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故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蓟州城的。明人程本直为袁崇焕鸣冤的《白冤疏》说:“十三日敌乃尽撤遵营,横扎于蓟之东南角,林木茂密,山谷崎岖,两兵对垒,相持半日。不意宵遁而西。”后金方面的《满文老档》也说:“十三日,大军至蓟州,……是夜,乃过蓟州五里外驻营。十四日,大军至三河县。”

    说白了,就是袁崇焕军野战不行,打不过,即使面对后金军区区二百骑也不敢乱动,只能龟缩在城里。这样一来,后金军完全可以无视他的存在了,趁着夜色悄然而过,即使城上的人看到远处有零星的火把光亮,也不能确定是怎么回事,更不敢出城去打探和攻击。

    按照行军的规矩,前一日丁有三已派快马送信牌到蓟州城,但杨铭并不打算在此停留,一来他不需要在此获得补给,二来现在驻蓟州的总兵马世龙虽然挂着总理援军事务的头衔,但对作为兵部右侍郎领军出战的刘之纶并无节制之权,而杨铭此次出战是受刘之纶节制,与马世龙并无隶从关系。

    大军从城南经过,行至半途,蓟州城方向跑来两匹快马,马上的军士远远地跳下马来,高声呼叫着。刘伯成派人前往联络,却是马世龙派人来请杨铭进城见面。显然马世成也知道自己对杨铭没有节制权,是以只是派人出城来请,并未使用令箭。

    杨铭无奈,只得让队伍停下,自己带了两名亲兵进城去见马世龙。

    从南门进来,大街上行人不少,道路两旁的商肆铺面都还在营业,只是行人中多了很多军士。蓟州是一个较大的商业都市,此次己巳之变,城内并未受兵灾,相反还多了很多难民和军士,这也畸形地刺激了商业的繁荣。

    顺着大街往北走不多远右转,便是兵备道府了,进了大堂,迎面的中央正位坐着一个体态雄壮的汉子,那汉子一见杨铭进门,便站起身上前几步迎过来,在他旁边坐着的一个军官也起身跟在后面。

    “本帅久闻杨游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风采非凡啊。”没等杨铭见礼,马世龙便微笑着说道。他这次之所以请杨铭入城见面,主要就是想看看传说中的雷法神人,是以言语态度颇为温和,甚至还带有几分恭维之意。

    “末将参见总兵大人!”杨铭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不必多礼。”马世龙托着杨铭的胳膊将他扶起,上下打量着杨铭这身奇怪的迷彩服和凯夫拉头盔,又扭头看着身边的军官向杨铭介绍道:“这位是吴总兵。”

    “参见吴总兵。”杨铭只得再次单膝跪下抱拳,心中却想到昨日塘报上看到的延绥巡抚张梦鲸之死,不禁对这吴自勉暗暗有些愤懑。

    “好,好,杨游击快快请起。”吴自勉脸色有些浮肿,声音有点中气不足的样子。杨铭知道,按上个世界的历史,张梦鲸死前给三边总督杨鹤写信参劾他,这家伙又惊又怕,一年之后就病死了,逃过了朝廷的处罚。

    主客落座,上了茶,马世龙便跟杨铭扯起了话。

    “刘大人三日前离开蓟州,去往遵化了。杨游击此行也是要去遵化吧?”

    “正是。”杨铭点点头回答道。

    “刘大人走前曾约本帅一同出兵,伺机收复遵化。”马世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只是时下本帅所领马步各军分防马兰峪、石门、三屯、玉田、丰润等地,城内兵力薄弱,更兼之粮饷未到,难以遽行。”

    杨铭点点头,默然不语。在刘之纶的传记里,写着他与马世龙相约一起进兵收复遵化,但刘之纶兵到遵化城外时,马世龙的兵背约未到,结果刘之纶被后金军包围而死。当然这是站在刘之纶的角度来说的,对于马世龙,虽然《刘之纶传》说他是带兵五万驻蓟州,而其实只有二万余,分防各处之后,城内兵马不足一万。至于吴自勉带来的延绥兵号称五千,实际有多少只怕也不乐观。

    “本帅派往三屯营的兵一路都在饿肚子,还是带兵的将领们自己凑了百余两银子,换成铜钱每个兵发了十三文,聊供一日之食。本帅在城墙上看杨游击所带之兵,辎重颇多,想是备足粮草了?”

    杨铭知道马世龙这是在向他哭穷,免得他开口要粮草补给。这马世龙是孙承宗第一次经略辽东时提拨起来的官将,别看其人长相雄壮,但其实内心很胆小。承宗为他修建了任命大将的祭坛,举行了授钺仪式,将军队中的马匹钱粮等事务全交给他管理,别人来找他讨要粮饷,要求满足不了的,别人就抨击他,他也毫无办法。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孙承宗的人,一些忌恨孙承宗的人,不敢直接抨击孙承宗,就对着马世龙指桑骂槐,马世龙也无可奈何。

    “粮草勉强够用,暂时不需要中途补充了。”

    “那便好,本帅预祝杨游击旗开得胜。”马世龙踟躇着说:“刘大人与本帅所约出兵之事,本帅一直在作筹画,只是恪于形势,怕是短期内难以实行了。”

    “大帅暂不出兵是对的,没必要跟着刘大人一起去送死。”杨铭知道,就算把马世龙和吴自勉这一万多人全拉上去,对阵皇太极从永平紧急回防的数万大军,也完全是送人头。

    马世龙愣了愣,一时拿不准杨铭这话是在反讽呢,还是在抱怨发牢骚。

    “虏兵势锐,刘大人所募之兵草创未久,训练既不足,也没什么纪律,冒然出征,完全是给鞑子送人头。”杨铭淡淡地说。

    “是么?”马世龙现在确定杨铭是在发牢骚了,“杨游击既然如此悲观,为何还要赶赴遵化?”

    “军令所在,末将也没有办法。”杨铭吁了一口气,目光看向那吴自勉。

    吴自勉脸上的肌肉动了动,神情有些不太好看了。

    “杨游击若是行军劳顿,在这蓟州城里休整几天似也无妨。”马世龙呡了一口茶,悠悠地说。其实他心里的想法跟杨铭一个样,也认为刘之纶此去是送死,只是他不便于说出来罢了。现在既然杨铭在他面前把话说明了,马世龙便卖杨铭一个人情,同时也试探着看能不能将杨铭这支队伍收归己用。

    此前马世龙看塘报,关于杨铭的所谓大捷,说实话他是不太相信的,认为多半是在吹牛。马世龙是老将了,明军部队在塘报里吹嘘夸大战绩,在他看来那是司空见惯之事。只是适才他在城墙上看杨铭的军队从城下通过,队伍严整,盔甲鲜明,辎重齐备,俨然是一支一流部队,这倒让马世龙产生了几分爱惜之意。

    “休整倒不必。末将此次劳师动众,总得去打一打,也算不负朝廷栽培之恩。”杨铭拱拱手对马世龙的好意表示感谢。

    “是么?杨游击有必胜的把握么?”马世龙淡淡地问道。

    “就凭末将这千来号人,若说要大获全胜那是笑话,能够全师而退,割几百个首级回来交差就谢天谢地了。”

    听得杨铭此言,马世龙感觉有点恍惚。己巳之变以来,除了北京城下那一千多颗首级和顺义城下那八百多颗首级,塘报里似乎就没别的部队报过首级。这杨铭随口便说此去要再割几百颗首级回来,口气之大简直是如同儿戏,若换作别人,马世龙肯定会认为此人是个疯子,但对于杨铭他一时还拿不准,北京城下那一千多首级,塘报里没明说是杨铭的功劳,只是说杨铭“出力甚巨”,但顺义城下的八百多级,可是白纸黑字写的杨铭之功。鉴于杨铭已有的这些战绩,马世龙纵使认为其中有吹嘘夸大的成份,但也不敢遽然否认了。

    马世龙不接话,大堂里一时有些冷场了,杨铭只得又寒喧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望着杨铭远去的背影,马世龙默然无语,那吴自勉却悻悻地说:“这家伙空手而来,空手而去了。”

    “我看这家伙此一去,怕是凶多吉少了。”吴自勉不满杨铭没有给他们送上见面的仪礼,又埋汰了杨铭一句。

    “此人不可以常理度之。”马世龙叹了一口气说道。

    从蓟州城里出来,杨铭整军继续东进。过了蓟州城,队伍沿着官道向马伸桥方向行进,一路走过,左边是绵延的大山,右边则是一片面积很大的低洼盆地,盆地里有河流通过,河面上结着冰,居高往下看去,宛如一条晶莹的玉带。杨铭知道,这块盆地在后世的1959年修建为一座防洪水库,称为于桥水库,盆地里的河道被淹没在水库之底。

    向东行过三十余里,过了马伸桥,时间已是下午,马伸桥往东再行二十里,便是石门驿,出了石门驿就是遵化地界了。杨铭下令部队加速前进,一直到天色稍晚,到了石门驿才停下扎营。

    中军帐里,应急灯亮着白光,杨铭将部队的所有主官召集起来开战前准备会。

    “诸位,明日出了石门驿便是战场了。目前的消息,鞑子在遵化城有几千兵,应该是代善和杜度带领的。”杨铭坐在行军桌后的帅椅上,目光扫视着立于帐篷两侧的一众军官,严肃地说道。

    “永平那边还在打仗,但虏酋洪太随时可能带领大军挥师西向过来,他们都是骑兵,跑的快。”

    “出了石门驿,战斗随时可能发生,诸位一定要牢牢掌控好自己的部队,结阵迎敌,进退听令,我们的作战训练和战斗技能都不足,只能以纪律取胜,诸位明白否?”

    “是!”众军官齐声应诺道。

    行军桌前,左侧立着团长丁有三、一营营长何茂才、一连连长左明秀、二连连长顾立威,右侧立着参谋长徐伯成、中军连副连长段思德、三连连长李大昆、四连连长谢庆元。一众人目不转瞬地盯着帅座上的杨铭,目光里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有我在,大家都不用怕,只要纪律有保证,我们必打胜仗!”杨铭进一步地给众人打着气。

    “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意见,尽管说,我们现在研究讨论。完了下去之后,诸位务必将作战意图传达至班一级。”

    “是!”

    开完会,众人离去,杨铭回到帷幄后的内帐。

    “你的军令倒是挺严整的。”坐在行军床边的韵秋手里握着hk416步枪,抬头微笑地说。

    “那是,打仗可不是开玩笑的,军令不严那是要死人的。”杨铭笑了笑,“我们早点睡吧,明天就要并肩战斗了。”

    (本章完)


………………………………

第60章 相好

    崇祯三年正月十五日,天刚拂晓,部队从石门驿拨营向东继续前进。

    “报告,前方发现虏兵。”对讲机里传来斥候兵的呼叫。

    “斥候缩回大部队,报告详细情况。”杨铭在马背上沉着地命令道。

    “报告将军,前方是一处石堡,有一队虏兵扎在里面。”斥候的声音有一点发抖的感觉。

    “有多少人?”

    “外面有两三骑在转悠,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估计七八骑是有的。”

    杨铭拿出 surface 平板电脑,调出卫星地图看了看,按距离估计,斥候兵所说的石堡应该是位于石门驿和遵化城中途的堡子店。

    堡子店位于遵化城西二十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镇店。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将北元驱逐至长城之外,北京东面开始大量驻军和移民,到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移民达到高潮。遵化的堡子店,明之前这里便有堡,明朝初期,大量移民至此,黄姓在此开店,于是称之为堡子店,隆庆年间(公元1567至1572年)总兵戚继光曾在这里重修石堡,作为卫戍的峰火台。

    杨铭让前方的斥候兵退回到大部队之前二里处,加强与大部队的联系,自己则带着亲兵加速赶到队伍前头。

    m24望远镜的7倍绿膜镜头里,一座土石结构的堡子出现在杨铭眼前,堡子呈立体形,高三丈,长宽各六丈左右,方石砌成的围墙,石缝间泥着石灰和黏土,墙中间填充着夯实的黄土,看起来颇为坚硬。堡内长着一颗粗壮的榆树,枝杈在空中舒展着,有如一把大伞,浓荫几乎覆盖了堡子上空,石墙顶上长着茂密的杂草,显是这堡子早已废弃不用,年久失修了。

    堡子的周围座落着几十户民居,兵燹之后,已是残垣断壁,杳无人踪。

    杨铭有点奇怪几天前刘之纶兵过此处,为何没在这堡子里留下人驻守,也许是觉得守不住,又或许是留了兵丁,但已被后金军的哨骑拨掉了。

    眼下后金兵看到杨铭的大军到来,都已缩回到堡子里,杨铭也不想在这里多浪费时间,他决定用一颗手雷拨掉这根钉子。

    “谢连长,带几个掷弹兵过来。”杨铭在对讲机里下达了命令。

    堡子的墙头上,几个后金兵露着头向外搭着弓箭,头上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韵秋,咱们抵近射击。”在亲兵的簇拥护卫下,杨铭和韵秋骑着马并肩行进到离堡子二百来步的地方。

    韵秋深吸了一口气,举起手中的hk416步枪,按照杨铭传授的射击要领用枪身上的 aimpoint p m4 内红点镜瞄准了墙头的一个后金兵,稳住呼吸扣动扳机,只听呯的一声枪响,那个双手搭着弓箭的后金兵应声从墙头滚落下去了,其他的几个后金兵受到惊吓,一个个都缩回到堡内,不敢再探头了。

    这是韵秋第一次使用步枪射击,现代武器的威力让她震惊了,二百步距离指哪打哪,在这个时代不管对方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没有任何办法反制,唯一可能的办法只能是堆着尸体冲上来近身搏命,这个代价可就大了。

    枪声刚落,两个军士举着盾牌护送着谢庆元向前冲去,一直冲到离堡子五十步内的距离,谢庆元掏出m67手雷,挥臂对着堡子用力掷去,手雷在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弧线,落入堡内。

    一声沉闷的巨响,烟雾从堡内升腾了起来,伴随着飞溅而出的砖渣土块。

    m67手雷有效杀伤半径15米,这堡子长宽不过六丈,又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基本上一枚手雷里面的人就全报销了。

    “谢连长带人打扫战场,清理完毕速跟上来。”杨铭命令道。

    大部队的前进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队伍里的军士被枪声和手雷爆炸声吸引了目光,纷纷扭头望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震惊和兴奋的神情,士气顿时为之大振。

    杨铭骑着马继续前行,后面谢庆元快马加鞭追了上来。

    “将军,标下有事禀报。”谢庆元在杨铭之后半个身位勒住了马,喘着气拱手说着。

    “什么情况?”

    “哨堡里有十一匹马,死的死,伤的伤,都不能用了。兵有十个,死了八个,还有两个受了伤,一时还没断气。”谢庆元从怀中取出几页皱皱巴巴的纸递了过来,“标下让通译审问过,他们是鞑子参将英俄尔岱手下的哨骑,昨夜在这里截杀了刘大人的传令兵。”

    “哦?”杨铭惊了一声,接过谢庆元递过的纸张。

    却见纸上的文书盖着兵部右侍郎的大印,一张是写给在蓟州的马世龙的,内容是谢绝了马世龙请他回师蓟州的好意,并告知所部在遵化以东二十里的娘娘山被围,敦请马世龙迅速出兵前来解围。另一张是却写给杨铭的命令,自云在遵化以东二十里娘娘山与虏兵对阵,令杨铭所部急速前来会师作战,两文落款的日期都是昨天的正月十四日。

    按上个世界的历史,刘之伦兵被围应该是在正月二十日左右,现在不知怎么正月十四就被围了,看来杨铭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对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已经发生影响了。还有一点让杨铭不太理解的是刘之纶从石门驿发兵至遵化,不知怎么却跑到遵化东边去了,看娘娘山所在的位置,都已经快接近三屯营了,自己要去解围还得绕过遵化。杨铭估摸着刘之纶应该是在遵化城下的战斗中失利了,一路败退,慌不择路,没办法才退到娘娘山的。

    部队加速前进,现在离遵化不到二十里了,前方的斥候兵已经奉命回缩,只能提供几里距离的预警,杨铭决定放出rq…11b“大乌鸦”无人机,他从随行的大车上取出无人机背包,组装完成后向东方掷出,无人机的螺旋桨嗡嗡地旋转着,在军士们惊讶的目光中飞向前方的天空。

    杨铭翻身上马,一边前行一边观察手里的控制器屏幕,无人机爬高到200米,底下起仗的地势和荒凉的原野顿时尽收眼前。他控制着无人机沿着官道飞行,越过一道高坡,控制器的彩色液晶屏里出现的画面让杨铭吓了一大跳。

    只见官道两侧的坡地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后金军队,这些后金兵有的骑在马上,有的下了马坐在地上休息,马身人身上的铁甲和士兵手里的刀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磷磷的寒光,从白边红心的旗帜来看,这是岳托的镶红旗部队,人马估计有二三千骑。

    杨铭将无人机控制着盘旋飞行,倾斜视角观察后金军周边的情形,却见后金军左右两翼各有数百骑从坡地上分出来,绕着弯向西飞驰,他知道,这些骑兵是要绕到自己部队的后方,来抄自己的后路。

    “全体注意,前方八里有敌方伏兵。”杨铭在对讲机里通报了这一情况,频道里嘈杂的人声顿时停止了,对讲机里一阵严肃的沉默。

    “前方的斥候兵听令,停止前进,等待大部分会合。”

    “四连加速向前,一连分开到四连两翼。”前方的后金兵有二三千骑,一连的骑兵再放到前面已经没有意义了,杨铭现在是让四连的掷弹兵和弓手去打头阵。

    “后卫连听令,加速前行,与大部队靠拢。各部听令,前行两里,停军列阵,准备迎敌!”

    “是!”对讲机里一众军官们齐声应着诺。

    大军在停下来了,在距离后金军五里的一处坡地上开始列阵。工匠和民伕在后方和左右两翼掘壕,立木栅,军士在阵列的正前方摆上鹿角拒马,杨铭的中军旗设在坡地的最高处,在他的身后,工匠们正搭建着瞭望台,而杨铭则亲自指挥着几名亲兵和工匠构筑射击阵地。

    一个亲兵用铁锹在地面挖出了圆形的坑,杨铭将迫击炮的m3a1底板放到坑里,脚下用力地踩踏牢固,然后将炮尾放入底板插座并旋转四分之一圈以锁定,又让亲兵抬起两脚架与炮管定位销接合,拧紧锁定手轮,将m67瞄准镜通过燕尾榫连接在双脚架的紧定器上,调整双脚架使瞄准镜上的水平气泡居中。安装好迫击炮,然后打开弹药箱,取出m821a2高爆弹一排排放置在铺于地面的木板上。

    几个亲兵和工匠用木板垒土石构筑了一个一米多高的半圆形机枪射击台,弹链箱从亲兵的背负中取下置于射击台上,一箱箱的弹药从大车上搬到过,堆放在射击台的后面。

    对讲机里,各连的军官们紧张地通着话,各自在通报自己连队列阵和构筑工事的情况,丁有三不停地询问和调度着,整个阵地里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无人机控制器的液晶屏里,后金军开始上马列阵,有哨骑从阵列里出来,飞速地向着杨铭部队所在的方向奔驰而来。rq…11b“大乌鸦”无人机的飞行续航时间是90分钟,已经差不多快到了,杨铭控制着调转机头,跟随着后金军的哨骑队伍往回飞。

    “报告将军,前方二里出现虏军哨骑!”四连连长谢庆元在对讲机里喊着。

    “收到。大家不要动,别管他们。”杨铭回复了一句,目光从无人机控制器上移开,抬眼向前望去,几骑后金兵出现在官道地面的脊线上,他们显然也看到了杨铭的军队,顿住了马,有一骑掉转马头消失在脊线之后。

    土坡上,层层叠叠的铁甲骑兵整齐地排列着,战马萧萧,旌旗猎猎。三十岁的镶红旗旗主岳托骑在马背上,目光望着西边的方向,神情傲然而淡定,在他的身边并肩骑着马的年轻人,是皇太极的长子,二十岁的豪格。

    “这蛮子怎么还没来?几里路走了这么久?”豪格恨恨地说:“今天本贝勒定要将此人碎尸万段,方解我心头之恨!”

    岳托侧过头看了豪格一眼,白晳的四方脸上淡淡地笑了笑,却没有做声。豪格上次丢失顺义之后,已被皇太极褫夺了贝勒封号,此时仍在岳托面前自称贝勒,岳托自是心中大不以为然。

    一骑哨骑从远方奔驰而来,顿马于岳托马头侧前方,马背上的后金兵翻身下马,奔跑几步上前跪倒在地,高声禀报道:“禀贝勒爷,奴才们方才前去侦察,见那蛮子军在前方五里列阵掘壕……”

    “他尔图,是否你等周遭防范不严,让那蛮子的斥候看到了咱们的大军?”豪格冷冷地问跪在地上的后金兵。

    “回贝勒爷,奴才的人一直在周围巡回防范,绝无蛮子军斥候近前之事。”他尔图断然否认道。

    “看来这姓杨的蛮子还真有些本事,竟然不入咱们的伏击圈。”岳托淡淡地说:“只可惜他这次出来没带大铁炮,那什么雷法也施展不开,进不进伏击圈也无所谓了。”

    “岳托贝勒,出发前父汗反复叮嘱过你我二人,对这蛮子绝不可轻敌。”豪格提醒了岳托一句。

    “巴尔泰、岱松阿两军到位没有?”岳托没有理豪格,却偏过头问身后的一个佐领。

    “回贝勒爷,按时间差不多应该到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