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洞庭湖情话-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灵,动情地说:小灵啊,我想死你了!想死你了!这么多年了,真想你。让我看看。她和她拉开一点距离,看着她的脸说:大家看,我们的小妹妹一点没有变,还是那么年轻,比当年更漂亮了。

    王小灵眼含热泪说:我也想你们啊,梦里经常梦见你们,梦见洞庭湖,梦见这里的社员们。做梦都想和你们回到这里相聚,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了!说着,眼眶里尽是泪水。

    李韦良在一旁讥笑道:少校同志,怎么还是那么感性,那么多愁善感。哪像个军人,骨子里还是像林妹妹。。。。。。

    王小灵看见李韦良;毫不顾忌的冲过来一把抱住他说:李哥;见你一面好难啊。当教授了;把妹妹忘了?也不主动和我联系?

    李韦良轻轻拥着小灵说:什么都可以忘记,我们兄弟姊妹的感情忘记不了!这是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啊!

    这时,郭强和杜司晨也从车上下来。王小灵特意绕道从县教育局把他们俩口子接过来。杜司晨已和余可可抱在了一起,郭强腆着已经发福的肚子朝李韦良迎过来。两人自从青年组茅屋子倒塌后生死离别,再也没有见过面,甚至互相不知道音信。今天相见,除了感慨,似乎没有语言能够表述。两个男人紧紧拥抱。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两个久别相逢的男人,两个共患难的兄弟,默默地抱在一起,任泪水尽情流淌。男人的泪,弥足珍贵。不光是伤感,不光是思念,更是为了祭奠在这里逝去的青春,祭奠哪些刻骨铭心的苦涩岁月。

    二十年前,他们跋涉完那段艰辛的泥泞路来到这里歇脚,二十年后,他们又不约而同的集聚到这里,他们心里一直没有忘记第一天迎接他们的那棵柳树,柳树下面慈祥善良的曹大婶。

    曹大婶跟当年一样,给大家端来了芝麻豆子茶,不过,不是用窑柸子粗碗,用的是明亮洁净的玻璃杯。喝完茶,告别曹大婶,他们向五队进发。

    沿居民线清一色水泥便道,两辆小车无声滑过,引来路人惊奇的目光。前方不远出现一栋崭新的小洋楼,洋楼前人群涌动。他们的车在洋楼前停下。刚刚走下车,一阵喧天的鞭炮声炸响,人群呼啦一下涌过了。

    早在一个月前,小早以生意人的精明,找到了他们每个人的电话。电话里,小早动情的声音引发了他们心底时时刻刻挂记那份幽深的情思。小早说:还记得湖边上的红巴根草吗?还记得废堤上那间在风雨中颤抖的茅屋子吗?还记得满老爷、满秀、鸭拐子那些人吗?还记得再过一个月是什么日子吗?

    他们当然记得。不仅记得,哪些场景,哪些人,时不时闯进他们的梦境,勾起长久的思念。清澈浩淼的湖水,摇摇曳曳的芦苇,湖滩上,田埂上无处不在的红巴根,苦枣树掩映下的茅屋子。。。。。。还有那些饥肠辘辘的不眠之夜,这一切像烙铁烙在心坎上,哪能轻易忘记?

    ——小早说:回来吧,回来看看吧。一个月后,是我们下乡二十周年的日子。我兑现了我当年的承若,在湖边上盖了一做砖瓦房,你们回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家。

    小早的电话点燃了每个人的激情。他们做梦都想回到洞庭湖,回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一起劳动过的社员们;特别想见到曾在一个茅屋底下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他们早早安排好手中的工作,板着手指头算时间。他们像小时候盼过年一样盼着这一天的来临。

    小早在满老爷家的原址上建立一座真正的别墅。二层楼,咖啡色外墙漆,耀眼夺目。宽敞的水泥地坪人群涌动。车未停稳,有人点燃了烟花鞭炮。

    透过花炮的烟雾,一张张熟悉而有一点生疏的面孔围拢过来。还是当年的人,岁月磨去了了一些东西,又留下了一些东西,不过,那些眼神,那些笑容让他们感觉亲切,让他们感动,德保、满秀、鸭拐子、蔡老二、满婶子、岳春生。。。。。。哪些曾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都用一种小心翼翼的笑看着他们。时间,使他们产生了距离。他们仔细打量着这几个曾经和他们一起插田扮禾,一起吃过苦挨过饿的下放学生,如今衣着整齐神态稳重沉着地从亮晃晃的小车里面下来,显出一种说不出来气派。一点也不像他们想象中的下放学生了,迎接他们的人们不由得拘谨起来。李韦良率先和他们一一握手,一一叫着每一个人的名字,气氛很快轻松起来。

    王小灵眼睛在人群中搜寻,半天没看见要找的人。他问满婶子:你家满老爷呢?哪里去了?满婶在笑眯眯地说:他耶崽三人都在那里搞尽鬼。你们先歇一歇,等会一起过去。满婶子说到他们耶崽仨人时,脸上透出难以掩饰的骄傲。

    王小灵好奇地问:你是说满老爷和小早梅花?他们在搞什么鬼?

    一旁的满秀沉不住气了,脱口而出:他们去青年组那边忙事去了。满秀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貌美如花的少妇了,洞庭湖的风雨把她磨砺成了准娭毑级的妇人了。

    青年组?满秀的话令他们迷惑不解——青年组不是早就垮塌了吗?哪里还有青年组?

    王小灵紧盯着满秀问:什么青年组?你是说我们曾经住的那个地方?那里不是早就夷为平地了吗?他们在那里干什么?

    德保替满秀解围说:是周总交代的,要我们先别透露,给你们一个惊喜。你们先别急,坐一坐喝喝茶,等一会一他们就来迎接你们。德保说话含含糊糊,让人觉得蹊跷。

    李韦良瞪着德保问:什么周总?周总是谁?小早啊,成周总了?吓,小早这家伙玩什么花样,急乎乎约我们回来,来了又不来见我们?故意吊我们的胃口怎么的?

    德保支支吾吾说:别性急嘛,等、等一下不就知道了。

    郭强性急地说:小早不来见我们,我们就去找他去!走吧,看看他到底在搞什么鬼。说着废堤那头青年组原址走去。

    余可可,王小灵杜司晨也想看个究竟,紧跟在李韦良、郭强后面。
………………………………

六十七洞庭湖边的海市蜃楼

    六十七  洞庭湖边的海市蜃楼

    李韦良走在废堤边的土路上,发现洞庭湖好像变瘦了,变小了。原来,土路下去不远就是翠绿湖州,丰盈的湖水荡荡漾漾,清澈的水中飘摇的湖草若隐若现。可是眼前的洞庭湖没有了当年的风韵。他还发现哪些鲫鱼,鲶鱼、黑鱼喜欢藏身的湖叉,湖滩已经干固,洞庭湖伸向广袤大地的血管萎缩了,难怪地毯一样美丽的红巴根也凋零了,颓废了。

    这里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了。苦练树没有了,改栽了笔直的水杉。湖水隐退了许多,很远才是湖岸。湖边芦苇菖蒲稀稀拉拉没有了当年的生气,连顽强的红巴根草,斑斑驳驳的像秃子头上的头发撒落湖州,失去了当年的柔和美丽。这么些年过去,难道洞庭湖也老了?是大自然的退化损坏了洞庭湖的容颜?还是人类过度索取糟蹋了洞庭湖的健康?那时候的洞庭湖像一个乳汁丰盈的女人,养育着湖边众多生灵,肥沃着秀丽多姿洞庭平原,装点出一颗空灵壮丽江南明珠。如今,这颗明珠黯然失色了。这里早已没有饥饿、贫穷;早已没有了风雨飘摇的茅屋子,可是,李韦良心里生出深深的失落感。他怀念那种大自然造就的深远的苍凉,他怀念野性十足的湖滩,怀念湖水中丰沛的湖草和湖草中穿梭的鱼儿。。。。。。这一切再也见不到了,永远,永远地逝去了。大自然千万年来精心打造杰作就这样一点点消蚀下去?人类只能望洋兴叹?他甚至还怀念青年组那个茅屋子。那个牛屎和芦苇组织成的青年组的茅屋子,屋子里留下年轻时季的艰辛与困惑,也留下来那个年代的浪漫和温馨。

    哇!青年组!郭强的惊奇的大叫声把他从沉思中拉回来。余可可,杜司晨,王小灵也不由自主的发出一阵惊呼。李韦良抬头一看,土路上方的废堤上,当年青年组那块地基上,青年组那个茅屋子赫然耸立。阳光下,稻草屋顶黄灿灿的,墙壁泛着淡淡的绿色,仿佛一座海市蜃楼耸立湖边。他揉了揉眼睛再看,一点没错,就是他们青年组的那个茅屋子。他一时深思恍惚。他经常在梦里走进这个茅屋子,经常在梦里和伙伴们津津有味的吃稻草煮的锅巴饭,吃蒸辣椒,红烧豆角,丝瓜汤,还有鲜美无比的田鸡。。。。。。他跟在他们后边走上废堤;顺着那条土坡走进茅屋子,脚下像梦游一般步履漂浮。周小早在大门口迎接他们。周小早看见李韦良,上前一把抱住他泪眼婆娑:李哥,李哥,我好想你啊!你这些年哪里去了啊,我还以为你把兄弟忘记了呢?

    李韦良打量小早,当年瘦小的身子发福了,脸也圆了,肚子也鼓了,个子也窜高了。一身名牌服装把他装点的有模有样。他把思维拉回现实,和他拉开一点距离看看他,调笑道:你就是德保他们嘴里的周总?果然有点老总的模样。人一发财,就不一样了,差点认不出来了。

    小早紧紧握着李韦良的双手上:别听他们起哄,在小早眼里,你永远是我的哥,我的亲大哥。

    王小灵冲小早叫道:他是你的亲大哥,就不认得我们这些姐妹啦?

    小早陪着笑脸说:打死我也不能忘记兄弟姐妹们。我时常做梦梦见我们在青年组的场景。我时常想,这一辈子还能和兄弟姐妹们在青年组相聚一次,这生就无遗憾了。你们看,我把青年组的房子重新盖起,约你们来相聚,你们不会怪我小资情调吧?

    余可可感动的说:想不到我们的小弟弟还是个重感情的人,蛮有怀旧情结的。小早,我们应该谢谢你,你不仅仅圆了你的梦,也圆了我们大家的梦。谁能忘记青年组的那一段日子啊。

    王小灵说: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一同同过窗,一同扛过枪,一同下过乡,这三种友谊是最铁的,最难忘的。

    杜司晨插言道:别光顾着抒情,快看看房子去。

    几个人走进堂屋,房子和当年一模一样,稻草盖顶,牛屎和泥糊成墙壁,一间正屋两偏厦。正屋用泥砖砌了个灶。东西两间房间里分别安放三个木床,朝南一个草绳吊起的木格窗户。。。。。。所有的一切都是按二十年前的模样设置,几个人顿时傻了。时光仿佛倒转,把他们带进了当年的情景中。每个人几乎不由自主地走近当年各自的床位,摸着床单下蓬松的稻草,一脸凝重,一脸肃穆。心境犹如踏进圣殿的虔诚教徒,满满的全是感动。这些只有梦境中呈现过的场景,原以为此生再也无缘见到,今天却奇迹般出现在眼前,不是梦,不是幻觉,是真真实实的,是手摸得着的,眼睛看得见的,鼻子闻得着的。

    这时候,大门口进来两个人。人没进屋,声音传来:小早,客人来了吧。声音浑厚,节奏稍显缓慢。听见熟悉的声音,大家一齐迎了出去。满老爷!是满老爷!大家异口同声叫出这个根植在脑海深处的名字。满老爷和梅花在屋顶上整理完最后一把稻草,听见屋里来了客人,连忙从楼梯上下来,迎接客人。二十年了,满老爷依然健硕,腰板依然挺直,臂膀的肌肉依然强壮,只是古铜脸上多了几道皱纹,鬓角添了些许华发。这位从来不会说些华丽话语的湖乡农人,以土地一般的朴实,湖水一般的纯净人格魅力,像红巴根草一般样默默地付出春的嫩绿,秋的枯荣。因此得到了湖乡邻里一辈子的尊敬。特别在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心里,树起了如父亲一般厚重的丰碑。

    梅花已经步入中年,胖乎乎的脸上堆满憨厚的笑。看到原先朝夕相处的姐妹们依然年轻漂亮,眼里满是羡慕。王小灵上前拉住她笑着说:都当总经理夫人了,还那么拘谨

    小早说:她就是湖乡人的命。到深圳住不到半年就要回家,她不习惯熙熙攘攘的环境。

    满老爷脸上依然是浅浅的笑。浅笑里含着些许腼腆。也许眼前这些衣冠楚楚,气宇轩昂的人,跟他脑海中哪些可怜兮兮,需要保护的“知青”对不上号了。他搓着粗糙的大手,打量着这些似曾相识的面孔,喃喃地说:啊,都变了,变得不敢相认了。。。。。。

    王小灵首先冲过去抓住他的大手热泪盈眶地说:满老爷!我是小灵,还记得我吗?那一年不是您,我差点饿死了!满老爷细细打量一身军装的王小灵,眼睛发出一道惊喜的光,他感慨道:小灵啊,真是你呀。白了高了,比原先还要漂亮了。

    郭强走过去拿着满老爷的手回忆说:满老爷,那年我打“摆子”不是您领着老詹给我下偏方,我这一百多斤怕在这里报销了。满老爷看着他慢腾腾地说:你是郭强,我认得出来。你壮了,肚子也大了,像个当官的样子。郭强说:我没有当官,在体委当个教练。

    满老爷把眼光落到李韦良和余可可身上,感慨的说:小早告诉我你们两个成亲了,我信岳二爷的话了。老倌子说话灵,称得上半个神仙。

    李韦良听满老爷提起岳二爷,连忙问:岳二爷呢,怎么没看见他?岳二爷说我们什么啦?满老爷说:那一天晚上,岳二爷拄着拐棍到我家来了。我心里奇怪,老倌子不是已经卧床半个月了吗?怎么突然起来了呢?莫不是病好了?我扶住他问有什么事吗?老倌子说:你晓得小李伢子的消息吗?我一时还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个,连忙问:哪个小李伢子?岳二爷说:就是帮我画像的那个学生伢子。我说:怎么想到他们下放学生了?老倌子说:一看见我爷老倌和我两公婆的画像,就想起那个后生子。他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了忆念啊。他修的这份功德我记得。我这辈子怕是见不到他了。你家小早不是他们一起的吗,如果有机会见到他,帮我说个谢字。还有,从面相上看,他和那个余妹子实在有夫妻相,你就说我老倌子吃不到他们的喜酒,提前恭喜他们了。说完回头就走了。第二天早饭时候,老倌子撒手归天了。

    一屋子人鸦雀无声。他们都记得那位厚道而神奇的老倌子。他似乎洞悉阴阳易薮知晓人生八卦,却又忠厚慈祥。他一辈子不知道做了多少好事,帮助了多少人,临终还记得一个下放学生的举手之劳。其实,这样的人何止岳二爷?满老爷,满秀,蔡老二,德保,曹大婶,禾妹子,满婶子,鸭拐子。。。。。。这些洞庭湖养育的人们,骨子里满满的都是忠厚善良。这么清亮的水,这么青翠的红巴根,这么宏阔的天空,这么肥沃的泥土,不正是孕育良善和忠诚的伊甸园吗?

    这时候,在村长德保的带领下,人群呼啦啦涌过来。人们都想来看看阔别了二十年的下放学生,想来看看二十年前的知青组的那座茅屋子。人们集聚在大门外面,黑红的脸上漾着憨厚的笑。一张张曾经非常熟悉的面孔,岁月虽然在上面留下来一道道年轮的痕迹,却依然让他们感觉亲切,依然勾引起对过往岁月的感动和回忆。远处是深邃广袤的洞庭湖,面前是洞庭湖养育出的湖乡子民,李韦良把满老爷扶到大门口,让他站在乡亲们的前面,然后退后几步,领着这些曾经的知青,对着洞庭湖,对着洞庭湖的乡亲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们怀着对洞庭湖的敬畏,怀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怀着对一同淌过艰难日子的善良人们的感激,弯下他们已经不年轻了的脊梁。

    上部完

    …

    …

    …
………………………………

一泥泞路上


………………………………

一    泥泞路上

一泥泞路上

    “知青”如今都老了。当回望那段岁月,如看一部老电影。

    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是闻名天下的鱼米之乡。洞庭湖畔辽阔的黑土地盛产稻谷、黄麻苎麻棉花;波涛泛泛的八百里洞庭湖水美鱼肥,水草繁茂。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这里是两湖两广的碧绿明珠,被称为湖广粮仓。然而,五、六十年代,这里却发生过饥饿贫穷,湖乡人历经磨难。

    这是一片沉寂的土地。苍茫湖野,芦苇蒿草丛生,红巴根爬满每一寸黑土,荒凉偏僻的洞庭平原,人烟稀少。这里远离市井的喧嚣,一代又一代人面朝泥土背朝天,默默地向土地讨生活。人们劳作之余,夜幕之下,寂寞之时,除了夫妻之间情意绵绵地交欢,野男人野女人激情四射地苟合,就是家狗交尾,野猫嚎春。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这里来了一群城市年轻人。象平静的湖面扔进一颗石子,溅起一朵水花。这朵水花的波纹随时间慢慢散去,慢慢散去。。。。。。

    然而,时代记住了这段历史。哪些曾经被称作“知青”的人;一辈子铭记着这段历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初夏,小火轮把一群城市年轻人送到了洞庭湖边的一个小集镇。翻过防洪堤,堤里面尽是密集的茅屋子。大大小小有百十来座,分南北两边排列,茅屋子中间挤出一条夹窄的街。街道中央用砖渣煤渣铺成一条很瘦的便道,便道两边是坑坑洼洼烂泥巴。刚刚下过雨,经雨水浸透的泥巴呲咧着阴冷的嘴脸,设下一些不可测的陷井。稍不留神踏进去,泥胶吞没鞋跟,粘稠的泥胶会紧紧咬住鞋帮,像吸铁石一般有力。待你用劲拔出来,剩下光溜溜的脚丫,鞋袜牢牢地陷在诡谲的烂泥里。这条砖渣铺就的小道,从堤坡一直鋪展到茅草屋夹出的街道上。这里有个奇怪的地名,叫八百弓,这条街便是名副其实的茅草街。这群城里来的年轻人背着被包,有的提着藤箱,有的提着皮箱,沿着这条砖渣小路小心翼翼的前行。他们好奇的打量着周围陌生的环境,仿佛到了异国他乡。这里的一切让他们觉得新奇。眼光离开集镇,朝远处看,四周是一望无边的稻田,稻田之间散落着一些低矮的茅草房子,显得灰头土脸的。不过,他们眼前的这个集镇,狭窄的街道两边的这些房子,跟那些灰头土脸的茅屋子相比,显出一些高贵。有红砖的墙,也有泥砖的墙。同样稻草盖顶,却高大一些,堂皇一些,。那一溜挂着供销社招牌的房子很长很长,一间一间排列着,百货、南货、农资、肉食等等,分门别类。好多来买货的人打扮有些特别。天气并不冷,男人头上却缠着雪白的头巾。那种缠头巾的方法十分讲究,头巾很长,是当年盛行的“毛萝布”巾,非常的白,白得愉悦,十分耀眼。那毛罗布巾一层一层一圈一圈整齐叠着缠在头上。,上下看去有棱有角。头巾末尾那一缕流苏垂在耳边,有一种飘逸感。李韦良当即给这种头巾取了个雅称——“马桶箍”。惹得这伙年轻人捧腹大笑。笑得路人莫名其妙。除了显眼的头巾,人们腰间系着腰围巾,染成毛兰色或藏青色的家机布料,一直到膝盖打住。男人们几乎都是这种打扮,女人也系腰围巾,头上则盖花色短毛巾,把结打在后脑勺。也许这是另一种时髦。湖乡里男人女人进集镇办货,是一桩很隆重的事情。把自己打扮得整齐一些,靓丽一些,不让镇上人小看。

    带队的辅导员把队伍带到一个大院,那是一座很高很大的茅草房子,挂着“八百弓”人民公社”的红色招牌。院子里用炉渣、碎砖头盖住一院子的烂泥巴。几十个青年男女总算找到了一块干燥的歇脚地方。

    在公社食堂开过简短的欢迎会,吃过简单的午餐,几十个人分成若干个小组,分散到各自的大队。李韦良他们这一小组的领队是一个中年人,头上缠着蓝色“马桶箍”,系黑色腰围巾,有些瘦削,挺精神的。他自我介绍;姓陈,是丰收大队第五队队长。也就是他们几个下放学生安家落户的那个生产队队长。李韦良说:陈队长,我们那地方有多远?有住的地方吗?陈队长说:你们别队长队长的,大家都叫我满老爷,你们以后也叫我满老爷就是了。你们住的房子早就盖好了,就等你们去了。李韦良打量着满老爷,四十上下,面孔黧黑,有棱有角挺端庄的模样,憨厚中透着精干。他好奇地说:你并不老啊,满老爷这名字听上去像七老八十的人。满老爷淡淡一笑,说:队上老老少少都这么叫的,时间长了,叫顺口了,就习惯了。

    他们这个小组共六个人,三男三女。满老爷话语不多,出发前简单地交代说,丰收大队离公社八里路左右,由于这几天下雨,路有点不好走,大家注意点,妹子体力弱,伢子帮着点,争取赶到队上吃晚饭。交代完,他把六个人的箱子收拢来,木扁担一头挂三个挑在肩上,招呼道:出发。

    走出公社大院,离开公社集镇的炉渣路,往下就是烂泥巴路。满老爷回过头告诫大家,路很滑,大家也许不习惯走,告诉你们,下脚要稳,提脚要快。有句俗话说,滑路走得快,油炒饭不要菜。满老爷的冷幽默逗得大家笑了起来。

    一条渠道路,右边的渠水满满当当,左边是稻田郁郁葱葱。路面的泥土遭雨水浸泡,加上路人和水牛轮番踩踏,路面几寸深的烂泥深深浅浅,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行走艰难。湖区泥土粘性大,脚陷进去很难抜出来。六个城里来的姑娘小伙子试着踏进泥泞。他们穿的都是胶鞋,踩上去矶矶滑滑的。李韦良原是校田径队员,体力充沛,动作敏捷,他紧跟在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