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故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楔子
阿富汗东部,广袤贫嵴的高原上,一队由近百辆各式车型组成的混合车队正在迤逦前行,从车身的星条旗标志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团级规模的美军部队在运动。
车队的尾部,华裔士兵杨铭驾驶着 M977 重型战术卡车漫不轻心地跟着车流。在杨铭的记忆中,他在阿富汗的这两年里,部队的这种转场已经有几次了,跟战场上的血与火相比,这样庞大壮观的行军只能算是户外运动而已。
M977重型战术卡车是美军最新一代的军用载重车辆,这种卡车配置了独立悬架、永久润滑部件和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使得车辆的行进更加平稳,牵引力和离地间隙也更大,涉水深度可达1。5米,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可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将车辆性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永久润滑系统确保了更好的野外使用性能,并能大幅减少维修保养需求。
杨铭驾驶的这辆重卡经过特别改装,配备了双油箱,车头后面拖着的是封闭式的货厢,装载量近50吨,车上装载的除了弹药辎重之外,还载着杂七杂八的各种装备物资和一些士兵们的私人物品。
重卡的后面,跟着一辆乘坐着五名炮组人员的 H1 悍马车,车后牵引着一架 M777 轻型榴弹炮,作为整支车队的后卫力量。这种牵引式超轻型榴弹炮重量不到4吨,外形看起来就像加了后坐的迫击炮,但是它的性能和那些巨型的155榴弹炮一样,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车队在行进中如果遇到敌人的重兵袭击,这门 M777 榴弹炮将在一分钟内转入作战状态,迅速起到决定性的火力作用。
驾驶室里的杨铭猛吸了一口嘴里叼着的香烟,按下车窗玻璃,扔出烟蒂,一阵风从车窗扑了进来,驾驶室内烟雾缭绕的空气瞬间多了一份清新。突然,他从反光镜里看到,车队最后面护卫的H1悍马车的大灯亮了起来,悍马车上露着半个身子、戴着护目镜的机枪手急冲冲地挥着手臂,似乎在喊着什么。
“见鬼,谁听得见你在说什么。”杨铭嘟囔着,正要去打开车上的战术无线电系统,想听一听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是,已经不需要了,他感到眼前的视野一黑,整个天际突然变暗了,在车队的头顶上,弥漫着整个天穹的黑云铺天盖地的压了下来。
紧急刹车,随着ABS系统的咔咔声,杨铭紧紧抱着方向盘,终于在视野全黑之前,将几十吨重的卡车停了下来。他打开车灯,透过前挡的玻璃望去,一片黑色的雾霭,车灯的光线在雾霭里旋转着,像是遇到了宇宙黑洞一般,堕入了无边无际的深渊,看不到任何外界的信息。
“FVCK!到底发生了什么?”杨铭对着无线电大叫着,无线电里却只有一片静默,没有任何有用的声音。他再次重复呼叫着,不断切换着频道,仍然是一片静默,就像整个世界的声音都消失了一样。
经过短暂却又漫长的等待,没有人来拍窗,没有人来叫唤,外面也没有枪炮声。到底出了什么事?杨铭决定下车看看,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推开了车门。
耀眼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整个世界突然亮了。
………………………………
第2章 穿越
冬季的华北平原上,苍凉的大地一片寂静的萧索。麦地早已收割完毕,一簇簇的麦茬遍布在田野里,远远望去,给大地缀上一层暗淡的金色。枯黄的草蔓长满田间垄上,间或露出一点绿色,显示着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
一辆巨无霸式的重型卡车停泊在平缓的土坡上,后面不远处,还有一辆敞着车门的悍马吉普车,车后拖挂着一门低伏着炮管的火炮,吉普车上搭载的 M240 7。62 毫米机枪斜仰着,枪位后面没有士兵,车前亮着的大灯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分外黯淡。
杨铭睁大眼睛打量着这一切,思维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
杨铭是北京人,高中时候随父母拿了绿卡到美国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申请到了常春藤大学。在大学里混了两年,被 MeToo 退学了。没拿到毕业证,一时也找不到好的工作,他索性就到征兵站报名参军了。经过 ASVAB(军队职业倾向测验)测试——很显然,这类简单的智力和常识测试对他没有任何难度,满分的测试成绩让他可以选择所有的兵种。最终杨铭选择了炮兵——炮兵是战争之神,从小就喜好历史和军事的他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一个月后,接到了录取通知。杨铭带上简单的行李,到俄克拉何马州的锡尔堡炮兵训练基地接受了为期10周的新兵训练,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新兵训练后,他选择分派到驻德拉姆堡的第十山地师服役,其后不久就到了阿富汗战场。
在阿富汗的两年里,杨铭参加了多场战役和战斗——炮兵阵地里,他和同袍们一次次将155毫米榴弹顶入M777榴弹炮的炮膛,转动炮轮,拉响炮绳,大炮怒吼着将榴弹射入弹道,整个大地都在颤抖。每一发炮弹射出,几十公里之外的目标150米半径范围内,155榴弹的弹片和冲击波嘶吼着摧毁一切。
他也多次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和敌方的战士举枪近战,那些渗透进来试图破坏炮兵阵地的武装份子面对死亡毫无恐惧,他们手中的AK47喷着火蛇,一波一波地冲上来,将炮兵们的防御圈一点一点的撕裂。子弹在耳边呼啸,手雷在四周爆炸,每一分钟都有躯体在倒下,将满腔的热血洒入苍凉的大地。
在阿富汗山区清扫武装份子巢穴的战斗中,他多次与敌人贴身搏斗,生死厮杀。在陡峭崎岖的山道上,他甚至有几次和对方战士狭路相逢,双方促不及防地扭抱在一起,互相用刺刀、用拳头、用牙齿、用头盔试图给对方致命一击。
看惯了这个世界上的贫穷、愚昧、仇恨、杀戮,经历了生死的血与火,杨铭实现了从一个文艺青年到铁血战士的转变。
这一切,在这1629年冬季的华北平原上,切换了人生的进程——他穿越了。
杨铭收回了思绪,再次确认了这一事实。
“汤米!”他大声喊叫着战友的名字,冲向后面的悍马装甲车。
很失望,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悍马车的门开着,仪表盘仍亮着,引擎在空档怠速运转,车上并没有人,一支HK416步枪斜挂在悍马车的驾驶座椅靠背上,显然,和杨铭一样,它的主人下车时没有带上这枝枪,于是,这枝枪便随着悍马车一起,穿越到了这个时代。
杨铭抓起步枪,拉了一下枪栓,检查了一下弹夹,弯腰一路小跑着对吉普车四周进行搜索,但是却一无所获。
他想再跑远一些,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是哪里,这是什么地方?这又是什么年代?远处的村庄在数里地之外,依稀只见残垣断壁,几间房屋的废墟上仍有焚烧后的薄烟在袅袅升起。根据房屋的建筑风格,以及断壁上隐约可见的残破对联,杨铭确定这是在华夏大地,只是奇怪的是,四周死一般的沉寂,荒无人烟。
职业军人的素质开始起作用,杨铭让自己冷静下来,他跑回自己的重型卡车,拿出个人装备开始武装自己,穿上了防弹战术背心,戴上凯夫拉头盔,把从吉普车上取来的步枪扔到驾驶室,拿出了自己的HK416步枪,在枪管上挂上M9刺刀——对于士兵来讲,枪就像自己的老二,还是用自己的枪更有信心。他在战术背心上塞了6个弹夹,挂上两只 M67 手雷,又拿起一架望远镜挂在脖子上,锁好重卡的车门,跑到悍马车后面解开大炮的拖挂,然后回到驾驶室,打着方向盘猛踩一脚油门,引擎发出一阵低吼,悍马车冲向麦田,向远处的村庄驶去。随着车轮的滚滚前进,坚实的麦田地面上延伸着两道长长的车痕,一簇簇枯黄的麦茬碾压式的倒伏在车痕里。
即将抵达村庄时,杨铭看到了田垄下倒伏的尸体。这是一具男性的尸体,尸身朝着村庄的方向趴着,头上系着粗陋的网巾,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背心处有创痕,创口处的血肉外翻着,黑色的血迹染透了背部的衣服。
是箭伤,但是尸身上并没有箭杆,杨铭略一思索即明白,在这个时代箭是比较昂贵的,夺去这个男性生命的箭已被回收取走。
这是一个乱世,杨铭感叹着。这具尸体看情形已经死了几天了,就在离村庄几百米的地方,也没有人来收殓,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眼前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子,杨铭把车停在村子边上,锁好车门,持着步枪以标准战术动作向村里摸去。一路上他又看到了几具尸体,这些尸体有男有女,身上的伤痕有箭伤也有刀伤。有一具尸体仰面躺着,巨大的伤口几乎裂开了整个脸面,死者的眼睛向外鼓着,似乎在向世界诉说着愤怒与仇恨。看到这些,即使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经历过血与火的杨铭也不由得暗暗有些心惊。
从村口进去,眼前的整个村子一片狼籍,到处是残垣断壁,房屋的门或是敞开着,或是被破坏了,有的门上还有刀砍和枪刺的痕迹。杨铭小心地挨个从门外窥视,除了时不时看到屋内横躺的尸体,找不到一个活物。
有一户的门是虚掩着的,在这满目的残垣断壁里,虚掩的大门反倒给人一种异样的阴森感觉。杨铭深吸了口气,上前几步,端着步枪用刺刀往门上轻轻一顶,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具女尸悬吊在屋内的大梁上,暗紫色的舌头吐着,眼珠突出,面目狰狞。女尸身上衣服只剩条缕,垂着的两条腿已呈灰白色,一道暗红的血痕从腿内侧延伸下来,在屋内的土砖地面凝成一滩黑色的污垢。
看到这一场景,杨铭默然无语,心里感到一阵悲哀。他想到了在上一个世界里看到的那些被武装份子处死的平民,其中也不乏这样悬吊的尸身,杨铭记得,在上一个世界里,他用子弹、用大炮向那些武装份子猛烈地开火,看着他们一个个倒下,心中有一种畅快淋漓的复仇感觉,而现在,他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是否仍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杨铭一时陷入沉思,突然,他听到后方传来一阵窸窣的声音。瞬息之间,杨铭侧身调转枪口,却看到一个人影在墙角一闪而过。
“什么人?”杨铭大声喝着,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矫健地跨越了一道断墙,从后面抓住一个瘦小的身体。
被抓到的那人全身吓得嗖嗖发抖,扭过头来,却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脏兮兮的头发篷散着,脸上满是污垢,眼睛里一片恐惧之色。
“不要怕,我不会害你。”看到是个小孩,杨铭也放松了一些。
“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孩惊恐地看着杨铭,身子向后缩着,脸上除了恐惧之外,又多了几分疑惑。
也难怪,杨铭的这身装扮,在这个时代,也确实够异类了。
口音也是个问题。虽说杨铭也是北方人,但时隔三百多年,语言音调的变化大了,他说的话,这小孩也未必能听得懂。
杨铭无奈地冲小孩笑笑,用表情动作尽量减轻对方的压力,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巧克力,撕开包装,微笑着递给小孩。
小孩畏缩着不敢接,一双惊恐的眼睛紧紧打量着杨铭这个“怪人”。没办法,杨铭只好自己先咬了一口巧克力,脸上做出美味陶醉的样子,再次将巧克力递给小孩。那小孩犹豫了一会,终于接下了,拿到嘴边舔了舔,感觉不是什么毒物,而且味道似乎还很不错,连忙塞到嘴里嚼了起来。
“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出了什么事”
经过一阵比划询问,杨铭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
………………………………
第3章 己巳之变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初二,登上后金汗位第三年的皇太极率领大军从沈阳出发,绕道蒙古,从蓟镇防区的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首次突破了大明的长城防线。当时大明的边防要塞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一路过关斩将,兵锋直逼北京。
慌乱中的大明朝廷急令各地兵马驰援京师,蓟辽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抗战不力,被崇祯帝下旨逮捕下狱,其部将祖大寿带关宁军一万五千人临阵逃走。皇太极乘机夜袭卢沟桥,斩明军副总兵申甫以下约七千人,并在永定门外击败明总兵满桂统帅的四万明军,满桂、孙祖寿两位总兵战死。1630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初,皇太极挥师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今属河北),自率主力返回都城沈阳。
1929年按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是己巳年,因此,历史上称此次事件为己巳之变。经此事变,明朝元气大伤,北京城周围经历两百年建立起来的防御系统,几乎全部受到重创,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在后金军退走后,明朝开始了内乱,除斩杀和惩处责任官员外,内阁中枢也遭到了大批革职清洗,官场震动,行政体系开始崩溃。从历史进程来看,随着己巳之变的发生,明朝灭亡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杨铭对于崇祯初年的这段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只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这段历史里,他的到来,会带来历史的改变吗?
村子里残存的那个小孩叫王成,数日前后金兵来此劫掠,村里的老弱病残和敢于反抗的人全部被杀死,丁壮妇女、粮草财帛甚至物品器具都被掳走。后金苦寒之地,生产力低下,物资短缺,举凡牲畜、农具、铁锅、衣被等,都是后金兵的掳掠目标,王成是躲于一处不易发现的地窑中才逃过一劫。后金兵走后好久,他才敢出来,在残垣断壁中刨些米麦糠豆勉强维生。适才杨铭进村时,王成正在四处找食,但已经找不到什么可吃的东西了,如果杨铭晚来几天,这小孩估计要饿死了。
“大人,救救小的吧。”王成向杨铭哀求着。
“你去找点水洗洗,跟我走吧。”杨铭有点洁癖,看着这小孩全身脏兮兮的,感觉有点不适应。
又搜索了一番,确定村里没有幸存者了,杨铭把王成带出村子,让他坐到悍马车的副驾驶位置,掉转车头驶离这个村庄,随着车身的颠跛,坐在副驾位置的小孩手足无措地摇晃着。
“系上安全带。”杨铭对小孩说。
王成侧过头看着杨铭,一双大眼睛里流露着惊讶和不安,他不懂杨铭说的是什么意思,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驾驶室里的这一切太令人震惊了,王成长这么大,连马车都没坐过,今天一下子就坐到现代的汽车里,心中的惊讶和疑惧是无法想像的。
“坐好了,没事。”杨铭侧身伸手过去给小孩拉上安全带,温言宽慰着他。
车辆在田野里快速行驶着,突然,透过前档玻璃,杨铭隐隐看到远处的官道上,有一队人马在行进。
他停住车,拉开车门,一个箭步跨到车身前部的引擎盖上,举起望远镜观察。
从镜头里可以看到,远处的那支队伍绵延一里以上,队伍的主体是被后金兵押运的大明老百姓,一个个衣衫褴缕,踉踉跄跄。除了人之外,队伍里还夹杂着各种牲畜,甚至还有一头骆驼,数十辆板车和独轮车载满了劫掠而来的各种物资,由充作力役的老百姓推拉着,在后金兵的鞭笞下沿着坑坑洼洼的官道行进。队伍的两旁有后金兵的游骑前后巡行,防止有人逃跑,巡行的骑兵们时不时掠近队伍,给那些走的慢的老百姓一记马鞭。
“你恨不恨鞑子?”回到驾驶室,杨铭微笑地问王成。
王成看着杨铭,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点着头大声说:“恨!鞑子掳走了我爹我娘,还杀了村里那么多人,我恨他们。”
“你看,他们来了。”杨铭手指着远处的队伍说。
王成伸着头顺着杨铭手指的方向望去,脸上顿时露出极度的恐惧。
“不要怕,”杨铭猛踩油门,吉普车引擎吼叫着冲了出去。
“我们去杀鞑子。”
………………………………
第4章 截杀
乌赖骑着马走在队伍的前列,他是正蓝旗莽古尔泰部下的拨什库(领催),这次随旗主入关,参加过好几场战事。凭着砍下的首级,从分得拨什库升赏为拨什库,也算是出人头地了。现在大规模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明军所有的野战部队都被后金军歼灭或者击溃,大明的军民们只敢龟缩在城里,紧闭城门,靠着高大坚固的城墙保命,虽然这些城池最终也大多会被后金军攻破,但至少他们还能苟延残喘一时。
没有了野战部队的保护,城池之外的大明百姓,只能像一只只待宰的羔羊,任由后金兵掳掠,毫无反抗的能力。大的村庄、屯堡已经掳掠一空了,惊恐的人们纷纷逃往偏僻的地方,给后金兵的掳掠带来了一些搜索的难度。乌赖这次带队出来打猎,转了几天,只收获了千余名俘人,当然,都是壮男、壮妇和比较大的孩童,这些人将会被带到建州充作奴隶。至于老人和幼童则是没有用处的,自然都是一刀砍了,不算在收获之列的。
乌赖用腿夹了夹坐下的战马,那马吃力,撒开蹄子向前快走了几步,一阵凉爽的风吹到脸上,让乌赖感到心里莫名的舒畅。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将他绑在马背上,让他训练驭马的技能;想起了才几岁的他搬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长梢角弓,用尽全身的力气练习开弓;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参加旗丁考试,小小年纪就拉开了十力的弓,拿到了步甲身份,吃上了军饷。这些年来他一直作战勇猛,阵前屡有斩获,但是天聪汗(皇太极)压制正蓝旗,他在分得拨什库的位子上待了好几年,一直升不上去。这次天聪汗带领八旗入关作战,首次突破长城攻入大明内地,升赏自然也就宽厚一些,他总算是有所升迁了。
除了升赏之外,乌赖自己私人的掳掠收获也不小。此刻,他马背上的行囊里就揣着这次掠来的几十两银子,还有一些珠玉首饰。虽说按军中的规定,掳掠的财物要上交,由上官和旗主们来分配,但对于这些拿命拼抢来的银子,个人私底里捞一点,上官们又能说什么呢,还不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乌赖作为这次打猎行动的领队,对下面的人也是如此的。
这次掳掠抓获的妇女也不少,其中还有几个姿色出众的。作为带队的长官,乌赖自然不能像那些步甲、马甲们一样,在野地里脱了裤子就干,但是那几个漂亮的女子,他心里都有数,别人也不敢乱动,等回了营挑几个送给上官,剩下的就该自己享用了,想到这里,乌赖不禁心旷神怡,莫名地感到一阵精神。
但是眼前看到的一幕打断了他的思绪。
乌赖看到,一辆铁甲车出现在远处的田野上,快速地向着自己的方向冲过来。
这是什么车?为何车前没有骡马牵引?为何能跑的这么快?
乌赖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猛地拉住了坐骑的缰绳。
杨铭开着悍马从田野里冲上官道,直向对面的庞大队伍冲去,距离越来越近。杨铭看到,队伍停下了,队伍的中后部不能适应前队的突然停止,出现一阵骚动,有俘人试图从队伍里出来,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引来了后金游骑的一阵喝骂和鞭笞。
继续开车向前冲,直到离队伍不到200步距离时(明代一步约1。5米,200步是300米左右),杨铭停住了车。
“你坐好了,不要出来。”杨铭冲旁边的王成笑笑,背着步枪下了车,上前几步,叉着双腿站在悍马车的前面。
HK416步枪的有效射程是600米,在300至400米距离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射击精度,而后金兵使用的弓箭,通常只在70米距离才有杀伤力,杨铭选在这个距离停车,还有一个因素就是300米是美军射击训练的标准距离,在这个距离开枪射击,他感到得心应手。
除了步枪之外,杨铭随身还带有一把格洛克19手枪,是最新的第五代枪型,这种枪型在久负盛名的第四代枪型的基础上,击针保险的形状进行了大幅改进,由圆柱形改为斜坡形,让击发更加干脆、光滑和柔顺。手枪的握把底部两侧向外稍稍凸起,在弹匣仓口部形成一个喇叭状,加上内侧加工的斜坡,可以让插入弹匣的动作更加快速方便。握把上取消了倍受诟病的手指槽,使枪身更贴合手型。格洛克手枪并不是军队配发的制式手枪,这只手枪是杨铭自己购买的,这在部队里很常见,甚至有些人连步枪都使用自己私人购买的枪型。
杨铭在部队里的射击等级是专家(Expert),这是三个等级中的最高级别,在神射手(SharpShooter)之上。三个等级中最次的一个级别是射手 Marksman,大约是300米距离三击二中的水平(靶场环境下)。考到神射手工资就有加薪,这也是士兵们苦练射击技术的目的之一。
乌赖远远地看着铁甲车前面站着的汉子,心中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入塞以来,乌赖看到过各种各样的汉人,从衣衫褴缕的乞丐,到麻布短衣的农夫,青袍方巾的文人,全身铁甲的兵士,甚至蟒袍玉带的达官显贵,但是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