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故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带瓷器,因为瓷器经不起运输磕碰,是以军官和军士们所用的餐具都是木碗或毛竹碗。

    “今天是元宵节,兄弟们却还要浴血奋战,”杨铭端起盛着黄酒的瓷碗微笑地看一桌将官,“来,我先敬大家一碗,以为感佩!”

    一桌人赶紧都站起身来,连说着“不敢不敢”,双手端着酒碗跟着杨铭一饮而尽。

    “各位酌量自饮,吃饱吃好。”杨铭不甚饮酒,这一碗干了便不再奉陪了,但这桌军官中不乏酒量甚大之人,因晚上还要夜行军,杨铭这是在提点他们不要喝得太多误事。

    “多谢将军!”

    按明代的习惯,男女是不同桌吃饭的,之前的几天中午行军不开伙,早晚饭韵秋都是跟着杨铭一起在中军帐篷里吃,并没有外人在场,杨铭让她同桌而食,她也便照办了,此时杨铭和军官们一起吃饭,韵秋自然是不便参与的。

    韵秋一个人站在瞭望台的后面,这里是整个阵地的最高点了,抬眼望去,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边弥漫着炫烂的晚霞,金色的霞光映照着大地,阵地里,成百上千的军士和民伕或站或蹲着,手里捧着木碗吃着晚餐;数百匹战马挤在阵地的两侧,有军士在喂马,马匹俯着脖子吃着草料和麸豆,间或扬起头来,在晚风里发出一阵厮鸣。

    一个亲兵双手捧着托盘将食盒送到韵秋面前,韵秋低头看去,却见托盘上的长方形圆角食盒竟是如水晶般晶莹透明,她心中不禁咦了一声,拿起那食盒仔细打量着,透过略带琥珀色的盒壁,里面的米饭肉菜清晰可见,食盒盖子上嵌放着筷子,食物的热气在盒盖内壁凝成一片细密的雾滴。

    韵秋不可能知道这是ppsu材质的便携饭盒,这种材质轻盈透明,坚固耐摔,而且耐高温,可以在高压锅的蒸气里清洁消毒,她将食盒拿在手中转视了一番,掰开盒盖四边的搭扣,打开盒盖,一阵饭菜香气扑鼻而来。韵秋下意思地抬头往瞭望台前方看去,却见杨铭正和丁有三等一众军官同桌吃着饭,她只能看到杨铭的背影,隐约听到一桌人欢快的交谈声。

    心中一阵暖洋洋的感觉油然升起,韵秋嘴角露出了微笑。

    后方阵地的救治所里,一身青布道袍的参谋温如庭三两口扒完饭菜,又掏出怀里的笔记本翻看着,笔记本上是他用蝇头小楷记录的杨铭下午讲解的救伤知识和叮嘱的看护要点,文字之后还画着一张表格,表格内填列着十几个伤员的姓名和定时测量的体温数据。

    “陈班长情况怎么样?”温如庭来到躺着伤员的木板旁,问守护在侧的军士。

    “报告温参谋,刚才喂了半碗稀粥,又睡过去了,大夫也来搭过脉,说暂时没有大碍。”

    温如庭点点头,伸手从躺在木板上的伤员腋下取出一支体温计,迎着亮看了看,水银柱恰好压着那个标着框的“37”,顿时心里大费踌躇。

    “将军说过,若是里面的线过了这个框便要报告于他,现在这线刚好压着框,报还是不报……?”

    沉吟片刻,他悬肘提笔在笔记本的表格里记下了体温数据,将体温计甩了甩,又塞到下一个伤员的腋下。

    “等会就要整装出发了,这些伤员能骑马的,便骑马;不能骑马的,用车载运,记得车上的被褥垫厚实一些。”温如庭对左右吩咐道。

    天边的霞光渐渐暗淡了,阵地里一片忙碌,大军正在整装待发。所有会骑马的军士都分配了马匹,今日一战缴获的马匹已经超过了出战军队的人数,现在的问题是大半的军士都不会骑马,数百匹空余的马只能用来驮运缴获的物资,或者调拨到辎重队去拉车。

    仍是按着之前的行军序列,杨铭将四连摆在队伍的前方,一连的骑兵分开到四连两翼,后面跟着第二连,然后便是杨铭亲领的中军连,后方是民伕、辎重车队和负责后卫的第三连。

    “韵秋,你晚上视力如何?”跨上战马之前,杨铭微笑地问着韵秋。

    “我没有夜盲症。”韵秋冷哼一声,“干我们这一行的,晚上若是看不清,人家根本不会要你。”

    “呵呵,是吧。有夜盲症也没什么,补充点维生素就行了。”

    杨铭从马背上的行囊里掏出一个硕大的kirknd复合维生素塑料瓶,倒出两粒维生素片,往自己嘴里扔了一粒,又递了一粒给韵秋。

    他在美国养成了餐后服用维生素片的习惯,美国市场的维生素是作为食品出售的,价格很便宜,500粒大瓶装的复合维生素片才十几美元,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

    “这是什么?”韵秋不解地问。

    “别管,吃了有好处。”杨铭仰起脖子咕咚了几口水,又将手里的155升容量的纯净水瓶递给韵秋,当然,里面的纯净水早已喝完了,现在装的就是凉开水。

    韵秋半信半疑地喝了一口水吞下维生素片,杨铭又从行囊里摸索出一粒药片递给韵秋。

    “你……,这又是什么?”韵秋感觉有点难以忍受了。

    “arodafi,这药能抗睡,可以让你保持整夜的清醒状态。”

    二战的时候,各队里普遍使用甲基苯丙胺作为抗疲劳剂使用,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冰毒,战后转入民用,以“抗疲劳素片”的名称在国内国外的劳动人群中流行,到1960年代医学上发现这种药物的成瘾性和毒害性后,被各国逐渐禁止。而后在1990年代,新一代的抗疲劳药物odafi问世,经过海湾战争的试用证实其效果和低副作用,其后又发展到下一代的arodafi,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少,除了军队之外,一般人群也开始流行使用,尤其是欧美和东亚的学生,将其作为考试前复习冲刺的灵丹妙药,形成滥用。

    “抗睡还用吃药?”韵秋不屑地说,“以前我出任务,两天两夜没合眼也没哼一声。”

    “你是我的副射手,我需要你保持最佳的状态。”杨铭微笑着自己先含了一片,从韵秋手里拿过水瓶吞下,又将水递给韵秋,韵秋无奈只得将药片服下了。

    “好了,现在我给你安装夜视镜。”

    “夜视镜?”韵秋再次不解了。

    “嗯,最新式的第五代全彩夜视镜,”杨铭上前一步,将x27夜视镜安装在韵秋的凯夫拉头盔上,“等到了夜里告诉你怎么使用,相信我,你会吓一跳的,嘿嘿。”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将同型号的夜视镜往自己头盔上咔嗒一声装好,翻身上马,按住肩头对讲机的送话键,大吼一声“全体注意,开拨,出发!”


………………………………

第65章 接战

    十五的满月像一轮晶莹的玉盘挂在东方的天空,清辉如泻,彩云纷飞,月光下田野道路的轮廊依稀可辨,上千人的队伍行进在向西的官道上,隆隆的车马声和脚步声在无边的月夜里回响。

    古代因为营养缺乏的原因,夜盲症很多,这些人群既使是在满月的夜晚,没有照明也是难以夜行的。杨铭给各连队配发的应急灯现在开始起作用了,队伍的前、中、后部,应急灯用木棍绑着举得高高的,就像后世的摄影灯那样,ed冷白的灯光投射到前进的道路上,方圆几十米亮得如同白昼,因为人眼的调节作用,投光区域之外的地方就显得格外黑暗了。

    杨铭骑在马背上,低头看了看腕表上的夜光指针,大军出发已经差不多两个时辰了,应该快到遵化了,他的平板电脑上存有卫星地图,但是没有gps信号,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只能靠猜测估计。

    “前方斥侯,是否已近遵化城?”杨铭在对讲机里问着。

    大部队前方两里之外,两名骑着马的斥侯正策马徐行,他们穿着皮甲,手里提着长柄眉尖刀,腰悬箭囊,马背上挂着长哨角弓,应急灯此时并没有打开,只是借着月光观察前进,虽然无法看清周遭环境的细节,但可以获得最大化的视野范围。

    向着官道的左前边望去,月光下的遵化城笼罩着一层如雾如纱的朦胧清辉,城墙上有火把的光焰闪动,四野寂静,听不到人声。

    “启禀将军,大部队前方四里便是遵化城。”

    “全军灯火管制!”杨铭在对讲机里下达了命令。

    所有的应急灯熄灭了,道路的光线瞬间变得暗淡,人眼的瞳孔适应着环境亮度而扩大,视野里的轮廊又开始渐渐呈现出来,月光下漫长的行军队伍有一种如梦如幻之感。

    “韵秋,把夜视镜掰下来。”杨铭偏了偏缰绳,策马跟韵秋靠得更紧一些,示范着将头盔上的x27夜视镜掰到眼前,“开关在这里旋一下。”

    韵秋照着杨铭的动作将夜视镜掰到眼前,旋开了镜身上的开关,顿时“咦”的一声惊叹——眼前的视野瞬间变成了白天,田野、道路、树木、行军的人马一切清晰可见,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圆圆的月亮和满天的星斗熠熠生辉。

    “怎么样,我说过你会吓一跳的。”杨铭微笑地对韵秋说。

    韵秋扭过头看着杨铭,却见他戴着夜视镜怪怪的样子,正要出口相讥,猛然想到自己也是这般模样,思绪一顿,却又想起了出发前杨铭对她吟诵的两句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向冷峻的语气变得柔和了

    “杨铭,过城要小心。”

    “嗯,如果城里是皇太极,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翻盘机会。”杨铭点了点头,淡淡地说,“但是我赌岳托不敢出来,他今日大败,锐气已失,已经没这个胆量了。”

    提到皇太极,杨铭看到韵秋的身体下意识地颤抖了一下。

    “韵秋,你见过皇太极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杨铭用随意的语气问道。

    “大汗哪是随便能见的。”韵秋的声音又冷峻起来,“倒是他以前做四贝勒的时候,远远地看到过一两次,却也谈不上见到。”

    “听说他天生聪慧过人,很喜欢读咱们汉人的书,也愿意提拨重用汉人文人,为这个很多大小旗主都很不满,但又不敢说什么。至于别的什么我就不晓得了。”

    杨铭嗯了嗯,知道从韵秋这里了解不到皇太极的更多信息了,毕竟层级隔的太远。

    两人边说边行,不多时遵化城就出现在眼前了。

    遵化城始建于唐朝,原本只是一个土筑的小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人入侵,指挥史周宝对遵化城加以扩建,将城市向西扩大,并对城墙进行包砖加固。明世宗嘉靖年间,因蒙古鞑靼部劫掠北京的“庚寅之变”,朝野震动,为加强遵化城的防御能力,顺天巡抚、都御史孟春重修城池,增建东南城楼。明万历九年,总理蓟镇练兵事务的戚继光,用他从浙江带来的客军,将整个遵化城进行拆除并重新设计修建。重建后的遵化城周长1251丈,城基厚度30尺,高3丈6尺,城墙筑有垛口1341个,东西南北四面各有城门一座,分别名为镇海,戴京,时薰,拱极。

    顺义军经过遵化城,必须要从南门外的官道上经过,绵延两里的队伍,如果后金军从城里出来,以横向队形对顺义军展开攻击,那么无论是机枪还是迫击炮,都很难有效阻挡,顺义军很大可能会被击溃甚至歼灭。杨铭今晚这样过城,其实是在向皇太极学习,去年十一月十三日,皇太极数万大军趁夜“潜越蓟州”,袁崇焕的两万关宁铁骑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让皇太极轻而易举地突破蓟州防线,兵锋直抵北京城下。

    如果没有今天的大胜,杨铭是不敢这么冒险过城的,按他的判断,岳托今天刚遭受震憾性的惨败,应该是不敢出来的,虽然如此,杨铭还是布置了防范措施。

    “四连谢庆元听令,顶住城门,防范敌军出城袭扰。”

    按照杨铭的命令,四连的掷弹兵、弓手、长枪兵从行军队列中分离出来,无声无息地向着遵化城的南门摸去,一直抵近到离城门200步的距离,以骑兵分在两翼,弓手和长枪兵居中的部署列成防御阵形,掷弹兵则照样是放在最前排,他们的67手雷是跨越时代的利器。

    城上的后金军已经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车马行进之声,满月的光照之下,朦朦胧胧地看到一支大军正从城外经过,及至又看到一支队伍向着城门而来,人影越来越近,惊骇之下立即鸣警,随着尖锐的警锣声响起,城头上一片忙乱,更多的火把燃起来了,火光在城墙上跳跃舞动着。

    “韵秋,你随着大部队走,我去那边看看。”杨铭决定亲自去跟四连一起顶城门,他从亲兵手里接过249机枪,一边安装着200发弹匣,一边对韵秋说。

    “我跟你一起去!”

    “不用,你跟着大部队走,我们随时保持联络。”杨铭从马背上的行囊里取出一支anprc154单兵手持电台递给韵秋。

    “这……这东西怎么用?”韵秋一路上都看着杨铭使用对讲机发号司令,甚至打趣闲聊,对这种神器既惊讶,又羡慕,现在杨铭给她一支,她倒有点无所适从了。

    “很简单的,超市大妈都会用。”杨铭给韵秋简单示范了一下,“这里旋一下,就打开了,能听到声音了;要说话,就按下这里。”

    说罢杨铭便带着两名亲兵朝着城门的方向策马而去,马蹄嘚嘚,几分钟便到了四连的阵列之前。

    “情况怎样?”杨铭制止了谢庆元下马行礼,直接询问战情。

    “将军,他们好像在捣炮。”谢庆元在马背上拱手报告道。

    200步300米的距离,弓箭射不到,但虎蹲炮是可以打得到的。虎蹲炮是一种前装炮,使用前要先清刷炮膛,然后将火药装入炮管内,埋好导火绳,用木马子将火药捣实,再用泥巴糊上一层,然后再装入铁制的弹丸,点燃导火绳击发,整套程序很是繁琐。

    “不用慌,那玩意打不准。”杨铭安慰着谢庆元。皇太极潜越蓟州时,也是派200骑顶着城门,袁崇焕上万大军出城列阵迎战,双方大眼瞪小眼对峙了四个小时,互相都不动,最后袁崇焕令副将周文郁发炮,打了一炮毛都没伤着一根,后金200骑转身大摇大摆地离去了。

    明军的炮术如此,后金军就更不用提了,按杨铭记忆中的历史,现时的后金军使用大炮还没啥经验,也不会用炮铳测量射角,准度很差,后金军熟练使用大炮是在两年之后,孔有德带着西洋教官训练的炮兵部队投降之后的事。

    谢庆元镇定地点了点头,他久经战阵,对大炮的感性经验比杨铭更丰富,表现自然是沉稳如山,倒是那杨铭,嘴里虽然说着不怕,但还是有点担心被小概率事件伤到,翻身下了马整个人躲到马屁股后面了。

    若是换了别人,这种临阵怯弱的行径肯定会被谢庆元训斥,但杨铭不同,不管他做啥事,在这帮军官们看来都是有理的,谢庆元默默地偏了偏缰绳,策马移到杨铭的马之前,算是又给他增加了一层防护。

    城墙上的大炮轰然击发了,巨大的炮声震碎了月夜的宁静,杨铭条件反射式地缩了缩脖子,又抬头四周看了一圈,夜视镜明如白昼的视野里根本看不到弹丸落到哪里了。

    一个后金兵举着火把从城墙上的垛口处探出半个身子向外四处张望着,显然也是在寻找弹丸的落点,杨铭举起机枪,内红点镜一瞄,一个点射将那后金兵击倒,那后金兵手中的火把脱落了,悠悠地从城头往下掉,落到城墙根上翻了几个滚,兀自忽明忽暗地燃烧着。周围的后金兵显是受了惊吓,四散地逃开了,他们手里的火把慌乱逃跃着,过好一阵子才重新聚回来。

    又过了片刻,后金兵再次开炮了,虎蹲炮的炮口喷射着火星,那弹丸仍是不知飞到何处了。在这夜里后金炮手观察不到弹丸的落点,没办法校正大炮的射角和射向,打炮只能完全靠蒙了。

    杨铭懒得再理会后金军的炮声,他将249机枪的两脚架掰开,把机枪架到地上对准城门,三百米距离,小小一座城门,一挺机枪完全可以封锁住,对于后金军来讲,出城作战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存在了。

    “若是皇太极在城里,他会怎么做?”杨铭在心里暗暗地问自己,突然,他感到心中一惊,一阵冷汗从后背冒了出来——如果现在的对手是皇太极,他会集中全部兵力从东门出来,绕城向南对正在城外通过顺义军进行决死攻击!从东门出城相较于南门不过是增加了两三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讲影响甚微。

    “谢连长,掷弹兵是否全带过来了?”

    “是的,将军。”谢庆元回过头来答应着,杨铭着急的语气让他也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

    “速派十名掷弹兵归队到中军连!”

    不待谢庆元答话,杨铭按住对讲机的送话键,命令道“丁总爷,解除灯火管制,全军加速通过。”

    “是!”丁有三应道。

    “段思德,十名掷弹兵马上到中军连,归你指挥,注意左翼的防卫!”

    行军队伍里的应急灯亮了起来,绵延两里的大部队出现在天穹之下,队伍的行进速度加快了,城墙上的后金兵显是突然看到这一幕,震惊之下发生了一阵骚动,成排的火把杂乱地晃耀着。

    对讲机里的一片嘈杂声中,韵秋冷峻的声音传了出来“杨铭,你那边情形怎样?”

    军官们这是第一次在对讲机里听到女声,而且还是对杨铭直呼其名,嘈杂的对讲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我这边没事,他们不敢出城,炮也打不准,就是听个响而已;你们只管走自己的,注意保持队形纪律,不要出现混乱。”杨铭用轻松的语气说。

    队伍已经通过一大半了,现在过城的是队伍后段的辎重车队,近百辆大车在骡马的牵引下隆隆前行,两旁是护卫的第三连步骑军士。

    最后的车辆隆隆驶过,车辆后面是整支队伍最末尾的十几名长枪骑兵,夜视镜里,杨铭看到这些骑兵的长枪没有挂在马背上,也没有挂在腰间的得胜钩上,而是双手持着枪以警惕的队形渐行渐远,他们的背影和隆隆的车声消失在月夜里。

    他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后金军没有出城,他们在城墙上举着火把看着杨铭和第四连的一百多军士转身离去。

    岳托也许会因为今夜而懊悔终身,就像几百年来人们对袁崇焕在蓟州城下的失误懊悔一样。


………………………………

第66章 弹雨

    请微信搜索 “看书神站” 防丢失,点关注 不迷路!

    连续杀戮将近三天三夜,杀掉数百万吸血鬼,虽然将太上杀伐气积累到了武神的层次,但在他的心底也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让他感到暴躁,易怒,嗜血等。.。

    如果不是他精神力远远强于自身,怕早就因为杀戮过多而走火入魔,而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杀戮机器。

    而诗诗悦悦等八个吸血鬼因为接触到他的眼神就感到惊恐害怕,就是因为他无法彻底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的原因。

    “都起来吧!”宋砚开口道。

    这一说话,他才发现,他的声音变得无比沙哑,隐隐带着一种金属摩擦声。

    “是!”

    八名吸血鬼战战赫赫的起身,躬身站在那里,恭敬到了极点,生怕惹怒眼前的暴君。

    “有漏网之鱼吗?”宋砚再问。

    “回主人,所有从罗新城逃跑出来的吸血鬼已经被我们全部击杀,绝对没有一个遗漏!”诗诗颤声道。

    “那就好,我们走!”

    随手一挥,宋砚就带着八名吸血鬼直接挪移到了他的别墅中。

    “你们六个在外面守着,不允许任何前来打扰,诗诗悦悦你们随我来!”

    “是!”一众吸血鬼齐声回答道。

    在宋砚的带领下,诗诗与悦悦来到了楼上的练功房。

    “主人,您有什么吩咐?”

    诗诗小心翼翼的问道。

    “拿去吞了!”

    宋砚将从胡猛身上获得的心核递给了诗诗。

    “天啊,这是亲王的心核,难道是!”接过这枚的心核,诗诗的神情就变得无比激动,恨不得马上吞掉这块心核。

    “吞了它,你能达到亲王境界吗?”宋砚问。

    “应该能吧!”

    诗诗不确定的道。

    “那就试试吧!”宋砚点点头。

    一旁的悦悦却看得颇为羡慕,她和诗诗虽然是好姐妹,但想到好姐妹马上就会将自己甩出几条街,她就感到极为失落。

    “这些是你的!”

    宋砚拿出十枚伯爵心核扔给悦悦。

    “谢谢主人!”悦悦连忙感激道。

    接下来,两女分别吞服心核开始进入了修炼,宋砚也盘坐了下来,但刚刚闭上眼睛,他就感到一阵心烦意乱,情绪也变得莫名的暴躁。

    心念一动,他消失在练功房,却是出现在了神殿之中。

    “老灵,我积累的负面情绪太多,导致心烦意燥,易怒冲动,有没有什么办法化解?”

    “简单,将那些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就是!”神殿之灵回答道。

    “如何宣泄?”宋砚再问。

    “这就要靠你自己领悟了!”老灵道。

    “该死,小爷最讨厌说话只说一半的人!”宋砚怒吼道,但,神殿之灵却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