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857-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攻击西方人,仅仅因为洋人没有给他们的大名让路。
日本失败后,没人反思是不是他们做错了,大名一封告示,说要给洋人抵命,那些武士不责怪主人没种,反而踊跃报名要求为主人切腹,因为这是尽忠,所以这就是好的。
是非观淡漠的日本人,觉得大明是在针对他们,根本就不考虑他们灭亡琉球是不是正义的,一群觉得大明蔑视了皇国,羞辱了天皇的大臣,叫嚣着要跟大明开战。
日本幸运的是,在整个明治维新过程中,权力始终掌握在稳重的大臣手中,不稳重的比如西乡隆盛这样的维新元老,也不断的被排挤出去,先有江藤新平,后有西乡隆盛,纷纷因为不理智的反叛,被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这样的稳重派镇压治罪。
镇压了武士叛乱之后,大久保利通也在第二年被刺杀,现在主持日本政务的,是日本历史上,比较稳健的官僚伊藤博文,他的职务是内务卿。
现在尽管激进派叫唤的凶,大批失业武士不断鼓动战争舆论,可伊藤博文清醒的认为,此时不是跟大明开战的时机,建议继续以外交谈判为主。
伊藤博文拿出了理性的证据,提出四条理由:第一,日本国力远逊大明,全国浮水收入不及大明广枺坏兀坏诙髦挝轮螅毡菊ǜ咧艨剑蛐胍韵纸鹣蛭餮蟾鞴郝蚓担毡疚蘖ψ鞔宋廾字叮坏谌毡揪邮盗Σ还唬1嘎骄还3。2万人,海军不足4000,军舰多朽败不堪行驶,而大明常备兵力30万,军舰以铁甲舰为主,军事实力大明远超日本;第四,日本国**乱频繁,江藤新平、西乡隆盛先后带领武士叛乱,民间的浪人四处流动,到处惹是生非,日本必须全力应对国内问题,根本无力对外开战。
伊藤博文的话无法说服民众,也无法说服激进的武士,但日本明治维新,本就不是一个多数人理解的运动,而是一个少数人推动的革新,伊藤博文得到了上层的支持,从天皇到大隈重信等去过西方的朝中精英,全都支持伊藤博文的以谈判为主的方式,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让步。
但这种必要的让步,绝对不包括真的让琉球复国。
大明的态度始终一致,那就是日本必须让琉球复国。
因此谈判陷入僵局。
1879年年底,大明遗憾的宣布谈判破裂,双方无法在琉球问题上达成一致,大明不能接受东亚地区一个存续了五百年的合法的国家,随意被另一个国家无端的灭亡,不能接受一个国家的国王,随便被另一个国家抓捕到他国。
认为这是对东亚地区数千年来的道义的破坏,因此大明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制止日本的这种错误,包括向琉球流亡政府借兵。
日本仍然抱有幻想,日本公使依然纠缠大明洋务司。
可大明则开始进行宣战和最后通牒之前的最后的外交活动,那就是撤侨。
大明临时征用了100艘大明商船,在10艘大明军舰的武装护航下,紧急赶赴日本长崎、大阪和东京三个中国侨民和商人集中之地,在领事馆的配合下,开始了撤侨行动。
此时日本人知道大明是真的不惜一战,伊藤博文政府没有退路了,要么全部接受大明的要求,要么开战!
………………………………
第六百四十八节 整装待发
大明舰队三艘主力舰,江西号、福建号和广西号,全部云集九龙港,另有5000吨级的广州号、惠州号、高州号和韶州号,四艘以广枺鞲男率教籽惭蠼ⅰ
三艘主力舰中,福建号是英国建造,跟英国勇士级战列舰吨位相当,有9000吨,但其实是英国最近建造的米诺陶级铁甲舰的同级舰,米诺陶跟勇士级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主炮搬上了甲板,建造了炮塔,而炮塔则是大明兵工造船厂的总设计师埃尔克斯坚持的。
江西号也是英国軍舰,但不是英国卖给大明的,而是李秀成卖给大明的。正是当时被克虏伯巨炮打坏了尾舵的英国勇士号铁甲舰,这艘英国第一艘铁甲舰,竟然被太平军打沉,当时大明就问李秀成买了过来,给了一个高价,目的并不是这艘船本身,而是想弄清楚这艘船被打坏的原因,从而获取铁甲舰时代对抗同类对手的经验。
经过大明工程师的检查,认为是装甲设计有缺陷。
立马就改进了福建号和正在建造中的广西号铁甲的同样缺陷,将装甲带覆盖到了尾舵,但对于这艘船的处置,大明询问过英国人,愿不愿意回购这艘船,但是英国人不要,他们觉得太丢人了,直接在海军中除掉了这艘船的编制,从船上逃回的各级官兵一律裁撤。
最后大明不得不对勇士号这艘英国第一艘铁甲舰,进行了重新的改进之后,列入大明海军服役,名称就是江西号。
至于广州号等巡洋舰,也是新式全铁质战舰,但是铁甲比主力舰要薄很多,最厚处不过100mm,平均厚度才50mm,只有主力舰的一半,这四艘巡洋舰,正是从给太平军建造的两艘内河铁甲舰的设计改变而来,太平军的铁甲舰更重装甲,而这四艘巡洋舰更重视速度。
除了这七艘铁甲舰之外,还另有30艘6000吨左右的军舰,也都是身披铁甲,但却是由木制战舰加装装甲改建来的,无论是速度还是防护能力上,其实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主力铁甲舰了,但是大明可没有此时正下饺子一样建造铁甲舰更新本国舰队的大英帝国的实力,因此只能以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来建设海军,就算这样,大明海军,依然是亚洲第一海军。
总计37艘各型战舰集中在九龙港,正是为军事战争做准备。
从朱敬伦到陆海军,这次是真的做好了战争准备,是真的打算打一仗,名义上是借兵给琉球,实际上还是大明参战,琉球流亡政府还真的决定不了大明軍队的作战方法。
与这三十多艘军舰一起的,还有吨不等的蒸汽轮船,这些都是租用的民船,其中最大的20艘5000吨级轮船,都是从同文行租借来的,向来习惯了依靠官府做生意的同文行掌门潘仕成非常乐意官府租借他的商船,哪怕他为此不得不压缩了向太平军运送补给的生意。
不过海军没有让他吃亏,决定包赔他的损失不说,还以市价三倍的价钱,向他支付商船租金。
从疍民中发展出来的一个运输组织,疍民船帮也提供了20艘轮船,是吨级的。疍民本身就是水上人家,两广和福健地区都有疍民社区,他们除了打渔为生,鱼季之外,就跑船补贴家用,因此有跑运输的历史。
但是疍民之前主要跑的是内河运输,也主要是在河流上迁徙,大明加强了对疍民的管理,对所有疍民都进行了登记,疍民迁徙的习性让他们的户籍跟普通的户籍不可能一样,他们的户籍中没有籍贯属地,但给每个人都发了户贴,手持户贴就能在大明畅通无阻,这大大方便了疍民的运输生意。
因此十来年中,疍民已经从在珠江上跑内河运输,已经发展到了从大明口岸到上海等北方口岸之间进行转口贸易的阶段。但他们的组织非常有特色,不是以商行也不是以公司,而是船帮组织为纽带,疍民的船只都属于一个个个人或者家庭,但是大家以旧有的组织联系在一起组成船帮,以船帮的名义出面接生意,然后内部分配下去,倒也没有影响到发展,只是在效率上,显然不能跟现代化的运输公司相比。
工部有意帮助他们,但是疍民比较排外,他们拒绝改变,也只能由他们了。
另外的商船还有福健会馆提供的吨级商船,也给予了同样优厚的待遇。
福健人有悠久的海洋运输的历史,西方人进入东亚之前,他们是这一代的海上霸主,清朝的内部海上运输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天下。
从东北到南洋,都有福健人的商船往来输送。跟疍民一样,过去的福健商船,也主要以船帮的形式进行经营,但是到了道光年间,随着实力的发展,福健船帮进行了自我改变,他们在各地纷纷建立了福健会馆。这是类似山陕会馆那样的商人会所,不同的是,山陕会馆以商号和票号为主,而福健会馆则以海洋运输业务为主。山陕会馆供奉的是关公,福建会馆供奉的一般是妈祖,因此往往也被称作天后宫。
以福健会馆为纽带,福健船帮也不再是跑单帮,而是以一个船头为核心,往往能够拥有多艘商船的资本性质经营,但依然没有现代运输业有效率。可福健会馆不拒绝官府的帮助,大明夺取了福健之后,在工部的帮助下,福健会馆引入了现代会计体系,将各个船头的船舶进行统一管理,划分股份,一起经营。虽然名字还是福健会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现代航运企业了。
但福健会馆虽然经营的历史悠久,关系网络复杂,运输网络比较全面,但还不能跟潘家这样的十三行时代的巨头相比,蒸汽轮船运输方面,一个个小船东组成的会馆企业,在大把砸钱采购大型商船,不惜雇佣洋人帮忙驾驶,同时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方面,还真的没有潘仕成这样的巨头有魄力,所以他们只能提供10艘大型商船,否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经营。
雇佣的这100艘民船,之前已经在海军和熟悉明日贸易航线的驾驶员的引领下,组成编队,完成了在日本的撤侨行动,成功的撤出了在日本的3000多大明侨民和商人。撤走3000人显然用不了100艘大型商船,但如果是战争就需要这么多了。
因此之前进行的撤侨活动,也是一次实质上的军事演习,能一次性直航日本,然后撤出侨民,那么也就能够一次性运输足够多的軍队到日本。
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撤侨完毕后,大明才向日本下达了最后通牒。
要求日本24小时之内,释放琉球国国王和士子,放弃日本所谓的“琉球处分”政策,开始撤走在琉球的萨摩警察,恢复琉球国的主权,否则大明将向琉球借兵,光复琉球。
下达通牒的同时,大明陆军开始向九龙港集结,作战兵力是最有战斗力的首都军区部队,统兵将领正是首都军区总兵文鸢。
文鸢当时主持大明军事改革委员会,就好像姜子牙封神一样,他将大明划分为四个军区,分别任命了黑狗、邓世才、陈济世和张开山为四个军区的总兵,反倒是他自己没有了位置,姜子牙不能给自己封神位,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讲究一个为公,不能有私心,尤其是在变革这种要得罪人的事情上,如果有私心的话,会惹来非议。
最后当军制改革完成之后,文鸢的身份十分尴尬,改革委员会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所以朱敬伦亲自干预,特意为他设置了一个首都军区,从广枺校榈髁司竦男掳簿⒃诠阒菹孪降姆睾湍虾O卣心急保鲁闪⒘礁鼍槌墒锥季梦酿叭巫鼙链舜竺髀骄赂母锊鸥嫱瓿桑芄卜治宕缶扛鍪∥桓鼍由弦桓鍪锥季
首都军区以新安军的老兵为根底,招募新兵采取了最严格的方式,从检查士兵身体,到进行军事训练,和军官的培训等等,都采纳了改革后的最新方式,可以说完全跟普鲁士进行看齐,同时也装备了最新式的武器,包括仿制克虏伯线膛大炮,这种步兵炮几年前在普法战场上刚刚杨威,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之一,也包括毛氏兄弟设计的后装线膛步枪,同样也是最先进的武器之一,是毛瑟兄弟借鉴了普法战争中法军装备的,力压普鲁士軍队的夏塞波步枪设计的,跟夏塞波不同的是,采用的不是纸壳子弹,而是铜壳弹药。
这样一只軍队,按照文鸢等少壮派军官的说法,绝对能跟欧洲一流陆军一较高下,上次在越南跟法国起冲突的时候,这些少壮派军官,哪怕是留法的军官,都极力主张跟法国打一仗,而且那些留法的军官最为踊跃,除了为了清洗他们有亲法倾向的嫌疑外,也有他们非常自信能战胜法国人的原因。
现在大明派出的是这只精锐,显然对打日本极其重视。
首都军区三万大军,乘坐广九铁路,不断的向九龙港集结,只用了三天时间,借助便利的铁路运输,就完成了集结,除了证明明军已经拥有了长距离兵力输送的能力之外,还检验了快速调兵的能力,以及軍队对现代交通方式的使用,兵部和工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等等能力。
而这三天,日本始终没有回复大明的通牒,按照西方的观念,双方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以大明的说法,则是不得已被迫启动借兵方案,帮助琉球收复国土。
战争已经爆发,軍队也已经整装待发,就只剩下展开行动了。
西元1880年,清光绪六年,日本明治十三年,大明十四年,2月25日,农历元宵节刚过,文鸢以琉球王师的名义,下达了军事命令,海陆军将一起行动,首战的目标,是夺回琉球首都首里城。
………………………………
第六百四十九节 日本的态度
伊藤博文、大隈重信等人,这段时间极为忙碌,在明治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和西乡隆盛先后或者被处决,或者病死,或者被刺杀之后,日本政府就形成了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两大派系主政的局面。
伊藤博文是内务卿,主管内政,大隈重信是大藏卿,主管财政,俩人都崇尚西化,但是在推行方法上,有些不一致,大隈重信属于激进派,希望日本能马上开国会,建立议会制政府,伊藤博文则是稳健派,希望逐步推进,最后通过立宪,完成日本的西化。
俩人的政见不同,属于技术层面,而不是大方向上的,因此倒也能相互配合,尤其是在这次日本危机时刻,俩人通力合作说服政府中其他的官员,尽量采取平和的手段。
但大明越来越强硬的态度,让是非观念淡薄的日本武士阶层异常的愤怒,民间高叫着要对大明实施无礼讨,所谓“无礼讨”,指的是武士的一项权力,他们可以随意对冒犯他们的平民进行惩罚而不受到制裁,称之为无礼讨。
英萨战争和之后的堺市事件中,日本武士就是高喊着无礼讨,用武士刀砍杀了洋人,之后才引来了英国和法国分别打击日本的军事行动。
现在日本武士扬言要对大明发动无礼讨,就是因为民间普遍认为,大明干涉日本跟琉球之间的事情,是十分无礼的,是对日本的蔑视,是对天皇的侮辱,既然侮辱了日本,日本当然要像一个武士一样,发动无礼讨了。
这种民间普遍的激进思想,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二人一时间根本压制不住,如果在这股风头上,不顾公议强行对大明妥协,接受大明的条件,恐怕民间还会爆发内乱。要是在爆发一场西南战争那种规模的内乱,日本财政就真的要崩溃了,作为大藏省的大隈重信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的。
但大明的要求是连政府内部最稳健的势力都无法接受的,就是伊藤博文的嫡系势力中都出现了无法接受的声音。认为接受大明的条件,无异于将日本置于大明的附属地位。将来皇国将永久受制于大明,于皇国有千万分之害。
大明如果得到琉球,从琉球最北部的奄美大岛到日本列岛不过一百海里,强大的大明舰队抵达日本不过半天时间,对日本的威胁实在太大,日本无法承受。之前他们提过跟大明瓜分琉球,将奄美大岛和琉球本岛划归日本,南部先岛诸岛划归大明,甚至最后做出让步,日本只要求奄美大岛,大明依然不同意。
在大明分毫不让的情况下,日本无法完全接受大明的要求。
但伊藤博文知道不能开战,可是他被逼到了绝境,如果接受大明的条件,则他自己有可能倒台。跟大明发生战争的后果,可要比征韩要大的多,征韩无论成败,都不损日本本土,而大明軍队可是有直接进攻日本本土的能力。
左右权衡之下,伊藤博文决定还是接受大明的条件,他心中也恨透了大明,但是他必须先内政后外交。
可问题是大明给的时间太短了,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伊藤博文自己做出了决定,但他无法在这么短时间内说服其他人,但二十四小时足够他说服英国人了。
伊藤博文了解到,英国在关税问题上,跟大明有所龃龉,大明似乎想从英国手里拿回关税自主权,废除之前签订的协定关税协议,这可是侵害了英国的核心利益了,因为英国人在东方所图的,不就是利益吗。
日本跟英国的合作就很愉快,日本的关税其实也是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虽然英国没有派来一个税务司管理日本海关,但关税却也是协定的,日本主动聘请了大量的西方顾问,日本的海关早就西化了。
因此伊藤博文认为,在日本能保证英国的利益,而大明正在跟英国争夺利益的情况下,日本一定能获得英国的支持。
同时日本政府也清楚,英国有将琉球作为东北亚新加坡的计划,如果实在不行,日本可以用琉球来换取英国的支持。
既然满清不要,大明不要,那么日本就跟英国瓜分琉球。日本将最靠近台湾的琉球先岛群岛割让给英国,不信换不来英国的介入。只要英国能够介入,哪怕不能直接出兵攻打大明,相信大明也不能不顾及英国的态度,至少会延后对日本用兵,让伊藤博文争取到时间。
伊藤博文的想法很正确,英国人也不想看到大明跟日本之间也爆发战争,这几年长江流域的战乱,已经严重影响到英国的利益。如果日本和大明这两个英国在该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发生战争,又会大大的打击英国的贸易利益,这对刚刚挺过及国际危机的英国来说,无异于又一次利空。
所以英国驻日公使马上接受了日本的请求,答应帮日本调停,劝说大明放弃最后通牒,予以日本宽限几日。
英国人的态度传达到大明政府后,大明非常积极的回应,告诉英国政府,如果日本有意让步,大明愿意多给日本几天,将最后通牒的期限延长三天。但是琉球王师收复国土的行动不会停下,所谓琉球王师,不过就是大明拉起了淮军、越军、琉球军和明军组成的草台班子,真正能打仗的,不过就是一千淮军和一万明军,其他都是土鸡瓦狗,凑数的而已。
英国人询问能否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大明回复说,既然通牒已经下达,中途停止,对大明国际信誉造成的影响太大,政府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大明反而通过英国人,向日本政府表达,如果日本不希望因为琉球事件,将日本推到与所有亚洲邻国为敌的地步,那么日本最好不要在琉球试图顽抗琉球王师。
大明之所以愿意接受英国的调停,最大的原因只是给英国一个面子,至于进行的军事行动,却一刻都不能耽误,只不过告诉对方,大明会暂停对日军事行动而已,可事实上,大明对日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没怎么计划。
但现在却不得不提上日程了,因为日本将英国拉入了这次争端中,这让朱敬伦感觉到,英国似乎已经开始在组织一张约束大明的网络了,日本很可能会成为其中的一环,所以大明必须对日本动真格的了,要一下子把日本打痛,然后让他们几十年内都不敢跟大明为敌,以免对方会被英国利用,成为英国在东亚制衡大明的棋子。
24小时之后,大明舰队生火起锚,第二天就出现在了琉球海岸附近。
48小时之后,大明登陆部队已经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琉球王师踏上琉球国土。
72小时之后,琉球王师宣布收复首里城,尚德宏启程前往首里王宫。
96小时之后,大明对日本通牒的最后时限结束,以琉球王师的名义,大明舰队北上,宣布要直接登临东京,名义是迎接琉球国王回国复位。
:。:
………………………………
第六百五十节 军队有思想了
文鸢站在里城王宫之中,完全没有什么成就感,日本留在这里的警察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在海岸上就没有建立完备的防御设施,竟然放了一些拒马就向阻挡大炮巨舰的海军,一通炮击之后,举着武士刀傻傻待在拒马之后的日本人连个渣子都不剩了。????
海军6战队即刻拿下海滩,然后“琉球王师”惬意的上岸,直到他们将所有武器装备都卸下来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之后才知道,他们都在王宫中死守呢。
所谓的王宫还比不过满清的一个王府,倒是比大明的皇宫要大了许多,161根大柱子,6万片红瓦片,仿照北亰清宫的样式,主殿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太和殿。
攻下这座王宫,文鸢也没费什么大劲,倒是对日本武士悍不畏死的精神颇为认可,那群人大多数都拿着武士刀,只有少部分配了步枪,还是落后的前装线膛步枪,而大明軍队装备的,则是烙印“五年兵工”字样的后装单步枪,采用铜壳子弹,在射上是日本步枪的五倍,射程上是日本步枪的两倍,大明装备了两百多门步兵炮,都是后膛装填的克虏伯炮,日本则没有大炮,大明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