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明末沉浮录-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现在手里的一万石米,虽然不能够在这场明末大事件中起到根本作用,但是多少也能在北地产生自己的影响。
“嗯,我知道了,这一段时间咱们陈庄就做好售粮的准备吧,根据我的推算,要不了多久,咱们就要开始售粮了,而且这次售粮大概是要卖到北地去。”袁朝高深莫测的说着一些话。
这庄主,花了全庄的钱财与力气,收了一万石粮食,这才放仓库里,又说准备卖去北地,北地现在粮食也不过一两多一石,除去中间运输费用,那就是赔本赚吆喝。手下的袁保与王泽他们心里暗自的担忧着袁朝的计划。
袁朝也看出了手下的担心,可是他现在总不能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我袁朝是魂穿过来的,马上北地就要大战了,你们就等着用粮食来在北地形成咱们陈庄的影响力吧。如果袁朝这么说,估计庄子里的手下会把自己当成个傻子来看。
袁朝也不再与他们解释。挥挥手就让他们下去分头准备。
遣退众人后,袁朝独自来到陈军营,还是想看看自己在明末乱世中的最大底牌。
如今的陈军营,已经有了四百名队员,其中光是小队长就有四十名之多,这四十名小队长都是在训练中表现出色之人,还都经历过那场陈庄保卫战的洗礼,都可以说是见过血的老兵,现在他们也都成了整个陈庄的精英阶层,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如今走到陈庄的哪里都能引来陈庄庄民的恭维与羡慕。
而陈军营的百人队队长,也就是如今的中队长一职以及副中队长职位都是处于空缺状态,袁朝也很明确表态过,这些职位是让在以后的行动中表现优异之人才能够得到的,引得手下这四十名小队长都是摩拳擦掌,暗中较劲,都把争取成为中队长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
袁朝在第一批陈军营训练的时候,几乎参加了训练的全过程,也算是给陈军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扩编以后,袁朝也就去的少了,就是由那些老队员们带着这群新队员们训练。
不过现在的队列、跑操、行进,还都是和袁朝教授的一样,这就是传统的力量,一个优秀的传统被注入后,就会被一个优秀的集体一直传承下去。
袁朝看到自己的四百陈军营队员,列着整齐的队形拿着木棍在接受枪术训练,经过那些老队员们的总结,刺杀之间显得很有章法。
现在袁朝不是自夸,如果用这四百陈军营,就算跟三千卫所的明军对垒,不出意外,肯定能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突然间袁朝想到,自己拿着一万石粮食,就是为了在北地战乱中形成自己的影响,那么如果带着自己的精锐的四百陈军营,既可以保护自己的粮食与财产,又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影响力,如此看来,是时候让自己的陈军营出现在明末的历史大舞台上了。袁朝望着自己的陈军营,已经下了决定带他们登上历史舞台了。
………………………………
第二十八章 己巳之变
终于,大明崇祯二年十月,还是到来了,也就是从这个月里,后金皇太极率军攻明。这次后金军队也是避开了明朝的精锐边军,绕过了宁远与锦州等地,兵分三路,取道蒙古,突破了当时明军边防薄弱的蓟镇,杀过了长城。
随后后金军队便是在关内与明军开始了著名的“乙巳之变”的作战,魂穿而来的袁朝在后世也颇爱看些历史书,每当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袁朝也总是在猜测,估计着当时后金皇太极攻明,肯定也是有着梦想走一波的心态,肯定是有着兵围明朝京师,甚至是打破京师,如当年蒙古入主中原一样,入主一次中原,可是袁朝也在猜测,估计当时的皇太极也更多的把这当成是一个梦想,一个还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皇太极更多的打算估计着还是想在关内攻掠一把,过个肥年。
只是这次在攻入长城后,后金踌躇四天,却等来了机遇,平辽总兵赵率教,袁崇焕手下主要将领,由于急于堵住后金进军北京的路线,反而让后金又抓到了个他们最擅长的打援战法,结果仓促之间应战的赵率教与率领的四千铁骑都是身死名灭,惹得皇太极也是信心大增,开始直扑大明京师。
而后的袁崇焕督军在蓟州布防,想要再次堵住皇太极去京师的路,结果皇太极看到袁督师率领精兵堵他,竟然直接绕道再扑京师。
接下来的袁崇焕没有再设法赶到前面堵住皇太极,反而基本上放了皇太极扑向京师。而自己也是抵达京师,大有在京师决战的意思。
袁朝以为,自己的著名本家,袁崇焕袁大督师,此举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此时的明朝,气数尚存,后金这边刚一破关、明朝各地勤王之师遍地而起,齐赴京城,其中不乏敢战之将与敢战之兵,再加上袁崇焕自身的关宁铁骑等边军精兵,袁崇焕估计着百分之九十九是会让皇太极在帝国之都,这个比宁远、锦州的城池更加坚固,兵将更加充足的要塞下,蹦掉自己的大门牙,等着后金攻击受挫,有生力量被消耗之后,袁崇焕再亲自毕其功于一役,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袁督师还是没能揣测懂帝王心,后金用了一手反间计,就让袁崇焕从一个帝国督师变成了一个通敌之贼,最后落了个千刀万剐之刑,让后世的自己每每读史读到情深处,无不扼腕叹息。
这次上天让自己魂穿而来,也就是给了自己一个加入到这场历史之中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以现在陈庄的实力,自己想要在这场壮烈的历史剧中,有什么大的影响,那怕是痴人说梦了,估计想要改变历史的车轮都是螳臂当车,自己能做的就是带着自己的筹码,尽可能的等到机会,把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袁朝这几日一直在等着消息的传来,一旦消息如历史上一样,那自己就要开始跟着历史的节拍动起来了。
一方面由于是历史上后金于十月底才打破长城入关,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年代通讯原因。直到十一月初。袁朝在陈庄的天天的踱步中,袁保踉踉跄跄的冲进了袁朝的宅子里。
“庄主,祸事啦,北地乱了啊,刚刚听到消息,那关外的金朝,又打进关内来了,我之前听人说袁督师可以比肩戚少保,怎么这次又让他们给破关攻进来了啊。”袁保一脸哀愁的朝着袁朝。
“该来的总会来的,既然躲不过,那就只能好好接招。”袁朝脸上没有一丝的慌乱,看来历史并没有因为现在的袁朝而改变,谁让袁朝现在连一只蝴蝶都算不上呢,顶天了也就是一粒尘土。
“庄主,你身为一个读书人,怎么一点也不震惊、一点也不为君父担忧啊。”这估计是袁保的第一次僭越的话,原来的袁保虽然身为袁朝的族叔长辈,可是从来不敢对袁朝说半个不字,这次袁保初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吃惊的嘴里能放下鹅蛋,满面哀愁满的来向袁朝汇报,袁朝反而更多的是平静,没有震惊,只有微皱的眉头,这次袁保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抗议。
“袁朝是后世之魂,对这段历史也是熟知,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吃惊,袁朝其实非常的喜欢明朝,也很喜欢崇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对明朝最好的表述,只不过袁朝更心疼的是明末的天下苍生,在这乱世之中,如同草芥一般。”
“光是为君父担忧有个屁用?我袁家也是食君之禄之家,自然也要为君父分忧,族叔,请你立刻下令征集民夫,与车马,过些时日,我要带着民夫和车马去北地,去为君父分忧。“袁朝在大堂里来回的踱着步,开始加入到这场壮烈的历史剧中。
“庄主,我是说让你担忧,可是也没说非要让你分忧啊。咱们庄里是有几百陈军营,可是听说关外满人都是刀枪不入之人啊,你看袁督师都没能拦住他们,咱们去了也是没啥用啊。”袁保一听,以为是自己激住了袁朝,让他开始说气话了,赶忙给他捋下这口气来。
“族叔,我说征集民夫不是让他们去和那些关外的满人对阵,而是让他们运送粮食去北地,那样可以在北地起到很大作用,至于陈军营的事儿,族叔你就别操心了。”袁朝也没法和他细说,只能给他下达准备的命令。
“额,不是让庄民们上战场打仗就好,我这就去征发庄民,再去多收集车马来。”袁保听到不是让庄民们去上战场,赶忙送了口气,去按照袁朝的要求准备去了。
接下来整个陈庄里,都是在为这件事儿忙碌,家家户户的壮丁们几乎都被征集了起来,袁保又满陈州的征集马车,也是征集了不少的马车,现在庄民们都有些担忧的是,这次北上运粮,会不会碰上那些关外的满人。
而陈军营也接收到了要随队北上的消息,他们倒是少了些恐惧,多了一些期待,现在的陈军营就是一群热血之人组成的一支队伍,颇有些初生牛犊的意思,整个队伍也在短时间内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可以与袁朝一起奔赴北地。
………………………………
第二十九章 一路向北
崇祯二年十一月,崇祯帝下旨勤王。天下兵马开始向大明帝国的心脏挺近。在这段浩荡的历史洪流中,有那么一支独特的队伍也开始向京师的方向运动。、
那就是袁朝在经过充足的动员之后,带领着庄内以及附近征召的一千名民夫,驾着马车,载着一万石粮食,又带着四百陈军营队员,开始以地方富户为君父分忧的名义向京师进发。
这一次袁朝和他的陈庄,也算的上是倾巢而出,自己武将带了袁旭和杨浩。文臣带了周苇航和王泽,家里只留下了个袁保在陈庄好好看家。
袁朝的父亲袁安听到自己儿子要带粮食与庄民北上北京为君父分忧的时候,心情是十分复杂,袁安这一辈子读尽了仁义书,自然是知道什么是忠孝仁义、什么是家国天下,可是袁安也知道此次去北地,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要把头别在裤腰带上的玩儿命。
袁安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派人去陈庄找袁朝进行阻拦劝解,可是得到的回复消息是袁朝要坚决北上,袁安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休书一封,向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介绍说到自己儿子袁朝身为一介布衣,自散家财北上为君父分忧等等,希望各地能够尽力予以协助,不过袁安自己也是清楚,现在这封书信估计也是石沉大海,作用不会很大。
“庄主,我们经过这两日的行军,也不过行了一百多里的路程,粮草辎重过多,拖累了我等行程啊。”在袁朝身后的王泽向袁朝汇报了这几日行军的里程数。
“两天才走了一百多里,按照这个速度,自己赶到京师,估么着再快也要到十一月底了,那时候京师也应该是被围了个严实了。”袁朝心里自己琢磨着,并没有选择接王泽的话。
王泽看着自己的意见没有引起袁朝的搭话,也不好再问。
身旁的周苇航也在琢磨着庄主的这次令人难以相信的行为,身为一介布衣,却带着庄民推着粮食与带着自己的乡兵,要北上勤王,这看着确实是很可敬,但是又充满了太多的不现实,这边王泽禀告行军速度迟缓,而庄主却没有表现出着急的意思,难道说庄主这次兴师动众的北上神京,就是为了博一个布衣勤王的虚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庄主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向自诩聪明的周苇航,在这时候也是完全看不懂庄主究竟想要干嘛,只能猜着袁朝的心思继续往前走去。
一路上,袁朝带着队伍一直往北方赶去。
这一路上北地的消息也不断的传来。
平辽总兵赵率教在遵化与三屯营间遇伏,与后金激战于野,赵总兵身死殉国、麾下四千骑兵全军覆没。
后金攻克遵化,巡抚王元雅、推官李献明、推官何天球、遵化知县徐泽及先任知县武起潜等凭城拒守,城破皆死。时献明以察核官库驻城中。或谓此邑非君所辖,去无罪。献明正色曰:“莫非王土,安敢见危避难。”请守东门,城破死之。
同时后金一个时辰攻破三屯营。直扑大明帝国心脏。
当一个个坏消息从北地传来的时候,除了袁朝以外的所有人都是十分震惊,原先他们以为后金是挺能打,可是也没想到他们能够在关内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周苇航实在是忍不住自己内心强烈的疑问,终于在单独和袁朝在前方骑马带队的时候,向庄主发问。
“庄主,我看此战后金颇有些想要攻克神京的意思,就算神京防卫森严,可是咱们去了和后金相抗衡也是差距太过悬殊,庄主定不会做出傻事,而庄主一心往神京赶去,又不会只是为了博个勤王虚名,还请庄主告诉在下此行的目的,为在下解惑。”周苇航放下了一个智者的身段,向谜一样的庄主求教。
“苇航,现在我们已经出发十余日,现在行军都超过了七百里,如今我们的人马也都来到了彰德府。实话告诉你吧,我也看出来了,此次后金确实是冲着神京扑去了,这次北地是免不了一场大战与一场动乱了,按照我的估计,这场战事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结束。”袁朝先是给周苇航说下这场战事将会是一场大战,一场时间长久的大战。
还没等袁朝再接着说下去,周苇航便开始有所顿悟,出声发表下自己的看法了。“苇航斗胆猜一下庄主的打算。庄主看到了这场战事是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定会影响北地的粮食价格,所以带着这一万石粮食勤王,既可以博得虚名,又可以在粮食上大赚一笔?”周苇航恍然大悟一般,原来自己的庄主勤王是假,来做生意是真。
“苇航,你说的对,也说的不对。我袁朝带着自己庄子花费了小半年功夫的财力物力收来的粮食,本来就是要等着粮食价格上涨出售,这次碰上北地大战,粮食价格定然飙升,赚一笔钱财确实是我的追求。不过我若只是为了赚一些钱财,自然可以等着北地的商人来收粮食就行了,不需要自己为了多赚一点儿而冒着风险费时费力的带着粮食北上。我这次带着粮食北上,赚钱是一定的,同时我也想用我手里的粮食能够帮助到一些百姓,一些士兵、一些将军。”袁朝眼睛向北方看去,仿佛在看着北方的战乱场景。
“那庄主此次计划打算驻足何处开展实施。”周苇航完全明白了庄主的计划,也为刚才自己小看了庄主而感到不好意思。这么有韬略的庄主。这次肯定是选择一个离战事不远不近的地方,做好粮食的调配工作。
“保定府。袁朝脱口而出一个目的地。”随后策马向前奔去。
“保定府,位于神京以南三百里,一直作为着神京的南大门,距离神京也只有约么五天路程,想必此次大战一时半会儿不会受到战争威胁,同时在保定府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靠近危险的北地战场,确实是一个战略位置绝佳的好地方。庄主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的这么个好的战略地方。”周苇航想到这,心里也没有了任何疑问,也是一打马鞭,奋力向前,迎着袁朝的身影追随了上去。
………………………………
第三十章 安顿完就走
又经过近十天的路程,袁朝带领的队伍终于在崇祯十一月二十日,抵达了保定府。
这一路走来,经过车马劳顿,袁朝他们也总算来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目的地。
这一路走来,袁朝看到了北地的惊慌失措的场景,看到了许多的百姓扭头向南逃难,却没有碰到一支队伍冒着风险北上。
唯有袁朝带领着陈军营和民夫们,押着一万石粮食,组成的浩浩荡荡的一千多人的马车队伍向北走去。
这一路走来,也有许多的山贼盗匪看到了袁朝这么一只肥羊,想要动歪心思,可是看到有一千多名民夫,并且明眼人能看出来,队中有四百个手拿长棍的,有着很强的杀气,那种杀气是手上沾过血的人才有的,所以那些山贼盗匪虽然很眼馋袁朝的粮食,可是跟自己的小命掂量起来,还是选择了后者。
“王泽,此次来到保定府,我打算将大队人马安置在城边的庄子里,你去附近找一处小庄子,给庄民些粮食钱财,让我们人马住些时日。”袁朝走在保定府的地界上,打算在这里好好的安营扎寨。
王泽听到命令后,带和两个人,骑上马匹就先行打探去了。
过了一个钟头,袁朝估摸着快要走到保定府的城墙根儿的时候,看到王泽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庄主,前方距离保定府不足五里的地方,有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庄子,我给他们谈妥了一些条件,他们答应给咱们提供一些空闲的房子、屋子、以及一些空地,可以让咱们常驻在庄子里。”王泽抱拳行礼回答到。
“走,带路。”袁朝一听,也可算是找到了个长久的歇脚点。赶忙让王泽带路赶向庄子歇息。
不一会,袁朝带领的大队人马,抵达了这个在平原上的一个宁静的小庄子,这个小庄子估么着多少辈子没来过那么多的人了,王泽之前给他们说过要来一千多人,他们现在看到这乌泱泱的人群,还带着他们这一辈子也没见过的一万石粮食,一个个惊讶的长着嘴巴。
袁朝和庄子里的族老们见过面后,详细商谈了一番,庄子的族老们听说袁朝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远从河南赶来,要来为君王分忧,一个个也都是钦佩的树立了大拇指。
袁朝见完族老后,就又好好的安顿起了自己的队伍,袁朝的队伍里,虽然军事人才相对不足,但是周苇航偏偏是个喜欢什么都研究的杂学家,对安营扎寨也颇有研究。
只见袁朝的队伍,一千人的民夫分为百人一伙,在外围扎了一圈,挖了简易的壕沟,而袁朝的陈军营则是四个百人队,四个方向各一队,外围挖了壕沟,立了一些就地取材建设的拒马,四周各布置了一个瞭望哨,中间则是搭建了简易的帐篷,再往里走则是袁朝的中军大帐以及粮草辎重。庄子里不多的房屋则是让一些水土不服的病人居住了。
袁朝的队伍的阵型,远远望去,除了外围的一千多名的民夫的阵型还是有些外行松散,中间陈军营的安营扎寨的水准,这一路训练过来,甚至比一些官军扎的还要整齐。
庄里的居民看到袁朝带领的队伍,纪律非常好,没有一丝扰民,又看到袁朝队伍的营寨扎的十分威武,顿时都觉得这群人很不简单,似乎有些戚少保、戚家军的影子。
袁朝安顿完之后,就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开始派出人马,外出打探消息,由王泽分派出一些商人和民夫,去到保定府附近的所有城中,扎根在城里,打探粮食价格的涨落,按袁朝的要求是有大幅涨落的要急报,平常无事也要至少一天一报。
由袁旭分派出一些陈军营,骑着马匹,再往北方靠近,打探前方消息,一日也要至少一报。只有做到消息灵通,才能够百战不殆。
几日下来,消息如雪花般飞来,这一日袁朝在大帐召集众人听最新消息。先是商人报奏,战事一起,各地粮食都开始上涨,如今十一月底已经涨到了三两银子每石。
袁朝听到这个价格也是觉得很正常。接着又从陈军营斥候那得到情报,京师已经被后金围了,而且双方在二十号爆发了一场大战。
后金先是攻打驻扎在城外德胜门附近的的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军队,侯世禄兵被击溃,满桂也受伤败退。而袁崇焕、祖大寿、王承胤则是率兵在广渠门外,迎击来犯的后金军。后金的大贝勒莽古尔泰和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人率领着白甲护军以及蒙古兵二千对广渠门外发动猛烈的进攻。
袁崇焕手中则是有九千骑兵,与祖大寿,王承胤结成“品”字形阵迎战。后金军的前锋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部,两次冲锋,都没能够冲垮祖大寿以及王承胤,随后后金再次集中两路骑兵,向西闯进袁崇焕军阵。袁崇焕则是率领将士,英勇抵御。袁崇焕被后金军的箭矢射的如同刺猬一般,但所幸因为其身穿重甲而没有被射穿。
之后,后金军进攻受挫,开始撤退。明军开始追击,直到运河边,后金军在广渠门之战中也算得上是损失严重,京师也算稍微的稳住了阵脚。
袁朝听到这些军情,也是明白,一切还如同历史上的一样,接下来自然是皇太极施反间计,崇祯帝自毁长城的桥段了。袁朝知道,袁崇焕自己是救不了的,但是自己还是想要努力去影响一下历史的轨迹。
“王泽,我留给你一个百人队的陈军营,你给我看好粮食,按照我的估计,这场大战还要打上一段时间,所以粮食不急着卖,等再过一个月,十二月底到来年的时候,可以酌情出手,估么着那时候一石粮食最少也要八九两银子,但是记得,咱们等到粮食价格过高的时候,就放一批粮食把粮食价格给冲下来,咱们就让附近的粮食价格保持在七两左右,这样也能好好的保下来一些百姓,这乱世人命如草芥,能保一点算一点吧。”袁朝安排完粮食的事儿,也闭上眼睛摸着茶杯出神。
“庄主,生意上的事儿,我记住了。庄主,你难道要带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