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开国风云-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这蠢才怕还不知道段天羽的可怕之处。

    早在林翊知道段天羽竟然与关外军沆瀣一气的消息后,林翊就认为,不要说三万关外军,就是五万关外军换一个段天羽,也是一桩实足划算的买卖。

    徒小三与林靖已是难得的钢铁联盟,再加上一个能征善战的段天羽,愈发令林翊头疼。

    当然,这不是在林翊不知道段天羽被林靖派到西蛮人地盘儿之前了。

    林翊是年后接到关庭宇的秘信的,信中说了来自西蛮的线报,说是岱青王子阿尔斯愣重新夺回了父辈的草原,继承了岱青王位,同时,阿尔斯愣向曾经对他们部落落井下石的仇家发起功击,不过短短三月,便有六个部落成了历史。这只是草原上部落纷争,让林翊震惊的便是,关庭宇在信中对于阿尔斯愣手下所用兵械有着细致的描述,林翊是参加过江南之战的,他一看便知关庭宇的意思,这位阿尔斯愣王子,定与关外军有所关联。

    关庭宇在边州的时间长,对朝中事就没有林翊知道的清楚。林翊略一回忆便知这位新岱青王的来历了,彼时是林靖离京后的两三到年的时候,蛮王曾对寒州城发动战事,名义便是要寒州城交出岱青王子和岱青王妃。当时,便是在寒州城的林靖庇护了这对母子。

    可是,在关外军在江南惨败之后,林靖要忙的不是重建关外军并加强关外军的训练吗?为何又将阿尔斯愣和关外军派到了西蛮去?

    饶是林翊,也一时想不透林靖的目的所在了。

    因为老国公战死边州的缘故,林翊对蛮人向无好感。他相信,林靖对蛮人也不会有何上佳评价,不过,这与林靖是否会联合西蛮对抗朝廷没有半点关联。去岁江南豪族谋反,林靖给那些豪族出的主意便是引西蛮人兵犯边州,近而围魏救赵,使关庭宇退兵。林靖的战略并没有错,可是,却被林翊与关庭宇将计就计,反是引关外军下江南,就此大败江南叛军与关外军。

    可以说,上一次林靖的战略失败了。

    难不成,林靖要故技重施?

    林翊也有些拿不准林靖的心思,不禁道,“阿韵,你怎么看这件事?”

    “这个时候反去征战西蛮,他的战线补给要怎么办?西蛮较之关外,更是地广人稀。”舒静韵也有些懵,觉着林靖这一手,当真叫人看不懂了。好在,舒静韵当初做过林靖的师傅,这也不是个凡人,舒静韵很快整理好思路,道,“第一,这说明,短时间内,关外并没有向关内进军的意思。第二,他们不论兵械、粮草、人手,各方面,都很充足,江南之战,未能伤到关外军元气。第三,他要在西蛮获得话语权。”

    “话语权?”

    “西蛮不同中土,他们向来是分部落而居,如今说的蛮王,也不过是其中较大的一支蛮人部落而已。这一次,他特意借助了阿尔斯愣的名义出兵西蛮,其目的有两个,其一,西蛮一直是边州大患,如果他的目光放到天下的格局上,西蛮早晚都是要解决的事。而这次江南战事失利,让他明白,在真正金戈铁马的战场上,他的实力有所不足。其中的心腹大患之一,便是关庭宇关大将军。去岁,他想引蛮人拖住关外军,战术是没错的。可是,蛮人又不是他的手下,又凭什么听他的指挥。这是他江南失利的根本原因所在,我猜想,这也是他出兵西蛮的原因之一,他不想再用不知能不能起作用的计策来对付关庭宇,他要真正的,用蛮人的王子取得西蛮的控制权,然后,用蛮兵拖住关庭宇。其二,只要能把关庭宇死死拖在边州,那么,角逐天下时,他的对手就只剩下一个了。那个人,就是你。”

    舒静韵说出这句话时,饶是舒静韵自己也忍不住心下发寒。

    林靖要以怎样的手段谋算林翊呢?

    林家这对同样杰出的兄弟,在分道扬镳的今日,又将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呢? 166阅读网


………………………………

286 战事之十七

    每每想到林靖出兵西蛮之事,舒静韵整个年都没过好。

    按理; 既知林靖动向; 且猜出林靖的目的所在,那么; 便当有应对之策。不论是趁此机会发兵北靖关,还是趁机发兵西蛮; 都是不错的应对之举。只是,这些应对之举,能为朝廷所采纳么?

    更不必提; 舒静韵还得防范林靖对林翊用出什么手段?

    许多人看来,林靖虽则不在京城,但; 林靖无疑是林氏家族最有名声的子弟; 暂不论这名声是好是坏吧,林靖这些年,不能不说没有作为了。一个家族,如林靖这样的子弟,有一人,已足可令家族再进一步。而林家,却是有两位同样出众的子弟。

    相对于张狂的林靖; 林翊以低调稳重著称,而林靖的惊才绝艳; 似乎令林翊这位长兄在许多时候都黯然几分。只是; 要知道; 去岁最终为江南设下平定大计的主导者,便是林翊。若不是林靖徒小三命大,这俩人早该见阎王去了。由此可知,林翊相对林靖,完全没有半分逊色。

    但,谁能料到,同样出众的兄弟二人,没有任何私怨,最终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舒静韵对林靖,不能不说没有师徒之情,只是,各为其主,他与林翊多年主幕情义,自然要以林翊为先。

    林靖对关庭宇如此慎重,不惜大费周章,那么,他对林翊呢,他给林翊所设的,会是怎样的一个局?

    林靖对关庭宇尚有迹可寻,对林翊,饶是舒静韵想破头,在没有任何珠丝马迹的前提下,他也想不出,林靖会给林翊设个怎样的套出来?

    其实,若林靖知晓舒静韵如此苦恼,他当然也不会善良的去提醒舒静韵,让舒静韵不必多想。因为,在林靖看来,只要有陈柒宝这么个猪队友,他都不消设什么圈套,陈柒宝只要拖后腿,就能把自己个儿拖死。

    就如同林靖派阿尔斯愣和段天羽出兵西蛮一般,这个消息,关庭宇私秘的知会了林翊,同时,以关庭宇的忠心,自然不会隐瞒朝廷。陈柒宝见关庭宇的奏章,也召林翊商议了此事。只是,对于林翊提议的,立刻集结兵力发兵北靖关之事,陈柒宝仍是未允,陈柒宝道,“高凡在北靖关的进展不错,还是先问一问高凡。”

    林翊虽则已是怀疑高凡叫林靖收买通了,可没有证据,他不好妄言,见陈柒宝若此,林翊道,“这样的机会,若是放过,就太可惜了。”

    陈柒宝欣慰林翊的态度,温声道,“林卿放心吧,朕知晓你的忠心。”

    面对陈柒宝,林翊时常会升起这样的无力感。他的忠心,是希望陈柒宝有所作为,他主张立刻出兵北靖关,也不是为了向陈柒宝证明他与林靖没有勾结。他有此提议,完全是,林翊认为,这是朝廷现下所拥有的,最好的,收回北靖关的机会了。不然,倘叫林靖在西蛮站稳脚跟,关外实力大涨,以高凡那样的废物,难道能拦住关外军吗?

    关外与京城,也不过五日马程罢了。

    林靖很快收到高凡送的消息,林靖与徒小三道,“关庭宇在边州经营多年,西蛮但有半点动静,都瞒不过他的眼去。”

    徒小三道,“是啊,亏得当初没宰了高凡,这小人留着还是有用的。”

    “现下只盼朝中这样的小人越多越好。”林靖将高凡送的信放到密匣,“都这么多年了,要说以往陈柒宝刚登基时,还有些魄力,做出过几件令人刮目相看之事。如今这做了多年帝王,孔谢两家也算给他压下去了,反是疑心愈发的大了。他这是不信关庭宇也不信林国公,只信高凡了。”

    徒小三道,“不信关庭宇我信,他怎么可能不信林国公?你不是说,他比信自己还信林国公么?”

    “他是怕林国公到北靖关外有私心,不能拿出全幅心力对付我,所以才把高凡派过来,而不肯让林国公出战啊。”林靖说着,唇角一勾,“亏得有他这疑心病,省我们多少事来。”

    林靖还特意把这事儿跟关小二说了一回,林靖与关小二感慨,“亏得关大将军敏锐,我不过刚派阿尔斯愣到西蛮,关大将军这么快就发觉了。他也当真忠心,递了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回京。哎,你说,段天羽也叫我派给了阿尔斯愣,要是这时候,朝廷集中兵力,兵临北靖关,我这里就难了。或者,朝廷派关大将军出兵西蛮,咱们两边儿,不避嫌的先把西蛮王庭灭了。然后,关大将军必然要对上阿尔斯愣的,边州军号称十万大军,这几年或有消耗,未及补充,但,精兵总有五万,全部兵力必然在七八万之间,你知道阿尔斯愣我给他多少兵马吗?我只给了他五千。不要说他年纪轻轻,不过军中小将,就是段天羽之才,只五千人,也断不敢与边州五万精兵相抗。不要说五万,就是对上关大将军的五千人,段天羽也不敢说有把握全胜,倘关大将军用兵一万,那纵段天羽,也只有送命或是逃命的。如此一来,平定西蛮的大功必然得是朝廷的啊。我白出了人,叫朝廷和边州军捡一大便宜。朝廷收服西蛮,还怕平不了我们关外么。结果,朝廷硬是动都没动,而是叫高凡留意我们北靖关的动静。你说说,就是我往朝廷派个细作去运作,结果也没这么好的啊。我啥都没干,朝廷便这般贴心,把北靖关的战事全权交由高凡负责。”

    “小二,你知道为什么吗?”

    关小才闭口不言。

    自从为林靖所俘,关小二的话便极少了。林靖把酒温好,为他斟一盏,温声道,“你心里清楚,因为我与你家有恩,因为我先前与我大哥兄弟情深,更因为,江南之战,我没死,我们关外军,逃回了三万人有余。所以,这位皇帝陛下认为,关大将军与林国公都存了私心。他们对我,手下留了情。所以,皇帝陛下宁可信高凡这样的小人,也不信他们的操守。”

    “关大将军与林国公,皆当世人杰。他们联手,依我之才,都是险死还生。若朝廷之事由他们做主,我还谋什么天下啊,我早做朝廷顺民啦。可是呢,他们就愿意为这么个昏馈之主效力!小二,你说,依关大将军和林国公的眼力,能看出我出兵西蛮的用意不?”

    关小二瞥林靖一眼,虽未说话,其意不言而喻。只要他爹察觉西蛮异动,要推断出林靖用意,并非难事。林靖却是一笑,“那你再猜猜,我下一步要如何?”

    关小二别看猜他爹一猜一个准,对林靖诡异莫测的内心,他的把握委实不大。林靖端起酒盏,一口饮尽,“我要亲自写信,邀请关大将军出兵西蛮,共同平叛西蛮王庭!”

    “我父断不会与谋逆之人联手!”关小二冷声道。

    “焉何不会?平定西蛮,天大功勋,我不信,关大将军不心动。”

    关小二冷嗤一声,林靖眼睛弯弯,“那我就请关大将军率兵,来北靖关一战。”

    关小二都以为林靖是吃多了酒,吃昏了头,林靖道,“不论关大将军有没有看到这两处绝顶时机,我都要告诉他,他就是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朝廷错失平叛关外良机。以后,他还会这般眼睁睁的看着天下沦丧,江山易主。”

    林靖离开前问关小二,“为这么个主君,值吗?”

    值不值得,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真正肯思考值不值得的,已是为数不多。

    但,也不是没有。

    譬如,谢公府。 166阅读网


………………………………

287 战事之十八

    自江南抗倭之战; 孔谢两家先后失势; 在朝中也大不如前了。

    好在; 陈柒宝是位爱惜名誉的皇帝,再加上两位老国公是识时务的致仕; 如今两家人也知道低调做人的道理,陈柒宝还是全了两家的体面。

    孔家有孔太后在宫里; 只要安分; 依陈柒宝的性子; 孔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难。谢家虽则实力大不如前; 实在是; 江南几经战事,官场几番清洗,谢家现在对江南已是有心无力,故; 实力大损。不过;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谢家依旧消息灵通。譬如,关庭宇给朝廷上的密折,谢国公很快也知道了。

    同时知道的,还有朝廷的应对。

    饶是谢国公这样的权臣; 都不禁一叹,与长孙谢远道; “陛下委实疑心太过。”

    谢远则有些想不通; “关外去岁于江南大败; 为何会出兵西蛮呢?”

    “第一,关外的这场大败,没有朝中人想像的败的那样惨,起码,远未伤及关外根基。第二,当年,林靖曾因容留岱青王的遗孀与王子,还曾与蛮人交战,眼下这位岱青王子,在关外生活多年,必然是极得关外信任的。这个时候出兵西蛮,倒不一定意在西蛮,西蛮于天下大势关系不大,若我所料未差,林靖出兵西蛮,意在关庭宇。”谢国公人老成精,窥一斑而知全豹,立刻将林靖的意图猜了个**不离十。

    “看来,林靖与关家是当真翻了脸。”谢远道。

    “非但关家,就是林国公,如今怕也约束不了这头猛虎了。”谢国公眉梢微拧,再次一叹,“陛下宁用高凡,不用关林,若叫关外得了西蛮,必为朝廷心腹大患。”

    谢远道,“要不要着人上书陛下……”

    “不中用。”谢国公靠在软榻中,暖玉香炉中清香袅袅,谢国公的声音都有几分黯然,“当初扶今上登基,原是想着,今上向有令名……哎,倒不知这般目光短浅。当年,依林太后之能,若非德皇帝昏馈,江山焉能至此地步。”

    谢远听着祖父这些话,却是半字不敢言,良久,谢国公方道,“我自问才不输人,如今看来,还是输人半步。”召过长孙秘秘吩咐了下去,谢远不禁脸色微变,“祖父,这……”

    谢国公脸色淡淡,谢远劝道,“祖父,咱们是否再斟酌一二。不说去岁朝廷在江南刚刚平叛,就是关外,林靖算计的再好,哪就能事事尽如林靖之意。”

    “阿远,关外军这些年,起先我也并未放在眼里。可这些年,我也是看着关外军一步步走到今日的。若是关外军好剿,早就剿干净了。可这些年,平了金陵王、平了倭匪、平了江南豪族,唯关外军,倒是一步步坐大起来。这些年,看着关外军是一再失势,朝中有胜无败。可朝廷到底如何,我是知道的。咱们谢家,千年世族,族人数万,我不能不给族人子孙留一条后路。”谢国公道,“论才干手段,难道朝中便无人及林靖了吗?不,起码,老夫这些年,总不输他一个后辈。可是,林靖有一点,要强过这朝中百官,也要胜过我。他的眼光,实在太准了。他是看透了,看透了这朝廷,也看透了陛下。”

    林靖并不知自己得了谢国公一赞,过了年,关外就开始练兵了。

    将士们自然是忙的,同样,林靖更是闲不下来。所有将士要用的兵械、铠甲、粮草,还有在草原上的段天羽和阿尔斯愣,粮草虽不必供应,不过,兵械是要供应的。尤其是随着他们打下的地盘日益增大,手下收拢的人手日益增多,所用兵械,除了靠抢,就是要关外供应了。

    这些后勤之事,虽不必林靖事必躬亲,也要他做个总揽。

    另则,还有关外百姓赋税之事。

    林靖既然回到关外,徒小三只管武事,这些与文官相关之事,便让文官都找林靖说话拿主意了。

    关外要忙自己这摊事,朝廷便觉着,世道格外太平。就是先前关庭宇所上折子,因高凡对关外军又有一二小胜,陈柒宝见高凡尚能掌控局面,便令高凡加紧拿下北靖关。高凡没想到,不过吹个小牛,皇帝陛下就发起梦来。

    高凡只得求助关外,林靖并不好求,当然,也不是非常难求,毕竟,林靖是个公道人,他讲究亲兄弟明算账。于是,高凡先出了回血,林靖接着派徒小四和林腾把高凡打了个落花流水。这下子,高凡得了朝廷训斥,陈柒宝也不逼着他近期内收复北靖关了。

    倒是贾源知道徒小四林腾出战之事十分羡慕,私下非但走了徒小四的路子,还给林靖送了回礼。他这也不能见天就在马棚干活啊,贾源想着,得寻个机会,戴罪立功是不是?

    林靖不管这个,礼收了,直接让贾源去寻徒小三。贾源心说,三哥还不是什么都听你的。

    徒小三也不是什么冷硬心肠,贾源这事,原也不过是徒小三作戏给人瞧罢了,徒小三与贾源道,“成,下次再有战事,必让你出战。”

    贾源欢天喜地应了。

    徒小三根本没把贾源这事放心上,他更关心段天羽和阿尔斯愣在草原上的战事,还有就是,关庭宇那边的反应。林靖道,“信我已打发人送去了。依关庭宇的忠心,他当是会送到朝廷的。”

    “他要把你写的信送到朝廷,依龙椅上那位的心思,怕会更加疑他。毕竟,关二郎在咱们手里。”

    “是啊,可他不送,你以为陈柒宝会不晓得?就是咱们不去说,关外军中,必然有陈柒宝的人。”林靖一想到现下关庭宇两难的处境,不禁心生愉悦。徒小三还道,“该把这事跟关二郎说一说。”

    “我早说过了。”

    徒小三颌首,只觉神清气爽,心事全消。看来,他家阿靖与那啥关二郎,的确就是些少时交情。

    关庭宇现下可是明了林靖的手段厉害之处,不过,出乎林靖意料之外,关庭宇根本没看他写的那信,就令人打发一并送往京城。陈柒宝看过后,将信给了林翊同观,上面就一句话:愿与大将军平分西蛮。

    林翊立刻道,“这些挑拨离间的鬼话,陛下一句都不要信,这是他的老把戏了。”

    陈柒宝道,“朕焉会信这等挑拨之言。”

    陈柒宝的确不想信,可接下来,林靖又给林翊写了一封信,还是在林翊生辰那一日,信不长,写的是:

    我在关外,无一日不记挂兄长与长嫂、侄儿们。兄长对我颇多误会,我对兄长一如从前,犹记当年多受兄长教导之恩。今兄长大寿,弟甚为思念,不知何日再见,甚念。休书一封,兄长莫要多想。

    兄长怎能不多想,兄长因他这信,大寿都没过痛快。

    林翊现在想的就是,要是早知林靖是这等祸害,早该直接掐死。

    给林翊添些堵后,林靖又给关庭宇送信,信的内容是:前番提议,将军未有回音,将军放心,二郎安好,我待二郎,依如往昔。

    林靖就这么骚扰了关庭宇、林翊一整年,然后,再一个新年之后,关外军悍然发兵,斩高凡于马下,高凡后下五万兵马,尽数归降关外,而后,关外军一路南下,西取雁门关,南至直隶府,若非林翊率兵挡在直隶,怕是关外军就要直取京城,颠覆江山了! 166阅读网


………………………………

288 战事之十九

    没人料到关外军这么快开战。

    纵是谢公府这样两头下注的老狐狸; 也未料到,关外军来得这么快。

    因为; 前年关外军在江南一败; 按朝廷的推断; 便是恢复元气; 快则三年,慢则五年,如今才多少功夫; 满打满算一年半。关外这些叛军便可兵进直隶府。

    按道理,既有叛军; 朝廷可调外地兵入京勤王。只是; 此时想调兵怕也难了; 徒小三亲自率兵占了雁门关; 林靖掌兵直逼京城,若不是林翊先时便说服陈柒宝在直隶屯兵; 此刻怕已是兵入京城了。

    当时便有朝臣想调江南兵; 只是; 谕令未至江南; 江南已有叛军之事传出,而且,叛军并非一伙; 有云贵土司; 有两广土人; 还有江南豪族余虐; 连带山东,都有倭匪上岸掳掠,而且,倭匪数目非小,直接围了济南城,济南将军应对不及,已是叫倭匪先破了济南城。后来,也不知那倭匪怎么又打出了关外义军的旗帜,官员不肯降的杀了几个,肯降的都留了性命,余者兵卒,皆一律视之,降则有命,不降则死。另外,所有投降的官员将士,连带百姓,都接到了张夫人的关外义军十诫。首当一条便是,降臣不杀。接着便是对于降臣降兵的待遇,臣子皆是朝廷标准,至于将士,则是关外标准。关外标准与朝廷的标准有什么区别呢,那就是,所有当兵的,任何上官敢克扣兵饷,杀无赦。克扣兵饷超五百两,就杀满门。然后,张夫人将降兵打散后,重新编队,直接投入训练。安抚百姓便简单了,最大的暴力衙门都已归降,百姓这里便是重新给百姓宣传关外的好政策,譬如,减税减赋,安民抚民什么的。反正,要收拢人心,自然要给些好处的。

    何况,这些规则,都是林靖提前拟定好的。也不完全是为了收买人心,这些年,不是这里旱就是那里涝,再者,兵祸不断,银子从哪儿来,无非还是从百姓这里来。要林靖说,百姓苦,久矣。故,这些年安抚之策,都是提前同徒小三商量好的。

    另则,山东是林靖的老家,虽则林靖没在山东长住过,到底有几分香火情。况,孔圣人的老家也在山东,连带许念一家,都是山东人。张夫人坐稳济南府后就令人把许尚飞一家子接了来,将林靖的信给了许尚飞。

    许尚飞自前番金陵王谋反之战时被段天羽所伤,便自晋中将军一职上退了下来,后来,待伤养好,又猜测到儿子可能叫林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