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857-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在第十五天,打退了日本多次进攻之后,文鸢的前锋部队推进到了日军炮台,用炸药炸掉了炮台,阻挡海军的屏障彻底消失了。6军则攻入了长崎市区,除了外国人居住区,在整个长崎港区的角角落落都爆了激战。
两个月之后,明军成功占领长崎,战损达到一万人,日军几乎全军覆没。长崎港区变成了一片焦土,八成的建筑被毁,日本大力营建的这个港口,毁于一旦,物质损失无法估量。
而明军终于打开了一个进入日本的门户,大量援军不断的派往长崎港,利用紧急修复后的港口设施不断的增强兵力、物资补给,准备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日本人意识到了,他们之前打的所有战争,都已经不够看了,新的现代战争将比以往所有的战争更加惨烈,破坏力更大。此时日本君臣突然感觉到,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一场现代战争的准备,兵力上完全不占优势不说,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消耗,国内建设的那几家小兵工厂连十万人的供应都无法维持,怎么跟大明持续战争呢?
英国更积极的进行调停,还跟美国、法国一起达成了一致,联合调停明日两国的战争。
美国不想看到俄国在日本扩大影响,法国需要英国保护他们不受德国侵犯,联合俄国的外交努力始终在共和国和君主国的意识差别下无法取得进展,反倒是德国利用俄土战争中的英俄矛盾,大大加强了跟沙皇的关系,给予俄国在远东修铁路的资金和技术,让俄国的扩张方向转向东方。所以法国有必要让俄国回到欧洲,继续正面面对德国本土。
在三国联合调停下,大明代表再次坐上了谈判桌,这一次他们更加咄咄逼人,而谈判的基础也变得更高,那就是日本无条件释放琉球国王,他们坐上了谈判桌,意味着琉球国王,已经被日本释放,回到了国内,回到了王宫。
现在谈判的就只剩下道歉和赔偿问题了,之前大明只索要了总计五千万的赔偿,但是这次由于拖延的时间更久,大明的动员范围更广,日本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了,大明提出的赔偿方案是白银两亿两,以大明的新货币为计算单位。
度量衡改革之后,一两可不是过去的37克左右,因为一斤不再是十六两,而是转为了十进制,一斤就是十两,而新的一斤是5oo克,一两就重达5o克,远远高于过去的银两单位。
现在的两亿两赔款,相当于旧海关两两亿七千万两,而且大明要求以黄金支付,因为现在大明实行了金银复本位,打着加入拉丁货币同盟的旗号,铸造了新的金银币,黄金和白银都是大明的法定货币。
一两银币是重量达5o克的大银币,而金币则是十六分之一也就是3。125克的黄金,以目前的比价,大明纸币对法郎是一比十的兑换率。
本来大明打算以银两作为计价单位,让调整跟金币的浮动来稳定金融体系,现在如果有了日本的黄金赔款,大可以试一下直接以金币盯死纸币,让银币比价浮动的方式,也就是让金银复本位向金本位那一侧侧重,也是法国和美国的方式。
可日本真拿不出这笔钱,就是杀了他也拿不出来怎么办。
现在的日本,正在搞工业,资金积累全靠掠夺,没有向外掠夺的本钱,他们就向内掠夺,也就是掠夺本国的农民,一方面农民承担了最重的税赋,一方面则滥纸币让全民承担通货膨胀,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日元比过去下跌了五倍,五日元才能换一枚银元。
本来金融秩序就处在崩溃的边缘,让他们拿出这笔钱,根本不可能。
但英法美都是富豪,英国自不用说,法国也掠夺了几百年,民间资本充足无比,能一次性筹集到35o亿法郎的国家,不容小觑,美国虽然负债累累,但那是因为投资规模太大,直到本世纪末,美国西部都是全世界最大的金银产地。
为了抵御俄国南下,三国向日本表示,愿意向日本借款。
俄国人已经开始跟日本接触,听说他们对对马岛很感兴趣,俄国虽然从满清手里掠夺了海参崴,但悲催的现,这是一个有三个月以上冰期的港口,如果能从日本手里得到对马岛,俄国势力就能渗透到日本海。
另外俄国还在跟朝鲜政府接触,听说他对釜山更感兴趣,他们现釜山的水文条件极佳,而且能从海参崴修建一条铁路南下。
随着俄国在蒙古铁路的通车,俄国人开始不满足于,受制于天津港以及英国势力占有的营口等港口的态势,他们对渤海湾也有兴趣,英国人现,俄国的测绘船多次在葫芦岛一带出没。
显然俄国试图给恰克图铁路找一个对接大海的港口。
俄国的举动让英法美三国忧心忡忡,英国在长江是最大的得益者,美国人打开了东北的市场,历史上美国粗布等纺织品,在日本纺织业崛起之前,就一直霸占着东北的市场,所以美国一直对朝鲜很感兴趣,法国则不愿意看到德国借助俄国的势力向南渗透。
在长久的战略利益驱动下,三国愿意给予日本低息贷款,利息甚至降到了三厘,完全不是日本这个混乱的金融体系本能享受到的待遇,大明向英美借款,平均利息还高达四厘呢,那可是以全世界最大的生丝和茶叶出口作抵押换来的,日本拿不出靠谱的抵押品,却享受了额外的优惠。
英法美三国很有诚意,但奈何日本人不想借钱。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很好借外债,都是靠对内掠夺完成。
因为这时代的日本政治家有一个忧虑,那就是洋人有可能通过贷款殖民日本,他们看到埃及和土耳其因为借洋款过多而受制于洋人后,就认为贷款是一种殖民的方式,所以十分抵制外债。他们的忧虑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后来清政府因为债务问题,而始终受制于洋人,就是教训。
因此谈判过程中,日本不拒绝赔偿,只是试图将赔款数额压低,同时希望分期偿还。
大明拒绝压低赔偿,认为一切都是根据大明的实际损失统计出来的,一分钱都没有多要,但是不拒绝分期付款,条件是在赔款清偿之前,大明要占领长崎作为抵押,为此愿意让日本延期5o年偿还贷款。8
………………………………
第六百五十六节 战争财
接受被英法美渗透的危险贷款,或者继续战争最后打光明治维新最后一点家底,或者让大明占领长崎五十年,日本朝廷现,在三个他们都不敢接受的条件中,他们必须选一个,伊藤博文都不敢说话了,一项坚持和谈的他拱手将话语权交给了山县有朋,让6军来决定。??
因为伊藤博文觉得,如果他力主通过了和谈,那么面对国内的舆论,他除了切腹谢罪之外,好像没什么选择了。
之前一直主战的山县有朋恳请天皇裁决,不说输赢,只说只要皇命下达,6军会战至一兵一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让天皇怎么决断,山县有朋的意思就是,打就是让6军全军覆没,这还怎么打?
此时的东北亚形势越来越诡异。
朝鲜这个小国,竟然鼠两端,他们竟然真的在跟俄国商谈。
出卖本国港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能够给俄国一点利益,换取俄国的支持,让朝鲜抵御日本的压迫,他们是很愿意的。
后来推动日韩合并的著名朝奸李荣**价韩国说,死于狂妄,这话不假。
因为朝鲜人性格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1869年朝鲜饥荒,大量朝鲜人逃亡满洲,清政府开辟出了鸭绿江岸边长达七百多公里的一片土地安置朝鲜难民,朝鲜请求清政府送还百姓,清政府同意了,但希望逐步返还,因为移民太多,朝鲜人马上改口,说那块土地本就是朝鲜的。搞的清政府很郁闷,开始在边界划清界限,在边界上设立1o座巨大的界碑,一碑一字,镌刻1o个大字,“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
甲午战争宗主国满清惨败后,朝鲜国王不但不为这场在朝鲜爆,对朝鲜伤害极大的战争感到痛恨,反而十分喜悦,在昌德宫举行盛大的庆典。之后朝鲜开始大规模地修改历史。朝鲜不再是周文王分封的箕子朝鲜,而是传说中的檀君所缔造的、已经独立了42oo多年的独立国家。
朝鲜学者们则竭力将来自大6的影响排除在教科书之外,朝鲜各王朝的地位都被抬高,似乎从来不曾臣属于中原王朝,甚至开始臆造朝鲜本可以入主中原、称霸中国的故事。那些在对抗中原王朝“侵略”中表现卓越的人物,如击溃隋军的高句丽将军乙支文德,则成了民族英雄。
1896年,朝鲜“独立协会”放火焚毁了汉城迎恩门,这本是朝鲜王国迎接中国使臣专用的,而代之以独立门,“迎恩门”边上的国宾“慕华馆”,也同时被更名为“独立馆”。在“独立协会”的机关报上,号召朝鲜人向日本学习,用十年的努力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打败中国,夺取辽东和整个东北地区,并向中国索取8亿元赔款。
在中国、日本、俄国几个大国之间的复杂周旋下,此时的朝鲜似乎成功地实现了“以夷制夷”,不仅获得了“独立”,而且也似乎摆脱了被日本一家掌控的局面,并且开始对大6释放出一种不合时宜的野心。
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名义上独立,建立了大韩民国,继续开始对满洲产生野心,日俄战争后的19o9年,还想借助日俄势力,侵吞满清领土,在边境上不断引大量的流血冲突,想夺取满清的间岛,结果第二年韩国就被日本给吞并了。
日韩合并后,朝鲜人还借用了日本在满清的治外法权,嚣张跋扈。
朝鲜历史上的角色,就是这么个玩意,如果说日本是一匹狼,而有狼子野心的话,朝鲜则以为自己是一批狼,而有狼子野心,可事实上他们只是一头羊。
由此可见朝鲜后来的亡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招来的,日韩合并的倡者之一李容九,在催逼“大韩帝国”皇帝与日本合并的奏折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朝鲜的核心问题就是“狂妄”的评价,真的太有道理了。
李容九说朝鲜之所以走到后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步,就是因为违反了“北不失礼、南不失信”的祖训。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朝鲜本应“中正不惑”,“执北向之礼与日本绝矣”,如果因此而亡国,那也是“死于正命”,“不亦荣乎”。但是,朝鲜却在一夜间摈弃了5oo多年的礼义传统,“一夕忽而裂五百年礼服”,“飘飖乎自眩于独立之嘉号”,而听从并且跟从了日本,这是第一误。
“独立”之后,“6无一寨兵,海无一舰卒,此岂国之名焉哉?”此时本应听从日本,韬光养晦,“更始一新”进行变革,却又与日本“二三其德”,“独恃外交之诡变”,结果导致闵妃被杀“国母之变、山河含愤”。这是第二误。
随即却“不国其国”,国王居然躲入俄国使馆号施令,并且在日俄战争中再度“喜外交之巧妙”,导致日俄在议和时,“先定我所服属”,日本人先就剥夺了朝鲜的外交权。这是第三误。
朝鲜人看不清自己,总以为自己很能的这种性格,连他们本国的朝奸都看不过去,批评的一针见血十分中肯。
现在朝鲜民族性格中的狂妄,在看到了日本被大明暴揍之后,又产生了不合时宜的想法,恰好俄国人跑来拉拢他们,希望在朝鲜的土地上修铁路通往釜山,朝鲜人不想要铁路,但是他们想要俄国的力量,他们希望借助俄国的力量,将日本人驱逐出朝鲜,江华岛条约签订以来,大批日本侨民进入朝鲜,不断的跟朝鲜人冲突,让朝鲜官府头痛不已。
当然求助俄国的同时,朝鲜还在秘密跟清政府联系,希望借助宗主国的力量,如果清政府同意,朝鲜是真的敢把所有的日本侨民抓起来的。
同时俄国还和满清在秘密磋商某些条件,总试图用新疆的利益来换取南下的机会,满清未必会一直不同意,因为俄国不但在几年前侵占了伊犁,而且逐步扩大地盘,跟洪福汗国生了多次冲突,如果沙俄能够灭掉洪福汗国,将整个新疆都交给满清的话,满清恐怕会答应沙俄进一步的要求的,比如割让葫芦岛给俄国。
朝鲜、满清和俄国,这三个国家之间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外交变故,是一件让英国外交官完全无法预料到的情况,因为无论是清廷还是朝鲜,洋人接触起来都十分费劲。
英美等国完全无法判断在东北亚地区会生什么样的变化,但已经能感受到,任何变化都对他们不利,因为任何变化都会助长俄国提高在这一带的影响力,俄国影响力的扩大,就是英美影响力的削弱。
所以他们抓进游说日本政府,提出的条件越来越优厚,但只有一条,他们的贷款,日本政府必须用关税抵押,没有抵押品的贷款,列强是不接受的。
此时日本朝堂的思想也开始转变,他们看到大明不断的增兵,谈判桌上坚决不让步,已经感受到了大明灭亡日本的决心,英法美三国也完全没有采取军事行动的打算,只希望日本让步,换取和平。日本感觉到他们是一头被剥光洗净后,被洋人摆在肉案上待出售的猪。
横竖他们都要挨一刀。
当大明在长崎增加的兵力达到三十万,并且在琉球也部署了二十万后备力量,国内还动员了五十万人后,日本决定接受大明和列强的要求。
可这时候大明提出的赔款数额又升高了,因为日本又拖延了一个月,一个月的消耗是三千万两。一百万人的吃喝拉撒,运兵的费用,这都是钱,都得日本来报销。
日本人恼恨的现,越是拖延,代价越高,这次也不拖了,所幸一口答应下来所有的要求,要钱给钱,道歉就道歉,保证就保证,他们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英美法三国联合给予日本一亿英镑的贷款,年息降到了两厘五,以日本关税、官府开办的矿山、铁路作为抵押,分三十年偿还。
此时西方国家普遍走出了经济危机,又进入了另一轮经济增长期,这点钱三国分担,完全不是问题,不但不是负担,还是一笔不错的生意。
为了尽早让大明退兵,日本要求一次性付清,这笔钱将直接从三国的银行,转入大明政府的账户上。
188o年8月,日本、大明和琉球代表在东京签订条约,明日两国保证琉球为一独立自主之主权国家,两国共同保证琉球的独立和完整,两国都不能在琉球拥有越另一国的任何特权,不能将琉球王国的领土用作军事目的。
大明接受了日本的这些要求,因为大明本身对琉球就没什么领土野心。
至于一旦跟日本交恶,是不是会借用琉球的国土,那时候谁还管日本的态度。
只要琉球独立,就是一把大明刺向日本腹部的尖刀,这是地缘决定的。
大明所得到的,除了直接的战争财,两亿三千万两折合大明货币的黄金之外,则是完美的道义利益。一笔从明朝时候,就积攒下来的政治和文化遗产。8
………………………………
第六百五十七节 政治和文化遗产
在朱敬伦的心中,保留琉球比瓜分琉球,有更加长远和重大的利益。更新最快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确实摆脱了殖民地命运,成为亚洲近代史上最成功的国家,可是学习西方向四方军事扩张的战略,也让日本把邻国得罪了一个精光,如果不是新中国也遭遇了一些挫折,加入了苏联阵营,陷入了阵营对抗,否则日本在亚洲的外交形势,绝对不比中国更有利。
日本成功的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却失去了确立亚洲领袖的机会。
大明与日本不同,中国人的老祖宗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足够的领土,足够的生存空间,整个亚洲大陆上,最好的一块土地就是中国。
中国已经没有向其他方向扩张的需要,仅仅是中国大陆就足够大明折腾了,不止是现在大明控制的东南四省,包括还在太平天国和满清手里控制的土地,不止是朱敬伦,大明朝野上下都天然的认定大明将来肯定要一统江山,或者被别人一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规律西方不存在,可在中国早就深入人心。
因此朱敬伦在制定外交战略的时候,早就将整个东亚大陆算作了大明的国土来考量,拥有庞大的大陆领土的情况下,他对越南、朝鲜和琉球这样的周边小国在领土上就没野心。
主要还是朱敬伦很清楚,东亚这几个国家,一个个都是又臭又硬,很难啃。以中华文明曾经保持的高度,用了几千年时间,都没能将这些国家彻底同化,现在同化他们,其实已经失去机会了。
朝鲜半岛,隋唐时期,在隋炀帝和唐太宗两位强势皇帝先后攻打高丽失败后,随后的王朝基本上就不再试图直接统一朝鲜了。而越南,从秦汉到唐宋,大多数时间都被中原王朝直接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还无法同化,朱敬伦认为大明恐怕也没有条件。
如果真的强行殖民这些国家呢,军事上完全不是问题,占领他们容易,统治他们很难,尤其是一旦极其他们的民族认同感,那就更麻烦了。二战后的法国和美国就是例子,军事上不管有多大的优势,都能被越南人拖进泥潭中不能自拔。
在这个列强瓜分世界的高朝尚未开始的时候,海外有的是可供殖民拓展的土地,这比吞食周边华夏文明国家的成本低多了,所以朱敬伦从来没想过要直接统治这些地区。
能让他们保持文化上的汉化,就是最大的一个利益,所谓的价值观利益。
在价值观趋同的情况下,只要取得互信,其实就能将这些国家拉拢在大明周边。比如越南这个国家,在干隆时期跟清朝发生战争之后,就长久的保持了和平。双方的和睦程度,是后世的人难以想象的。
到了大明崛起广东之后,朱敬伦发现,在中越边境地区,过去的军事隘口大多破败,两国之间的疆界,在大多数地方都很模煳,老百姓来去自如,迁移自由,边境地区的百姓,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一侧。
史上,直到1871年,因为中国内乱导致越来越多的天地会进入越南割地自雄,越南北圻统督黄佐炎等才奏称越南国王,想要要整顿边关隘口,以便加强管理。但仅仅是涉及加强隘口管理的措施,越南也未能实现。1879年的时候,越南国王致函清政府时,还称“从前中越一家,人民往来相惯,习以为常,何曾防禁”,因此继续对边境地区保持开放状态。
史上越南跟中国其实最为亲密,比朝鲜跟中国都要亲密,因为长达一千多年的直接统治,让大量的华人进入越南,翻看越南史上的所谓独立王朝,从最早的陈朝开始,除了现在的阮朝之外,其他王朝基本都是华人建立的。
每当中国动乱,难民也都大量往越南迁徙,蒙古人灭宋之后,大量华人入越,明清换代之后,大量华人入越,导致越南华人数量早就无法统计。后世官方统计国外华侨,经常会将在华人、华侨数据之后,估算一个带有华人血统的数据,可一般在越南不会有这种数据,因为几乎可以断定,每一个越南人身上,都带有华人的血统。
所以与其去军事征服越南这种,蒙古人当然啃不动,明朝朱棣这种皇帝也啃不动,美帝都啃不动的国家,反不如保持现在这种民间密切交往的现状,保持民间自由往来,用不了多久,华人文化就会控制这个国家,甚至可以说,华人文化就没有失去过对这个国家的控制。
朱敬伦对越南早就有定义,那就是加拿大对于美国的意义,文化上完全同化,人种语言上,几乎没有差别,边境完全不设防,除了政治上分开之外,几乎所有东西都融合在一起。
而对于朝鲜,那得是一统全国之后才回去经营的地方。
现在的越南,还没有被法国欺负狠,而且由于史原因,始终对北方的中原国家保持着警惕,因此越南对突然兴起的大明,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朱敬伦在等他们主动投靠。
目前只有琉球时机成熟了,因为琉球已经被日本给吞并了,情况遭到不能再遭的地步,如果此时大明能够帮助琉球复国,这在儒家文化中是最大的恩义,称之为“存亡继绝”。
当年明朝帮助朝鲜赶走了丰臣秀吉,明朝灭亡多年,李氏朝鲜始终坚持使用明朝纪年,不是朝鲜人真的这么讲感情,而是这就是儒家文化的世界观,只要朝鲜国还在尊奉孔子,他们就必须讲这种事情作为最大的恩情。
现在的琉球,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道之国,大明帮助琉球复国,不敢说琉球会感恩多少年,但至少他们会承认这是一个天大的厚恩,不断的重复再重复,否则他们就是忘恩负义。
有这样的大义在手,琉球这个国家在文化上,就等于绑死在了大明一边,北方的日本又始终对琉球是一个威胁,只要日本存在一天,琉球就不会感觉到安全,在政治上,他们也会绑死在大明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不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