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泽,当下激动的跪了下来,虽然王泽猜着会是自己,但是也猜着有可能是更为亲近的袁保、甚至是袁旭,这次袁朝亲口宣布是自己,也让王泽激动的无以复加,一介走街串巷的小货郎,被老庄主赏识,成为店掌柜,又被庄主赏识,成为大账房,到现在成了一个拥有资产十万两白银的大商会的会长,这怎么让王泽不感激涕零。

    袁朝看到激动的跪在地上谢恩的王泽,袁朝也是抬抬手示意他起身。

    看到王泽缓慢的起身之后,袁朝又开始宣布了起来。

    “南北分铺各设立分会长一人,主管南北分铺各项事宜。这两个重要职务,其中南铺分会长为许宽,北铺分会长为钱多余。”

    “扑通、扑通。”袁朝的话声刚落,大堂里就又传开了两声跪地的声响。

    袁朝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许宽、钱多余二人。

    这两人也是激动的有些轻微发抖,想想他们,也是起于微末,本是不起眼的小商小贩,最后被一步步发掘能力,推上了巅峰。

    袁朝也不知道是该怎么说是好,也是赶忙摆手让二人起来,二人也是墨迹的从地上站了起来。

    随后袁朝又出声说了起来

    “这商会中设立有运输队,直接归商会统一管辖,运输队设立队长一职务,由陈潘海担任。”

    袁朝说完,刚想激动的跪下的陈潘海,看到袁朝凶巴巴的瞪了自己一眼,陈潘海才没敢跟着跪下,而是转而重重行了一礼。

    袁朝满意的点点头又接着说到。“这商会生意事项你们有做主的权利,拿不定的找我裁定,不过这生意账目,除了你们自己做的账目以外,我还要单独设立一个监事机构进行查账目、评定你们的工作业绩,这个机构就由袁保担任监事一职务,机构内聘请几名品行良好的老账房担负查账事宜,一旦查出错账,就要找到相关负责人追问,而要是有人串通查账,瞒天过海,一并移交法办。”
………………………………

第一百零四章 大获成功

    袁朝的监事制度设置,一开始会觉得惹得手下众人不高兴,但是袁朝话说完以后,仔细观察了手下,并没有看到任何人有什么不高兴的。

    袁朝坐在座位上仔细的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人,都是本着认真做事的态度去的,所以也没有那么害怕这些检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倒是希望有检查监督制度。这样也能够证明他们的工作清白。

    至此。陈庄商会的几个重要部门也算全部成立了。

    不过袁朝对商业的布局还远远没有结束。

    袁朝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商会只是一个拥有比较宽泛框架的商会,很多细节都需要商业上的人才苦干摸索进行补充。

    但是商业人才也正是如今陈庄所急缺的。

    就算陈庄商业人才数量不少,可也耐不住这圈子太大,摊子太大。

    早在陈庄创立之初,陈庄就设置有陈庄商学院,现在商学院也有教授十余名,学子百余人,这些人都是陈庄商会有力的后备力量。

    为了解决商业人才奇缺的问题,袁朝也是准备多方想办法。

    一方面自然是继续挖掘其他商户商业能力强,品格优秀的商人。

    另一方面就是推出来商学院的部分优秀学子,直接充实到商会中去,让他们开始成为商会中的基石。

    袁朝布局教育的这步棋,也开始收获成效。

    正是由于这步棋开始显现作用,把商业教育抓好就显得更为重要。

    “你们都同意启用商学院的优秀学子,他们对陈庄忠诚,商业素养也比较高,你们都用的顺手。”

    “那么你们就应该想着培养更多的优秀学子。”

    “我决定,继续加大对商业教育的支持,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商学院的建设发展,我仍然兼任校长,王泽,你仍然来任副校长,在此我也立个规矩,以后每年,我以及商会的各位高级管理人员,都要精心准备一堂课,给商学院学生进行讲课。”袁朝打算继续为陈庄商学院倾注心血。

    其他人员听了以后也是纷纷抱拳,表示同意。

    袁朝又唠叨了周苇航与他们这些人结合起来,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都做到了记下来,公示起来,成为商会的公约。

    这下也算把商会的事情给全面的办了下来。

    随着陈庄工人们的快速施工,没有几天功夫,“陈庄商会”的牌匾,就高高的挂在了一个新落成的气派的大门上。

    在喧闹的锣鼓声中,袁朝亲自出席了开铺剪裁,随着袁朝的剪裁,也宣告着一家在明末起了重要作用的商会成立了。

    而陈庄商会成立后的第一笔大买卖就是夏粮的收购问题。

    去年冬天至今年夏天,北方经历了战火,粮食几乎绝收,饿殍千里的形容更是丝毫不夸张。

    粮食价格也在一步步的刷新着北地百姓的认知。

    终于,夏粮又要收货了,这次收获估摸着能在有效缓解粮食不足的尴尬,也能冲击下北地一直处于高位的粮价。

    陈庄商会现在要做的就是第一出手掉手里囤起来准备销售的所剩不多的粮食,第二就是派人低价在全国收粮。

    尽管有些商人觉得粮食价格将会长期走下坡,袁朝却明白,这乱世才哪儿到哪儿,后面有的是战乱,乱世什么最精贵?不是那吃不了,喝不得的金银珠宝,而是那可以让人吃饱肚子的粮食。

    所以袁朝坚决还要再低价屯一批粮食,庄主的坚持给了很多人无法不信的理由,毕竟多次实践下来,自己的庄主总是能够站在正确的一方,做出正确的抉择。

    当然,袁朝也清楚的明白,近期粮食价格确实会有一段不短的跌落的时间,所以为了让商会长期处于谋利的状态,自然需要掺着做一些其他的生意。

    这也正是多条途径挣钱的好时机。

    一时间,盐、油、酱、醋,布帛、人参、皮子等各类生意,出现在了陈庄商会的主要经营范畴中。

    在袁朝的指示下,多在各地开设实体的经营点儿,成了工作方法,一时间陈庄商会经营点遍地开花,在全国多地也都有了名气,有货就卖给陈庄商会,成了散户、大小商人的共识,而进货、买货也找陈庄商会也成了普通百姓,商人货郎的共识。

    陈庄商铺依靠诚信经营、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优惠的价格,迅速就赢得了很大的市场。

    在整个夏粮收购期间,陈庄依然表现的很是活跃,吃进了不少的粮食和各类货物。

    大量的运输量,也使得陈潘海的运输船队一直在扩大,现在商船都达到了五十艘大船,成了整个沙颖河上,最大的一批运输船队,就这还有些捉襟见肘,看着每天穿梭如织的商船,整个沙颖河真的变成了一条财富河。

    而袁保自从任了监事一职,也是不敢怠慢,在做好陈庄日常维护与发展的同时,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带上一票老账房,拿着那些算盘,随机查账,一顿噼里啪啦的打算盘,虽然每次都是查不出任何错误,但是袁保依旧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年轻的陈庄商会,如同喷薄而出的新生的太阳一般,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其实陈庄商会的经营方式并没有什么商业秘密可言,大明也有一些庞大的商会能够有这样的实力,也在从事着类似的工作,不同的是,这样的商会大多是服务南北两地达官贵人的,经营的商品多是高端的商品货物,利润也是相当丰厚。

    而那些实力一般的商会,则是不具备运输、港口等成本优势,往往竞争不过陈庄商会。

    所以陈庄商会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垄断性的,能够取得丰厚利润的。

    有了这样一颗摇钱树,很多事情的开展就有了经济的支持。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七月份,一切都走上正轨的陈庄商铺,已经很少让袁朝操心了,袁朝仅仅需要拿一些重大事情的主意,其他时候,袁朝又有了空闲时间,这有了钱财,不好好的再搞点发展,那就真对不起这一段发展的黄金时期了。
………………………………

第一百零五章 布局教育

    教育的力量是能够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从而使得自身能够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

    在商业发展上,袁朝的教育布局已经收获了明显的成果。

    那么自然闲下来的时候,袁朝开始把目光更多的投放到了教育这个事业上来。

    这一日袁朝游走在陈庄的街头。

    由于袁旭整天要忙着军队的操练,所以自然没有办法时刻跟随着袁朝,袁朝身后现在站着的是几名身手过人、忠于袁朝的亲信。

    在陈庄的大街上,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陈庄也已经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农庄,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大庄子,街道喧闹程度甚至可以媲美上县城的街巷。

    人来人往中,有陈庄的老人儿,远远看到袁朝就赶忙的围着打招呼,袁朝也是频频挥手。

    更多的也是一些各地的商人,在陈庄走街串巷的做着或大或小的生意。

    袁朝享受的来后游走的时候,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陈庄学院门口,这是一所有别于陈庄商学院的院校。

    要说商学院是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地方,而陈庄学院就是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地方了。

    袁朝闲来无事,再加上本来就想好好考察下学校了,也就不打招呼,径直走进了陈庄学院。

    陈庄学院的守门人看到是庄主亲自光临,本想通报,也被袁朝给拦了下来。

    袁朝穿过大门,走过走廊,来到了学堂外,静静的驻足听着。

    “今天,我们讲的是志向的志,以志为引子,来引出学习内容。”在高堂上,一个垂垂老翁,正是由袁朝聘请的老秀才,在此学堂讲授的是传统类文章诗词。

    “《论语》中,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谁能解其意?”老翁眼皮都没怎么抬起来,朝着堂下脸转了转,算是问着下面的众位学子。

    “我知道。”一个看样子挺机灵的学子率先站了起来。”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夫子身旁。孔夫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这个小机灵鬼摇头晃脑的回答着老翁的这个问题。

    老翁听了脸上挂着微笑点点头,亲切的夸赞着,“好,很好,王翔宇,你回答的全对。”

    老翁突然又起了玩儿心,反问一句“王翔宇,你觉得颜回、子路、孔夫子的志向都如何呢?”

    这个叫王翔宇的年轻人,眼珠子转了转,“夫子,我觉得他们三个的回答,都挺好。”

    老翁听了也是呵呵开口大笑,苦口婆心的教育到“翔宇啊,你聪明过人,将来好好走科举仕途,报效朝廷,相信我,你一定会有一番成就的。”

    王翔宇听了撇了撇嘴,突然发声顶了两句“不,我读书是为了报效庄主。”

    “我们的庄主,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论语中的这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的陈庄不就是这样的地方吗?”

    “反看大明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官府横征暴敛、官军屡屡败退,哪有半点值得效力的地方。”王翔宇大声的说出这样的言论。

    “混账,童子无知啊。”老翁听得气的有些发抖,没想到自己的学生竟然说出这样混账的话语。

    老翁刚想接着呵斥,可是堂下的百余名学子炸开了锅,多是附和着王翔宇的话,少有几个跟夫子意见一样的,也被其他学子立刻教育起来。

    可能老翁也是见惯了这样的场景,也就只能叹了一声气,示意安静,不再继续争论这件事,接着讲他的课程了。

    在学堂外的袁朝看到了整个事件的本末。

    “庄主,要不要我赶走这个老头儿吧,他拿着咱们的钱,还不愿意赞同学子们跟着庄主。”后面的一个亲信气呼呼的向袁朝建议。

    “哎,无妨啊,只有越讨论,真相才能越明朗,我们不能不让别人说话。”袁朝驳回了手下亲兵的提议。

    “王翔宇,王翔宇。”袁朝自己默默的念着这个熟悉的名字。

    忽然袁朝想了起来,之前冯恬围陈庄的时候,这个读书人就曾经站出来要发动百姓们保护他,这一年过去了,王翔宇还在读书,自己也就慢慢的忘却了这件事儿。

    这次王翔宇又是展现出了忠诚、机灵的一面,又让袁朝想起了这个小子。

    “看来这教育必须要更正规化起来,这教育的力量丝毫不比枪炮的威力小。”袁朝从今天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中,更是觉得好好抓下教育的必要性。

    “走,回宅子,召集全部文武议事。”袁朝又急匆匆的准备返回宅子议事。

    身后亲兵听到袁朝命令后,赶忙分出来两人去通知各管事儿人,去宅子大堂议事儿。

    ……

    片刻功夫,陈庄上下的这些文武管事儿人员,都悉数的来到了大堂中。

    袁朝看了一眼,在陈庄范围内的管事儿人都来了,也就不墨迹了,清清嗓子开始说到“今天让诸位集合起来,是有新的规划,要与诸位商量。”

    “大家都知道,前些日子,陈庄商学院选出了大量人才,顶到了商会中,才能够让陈庄商会高效运转起来。”

    “你们也都应该见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

    “今天我就是想召集大家,再好好的布局下咱们陈庄的教育事业。”

    袁朝的这些话让堂下的众人都是不自觉的点起头来。

    他们这些一直接受着各种新鲜事物的人,早就不是那些没有见识的愚钝之人了,这些时候他们都深刻的认识到了人才的关键作用。

    所以对于袁朝要大力发展教育的提议,他们都是持着支持的态度。
………………………………

第一百零六章 教育兴庄

    教育兴,则陈庄兴的理念,看来已经成了陈庄这些管事儿人的共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抓好教育了。

    袁朝抛砖引玉,提出了这个大的方向,自然是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一下。

    沉吟了片刻,周苇航还是捏着小胡子先站了出来。“庄主,现在我们陈庄有两个学院,学子也有两三百人,平常我有空时候,也会去授课一番,我觉得咱们的学院放眼大明都是很特别的存在。”

    “首先不收费用,这就很特别,同时我们学习的内容更是特别。”

    “别的学院都是把四书五经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咱们学的却不止是四书五经。”

    “庄主按你的要求,我们又分别请来了教授天文、地理、算数等各类先生,这已经相当特别了。”

    “庄主,我觉得咱们应该定下一个基调,咱们的学子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如果是为了考科举,那么就不应该再学旁左学科,耽误了他们的科举前程,如果是为了别的,就要提出来个大方向,让他们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的其他学科。”周苇航捏着小胡子说着意见。

    袁朝听了也是点点头。

    确实如此,一个人做一件事儿总是要有个大的方向的,如果没有方向,就是一个无头苍蝇了。

    “苇航说的对,要给学子们方向。”

    “我决定了,我们陈庄的学院,以后就是为了陈庄发展培养人才,而不是为科举考试。”

    “如果有一心想考科举的,可以自由选择不在这里读书,反正我们的目的不变,就是为了陈庄的发展。”

    袁朝说的这些话,让下面众人听的也是耳目一新,陈庄培养人才,目的就是为了陈庄发展。这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却是平地起惊雷。

    如今的读书人,哪个不是学得一身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啊。能说出读书不为科举的,陈庄的学院应该是头家。

    不过他们这些铁杆陈庄人,自然是对这样的目的没有意见,并且可以说是十分同意袁朝的提法。

    第一个事儿算是研究好后,袁朝又开始打量众人,看众人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正在打量着的时候,曲岭冷不丁的站了出来。

    “庄主,这商会有商学院、文人有陈庄学院,那技术工匠呢?我们急需鸟铳,火炮,可是不能总是依靠采买吧,我在想,是否能建个类似的学院,让陈庄的工匠人才源源不断。”早就不怎么说话的曲岭,这次倒是侃侃而谈起来。

    袁朝听着曲岭的这一番话,眼睛都亮了。

    这分明就是给了自己更大的启迪啊。

    商人有陈庄商学院培养,综合人才有陈庄学院培养,那急缺的工匠为何不再创立个陈庄工学院培养呢。

    有了成熟的教育,再配上陈庄已有的工坊,那将会是源源不断的各类优秀工匠人才。

    袁朝想到了这些,那眼睛真可以说是闪烁着光芒。

    “曲岭,你说的太对了,真是让我获益匪浅。”袁朝激动的夸赞着曲岭。

    听到曲岭这么一番言论,杨浩眼珠子一翻,也顿时有了注意,兴冲冲的站了出来。

    “庄主,我也有意见要提出来供庄主采纳。”

    袁朝又见到平常十分沉稳的杨浩也给炸了出来,要发表意见,看来今天这个讨论确实开的很成功。

    “杨浩,你不必说了,我已经想到了。”袁朝笑呵呵的看着杨浩,杨浩也笑呵呵的看着袁朝。

    在一旁一直愣着插不上话的袁旭说话起来。

    “庄主,到底是什么呀,你俩怎么神神秘秘的呀。”还没搞懂其中意思的袁旭摸着脑壳说到。

    “哈哈哈。”袁朝看到这个直脑筋的袁旭,也是笑了起来。

    “袁旭,我和杨浩是都想到了一件事儿上,那就是既然陈庄能有培养工匠的工学院,那么自然也应该有培养军官的军学院吧,这样才算满足了陈庄的各项人才需求,杨浩,我说的对吧。”袁朝对着袁旭和杨浩说到。

    “自然如此。”杨浩高兴的拱手说到。

    袁旭一听也是恍然大悟起来,“奥,对对对,我们军人是整个陈庄的主心骨,自然也需要人才的培养和补充了,这个军学院的法子确实不错,庄主,俺也支持这个提议。”袁旭也是开口表示十分赞同。

    袁朝稳了稳神儿,又把思路捋了捋,开口宣布。“我宣布,我们陈庄要有四所学院。分别是已有的城南的陈庄商学院,城北的陈庄学院,另外再在城东建立一座陈庄军学院,在城西建立一座陈庄工学院。”

    “四个学院都由我担任院长一职务。”

    “王泽担任商学院副院长、苇航担任陈庄学院副院长、黄祖余担任工学院副院长、袁旭担任军学院副院长。”

    “每个学院要开设相应的学科,找到专业的优秀先生授课,要有评比有学年,科目学完毕业,投入到陈庄的建设发展中。”

    “四所学院分别为陈庄培养合格的商业人才、综合人才、工匠人才、军事人才。”袁朝布局完这些学院,也是顿时豪情顿生,有种人才尽收的感觉。

    “那么接下来还有谁有什么好的提议吗?”袁朝又环顾众人,期待着其他的建议。

    看了一会儿,大家也没有什么再提出来的好的建议。

    最后王泽站了出来。“庄主,我有两个意思想要再说一下。”

    “既然有了四个学院,就要招收大量学生,我想咱们可以收人不限于陈庄子弟,在考察品行以及开设入门考试测试后,广收天下各地人才。”

    “另外我还请庄主高标准的建设这四个学院,毕竟咱们有钱了。”王泽笑呵呵的提出了这两个中肯的建议。

    袁朝听了也是赞同。“确实,我们既然要培养人才,就要多收人才,我同意打破地域限制,我还建议确实能力出色的可以把家搬到陈庄。”

    “至于高标准建设,那是一定的,我的大账房先生都说要在这上面花钱,我怎么会在这心疼钱财呢。”

    “四个学院全部高标准建设,以后每年有需要,可以写出情况,向我打报告申请拨款。”袁朝也是在教育上丝毫不吝啬。
………………………………

第一百零七章 入院考试

    随着众人的商量决定后。

    这四所学院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的建设了起来。

    这样的举措,不但惊动了陈庄的居民,也随着沙颍河上下的船舶传向外地。

    四所建设一新的学校,完全不受任何费用,培养出来的人才立刻能有称心的工作。

    这样的好的噱头,怎么能不让那些还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孩他娘,听说八月下旬,陈庄有几所学院要组织考试哩,听说考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