自为之,以切实行动征得本官满意、诸衙役信服!”

    四人听罢,忙抱拳回道:“是!大人放心!我等定当殚精竭虑、勤勉尽责,争当众人楷模!”

    江南微颔首,道:“好!诸位听到了,他四人已做保证,诸位皆可监督、检举,来日若有人玩忽职守、消极怠工,诸位可私下禀报本官,本官即刻便免去其竞选总教头的资格。”

    众衙役闻言,忙抱拳称是。

    江南随手连点道:“依照快、壮、皂、狱先后顺序,各班头带队,出衙操练!”

    杨辅平忙转身面对众人,高声吼道:“快班!齐步——走!”

    声落,杨辅平前方引路,快班众衙役迅速尾随其后,出了院门。

    刘正、张斯、曾靖三人纷纷效仿,引众随后。

    江南瞧众人静立整齐如线,转弯时却现凌乱,步伐也不一致,恍然想到,还未传授行进间转弯的要领,无奈莞尔,第一次便有如此表现,也该知足了,来日方长,不急一时。

    迅速跑步追上,行至排头位置,运功喊道:“听好!行进间一迈左脚,二迈右脚,听我口令后,迅速调整!一二一,一二一……”声音在内力加持下,诸衙役皆可听清。

    大人训话,众人皆凝神侧耳倾听,口号响起迅速调整脚步,初时有些忙乱,须臾便步调一致,整齐划一。

    见众人皆已调整完毕,江南又喊道:“所有人齐喊口号前进!”

    瞬间,洪亮的“一二一”口号声响起,声如奔雷,激射四方。单排队伍宛若长龙,浩浩荡荡,行出县衙大门,驶入街市。

    虽是清晨,勤劳质朴的人们却已涌入街头,糖贩菜农卖力的吆喝着,米庄布庄的掌柜俱跑到门外揽客,青楼赌坊却是灯火通明,怕是一夜未曾停歇……

    “快看!好多红皮狗!”

    “莫不是你犯了什么事,人家过来拿你!”

    “胡说!怕是你勾搭张家寡妇的事败露,有人报了官,此刻抓你去浸猪笼吧!”

    “狗嘴吐不出象牙,休要在这满口喷粪!——怕是出了什么大事,否则怎么出动这么多红皮狗!咦——!蓝皮的也有!”

    “是啊!你看,好长的队伍,都看不到头!”

    “呀——!你看!怎么走路的姿势如此古怪!”

    “嗯!也不知在搞什么把戏!你听!他们嘴里在念叨什么?莫不是在做法?”

    “过来了!过来了!往我们这边走过来了!——好像喊的是‘一二一’。”

    “没准儿是中邪了!”

    “小点声!要到跟前了,莫被听到,真抓你去县衙!”

    ……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三班衙役的队伍高声喊着口号、步伐坚定、目不斜视的走来,所经之处,行人纷纷避让。

    离远望去,还不觉有什么,行近后众人才发现,诸衙役动作一致、口号声隆,气势逼人,静立一旁也不免为其所慑,双股发颤,下意识的又后退了几步,拉开些距离,心下稍安。

    江南也未闲着,一会儿跑到排头,一会儿又退回排尾,来回巡视监督,待队伍在城中各个巷道走了个遍,方才领回县衙。

    默立台前,目光扫过前方众人,江南漠然道:“本官没有升堂断案前,所有衙役每天全日操练,除非有紧急公务,否则不得缺席。

    下月起,三班人员确定下来,快班衙役分作三队,由副班头各领一队,全天在街市巡逻,震慑宵小,惩治暴徒,本官授二位副班头临机独断之权,发现有人为恶,先行将人拿下,押回县衙。班头领一队坐镇县衙,除看守牢房外,随时做好支援二位副班头的准备。”

    停顿片刻,给衙役们些时间消化所讲内容,又道:“下面我再传授你们站姿、原地转体及行进间转弯等,各班头注意记住要领,今后每日由你们各自带队操练,我会不定时抽查!”

    话毕,便将吴超祖所知一切队列训练内容填鸭式教完,也不管众人记住多少,反正来日还要检查,有问题再纠正不迟。

    事说起来仅上下嘴唇一碰,但做起来却也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口干舌燥的江南嘱咐四位班头下午继续操练,便出了县衙,直奔鼎升元。

    ……

    今日守在酒楼的却是吴六。见江南进门,忙上前见礼,道:“公子,您来的正巧,小的正有事欲向您禀报!”

    江南随意找个位置坐下,讶异的瞥了他一眼,道:“咦——!老六,今日说话怎么客气了许多?”

    吴六轻笑一声,回道:“哪有的事!”

    江南不知,吴六早上走在街上,也遇到了江南带领衙役经过,只是江南忙着巡视队伍,未留意到吴六而已。

    吴六望着雄赳赳气昂昂行进的队伍,以及一旁目光凌冽、阔步前行的江南,恍然惊醒,公子如今已不单是鼎升元的东家,更是九品县尉大人,日后青云平步、攀上高位,自己若还像此前一般随意,来日指不定何时犯了忌讳,遭冷落事小,掉脑袋也未可知啊!

    如今及早觉察,摆正自身位置,来日追随公子才能走的长久。这些话,吴六只会提点下面兄弟,却不会与江南言明。

    吴六没有解释,江南也未追问,见伙计端来茶水,刚要自酌一碗,吴六已将茶壶抢在手中,迅速倒好递上,道:“公子!请用茶!”

    江南盯着手中茶碗,又扫了眼吴六,不知他搞什么鬼,此时嗓子冒烟,也顾不得其他,一饮而尽,吴六又忙续了一碗。

    江南连干三碗,口中干渴的感觉才缓解了许多。

    吴六立于桌旁,也连续帮着倒了三回。

    嗓子舒服了,江南才有闲情四下环顾,正是饭点,食客陆续上门,闲置的席位已不多了。回头见吴六躬立身侧,道:“对了,老六!方才你说有事,什么事啊?”

    吴六轻咳一声,探身小声道:“公子,您让兄弟们留意的如木和尚,有消息了。”

    江南眼睛一亮,道:“唔——!快说来听听!”
………………………………

第二卷  风起江都 第64章 前往阳秭县

    吴六周围环视一圈,轻声道:“公子,不如我们到楼上说吧!一来楼上人少,安静;二来,我们在这占了一桌也影响收入不是!”

    江南一愣,循着他的目光扫去。才不一会儿的功夫,厅内已座无虚席,还有几个食客驻足张望,想必是在寻找空位,颔首应了声,沿楼梯朝顶楼爬去。

    ……

    二人来到四楼,江南雅间中落座,见吴六还站在一旁,摆手示意道:“老六,坐啊!”

    吴六微微一笑,道:“不用!站着舒服!”

    江南闻言,也不深劝,端坐椅上,神情淡然,静待吴六开腔。

    吴六默了默,斟酌一下词句,缓缓讲起来。

    原来,江南吩咐了一句,吴六便放在了心上,从下面兄弟中挑出十名心思活络之人,暗中打探此事。

    几人在刘员外府邸附近四下询问,得知那如木和尚虽佛法高深,却也只有二三十岁模样,圆脸无须,中等身材,灰色粗布僧袍包裹,胖瘦不辨,倒是鼻子旁一颗豆大黑痣,很是醒目。

    几人中有一汉子,名曰齐晨,忽有所感,提议找一画师,依照见过之人所言,将那如木和尚的面目特征画于纸上,又领着画师带着画像找见过之人查看,有出入之处再稍作调整。至此,如木和尚的写实画像便成了。

    又到城内拓印作坊找工匠多影印了些,几人各执一份在手,四散城门附近打听,确认了如木和尚是从北门出的城,又忙到北门外打探。

    黄天不复有心人,终于在几里外官道旁的一茶肆中打听到如木和尚的消息。

    原来,那天艳阳高照,如木和尚行至茶肆处,茶肆的掌柜见其汗已湿透僧袍,便施舍了壶茶水给他。是故,对其有些印象。

    齐晨十人沿着官路继续向北,途经茶肆皆言见过如木和尚,直到入了阳秭县城,断了消息。

    几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这里,怎肯轻易罢手。奈何多方打探,还是没有如木和尚的任何音讯,却不想意外收获了关于伏陀寺的消息。

    从阳秭县西门出城,约二十里,有一山,名曰洛华山,因山上遍布落叶桦树,人皆称其落桦山,后山中桦树多被砍伐,人们去草头木旁,始称其洛华山。

    山顶有一峰,常年云雾缭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